混合式教学教案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式教学教案模板
近年来,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研究较多。

刘静波[1]研究了高频电子线路实
验实践教学,着重对实验装置的设计、实践项目的规划以及实践教学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探讨,目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周莹莲[2]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
的热点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创新和项目驱动的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

谢晶[3]根据高频电子
线路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钟福如等[4]针对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的特殊性,在国内外已有翻转课堂的基础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来阐明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汪秋婷等[5]以翻转课堂作为课堂教学形式,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颠
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

该文通过分析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程的教学难点,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抽象教学模型,但该文对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的整体架构、具体实施、慕课具体内容未做深入研究,不能指导实践应用。

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高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知识基础不牢固、学习能力下降,对高频电子线路这种内容多、难学的n程,需要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去提高教学
效果。

本文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提出了“翻转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规划了微课的具体内容,构建了课堂组织模式、学生组织模式、考核模式等,对基于翻转课堂的高频电子线路的混合式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高频电子线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1.革新教学本质,将传统“教学”变为“有技术支持的学教”,使“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认知环节都得到优化。

2.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翻转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授课形式,教学视频以慕课
形式呈现。

3.主要教学内容由学生在课前通过慕课学习完成,学生可以自主掌控学习,不同基
础的学生都能适应。

4.翻转课堂整合了直接传授与建构主义学习、面授与网络学习,使自主学习与协作
学习并行开展,让教师、课堂的角色产生了根本变化。

5.翻转课堂能更多地采用讨论法与探究法,这些方法针对特定问题,刺激学生思考
与交流,使学生获得多元化的思维空间,从而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实践意义
1.高频电子线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通信类专业核
心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其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

搞好该课教学十分重要,运用混合式授课方式开展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高频电子线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条件已具备。

首先,大学生有足够的空余时间
进行课前慕课视频的学习;其次,大学有较完善的信息技术的支持,能提供大量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等,学生能方便地完成慕课线上学习并完成随堂考试;再次,大学生笔记本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普及度很高,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已成为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

3.高频电子线路由于内容多、难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首先,教学主要内容以慕课形式呈现,慕课学习主要在课前进行,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同基础、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都能以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学习,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同时必须在线上完成随堂考试,并及时争取得到奖励,具有“游戏”特性,对学生吸引力很大;再次,由于慕课是在
线学习,有针对每节课的论坛,学生随时都能提问,并能及时得到解答,提高了学习效率。

4.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发生转变。

首先,教师由单纯的知识呈现者转变为课程学
习的指导者;教师在授课前总结分析学生慕课的学习情况,将学生不懂或提问较多的问题汇总起来,并以此为参考设置讨论主题。

其次,教师针对已设置好的讨论主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协作式学习与自主探究式学习。

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小组学习,甚至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

5.研究表明,学生在听课时只能全神贯注10分钟到18分钟,慕课视频采用15分
钟以内的“微课堂”讲解方式,符合学生的教育心理特点,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方案
(一)混合式教学的学时划分
课程教学以胡宴如主编的《高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蓝本,课程总学时设计为64个。

采用“翻转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理论课学时
大致44学时,“翻转课堂”实验课12学时,讲授课为8学时。

翻转课堂占教学主
体地位,约占总课时的87.5%。

(二)翻转课堂的慕课内容规划
1.选择最基础、最核心的6章内容:第二章,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第三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第四章,正弦波振荡电路;第五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第六章,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第七章,反馈控制电路。

2.精选每章理论知识点,形成独立的微课教学视频,初步规划50个独立教学视频。

以“第二章,小信号选频放大器”为例,教学视频设计为8个,按照三个自然节来划分:
(1)2.1.1选频网络的分类和组成,2.1.2 LC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2.1.3 LC
阻抗变换电路;
(2)2.2.1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2.2.2单谐振放大器的等效,2.2.3单谐振放大
器的性能指标及应用;
3.翻转课堂实验内容: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
调制、解调与混频,调频与鉴频、锁相环电路。

针对实验操作要领,制作6个微
课视频。

4.针对每一个微课视频,设计学习任务单,并在慕课学习前让学生知晓。

学习任务
单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等,目的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

(三)翻转课堂教学架构设计
1.理论课堂(线下学习阶段)教学模式。

在授课前要分析总结学生慕课的学习情况,将学生不懂或提问较多的问题汇总起来,并以此为参考设置讨论主题,之后教师将讨论主题上传至平台,让各组学生做好准备。

课堂上教师首先解答学生共性问题,共同讨论疑难问题,其次单独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

2.实验课堂(线下学习阶段)教学模式。

课堂上教师首先告知学生实验所需仪器,
简要阐明实验要求和最后要获得数据,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与学生一道分析学生实验中遇到问题并现场解决,提取每一组学生实验数据并打分。

3.讲授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绪论(高频电子线路的发展历史、前沿技术讲解,课程特点与主线),难解习题选讲,课程总结与知识串讲等。

三、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的组织模式
(一)课前学习(线上学习阶段)学生分组模式
每组由三名学生组成,其中班级优等生1名、中等生1名、后进生1名。

一个班
级按照总评成绩将学生划分成三个等级,三名学生的名次级差在10-15之间(以
班级总人数来定,如班级总人数30人,级差为10)。

中等生、后进生结成对子,在慕课学习中互相帮助;优等生是组长,负责帮助组内另2名学生,解决慕课学
习中的问题。

(二)翻D课堂(线下学习阶段)组织模式
学生分组不变,与线下学习相同。

教师集中解答共性问题时,学生无需分组。

疑难问题原则上由优等生根据小组学习和自身学习情况提出,中等生和后进生可以提出自身的个性问题。

有疑难问题和个性问题的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集中在一起,教师分别解答每一组学生的问题;一般中等生、后进生问题先解答,优等生问题后解答;在解答其中一组学生问题时,另一组学生可以先讨论。

对于课堂上解答不完的问题,由教师在课后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及时解答(必须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之前完成)。

对于无问题的学生,可以自愿参加这两个小组的讨论,也可以自习课程相关内容,或完成书面作业。

(三)混合式高频电子线路的考核模式
1.课程总成绩=慕课学习(50%)+课堂表现(10%)+书面作业(10%)+实验(15%)+期末考试(15%)。

慕课学习成绩一般按节随堂考试(例如2.1、2.2、2.3每一个微课都有一次考试),所有慕课线上学习成绩累积并折算进入总成绩。

慕课随堂考试总分10分,必须达
到6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慕课学习成绩由所有随堂考试成绩总评确定;未
学完所有慕课内容者不给成绩,需要重修。

课堂表现以学生提出问题和参加讨论次数来评价,设定下限次数,达不到下限次数不给本阶段分数,达到较高次数者给满分。

书面作业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化任务,不同学生的作业在要求原则上不一样。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来评定。

如本课程设定为考查课,可取消期末考试,课程总成绩调整如下:
课程总成绩=慕课学习(55%)+课堂表现(15%)+书面作业(10%)+实验(20%)。

四、关键问题讨论
1.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决定了教学质量。

因此,高频电子线
路的教学视频制作是首要要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但要讲好课,而且要组织团队做好视频的制作,使视频适宜在线上分享。

慕课视频的时长应保持在15分钟以下,最
好在10分钟左右。

2.慕课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线上随堂考试,学生不能“过关”时只能通过重学视频内
容再去回答问题。

随堂考试的题目要设计得当,不能与课本习题或辅导习题重复。

同时,慕课内容严格按照章节的前后顺序设置逻辑,前面内容没通过,不得进入后续的慕课内容学习。

3.要深入研究翻转课堂、讲授两种课堂教学课时量的比例划分以及这两类课堂的内
容安排。

翻转课堂主要内容以学生在课前慕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为主,教学方式以讨论式、协作式为主,课时量约占总课时的5/7;实验课约占总学时的1/7,
实验课需要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及操作过程仍然采用慕课视频呈现;讲授式课堂主
要内容有课程绪论及前沿技术、课程总结及内容串讲、难解习题等,课时量约占总课时的1/7
4.要周密安排翻转课堂课前慕课学习的学生组织、课堂讨论的教学组织。

重视慕课
学习协作小组的学生选择,使小组长能够帮助组内学生进行慕课学习,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课堂讨论既要解决所有学生共性问题,又要解决部分学生的个性问题。

5.线下学习给学生充分发挥知识学习的空间,但是书写能力、知识掌握是否牢靠,
仍然是能力考查的重点之一,所以综合考核中保留了书面考试和作业的环节。

五、结论
目前,国内慕课平台逐渐增多,但是这些慕课平台推出的课程数量整体不多,且仍然以人文社会课程居多,自然科学、工科课程偏少;而自然科学、工科中以物理、化学、计算机类课程居多,电路类课程很少,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在中文慕课中还没有找到。

开展基于慕课的高频电子线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能助推工科类慕课建设和教学,对提高大众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1] 刘静波.高频电子线路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探索[J].电气与电子教学学报,2023(4).
[2] 周莹莲.“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3(7).
1 背景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大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基础,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课程的知识点相对较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计算机、手机成为每位学生的必备生活用品,各类教育者为增强学生的课余学习热情,将“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在线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在线作业――延伸学习”的现代混合式教学模式。

同时,如何方便、快捷地收集、保存、管理和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各类教育者的最大难题。

档案袋评价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学生为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所准备的或反映学生学习成就及个人进步的相关资料、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分析,指出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改进调整自己的学习,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并且具有评价者多元、评价公平、以学习者为中心、评价灵活性、评价全面等特点,因此部分教育者将档案袋评价有机地与计算机结合,产生了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

将混合式教学与电子档案袋有机结合能够展示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混合式教学平台建设
2.1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内容通过教学平台,同时辅以短小而精致的视频,让学生清楚下节课要学习什么知识。

学生有哪些知识不清楚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提问,教师并不直接解答这部分问题,学生间可以相互讨论,同时教师将少量最为容易的知识习题为预习测试习题,供学生进行测试。

教师要追踪分析测试结果,查看学生所提的问题,整理出预习反馈信息,这部分内容就是教师课上要重点讲解的内容。

2.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中将知识点包装成案例并将案例分解成一个一个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各个知识点;实验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法,将实验封装成项目,再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子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完成整个任务。

2.3 课后总结复习及延伸学习
自我测试模块中添加了大量的题目,学生可以从中选择题目以复习课上知识;学结模块要求学生撰写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既可以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又可以锻炼语文写作能力;延伸学习模块中ACM竞赛中较为简单的算法及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获得充
分的自信,从而喜欢和热爱编程。

2.4 在线课后讨论
在线课后讨论主要以论坛的形式展开,教师可在每章内容讲解完后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跟现实结合较为紧密的主题,如计算机图像与数组,或者一些电子信息行业最新技术和最新热点的一些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如数据分析与大数据、云计算等。

2.5 评价
3 档案袋评价方式的实施
3.1 围绕学习者丰富评价内容
(1)预习评价包括预习测试成绩、网上预习提问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两部分内容。

(2)课堂教学评价与传统评价方式相同,包括课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效
性和实验教学中任务与项目的完成情况。

(3)课后评价包括课后作业分数、自我测试解决问题的数量、学结的分析和延伸
学习的时间长度、效果。

3.2 评价主体多元化
(1)计算机自动评价包括预习测试评价、实验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评价和自我测试,这4类评价主要以测试、结题、编写程序为主,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可以让
计算机自动处理,能够节约大量批改作业的时间,提高评价者的工作效率。

(2)教师评价主要涵盖网上提问的质量、学生课上的反馈以及学结3部分。

与传
统课堂教学相比,教师将主要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信息反馈,不用将时间花费在批改作业和统计分数上,从而节约大量时间,提高评价质量。

3.3 合理设置评价标准
4 效果分析
(2)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更加集中、回答问题更加活跃,对于一部分问题通
过课前预习就可以解决,学生听课更加轻松。

(3)学生的实际编程数量大大增加,编程能力大幅提高。

实施前,学生的编程数
量主要体现在上机实验和课后作业,一学期的解题数量大概在100题左右;实施后,编程数量大概在200题左右。

网络渗透与防御”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该课程覆盖信息安全理论、软
件安全开发、网络应用等多专业方向,渗透测试必须遵循相关的测试策略保证测试的合理性,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德才兼修的行业素质。

因此,积极探索并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教学模式显得至关重要[1-3]。

1“网络渗透与防御”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问题
“网络空间安全”是为了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
个新专业,该专业开设的“网络渗透与防御”课程其目标是培养综合技能。

1.1“网络
渗透与防御”教材。

因尚缺乏合适的本科教材,故需要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合理地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探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2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本课
程综合了学生各方面的专业能力,由于学生能力差异化较大,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难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1.3课程思政教学。

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渗透测
试应用直接用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攻防对抗,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较突出。

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思政教育是人才培育的根本,体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必然性[4]。

1.4网络平台资源构建和利用。

“网络渗
透与防御”课程的网络资源要求有其特殊性。

它不仅需要普通课程的在线教学平台,还需要模拟网络安全漏洞环境的在线测试靶机资源。

它们是呈现安全漏洞的在线测试平台资源,不适合以普通Web资源的部署模式(测试平台安全漏洞将导致整个Web服务器的安全威胁)。

为此,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在本课程中的体现更为必要。

1.5课程学习评价。

通过上述多方面的问题分析,考虑每个学生不同的专业能力和
发展方向,结合线上、线下资源,采用过程化考核管理,以案例设计大作业等开放式的期末考核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评价。

2混合教学方案
围绕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及基本思路,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渗透测试领域的技术发展,具体实践方案如下。

2.1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案例、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教学。

典型的教学案例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让学生不反感、有触动、有觉悟。

2.2完善各类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资源本课程综合了软件开发、实践应用等众多网络空间领域,通过现有平台,不断建设和完善教学视频等各类资源,实现立体化学习环境。

2.3指导学生写好WriteUp,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WriteUp(网络安全的解题分析),是网络安全实践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不仅描述了案例的解决过程,而且分析了解决过程的思路、原理,以及现场的临时解决方案等。

其开放性特点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专业个性,根据自身特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4鼓励学生课堂讨论等多种交流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集体环境的讨论,提升了综合能力,也有利于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实和深入。

2.5采用课程过程化考核管理,开放式的渗透测试案例大作业为考试形式通过平时学习的过程化管理,汇集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作业和实验的完成度,以及相关能力等学习数据,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3混合教学实践
4混合教学效果
5结束语
随着“数字高校”建设的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断地循环改进与提升,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构建“一流课堂”,由浅到深把学习者引入深度学习[6]。

教学实践增进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和翻转课堂的引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对课程思政的探索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突出,业务精通,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网信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