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立煌简介
篇一:卫立煌
卫立煌
卫立煌(1897.2.16~1960.1.17),字俊如,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
汉族,安徽省合肥人。
他被日军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视为“支那虎将”。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
人物简介
卫立煌1914年入湖南都督汤芗铭部学兵营,毕业后在上海参加“肇和”舰起义反对袁世凯。
1915年到广州投粤军,由排长递升至旅长。
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和东征陈炯明的作战,在孙中山先生广州国民政府担任警卫。
1925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3师第9团团长。
北伐战争时,入闽作战,升任第一军第14师师长。
1927年10月任国民党军第9军副军长。
1928年任南京卫戍副司令,后入陆军大学校将官特别班进修。
1930年任第十四军军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率三个兵团在山西忻口(忻口战役)抗击日军第5师等约5万人的进攻,在会战中,指挥所部奋勇作战,坚持近20日,毙伤敌2万余人,力挫日本侵略军的锐气。
1938年2月任第二战区副司令,4月,
访问延安,更增强了与八路军合作抗日的信念。
1939年1月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5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9月兼河南省政府主席。
1940年兼冀察战区总司令,与八路军友好相处,相互支援。
1941年因主张国共合作抗战,与八路军建立友好关系而被撤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主任。
1943年11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
1944年,指挥所部击败滇西和中缅边境的日军,收复滇西。
1945年1月所部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孟尤会师,打通滇缅公路,4月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副总司令。
抗战胜利后被美国《名人词典》以及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时代周刊》称为“常胜将军”。
解放战争后期,1948年1月在担任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时,因没有积极执行蒋介石的“反攻”命令,被蒋撤职软禁于南京。
1949年获释,随即出走香港。
后拒绝去台湾。
1955年3月卫立煌夫妇回北京,并发表“告台湾袍泽朋友书”。
是第一个从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1960年1月17日零时四十分在北京病逝,终年64岁。
人物生平
投奔革命
卫立煌将军于1897年2月16日,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县东郊卫杨村。
卫父正球字序东,清朝末年任合肥石塘桥乡田赋册书多年。
后因职微俸薄,用度不济,乃辞职回家务农。
母宋夫人生四男三女。
立煌字俊如又名辉珊,在兄弟中排行第三。
长兄立炯字朗如,辛亥革命时曾在柏文蔚革命军部下任和县军事学习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