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
儿童脑膜炎总结报告范文(3篇)
![儿童脑膜炎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c91e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a.png)
第1篇一、引言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
儿童脑膜炎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留下长期的后遗症。
本报告旨在总结儿童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以提高公众对儿童脑膜炎的认识,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病因1. 细菌感染:细菌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儿童脑膜炎类型,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 病毒感染: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
3. 其他病原体:如真菌、原虫等引起的脑膜炎较少见。
4. 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儿童脑膜炎。
三、临床表现1. 急性起病:多数儿童脑膜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
2. 发热:发热是儿童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
3. 头痛:头痛是儿童脑膜炎的常见症状,可能与脑膜刺激征有关。
4. 恶心、呕吐:部分患儿伴有恶心、呕吐。
5. 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等。
6. 其他症状:如皮疹、听力下降等。
四、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接触史等。
2. 体格检查:注意神经系统体征,如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等。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儿童脑膜炎的重要手段,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质含量增加,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
- 病原学检查:根据临床疑诊,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五、治疗方法1.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通常采用头孢曲松钠或青霉素类抗生素,病毒性脑膜炎则无需使用抗生素。
2. 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吐、镇静等。
3. 支持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加强护理。
六、预后1. 治愈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治愈率较高。
2. 后遗症:部分患儿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瘫痪、癫痫等。
脑膜炎诊断标准
![脑膜炎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fe5e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0.png)
脑膜炎诊断标准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脑膜炎至关重要。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脑膜炎,从而进行及时的治疗。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首先,患者的临床表现是诊断脑膜炎的重要依据之一。
脑膜炎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甚至昏迷。
其次,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脑膜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脑膜炎的金标准,通过检查脑脊液中的细胞、蛋白质和糖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脑膜炎。
最后,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脑部情况,包括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脑膜炎的病变情况。
除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外,脑膜炎的诊断标准还包括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脑膜炎的致病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免疫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总之,脑膜炎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手段,医生才能够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脑膜炎,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因此,医生在诊断脑膜炎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再辅以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
在诊断脑膜炎时,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积水等,因为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会与脑膜炎相似,容易造成误诊。
因此,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性,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
综上所述,脑膜炎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再辅以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02d78ce58f5f61fb73666d4.png)
膜强化左侧硬脑膜 、 蛛网膜及 软脑膜 明显 强化 ( 箭 ) , 硬膜下积脓
绕血 管, 引起血 管炎 , 造成脑梗 塞 。 交通性脑积水是脑膜炎颇为 常见 的表现 … 。
2 . 脑膜炎的 HR I 表现 正 常 脑膜表现非连续的、 薄的短线状 样低信号结构, M R 平扫对脑膜显
示不敏感,
静脉注射 G D —
后 D T P A ,
硬脑膜 因缺乏 血 脑屏 障可 强 化,
通 常见 于 硬 脑膜返折处 如海绵
强化 7
例
(图5
6
,
),
可见上述两
种脑 膜 强 化 表 现 , 均见 于 中耳 炎
侵犯颅 内、 手术后感染及头皮颅
骨炎症患者 。 其 中 2 例合并硬膜下
脓肿形成, 增强 可 清楚显 示脓腔
的位置 、 大小及 形态 。 3 例脑实质
脓肿呈环状强化 。 另外合并脑积
水 4 例 , 室管膜炎 2 例 , 2 例有脑
,
),
表
现脑表面 、 脑 沟 内曲线状及 条带
状强化 , 单侧 1 8 例 , 双 侧 1 2 例 ,
硬 脑 膜 未见 明确 受 累 ; (2 )硬 脑 膜
一
蛛 网膜强化 3
例
(图3
4
,
),
增
强显 示增厚 的硬脑膜 、 蛛 网膜 明
显 强化, 呈连续的、 厚的弧线状高
信号影, 不伸人 脑 沟 内;(3 )全脑膜
膜炎病例 为我 院 1 9 9 7 年 1 月 ~ 2 0 0 8 年 8 月住院病人 , 男性 1 8 例 , 女
性 2 2 例,
年龄 岁 1 5
~
.
岁 7 8
,
脑和脑膜炎性和肉芽肿性疾病
![脑和脑膜炎性和肉芽肿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3b8cff7f168884868762d699.png)
脑脓肿部位: 脑脓肿幕上多见,以颞叶居多,占幕上脓 肿的40%,也可见于额、顶和枕叶,小脑脓肿 少见,偶见于垂体。 脑脓肿发生的部位与感染的途径密切相关 ,
耳源性脓肿2/3发生在大脑颞叶,1/3在小脑半球,少数可发 生远位耳源性脑脓肿,如额叶、顶叶、小脑蚓部及大脑白 质深部;鼻源性脓肿以额窦炎引起额叶的前部和眶面的脓 肿多见;损伤性脓肿大都位于伤道或异物附近;血源性脓 肿可散布于脑的任何部位,但以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最为多 见。
影像学 MRI
可表现为正常,多数病例表现为非特异性脑萎缩。 T2WI显示脑白质深部多发斑片状或弥漫性高 信号,多见于额叶,通常为双侧,但常不对称, 无占位效应,造影后常不强化。 可以见到非出血性脑梗塞。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又称巨细胞包含涵体脑炎。婴幼儿通过胎盘先 天感染。儿童及孕妇通过密切接触感染。 CMV可能籍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播散,可在各 种体液中发现。特征性改变是受染细胞体积增 大,其细胞质及细胞核内相继出现包涵体。 脑内可有坏死性肉芽肿及广泛钙化。婴幼儿可 引起各种脑畸形。
显微镜下脓肿壁分为三层; 最 内层 为化脓性渗出物、肉芽组织和胶 质细胞、大量格子细胞及大量新生血管和 中性粒细胞浸润; 中间层为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其厚度及密 度不一; 外层 为神经胶质增生,脑组织水肿,血 管增多及白细胞浸润。
CT和病理对照分期: 早期脑炎期:历时3-5天,对应于急性脑炎阶段; 晚期脑炎期:历时4-5天到10-14天,对应于化脓 阶段; 早期脓肿壁形成期:脑炎形成二周左右,脓壁形成, 之初较薄且不完整,以后逐渐增厚。 晚期脓肿壁形成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此期脓肿 壁完整,有三层结构组成。
脑膜强化的常见类型与鉴别诊断
![脑膜强化的常见类型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e2e5c18e102de2bd97058836.png)
脑膜强化的常见类型与鉴别诊断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脑膜强化的常见类型与鉴别诊断2017-02-21来源:医脉通导读:目前,CT/MRI增强扫描已经在颅内病变鉴别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其中的脑膜强化进行系统性介绍,看看这些典型征象和对应的疾病,你都掌握了吗作者:江南忆一般而言,颅内病变对比增强主要包括血管内(血管)强化和血管外(间质)强化。
前者主要是由于局部血容量或血流量相对增加;而后者则因血脑屏障缺乏或被破坏导致通透性异常增加和/或局部血管发育不良出现对比剂外渗所致。
根据颅内强化病变所在部位,可分为脑实质外强化和脑实质内强化,前者主要指脑膜强化,也是本次我们一起重点学习的内容。
脑膜由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组成,硬脑膜又分为外膜层(即颅骨内板的骨膜)和内膜层。
国外常有“柔脑膜(leptomeninges)”这一术语,一般为蛛网膜、软脑膜及两者中间的蛛网膜下腔的统称。
临床上多种疾病可累及脑膜,MRI较CT更能清晰显示脑膜异常强化,故为首选。
正常脑膜在MRI平扫时表现为非连续的、薄的短线样低信号结构。
按脑膜强化的部位分为可分为3种:硬脑膜强化,软脑膜强化和全脑膜强化。
脑膜强化的形状包括:(1)线样强化:脑膜表现为弥漫或局限性细线样、粗线样强化,可同时累及硬脑膜、软脑膜或室管膜;(2)结节样强化:脑膜呈结节状、斑块状强化,常位于脑膜表面、室管下或蛛网膜下腔;(3)混合型强化:同时具有上述两型的表现。
一、硬脑膜强化也称为硬脑膜-蛛网膜强化,由于硬脑膜内层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其微血管缺少紧密连接,因此正常硬脑膜可轻度强化,但通常表现纤细、光滑、不连续的线样影,多见于硬脑膜反折处(如海绵窦、麦克尔腔等)和脑凸面。
当硬脑膜强化长度超过3cm时,需高度怀疑硬脑膜病变。
硬脑膜异常强化表现为沿颅骨内侧面走行的弯曲状、连续的线样或增厚的线样强化,累及大脑镰及小脑幕,可伴有结节样强化,但不伸入脑沟和基底部脑池。
(详细版)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详细版)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44ed75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5.png)
(详细版)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脑炎和脑膜炎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它们都涉及到大脑和脑膜的炎症。
尽管两者可能共享一些相似的症状,但它们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因此,正确地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脑炎和脑膜炎是非常重要的。
病因
- 脑炎: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乙型脑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 脑膜炎:细菌感染是导致脑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是脑膜炎球菌感染。
临床表现
- 脑炎:脑炎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
- 脑膜炎:脑膜炎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颈部强直、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典型的克尔森征和___征阳性。
辅助检查
- 脑炎:脑脊液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增多和蛋白含量增加,常有病毒性基因检测阳性。
- 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发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糖含量下降、蛋白含量增加,常有细菌培养阳性。
影像学检查
- 脑炎:脑CT或MRI可能显示脑实质炎症、脑水肿等。
- 脑膜炎:脑CT或MRI可能显示脑膜增厚、脑裂隙模糊等。
治疗方法
- 脑炎:脑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补液、控制发作,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
- 脑膜炎:脑膜炎需要紧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早期的干预可提高预后。
综上所述,通过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帮助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脑炎和脑膜炎,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脑膜炎的MRI表现及诊断(附40例分析)
![脑膜炎的MRI表现及诊断(附40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66e7f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d.png)
脑膜炎的MRI表现及诊断(附40例分析)
包强;王尔祯;林梅;林孟光;严刚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0(22)1
【摘要】@@ 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应用及增强扫描增多,由MRI检出的脑膜炎不断增多.本文旨在探讨脑膜炎的MRI表现及评价MRI对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并与CT对比.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包强;王尔祯;林梅;林孟光;严刚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磁共振室,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磁共振室,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磁共振室,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磁共振室,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磁共振室,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獭尾肝的CT和MRI诊断(附40例分析) [J], 张国梁;纪尚年;安丰新
2.脑膜瘤的MRI表现和诊断--附126例分析 [J], 黄穗乔;梁碧玲;谢榜昆;元建鹏;钟镜联;叶瑞心
3.椎体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诊断(附13例分析) [J], 胡明华;吴玉林;陈再智
4.Castleman病的CT、MRI影像表现及诊断—附20例病例分析 [J], 刘淑亮;林
伟华;郑幼榕
5.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附24例分析) [J], 韩慧敏;王清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40a626a551810a6f5248681.png)
第一节 MRI的适应征
中枢神经系统
(4)脑退行性病变:可清楚显示皮质性、髓 质性、弥漫性脑萎缩、原发性小脑萎缩;协助 诊断Wilson病、CO中毒、甲旁减等疾病。
TE:称回波时间,即射频脉冲发射后到采 集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
☝
第四节 射频脉冲序列和伪影
一、射频脉冲序列 射频脉冲即一个短的无线电波或射频能量,
其作用就是如何有效获得MRI信号。序列 指检查中使用的脉冲程序。常用的射频脉 冲序列有: 1、自旋回波(SE)序列 2、反转回复(IR)序列 3、部分饱和(PS)序列
第四节 射频脉冲序列和伪影
4、快速成像序列 :
(1)梯度回波(GRE)序列 (2)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 (3)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
5、脂肪抑制序列:包括STIR、Chemsat等。 6、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序列。
第四节 射频脉冲序列和伪影
MRI成像中的伪影 MRI成像中的假影像称伪影(artifact)常
第五节 特殊成像
脑功能性MRI检查(f MRI)
fMRI主要有造影法、血氧水平依赖对比 法(BOLD)。虽然仍在研究阶段,但已 用于临床的如脑部手术前计划的制定,了 解卒中偏瘫病人脑的恢复能力的评估及精 神疾病神经活动的研究等。
第六节 磁共振对比剂
MRI影像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但正常与 异常组织的弛豫时间有较大的重叠,为提 高MRI影像对比度,一方面选择适当的脉 冲序列和成像参数,另一方面则致力于人 为地改变组织的MRI特征性参数,即缩短 T1和T2弛豫时间,使用对比剂的意义乃在 于此。
(完整版)各种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
![(完整版)各种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4742e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0.png)
(完整版)各种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各种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脑炎和脑膜炎是严重的神经系统感染,其辨别和诊断对于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各种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方法。
病史和症状- 脑炎和脑膜炎的一般症状类似,包括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等。
因此,病史和症状不能单独用于辨别诊断。
- 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接触史和疫苗接种情况等。
检查和实验室结果-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怀疑,可以进行以下检查和实验室测试来帮助辨别脑炎和脑膜炎:- 腰穿:腰穿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检查脑脊液的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糖含量和培养等可以辅助诊断。
-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体内的炎症反应和特定病原体的抗体。
- 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扫描可以观察脑部病变和炎症的情况。
- 病原体检测:通过病原体的培养、PCR或血清学检测等方法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病原体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可以进一步确定脑炎和脑膜炎的病原体。
-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 对于细菌感染,可通过脑脊液的培养和药敏测试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
- 对于病毒感染,可通过病毒核酸检测(PCR)或抗体检测等方法来鉴定感染的病毒。
诊断注意事项- 在进行辨别诊断时,需要综合分析病史、症状和实验室结果。
- 不同类型的脑炎和脑膜炎可能有相似的症状,没有明确的特征性症状。
- 注意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如颅内肿瘤、中毒等。
---以上是各种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及早进行正确的诊断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对于疑似脑炎脑膜炎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2023成人社区获得性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德国指南
![2023成人社区获得性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德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35109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7.png)
2023成人社区获得性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德国指南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仍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大部分患者预后不良。
早期识别疑似患者,快速检查以及早期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已被证明是影响结局的关键因素。
近期,德国成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发布,关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程及并发症,指南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1、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症状是:头痛、假性脑膜炎、发热和意识受损。
如出现上述症状,建议考虑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缺少个别主要症状不能排除细菌性脑膜炎。
在欧洲成人社区获得性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中,应考虑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2、诊断如果怀疑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我们建议确定(i)脑脊液细胞计数和细胞分化,(ii)脑脊液蛋白,(iii)脑脊液乳酸或脑脊液/血清葡萄糖比值。
鉴别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一个有用参数是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中几乎总是升高。
如果怀疑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建议测定血清降钙素原。
对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体诊断,建议进行革兰氏染色,并尝试从脑脊液培养中鉴定病原体。
也推荐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多重PCR检测不能取代其他标准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革兰氏染色以及培养病原菌鉴定及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建议所有疑似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至少进行2组血培养(每组包括一个需氧和一个厌氧培养皿I3、影像学检查在疾病的初期,如果临床怀疑颅内压升高,推荐颅脑CT(CCT)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如果临床症状不能通过CT影像学表现解释,或在抗生素治疗期间出现临床恶化,或CT表现不清楚感染的主要病灶,建议进行脑部MRI检查。
4、补充检查建议患者在入院后尽快进行耳鼻喉科检查。
5、病程及并发症由于颅内和全身并发症的频繁发生,建议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在疾病的初始阶段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在意识明显受损的情况下,建议在具有治疗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经验的重症监护病房进行。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db3a61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b.png)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概述细菌性脑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属于一种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主要症状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因此,对于怀疑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技术,可以用于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
本文将介绍MRI在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如何进行MRI诊断。
MRI在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重要性MRI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高分辨率。
MRI可以提供高质量、高分辨率的影像,显示出细节清晰、鉴别度高的图像。
2.无创性。
MRI与其他诊断技术相比,如X射线和CT,没有辐射或副作用,并且不需要任何注射剂。
3.准确性高。
MRI可以在对疾病进行精确分析的同时,还可以检查特定组织的常规解剖特征。
在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中,MRI可以显示脑膜炎症区域的位置和程度,检测是否伴随有其他并发症,例如脑积水、脑炎、脑卒中等,并帮助确定治疗方案。
MRI检查前的准备在进行MRI检查前,患者需要采取以下预备措施:1.告知医生任何药物或过敏反应。
MRI检查之前,患者需要向医生报告任何的过敏情况、过敏药物的使用情况或个体嗜好等相关信息。
2.清空肠胃道。
如果MRI检查需要使用对比剂素(gastrografin等),在检查前需要要求患者将肠胃道清空。
3.避免穿戴金属服装物品。
患者在进行MRI检查之前需要避免穿戴任何金属物品,以免产生影响测量值的磁性,影响检查结果。
4.避免进食过量的食物。
MRI检查可能需要患者保持一定时间的不进食状态,以确保检查结果更准确。
MRI诊断在进行MRI检查时,医生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患者取仰卧位。
患者需要平躺在仰卧位传送带上,身体部位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依次安置。
2.进行诊断方案的调节。
医生需要按照患者的症状,针对性地进行调节检查方案,包括选择检查应用的软件和参数。
颅内真菌感染的CT和MRI表现
![颅内真菌感染的CT和MRI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449c1f74dd36a32d7375817c.png)
颅内真菌感染的CT和MRI表现作者:陈永华,何玉麟,李五根,夏国金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17期[摘要] 目的:分析颅内真菌感染的CT及MRI表现,提高其影像学诊断准确率。
方法:本组资料中,经病原学证实颅内真菌感染7例,真菌性肉芽肿或脓肿5例,单发1例,多发4例,同时累及脑膜3例,真菌性脑膜炎2例。
结果:真菌性脑膜炎广泛累及基底池、大脑凸面脑膜,CT表现为基底池密度增高,脑沟回变浅,增强铸型强化;真菌性肉芽肿或脓肿多发病灶,体积较小,单发病灶部位深在,CT上多呈混杂密度,增强脓肿壁多呈不规则、不连续性厚壁环,表现为“开环征”;MRI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信号变化较大,略低信号为特征表现,增强多为不规则强化,局部可伴硬膜外脓肿及硬脑膜或蛛网膜强化。
结论:颅内真菌性肉芽肿有一定的CT和MR表现特点,“开环征”、T2WI略低信号为其特征表现。
真菌性脑膜炎虽有典型铸型强化,但难与结核性脑膜炎鉴别。
[关键词] 真菌感染;肉芽肿;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 R739.4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b)-066-03The CT and MRI manifestations of intracranial fungal infectionCHEN Yonghua1, HE Yulin2, LI Wugen2, XIA Guojin2(1.Department of CT Room, Dafeng Hospital of Chaoyang District in Shantou City, Shantou 515154, China; 2.Imaging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and MRI manifestations of intracranial fungal inf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accuracy of the imaging diagnosis. Methods: 7 cases of intracranial fungal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ungal granuloma or abscess in 5 cases, 1 case of single and multiple in 4 cases, while 3 cases involving the meninges, fungal meningitis in 2 cases. Results: Intracranial fungal meningitis involved widely of basal cistern and the brain convexity meninges, gyrus-like enhancement in the subarachnoid sapce of the sulci and cisterns. The multiple and smaller fungal granuloma or abscess lesions located in deep, CT showed mixed density, the enhanced abscess thick wall showed irregular, non-continuity, which expressed as "open-loop sign"; T1-weighted imaging showed medium or low signals, T2-weight imaging signal intensity changed in a larger range what was characterized by slightly lower performance. Accompanied by local epidural abscess and strengthened arachnoid. Conclusion: Intracranial fungal granuloma has certain imaging performance of CT and MRI such as "open-loop sign" and slightly lower T2 signal. Although the typical mold of fungal meningitis strengthened, but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Key words] Fungal infection; Granuloma;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各种致病真菌通过呼吸道、血行或者局部侵入颅内引起的特异性感染称为颅内真菌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https://img.taocdn.com/s3/m/f799d41da8114431b90dd898.png)
病理
在细菌毒素、炎症因子(TNF、 IL-I、IL-6等)作用下→软脑 膜、蛛网膜和表层脑组织炎症 (血管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 纤维蛋白渗出、脑水肿) 早期或轻型:炎性渗出物在大脑顶
部表面→大脑基地部和脊髓表面
脑梗死
临床分型
暴发型:骤发起病,迅速出现休克、皮肤
实验室检查 ─CSF典型改变
外观: 脓性,混浊似米汤样 常规:压力↑,WBC≥1000×106/L,但有20% 的病例在250×106/L以下,分类以N为主;蛋 白↑↑,>1.0g/L;糖↓↓,<1.1mmol/L 生化:LDH↑ 病原学:涂片、培养找病原菌 免疫学:用已知抗体测抗原
其他实验室/辅助检查
脑室管膜炎
主要发生在治疗被延误的婴儿。治疗困难,病死率和 致残率高。 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下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本并发症:
①发热不退、惊厥、意识障碍不改善; ②进行性加重的颈强直甚至角弓反张; ③CSF始终无法正常; ④CT示脑室扩大。
诊断方法:①头颅透光检查 ②侧脑室穿剌(脑室液 常规和细菌学检查) ③CT/MRI 脑室液:WBC >50 ×106/L, 糖<1.6mmol/L, Pr>0.4g/L
认真与家属谈话及签字
并发症
硬脑膜下积液
化脑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约15-45%的化脑出现此并发症,加 上无症状的,发生率高达85-90%。正常婴儿硬膜下积液量 ≤2ml,蛋白定量<0.4g/l. 治疗不顺利,即应想到本并发症 ①体温不退/退后复升 ②颅高压征加重/减轻后又明显 诊断方法: ①头颅透光检查 ②硬膜下穿剌(积液常规、 细菌学检查) ③CT/MRI 化验:Pr >0.4g/L, WBC >10×106/L,涂片/培 养找到细菌。 积液形成机制: 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份 渗出→进入潜在的硬脑膜下腔; ②静脉炎性栓 塞→渗出、出血→局部渗透压↑ →水分进入硬 脑膜下腔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0a591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d.png)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脑膜炎是指脑膜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脑膜炎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降低至关重要。
正确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是至关重要的。
1.临床表现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主要包括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意识障碍和癫痫等,不过也可能表现得比较隐匿。
对于有疑似脑膜炎的患者,应该进行精心的评估和仔细的检查。
关键点包括:(1)头痛:脑膜炎患者的头痛通常为强烈的前额或枕部头痛,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或数天。
头痛往往伴随着颈项强直和呕吐。
有时头痛的位置并不明显,可能是面部、额部或者牙齿等部位。
(2)发热:脑膜炎患者体温通常在38℃以上,可能达到40℃。
不过也有少数患者体温并不升高,甚至出现低体温。
(3)呕吐:脑膜炎患者的呕吐通常发生在头痛和发热之后,伴随着颈项强直。
(4)颈项强直:脑膜炎患者的颈项强直通常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不能将下巴贴近胸部。
不过,颈项强直也可能发生在其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中。
(5)神经系统症状:脑膜炎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癫痫、脑积水、集中性神经系统症状和感觉异常等。
2.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是诊断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规脑脊液检查的诊断标准:(1)压力:正常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但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常常升高。
(2)外观和颜色: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通常为浑浊的,颜色可变化为黄色或绿色。
(3)蛋白质: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常升高。
(4)糖和氯化物: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糖含量通常降低,而氯化物含量通常升高。
(5)细胞数和分类: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细胞数明显升高,超过5/mm^3。
并且这些细胞主要是中性白细胞(约占80-90%),少数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3.影像学检查脑膜炎患者常常需要进行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是否有脑积水、脑软化或者其他异常表现。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同时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新生儿颅脑MRI(3)—正常颅脑MRI表现及常见疾病
![新生儿颅脑MRI(3)—正常颅脑MRI表现及常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108331c451e79b8969022657.png)
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 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称之为缺氧 缺血性脑病 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 缺氧是发病的核心
T1WI
T2WI
常见病变MRI信号
出血
梗塞
水肿
囊腔
T1WI
高
低
低
低
T2WI
低
高
高
高
T1WI
T2WI
足月儿与早产儿正常脑MRI
早产儿脑特点 28w •皮层薄, 迂曲条带状
•白质含水量较多,T2 •脑室大, 脑外间隙宽
38w
新生儿常见脑损伤
➢ 颅内出血--- SAH/SDH/EDH; GMH/IVH/IPH ➢ 脑白质损伤--- 出血; CPVL/DPVL ➢ 脑 病--- HIE/BE/HE/ME ➢ 脑梗塞--- NCI ➢ 颅内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 ➢ 脑 积 水--- 出血/PM后
细菌性脑膜炎
皮层受累---大肠埃希菌 脑梗死---阴沟肠杆菌 脑脓肿---白色念珠菌感染
脑积水(hydrocephalus)
➢ 分布 --- 多为双側对称 ➢ 原因 --- 多见于化脑及IVH晚期 ➢ 分类 --- 非交通性:阻塞部位---室间孔;导水管;中央孔或侧
孔 MRI改变---脑室明显扩张, 脑外间隙小
颅内出血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硬膜外出血(EDH)
EDH特点 • 颅骨与硬膜之间 • 梭形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MRI考试答案四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MRI考试答案四](https://img.taocdn.com/s3/m/c7eaa6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f.png)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MRI考试答案四1、问答题化脓性脑膜炎和室管膜炎的MRI表现有哪些?正确答案:化脓性脑膜炎T1加权像表现为脑池变窄,脑池内的脑脊液信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化脓性脑膜炎T1加权像表现为脑池变窄(江南博哥),脑池内的脑脊液信号为软组织信号所代替,T2加权像增厚脑膜和蛛网膜下腔呈高信号,Gd-DTPA增强蛛网膜下腔不规则强化,病变经久不愈者可伴有脑内梗塞灶。
化脓性室管膜炎MRI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区带状长T1、长T2信号,脑室内信号常不均匀,Gd-DTPA增强室管膜环绕脑室壁强化。
部分病例化脓性脑膜炎和化脓性室管膜炎可同时并存。
2、单选女30岁,阵发性高血压伴出汗、头疼和心悸,MRI检查在腹主动脉旁可见一直径3cm肿块,包膜完整。
TWI呈低信号,TWI呈高信号,其强度接近脑脊液,注射GD—DTPA后不均匀强化。
应首先考虑为()A.淋巴瘤B.神经纤维瘤C.脂肪肉瘤D.异位嗜铬细胞瘤E.转移癌正确答案:D3、单选男,67岁,头痛5个月,CT及MRI检查见斜坡骨质破坏,最可能的诊断为()A.脊索瘤B.软骨瘤C.转移瘤D.血管瘤E.未见异常正确答案:A4、单选脊柱结核的表现为()A.椎旁脓肿形成B.椎间盘破坏C.椎间隙狭窄或消失D.椎体骨质破坏E.以上全对正确答案:E5、单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急性脑血肿CT不如MR敏感B.亚急性脑血肿MR优于CTC.可根据MR图像的信号推测血肿的时间D.亚急性脑血肿在CT上可为等密度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6、配伍题见于肝转移瘤的超声所见()见于肝血管瘤的肝动脉造影()见于肝血管瘤的MRI表现()见于肝血管瘤的强化CT表现()A.灯泡征B.快进快出C.快进慢出D.牛眼征E.爆米花状染色正确答案:D,E,A,C7、单选肝豆状核变性代谢异常的元素是()A.钙B.铁C.铜D.磷E.锰正确答案:C8、单选心脏MRI不适用于()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频发室性早博D.单心室E.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正确答案:C9、单选灯泡征最常见于()A.肝腺瘤B.转移癌C.肝脓肿D.肝癌E.海绵状血管瘤正确答案:E10、单选获得性中耳胆脂瘤的CT特征性表现为()A.外耳道棘骨质破坏B.鼓室腔扩大C.鼓膜穿孔D.病变无明显增强E.鼓室内软组织占位正确答案:A11、多选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MRI不优于常规X线和CT的方面是() A.显示小破坏区和死骨方面B.显示骨质破坏和死骨方面C.早期确定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方面D.显示骨膜下脓肿方面E.确定髓腔侵犯和软组织感染的范围方面正确答案:A, B12、判断题MRI可显示松质骨小梁间隙内骨髓组织改变,因而是诊断早期骨缺血坏死最为敏感的方法。
(完整手册)各类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
![(完整手册)各类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7dd86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b.png)
(完整手册)各类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概述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各类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的详细信息。
脑炎和脑膜炎是一类严重的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对于正确的辨别诊断至关重要。
症状以下是各类脑炎脑膜炎的常见症状:1. 高热2. 头痛3. 颈部强直4. 意识障碍5. 癫痫发作6. 呕吐7. 恶心8. 皮疹辨别诊断在进行脑炎脑膜炎的辨别诊断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测试:1. 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学检测。
2. 头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扫描或核磁共振成像(MRI),以评估脑部结构是否异常。
3. 血液检查:检查白细胞计数、炎症指标和其他可能的异常。
4. 肿瘤标志物检查:排除可能的脑肿瘤引起的症状。
5. 其他特定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特定的检查,如抗体检测或特定病原体检测。
脑炎和脑膜炎的区别脑炎和脑膜炎虽然有相似的症状,但两者仍有一定的区别:- 脑炎通常伴有脑组织的炎症,可能导致脑部功能障碍。
- 脑膜炎主要涉及脑膜的炎症,可能引起颅内高压和脑脊液异常。
治疗方法对于脑炎脑膜炎的治疗,以下方法常被采用:1. 抗生素治疗:对于感染性脑炎脑膜炎,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脑膜炎,常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3. 对症治疗:如注意休息、补水、控制发热、缓解头痛等。
4. 对并发症进行处理:如颅内高压、癫痫发作等。
预防措施以下是预防脑炎脑膜炎的几种常见措施:1. 接种疫苗:接种相应的疫苗,如乙脑疫苗和脑膜炎球菌疫苗。
2.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3. 避免蚊虫叮咬: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蚊虫叮咬,如使用防蚊液、穿着长袖衣物等。
请注意,本手册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罗学毛龙晚生胡茂清金志发左克杨【摘要】 MRI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40例临床证实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MRI平扫、增强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特点。
结果 MR平扫可见局部脑膜增厚10例,脑沟模糊37例,脑实质异常信号25例。
增强后脑膜强化方式分为三种: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30例,表现脑表面及脑沟内细线状或条带状强化。
硬脑膜-蛛网膜强化3例,表现脑膜较厚的、连续的弧线状高信号影,未伸入脑沟内。
全脑膜强化7例。
并发症包括硬脑膜脓肿形成2例、脑积水4例、脑室内出血2例、室管膜炎2例。
结论细菌性脑膜炎的MRI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正确的诊断有赖于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征象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MRI data of 40 patients with meningitis confirmed clinicall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Local meningesthicken(n=10),cortial sulci obliteration(n=37) and adjacent parenchyma signal abnormal(n=25) apperared on plain MR.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Gd-DTPA, Three patterns of meningeal enhancement were seen: ⑴Pia-subarachnoid space enhancement 30 cases, presented diffused fine lineal high signal intensity on the surface of brain that could descend into the cortical sulci.⑵Dura-arachnoid enhancement 3 cases, presented continuous, thick and curvilineal high signal intensity without extension into the sulci. ⑶Whole meningeal enhancement 7 cases. Th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subdural adscess(n=2), hydrocephalus(n=4), ventricular hemorrhage(n=2), ependymitis(n=2).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of bacterial miningitis are characteristiced on contrast enhanced MRI. The definitiv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depends on the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and imaging data.[Key words] bacterial meningitis; meningiti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细菌性脑膜炎是临床常见颅内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脑脊液(CSF)的实验室检查。
尽管MRI在脑膜病变的诊断中有明显的优势,但对细菌性脑膜炎的影像学检查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收集4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MRI对其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1.对象入选标准: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上有急性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血或脑脊液培养中检测到阳性致病菌,或躯体存在潜在性感染性疾病,或脑脊液检测结果符合典型的细菌性脑膜炎表现,所有病人均经抗生素治疗痊愈出院。
根据以上标准,本组40例细菌性脑膜炎病例为我院1997年1月~2008年8月住院病人,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5岁~78岁,平均年龄30岁。
临床均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意思障碍。
4例由慢性中耳乳突炎引起,2例有颅内手术及术后感染病史,头皮及颅骨感染2例,其余病例经脑脊液化验及细菌培养证实。
MR检查时间为患者出现症状后3~10天。
2.检查方法使用德国SIEMENS公司 Impact 1.0T磁共振扫描仪,自旋回波SE序列T1加权像(T1WI):重复时间(TR)450ms,回波时间(TE)15ms;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加权像(T2WI):重复时间(TR)5500ms,回波时间(TE)90ms。
常规取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层厚6mm~7mm,间距1mm。
增强对比剂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1mmol/kg,扫描序列为常规T1WI和脂肪抑制T1WI。
结果MR平扫见硬脑膜增厚10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
脑回肿胀、脑沟变窄模糊37例,脑实质异常信号25例,呈斑片状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边界不清,其中3例为脑脓肿。
增强后根据脑膜受累的部位、范围将其强化方式分为3种:⑴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30例(图1,2),表现脑表面、脑沟内曲线状及条带状强化,单侧18例,双侧12例,硬脑膜未见明确受累;⑵硬脑膜-蛛网膜强化3例(图3,4),增强显示增厚的硬脑膜、蛛网膜明显强化,呈连续的、厚的弧线状高信号影,不伸入脑沟内;⑶全脑膜强化7例(图5,6),可见上述两种脑膜强化表现,均见于中耳炎侵犯颅内、手术后感染及头皮颅骨炎症患者。
其中2例合并硬膜下脓肿形成,增强可清楚显示脓腔的位置、大小及形态。
3例脑实质脓肿呈环状强化。
另外合并脑积水4例,室管膜炎2例,2例有脑室内出血。
讨论1.概述引起细菌性脑膜炎主要途径为血行传播,少数由邻近感染病灶如副鼻窦炎、乳突炎等直接蔓延或伴有直接种植的穿刺损伤引起。
致病菌包括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脑膜炎可分为硬脑膜炎和柔脑膜炎,后者包括蛛网膜和软脑膜炎。
脑膜发炎后,脑膜及脑表面的血管明显充血,血脑屏障破坏,炎性细胞产生的渗出物充填蛛网膜下腔,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脊液流动不畅甚至停滞,有利于细菌或病毒生长、繁殖,从而进一步使脑膜病变加重。
在炎症晚期,脑膜增厚,易于出血,严重者并发脑炎。
有的脑膜炎因脓性渗出物包绕血管,引起血管炎,造成脑梗塞。
交通性脑积水是脑膜炎颇为常见的表现[1]。
2.脑膜炎的MRI表现正常脑膜表现非连续的、薄的短线状样低信号结构,MR平扫对脑膜显示不敏感,静脉注射GD-DTPA后,硬脑膜因缺乏血脑屏障可强化,通常见于硬脑膜返折处如海绵窦、麦克尔腔、大脑镰、天幕、矢状窦旁脑凸面的硬脑膜,表现为薄而不连续的线状强化[2]。
Meltzer等将脑膜异常强化归纳为两种类型:⑴硬脑膜-蛛网膜型,表现为颅骨内板下脑表面线条状强化,沿大脑镰、天幕走行,不深入脑沟;⑵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表现为脑表面弯曲细线条状强化,可深入脑沟,显示脑沟、脑池轮廓[2]。
异常强化的脑膜能否延伸至脑沟是区分上述分型的重要征象。
也有作者将同时有上述两种强化特征者归类为混合型[3]。
脑膜感染所致脑膜强化类型与脑膜感染方式和程度有关,沈钧康等[3]认为血源性感染主要表现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强化模式,而硬脑膜-蛛网膜型强化模式与硬膜外炎症直接累及有关,当累及软脑膜后可侵犯脑实质,引起脑炎或脑脓肿。
本组中以硬脑膜-蛛网膜强化、全脑膜强化的10例患者平扫可显示增厚脑膜,增强后脑膜明显强化,边缘与正常脑膜移行处无明显边界,其中8例与中耳乳突炎侵犯颅内、颅内手术后感染及头皮颅骨感染引起硬膜外炎症直接感染硬脑膜有关,并进一步侵犯蛛网膜、软脑膜至颅内,其中3例合并脑脓肿,另外2例硬脑膜-蛛网膜型强化者无颅外感染病史,考虑为血源性感染。
Mathews等[4]对软脑膜增强与炎性浸润程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只有炎症发展到一定程度方可出现脑膜强化。
急性脑膜炎有时显示为弥漫性脑膜强化,典型者位于大脑表面、半球之间和侧裂处。
本组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的30例临床病程均呈急性过程,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意思障碍等症状,增强表现为大脑表面、脑沟内广泛的曲线状、条片状异常强化,较少单独累及脑底部脑膜。
细菌性脑膜炎时炎性细胞产生的渗出物充填了蛛网膜下腔,导致脑膜及脑表面呈弥漫性长T2高信号,脑皮质肿胀,脑沟变窄。
邻近脑组织可发生水肿、肿胀,MR表现为脑实质的长T1、长T2改变,原因是由于炎性渗出物可刺激血管,导致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引起动脉性或静脉性梗死。
正常软脑膜是防止感染扩散的屏障,脑皮层的梗死引起软脑膜结构的破坏,加速脑炎和脓肿在软脑膜下皮层和邻近脑白质的形成,表现为局限性脑组织水肿和占位效应。
当渗出物较多时,脑池、脑沟并不因脑肿胀而变窄变小,反而增大增宽[1],晚期渗出物粘连与脑膜增厚,可引起交通性脑积水。
本组中25例均可见到脑实质内雾状、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4例可见脑积水征象。
3.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需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脑膜转移瘤鉴别[1,3,4,5]。
结核性脑膜炎除了实验室检查的区别外,在MRI表现上有一些不同之处,结核杆菌种植于柔脑膜后,引起广泛慢性炎症,大量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沉积于脑底部蛛网膜下隙,并沿外侧裂蔓延,同时伴有肉芽组织增生,引起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结核性脑脓肿,增强扫描显示基底池脑膜增厚伴明显强化,除脑膜表现外,还可见脑实质内多个结核结节强化。
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常难以鉴别,主要依靠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及培养。
脑膜炎病变较广泛,异常信号波及范围大,但均沿脑膜分布,而脑膜转移可广泛可局限,可顺延脑膜浸润性生长,也可以脑膜为根基形成结节或肿块,且脑转移瘤可同时合并脑内转移,结合临床病史,可明确诊断。
血源性细菌性脑膜炎主要表现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感染直接蔓延引起的脑膜炎通常表现硬脑膜-蛛网膜强化和全脑膜强化。
MR 增强扫描不仅可明确细菌性脑膜炎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的不同强化模式,同时MR检查还可显示脑实质梗塞、水肿、脑炎或脑脓肿、脑积水、硬膜下积液或脓肿等并发症改变。
MRI在发现病变与明确病变的范围及受累程度明显优于CT检查,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临床了解疾病的发展和评价预后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