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预防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土壤污染 PPT课件

土壤污染 PPT课件
污染,使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
三、土壤污染现状及特点
土壤污染现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 年4 月17 日】)
一、总体情况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 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 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 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 为 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 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 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 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二、土壤污染的常见形式
土壤荒漠化
是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 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 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风蚀、 风积地貌结构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二、土壤污染的常见形式
•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 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2平方公里,占国土 总面积的27.3%,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 总和 。有60%的贫困县集中在沙区。目前 有400万公顷农田处于沙漠威胁之中。每年 因风沙造成的粮食损失达15亿吨。
二、土壤污染的常见形式
水土流失
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 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 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 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 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 终使岩石暴露。
二、土壤污染的常见形式
•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76万平方公里,其中 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 188万平 方公里。年损失粮食180-300万吨。耕地水 土流失面积达4000万公顷,其中,坡度为25 度以上且严重水土流失的陡坡耕地670万公 顷,每年流失表土 10亿吨。由于受自然条 件的影响,有80%的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 治理。黄河、长江每年由于流失土壤而带 走氮、磷、钾质量达4400万吨。

《土壤污染》课件

《土壤污染》课件

促进持续发展
有效的治理和预防土壤污染,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标至关重要。
感谢收听!
垃圾填埋造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渗漏
垃圾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渗漏到土 壤。
石油、液化气泄漏
石油和液化气泄漏会对土壤造成 污染。
其他人类活动
如无序的拆迁、违规扩建等人类 活动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种类
1 重金属污染
如镉、铅、汞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 有严重危害。
2 农药残留
农药对大气、水、土等造成的污染有害物质 不易降解、同化或转化,对人体和生态环境 都有危害。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本次课件将探讨 土壤污染的来源、种类、危害和治理。
什么是土壤污染?
有害物质存在
土壤中存在有害物质,对人类生活及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土壤污染的来源
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 水和废渣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化肥和农药的残留会渗入土壤。
土壤修复
利用化学、物理和生物手段去除或还原污染物, 恢复土壤功能。
农业合理用地
调整农业用地结构,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 用低污染、健康的农业生产方式。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公共环 境监测和标准体系。
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维护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严重时,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 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3 石油类污染
石油污染会导致土壤结构松散、氧气流通性 变差,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产 生负面影响。
4 其他有机及无机物质污染
如工业废料、电子垃圾等物质会对土壤造成 污染。

2024版土壤污染及防治ppt教案

2024版土壤污染及防治ppt教案
形式
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PPT课件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报告
2024/1/30
26
教育宣传内容及形式
组织实地考察或参观学习 利用网络、媒体等多元化宣传手段
2024/1/30
27
公众参与途径和方式
途径
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等渠道了解土壤污染防治信息
2024/1/30
参加环保组织或志愿者团队,参与土壤污染防治活动
土壤污染及防治ppt教案
2024/1/30
1
目 录
2024/1/30
• 土壤污染概述 • 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政策 •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 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 • 土壤污染防治实践与案例 • 土壤污染防治教育宣传及公众参与
2
01 土壤污染概述
2024/1/30
3
定义与分类
2024/1/30
2024/1/30
9
企业责任与义务
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企业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义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 少土壤污染。
开展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了解自身用地范围内的土壤污染状 况和风险水平。
2024/1/30
实施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
决策支持。
数据发布与公开
定期向社会公布土壤环境质量状 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024/1/30
18
05 土壤污染防治实 践与案例
2024/1/30
19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案例
介绍我国某地区土壤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包括污染状况、治理措施、治理效 果等。
国外案例

土壤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土壤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 )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 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asis)
三类必需微量元素(WHO)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10种,包括锰、 碘、锌、硒、氟、铜、钼、铬、钴及铁。 人体可能必需的元素,共4种,包括硅、 硼、矾及镍。 具有潜在的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 具有人体必需功能的元素,共7种,包括 铅、镉、汞、砷、铝、锡和锂。

土壤污染与疾病
土壤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
﹡粪便、垃圾的 无害化处理:
﹡污水处理: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
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
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 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 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 重金属等); 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 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 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 淀; 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 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土壤环境与健康
第六节
土壤环境与健康


自然环境的构成
地球上所有生物可涉及的空间。包括大气 下层、岩石圈上层、整个的水圈和土壤圈。
土壤(soil)岩石圈
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土壤地质环境与疾病
人体是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 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 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宏量元素是指占人体重量的99.95%的11种元 素。如氢、碳、氮、氧、磷、硫、钙、镁、钾、 钠、氯。 微量元素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 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

【PPT】土壤污染防治.

【PPT】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
①化学污染物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 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各种化学农药、 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②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
③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 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4.增施有机肥,改良砂性土壤 有机胶体和粘土矿物对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 有一定的吸附力。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 砂性土壤,能促进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作用, 是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有效措施。
5.改变耕作制度
改变耕作制度,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 些污染物的毒害。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降解速度 慢,积累明显,残留量大。改水田后DDT降解加快, 仅1年左右土壤中残留的DDT已基本消失。所以实 行水旱轮作,是减轻或消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
灌溉到田间地头的污水
生长中的河藕叶被污水烧焦
2.加强灌区的监测和管理 灌区要加强监测,经常了解污染物的成分、 含量及动态,控制污水灌溉量,避免滥用污水灌溉 引起土壤污染。
造纸污水名正言顺地 冠以“绿化功臣”, 直接排向林地,但事 实与此相反
3.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 对残留量高,毒性大的农药,应控制使用范 围、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大力试制和发展高效、 低毒和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探索和推广生物防 治作物病虫害的途径,尽可能减少有毒农药的使 用。
姓名: 学号:
王 子 银 200575020126
单位:地环学院2005级环境科学班
一、什么是土壤污染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 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 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 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 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土壤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第三节 土壤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工农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急剧增多,产生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新问题。

土壤受废弃物排放、污水灌溉、废气沉降和农药施用的污染。

尤其人们毫无顾忌地滥用土壤作为不断增多的有害废弃物处理场所,向土壤投弃了许多土壤中分解者所不能分解的,或者超出其分解能力的物质,导致土壤自净能力被破坏,以致成为污染物的贮库。

有害物质长年盘踞在土壤中,不断地迁移到相邻环境介质中,通过空气、水和植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属于这些危害的是一些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以及某些重金属和农药在人体组织器官中蓄积所造成的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健康损害。

一、土壤污染的来源与类型 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是指排进土壤的有机物或含毒弃废物过多,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恶化,从而在卫生学和流行病学上产生了有害影响。

(一) 土壤污染的来源土壤污染的来源很多,大致可以分为:1.1.生活污染,包括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等。

2.2.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汽车废气污染。

3.3.农业污染,主要是农药和化肥污染土壤。

4.4.战争污染,在使用核化生武器时,可造成土壤污染。

(二) 土壤污染的类型 土壤主要污染物可分为生物污染物和化学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主要是病原体,除肠道致病菌、寄生虫卵、病毒、钩端螺旋体外,还有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肉毒杆菌等,病原体在土壤中可生存较长时间,如肠道致病菌在土壤中可生存100~170天,结核杆菌生存一年,炭疽芽胞能生存15年之久。

土壤又是寄生虫卵和蚴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的环境,如蛔虫卵可在极低气温下积雪的土壤中存活,在热带地区可存活2年以上。

土壤中已发现100多种能使人类致病的病毒。

肠道病毒在适宜条件下于中性土壤中可存活2~4个月,这些都为土壤传播疾病创造了条件。

化学污染物包括有毒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砷等,农药化肥及有毒的有机物,致癌物如石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PPT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PPT
30人死亡,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率高
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公害事件(2)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
伦敦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入大气且得不到充分扩散而引起。
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
*
2、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
温室效应 形成酸雨 破坏臭氧层
*
*
松花江水污染
3.土壤中有害物质来源
按来源分: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 污染方式: 气型污染 大气污染物沉降 水型污染 工业、农业污水 “镉中毒” 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
*
(一)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危害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为环境污染。
*
第一节 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
环境( environment ) :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WHO) 。
*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它由各种物质因素所组成。
*
环境污染
*
(二)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水质污染
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
1、大气污染直接危害
急性中毒: 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二氧化硫、烟尘)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
*
名称
时间、地点
污染物
后果

《土壤污染》课件

《土壤污染》课件
要点三
病原菌污染
定义
病原菌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各种病原菌带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环境恶化。
来源
病原菌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污水、垃圾等,以及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所导致的抗药性菌株的增加。
影响
病原菌污染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传播疾病途径、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降低土壤肥力等,对人体健康也有潜在危害。
控制农产品质量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加强污染治理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土壤污染的防治
制定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建立土壤监测和预警体系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壤保护的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污染可能导致植被减少、栖息地破坏,进而导致动物栖息地减少、种群数量下降,影响生物多样性。
对动物的危害
土壤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癌症、神经系统损伤、免疫系统失调等。
健康风险
土壤污染可能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产量下降,人类健康风险增加,进而导致经济损失。
生物修复
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排污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土壤污染状况和防治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其他工业化学品
土壤污染物的主要发生途径
大气污染型 水污染型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二、土壤的自净能力
1、土壤自净概念 是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
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 性能。 2、土壤自净的类型: ①物理自净; ②化学自净; ③物理化学自净; ④生物自净。 故土壤具有容纳消化污染物的性能,即土壤环境容量。
在特定地区的外环境,包括水土和食物中 氟元素含量过多,导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人群 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一种以氟斑牙(斑釉 齿)、氟骨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也称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病的流行病学
• 环境中氟的来源
饮水、食物、生活燃煤、工业污染
• 地理分布 •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年限 • 病区类型
• 抑制酶的活性:体内需钙、镁参加的酶活 性被抑制。
• 破坏钙、磷代谢/对骨骼影响
发病机制
表现
F-+Ca2+CaF2 沉着在骨骼
骨质硬化
沉着在肌腱、韧带
软组织硬化 关节活动受限
血Ca2+
缺钙综合症
骨Ca2+吸收
骨质疏松软化 64 64
发病机制
• 对牙齿的影响
表现
过量F-对牙胚发育的毒性
严重缺碘地区或孕妇一次肌注1~2ml 口服碘化钾:
﹡非缺碘性甲状腺肿流行区:针对原因
为了避免碘的丢失,炒菜、煮汤时应在出锅时 再加碘盐,碘盐储存容器放于避光处,并加盖
58
58
补碘的重点人群一儿童、新婚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59
59
(二)地方性氟病 (Endemic Fluoros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铊中铊毒中铊后毒中的后毒朱的致令朱的令头发脱落
主要表现为慢性毒作用:毛发脱落,周围神经损害,视力下降
及失明,影响生殖功能,导致染色体畸变
主界面 | 退 出
上一页 | 下一页
铬污染
来源:铬矿、金属冶炼、电镀 危害:以三价铬和六价铬存在;
六价铬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毒性较强。 ❖ 容易经土壤进入农作物危害居民健康 ❖ 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主要积聚在肝、肾、内分泌腺体 ❖ 可影响体内氧化还原过程和水解过程; ❖ 可使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诱变试验阳性。
皮肤损害
主界面 | 退 出
慢性铬中毒:皮肤粘膜的损害“铬疡”
上一页 | 下一页
你真的要退出本课件吗?


(一)慢性中毒
l影响多种酶活性 生理生化功能紊乱 病理改变 l动物实验 生殖功能异常、胚胎发育不良、繁殖能力下降、 影响免疫和生殖功能
主界面 | 退 出
上一页 | 下一页
(四)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DDT有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六六六有致肝癌作用。
主界面 | 退 出
上一页 | 下一页
(2)重金属污染
破伤风痉挛
上一页 | 下一页
炭疽杆菌
主界面 | 退 出
皮肤炭疽
上一页 | 下一页
主界面 | 退 出
上一页 | 下一页
主界面 | 退 出
上一页 | 下一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主界面 | 退 出
上一页 | 下一页
2.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农药对健康的危害:
农药污染土壤后通过食物链和生物浓缩使体内浓度提高至几千倍, 几万倍;并通过农作物进入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常见的污染物有铅、汞、镉、砷、铬等。
镉污染----慢性镉中毒
——日本富山县神通川地区的痛痛病。
主界面 | 退 出
上一页 | 下一页
铊污染
❖ 来源:砷铊矿开采、 ❖ 危害:
铊中毒前的朱令
1、铊对植物的毒性
2、铊对微生物的毒性
3、铊进入水体和土壤后,经过水生生物、陆地生物的富
集作用进入人体: ❖ 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肝、肾
(三)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㈠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含有病原体的粪便污染土壤,生吃这种 土壤种的蔬菜等会感染得病。痢疾、伤 寒、蛔虫病。 ㈡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 洪水期间,极易造成钩体病疫情的发生和 扩散 ㈢引起破伤风和肉毒中毒
主界面 | 退 出
上一页 | 下一页
主界面 | 退 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