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的三个疑点辨析 5
光电效应”几个易错概念辨析
“光电效应”的几个易混概念辨析“光电效应”是物理光学的重要理论,是光的粒子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内容之一,学习中要澄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光子”、“光电子”、“光子的能量”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这对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1.“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是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是微观领域中一种只含有能量的粒子,体现的是光的粒子性;而光电子是由于“光电效应“现象从金属表面发射出来的电子,因此其本质就是电子.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能量粒子,一个是基本带电粒子。
2.“光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强度”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能量为h ν,也就是光子的能量,其大小由光的频率(ν)决定;而入射光的强度(简称光强)是单位时间里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内通过该面积的光子的能量总和,可表示为P=nh ν,其中n 为单位时间内的光子数.【例1】已知每秒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能为1.4× 103 J ,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设可见光的波长约为0.55m μ,普朗克常数h = 6.6×10-34 J.s ,设日地间距离R=1.5×1011m ,由此可估算出太阳每秒辐射的可见光的光子数约多少个.(只要求两位有效数字)【解析】因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为均匀的,令σ=1.4x103 J 〃s 〃m 2,可见光所占的能量为η=45%,则太阳每秒辐射的可见光的能量E=σηπ24R ,每个可见光子的能量E 0=h ν,则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为: n=hc R E Eσηλπ204=,代入数据可得:4.9×1044个。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电子的动能”光照射到金属时,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h ν后,就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能量一部分消耗于克服核的引力及其它原子阻碍做功,剩余部分转化为初动能.只有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克服阻力做功最小,具有最大初动能,其值为 E km =h ν - W(式中W 为金属的逸出功),而不从金属表面发射的光电子,需要克服更多的力做更多的功,所以动能E k <E km .【例2】某金属在一束绿光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则: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B.若改为紫光照射,则逸出的光电子的动能增大C.若改为紫光照射,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若改为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解析】选C. 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光强意味着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增多,所以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应增多,A 错,又因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 =h ν – W ,改为紫光照射,入射光的频率增加了,同一金属的逸出功是一个定值,所以最大初动能增大,但光子的动能不一定增大,因为离表面深度越大的电子逸出越困难,动能也就越小,所以C 正确B 错,因为P=nh ν,在光强一定的情况下,频率增大,数目减少,故选项D 错.4.“光电流”与“饱和光电流”当入射光频率(ν 〉ν0)固定时,光强增大,意味着撞击金属表面的光子数增多,被撞击出来的光电子数目就按比例增大,由于不同光电子逸出后运动方向不同,部分光电子只有在电场力作用下才能到达阳极,当极间电压U 增大,形成光电流的有效光电子数也增多,所以光电流随电压U 的增加而增大,当U 比较大时,可以认为单位时间逸出的所有光电子恰好都能到达阳极形成光电流,光电流达到饱和值I m ,这时即使再增大U ,光电流也就不会增加,即饱和光电流是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电流.因此在解光电效应的习题时,应注意明确是光电流还是饱和光电流.【例4】如图所示装置,阴极K 及极限波长0λ=0.66m μ的金属制成.若闭合电键,用波长λ=0.50m μ的绿光照射阴极K ,调整两个极板电压,电流表示数为0.64A μ,求:(1)每秒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2)如果将照射阴极绿光的光强(入射光的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求每秒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解析】(1)当阴极发射的光电子全部达到阳极时,光电流达到饱和,故每秒发射的光电子个数为: n =12196100.4106.11064.0⨯=⨯⨯=--e I m个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应为:E k =h ν– W=0λλc h c h-代入数据可得E km =9.9×10-20 J . (2)如果照射光的频率不变,光强加倍,则每秒内发射的光电子数也加倍、饱和光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根据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可得每秒阴极发射的光电子个数n ,=2n=8.0×101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仍然为E km =h ν - W=9.9×10-20 J .。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复习中应处理好的三个问题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复习中应处理好的三个问题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物理复习中学生对于光电效应现象学习的难点问题,并且提出了学生应该要特别注意的三个问题:光电效应的产生过程,一个电子为什么一次只能接受一个光子,一个应该舍弃的问题。
关键词:光电效应;高中物理复习;电子;光子光电效应现象是光具有粒子性的第一个实验证据,在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物理光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公认的难点。
在新授课教学中学生接受起来十分困难。
复习时这一部分知识也是学生难以逾越的坎。
要突破这个难点,光电效应复习中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
1 弄清光电效应的过程教材中指出:照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这个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在复习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光子的概念。
在光电效应的复习过程中就可以渗入光子的概念。
光电效应过程包括两个小过程:第一个过程,一个光子射到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上,光子的能量传递给这个电子;第二个过程,这个电子克服金属的逸出功,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
弄清光电效应过程中的这两个小过程,是了解什么是光电效应现象,理解光电效应规律的前提。
光电效应有如下四条规律:1.每一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是都存在一个截止频率,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将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中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
3.光电效应的瞬时性,只要入射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截止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0<sup>-9</sup><sub>s</sub>。
4.入射光的强度只影响光电流的强弱,即只影响在单位时间内由单位面积逸出的光电子数目。
入射光越强,一定时间内发射的电子数目越多。
光子的能量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接受到光子的电子的能量也就与光的频率相关,电子的能量超过金属的逸出功,才可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
光电效应的几个典型问题分析
光电效应的几个典型问题分析
一、典型概念
1、光电子与光子
2、极限频率
3、逸出功
4、最大初动能
5、饱和光电流强度
6、反向遏止电压
二、典型规律
三、典型电路
1测饱和光电流强度电路
说明:用光照射光电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电流表指针示数增大,当调到一定位置后,再调节滑动触头,电流表示数不变,此时的电流表示数即为饱和光电流强度。
用I B表示。
说明:用光照射光电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电流表指针示数减小,当调到一定位置后,电流表示数为零,此时的电压表示数即为反向遏止电压,用U C表示。
四、典型图象
1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
说明:从图象①③可以看出同种光照射同种金属板对应的反向遏止电压相同,而饱和光电流强度随入射光强度增大而增大,从图象①②对于同种金属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反向遏止电压
越大。
2反向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
说明:图象是对应函数式:e
W h U C 0-=ν,所以从图象可以直接读出金属的极限频率,根据斜率可以算出普朗克恒量,根据纵轴截距可以推算出金属的逸出功。
3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
说明:本图象对应的函数式:0W h E K -=ν,从图象可以看出极限频率——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图象是平行的是因为图线的斜率就是普朗克恒量h
五、光电效应与原子能级跃迁区别和联系。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一)知识点一:光电效应现象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极限频率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其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4)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92.光子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ε=hν,其中h=6.63×1034 J·s.3.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hν=Ek+W0或Ek(2)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v2.知识点二: α粒子散射实验与核式结构模型1.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如图13-2-1所示)2.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如图13-2-2所示.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图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知识点三: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1.光谱(1)(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2)光谱分类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亮线,这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 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光带,这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 (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R()(n=3,4,5,?),R是里德伯常量,R=1.10×10 m,n为量子数.2.玻尔理论(1)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3)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点拨:易错提醒n?n-1?(1)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数为N=C2=,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n的光谱线数最多为(n-1).(2)由能级图可知,由于电子的轨道半径不同,氢原子的能级不连续,这种现象叫能量量子化.考点一:对光电效应的理解 1.光电效应的实质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某个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使其动能变大,当电子的动能增大到足以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时,便飞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2.极限频率的实质光子的能量和频率有关,而金属中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需要的能量是一定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才能发生光电效应.这个能量的最小值等于这种金属对应的逸出功,所以每种金属都有一定的极限频率..对光电效应瞬时性的理解光照射到金属上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不需要积累,吸收的能量立即转化为电子的能量,因此电子对光子的吸收十分迅速.光电效应方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从金属表面逸出,其中只有直接从金属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k=hν-W0.如图13-2-4所示.5.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1)常见电路(2)两条线索①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②通过光的强度分析:入射光强度大→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3)常见概念辨析? ?每秒钟逸出的光电子数——决定着光电流的强度光电子???光电子逸出后的最大初动能?1mv???强度——决定着每秒钟光源发射的光子数照射光??频率——决定着每个光子的能量ε=hν?规律总结:(1)光电子也是电子,光子的本质是光,注意两者的区别.接发出的光电子初动能才最大.考点二:氢原子能级和能级跃迁1.氢原子的能级图n?n-1?(1)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为N=C2=. n(2)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二)知识点一:天然放射现象和衰变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γ射线.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②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作示踪原子等. ③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2.原子核的衰变(1)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分类α衰变:AZX→Z-2Y Aβ衰变:AZX→Z+1Y(3)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点拨:易错提醒?1?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对个别或少数原子核,无半衰期可言.?2?原子核衰变时质量数守恒,核反应过程前、后质量发生变化?质量亏损?而释放出核能.知识点二:核反应和核能1.核反应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2.核力核子间的作用力.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只在相邻的核子间发生作用.3.核能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亦称核能.4.质能方程、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原子核的质量必然比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和要小Δm,这就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的核能ΔE=Δmc【考点解析:重点突破】考点一:衰变和半衰期2.对半衰期的理解(1)根据半衰期的概念,可总结出公式11N余=N原t/τ,m余=m原()t/τ22式中N原、m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N余、m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考点二:核反应方程的书写规律总结能用等号连接.来写核反应方程.考点三:核能的产生和计算1.获得核能的途径(1)重核裂变: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重核裂变的同时放出几个中子,并释放出大量核能.为了使铀235裂变时发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应大于它的临界体积.(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要想使氘核和氚核合成氦核,必须达到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2.核能的计算方法(1)应用ΔE=Δmc2:先计算质量亏损Δm,注;(2)核反应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我们;规律总结;2根据ΔE=Δmc计算核能时,若Δm以千克为单位;(1)应用ΔE=Δmc2:先计算质量亏损Δm,注意Δm的单位1 u=1.66×1027 kg,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u是原子质量单位.(2)核反应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来计算核能.规律总结2根据ΔE=Δmc计算核能时,若Δm以千克为单位,“c”代入3×1082若Δm以“u”为单位,则由1uc=931.5_MeV得ΔE=Δm×931.5_MeV.高中物理光的本质知识点一、波的干涉和衍射:1、干涉: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互叠加,在某些地方振动加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1)发生干涉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2)波峰与波峰重叠、波谷与波谷重叠振动加强;波峰与波谷重叠振动减弱;(3)振动加强的区域的振动位移并不是一致最大;2、衍射:波绕过障碍物,传到障碍物后方的现象,叫波的衍射;(隔墙有耳) 能观察到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3、衍射和干涉是波的特性,只有某物资具有这两种性质时,才能说该物资是波;二、光的电磁说:1、光是电磁波:(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2)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3)光能发生衍射、干涉现象;2、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1)从左向右,频率逐渐变大,波长逐渐减小;(2)从左到右,衍射现象逐渐减弱;(3)红外线:热效应强,可加热,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4)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化学效应能,能辨比细小差别,消毒杀菌;3、光的衍射:特例:萡松亮斑;4、光的干涉:(1)双缝(双孔)干涉:波长越长、双孔距离越小、光屏间距离越大,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越大;(2)薄膜干涉:特例: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检测工件的平整性,夏天油路上油滴成彩色。
光电效应的规律及几个相关概念分析
“光电效应”的规律及几个相关概念分析重庆市潼南塘坝中学 张大洪 402678从物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图1示)可发现,当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金属中的电子就会从光束中吸取能量并从金属表面逸出到空中去,我们将此现象称作“光电效应”现象。
“光电效应”现象从事实上揭示了光的粒子本性,爱因斯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但本节中将涉及到以下几组相关概念的理解与分析却成了学习的难点,为此本文将对几组相关概念作出细致的研析以期对广大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光电效应”定义: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金属板释放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在回路中形成的电流称光电流。
“光电效应”的规律:①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00γλ或极限波长,只有入射光的频率()00γγλλ≥≤或入射光波长 才能发生光电效应;②瞬时性:光电效应的产生几乎是瞬时的(光电子的产生不超过910s -);③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光的强度成正比。
从上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组相关概念:1. “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是指在空间传播的光束能量的最小单位,它是一份能量(即能量是不连续的),光子不带电,是微观领域中一种只含有能量的粒子,且光子的运动质量为22h m c c φεν==、动量为h h p m c c φνλ===,光子的静止质量为0;而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因此其本质就是电子(带电191.610q C -=-⨯,静止质量319.110m kg -=⨯).图12.“光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强度”:光子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频率为γ的光子的能量为hch εγλ==,故光子的能量只由其频率(或波长)大小决定;而入射光的强度P 将由“光的能流密度I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某一频率的光子数N ”决定,且I Nh γ=⋅,那么入射光的强度P I s N h s γ=⋅=⋅⋅(式中s 为被光束照射的金属表面的面积——即某一给定面积,且N s ⋅为单位时间内到达金属表面——“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面积”的光子数),故入射光的强度必由单位时间到达金属表面——“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面积”的某一频率的光子数目决定;根据爱因斯坦光子理论当金属中一个自由电子从入射光中吸收一个光子后,就获得能量hch εγλ==,如果hch εγλ== 大于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时所需的逸出功W ,这个电子就从金属中逸出。
光电效应的误差分析及应用5页
光电效应的误差分析及应用5页
(一)光源强度的误差
在光电效应实验过程中,光源强度不稳定会导致连续测量的电流值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光源强度稳定。
(二)光电池的自发电流误差
光电池存在一定的自发电流,这会引起测量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调整好光电池的位置和阴影盖的位置,以尽量减少自发电流的影响。
光电池的灵敏度大小不同,也会引起测量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选择灵敏度相近的光电池进行测量。
在测量电流值时,电流表的内阻会引起电流的误差。
在测量电压值时,万用表的内阻会引起电压的误差。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选择精度高的电流表和万用表进行测量,并注意电路的接线正确。
(一)光电池
光电池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
它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电子闪光灯、半导体激光器等领域。
(二)光电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光电测量、光电信号检测等领域。
光电倍增管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在电子增倍器中放大的器件。
它在核物理实验、颗粒物理实验、荧光测量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光电效应测量
光电效应可以用于光电测量,包括电子能谱学、荧光检测、化学发光分析等。
光电效应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都很高,可以对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反应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高考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
高考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光电效应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常常是高考中出现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描述的是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的能量会使得金属表面的电子被激发并被释放出来的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考光电效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是: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的能量会使得金属表面的束缚电子克服电场力的束缚,从而逸出金属表面,并形成电子束流。
这个现象是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并对量子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光电效应的性质和规律。
2. 光电效应的关键参数光电效应中涉及的关键参数有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截止频率和光电子的动量。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取决于光子的能量。
当光子的能量大于等于金属的逸出功时,才可以克服金属表面对电子的束缚力,产生光电子。
而截止频率是指使光电效应达到饱和的最低频率。
当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无论光的强度多大,都无法触发光电效应。
3. 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光电效应。
实验装置通常包括光源、金属样品和电路部分。
光源可以是氢银光源、钠光源等,用来提供光子。
金属样品作为光电效应的目标物,可以是锌、铜、铝等金属。
电路部分用来测量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和光电流。
通过调节实验装置中的不同参数,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变化。
4. 光电效应的应用领域光电效应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也在各个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太阳能领域中,我们利用光电效应来转化太阳光直接为电能。
而在光电子学领域中,我们可以利用光电效应来制造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器件。
此外,光电效应还被应用于红外线探测、光电子显微镜以及光电子材料等方面。
因此,光电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光电效应与经典物理的矛盾光电效应的发现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实验结果,也对经典物理学提出了挑战。
光电效应的规律及几个相关概念分析
光电效应的规律及几个相关概念分析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会引起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被光能量激发出来的现象。
光电效应的规律是由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的,并且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下面将对光电效应的规律以及几个相关概念进行分析。
1.光电效应的规律:(1)光电效应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等于金属的阈值频率时才会发生。
阈值频率是指能使光电效应发生的最低频率。
(2)光电效应引起的光电子释放是瞬时的,即电子在光照射之后立即被激发出来。
(3)光电效应释放的电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与光的强度无关。
即光的强度增加只会增加光电子的数量,而不会增加其能量。
2.相关概念分析:(1)阈值频率:阈值频率是指能使光电效应发生的最低频率。
当光的频率大于等于阈值频率时,金属才会发生光电效应。
阈值频率与金属的性质有关,不同金属的阈值频率不同。
(2)逸出功:逸出功是指将电子从金属内部逼出所需的最小能量。
逸出功决定了金属对光电效应的敏感度,逸出功越大,金属对光电效应越不敏感。
(3)光电流:光电效应产生的电流被称为光电流。
光电流与光的强度和频率有关,但与光的波长无关。
光的强度增加可以增加光电子的数量,从而增加光电流的大小。
(4)光电子:光电效应释放的电子被称为光电子。
光电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与光的强度无关。
(5)动能定理:光电效应中,光电子释放后具有的动能可以通过动能定理计算。
动能定理表示光电子的动能等于光子的能量减去逸出功。
光电效应是量子力学的早期重要实验现象,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爱因斯坦通过光电效应的规律的解释,提出了光的粒子性,即光的微粒被称为光子。
这一概念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光电效应的研究也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等。
总而言之,光电效应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现象之一、光电效应的规律和相关概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光电效应的理解和应用。
光电效应的几个疑难点辨析
光电效应的几个疑难点辨析湖北省恩施高中陈恩谱〇、光电效应基本概念和规律光(电磁波)照射到物质表面,光子能量被电子吸收,从而导致电子克服物质表面束缚而逸出成为自由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电子从物质表面逸出需要克服物质表面的束缚而消耗能量,同一物质表面,不同电子处在不同能级,消耗的能量W 一般是不一样的;最表面最外层电子,消耗的能量最低,这个需要的最小能量值W 0称之为该物质的逸出功,有0W W ≥;每种物质由于其结构决定了其表面能级分布,因此都有特定的逸出功。
当入射光的光子的能量hv 超过物质表面的逸出功W 0时(0h W ν≥,即入射光的频率高于物质的截止频率00W hνν≥=),由于光子多,总有一些电子可以获得光子能量后克服物质表面的束缚而逃逸出来,由能量守恒,有k h W E ν=+,当W 取最小值W 0时,E k 取最大值E km ,即0km h W E ν=+,变形得km 0E h W ν=-,这就是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光电子的初动能介于0到最大值E km 之间:k km 0E E ≤≤。
一、光电效应方程中为什么不考虑电子热运动能量人教版《物理选修3-5》2010年4月第3版第32页“表1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下有一段文字:“若电子吸收的能量与原有的热运动能量之和超过逸出功,电子就从表面逸出”,但是在第33页介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中,却没有电子热运动能量这一项,而只考虑了电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
课文前后矛盾吗?或者说电子热运动能量在光电效应中需要考虑吗?其实,课本第32页右下角有一个旁批:“常温下金属中电子的热运动能量约为4×10-2eV ,比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能量hv (约75eV )小得多,可以忽略”,已经对上述疑问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常温下,金属中电子热运动的速率的数量级为10-5m/s ,很容易计算得知电子热运动动能的数量级为10-2eV ,而通常光电效应所需光子最小能量(逸出功)的数量级为100~101eV ,远大于电子热运动动能,因此,常温下的确不需要考虑电子热运动能量。
《光电效应》 知识清单
《光电效应》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发现对于理解光的本质以及物质和能量的相互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1、存在截止频率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某个特定值(截止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
低于截止频率的光,无论其强度多大,都无法使电子逸出。
2、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大,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3、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光电流也就越大。
4、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无论入射光的强度如何,只要频率高于截止频率,光电子的逸出几乎是瞬间完成的,时间通常在 10^(-9) 秒以下。
三、光电效应的经典理论解释遇到的困难经典物理学认为,光是一种连续的电磁波,其能量分布是均匀的,强度越大,能量越大。
然而,按照经典理论,无法解释以下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1、截止频率的存在经典理论认为,只要光足够强,无论频率多低,都应该能使电子逸出,但实际并非如此。
2、光电子初动能与频率的关系经典理论认为光强越大,电子获得的能量越大,但实验表明光电子初动能只与频率有关。
3、光电效应的瞬时性经典理论认为电子吸收能量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应该瞬间发生光电效应。
四、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学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他认为,光不是连续的电磁波,而是由一个个离散的光子组成,每个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 E =hν,其中 E 是光子的能量,h 是普朗克常数,ν 是光的频率。
当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其能量被金属中的电子吸收。
如果光子的能量大于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逸出功(W₀),电子就会逸出,其初动能为 Eₖ =hν W₀。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各种实验现象:1、截止频率的存在当入射光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光子能量小于逸出功,电子无法逸出。
光电效应学习中学生困惑的几个问题
Җ㊀山东㊀袁永超㊀㊀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G5»第十七章第2节 光的粒子性 对光电效应作了详细的介绍.实践表明此章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光电效应描述的是微观世界的规律和现象,学生不能借助经验知识构建恰当的模型来帮助分析.另外,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波的相关知识则很难理解光的干涉㊁衍射㊁偏振等知识.因此这一节的学习若不采取相应的策略只能演变成机械记忆.基于上述原因,在光电效应学习过程中,采用问题驱动的策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使思维可视化,则对学生的学习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辩证看问题的策略使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锌板一定要带负电吗可不可以不带电或者带正电?学生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认为人为地使锌板带上负电有刻意之嫌,于是产生锌板不带负电是不是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这个疑惑.入射光是紫外线,光子能量比较低,一般为几电子伏特,光子与电子间的作用较弱.另据实验表明,辐射到金属表面的大量光子中,大约每103~105个光子能激发出一个光电子.可见,若锌板不带电,或者带正电,能够发射的光电子数量是极其稀少的,光电流也就非常弱小,很难观察得到.因此让锌板带负电,在锌板的表层就存在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很弱,容易吸收光子的能量而发射.因此,该实验需事先使锌板带上负电.2)类比的策略使学生提出 能不能用公式I =ER +r 和I =q t 来分析光电效应的电路 问题(如图1所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看起来很熟悉,这不就是以前学过的分压式电路吗?学生没有深究就想运用熟悉的电学规律进行分析.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一个含光电管这种非线性元件的电路,欧姆定律并不适用,所以不能用I =E R +r进行电路分析.而I =qt则可以用来分析除光电管之外的电路.电子定向移动产生电流的速率即导线中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而不是电子在A ㊁K 之间运动的速率.3)联想的策略使学生提出 A ㊁K 之间加高电压时,无须光照也能发射电子,怎么判断是不是真正发生了光电效应 的问题.学生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学习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第一节 电子的发现 中,在A ㊁K 之间接通电源时,感应线圈产生的近万伏电压能使K 极发射电子,因此有必要对比光电效应进行剖析(如图2所示).图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图2㊀光电效应与真空管的原理是截然不同的.光电效应是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之后克服原子的束缚发射光电子.而真空管是在两极板间加高压,使得金属板的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负极板发射出来.若真空管里面的空气不够稀薄的话,高压还会使空气电离,导致电子高速运动产生电子流.从使用的电源看,光电效应实验使用的是电池,电压一般不高,而电子的发现实验中玻璃管使用的是标明8k V 的电源,所以光电效应中不是由于电场的作用导致电子发射.光电效应中即便是加反向电压,以金属钠作为K 极,紫外线作为入射光为例,钠的逸出功为2 29e V ,紫外线的频率取1016H z ,则由E k =h ν-W 0和e U =E k ,可推知U ʈ39V ,显然远低于8k V.通过对上面几个问题的解答,我们发现一些问题是人为造成的,教师一方面可以采用理想实验㊁举例类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波的知识,消除学习障碍.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提前学习相关波的基本知识,为光电效应的教学做一些铺垫.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取消模块选择,让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基础知识.作为一个理科学生,尤其是想要在大学期间继续深入学习物理知识的学生,如果在高中阶段物理知识有所缺失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03。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一、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如图17-2-1所示,用弧光灯照射锌板,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就带正电,即锌板也带正电这说明锌板在光的照射下发射出了电子。
(1)定义: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2)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如图17-2-2所示)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 在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光电子,电源加在K与A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整,正负极也可以对调。
2、光电效应的规律(1)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首先在入射光的强度与频率不变的情况下,I-U的实验曲线如图17-2-3所示,曲线表明,当加速电压U增加到一定值时,光电流达到饱和值I m。
这是因为单位时间内从阴极K射出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若单位时间内从阴极K上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为n,则饱和电流I m=ne式中e为电子电荷量,另一方面,当电压U减小到零,并开始反向时,光电流并没降为零,这就表明从阴极K逸出的光电子具有初动能,所以尽管有电场阻碍它运动,仍有部分光电子到达阳极A,但是当反向电压等于-U c时,就能阻止所有的光电子飞向阳极A,使光电流降为零,这个电压叫遏止电压,它使具有最大初速度的电子也不能到达阳极A,如果不考虑在测量遏止电压时回路中的接触电势差,那么我们就能根据遏止电压-U c来确定电子的最大速度v m和最大动能,即在用相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光去照射阴极K时,得到的I -U曲线如图17-2-4所示,它显示出对于不同强度的光,U c是相同的,这说明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光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相同的。
此外,用不同频率的光去照射阴极K时,实验结果是:频率愈高,U c愈大,如图17-2-5,并且与U c成线性关系,如图17-2-6。
频率低于ν0的光,不论强度多大,都不能产生光电子,因此,ν0称为截止频率,对于不同的材料,截止频率不同。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①饱和电流I m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见图17-2-4)。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光电效应”中易错概念辨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光电效应”中易错概念辨析“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学习中要澄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光子”、“光电子”、“光子的能量”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这对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1. “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是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即能量是不连续的),光子不带电,是微观领域中的一种粒子;而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因此其本质就是电子。
2. “光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强度”光子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能量为ν=h E ,其大小由光的频率决定;而入射光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入射光中包含光子数的多少,入射光的强度可表示为ν=nh P ,其中n 为单位时间内的光子数。
例1. 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 )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C.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D. 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解析:选A 、C 。
该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则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W h E k -ν=得:入射光频率不变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若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表明单位时间内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减少,产生的光电子数也必减少。
故答案A 、C 正确。
例2. 已知每秒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能为J 104.13⨯,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
假设可见光的波长约为0.55μm ,普朗克常数s J 106.6h 34⋅⨯=-,由此可估算出太阳每秒辐射的可见光的光子数约多少个。
(只要求两位有效数字)解析:因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为均匀的,就可认为太阳每秒辐射的可见光的光子数就等于以太阳为球心,日地之间距离为半径R 的球面上每秒获得的可见光的光子数。
已知每秒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能J 104.13⨯=σ,可见光所占的能量为%45=η,则太阳每秒辐射的可见光的能量σηπ=2R 4E ,每个可见光子的能量ν=h E 0,则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为:hcR 4E E n 20σηλπ==,代入数据可得:44109.4n ⨯=。
关于光电效应的思考与讨论
关于光电效应的思考与讨论
你好,光电效应的思考与讨论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具有热辐射和光辐射两种性质。
2、光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极快.当它照到某些介质上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
3、如果没有光源,人眼是不能看见东西的;
4、黑夜里面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5、对于我们观察来说,光线就像镜子,只要接收器透过光线,而后又被放大了,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倒立着看的。
6、但是,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倒立”的世界,也许只存在正常的世界,例如地球的表面有三分之二的陆地都覆盖着水,另外还有三分之一的陆地被冰雪所覆盖。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精选范文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一)知识点一:光电效应现象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极限频率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其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4)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92.光子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ε=hν,其中h=6.63×1034 J·s.3.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hν=Ek+W0或Ek(2)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v2.知识点二: α粒子散射实验与核式结构模型1.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如图13-2-1所示)2.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如图13-2-2所示.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图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知识点三: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1.光谱(1)(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2)光谱分类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亮线,这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 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光带,这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 (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R()(n=3,4,5,?),R是里德伯常量,R=1.10×10 m,n为量子数.2.玻尔理论(1)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3)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点拨:易错提醒n?n-1?(1)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数为N=C2=,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n的光谱线数最多为(n-1).(2)由能级图可知,由于电子的轨道半径不同,氢原子的能级不连续,这种现象叫能量量子化.考点一:对光电效应的理解 1.光电效应的实质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某个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使其动能变大,当电子的动能增大到足以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时,便飞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2.极限频率的实质光子的能量和频率有关,而金属中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需要的能量是一定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才能发生光电效应.这个能量的最小值等于这种金属对应的逸出功,所以每种金属都有一定的极限频率..对光电效应瞬时性的理解光照射到金属上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不需要积累,吸收的能量立即转化为电子的能量,因此电子对光子的吸收十分迅速.光电效应方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从金属表面逸出,其中只有直接从金属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k=hν-W0.如图13-2-4所示.5.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1)常见电路(2)两条线索①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②通过光的强度分析:入射光强度大→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3)常见概念辨析? ?每秒钟逸出的光电子数——决定着光电???流的强度光电子???光电子逸出后的最大初动能?1mv???强度——决定着每秒钟光源发射的光子数照射光??频率——决定着每个光子的能量ε=hν? 规律总结:(1)光电子也是电子,光子的本质是光,注意两者的区别.接发出的光电子初动能才最大.考点二:氢原子能级和能级跃迁1.氢原子的能级图n?n-1?(1)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为N=C2=. n(2)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二)知识点一:天然放射现象和衰变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γ射线.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②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作示踪原子等. ③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2.原子核的衰变(1)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分类α衰变:AZX→Z-2Y Aβ衰变:AZX→Z+1Y(3)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点拨:易错提醒?1?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对个别或少数原子核,无半衰期可言.?2?原子核衰变时质量数守恒,核反应过程前、后质量发生变化?质量亏损?而释放出核能.知识点二:核反应和核能1.核反应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2.核力核子间的作用力.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只在相邻的核子间发生作用.3.核能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亦称核能.4.质能方程、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原子核的质量必然比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和要小Δm,这就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的核能ΔE=Δmc【考点解析:重点突破】考点一:衰变和半衰期2.对半衰期的理解(1)根据半衰期的概念,可总结出公式11N余=N原t/τ,m余=m原()t/τ22式中N原、m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N余、m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考点二:核反应方程的书写规律总结能用等号连接.来写核反应方程.考点三:核能的产生和计算1.获得核能的途径(1)重核裂变: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重核裂变的同时放出几个中子,并释放出大量核能.为了使铀235裂变时发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应大于它的临界体积.(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要想使氘核和氚核合成氦核,必须达到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2.核能的计算方法(1)应用ΔE=Δmc2:先计算质量亏损Δm,注;(2)核反应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我们;规律总结;2根据ΔE=Δmc计算核能时,若Δm以千克为单位;(1)应用ΔE=Δmc2:先计算质量亏损Δm,注意Δm的单位1 u=1.66×1027 kg,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u是原子质量单位.(2)核反应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来计算核能.规律总结2根据ΔE=Δmc计算核能时,若Δm以千克为单位,“c”代入3×1082若Δm以“u”为单位,则由1uc=931.5_MeV得ΔE=Δm×931.5_MeV.高中物理光的本质知识点一、波的干涉和衍射:1、干涉: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互叠加,在某些地方振动加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1)发生干涉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2)波峰与波峰重叠、波谷与波谷重叠振动加强;波峰与波谷重叠振动减弱;(3)振动加强的区域的振动位移并不是一致最大;2、衍射:波绕过障碍物,传到障碍物后方的现象,叫波的衍射;(隔墙有耳) 能观察到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3、衍射和干涉是波的特性,只有某物资具有这两种性质时,才能说该物资是波;二、光的电磁说:1、光是电磁波:(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2)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3)光能发生衍射、干涉现象;2、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1)从左向右,频率逐渐变大,波长逐渐减小;(2)从左到右,衍射现象逐渐减弱;(3)红外线:热效应强,可加热,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4)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化学效应能,能辨比细小差别,消毒杀菌;3、光的衍射:特例:萡松亮斑;4、光的干涉:(1)双缝(双孔)干涉:波长越长、双孔距离越小、光屏间距离越大,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越大;(2)薄膜干涉:特例: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检测工件的平整性,夏天油路上油滴成彩色猜你感兴趣:1.高中物理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知识点总结2.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总结3.高三物理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4.高考物理考点总结高考物理复习纲要5.高一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6.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浅析光电效应中的小疑惑
2.3“正向电压”与“反向电压” (1)电子从阴极K出来,在AK问电场力的作用下,从 阴极K加速运动到阳极A,形成光电流.
故(C)选项不正确. 3弄清二个“三”
由Wo=hvo得‰=觜.
Vl—V2
.P(U广U2)
3.1光的电磁学说与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三个矛盾 光的电磁学说认为(1)光越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 大.(2)只要光足够强,电子就可以逸出,不存在截止频率. (3)光很弱,电子需要几分种才能获得逸出的能量.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
乒|| 形
f 图7
(强) (弱)
的矛盾到爱因斯坦光量子的假说到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到密立根的实验证明.学生们在理清这些疑云后再回归课 本理解这一节的思路就容易多了. (收稿日期:2010一03—25)
一43—
万方数据
初始条件0=0时,口=7.10,所以常数
的功为唧.
对小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oosO—f=研五d'o,
..2
c=Ⅶ2一辫. 所以口2=蕊[(1—21,2)sin8+3产00s日]+(口。2一 黯)e-埘.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N—mgsin02优专,f2刖・
所以
mg(oosO一∥sin口)一理R壁=m盅=研丽dv五dO.
一41一
万方数据
Vd.31 No.11
物理教师
PHYSICS TE ACHER
(2010)
第31卷第1l期 2010燕
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电流. 2.2“光电子动能”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金属中原子外层的电子会脱离原子而做无规则的热运 动.但在温度不很高时,电子并不能大量逸出金属表面,这 表明金属表面层存在一种力,阻碍电子逃逸.电子要从金属 中挣脱出来,必须克服这种阻碍做功.使电子脱离金属表面 所做的最小功叫做逸出功.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吸收 光子的能量,就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要克服原
高中物理 模块要点回眸 第15点 光电效应中的四对概念辨析素材 教科版选修35
第15点光电效应中的四对概念辨析“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要分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光子”与“光电子”、“光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强度”等,这对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一、“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是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是微观领域中的一种粒子;而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因此其本质就是电子.二、“光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强度”光子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能量为ε=hν,其大小由光的频率决定;而入射光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入射光中所包含光子的能量总和,入射光的强度可表示为I=nhν,其中n为光子数.三、“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电子的初动能”金属表面的电子,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就能从金属表面逸出,那么这些光电子具有最大初动能,其值为E k=hν-W(式中W为金属的逸出功).而不从金属表面发射的光电子,在逸出的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会更多,所以此时光电子的初动能E k′<E k.四、“光电流”与“饱和光电流”在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为:开始时,光电流随电压U的增大而增大,当U比较大时,光电流达到饱和值I m,这时即使再增大U,在单位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光电子定向移动,光电流也就不会再增加,即饱和光电流是在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电流.因此在解光电效应的题目时,应注意明确是光电流还是饱和光电流.对点例题用同一束单色光,在同一条件下,先后照射锌片和银片,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在这两个过程中,对下列四个物理量来说,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可能相同的是________,一定不相同的是________.A.光子的能量B.金属的逸出功C.光电子的初动能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解题指导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同一束单色光频率相同,因而光子能量相同;逸出功等于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需要做的最少的功,因此只由材料决定,锌片和银片的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逸出功一定不相同;由hν=12mv 2max +W ,照射光子能量hν相同,逸出功W 不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由于光电子吸收光子后到达金属表面的路径不同,途中损失的能量也不同,因而脱离金属时的初动能分布在零到最大初动能之间.所以,在两个不同光电效应的光电子中,初动能是可能相等的.答案 A C BD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B .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C .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D .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 答案 A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金属中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一个光子的能量也只能交给一个电子.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后,动能立即增大,不需要积累能量的过程,不存在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的现象,且只有当入射光的能量不低于该金属的逸出功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即入射光频率不低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几个问题,其他论文文档]对光电效应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对光电效应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光电效应现象,是光具有粒子性的第一个实验证据,在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中学物理中编入这一内容,其目的在于引入光子概念,为说明光的粒子性提供依据。
因限于中学阶段物理知识水平,教材不可能详细阐述其产生机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易产生一些模糊认识。
本文就下述几个问题谈谈看法,以供参考。
一、光电子的产生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光的照射下释放出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现象,释放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必须用爱因斯坦光子理论解释。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提问:吸收光子的电子是金属中的什么电子?是束缚电子还是自由电子?这个问题值得考虑。
吸收光子的电子应该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而非束缚电子。
分析如下,如果是束缚电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其光电效应方程应为:式中W是电子越过金属表面时克服表面势垒所做的功,E是束缚在某壳层上的电子电离出来所需的能量。
实际上,许多金属的逸出功的值约为2.0—7.0eV,比E的值要小得多,而和W 相当。
例如铯的最低电离能约为3.9eV,其逸出功约为1.9eV,如用1.9—3.9eV的光子入能使铯产生光电效应,而不能使铯的束缚电子电离。
很显然逸出的光电子并非是束缚态的电子。
那么电子克服表面势垒所做的功W与逸出的功的关系怎样?在金属表面附近,由于垂直于表面的晶体周期性中断,作用在表面原子内外两侧的力失去平衡,相应的电子密度分布也发生变化,通过表面原子和电子自洽相互作用,使得表面原子和电子分布趋向新的平衡,在表面区出现电偶极层,电子穿越该层区逸出表面时要克服电场力做功。
此功与逸出功的值正好相当。
由上述可知,光电效应中光电子是金属中自由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而产生的。
当然,如果光子能量大于原子的电离能,则束缚电子也可以成为光电子。
由于普通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的能量并非很高,因此不可能使束缚电子逸出。
如若电子能量过高,则会发生康普顿效应而非光电效应。
因为不同能区的光子与金属发生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的三个疑点辨析
光电效应的三个疑点辨析湖北省恩施高中陈恩谱一、光电效应方程中为什么不考虑电子热运动能量人教版《物理选修3-5》2010年4月第3版第32页“表1 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下有一段文字:“若电子吸收的能量与原有的热运动能量之和超过逸出功,电子就从表面逸出”,但是在第33页介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中,却没有电子热运动能量这一项,而只考虑了电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
课文前后矛盾吗?或者说电子热运动能量在光电效应中需要考虑吗?其实,课本第32页右下角有一个旁批:“常温下金属中电子的热运动能量约为4×10-2eV,比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能量hv(约75eV)小得多,可以忽略”,已经对上述疑问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常温下,金属中电子热运动的速率的数量级为10-5m/s,很容易计算得知电子热运动动能的数量级为10-2eV,而通常光电效应所需光子最小能量(逸出功)的数量级为100~101eV,远大于电子热运动动能,因此,常温下的确不需要考虑电子热运动能量。
不过,当金属的温度很高时(通以强电流),比如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时(钨丝工作温度为2500K),电子热运动的动能就会增大到超过逸出功,从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形成所谓热电子。
这就是热电子枪的工作基础。
二、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有什么区别1、电子状态的区别在光电效应中,电子处于束缚状态,需要考虑金属对电子的束缚作用(逸出功),但是康普顿效应中明显没有考虑金属对电子的束缚作用,而是把电子当做静止的自由电子。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个区别呢?其实,光电效应中,光源采用的是普通光源或者紫外光光源,光子能量的数量级在100~101eV内,这和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要的能量在一个数量级,因此,必须考虑金属对电子的束缚作用。
但是,康普顿效应中,所用光源为X射线源,X射线光子能量达104eV数量级,远大于金属的逸出功和电子热运动能量,因此完全不必考虑金属对电子的束缚作用和电子的热运动能量,而可以把金属外层电子当做自由电子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效应的三个疑点辨析
一、光电效应方程中为什么不考虑电子热运动能量人教版《物理选修3-5》“表1 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下有一段文字:“若电子吸收的能量与原有的热运动能量之和超过逸出功,电子就从表面逸出”,但是在第33页介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中,却没有电子热运动能量这一项,而只考虑了电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
课文前后矛盾吗?或者说电子热运动能量在光电效应中需要考虑吗?
其实,课本第32页右下角有一个旁批:“常温下金属中电子的热运动能量约为4×10-2eV,比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能量hv(约75eV)小得多,可以忽略”,已经对上述疑问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常温下,金属中电子热运动的速率的数量级为10-5m/s,很容易计算得知电子热运动动能的数量级为10-2eV,而通常光电效应所需光子最小能量(逸出功)的数量级为100~101eV,远大于电子热运动动能,因此,常温下的确不需要考虑电子热运动能量。
不过,当金属的温度很高时(通以强电流),比
如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时(钨丝工作温度为2500K),电子热运动的动能就会增大到超过逸出功,从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形成所谓热电子。
这就是热电子枪的工作基础。
二、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有什么区别
1、电子状态的区别
在光电效应中,电子处于束缚状态,需要考虑金属对电子的束缚作用(逸出功),但是康普顿效应中明显没有考虑金属对电子的束缚作用,而是把电子当做静止的自由电子。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个区别呢?
其实,光电效应中,光源采用的是普通光源或者紫外光光源,光子能量的数量级在100~101eV内,这和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要的能量在一个数量级,因此,必须考虑金属对电子的束缚作用。
但是,康普顿效应中,所用光源为X射线源,X射线光子能量达104eV数量级,远大于金属的逸出功和电子热运动能量,因此完全不必考虑金属对电子的束缚作用和电子的热运动能量,而可以把金属外层电子当做自由电子来处理。
2、光子能量可以分割吗
人教版《物理选修3-5》2010年4月第3版第
32页介绍说,爱因斯坦认为,光子的能量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当入射光子的能量超过金属逸出功时,光子能量就被电子整个的吸收,电子立即获得足够的能量,就能立即从金属表面逸出。
但是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光子与自由电子“碰撞”后,散射出来的光子的波长变长了,乍一看来,似乎光子的能量、动量在与电子“碰撞”过程中部分的分给了电子,剩余部分自己带走——光子能量是可以分割的!这与爱因斯坦的观点不是相冲突吗?
其实,课本并没有做出或暗示上述结论,这个疑问的产生,是因为将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过程,不恰当的类比桌球“碰撞”导致的。
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散射光子与入射光子已经是不同的光子——波长、频率都发生变化了!实际上,光子与自由电子“碰撞”过程,经历了吸收和发射两个过程——首先是入射光子被电子吸收,然后被激发的电子再释放出一个新的光子。
康普顿效应的全过程可以用费因曼图表示为如下图所示:
三、光电效应中入射光频率是否必须大于截止频率课本上叙述的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其实是在普通光源照射下得到的实验规律,这种情况下,光照强度并不大,可以认为在电子尺度来看,光子太过于稀疏,电子同时吸收多个光子的可能性极低,如果电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小于逸出功而无法逸出,电子吸收的能量将迅速耗散到整个金属中,转变为热能,因此几乎无法观察到多光子光电效应。
因此,普通光源照射金属材料时,必须要求入射光子能量超过金属的逸出功,即入射光频率必须超过金属的截止频率。
但是,若采用强激光照射金属材料,由于光子密度足够大,电子几乎可以同时吸收多个光子,这样,即使入射光的频率低于金属的截止频率,电子吸收的多个光子的总能量也可能超过金属的逸出功,从而发生多光子光电效应。
因此,入射光频率超过金属的截止频率,并不是光电效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当然,如果不作特殊说明,高中阶段都默认成是在普通光照条件下做的光电效应实验,因此一般情况下,还是默认为需要入射光频率超过金属的截止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