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梁文涛 税法(第四版)课后题答案(项目一)
![梁文涛 税法(第四版)课后题答案(项目一)](https://img.taocdn.com/s3/m/295fd96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b.png)
税法(第四版)参考答案与解析项目一税法基础认知■职业能力选择一、判页选择题1.【答案】A【解析]税法的本质是正确处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因税收而产生的税收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不仅要保障国家税收收入,而且也要保护纳税人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2.【答案】D【解析】选项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
选项A、B、C,属于税法的基本原则3.【答案】C【解析】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它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4.【答案】A【解析】征税对象是区分税种的主要标志5.【答案】D【解析】选项A、B、C ,海关负责关税、船舶吨税的征管,以及受托代征进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6.【答案】C【解析】实质课税原则属于税法基本原则,而不是税法的适用原则。
7.【答案】C【解析】选项A :税法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选项B :税收法律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选项 D:税收法律关系在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方面构成的。
8.【答案】A【解析】财政部颁布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属于税收部门规章。
9.【答案】D【解析】实质课税原则,指根据纳税人真实的或者实质的负担能力决定其税负,不能仅考虑其表面或者形式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实质课税原则又有利于防止纳税人避税、偷逃税,增强税法适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10.【答案】A【解析】税收法律主义,又称税收法定性原则,指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予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均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
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前提,国家则不能征税,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
11.【答案】C【解析】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即居于特别法地位的级别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居于普通法地位的级别较高的税法。
12.【答案】D【解析】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征纳双方,权利主体的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征税主体),另一方是法律、行踞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主体)。
经济法学(8.1.5)--习题作业答案——第八章第1讲税法概论
![经济法学(8.1.5)--习题作业答案——第八章第1讲税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b94bf12f01dc281e53af094.png)
习题作业答案——第八章 第1讲 税法概论1、判断题1.答:正确。
从税收的经济本质、税收程序法律关系以及税收、税法的发展历史来看税收法律关系,可以看出国家与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平等关系与对等交换关系,税收征纳法律关系是一种建立于平等基础之上的有限的“不平等”,征税行为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从而得出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
只是因为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2.答:错误。
税法上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
3.答:正确。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税收权力与税收权利,承担的税收职责和税收义务。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在整个税法关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决定了税收法律关系的实质。
2、简答题1.答:定义:税收法律关系是由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在国家税收活动中各方当事人之间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学界对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为奥托.梅耶提出的权力关系说,阿尔伯特.亨特尔、北野弘久提出的债务关系说以及日本学者金子宏提出的二元关系说。
关于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基本结论:在具体的层面,将税收法律关系分别界定为债务关系和权力关系,在抽象的层面,将税收法律关系界定为债务关系。
2.答:税收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此所谓税收的“三性”。
定义:(1)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其拥有的政治权力,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均不得违抗国家征税的决定。
(2)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时并不需要向纳税人支付对价。
(3)税收的固定性又称税收的确定性,是指国家应当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事先将征税对象、征收比例(数额)、征收时间等问题确定下来,并且严格地按照预定的标准征税。
三者的关系:税收的三性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税收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标志。
税法第一章(概述)的习题及其答案
![税法第一章(概述)的习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d66f5401f69e31433294f2.png)
第一章税法总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税收“三性”是个完整的整体,其中的核心是( )。
A.无偿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法律性2.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 )。
A.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B.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C.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D.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3.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 )。
A.权利主体 B.权利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税收法律事实4.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 )来决定的。
A.税收法律制定 B.税收法律实施 C.税收法律事实 D.税收法律本身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征税对象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B.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C.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唯一标志 D.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6.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税法可分()。
A.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B.税收程序法和税收程序法C.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D.国内税法和国际税法7.下列税种中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房产税 B.营业税 C.资源税 D.印花税8.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的税制结构。
A.间接税为主体 B.直接税为主体 C.间接税和直接税双主体 D.无主体9.下列机关有权行使税收立法权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海关总署10.下列关于地方税务局系统实行的管理体制表述错误的是()。
A.地方税务局系统实施上级税务机关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模式B.地方税务局系统实施由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的管理模式C.省级地税局以地方领导为主D.省以下地税局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11.下列不属于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是()。
A.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 B.证券交易印花税 C. 房产税 D.车辆购置税12.下列比例税率中不属于差别比率税率的是()。
第1章 概论练习题答案 (1)
![第1章 概论练习题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bfeb4455336c1eb91a375db5.png)
第1章税制概论练习题答案一、判断题1.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对)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
(对)3.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是由税法的制定、变更或废止决定的。
(错)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4.尽管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机关不同,但它们的法律效力是相同。
(错)税收法律从高到低的层次可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授权立法、税收行政法规和税收地方性法规、税收规章。
5.税收的征收主体是税务机关。
(错)还有海关、财政机关等6、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税务机关是权利主体,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是义务主体或称权利客体。
(错)权利主体包括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还包括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也是权利主体。
7、我国税法的立法权主要集中在中央,同时为调动地方积极性,也给各级地方政府一定的立法权。
(错)地方政府只有国务院划定的较大的市政府和省级政府才有一定的立法权,或者是经政府所在地的人大通过。
8、所有的中央税都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
(错)9、某县政府为发展本地经济,决定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采取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
(错)二、单项选择1、税收行政法规由()制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人民代表大会C、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D、国务院2.税收法律的立法机关是()。
A、国务院B、各级人民政府C、国家税务总局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是()。
A、权力主体B、税法C、权力客体D、税收法律事实4.在税法构成要素中,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A、纳税人B、征税对象C、税率D、纳税地点5.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个级距,每个级距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当纳税人的征税对象数额同时适用于几个级距的税率时,则分别计算各级距的税额,然后将其结果相加计算应纳税额。
第一章税法概论练习题
![第一章税法概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f7197b852458fb770b565c.png)
第一章税法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税法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来调整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制定税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C.税法的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D.税法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利用税收工具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
A.权利主体B.权利客体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D.税收立法权3.下列项目中,属于税务机关义务的是( )。
A.依法征管B.进行税务检查C.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D.依法受理税务复议申请4.我国对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义务人的确定,采取的是()的原则。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属地兼属人的原则D.灵活确定的原则5.下列项目中,属于纳税人权利的是( )。
A.依法办理税务登记B.自觉接受税务检查C.申请减免税D.追回客户欠缴的税款6.税收权利主体是指( )。
A.征税方B纳税方C.征纳双方D.中央政府7.目前不采用定额税率的税种是( )。
A.消费税B.车船税 C.资源税D.营业税8.全国范围内开征的地方税的开征停征权属于()。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D.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9.下列税种,主要由国税局系统负责征收但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种的是()。
A.增值税B.资源税C.营业税D.城市维护建设税10.由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的税种有( )。
A.全部企业所得税B.车辆购置税C.全部营业税D.城镇土地使用税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 C.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税收普通法B.个人所得税法属于税收实体法 D.国际税法就是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法12.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义务人享有的权利是()。
•A.申请延期纳税 B.办理税务登记 C.进行纳税申报 D.依法缴纳税款13.下列税种中不属于国税系统征收管理的有()。
税法税法概论
![税法税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433660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f.png)
税法税法概论[1]
18
2.超额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随着征税对象数量的增大而随着
提高的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成若
干等级,对每个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 当税基超过某个级距时,课税对象的全部数 额都按照提高后级距的相应税率征税。
税法税法概论[1]
19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元) 税率(%)
1 1500元以下
3
2 1500-4500
10
3 4500-9000
20
某人某月应纳税所得额6000元,应 纳所得税额?
税法税法概论[1]
20
按全额累进税率:6000×20%=1200
税法税法概论[1]
21
超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
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 次提高,但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所属 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 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款。
1、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2、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契税上调、个人所得税上调至20%)
3、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作用
(税务登记、建账建制、纳税申报)
4、能有效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延期纳税、申请税收减免等)
5、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交往的可靠保证
(对境内外资企业或个人征税、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
税法税法概论[1]
(2)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权利 和义务不对等
(3)对纳税方采用属地兼属人原则
税法税法概论[1]
11
【例题】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法律地 位的平等主要体现为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 )(2002年)
【答案】×
税法税法概论[1]
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https://img.taocdn.com/s3/m/d1b5f42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0.png)
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前言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享有法律权利,但是由于个人之间不同的情况,他们面临的法律地位也会存在差异。
比如说,雇主和雇员、租户和房东等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就不尽相同。
虽然每个人在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但在权利和义务上,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许多问题。
权利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都拥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利行使他们相应的权利,而不受个人身份的限制。
如果一个人的权利被侵犯,那么他有权利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另外,在刑事法律关系中,被告和原告也拥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虽然被告是被控告的一方,但他们也有权力为自己辩护,并要求合理的法律程序和公正的判决。
这些法律规定的确保了每个人的法律地位的平等,而不受任何身份的限制。
然而,在权利和义务方面,情况需要更加详细地审查。
权利和义务不平等尽管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拥有平等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社会中,个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并不总是对等的。
这种不对等的出现常常会导致双方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或者是刑事法律关系中出现一些复杂的问题。
雇主和雇员关系在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中,雇主通常拥有更多的权利和优势。
因为雇主掌握着工作岗位和薪酬支付,一旦他们以其权利力量来源而发挥其优势,则很容易地迫使员工接受不合理的福利待遇。
而员工则没有太多的议价能力,如果他们想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
租户和房东关系在租户和房东的关系中,房东通常掌握更多的权利。
他们可以决定房租的涨幅、维修房屋的时机和方式等,而租户则没有太多决定权。
如果房东不提供安全和合理的住宿条件,租户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他们的权益。
消费者和商家关系在消费者和商家的关系中,商家拥有更多的优势。
如果商家发现产品存在缺陷或者价格标示错误,他们可以通过不公正的行为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而消费者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法律手段来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权利。
税法的概念(一)
![税法的概念(一)](https://img.taocdn.com/s3/m/be1912e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0.png)
⼀、税法的定义税法是国家制定的⽤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之间在征纳税⽅⾯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家及纳税⼈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为准则,其⽬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
税法与税收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因此,了解税收的本质与特征是⾮常必要的。
税收实质是国家为了⾏使其职能,取得财政收⼊的⼀种⽅式。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是强制性。
主要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份,⽤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并依照法律强制征税。
⼆是⽆偿性。
主要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不再归还纳税⼈,也不⽀付任何报酬。
三是固定性。
主要指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法等。
因此,税法就是国家凭借其权⼒,利⽤税收⼯具的强制性、⽆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法律关系国家征税与纳税⼈纳税形式上表现为利益分配的关系,但经过法律明确其双⽅的权利与义务后,这种关系实质上已上升为⼀种特定的法律关系。
了解税收法律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国家税法的本质,严格依法纳税、依法征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收法律关系在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样,都是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构成的,但在三⽅⾯的内涵上,税收法律关系则具有特殊性。
权利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
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是代表国家⾏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另⼀⽅是履⾏纳税义务的⼈,包括法⼈、⾃然⼈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国籍⼈,以及在华虽然没有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
这种对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另⼀⽅的确定,在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兼属⼈的原则。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法律地位平等,只是因为主体双⽅是⾏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双⽅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因此,与⼀般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权利与义务平等是不⼀样的。
法律基础--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第一节讲义1
![法律基础--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第一节讲义1](https://img.taocdn.com/s3/m/6f24ddd2d15abe23482f4dab.png)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第一节讲义1法律基础一、法和法律(一)法的本质与特征1.法与法律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要点:(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解析】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都能体现为法,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法的特征: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
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①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国家意志性;②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强制性;③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利导性;④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规范性。
【例题·单选题】(2008年考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正确答案』B【例题·多选题】(2009年考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的本质与特征。
二、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包括:(二)法律关系的要素——3要素: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1.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要点1】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4类:公民(自然人)、机构组织、国家、外国人及外国社会组织。
【要点2】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双方: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第一章 税法概论
![第一章 税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cd230ee7f1922791788e804.png)
第一章税法概论一、学习要点:第一节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1、税法的定义及特征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主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收与税法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构成概念特征权利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其中一方是代表国家征税的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另一方是纳税义务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外籍人、无国籍人。
权利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不对等权利客体即征税对象,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税法的灵魂。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必须根据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税收法律事实。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实质上是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
对权利享有者的保护,就是对义务承担者的制约。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构成内容总则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包括法人、自然人及其他组织。
征税对象即纳税客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税率是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包括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纳税环节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纳税期限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第一章税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税收...
![第一章税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税收...](https://img.taocdn.com/s3/m/c8f6e6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0.png)
第一章税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中( a )是核心,()是保障。
A.无偿性强制性 B.强制性无偿性C.固定性强制性 D.无偿性固定性2.以下关于税法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从法律性质上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以规定纳税人的义务为主B.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C.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决定税法属于权利性法规D.税法具有综合性法规的特点3.下列关于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它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的B.税法与刑法的调整范围不同,但违反税法情节严重触及刑律者,将受刑事处罚C.民法与税法不发生冲突时,税法不再另行规定;出现不一致时,优先按照民法处理D.税法与行政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4.下列关于税法基本原则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vb )。
A.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认为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C.税收效率原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指经济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D.实质课税原则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5.纳税人必须在缴纳有争议的税款后,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才能受理纳税人的复议申请,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c )。
A.法律优位原则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6.“自2010年l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简称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城建税征税问题上对内外资纳税人平等对待,这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c)。
A.税收法定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C.税收效率原则D.实质课税原则7.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另一方的确定,采用的是( c )。
税法及纳税实务
![税法及纳税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f953850bd5bbfd0a78567358.png)
税务登记。
2.开业税务登记的时限要求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
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例题1-2】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 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的一定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其全部 金融机构开立的存款账户,这里的一定期限内是指( )。
5、税率——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
标志。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1)比例税率。 (2)超额累进税率。
区别超 额与超
(3)定额税率。
率
(4)超率累进税率。
6.计税依据——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或标准,
即根据什么来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
课堂练习
【例题】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法律地位的平 等主要体现为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 )
【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权限 的有( )。 A.缓期征税权 B.税收行政法规制定权 C. 税法执行权 D.提起行政诉讼权
第二节、税制及构成要素:
一、税种的分类
(一)按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五大类型
1、流转税类。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2、所得税类。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特点是可以
直接调节纳税人收入,发挥其公平税负、调整分配关系的作用。
3、资源税类。主要是对在我国境内占用或开采各种应税资 源进行征税,如资源税。
4、财产税类;主要是对财产的价值进行征税,如房产税、 契税。
纳税人发生以下情况,应及时办理注销税务登记:①纳税人发生解散、
破产、撤销的;②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③纳税人因
税 法 概 述
![税 法 概 述](https://img.taocdn.com/s3/m/e2df735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c.png)
税法概论
(四)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分类 国内税法 国际税法 外国税法等
(五)按照税收收入归属和征管管辖权限的不同分类 中央税 地方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税法概论
(六)我国现行税法的分类 流转税类 所得税类 资源税类 特定目的税类 财产和行为税类 关税
税法概论
五、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 (一)税收立法权的划分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授权立法 。如国务
税法概论
(5)除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和经济特区外,各地均不得 擅自停征全国性的地方税种。
(6)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的批准,民族自 治地方可以拥有某些特殊的税收管理权。
(7)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的批准,经济特 区也可以在享有一般地方税收管理权之外,拥有一些特殊 的税收管理权。
(8)上述地方(包括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和经济特区) 的税收管理权的行使,必须以不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和中央 财政收入为前提。
(十)罚则。主要是指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 处罚措施
(十一)附则。一般是指规定的与该法紧密相关的内容 比如该法的解释权、生效时间等。
税法概论
四、税法的分类 (一)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分类
税收基本法 税收普通法 (二)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分类 税收实体法 税收程序法 (三)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分类 对流转额征税的税法 对所得额征税的税法 对财产征税的税法 对特定行为征税的税法 对自然资源征税的税法等五种
(9)涉外税收必须执行国家的统一税法,涉外税收政 策的调整权集中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各地一律不 得自行制定涉外税收的优惠措施。
(三)税收征收管理范围的划分 (1)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 (2)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书本基础学习 全 知识点 讲义 01第一章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书本基础学习 全 知识点 讲义 01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8c027ad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a.png)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书本基础学习全知识点讲义 01第一章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第一章)第一章税法总论考情分析:本章是基础知识,但并非重点章节。
题型均为选择题,历年分值约为3分左右。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知识点:税法的概念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从三个方面理解税收的内涵: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有别于按生产要素进行的分配;3.国家课征税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是义务性法规和综合性法规的核心要义。
纳税人的权利建立在其纳税义务的基础之上,处于从属地位。
税法属于义务性规范,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税法要兼顾和平衡纳税人权利,在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也保证对纳税人权利的有效保护。
财政收入、税收、税法、税收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概念。
税收是大部分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法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税收制度是在税收分配活动中税收征纳双方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税收制度包括税法、税收征管支付和税收管理体制。
知识点: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构成的。
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征税方: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
纳税方:采用属地兼属人原则。
2.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税法概论习题及答案
![税法概论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14c71ccbff121dc368338.png)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税法概论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税法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来调整征纳税主体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制定税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C.税法的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D.税法是国家凭借其权利,利用税收工具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A.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当事人主要是国家税务机关B.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C.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权利和义务当事人的确定D.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税法的灵魂3.我国确定纳税人采用的原则是( )。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D.属地兼属人原则4.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性的要素是( )。
A.税收负担B.征税对象C.权利与义务D.税收法律事实5.下列项目中,属于税务机关义务的是( )。
A.依法征管B.进行税务检查C.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D.依法受理税务复议申请6.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税收法律法规B.宪法C.税收法律事实D.税收基本法7.下列税种中,适用超率累进税率的是( )。
A.企业所得税B.个人所得税C.城建税D.土地增值税8.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成( )。
A.税收基本法与税收普通法B.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C.国际税法与国内税法D.中央税法与地方税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在税法不同类型中属于( )。
A.既是实体法,又是普通法B.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C.既是实体法,又是基本法D.既是程序法,又是普通法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B.个人所得税法属于税收实体法C.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税收普通法D.国际税法就是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法11.有权制定税收法律的机关是( )。
论文: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
![论文: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https://img.taocdn.com/s3/m/121a385b8bd63186bdebbc78.png)
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周其为什么不对等权利与义务为什么不对等?首先我们来看它们的界定:权利与义务作为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不仅既互相区别和联系(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相辅相成)。
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一个人负有多少义务,就享有多少权利; 他享有多少权利,也就负有多少义务。
”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权利与义务本是对等。
但是问题是权利与义务都是社会分配的产物,倘若分配不均,就会导致权利与义务的失衡。
【1】但我们知道社会分配是没有绝对平等的,所以也就注定了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法律上来看:权利是应该受到法律保障的利益、索取或要求;义务是应该受到法律保障的服务、贡献或付出。
那么当法律赋予个人的权利大于或者小于义务时,不对等就体现了。
以上是社会分配的原因。
现在我们来说说人自身的原因。
这个原因分为两点,一是个人,二是个人与他人。
从个人角度看,人是行使权利与义务的主体,所以在行使权利与义务时有三种情况:一是权利多于义务,二是义务多于权利,三是权利与义务相等。
【1】但我们知道,人非圣贤,只有圣贤或者不行使权利和义务才能做到权利与义务对等,但我们知道那是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所做不到的,因为人始终是要与社会发生关系的。
所以作为个人来讲,是做不到权利与义务对等的。
从个人与他人的角度看,法学家凯尔森说:“一个人以一定方式行为的权利,便是另一个人对这个人以一定方式行为的义务。
”思想家霍布豪斯也这样写道:“同一种权益,对于应得者便叫做权利;对于应付者则叫做义务。
”于是思想家罗斯做了这样一个结论:“A对B有权利意味着A对B有义务,A对B有义务意味着A对B有权利。
”他的理解是,一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分别属于“索取”与“贡献”的范畴,所以当一个人他“贡献”了即他履行义务了,那么作为社会里的其他人就“索取”了即履行权利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不对等因素,当一个人的“索取与贡献”与他人的“贡献与索取”不对等,权利与义务也就不对等了。
注册会计师《税法》试题及答案
![注册会计师《税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c9cbc1e518964bcf847cbd.png)
注册会计师《税法》试题及答案(9)1.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中( )是核心,( )是保障。
A.无偿性强制性B.强制性无偿性C.固定性强制性D.无偿性固定性2.以下关于税法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从法律性质上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以规定纳税人的义务为主B.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C.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决定税法属于权利性法规D.税法具有综合性法规的特点3.下列关于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它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的B.税法与刑法的调整范围不同,但违反税法情节严重触及刑律者,将受刑事处罚C.民法与税法不发生冲突时,税法不再另行规定;出现不一致时,优先按照民法处理D.税法与行政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4.下列关于税法基本原则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认为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C.税收效率原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指经济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D.实质课税原则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5.纳税人必须在缴纳有争议的税款后,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才能受理纳税人的复议申请,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
A.法律优位原则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6.“自2010年l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简称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城建税征税问题上对内外资纳税人平等对待,这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
A.税收法定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C.税收效率原则D.实质课税原则7.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另一方的确定,采用的是( )。
税法概论习题l
![税法概论习题l](https://img.taocdn.com/s3/m/de8ffaaddaef5ef7ba0d3cbf.png)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A.事权的划分B.税权的划分C.收入的划分D.财权的划分【答疑编号8454,点击提问】【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
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就是围绕税权划分展开的。
2.下列项目中,属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是()。
A.增值税的暂行条例实施细则B.个人所得税法C.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D.税收征收管理法【答疑编号8455,点击提问】【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我国的税收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发布的;税收规章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制定。
C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由国务院制定,它属于行政法规;B.D 属于法律,A是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它属于税收规章。
3.下列税种中,全部属于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B.资源税C.契税D.印花税【答疑编号8456,点击提问】【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城市维护建设税中有中央分享的,比如根据营业税征收的铁路、银行、保险公司的城建税归中央财政所有;海洋石油的资源税属于中央所有;证券业的股票印花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
4.属于国家税务局系统征收的税收是()。
A.资源税B.个税C.车辆购置税D.车船使用税【答疑编号8457,点击提问】【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国家税务总局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管理征收海洋石油资源税,但其他的资源税属于地方税务局征收;个人所得税属于地方税务局征收;车船使用税由地方税务局征收。
5.我国确定纳税人的采用的原则是()。
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属地兼属人原则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答疑编号8458,点击提问】【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主权国家有权根据本国的意志按照属地原则或属人原则来确定自己的税收管辖权。
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对本国居民的境内所得,境外所得,以及外国居民的境内所得都行使征税权。
其中,对本国居民境外所得征税的依据的是属人管辖权;对外国居民在本国境内所得依据是是属地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