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别与性取向的形成及其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性别与性取向的形成及其现状
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男孩还是女孩?”,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更加显著,可以看出社会对性别有着很明确的区分,父母对于儿子或女儿寄予不同的期望。同样,无论身在哪一国,身份证上除了姓名住址出生年月,总是会有“性别”一栏,可见性别是了解一个人的重要信息。性别可以在六个不同层次中进行划分,它们分别是:基因性别、染色体性别、性腺性别、生殖器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前四者均由生理决定,而社会性别(gender)更多的是女权主义为了反对性别(sex)歧视而发起,有关生存环境对人性别的认定,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本文只讨论心理性别。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只重视生理性别,以生理性别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与取向,但其实心理性别比生理性别对于“人”而言更加重要,心理性别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属于个体相对稳定的一部分人格,并且,心理性别对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发展,未来志向以及性取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心理性别的形成
心理性别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从儿童时期开始,根据心理发展的不同,有的人心理性别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完全定型,而有的人心理性别要到中年期才能完全形成。这也跟所处环境以及自身情感经历有关。心理性别的形成一般跟父母、同伴、社会以及自我认知有关。
1.父母
我们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父母,整个婴儿期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一般也都是父母,而婴幼儿时期是整个人生过程中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因此婴幼儿会不自觉的模仿父母的动作,并由父母对自身的态度明白自己的生理性别,进而影响到心理性别的形成。其次,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间的相处方式也会影响到心理性别的发展方向,因此父母在个人心理性别形成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
2.同伴
在青少年期,同伴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与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定位自己的心理性别。如果一个男孩常常被同龄的男生欺负,就会希望寻求
男生的保护,或者趋附于年龄较大的男孩以得到安全感,从而在心理性别上更加趋向于女性。
3.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们心理性别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现在网络上的很多同性恋知识和同性恋组织使得同性恋群体能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取向,并且排除抑郁,使得同性恋者或双性恋者可以更早的正视自己的心理性别,并且为争取亲人朋友的理解更早做出积极准备。
二、性取向的形成
由于以往大多数人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状态的偏离,因为为什么没有人去研究异性恋的形成原因。因此性取向的形成更多的是研究同性恋或者双性恋的取向形成过程。
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概括起来,可以将关于同性恋成因的归结为先天和后天两类。下面分别对两种学说进行阐述。
1.先天形成
先天是指生理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科学家对先天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理因素的测定上,但至今仍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证实并得到一致的公认。1952年克尔曼的一项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都为同性恋的几率为100%,而异卵双生中不足15%。然而,后继研究未能得出类似结果。1993年7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丁·汉默调查了40名男同性恋者,经他们同意提取其细胞做基因检测,这40人中有30人X染色体中具有相同的Xq28基因,据此认为Xq28基因可能控制着男性同性恋倾向。卡伦的《性行为与同性恋》一书在考察了遗传学、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之后,得出如下结论:尚无充分理由说明遗传是产生同性恋的原因。但是胎儿期的因素,能够使一个人发生性倒错,进而形成同性恋倾向。
2.后天形成
后天是指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因素等等。在同性恋成因的后天说即心理社会成因说中,存在着两大流派,一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一是行为学派的观点。
精神学派的观点认为,儿时的遭遇在潜意识中种下了异性恐怖的种子,因此一个人成年以后会害怕与异性作性的接触。比如异性亲人或者长辈对儿童的虐待等等。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恋母情结是同性恋形成的重要因素。拜伯对同性恋者进行研究性调查发现,同性恋者的母亲同她们的带有同性恋倾向的儿子异乎寻常的亲密。而由于母亲将儿女当作最重要的人,对儿女产生控制欲,不知不觉中禁止儿女对异性感兴趣,特别是对儿子,一般同性恋者的母亲不鼓励男孩表现出男性,因为母亲希望自己有着统治者和控制者的地位。
同性恋后天形成说中的另一大流派是行为学派。该学派认为同性恋行为是受环境的影响而习得的。比如在异性恋中受到了挫折,而同时又受到同性的诱导,就会产生同性恋倾向。贝尔的研究发现,在童年期,如果儿童喜欢异性的游戏,比如男孩喜欢洋娃娃,或者儿童最亲密的朋友是异性,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同性恋的倾向。行为学派认为同性恋是有与同伴关系,偶然机遇,以及特殊的经历形成。
三、心理性别与性取向现状
1.多数人对非异性恋有误解
很多异性恋对于其他性取向的人通常有误解,比如当一个红十字的工作者提到跟同性恋者聊天时,就会有朋友“善意”的提醒要远离“AIDS传播源”,这不仅仅是对性取向的其实,更是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其次,很多人认为同性恋不适合养育儿女,因为他们会影响儿女的性取向,但其实并不是如此,在美国爱荷华州关于取消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辩论上,一位由两名女同性恋抚养长大的男性Zach Wahls以自身为例进行了精彩的陈述,Zach是 A.C.T (美国高考)前1%的学生,也得到童子军的最高级荣誉(Eagle Scout),并且自己创了一个小小的公司,最关键的是,Zach从来没有一次被人质疑是同性伴侣养大的小孩,因为双亲的性倾向对他的人格健全发展完全没有影响。
2.心理性别与性取向知识并未普及
对于心理性别以及性取向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只有自己形成对心理性别的概念,才能认识到并且形成自己的心理性别。比如网上比较知名的密陶事件,密陶在其与妻子结婚并怀孕后才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明白自己是同性恋而并非异性恋。在中国,心理性别与性取向的知识很少被普及,很多人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