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教学提纲
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危害教案
【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危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毒物污染的定义、特征、种类以及空气、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
2. 了解毒物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毒物污染的定义、类型以及表现形式。
2. 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范措施。
三、教学难点:1. 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2. 如何有效预防毒物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一、什么是毒物污染?毒物污染是指和人体、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和潜在风险的有毒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
二、毒物污染的特征和种类毒物污染的特征:1. 具有危害性。
2. 潜伏期较长,没有消失的指标。
3. 无法自行溶解或分解。
4. 不可能通过生物或自然界的过滤、分解、吸附和沉淀等过程净化。
毒物污染的种类:根据来源和种类分为: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有机物污染指由经济、工业活动和宠物养殖等造成的工业、农村和城市居家庭的有机污染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品、农药、化学反应剂、汽车尾气等;无机物污染:指由人类活动和地球物化学作用而出现的有害无机化合物污染,如:氨、氟、铅、砷、汞、镉、铬和石棉等;放射性污染:指自然界和现代工业技术活动中的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环境空气、水和土壤的放射性污染,如:核电站、核试验、放射性医学应用等所产生的核废料、污泥等。
三、毒物污染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毒物污染的表现形式:1. 空气污染:工业、农业、居民燃煤、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等;2. 土壤污染:化工、有色冶炼、城市垃圾堆放、农用化肥、污水处理等引起的土壤污染;3. 水体污染:工业、农业、生活和旅游等活动引起的水体污染。
毒物污染的处理方法:1. 控制污染源:比如加强工业、农业和交通等的管理与监督,避免污染源的存在;2. 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设置围挡、穿戴防护装置、处理或回收危险化学品等,避免污染物危害蔓延;3. 采用新型的净化技术,例如建立联合消费或联合处理的污染物分类处理系统或采用化合物清除等专业清除技术,减小污染的蔓延及对环境的危害。
2024年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
2024年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土壤学》教材第九章“土壤污染与防治”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来源及危害。
重点探讨2024年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土壤污染的分类及主要来源。
2. 学习土壤污染的危害,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土壤样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土壤污染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来源,让学生对土壤污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影响。
4. 例题讲解:分析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明白这两种污染类型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壤污染的防治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来源2. 土壤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3. 土壤污染防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所熟悉的地区土壤污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来源掌握较好,但对危害部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例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土壤污染防治的最新动态,了解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技术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深入性;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1. 重金属污染:介绍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迁移途径、生物积累和生态风险。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修复教学提纲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修复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阐明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污染情况及造成的危害,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土壤污染及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1].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指对农作物和人畜生物毒性显著的Hg、Cd、Pb、Cr、以及类金属As,还包括具有毒性的Zn、Cu、Co,Ni、Sn、V等污染物,后者在常量下对作物和人体是营养元素,过量时则出现危害.加强土壤污染的化学及生态研究对推动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和污染状况除了来自于土母质本身的重金属,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研究表明:Pb、Cd、Hg、As与大气污染有直接关系[2].来源于象汽车含铅汽油燃烧排放的尾气、工农业生产、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气体,它们经过自然沉降和雨淋进入土壤.公路、铁路两侧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Pb、Cr、Zn,Cu、Co、Cd等,大气汞的干湿沉降也可引起土壤中汞含量的增高.城市大量的工业废水流入河道,其中含有的许多重金属离子,随着污水灌溉、污泥施肥而进入土壤.太原、淮阳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自污灌以来逐年增高.广州市郊污灌区农田中Pb、Cd、Hg、Cr、As等重金属污染超过临界值,残留超标率分别达16%、100%、68%、16%和52%[3、4].研究还表明:用城市污水污泥改良土壤,重金属Hg、Pb、Cr的含量明显增加,青菜中的Pb、Zn、Cu、Cd、Ni也增加[5].胡永定[6]通过对徐州荆马河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的分析和研究,发现Cd是由垃圾施用和农灌引起的,Pb、Zn、Cu、Cr是由垃圾施用引起的,As是农田灌溉引起的,Hg是各种途径都有.另外城市生活垃圾、车辆废弃物、垃圾堆放场附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都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如北京郊区某垃圾场周边土壤中Cd含量是对照组的8倍.金属矿山的开采、有色金属的冶炼排放的废水、重金属冶炼矿渣的堆放,工厂烟囱的排放物等,随着降雨淋溶被带入水环境或直接进入土壤,都会成为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许多研究表明:随着磷肥、复合肥的大量施用,土壤有效镉的含量在不断增加,作物吸收镉量也相应增加.据马耀华等对上海地区菜园土研究发现:施肥后,Cd的含量从0.1mgkg- 1上升到0.32mg kg- 1.魏秀国等人通过对广州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价发现:铅污染最为普遍,其次是砷污染;就污染的程度而言,镉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砷[7].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2.1对土壤生态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的影响大多数重金属在土壤中相对稳定,一旦进入土壤,很难在生物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中分解,难以从土壤中迁出.从而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生物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影响土壤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大量研究证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其微生物生物量比正常使用粪肥的土壤低得多,并且减少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藤应[8]等在国内首次通过核酸快速提取系统提取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的DNA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复合污染导致了农田土壤微生物在基因上的损伤,影响了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细菌丰富度,改变了土壤环境的优势菌群,从而使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化发生变化,重金属复合污染严重的农田土壤DNA含量较低.2.2对植物的影响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能诱导其体内产生某些对酶和代谢具有毒害作用和不利影响的质,间接引起植物伤害.如某些重金属胁迫下植物体内产生过氧化氢、乙烯等类物质对体内代谢和酶活性的负效应,同时也能够对其带来直接伤害.如镉与巯基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合引起氨基酸蛋白质的失活,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9].重金属的胁迫有时会引起大量营养元素(N、P、K)的缺乏和有效性的降低,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含量有抑制植物体对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和转运的能力.重金属处理引起植物铁含量的下降或缺乏,导致铁参与生理过程的异常,呈现铁缺乏症状.如较高浓度的锌处理使大豆出现叶片失绿的毒害症状,在铁供应条件下叶片也不能复绿.经过镉处理的小麦幼苗叶和根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茎和叶中富集的镉量增加,铁、镁、钙和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下降,重金属也影响钙离子在植物体内的分配.研究证明:当镉超过一定浓度后对叶绿素有破坏作用,并促进抗坏血酸分解,使游离脯氨酸积累,抑制硝酸还原酶活性[10].土壤较高的镍水平显著抑制了小麦对氮的吸收,外界较高的镉浓度也引起玉米植株磷浓度和吸收量的下降.刘秀梅等人在研究农作物的分布规律时发现,高浓度的铅严重阻碍作物的生理活动.研究发现:Cr、Hg使小麦、玉米受到污染:Cr、Zn、Cu能引起水稻、蔬菜的污染.茂名市茂南污灌区由于Cd、Pb污染严重,每年有4万吨稻谷不能食用.土壤农作物受Cd污染导致“镉米”的地区还有上海的沙川灌区、广东的广州和韶关地区,广西的阳朔、湖南的衡阳等[11].在我国,由于重金属污染而引起的粮食减产达1000万t/a,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12].2.3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农产品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伤害,尤其是区域性疾病的发生.据沈阳市卫生防疫站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0年污灌历史的张士污灌区,由于使用“镉米”,人尿中Cd含量增高,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溃疡病平均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癌症平均死亡率增加.Cd还影响酶的正常活动,并可造成贫血、高血压、骨痛病等疾病,其危害可达几十年.陕西省华县龙岭村,面粉中镉的含量超出国家标准1.6倍,铅超标2.98倍;芹菜中Hg、Cd、Pb、Cr、As全部超标,其中汞超标16倍,铅83.5倍,属于严重污染和特级污染,现已成为一个“癌症村”,经查明:铅、砷污染是致癌的主要原因.曾昭华、曾雪萍研究了癌症与土壤环境中Sn元素的关系[13]发现:癌的产生和发展与土壤环境中锡元素质量分数有关,居住在锡元素质量分数高的地区的人群,食管癌、宫颈癌死亡率一般较低,而肝癌、鼻咽癌死亡率较高,反之亦然.通过对河南、山西等地的食道癌发病区研究表明:病区土壤中Cu、Zn、V、Zr等元素含量高.砷化物被广泛用作杀虫剂和除草剂,通过对内蒙古、山西等地砷中毒与环境关系的研究[14],证明自然和人为作用能将环境中砷释放出来提高水的毒性,加剧砷中毒的发生并导致癌症发生.As可引起皮肤癌、膀胱、肝脏、肾、肺和前列腺以及冠状动脉疾病和所谓黑足病等慢性肾中毒.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土壤污染的修复途径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措施,其中物理和化学措施主要是通过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使其由活化态转变为稳定态,从而减小其毒害作用.或是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使其保留浓度接近或达到背景值[21].当前世界各国很重视对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的研究,国内外专家曾采用深耕法、排土法、客土法、热解吸法、电化学法、化学冲洗法、热处理法、非毒性化改良剂法等来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但由于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都没有成为理想的修复措施[15- 16].近年来,土壤修复中生物学措施最受关注.3.1生物修复技术3.1.1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植物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或其他污染物,以实现消除或降低污染程度,修复环境的综合环境生物技术[17].主要包括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稳定[18]和植物促进等修复技术.有关植物提取的报道最多,通过植物提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基础是超累积植物,目前已发现400多种,积累Pb、Cu、Ni、Hg、Cr、Co的含量一般在0.1%以上,Mn、Zn含量一般在1%以上[19].国内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蔬菜对不同重金属污染土壤有很大差异[20- 22].已有报道紫花苜蓿对镍和铜离子具有较高的富集作用;叶春和的研究表明:紫花苜蓿对铅也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纸皮桦、加拿大杨[23]、红树对土壤中汞的吸收、储存能力强,苎麻是较强的吸镉耐镉植物.林匡飞在苎麻吸镉特征及镉土的改良试验中得出,在含镉100 mg/kg的土壤上改种苎麻,5年后,土壤镉平均降低26.7%.龙育堂对非食用经济作物苎麻净化土壤中的汞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汞质量分数为130.0 mg/kg的土壤中苎麻仍能正常生活,属耐汞植物.据测算,其种植会使土壤的净化限缩短8.5倍,该技术不仅可去除汞,还可美化环境,带来经济效益[24].植物促进是根据重金属的螯合原理,向土壤中施加螯合剂如EDTA、DTPA、EGTA、柠檬酸等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增加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提高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促进植物的吸收,是植物修复发展的一个新方向[25].因为植物修复主要是通过收割地上部分进行的,施加螯合剂提高了某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促进了重金属向地上部分的转移,因而对植物修复的成功非常有利.研究发现向铅污染土壤中加入EDTA(1.0 g/kg)后24 h,Pb从根向枝干部分的净转移提高了120倍.中国科技工作者陆续发现了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大叶井口边草以及锌、镉等超富集植物[26].很多研究发现印度芥菜可吸收Pb、Zn、Cu、Cd 等,在Cu为250 mg/kg、Pb为500 mg/kg、Zn为500 mg/kg条件下能生长,在Cd 为200 mg/kg出现黄化现象[27].利用超积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一项绿色廉洁的污染治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3.2微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对重金属的亲和吸附或转化为低毒产物从而降低重金属污染程度.由于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亲和吸附能力,有毒金属离子可以沉积在细胞的不同部位或结合到胞外基质上,或被轻度螯合在可溶性或不溶性生物多聚体上,一些微生物如动胶菌、蓝细菌、硫酸还原菌以及某些藻类,能够产生胞外聚合物如多糖、糖蛋白等,它们具有大量的阴离子基团,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李志超发现有些微生物能把剧毒的甲基汞降解为毒性较低的无机汞.近年来微生物生物技术己逐步应用于净化污染土壤,通常采用新的原位处理、反应器或土壤填埋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加入真养产碱菌株使得土壤水悬浮液得到净化.一些微生物可对重金属进行生物转化,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微生物能够通过氧化还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作用转化重金属,改变其毒性,从而形成了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解毒机制.有人以硒的生物甲基化作为基础进行原位生物修复,通过耕作、优化管理、施加添加剂来加速硒生物甲基化,使其挥发来降低毒性[28].4展望解决重金属元素污染首先从源头控制污染,同时加强重金属元素生态化学行为和修复技术研究,特别是应用前景远大的植物和微生物技术,寻求多种修复技术的综合运用.筛选以体外抗性为主导机制的重金属排异植物,特别是农作物,减少其向可食用部位的转移和积累,减低在食物链中的数量.寻找那些既对污染物有较多的抗性又能保证生物产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的崭新途径.如培养富锌小麦、富锌蔬菜等,既合理利用锌资源又可改善人体锌营养,研究证明补锌效果优于无机制剂硫酸锌.生物修复技术具有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效率高等特点,是一项绿色廉价的治理方法,是值得探讨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4年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2024年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具体内容包括: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及成因;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成因,理解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2. 掌握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关注土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成因;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
难点: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土壤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
2. 讲解:(1)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成因;(2)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地土壤污染为例,让学生分析污染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概念、分类及成因;2.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4. 例题及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我国某地区土壤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答案要点:(1)原因: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2)防治措施:加强监管、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等。
2. 作业题目:简述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答案要点:(1)物理方法:如换土、深耕等;(2)化学方法:如化学淋洗、稳定化等;(3)生物方法: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互动情况。
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教案教案: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教学内容:1. 土壤污染的定义和类型: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掌握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如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2. 土壤污染的来源:了解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城市污水排放等。
3. 土壤污染的影响:了解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如土壤退化、作物减产、水资源污染等。
4.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掌握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措施、工程措施、法规政策等。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和类型,知道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土壤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重点: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土壤污染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提问学生对土壤污染的了解。
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土壤污染的定义、类型、来源和影响。
通过实例和数据,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土壤污染的严重性。
3. 互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土壤污染的看法和经验,讨论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4.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措施、工程措施和法规政策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防治措施的具体应用。
5. 练习:给出一些土壤污染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土壤污染定义:土壤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
类型: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来源: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城市污水排放等。
影响:土壤退化、作物减产、水资源污染等。
防治措施:农业措施、工程措施、法规政策等。
作业设计:1. 请简要解释土壤污染的定义。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七章“土壤与环境”,具体内容包括: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的类型与成因、土壤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重点讲解土壤污染的危害部分,涉及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类型及成因,认识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
2.使学生掌握土壤污染危害的具体表现,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分析土壤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土壤污染危害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土壤污染的概念、类型与成因,以及土壤污染危害的防治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土壤样品、实验器材(用于演示土壤污染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土壤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土壤污染的概念、类型与成因,让学生对土壤污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土壤污染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土壤污染危害的例题,使学生掌握土壤污染危害的具体表现。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土壤污染危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防治土壤污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的概念、类型与成因2. 土壤污染危害的具体表现3.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看法及防治建议。
答案要点:(1)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严重性;(2)土壤污染的主要危害;(3)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2. 作业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土壤污染的相关知识。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七章“土壤环境”,主要涉及土壤污染的危害。
详细内容包括: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及成因;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危害;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及成因,理解土壤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2. 掌握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危害。
重点: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及成因,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土壤样品。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土壤污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土壤污染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2. 知识讲解(1)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2)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危害。
(3)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土壤污染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与土壤污染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土壤样品检测实验,观察土壤污染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及成因2. 土壤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2)列举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危害。
(3)谈谈你对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的认识及防治措施的建议。
2. 答案:(1)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质超过一定限量,影响土壤功能和生态平衡的现象。
分类有: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成因有: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化进程等。
九年级科学土壤与健康1
(3)生活垃圾中,合成纤维、塑料、 橡胶等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能被 分解者分解,残留在土壤中,会破坏 土壤结构。
(4)化学物质,电池等。
三、土壤与健康: 1、土壤中缺碘, 会导致“大脖子病” 2、生物性污染—— 农家肥
土壤污染及防治
污染物
危害
防治措施
化肥:过量的氮肥 土壤板结,破坏破坏土壤结构;
施用过量 会引起土壤中缺铁、锌等元素,
磷肥
磷则成为不溶性状态,不能被作
物利用。
(2)工业废水中的镉、铅、锌、铬等。
1955~1972年 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炼锌厂排放的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 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 饮用水含镉而中毒,中毒者患病初期腰、 背、膝关节疼痛,随后全身疼痛难忍, 骨头变酥,极易折断。有一位患者骨折 达70多处,身长缩短30厘米。1963年至 1979年3 月共有患者共有130人,其中
裸露的 风化作用 岩石的风
微生物
高等植物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岩石
化产物 低等植物
(含矿物养分 没有肥力)
成土过程的开始 土壤肥力不断发展
二、土壤污染 1、 土壤自净能力: (较强)
(1)能被土壤吸附; (2)微生物分解; (3)小动物分解。如:蚯蚓、屎壳郎
土壤污染
2、土壤污染涵义:
当进入土壤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量超过 了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在土壤里积累。 污染物积累超过一定程度,引起土质恶 化,就称为土壤污染。
过量的磷肥 使土质变坏,缺铁、锌
理
等元素,磷呈不溶状态
施
农药:有机氯杀虫剂 在土壤中长期残留,
用
在生物体内积累
工业废水: 含镉、铅、锌、铬等重金属中毒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适用年级:小学4-6年级一、教学目标通过三个实例让同学们了解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土壤污染。
二、教学意义通过了解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土壤污染,让同学们明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并且土壤污染相对大气污染、相对水污染来讲,它的防治难度更大,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下更大的力气、更大的功夫。
三、教学内容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癌症的犯病率持续上升,据估计,每分钟大概就有7个人患上癌症,每天就有大约10000人,为什么中国癌症的犯病率上升这么多,离不开工业发展落下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怎么来的,话不多说,上实例。
2011日本核辐射事件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日本政府13日承认,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可能正在发生“事故”,2号机组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泄漏事故”。
该核电站的3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氢气爆炸风险。
2011年3月13日,共有21万人正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3~4天内放射出的铯137的总量,相当于被定义为7级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10天内泄漏总量的20~50%。
核泄露带来的辐射不但能增高自身的癌症风险,还有可能被传递下去,使得辐射的作用在后代身上展出。
2012广州番禺菜地用有害物垃圾堆肥“狮子会环保执行主席姜喜成用官方认证微博“广州妈妈种菜团-老姜”发布消息:“拜访@番禺淑女农场,听到农场主黄春华介绍,震惊了、哭了,很伤心!也很愤怒!广州市番禺区华南板块八成以上蔬菜基地,都是直接采用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做底肥,有关机构居然完全默许,直接按菜农要求将垃圾运到菜田,缺德呀!害人呀”这一微博引起公众关注。
垃圾作底肥,使得土壤里的有害物质大大增多,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
不论是日本核辐射还是广州番禺菜地有害垃圾堆肥,都离不开土壤污染这四个字。
土壤污染及防治教案
土壤污染及防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六章“土壤污染及防治”,详细内容包括:土壤污染的类型及成因、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措施、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及实践案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掌握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措施,理解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其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措施。
重点:土壤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土壤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土壤污染的类型及成因(2)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措施(4)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及实践案例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土壤污染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类型及成因2.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措施4.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及实践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识。
(1)土壤污染的类型及成因: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生物污染等,成因主要有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化进程等。
(2)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措施: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
(3)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实施严格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加强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等。
2. 拓展延伸:请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实践案例,下节课分享。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I. 前言介绍土壤污染的背景和现状土壤污染这是一个我们并不陌生,但可能并未深入了解的话题。
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如果长期处于被污染的环境中,也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揭开这个“隐形杀手”的神秘面纱,看看它是如何悄无声息地侵入我们的生活,并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土壤污染的背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废弃物、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这些污染物不仅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化学物质,还包括一些放射性物质。
长期以来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那么目前土壤污染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据统计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又以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
在中国由于工业发展迅速,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些地区的土地已经无法再进行农业生产,甚至连日常生活用水都存在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土壤污染,保护我们的家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美丽的生活环境,让子孙后代能够在一个干净的地球上茁壮成长。
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我们都知道土壤是生命的摇篮,它为我们提供食物和生活必需品。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文旨在探讨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以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促进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II. 土壤污染的来源和类型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个来源其实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土壤污染的危害,涉及教材第五章第一节“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其危害”。
内容包括:土壤污染的定义、来源、类型及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其来源;2. 掌握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土壤污染的概念、来源、类型及危害;难点: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我国土壤污染严重的案例,如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引导学生关注土壤污染问题。
2. 知识讲解:(1)土壤污染的定义:介绍土壤污染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土壤污染的含义。
(2)土壤污染的来源:分析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废弃物、农业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等。
(3)土壤污染的类型:介绍土壤污染的常见类型,如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复合污染等。
(4)土壤污染的危害:详细讲解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的土壤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壤污染的危害。
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土壤污染知识的理解。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的概念、来源、类型及危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其来源。
(2)列举两种土壤污染类型,并说明其危害。
(3)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2. 答案:(1)土壤污染的概念:指土壤中出现超过自然背景值的污染物,影响土壤质量,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来源:工业废弃物、农业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等。
(2)土壤污染类型及危害: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元素超过自然背景值,导致土壤质量恶化,影响植物生长,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优质教案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七章“土壤与环境”,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土壤污染的危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主要污染物;掌握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认识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描述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主要污染物,并能阐述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 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壤污染的原因,提出防治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难点: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污染土壤样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土壤污染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
2. 基本概念:讲解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主要污染物。
3. 实践情景:分析土壤污染的典型案例,如“镉大米”事件,让学生了解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土壤污染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主要污染物2. 土壤污染的危害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人类健康3.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主要污染物。
(2)分析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3)结合实际,提出防治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
2. 答案:(1)土壤污染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影响土壤功能和生态平衡的现象。
分类有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等。
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化肥等。
(2)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生长;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污染农作物,影响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长期接触污染土壤,可能导致慢性中毒、疾病等。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侵害优质教案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侵害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五章“环境污染”,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环境污染概述”,第二节“大气污染”,第三节“水污染”,第四节“土壤污染”,以及第五节“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详细内容涉及各类污染物的来源、传播途径、危害机理,以及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防治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的成因、传播途径、危害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环境污染相关资料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态、珍惜资源的情感,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理,以及各类污染防治措施的实际应用。
2. 教学重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成因、传播途径和危害,以及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环境污染概述:讲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分类、成因和传播途径。
(2)大气污染:介绍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举例说明。
(3)水污染:讲解水污染的成因、传播途径、危害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举例说明。
(4)土壤污染:介绍土壤污染的成因、传播途径、危害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举例说明。
(5)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分析各类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机理。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侵害2. 内容:(1)环境污染概述(2)大气污染(3)水污染(4)土壤污染(5)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成因、传播途径和危害。
2024年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
2024年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土壤学》第五章“土壤污染”,具体内容为第3节“土壤污染的危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危害。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壤污染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土壤环境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危害。
难点: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土壤样本。
2. 学具:笔记本、笔、土壤污染调查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土壤污染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
教师活动:展示土壤污染案例,提出问题:“什么是土壤污染?它有哪些危害?”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危害。
教师活动:讲解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危害,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土壤污染调查,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土壤污染问题。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土壤污染调查,填写调查表。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土壤污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讲解例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的类型2. 土壤污染的来源3. 土壤污染的危害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
2. 作业题目:简述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答案: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包括影响植物生长、降低土壤肥力、破坏生态平衡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包括影响食品安全、导致疾病发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土壤污染的类型、来源及危害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掌握不够。
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教案一、教学内容1. 土壤污染的类型及成因2.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措施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土壤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掌握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和措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土壤污染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技术。
难点: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的实践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土壤污染案例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土壤污染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讲解土壤污染的类型及成因,让学生了解土壤污染的基本情况。
(2)分析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介绍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措施,引导学生掌握防治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土壤污染案例,讲解防治方法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土壤污染防治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类型及成因2.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及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建议。
答案要点:(1)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2)提高土壤污染监测和预警能力。
(3)推广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加大治理力度。
(4)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 课后拓展:了解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的成功案例,分析其经验教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土壤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土壤污染防治的实践应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土壤污染与疾病土壤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之间的过度地带,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重要环节,是结合环境各介质的枢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及其食物链的首端,又是许多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和容纳的场所。
(一)土壤污染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分类,① 生物污染:包括各种病原体;② 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包括各种有毒元素及放射性物质等。
1.土壤污染的来源(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又称水型污染,是土壤污染主要的来源。
图北京的水污染(2)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渣污染:又称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图城市垃圾(3)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称大气型污染。
大气中的污染物自然沉降或随降水而降落进入土壤。
(4)其他: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农药、化肥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
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是造成土壤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污染的主要原因医|学教育网整理。
2.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被污染后,常表现出以下特点:(1)影响的综合性:污染的土壤不仅直接造成组成、结构和理化与生态特性的破坏,而且可以污染农作物、水体而对人产生间接影响。
通常可检查对农作物、水体的影响来判断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
(2)危害的长期性:土壤污染后到造成健康危害的后果,常常要经过一个较长久的时间,使人不易察觉。
如日本神通川地区痛痛病的出现和确诊,是经过了数十年才弄清楚的。
因为含镉废水污染土壤、迁移到水稻、并在人体中畜积达到致病的浓度是需要时间的。
(3)污染物变化的复杂性: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迁移过程甚为复杂,不仅取决于污染物的理化特性,而且更受土壤的理化特性、微生物组成以及气象条件的影响医|学教育网整理。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有的被吸附、有的被络合成难溶络盐,可长期存在土壤中。
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氯农药DDT等,在土壤中也分解缓慢。
2024年精选土壤污染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
2024年精选土壤污染教案任意 [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八章“土壤污染”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及来源;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分类及来源,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
2. 掌握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 学会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具备分析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来源及防治措施。
难点: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土壤污染案例图片、演示文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土壤污染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一组土壤污染案例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壤污染的关注,提出问题:“什么是土壤污染?它有哪些危害?”2. 新课导入:讲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及来源,让学生了解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
3. 内容讲解:(1)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2)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土壤污染定义、分类及来源;2. 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3.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土壤污染的定义、分类及来源。
(2)举例说明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
(3)分析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土壤污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活动,了解身边的土壤污染状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土壤课程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通过食物、饮水、空气 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 如,重金属污染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农药残 留可能引发癌症等疾病。
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土壤污染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影响农产品 的质量和产量,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同时 ,土壤污染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担。
农业污染源
化肥和农药使用
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 致土壤板结、酸化、盐渍 化,同时农药残留对土壤 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畜禽养殖污染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 物、重金属等污染物,未 经处理直接排放或堆放, 对土壤造成污染。
农膜残留
农膜使用后未及时回收, 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结 构和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 响。
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被农作物吸收后,会 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
长期受污染的土壤会导致农作物抗逆性减弱 ,易受病虫害侵袭,进一步降低产量和品质 。
影响农产品安全性
土壤中的污染物会通 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土壤污染还会影响农 产品的贮藏性和加工 品质,降低其商品价 值。
地质因素
某些地区地质条件特殊,如含有高 背景值的重金属元素,容易造成土 壤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扩散和迁移。
03
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
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
1 2 3
抑制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会抑 制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导致植物生长 缓慢、发育不良。
响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污染地表水
02
受污染的土壤在降雨等作用下,会将污染物带入地表水体,如
河流、湖泊等,对水生生物和人类造成危害。
影响大气环境
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
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txt
土壤污染的危害教案
一、引言
土壤污染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了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
严重性,并促进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土壤环境。
二、主体内容
1. 定义土壤污染
-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含有有害物质,超过了对人类健康和生
态系统正常运作所需的安全标准。
- 土壤污染源包括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石油、重金属等。
2. 土壤污染的危害
- 影响农作物和动物的健康: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会被作物
吸收,进而传递到人类体内,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同样,食
用了受污染的植物或动物也会对动物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 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土壤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许多生物和植物的生活。
污染土壤可能导致植物死亡,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命周期,并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 污染地下水:污染的水分会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资源。
由于地下水被广泛用作饮用水和灌溉水源,对地下水污染的处理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 经济损失:土壤污染不仅会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无法生长,还会对旅游业、房地产和土地开发等其他行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总结
为了保护土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必须加强对土壤污染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降低污染。
这包括促进环境教育,加强建设合理的工业废弃物处理系统,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强调可持续的土壤管理实践。
四、参考文献
注意:本文档总结了土壤污染的危害,但应注意不要引用无法证实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土壤污染与疾病
土壤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之间的过度地带,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重要环节,是结合环境各介质的枢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及其食物链的首端,又是许多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和容纳的场所。
(一)土壤污染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分类,① 生物污染:包括各种病原体;② 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包括各种有毒元素及放射性物质等。
1.土壤污染的来源
(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又称水型污染,是土壤污染主要的来源。
图北京的水污染
(2)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渣污染:又称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图城市垃圾
(3)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称大气型污染。
大气中的污染物自然沉降或随降水而降落进入土壤。
(4)其他: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农药、化肥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
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是造成土壤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污染的主要原因医|学教育网整理。
2.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被污染后,常表现出以下特点:
(1)影响的综合性:污染的土壤不仅直接造成组成、结构和理化与生态特性的破坏,而且可以污染农作物、水体而对人产生间接影响。
通常可检查对农作物、水体的影响来判断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
(2)危害的长期性:土壤污染后到造成健康危害的后果,常常要经过一个较长久的时间,使人不易察觉。
如日本神通川地区痛痛病的出现和确诊,是经过了数十年才弄清楚的。
因为含镉废水污染土壤、迁移到水稻、并在人体中畜积达到致病的浓度是需要时间的。
(3)污染物变化的复杂性: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迁移过程甚为复杂,不仅取决于污染物的理化特性,而且更受土壤的理化特性、微生物组成以及气象条件的影响医|学教育网整理。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有的被吸附、有的被络合成难溶络盐,可长期存在土壤中。
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氯农药DDT等,在土壤中也分解缓慢。
土壤一旦被污染,消除污染的过程需很长时间。
(二)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1.生物性污染的危害土壤的生物性污染仍然是当前土壤污染的重要危害,影响面广。
(1)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人体排出的含有病原体的粪便污染土壤,人生吃在这种土壤中种植的蔬菜瓜果等而感染得病(人-土壤-人)。
许多肠道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10天至数十天,肠道病毒可存活2~4个月,寄生虫虫卵在土壤中存活时间更长。
(2)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含有病原体的动物粪便污染土壤后,病原体通过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而得病(动物-土壤-人)。
钩端螺旋体的带菌动物有牛医|学教育网整理、羊、猪、鼠等。
炭病杆菌抵抗力强,家畜一旦感染了炭病并污染土壤后会在该地区相当长时间内传播此病。
(3)引起破伤风和肉毒中毒:天然土壤中常含有破伤风杆菌和肉毒杆菌,人接触土壤而感染(土壤-人)。
这两种病菌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能长期存活。
2.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土壤中重金属或类金属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是通过农作物和水进入人体的。
由于工业废水未经过任何处理进行灌田,使土壤中积累有害重金属的量及种类增多,造成严重危害。
(1)镉污染:日本发生的痛痛病就是长期食用含镉大米引起的慢性镉中毒。
含镉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进行农田灌溉,可在农田中不同程度的蓄积,土壤中的镉有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种,前者易被农作物吸收,后者则不易被吸收,但两者可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相互转化:如土壤的pH值呈酸性时,镉的溶解度高,在土壤中易于移动;土壤呈碱性时,镉不易溶解,作物难以吸收。
稻谷、蔬菜等农作物可从土壤中吸收、浓集可溶性镉。
长期摄入小剂量镉,可引起以肾小管损害为主的肾功能及形态障碍,表现为低分子蛋白尿和蛋白尿、尿中磷酸盐、氨基酸和糖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由退化到坏死、管腔扩大、间质纤维化等,肾动能受损后引起维生素D代谢障碍,进而影响了钙代谢及骨骼的病变。
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多胎生
育妇女。
主要临床表现有:早期腰背痛,膝关节疼,继而发展致肩、脚、髋关节等部位,最终全身疼痛、终日喊疼不止,止痛药无效。
患者易在轻微外伤下发生多发生骨折,甚至在咳嗽、喷嚏时也引起骨折。
四肢弯曲变形,脊柱受压缩短变形,骨软化和骨质疏松,行动困难,被迫长期卧床。
该病多在营养不良的条件下发病,最后患者多因极度衰弱和并发其它疾病而死亡。
此病发病缓慢,最短潜伏期2~4年。
镉在体内的生物半减期为16~33年,经过长期的蓄积达到一定程度才发病医|学教育网整理。
本病无特效疗法,死亡率很高。
1955-1972年,食用含镉稻米和饮用含镉水的居民,不断出现“痛痛病”患者,主要是见于绝经期妇女。
1972年3月统计患者超过280人,死亡34人,有100多人出现可疑症状。
合理处理工业废水是防止镉污染的关键问题,一旦造成污染,消除镉污染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
预防措施除保证土壤中镉含量不超过1.0mg/kg外,世界卫生组织(WHO)还建议成人每周摄入的镉不应超过400~500mg。
(2)铬污染:土壤铬污染,主要来自铬矿和金属冶炼、电镀、制革等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
铬渣污染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都有报道。
土壤受铬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六价铬。
六价铬毒性最强,比三价铬毒性大100倍。
铬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并能影响体内氧化还原过程和水解过程。
铬与蛋白质结合能抑制一些酶的活性,还可使维生素C氧化,使血红蛋白变性从而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六价铬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3.农药污染的危害农药污染后,主要通过饮食进入机体,产生各种危害。
(1)急性中毒:急性农药中毒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农药可以引起慢性中毒,报道最多的是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慢性中毒。
(3)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
(三)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
1.工业废渣处理。
2.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
垃圾的处理方法是:① 垃圾的压缩、粉碎和分选;② 垃圾的卫生填埋;③ 垃圾的焚烧;④ 白色污染的防治;⑤ 垃圾的回收利用。
3.污水处理。
4.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