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哲理句子带翻译
人生哲理语录文言文翻译
![人生哲理语录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b979b2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4.png)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瞬息万变。
然其中哲理,却历久弥新,启迪人心。
今将古人之言,译为文言,以飨后世。
1. 人生如梦,万事皆虚。
翻译:人生若梦,世间万物皆虚无。
2. 世间苦海,回头是岸。
翻译:世间苦难如海,回心转意便是岸。
3.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翻译:贫贱不足以改变其志,威武不足以屈服其心。
4. 知足常乐,贪得无厌。
翻译:知足则常乐,贪心则无厌。
5. 天地无私,造化钟神秀。
翻译:天地无私,造化钟灵毓秀。
6.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翻译:勤奋能弥补愚笨,节俭能培养廉洁。
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人若没有长远的打算,必有眼前的忧虑。
8. 谦受益,满招损。
翻译:谦虚受益,骄傲招损。
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翻译:了解自己和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10.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翻译:世上没有难事,只怕有心之人。
11.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朝夕莫等闲。
翻译:善恶终有报应,不要虚度时光。
12. 逆境见真情,顺境见人心。
翻译:逆境中见出真情,顺境中见出人心。
13.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翻译:知道错误并能改正,善莫大焉。
14. 禅心在吾心,清净自然成。
翻译:禅心存于我心,清净自然显现。
15.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翻译:人生得意之时要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樽空对明月。
16.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翻译: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17. 世间万物皆为我所用,非我所属。
翻译:世间万物都可以为我所用,但不属于我所有。
18. 责任重于泰山,荣誉轻于鸿毛。
翻译:责任重于泰山,荣誉轻于鸿毛。
19. 得意时莫忘形,失意时莫丧志。
翻译:得意时不要忘乎所以,失意时不要丧失志向。
20.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翻译: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以上语录,虽为文言,但其哲理深远,足以启迪后人。
愿世人皆能领悟其中真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文言文哲理全文翻译
![文言文哲理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0676a9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f.png)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星移,此自然之理也。
君子之道,非一日之功,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是以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处险以谋利。
君子以仁为本,以礼为末,小人以利为始,以义为终。
是以君子忧道不忧贫,小人忧贫不忧道。
是故君子乐天知命,安土敦仁,而小人则反是。
翻译:天行其道,刚健不息,君子因此自强不息。
地有其势,宽厚包容,君子因此厚德载物。
太阳西沉则月亮升起,月亮西沉则星辰移动,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君子的道德修养非一日之功,而积累善行的家庭必有余庆,积累恶行的家庭必有余殃。
因此,君子安于简易的生活,等待天命,而小人则身处险境,谋求私利。
君子以仁爱为本,以礼仪为末,小人则以私利为始,以义为终。
因此,君子忧心道德而非忧心贫穷,小人则忧心贫穷而非忧心道德。
所以,君子乐天知命,安于本土,敦厚仁爱,而小人则与此相反。
在天道中,天道刚健而持久,君子因此努力自强不息。
在大地之势中,地势宽厚而能承载万物,君子因此培养厚重的德行。
太阳西沉后月亮升起,月亮西沉后星辰移动,这是自然界不可改变的规律。
君子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而那些积累善行的家庭,必定会得到好运和福庆;而那些积累恶行的家庭,必定会遭遇不幸和灾祸。
因此,君子安于简朴的生活,静待天命的到来,而小人则贪图一时的利益,不惜冒险。
君子以仁爱为根本,以礼仪为补充,而小人则以追求私利为起点,以义为终点。
因此,君子担忧道德的缺失而不担忧贫穷,而小人担忧贫穷而不担忧道德的缺失。
所以,君子乐于顺应天命,明白自己的命运,安心于本土,培养仁爱之心,而小人则与此截然相反。
哲理文言文带翻译的句子
![哲理文言文带翻译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d4ca94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8.png)
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之所以成也。
人生于天地之间,与万物并生,而独得为人。
人之所以异于万物者,以其有道德也。
道德者,所以立身行道,成其德行,而利天下也。
是以圣人无常师,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是故君子之学也,必求其上,得其中而止矣。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翻译:
天地间最大的德性就是生生不息,万物因此得以成就。
人诞生于天地之间,与万物共同生长,却唯独成为人类。
人类之所以与万物不同,是因为他们拥有道德。
道德,是用来立身处世、实践道德、成就品德、利益天下的。
因此,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向上取法,只能达到中等水平;向中等取法,只能达到下等水平。
所以,君子学习,一定要追求最高境界,达到中等水平即可停止。
最高尚的善如同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斗,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因此接近于道。
原文:
夫道者,无中生有,有归于无,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是以天地万物,莫不资之以生,而不知其所以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翻译:
道,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回归无,寂静而空旷,独立而不改变,周游于世间而不衰败,可以作为天下的根本。
因此,天地万物,无不依赖它而生长,却不知道它是如何生长的。
因此,圣人退居人后而得到人们的尊重,放弃自我而保全自身。
这不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他能够成就自己的私心。
文言文哲理句及其翻译
![文言文哲理句及其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a96392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1.png)
一、文言文哲理句: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翻译:自己不希望得到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那他还能做什么呢?5.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乐之者。
——《荀子·劝学》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实践它的人,实践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翻译:如果不按照规矩来,就不能形成方形和圆形。
7. 知足者常乐。
——《老子·道德经》翻译:知道满足的人常常快乐。
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翻译:天道刚健,君子应当自强不息。
二、文言文哲理句及其现代汉语翻译的意义:这些文言文哲理句,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而且对于现代人在面对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困惑,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1.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地增长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孔子的话提醒我们,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温习和实践。
2.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没有诚信,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信用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3. 强调兴趣和快乐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更有动力。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以它为乐,才能更好地生活。
4.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将知识付诸实践。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勇于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 强调规矩的重要性:规矩是做事的底线,只有遵守规矩,才能做好事情。
文言文哲理句子带翻译
![文言文哲理句子带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c4967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3.png)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阔论,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岂无山川之灵,扶桑之奇,六代之贵,八音之异?诚欲肆志,则腾蛟起凤,为天地之英灵;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得尽其欢,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
天地,是世间万物短暂的旅舍;光阴,是历代更迭的过客。
而人生如同梦幻,我们能享受到的快乐又有多少呢?古人手持蜡烛夜游,确实有他们的道理。
何况春天的阳光召唤我以美丽的景色,大自然赐予我丰富的文采。
在桃花李花盛开的园林中,享受天伦之乐。
众兄弟才智出众,都像谢惠连一样;我们吟咏歌唱,却独自感到羞愧。
在幽静的景致中还未尽情欣赏,便开始高谈阔论,拿起酒壶自斟自饮,望着庭院中的树木使心情愉悦。
难道没有山川的灵秀,扶桑的奇观,六朝的贵族,八音的和谐?如果真的想要尽情施展才华,就能像腾起的蛟龙、飞翔的凤凰一样,成为天地间的英灵;等到黄河水澄清,人的寿命又能有多少呢?如果能尽情享受欢乐,也足以畅快地抒发心中的情感。
古文哲理句子经典语录和解释
![古文哲理句子经典语录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1e96b3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0a.png)
古文哲理句子经典语录和解释以下是 8 条古文哲理句子经典语录和解释以及例子: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呀。
就像你自己不喜欢吃香菜,难道硬要逼别人吃吗?好比在班级里,你不喜欢被同学嘲笑,那你也就不要去嘲笑其他同学噻!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是说在穷困的时候要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发达了就要去帮助天下的人。
你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就会去做很多公益,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就像比尔·盖茨一样,这多了不起呀!你要是以后发达了,会不会也这样做呢?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它说的是天的运行刚健有力,君子也应该奋发图强,永不停息。
你想想看,运动员们为了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天天刻苦训练,这就是自强不息呀!就像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学习,不也在践行着这句话吗?4. “君子之交淡如水。
”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淡。
朋友之间不一定要有很多物质的往来,就像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可能只是一起聊聊天,散散步,感情却依然很好,这才是真正的友谊啊!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业或者事业因为勤奋而精通,但却会因为玩乐而荒废;德行因为思考而有所成就,却会因为随意而败坏。
你要是天天只知道玩游戏,不认真学习,成绩肯定好不了呀!你看那些学霸,哪个不是很勤奋的呢?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呀。
很多人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心情大起大落,可要是能做到像这句话说的一样,那该多沉稳啊!就好像你考好了不会骄傲,考差了也不气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嘛!7.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而谦虚会带来益处。
你要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就不会再去学习新的东西了,那肯定会落后的呀。
相反,你要是很谦虚,别人就会更愿意教你,你不就进步得更快了?就像你们班那个很谦虚的同学,大家是不是都很喜欢他呢?8.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经典文言文哲理名句及翻译
![经典文言文哲理名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fe9e7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3.png)
经典文言文哲理名句及翻译经典文言文哲理名句及翻译精选一1、温故而知新,可以当老师。
译: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2、多行不义必自毙。
如果你做了太多坏事,你最终会带来你自己的毁灭。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4.与膝盖相比,每个膝盖都隐藏在服装底部的褶皱中。
他们的膝盖相互靠着,藏在纸下的褶皱里。
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小羊感恩跪下接母乳,小乌鸦有喂母乌鸦的善心,孩子要懂得孝顺父母。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7.他的诗是写给养父母和家庭的,流传给一个乡镇的秀才。
他的诗旨在赡养父母,团结同宗人,传至全乡士子处观赏。
8、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9、读书本意在元元。
读书的目的应该是在掌握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推销自己和发财。
10、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忧国忧民,舍小家而死,救亡图存,是忠臣之志。
11、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我取得了别人不理解的成就,我永远不会感到愤怒或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绅士风度吗?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要不断进取,努力工作,就像逆水行舟。
不努力,只能倒退。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17、当仁,不让于师。
文言文中哲理的名句和翻译
![文言文中哲理的名句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95a342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5.png)
【导语】⽺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下⾯是分享的⽂⾔⽂中哲理的名句和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读书百遍其义⾃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书中所讲的意思。
2、学⽽不化,⾮学也。
——杨万⾥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不能称为学习。
3、好学⽽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意。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怕追不上,追上了⼜害怕再失去。
5、⼈⽽不学,其犹正墙⾯⽽⽴。
——《尚书》 译:⼈如果不学习,就像⾯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知⽽好问,然后能才。
——《荀⼦》 译:聪明的⼈还⼀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7、学之⼴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标。
8、学⽽不知道,与不学同;知⽽不能⾏,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9、时穷节乃现,⼀⼀垂丹青。
——[宋]⽂天祥 译:历许多忠⾂义⼠,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个个名垂史册。
10、哀哀⽗母,⽣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母,做⼦⼥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痛啊!他们⽣我育我,花费了多少⾟勤的劳动啊! 篇⼆ 1、报国之⼼,死⽽后已。
——[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诚表》 译:忧虑国家⼤事忘记⼩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捐躯献⾝,这都是忠⾂的志向。
3、⼤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室乎?——[汉]陈蕃语 译:有志⽓的⼈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为作⽃争,哪能只满⾜于处理好⾃⼰⼩家的⼩事呢? 4、⼩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赴安西》 译:从⼩就想着报效祖国,⽽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哲理文言文短句及翻译
![哲理文言文短句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9aa107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5.png)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翻译】山不因高大而停止其高,海不因深邃而停止其深。
周公虚心接纳众人意见,天下人心都归附于他。
【原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翻译】水过于清澈便无鱼可居,人过于精明便无徒伴相随。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不必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原文】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苦。
【翻译】知道满足的人常常快乐,不知道满足的人常常苦恼。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原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翻译】千里远的行程,都是从脚下开始的一步一步。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了之后按时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应该不断自强不息。
【原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翻译】不合礼节的事不要看,不合礼节的事不要听,不合礼节的事不要说,不合礼节的事不要做。
【原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翻译】不要因为恶行小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善行小而不去做。
【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翻译】不得志时就独善自身,得志时就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原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翻译】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
【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翻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了解知识的人不如热爱知识的人,热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语文哲理句子文言文翻译
![语文哲理句子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48efc2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e.png)
人生如梦,世间万物,皆无常。
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吾辈当惜时,奋发向前,不负韶华。
翻译:Life is like a dream, and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are impermanent. Like a white horse passing through the gap of a moment, it is gone in a flash. We should cherish our time, strive forward, and not waste our youth.原文:世间万事,无不是因果。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不信因果者,必将自食恶果。
翻译:All things in the world are nothing but causes and effects. Sow good causes, and you will get good results; sow evil causes, and you will get evil results. Good and evil will eventually be rewarded, and the way of heaven is good at轮回. Those who do not believe in causality will inevitably reap the evil fruits of their actions.原文:世间纷扰,人心难测。
知人知面不知心,世间事,难测难量。
唯有淡泊名利,看破红尘,方能心如止水,宁静致远。
翻译:The world is full of turmoil, and people's hearts are hard to fathom. We can know a person's face but not their heart, and the world's affairsare difficult to measure. Only by being indifferent to fame and wealth, and by seeing through the dust of the world, can we have a tranquilheart and achieve great things.原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古文哲理名句精选及翻译
![古文哲理名句精选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2f003c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3.png)
【导语】古代流传下来的古⽂蕴含着华夏⽂明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的智慧,所以,接触和学习古⽂就是接受中华博⼤精深⽂化的熏陶,可以提升⼈的视野、情怀、境界和修为!下⾯是分享的古⽂哲理名句精选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古⽂哲理名句精选及翻译【篇⼀】 1、⽣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告⼦下》 解读:⼈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艰苦的环境能锻炼⼈,能使⼈更坚强地⽣存发展;安乐的⽣活容易腐蚀⼈,使⼈颓废乃⾄灭亡。
2、圣⼈千虑,必有⼀失;愚⼈千虑,必有⼀得。
——《晏⼦春秋·杂下》 解读:伟⼤⼈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愚昧⼈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点有益的意见。
契诃夫说过,⼤狗叫,⼩狗也叫,⼩狗不应因⼤狗的存在⽽不敢叫。
愚⼈不应该因圣⼈的存在放弃了⾃⼰的思考。
3、⾷不语,寝不⾔。
——《论语·乡党》 解读: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论语》中记载孔⼦的⽣活习惯和养⽣之道的⽂字很多,这⼀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4、他⼭之⽯,可以攻⽟。
——《诗经·⼩雅·鹤鸣》 解读:别的⼭上的⽯头,可以⽤来琢磨⽟器。
原指⼀国的⼈才,也可以为另⼀国所⽤。
后来⽐喻借他⼈的批评帮助来改正⾃⼰的过错,或者⽐喻拿别⼈的情况作为借鉴。
他⼭:别的⼭。
攻:琢磨。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
——《孟⼦·公孙丑下》 解读:得天时⽐不上得地利,得地利⽐不上得⼈⼼。
得民⼼者得天下,失民⼼者失天下,事实如此。
天时;节⽓、⽓候、阴晴寒暑的变化。
地利;地理的优势。
⼈和:团结,得⼈⼼。
6、天⾏健,君⼦以⾃强不息。
——《易·乾》 解读:天体的运⾏强健有⼒,君⼦应该以它为榜样,⾃觉地努⼒向上,永不停息。
古⼈观察天地、⼭川、草⽊、鸟兽、⾍鱼,往往有⾃⼰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运⾏,运转。
健:强壮有⼒。
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雅·荡》 解读:别⼈送我个桃⼦,我报答他个李⼦。
关于文言文中哲理句子加翻译
![关于文言文中哲理句子加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e53975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8.png)
【导语】古⽂中富有哲理的句⼦,你都读懂了吗?下⾯是⽆忧考与你分享的关于⽂⾔⽂中哲理句⼦加解读。
希望可以帮到⼤家! 篇⼀ 1、差若毫厘,谬以千⾥。
——《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的错误。
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损失。
毫厘:为计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
缪(miù):错误。
2、尺有所短,⼨有所长;物有所不⾜,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居》 解读:尺虽⽐⼨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就显得短,⼨虽⽐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
⼈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应扬长避短。
3、不以规矩,不能成⽅圆。
——《孟⼦·离娄上》 解读:不⽤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
我们的⽣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其是,准会乱了套。
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形的两种⼯具。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解读:灾祸啊是幸福的依靠,幸福啊潜伏着灾祸。
它告诉我们,祸福在⼀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处逆境,也不要灰⼼丧⽓。
兮(xī):语⽓词,相当于“啊”。
倚(yǐ):倚靠。
伏:潜伏,隐藏。
5、仓廪实则知礼节,⾐⾷⾜则知荣辱。
——《管⼦·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丰⾜,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物质⽂明是精神⽂明的基础。
治理国家的⼈,⾸先要考虑⽼百姓的⽣活。
廪(lǐn):粮仓。
实:充实。
6、君⼦之接如⽔,⼩⼈之接如醴。
——《礼记·表记》 解读:君⼦交朋友平淡如⽔,⼩⼈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
君⼦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所以显得平淡⾃然,因⽽能够长久;⼩⼈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利⽤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蜜语,因⽽难以持久。
有道理的文言文及意思
![有道理的文言文及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1183343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b.png)
有道理的文言文及意思有道理的文言文及意思一些文言文是很有道理的,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有道理的文言文及意思,欢迎各位阅读哦!有道理的文言文及意思自相矛盾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
”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
”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本来嘛,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时并存的。
注释(1)楚人:楚国人。
(2)鬻(yù):卖。
(3)誉之:夸耀(他的)盾。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12)应:回答。
楚人:楚国人。
(13)夫:句首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表议论。
(14)同世而立:同时并存。
道理: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分析评论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
若是这样做了,那么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就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
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
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
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揭示道理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不能自己与自己矛盾的.道理。
金钩桂饵【原文】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
其持竿处位则是,然其得鱼不几矣。
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好:爱好。
②饵(ěr):引鱼上钩的食物。
③错以银碧:镶嵌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
文言文的哲理翻译
![文言文的哲理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369b9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a.png)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译文】古代那些擅长行道的人,并不是为了使民众聪明,而是要使他们愚昧。
民众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太多。
因此,用智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大害;不用智慧来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气。
夫善人之善,不善人之善也。
善人之不善,不善人之不善也。
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不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善于行善的人,既能看到善人的善,也能看到不善人的善;不善行善的人,同样既能看到善人的善,也能看到不善人的善。
因此,善于行善的人,可以成为善人的老师;不善行善的人,可以成为不善人的借鉴。
不看重那些老师的教诲,不珍惜那些借鉴的资源,虽然看似智慧,实则陷入了极大的迷惑,这叫做要妙。
故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因此,治理国家,要使民众的心灵空虚,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削弱他们的志向,增强他们的体魄。
永远让民众保持无知和无欲的状态,使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那么国家就没有什么治理不了的问题。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信矣。
信不足,焉有不信?【译文】圣人始终保持着无心,以百姓的心为心。
对善人,他们善待;对不善人,他们也善待,从而赢得了善的信誉。
信任不足,怎么可能不产生不信呢?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无为而治,却能够无所不为。
治理天下,总是以无事为原则。
等到有事发生时,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因此,圣人曾经说过:“我无为,而民众自然化育;我喜欢宁静,而民众自然端正;我不干预,而民众自然富裕;我没有私欲,而民众自然纯朴。
”此篇《道德经》第八章,阐述了一种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蕴含大道理的文言文
![蕴含大道理的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72b06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3.png)
蕴含大道理的文言文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哲理文言文翻译
![哲理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1f0628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4.png)
夫人生如梦,世间万物,瞬息万变。
观天地之广,察古今之变,悟人生之理,乃知世事无常,人心难测。
故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译:人生犹如一场梦,世间万物,变化无常。
观察天地之广大,审视古今之变迁,领悟人生之真谛,方知世间之事变幻莫测,人心难以捉摸。
因此,君子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应当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夫君子之道,在于养心。
心者,身之主也。
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家齐,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
是以,养心为上,修身为本。
心若不静,则如波涛汹涌,难以自持。
静心之道,莫若以淡泊明志,以宁静致远。
视名利如浮云,视权势如秋风,方能超然物外,不染尘埃。
至于处世之道,则当以仁为本,以礼为用。
仁者,爱人也。
礼者,敬人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是以,仁者无敌,礼者无争。
进退之间,亦有一道。
进,则当思量时机,审时度势,不可鲁莽从事。
退,则当审时度势,知进退之机,不可固守己见,亦不可轻易放弃。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小事不计,大事不成。
是以,君子于细微之处,亦不可轻忽。
见微知著,察末知本,方能成大事。
夫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当以无为为有为之基,以无欲为有欲之本。
无为而无不为,无欲而无不欲。
如此,方能得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之,人生在世,如同一叶扁舟,在浩瀚的海洋中漂泊。
唯有把握住人生的舵盘,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方能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文言文中哲理的名句和翻译
![文言文中哲理的名句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26e8337de80d4d8d15a4f76.png)
文言文中哲理的名句和翻译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3、好学而不贰。
——《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可怕再失去。
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假如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决的目标。
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9、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译:历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1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篇二1、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6、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7、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精短哲理文言文翻译
![精短哲理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c47409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9.png)
世间万事,皆有其道。
道者,无极也,无始无终,无形无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相成,万物相生,故无往而不适。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天下皆谓我大,若其大也,似不为大。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故君子不器,不为物所役,不为情所困。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君子坦荡,小人怀诈。
夫唯不盈,是以能蔽。
是以圣人处其实,不居其华。
是以去彼取此,是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原文翻译: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
所谓规律,是无极的,无始无终,无形无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都背着阴面,抱住阳面,阴阳相互激荡,形成和谐。
阴阳相互生成,万物相互依存,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适应。
最宏大的音乐是没有声音的,最伟大的形象是没有形状的。
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处开始,天下难成的事情,必定从容易的地方着手。
因此,圣人从不追求宏大,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轻易许下的诺言必定很少能够兑现,事情过于简单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因此,圣人对待困难时,总是把它看作是困难,所以最终没有困难。
天下的人都认为我伟大,如果我的伟大是这样的,那么它看起来并不伟大。
只有不与人争斗,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我争斗。
因此,君子不拘泥于一种器物,不被外物所役使,不被情感所困扰。
看到贤人,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善良的行为没有痕迹,善良的言语没有瑕疵。
君子坦荡,小人怀诈。
只有不追求完美,才能隐藏自己。
因此,圣人处在其实在之处,不居其华丽之处。
因此,舍弃那华丽,选择那实在,这就是保持纯朴,减少私欲。
原文字数:500字。
古文哲理词句
![古文哲理词句](https://img.taocdn.com/s3/m/fc13c0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3.png)
古文哲理词句以下是一些古文哲理词句: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谦逊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能因此得益。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3.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办到。
4.毋意,毋必,毋因,毋我。
——《论语》【译文】不任性,不死板,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选取他的优点学习,对他的缺点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文】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问题。
小人常常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文】君子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8.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文】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9.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译文】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10.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文】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11.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2.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译文】千里大堤,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
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文】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忠告。
1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文】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于行为有利。
文言文激励哲理句子翻译
![文言文激励哲理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b4ecde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e.png)
原文: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然则立志者,当乘时而进,勿使光阴虚度。
君子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人生之至理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不耻下问,不辞小善,勤学不辍,自强不息。
夫学所以立德,问所以广智,行所以修身。
是以君子以行仁义为乐,以博学多能为荣,以居安思危为智,以自强不息为志。
译文:人生在世,犹如白驹飞驰,转瞬即逝。
然而那些立志的人,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前,不要让光阴虚度。
君子的道路,在于修养自身、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平定天下,这是人生的根本道理。
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义,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义。
他们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也不以做小事为辞。
勤奋学习而不间断,自强不息。
学习是为了树立德行,请教是为了拓宽智慧,行动是为了修养身心。
因此,君子以实行仁义为快乐,以博学多才为荣,以居安思危为智慧,以自强不息为志向。
此段文言文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其激励之处在于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把握机遇,不断提升自己。
以下是对其中几句的详细翻译:1.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人生在世,就像一匹白马在缝隙中飞驰而过,转瞬即逝。
2. 然则立志者,当乘时而进,勿使光阴虚度。
- 因此,那些立志的人,应当抓住时机前进,不要让光阴白白流逝。
3. 君子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人生之至理也。
- 君子的道路,是修养自身、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平定天下,这是人生的最高道理。
4.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义,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义。
5. 不耻下问,不辞小善,勤学不辍,自强不息。
-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不拒绝做小好事,勤奋学习而不间断,自强不息。
6. 夫学所以立德,问所以广智,行所以修身。
- 学习是为了树立德行,请教是为了拓宽智慧,行动是为了修养身心。
7. 是以君子以行仁义为乐,以博学多能为荣,以居安思危为智,以自强不息为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中具有哲理的100句修身名言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3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3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3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3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3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3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4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4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4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4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4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4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4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4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4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4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5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5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5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5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5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5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5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6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6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6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6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6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6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6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6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6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70、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7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72、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7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7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7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7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7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7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7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8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8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8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8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8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8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8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87、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8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8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90、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9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9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9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9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9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9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9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9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0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篇二:古文中有哲理的句子古文中有哲理的句子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2、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13、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14、一寸光阴一寸金。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0、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2、万物兴歇皆自然。
2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天若有情天亦老。
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0、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山外青山楼外楼。
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37、人生七十古来稀。
3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1、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4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4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7、满招损,谦受益。
4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5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5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5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54、尽信书,不如无书。
5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6、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9、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60、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6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63、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64、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6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6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70、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71、多行不义必自毙。
7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74、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7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76、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7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8、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7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0、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篇三:古文中有哲理的句子——摘抄古文中有哲理的句子——摘抄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2、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13、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14、一寸光阴一寸金。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0、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2、万物兴歇皆自然。
2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天若有情天亦老。
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0、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