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始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传播,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仍处于飞跃之中,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第一次飞跃:19世纪40、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的继承思想先贤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具备了现实的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二、第二次飞跃:人类进入20世纪后,列宁依据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历史条件的转移,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地理论;以“一国胜利”论为思想指导,俄国人民在列宁为代表地布尔什维克党地领导下,赢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地胜利,在人类历史上成功地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地先例,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民在锐意进取地中国共产党地领导下,依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审时度势,勇于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率先成功突破斯大林模式,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一举改变了近代以来积弱积贫的落后面貌,进入了早日实现“小康”和本世纪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新时期。
上世纪末以来,面对苏东剧变的现实,中国共产党顶住巨大压力,立志全面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大大提升了综合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巩固并增强了社会主义基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诞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五大通过的党章很突出的一点,就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这是人民作出的郑重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第一,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科学地回答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看,社会主义学说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社会主义学说第一次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代表者是列宁和毛泽东,他们创立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理论,开辟了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道路,在一批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践中,找到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学说实现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来看,本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革命。
第一次是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
在这次革命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是要把中国从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这次革命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大胆吸收借鉴了人类社会共有的文明成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一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问题。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只有高举邓小平理
论的伟大旗帜,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解决现存的问题,使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光明的前途。
第二,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确立为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能够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使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在今天的中国,能够与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阶段、历史任务和条件相适应,而且是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能够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认同、接受、从而确立为民族精神支柱的思想理论,只能是邓小平理论。
因为:第一,这一理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这一理论描绘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把这一蓝图变为现实的基本途径、战略和一系列原则,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指明了方向。
第三,这一理论博大精深,其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思想、道德、文化等诸多领域,回答了许多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第四,这一理论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第五,改革开放近2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理论能够使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幸福,民族走向振兴,社会走向文明进步。
因此,以这一理论作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就能引导、帮助人民树立科学的信仰,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努力为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理想目标而共同奋斗。
第三,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才能保持改革开放以来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大局的连续性,抓住机遇,迎接新挑战,阔步走向新世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所制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生机勃发,取得了举世瞩目、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从国家、民族、地区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个人的切身感受中,真心实意地拥护这一路线,希望保持这一基本路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我们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世纪之交的中国,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们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各方面的工作,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纷纭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掌握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开拓前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科学理论体系。
而邓小平理论则是马列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她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不断充实、完善。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都具何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工人运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批判了它的唯心史观和不切实际的空想,这种有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正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始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传播,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新时代。
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揭示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新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民主殖民地问题、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此后,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在这段时间里,无论苏联、中国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从本国实际出发,用实际行动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诠释。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仍处于飞跃之中,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第三次历史飞跃时期,时代主题已经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国际间激烈的经济较量,实质上是各国间综合国力的较量,表现为世界范围内高科技的竞争。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由于邓小平能够敏锐把握时代变化,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根据中国国情,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纲领,并在许多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