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村是全县纯农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全村共有150余户、600口人,耕地面积1000亩。近年来,**村在崔政委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修建了学校、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残疾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硬化了大街小巷,安装了自来水,整治了村容村貌,基本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农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栽桑养蚕、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目前,全村已发展密植桑园200亩,涉及农户40余户,带动农民增收近40万元;种植中药材120亩,涉及农户60户,带动农民增收15万元;家庭式畜禽养殖10余户,还建有一个万头种兔养殖场,带动农民增收近50万元。同时,150余名劳动力走出家门,外出打工,增加收入150万元以上。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成庄村也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98户、380口人,耕地面积600亩。农业主导产业仍是传统的麦豆一体,主要是自给自足,今年新种植了30亩密植桑园。群众的主要收入渠道是外出打零工,全村有120余名劳动力农闲时外出打工,增加收入100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

二、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和意见:

在这次调研中,广大干部群众反映了许多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缺少”:

一是缺少发展资金。比如**村,崔政委满腔热血,一心想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但由于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向各级申请资金为群众办实事。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引导村民种桑养蚕,发展了200亩桑苗,今年桑苗已经长大,开始大养。可蚕农至少要修建20栋养蚕大棚,才能满足养蚕需要。这就需要投入50多万元建设资金(建一个大棚约需2.5万元)。群众手里没有钱,村里也补助不上。再加上近年来蚕茧卖不上好价钱,多数蚕农不敢借钱投资。这也成为当前**村蚕农面临的最大困难。成庄村也是因为没钱,仅靠扶贫单位帮扶,修通了出村路,接通了自来水,修建了办公楼,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没有开展,村容村貌还是原状。更谈不上扶持群众发展什么产业。可以说,贫困山区因为缺少建设资金,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是举步维艰。

二是缺少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比如,**村尽管发展了200亩桑园,农业部门也对蚕农进行过专门培训,可农民由于自身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差,在种桑养蚕过程中,不会科学管理,发生病害也不能及时处置,致使病害扩散蔓延,产出的蚕茧质量不高,卖不上好价钱。今年蚕茧病害就比较严重,1斤蚕茧才卖到7元钱,比去年低了一半。再比如,成庄村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大都是在建筑工地贴小工、餐饮服务端盘子。干的都是苦力活,既辛劳,工资又低。同时,农民得到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技术缺乏不敢调,信息不灵不会调,观念陈旧不想调。

三是缺少服务保障。调研中,广大群众对县委、县政府扶持发展蚕桑业很是赞成,也愿意发展,但也反映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县里既没有蚕种基地,也没有桑苗培育基地,更没有茧站。这就为广大蚕农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从桑苗、蚕种的购进到蚕茧的销售,大都是蚕农自己跑来跑去。购买蚕种到阳城,引进桑苗到外地,品种上又得不到保障。更主要的是卖茧难,销售蚕茧需要拉到阳城、高平,去了人家说多钱就多钱,说你质量不好就不收,这么远跑去卖,不卖吧带路费赔的更多,卖吧卖不上好价钱,经常被压价收购。据群众反映,至少比阳城、高平的蚕茧价格低1到2元钱,极大地挫伤了老百姓的积极性。

四是缺少政策扶持。反映最多的就是畜牧业扶持政策,扶大不扶小,对山区农民来说门槛太高。建设规模养殖场群众望尘莫及,但还想发展小规模畜禽养殖,一来资金投入不是太多,二来市场风险也不是很大,三来收入也颇多。在调研中,有的农户养10头猪,年收入就达1万元以上;喂几头牛,年收入也可以达到1万元;养100只羊,年收入就可以达到3、4万元。还有冬季取暖问题,成庄村许多村民反映,一到冬天,取暖就是问题,用煤得不到保障,年轻人还好说,但老年人就受不了,不好过冬。

调研中,群众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也提了一些意见,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希望政府在制定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政策措施时,多向山区农村和群众倾斜。比如,考虑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降低畜牧养殖门槛,让山区群众小规模养殖也能得到资金扶持。再比如冬季供煤方面,是否可以提高补助标准,扩大供应范围,并确保供应到位。还有在帮扶方面,是否可以进一步改进帮扶办法,在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上多想办法,变输血为造血。

二是希望政府在农业产业化服务方面为群众提供保障。政府在扶持特色种养业时,要在产前、产中、产后多从农民实际生产需要考虑,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保障。比如蚕桑业,建议政府建个茧站,切实解决蚕农卖茧难问题;政府在培训农民时,不要仅局限于课堂培训,要把培训和田间地头实地指导结合起来,只有言传身教,群众才能切实掌握好、实践好新技术,产出的蚕茧质量才有保障。

三、几点思考

通过在这两个村调研,结合自己平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认为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带头人的问题。这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性问题。如果我们的贫困山村都有像崔政委一样的带头人,一切问题就都好解决。在成庄村调研,问及村干部,对成庄村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有什么打算时,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说的最多的就是没有资金什么也办不成。这些村干部都是老党员,工资待遇很低,但工作都挺认真,又能吃苦,也想为群众办点实事。但受文化素质限制,在带领全村群众发家致富上眼光不远,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这样的村干部在我们泽州为数不少。这一现状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改变。县委、县政府是否可以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农村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从一些致富能手里选出一批农村带头人,或者从县直单位、乡镇政府选派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后备干部到贫困村庄挂职,帮助和指导山区村庄建设新农村。可以先行试点。对选派干部,在车辆配备、工资待遇、政治待遇上从优考虑,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只要带头人问题解决了,山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就会加快,农民收入也会快速增长。

二是要解决好农民素质低的问题。这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本性问题。要重点在健全完善培训农民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培训要有针对性,目的性,既要注重科技素质培训,也要注重精神文明教育;既要扩大培训面,更要注重培训实效,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让他们内里发热,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主力军的作用。

三是要解决好政策引导问题。这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比如,在畜禽养殖方面,现在的政策是扶大不扶小。是否可以区别对待,调整现有扶持政策。在坚持富裕村庄发展上,还实行原来的规模扶持标准和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