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会

Chi e t r ulii n na H alh Ca e N r lo
、
’
1 疑 示
冒 乔
‘
护 理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的体 会
刘 晓 巍
【 图 分 类  ̄1 5 4 7 中 - R 4 . 【 献标识码】 文 A 【 文章 编 - ] o - 7 8 ( 0 0 0 —0 - 0  ̄1 o 4 4 4 2 1 ) 6 1 3 1 9
加强 心肌梗 死的患者护 理对治 愈, 防并发症 , 高患者 的生 预 提
2 2 安 全 的 需 要 : 用 多 种 交 流 方 式 与 患 者 沟 通 , 解 其 . 利 了 活 质 量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将 心 内科 对 2 0 0 5年 一 2 0 0 9年 收 治 的 内心 活 动 作 必要 的解 释 。便 其 对 自己 的病 情 有 新 认 识 , 除 心 消 10例 急 性 心肌 梗 死 患 者 护理 介 绍 如 下 : 0 理 上 的焦 虑 , 以保 持 良好 的 心态 , 同时 加 强 基 础 护 理 , 防 并 发 预 1 入 院 时 护 理 症 的 发 生 , 患 者 身 体 上 的安 全 保 障 。 给
3 出院 护 理 3 1 安 全 需 要 : 些 病 人 比 较 敏 感 , 心 出 院 后 得 不 到 系 . 有 担
2 1 生 理 需 要 : 括 氧 气 、 物 、 泄 , 免 疼 痛 休 息 与 活 统 的 治 疗 和 护 理 , 复 发 , 们 耐 心 向 患 者 解 释 家 庭 康 复 的 必 . 包 食 排 避 会 我 动 。疼 痛 已缓 解 者 , 应 持 续 吸 氧 2 也 ~3天 , 满 足 心 肌 和 其 它 要 性 , 期 复 诊 的重 要 性 , 除 顾 虑 。 应 定 解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临床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当AMI合并心力衰竭时,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和严重,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体会和分析:一、患者情绪支持与疼痛管理在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和关怀。
重点关注患者是否存在疼痛,及时评估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如药物治疗或其他非药物疼痛管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舒适感。
二、呼吸护理与水电解质平衡管理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出现呼吸困难、心肌缺血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记录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指标,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AMI患者还常常伴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等指标,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三、药物治疗与监测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情况,对于所需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进行监测,确保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护理人员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四、心理教育与康复指导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得到全面的心理教育和康复指导。
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解释AMI合并心力衰竭的病情和护理措施,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做好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自我管理。
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等问题,提高其康复信心和生活质量。
AMI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需要全方位的关注和干预,旨在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护理体会

C H 』 N E S E C 0 M M U N I T Y D 0 C T O R S
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 2 4例 护 理 体 会
张兰平 翟 超 楠 罩 吸 氧 4~6 L / 分, 合 并 左 心 衰 时 可 在 湿
除室内的异 味; 使用 相对柔 和 的灯 光 , 减 少室内空 问 的亮 度 ; 提 供 松软 舒 适 的床
视 的时间 , 使各 种声音 降到 最低 限度 , 关 掉暂 时不需要使用 的设备 ~ 。 出院指 导 : 患者 病 情 稳定 后 即可 出
院 。保 持 愉 悦 的心 情 避 免 情 绪 激 动 ; 注 意
摘
要 目的 : 总 结 急性 心肌 梗 死 患 者 的
护 理 经验 。 方 法 : 回顾分 析 2 4例 急 性 心 肌梗死 患 者 临床 资料 。结果 : 2 4例 急 性
休息 , 避免劳累 , 逐步增加活动量 ; 饮 食宜
清淡 、 易消化 、 少量 多餐 , 保持 大便 通 畅 ; 戒 烟 酒 。出 院 后 遵 医 嘱 规 律 服 药 , 定 期 到
医 院复 查 。
讨 论
有发病 急、 病情 危 重的特 点 , 精 湛 的护 理
技 术 至 关重 要 , 可 以促 使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快
铺、 被褥 , 协 助患 者 采 取 舒 适 的 卧位 ; 保持 病 室安 静 , 尽量 减少人 员 的走动 , 限制探
4 7 6 6 0 0河 南 永 城 市 人 民 医 院 ( 商丘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所 引起 的 局 部 心 肌 缺 血 性 坏 死 。 良好 的 护 理 对 于 降 低 此 类 疾 病 的 死 亡 起 到 了 不 可替代 的作用 , 为此, 近 年 来 收 治 急 性 心
急性心肌梗死46例临床护理体会

加强 康复锻炼 : 要在 饮 咖啡 、 茶 不 浓 后进行康复活动 , 不要在过冷或过热 的水
中洗澡 以免发 生意外。如果 患者有心慌 、 胸 闷、 气短 、 心前 区疼痛 、 眩晕或 出汗等症
酶学变化 : 检测 C MB者 3 , 中 2 K— 4例 其 0
是左心室损 伤后 , 排血量 降低 , 血管 心 心
收缩不足 引起 。凡发现病人 面色苍 白、 烦 躁不安 、 全身大汗淋漓 、 脉细 而快 、 血压下
迅速建立静 脉 通道 : 好 2条 , 证 最 保 抢救药物顺利滴 人。注意保护血管 , 远 从 端开始穿刺 , 有静脉炎 的要做好热敷 。另 外 , 据医嘱补充血容量 , 根 纠正酸 中毒 , 应 用能量合剂及升压药 。 纠正心律失常 : 一经发现心肌梗死病
人有室早产 生 , 即应 用利 多 卡 因 5 m 立 0g 静脉注射 , 可用 1 %葡 萄 糖 50 l 也 0 0 m 加
降等现象都要引起注意 , 及时做好抗休克
处理 。
例( 88 升高 。心电图: —T段呈 弓背 5 . %) s 向上型 , R波消失形成 , R T单 向曲线 4 QS 4
增减 衣服 、 暖, 保 减少活动量 , 防感 冒。 预
利 多卡 因 80 静滴 , 0 mg 要严格 控制滴 速 , 每分钟保持 8滴 。
预防心力衰竭 : 主要 是心肌梗死后心
死亡 病 例 分 析 : 组 4 本 6例 , 亡 6 死 例, 病死 率 1. % 。其 中死 于 心脏 骤停 30
急 性 心肌 梗 死 4 6例 临床 护 理体 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的血供严重减少或中断,致使心肌细胞大量坏死而导致的一种严重心脏病。
其常见症状包括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头晕等,如果不及时得到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同时采取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法,对症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通过中药调理患者身体的整体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的平衡,西医则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解决病灶本身,从而协同治疗疾病。
护理体会1.综合评估在护理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到患者的中医体质,如体形特点、气血阴阳等,再结合病情详细询问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用药状况等,从而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2.舒缓病情在治疗的初期,患者通常会出现很严重的胸痛,此时我们应该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环境中,既保证患者舒适,又方便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治疗。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口腔给患者喷雾、建议患者适当做深呼吸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病情。
3.医患沟通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病情,以便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此外,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为患者提供温暖的关怀和支持。
4.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仅需要不断地扩大动脉血管、保护残余心肌,更需要进一步的维持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应该关心患者的饮食,推荐营养丰富的食材;帮助患者进行积极的运动锻炼,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荷尔蒙。
5.定期随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完成后,定期随访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应该跟踪患者的病情,收集周围的信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当然,我们也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一种可信的交流方式,让他们能够和我们及时联系,以及解决需要协调的问题。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护理方案也至关重要。
护士在护理中应依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采取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从而协同医生治疗疾病,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转运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转运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 ion, AMD) 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AMD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AMl在急诊科经过初步诊断,早期处理和溶栓后,转运至CeU作进一步的治疗,途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但仍然存在很多病情变化的可能。
识别转运的风险搬运的风险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坠床,管道脱出,严重者发生严重心率失常等并发症而加重病情。
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在转运过程中患者也可出现坠床、管道脱出。
尤其溶栓后的患者,发生再灌注心率失常综合症的风险很大。
有资料显示,71%转运患者在转运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至严重的并发症,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死亡危险率比平常高9. 6%,尤其急诊科转运风险更大,甚至大于ICU的患者。
转运前的沟通与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及住CCU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患者讲明CCU是无陪护病房,家属不能守护在旁,每天有定时探望时间,住CCU后病情的任何变化都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及后果,并请患者家属签字。
用物准备备好氧气筒,携带除颤仪、监护仪、急救药箱。
并检查各种管路是否通畅,以确保转运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注意各种管路是否连接紧密,防止扭曲、打折和滑脱。
患者的准备患者予以镇静和止痛护理。
有资料显示:规律性镇静止痛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有益的。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急危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处于应急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正确有效的镇静止痛治疗使患者处于嗜睡状态,有效抑制交感神经活动,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
规律性镇静止痛治疗较临时性镇静止痛治疗能够较好地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1. 引言1.1 患者背景介绍本文基于一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该患者名为张明,是一名65岁的男性。
张明平时是一名退休教师,因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
在一次晨练时,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被紧急送至急诊科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诊断,确认其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张明需要接受新活素等药物治疗,并进行心血管手术。
他的家人对他的病情非常担忧,而张明本人也感到恐惧和焦虑,面对未来的康复之路充满了困惑。
护理人员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张明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帮助他尽快康复。
这一部分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求,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1.2 诊断情况在进行护理体会的探讨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清晰的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率不规则等症状。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会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标志物检测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以确认患者的确诊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而心力衰竭则是由于心脏功能减退引起的机体对血液的不足反应。
合并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往往因心功能受损严重,病情变化快速,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来稳定病情。
诊断结果对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至关重要,只有准确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护理人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时,及时有效地获取和评估诊断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1.3 护理重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这类患者常常情况危急,需要及时、正确的护理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管理等基本护理工作,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以全方位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保持大便通畅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常 因 绝 对 卧 床 以 及 镇 静 止 痛 药 物 对 肠 胃 的 抑制作用 , 之心 功能差 等原 因 , 加 易发生 便秘 , 而排便用力又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此病属 冠心病 的严重类型 , 近年来发病率
呈 上升 趋 势 , 往 病 情重 , 化 快 , 往 变 病死 率 高 , 须 争 分 夺 秒地 抢救 治疗 。 必
可 突然 发 生 危 及 生 命 的 心 室 纤 颤 和致鼻孔干
燥 不 适 , 是 怕 增 加 经 济 负 担 , 以 应 耐 三 所 心 向 患 者 解 释 吸 氧 的 重 要 性 , 时告 知 患 同 者不要随意调 节 氧流量 , 加 强巡 视 , 并 确 保用氧安全。 持 续 心 电 监 护 : 院后 立 即 给予 持 续 入 心 电监 护 , 为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病 人 在 发 病 因 2 4小 时 内 最 易 并 发 心 律 失 常 , 室 颤 最 以 多 见 , 电监 护 能 直 接 监 测 到 心 率 、 律 心 心 的变 化 , 护 过 程 中 要 密 切 观 察 , 确 识 监 正 别 各 种 心 律 失 常 波 形 , 早 发 现 异 常 变 及 化 , 时 发现 可 能作 为 心室 颤 动先 兆 的 任 及
棒 、 务 态 度 好 的 医 护 人 员 组 成 抢 救 小 服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MI 是 在 冠 状 动 脉 A ) 粥样硬化的基础上 , 有斑块破裂 、 血 、 伴 出
湿化瓶 1 , 次 两侧 鼻孑 交替使用 。临床上 L
经 常 遇 到 一 些 患 者 对 吸 氧不 配合 , 是 心 一
组, 以熟练 的技术 和高尚的医德赢得病人 的信赖 , 促进病情早 日康 复。
急性心肌梗死40例护理体会

1 观察病情 - 4 对于健康状况较差 的患儿 , 注意观察 要 2 清洁皮肤后 , . 4 在长水痘的局部使用含 0 5 . %冰片 的炉 2
甘石洗剂涂抹。
3 注 意事 项
病情 , 个别患儿可合并肺 炎、 脑炎。如发现患儿精神差 、 高热不 退、 嗜睡 、 皮肤红肿 、 咳喘 、 呕吐 、 头痛 、 烦躁 不安 、 厥等要 及 惊
参考文献 [ 孙清廉. 1 ] 食品与健康【 】 海 : M上 上海人 民出版社 , 1 : 5 1 0 2 0 1 — 1. 0 0 [ 王新良 1 2 2 ] - 岁宝宝养育天天读 [] M. 石家庄 : 河北人民出版社 ,0 5 20 :
2—5 54. ( 收稿 日期 :0 19 2 ) 2 1- — 2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急骤 , 死率较高 , 病 护理人员掌握其 发
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 0 9年一 2 1 O O年我院心 内科病房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愤怒暴躁型患者多见 于文化水平低或体力劳动者 , 平时 自觉健
病规律及抢救护理措施, 对降低患者病死率极其重要。现将其 康 , 发病常表现为悲愤 、 一旦 暴躁 , 一切以 自我为中心。对此型
2 护理 措 施
安静整洁及空气新鲜 、 室温适合 。 急性心 肌梗死 患者的心理护理分为恐惧
21 心理护理 .
2 . 休息 与活动 .2 2
急性 心肌梗死后第 13 — 天须 绝对 卧
型、 抑郁沮丧型和愤怒暴躁型三种。恐惧 型患者对 自已的病情 缺乏 了解和认识 , 心理上感到极度 的恐惧不安 , 甚至彻夜不 眠。
4 , 3 , 8例 , O例 男 2例 女 年龄 4 0岁 ~ 5岁 , 7 平均年龄 5 6岁。均 符合 WHO诊断标准 : ①严 重胸痛持续 3 i 0m n以上 ; 发病时 ② 间 8h以 内 ; 心 电 图 至少 2个 相 邻 导 联有 s ③ T段 抬 高 ≥ 02 .mV; ④无近期出血倾 向。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心梗的护理在心梗患者的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严重而持续缺血,引起局部坏死,造成临床上一系列严重的心血管及胃肠道症状。
营养治疗是心梗综合治疗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心肌缺血面积,防治并发症,减少复发率等。
心梗的护理包括心梗病人的饮食,心梗病人的活动,心梗治疗的药物。
1 心梗病人的饮食原则和要求1.1 急性期卧床休息,在发作后3日,由他人协助下给予流食,可选米汤、菜泥、藕粉、去油肉汤等。
每日进食总量1000--1500毫升,可分5--6次给予,以避免一次食入量过大而使膈肌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此阶段禁用牛奶、豆浆、浓茶、咖啡、浓肉汤等有刺激性或胀气食物。
1.2 进入稳定期后,可选用半流食,例如面条、面片、碎菜、肉末、馄饨、粥等,应保持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
随病情好转,再过渡到软饭。
1.3 可适量增加含镁丰富的食物,这是由于镁可能有助于保护缺血心肌。
成年人每日镁需要量为300--400毫克,来源于有色蔬菜、小米、面粉、海产品等。
1.4 注意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1.5 进入恢复期后,饮食原则及可用与忌用食物应与冠心病时的要求相同,特别应注意防止复发。
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二级预防,成为临床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2 心梗病人的活动注意事项休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至关重要,此举能使病人的体力得以恢复,精神上得到安慰,进而减轻心脏的负荷。
而不合理的活动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悲剧。
在床上的活动亦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心梗后第一周应完全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解大小便。
许多病人不愿意在床上大便,他们执意起床解便,这是不可以的。
一定要耐心说服病人床上排便,不可用力过猛地排便,否则,易发生心脏破裂或猝死。
如果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可用缓泻药帮助排便。
第二周之后,可以在床上做四肢活动、坐起。
当休克与心衰症状消失后,可做四肢被动与主动的活动,以减少或避免血栓的形成。
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病, 又因疾病的特点不便于 随时 向别 人诉 说痛苦 , 故其求 医愿 望强烈 , 对治疗康复期望值较高 。为减 轻患者痛苦 , 预 防并致 、 专业的身心整体 护理 和专科护理尤为重要 , 护士应严格交接班 , 多巡视病房 , 及 时发
践, 2 0 0 9 , 2 2 ( 2 ) : 2 3 0 — 2 3 1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8 )
心需求。
心肌 梗 死 的护理体 会
马 巧 荣
( 中信机 电制造公司总医院, 山西 运城 0 4 3 8 0 1 )
心肌梗死是影 响人类健康并危及生命的常见病 , 随着经济 发展和生活水平 的逐渐提高 , 近年来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 的发病
血块堵塞冲洗管等引起 膀胱痉挛 ,患者常有下腹部持续隐痛 , 阵发性剧痛等不适 。 护士应加强巡视 , 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 ,
3 讨 论
前列腺增生类患者病痛时间长 , 且常合并心 、 肺、 血管性疾
保持病室安静 , 温湿度适宜 , 协助患者勤变换体位。 及时清除尿 道1 3溢液 , 保持臀部 和会阴部及外生殖 器周围清洁干燥 , 以减
现 问题 , 及 时处 理 。
参考文献
要, 如有 血凝块及时抽吸。 教会患者有效使用镇痛泵 , 疼痛不适
影 响休 息睡眠时可 自行按键增加 给药剂量1 3 1 , 或遵 医嘱给予地
西泮 。
2 . 6 心理护理
此类 患者 因病 变部位特殊 ,临床上常需
【 1 ] 吴在德 , 吴肇汉 . 夕 科 学[ M ] . 第 7版.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8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doc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病人无疼痛),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
因此,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2护理体会2.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所以我们要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护理环境。
病房空气新鲜,空间设置和谐,物品摆放整齐、协调,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宽松;对个人隐私感的患者要注意遮蔽,以减少环境对患者的恶性刺激;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医护人员要举止大方,言语得体,待病人满腔热忱,象亲人一样,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杜绝在患者面前传达有关家庭、、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加重病情。
2.3适当卧床休息:发病后第一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
谢绝探访人员,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
患者的梳洗、进食、翻身、大小便等一切日常活动由护理人员协助进行,以减少患者的体力消耗和心脏负荷。
护理操作和治疗要求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避免影响患者休息。
第二周可做床上活动,如洗漱、吃饭等。
第三周如病情稳定可离床站立,二便自理,室内行走,可循序渐进增加活动,活动时间不超过30min.对有并发症患者,卧床时间应适当延长。
2.4饮食和大便护理:应嘱患者少吃多餐,进食不宜过饱,给予易消化低盐、低脂、少产气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病情稳定后改为半流质。
忌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通便药物甚至灌肠,防止大便过程中诱发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急性心梗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心内科:安丹丹指导老师:刘辉。
李晓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 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AMI为内科常见急症, 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和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AM I 死亡率的关键。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 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一、AMI的临床表现⒈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⒉特征性心电图动态改变⒊心肌酶增高⒋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二、AMI的护理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变化患者被收入危重监护病房,应对其进行连续的体温、心电、血压、呼吸、血气和生化等监测,一旦发现导致心室纤维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各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及时予以纠正;备好备齐抢救车内的各种抢救物品.⒉休息与活动急性心梗发生后,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持情绪稳定,进食、洗、漱、大小便均给予协助;第2周可在床上做四肢活动,日常活动均在床上进行;第3~5周可在护士帮助下开始室内活动,应尽量少探视,以避免不良刺激。
卧床期间,要做好肢体的活动锻炼和皮肤护理,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等并发症。
⒊饮食饮食不当、用力排便、过度劳累、精神刺激、情绪波动等均为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因素,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宣教时指导患者饮食要清淡,进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易消化,保证有足量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以防便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使用镇痛剂,使胃肠蠕动减弱,加上情绪紧张,易引起便秘,可致心衰或心律失常,再梗死或猝死.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除指导患者注意饮食结构外,还根据医嘱使用药物(开塞露)、灌肠等,保持大便通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也对其家属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护理人员,我在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护理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在此总结了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希望对同行有所借鉴。
首先,及时发现和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征象对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剧烈胸痛、气短、冷汗、面色苍白以及恶心和呕吐等。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如给予镇痛药物、静脉血栓溶解剂等,以缓解疼痛和稳定患者的病情。
其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了给予患者最佳的救治和护理,我认为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心脏监测技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情况需要实时监测,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动脉血气分析等。
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技术,能准确地解读和分析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相关的问题。
2.药物治疗知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药物治疗,如抗凝血、抗血小板和调脂药等。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等,并能正确推荐和管理患者的药物治疗。
3.心肺复苏技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包括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使用自动体外振荡器等。
熟练的心肺复苏技能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我认为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沟通和情感支持也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康复,期间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关心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
例如,听取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痛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解答他们对疾病和治疗的疑问等。
急性心肌梗死52例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52例护理体会2006年3月~2007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52例,由于及时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大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心肌梗死急性期的一般护理休息:保证绝对卧床休息。
各项必要的医疗护理工作要集中一次做完,尽量减少患者心脏负担。
可给患者做适当的被动活动及肌肉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萎缩。
发病第2~3周,病情趋向稳定,心肌坏死部分逐渐机化,可让患者逐步坐起,开始床上活动。
发病第4周,可开始床边活动。
严密监测:应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呼吸、血压,每小时记录1次,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必要时描记心电图,并详细记录出入量。
如无并发症,3天后,患者可出监护室,转至病房。
心理护理:部分患者精神紧张,顾虑较多,或者麻痹大意。
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
饮食护理:宜进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膳食,少食多餐,避免饱食及食用有刺激性的辛辣食物或发酵食物,以减少便秘和腹胀。
喂食时,不宜太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保持大便通畅:患者由于胃肠蠕动减慢及排便习惯的改变,易形成便秘,如排便时用力不当,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加,促进心肌缺氧,有导致心脏骤停的危险。
故应设法保持患者每日排便,如3天未排便,则应给予缓泻剂或用开塞露、小剂量灌肠等。
给氧:氧吸入可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减轻心绞痛,并可避免梗死面积扩大。
可用鼻导管或鼻塞持续给氧3~7天,流量以3~6l/分为宜。
注意保持鼻导管通畅,每24小时更换1次。
止痛:持续剧烈的疼痛说明心肌缺氧严重,病情尚在进展,常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故应及时采取措施止痛,可选用镇痛药物如杜冷丁、罂粟碱、盐酸吗啡等,亦可给予镇静剂如安定等。
使用止痛药物时,要注意适量,防止对循环、呼吸的抑制。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心源性休克:①严密观察血压、脉搏,视病情每隔半小时或1小时测量1次。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心得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心得体会选题依据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心血管的头号杀手。
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肌钙蛋白和心肌酶活力增高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的进行性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严重危胁人民的健康,也是急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伴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科技技术的提高,科学正确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措施与体会。
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恰当的临床护理。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
因此,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及救治措施至关重要,亦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1 评估1.1患者身体状况评估。
询问患者心绞痛病史,疼痛加重的表现特点,评估心律失常的潜在可能性。
关于疼痛,应仔细询问诱因、部位、程度、对硝酸甘油类药物的反应、发作频率、放射与否及伴随症状,动态观察心电图及血清酶变化。
1.2患者心理状况评估。
冠心病是心身疾病,患者常有情绪稳定性差,暗示性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
在发病的不同阶段,患者可出现不同的心理行为反应,其反应特点主要取决于病情轻重、患者性格、文化修养及对疾病的认识,主要反应有:恐惧、焦虑、抑郁、轻视。
1.3护理人员能力评估。
根据本院科室护理人员的学历、资历和工作经验等特点,合理安排人员,让高学历或高年资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护士任责任護士,以前瞻性地发现护理的潜在性问题,保证高质量的整体护理的实施。
1.4可利用护理资源评估。
了解护理对象及其家人对疾病、健康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及态度以及经济状况,以选择有效的护理方法。
同时评估科室具有的仪器设备,药物等资源情况,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2 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实施疾病知识宣教,抢救患者时要做到轻、稳、准、快,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围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展开讨论。
在患者评估部分,护士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溶栓治疗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监护和护理工作。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临床护理技巧的掌握和团队协作能力对患者的生存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结语中,本文总结了护理经验,展望未来护理工作的发展,并致敬护理人员的辛勤工作。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加深护理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护理的理解,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护理体会、患者评估、溶栓治疗、并发症、护理技巧、团队协作、护理体会总结、未来展望、护理人员致敬。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肌组织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缺血和坏死。
AMI是急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AMI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亡,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致命心脏病。
在临床实践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溶栓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减轻心肌损伤。
溶栓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拯救患者生命,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护理团队的角色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旨在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1.2 研究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主要包括胸痛、胸闷、气促、出汗等症状,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可能会导致心肌坏死和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静脉溶栓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溶解梗死区的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静脉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患者病情,监测治疗效果,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供全面的护理保障。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1. 引言1.1 患者情况简介患者为65岁男性,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入院治疗。
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心慌、气促,伴有心律失常和水肿症状。
近期查体发现心尖搏动减弱,心音遥远,心音减弱,颈静脉明显搏动。
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史。
心肌梗死的确诊主要通过心电图、心血管造影等检查手段,心力衰竭的诊断则需结合心功能检查和临床表现。
在此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以减轻心脏负担、保护心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团队将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护理,帮助其顺利康复。
1.2 治疗要点治疗要点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治疗要点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医疗救治,包括静脉溶栓、冠脉血运重建和心脏康复治疗等。
2.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3. 严格控制患者的液体和电解质平衡,防止心力衰竭患者因液体潴留或失衡而导致病情加重。
4. 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减轻心脏负担并改善心功能。
5. 进行规范的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提高其抗病能力和自我康复能力。
以上是治疗要点中的重点内容,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护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度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困难时期。
2. 正文2.1 早期护理措施早期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稳定患者病情,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早期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心肌酶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心肌梗死的情况。
2. 提供氧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伴随心力衰竭,需要及时给予氧气治疗,以提高组织氧供,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早期护理中,及时发现症状并进行急救措施是关键。
药物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情绪支持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护士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关爱。
饮食调理包括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有利于降低心脏负担。
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护士需要持续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及时干预和全面照顾患者,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工作的挑战和收获在于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患者康复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关怀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坚强后盾,值得珍视和努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早期护理、药物治疗、情绪支持、饮食调理、康复护理、总结、重要性、挑战、收获。
1. 引言1.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在我的工作中,我发现早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发现患者出现心梗症状后,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护士需要保持冷静和专业,迅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药物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我们护士需要正确地给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情绪支持也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心梗后会感到恐惧、焦虑和沮丧,我们护士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帮助他们战胜心理困难,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饮食调理方面,我们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医嘱,合理调配膳食,避免高脂肪、高盐、高糖等对心脏有害的食物,保证患者营养的均衡摄入,促进康复和恢复。
康复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最后关键环节。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我们护士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逐步恢复身体功能,重返社会生活。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护理体会

患者 , 工作重心放 在健 康饮 食上 , 对 患者 的具体情 况 给予 指 针
导 , 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 但 广大群众认识 到了营养和健 康 饮食 的重要 性 , 以营养方面 的得分差 距并不那 么显 著。干预 所
为, 提高 自我保 健意识 , 增强健康 责任感 , 使患者综合 康复能力 明显提高 , 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的 自觉性增强 , 主动与周 围人群建
的过程 , 在短期 内很难 看 到很大 的成 效 , 以 于预 组患 者 H L 所 P 得分 中躯体活动得 分稍高于对照组 ; 在营养方面 , 于脑 中风 的 对
33 脑 中风康 复是一个 长期渐进 的过程 , . 患者健康行 为的建立
需要 医护 、 家属和患者共 同的努力 。护理 工作者应 从专业 角度
断明确。入院后 即给予完 善检查 、 扩张冠脉 , 抗凝 、 血小板 、 抗 改 善心功能等诊疗 。
12 结 果 .
此病往往 来势凶险 , 病死率 和致残率相 当高 , 已成为西方 发达国 家的主要死亡原因 。如在美 国, 每年有近 10万人患 A , 中 5 MI其 有 1 3 右的病 人不 治而亡 。我 国 A 的发 病 率低 于西方 国 /左 MI 家 , 国内北 方 A 的发病率一般高于南 方 , 但 MI 城市 高于农村 , 而
活动上的指导。认 为护士应 争分夺 秒配合 医生进行抢救 护理 , 时发现并发症 的前兆和 潜在 危险 因素, 及 为病人 赢取抢救 时间 , 使病
人 的病死率下降 , 高治愈 率和 生活质量 。 提
关键 词 : 心肌 梗 死 ; 抢救 ; 理 护
中图分类号 :4 3 5 R 7 .
文献标识码 : B
且其发病率呈逐年 上升 趋势 … , 一旦 确 诊 , 护理 人员 必须配 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4-11T10:43:36.1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汤铃艳[导读]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西八病区心梗的护理在心梗患者的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
汤铃艳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西八病区 322100
心梗的护理在心梗患者的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严重而持续缺血,引起局部坏死,造成临床上一系列严重的心血管及胃肠道症状。
营养治疗是心梗综合治疗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心肌缺血面积,防治并发症,减少复发率等。
心梗的护理包括心梗病人的饮食,心梗病人的活动,心梗治疗的药物。
1 心梗病人的饮食原则和要求
1.1 急性期卧床休息,在发作后3日,由他人协助下给予流食,可选米汤、菜泥、藕粉、去油肉汤等。
每日进食总量1000--1500毫升,可分5--6次给予,以避免一次食入量过大而使膈肌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此阶段禁用牛奶、豆浆、浓茶、咖啡、浓肉汤等有刺激性或胀气食物。
1.2 进入稳定期后,可选用半流食,例如面条、面片、碎菜、肉末、馄饨、粥等,应保持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
随病情好转,再过渡到软饭。
1.3 可适量增加含镁丰富的食物,这是由于镁可能有助于保护缺血心肌。
成年人每日镁需要量为300--400毫克,来源于有色蔬菜、小米、面粉、海产品等。
1.4 注意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1.5 进入恢复期后,饮食原则及可用与忌用食物应与冠心病时的要求相同,特别应注意防止复发。
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二级预防,成为临床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2 心梗病人的活动注意事项
休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至关重要,此举能使病人的体力得以恢复,精神上得到安慰,进而减轻心脏的负荷。
而不合理的活动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悲剧。
在床上的活动亦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心梗后第一周应完全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解大小便。
许多病人不愿意在床上大便,他们执意起床解便,这是不可以的。
一定要耐心说服病人床上排便,不可用力过猛地排便,否则,易发生心脏破裂或猝死。
如果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可用缓泻药帮助排便。
第二周之后,可以在床上做四肢活动、坐起。
当休克与心衰症状消失后,可做四肢被动与主动的活动,以减少或避免血栓的形成。
第三周帮助病人在床上起坐、逐步离床在床旁站立。
第四周起,下床至附近椅子上休息或缓步走入附近厕所大便。
慢慢增加室内活动。
休息的时间视病情的轻、重而定。
通常需4~8周,以保证心肌梗死部位的充分愈合。
但如果病情重,有心衰或其他严重并发症,休息时间要延长。
从笫7~8周起,一般病人均逐步增加活动,如无充血性心衰或频繁的心绞痛发作,再经过2个月的锻炼,可恢复轻微工作。
心梗治疗的药物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持久与严重的缺血使局部心肌发生坏死导致的,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急性心梗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的研究,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尤其是早期静脉溶栓成为治疗常规,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在有条件的地区广泛开展,使本病急性期住院病死率由过去的30%下降到目前的10%。
急性心梗发生2~4周后,随着病理阶段的演进和临床的对症治疗而进入恢复期。
这期间仍有病情再度严重或出现多种并发症的可能。
所以恢复期的治疗措施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关系到病人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