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合同变更带来的法律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谨防合同变更带来的法律风险

【概念简介】

合同变更有广义和狭义之后。广义的合同变更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协商修改合同内容和变更合同主体,通常需要双方签订补充协议。合同主体变更实际上是债权的转移或债务的承担或债权债务同时转移。狭义的合同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即标的物数量、标准,履行时间,履行地点等的变更。合同变更一般是指合同的非根本性变更,变更后的合同基本条款、主要内容和变更前需保持同一性,否则就构成合同更新,即成立了一个新的合同。合同变更分为约定变更和基于法律规定的直接变更。

【风险提示】

1、合同主体的变更

从广义而论,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可能会将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人,从而发生主体的变更。一旦合同主体发生变更,第三方的信用程度和履约能力对合同另一方来说就存在未知风险。比如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债权转让,转让人只需通知债务人即可,债务人对受让人的情况并不了解;此时受让人对债务人来说就是一个新的风险。特别是一些合同对主体是有特殊要求的,尤其是在一些技术性要求很强的行业,一般对从事者都会有资质的要求,比如建筑、医药等行业。如果公司与不具备资质的想对方签订合同,合同就极易被认定为无效。而且这些行业一般所涉数额巨大,如果风险出现,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损失将难以估算。法律禁止一些主体从事特定交易活动,比如《担保法》规定,“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不得作为保证人。”如果企业在与以上主体签订担保合同时,就会因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企业则不会得到任何实际性的保证,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合同内容变更

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内容会不可避免发生变更。之前的合同条款不可能穷尽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已经约定的条款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可能会发生变化,原来的合同条款可能已经没有履行的必要。此时合同内容的变化对双方当事人来说就意味着新风险的产生。

【律师意见】

1、合同约定禁止转让

公司为了防止合同变更给自身带来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可以在合同中设立禁止合同合同转让条款,即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本合同的权利、义务不可转让”。

2、严格控制主体变更

为了防止出现仅凭对方当事人的单方意志即变更主体的情况发生,要从严控制主体的变更,除非确有需要,否则不得随意变更主体。双方必须协商一致并签订补充条款作为原合同的补充协议,由双方盖章确认后方可生效。

3、谨防企业合并或分立引起的风险

公司合并或分立是企业订立合同时必须注意到的法律风险,其构成了合同主体的法定变更。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相应的担保。”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有公司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为了防范此种风险就需要在订立合同前,企业对其交易方有个详尽的调查,一旦出现合并,积极主张自己的债权,并积极性新当事人主张权利。

4、明确约定合同可以变更的情形

交易双方要在合同中明确合同变更的情形以防出现意外,而且对法定情形也要有清楚的认识。当然双方也要明确擅自变更合同内容的违约责任。企业应当在签订合同时就增加单方擅自变更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从而限制对方变更合同,提高对方的违约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