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老学时代
“东汉儒教之盛如彼,乃不数十年间,至魏、晋而 其衰弱忽如此,何也?”
• • • •
一由训诂学之反动力 一由魏氏之提倡恶俗也 一由杀戮过甚人心皇惑也 一由天下大乱民苦有生也
第六章 佛学时代
“吾昔尝论六朝、隋、唐之间,为中国学术思想最 衰时代。虽然,此不过就儒家一方面言之耳。当 时儒家者流,除文学外,一无所事。”
汇报人:陈亚萍
小组成员:陈晨
高梅 周蕾
• • • •
著作简介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评价
著作简介
这本书是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时在他创办的《新民 丛报》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后经整理而成为这本书。 长久以来,这本书都被混编在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 中,1925年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发行过单行本,改题为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史》,该书只编到佛学时代,也 就是第六章为止。我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是06年上海世 纪出版社出版的世纪文库系列的版本。
作者简介
梁启超 (1873年~1929年):字卓如, 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梁启超是中国近 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资 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和 学者。他也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领袖 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 “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 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 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 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 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
• • • •
自唐以后,印度无佛学,其传皆在中国。 诸国所传佛学皆小乘,惟中国独传大乘 中国之诸宗派,多由中国自创 中国之佛学,以宗教而兼有哲学之长
第七章 儒佛混合时代 (缺) 第八章 近世之学术
• • • • 顺康间 雍乾嘉间 道咸同间 光绪间
评价
• 梁启超运用了新的学术史分期法,他不以朝 代更替为依据,而以学术思潮的自身演变为 依据。 • 梁启超在文中运用进化论的思想来阐述学术 思想史的变迁。本文中,学术思想史的变迁 是动态的。 • 该文深入的论述了学术变迁与社会条件的关 系。如战国时期全盛时代。 • 该文叙述清晰,在叙述某家学术时会将该学 派的主要观点提炼出来。
“国土隶于一王,则教学亦定于一尊,势使然也” 北派(孔子):切人事,贵力行,重经验,保守之情 深,排外之力强,畏天命,守法律
南北之间(墨子):既务实际,也言天鬼,倡平等
南派(老子):探玄理,出世界,齐物我,平阶级, 轻私爱,厌繁文,顺本性
第四章 儒学统一时代
“一尊者,专职之别名也。苟为专制,无论出于 谁氏,吾必尽吾力所及以拽倒之”
这本书共八章,缺第七章,应该是儒佛混合时 代。该书中的章节从1902年开始发表,到1904年结 束。胡适在回忆此书说:“梁启超的《论中国学术思 想变迁之大势》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知道 《四书》《五经》之外中国还有学术思想。这是第一 次用历史眼光整理中国旧学术思想,第一个给我们一 个“学术史”的见解。”夏晓红在前言中写:“《论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虽系未完成之作,但如前 所述,其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实具有首开风气的 示范意义。”本书从历史哲学角度看应是本体论的研 究,从历史重构角度看是以时间为顺序的重构。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 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 学研究成绩最为显著。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 将近36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 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
第一章 总论
“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有精神也; 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 则其形质也。故欲觇(chan)其国文野强 弱之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
• 该文语言幽默,气势磅礴,阅读时会使人 产生对中国学术思想的自豪感。 • 全文结构清晰,以总论为第一章,后面分 章叙述每个时代,阅读时可分开阅读。 • 该书每章节都会对当时某种学术兴起分析 出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帮助读者 很清晰的了解整个中国学术变迁的大势。
第二章 胚胎时代
• • • • 黄帝时代 夏禹时代 周初时代 春秋时代
梁启超将此时代总结为三端:一曰天道,二曰人 伦,三曰天人想与之际。
源自文库一是由于天然者,二是由于人为者
第三章 全盛时代(春秋末到战国时期 )
• • • • • • • 蕴蓄之宏富也; 社会之变迁也; 思想言论之自由也; 交通之频繁也; 人才之见重也; 文字之趋简也; 讲学之风盛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