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__第三章
钢筋下料计算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一样钢筋下料按外包尺寸进行,没有内包尺寸,叫内皮尺寸;概念按字面明白得就ok了,拿箍筋来明白得!计算方式: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爱惜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2d弯钩增加长度:一样半圆弯钩为,直弯钩为,斜弯钩为箍筋直径 6 8 10~12箍筋调整值50 60 70箍筋箍筋: (gu jin) ties用来知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一起工作,另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类钢筋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爱惜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爱惜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箍筋形式利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 箍筋直径hpb235级 hrb335级 crb550级6 8 10 12 8 10 12 5 67 890°/90°一样结构 lp≥5d 5d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135°/135°抗震结构 lp≥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钢筋下料计算ppt课件
表
箍筋量度方 法
4 ~5
箍筋调整值
箍筋直径/mm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
40
50
60
70
量内包尺寸
80
100
120
150~170
例5.1 某框架建筑构造,抗震等级为4级,共有10根框架梁,其配筋如图5.23所示,混凝 土等级为C30,钢筋锚固长度LαE为30d。柱截面尺寸为500mm x 500mm。试计算该 梁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配料单(参见混凝土构造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3G10l-l构造详 图)。
碳钢丝制造箍筋时,其末端也应做弯钩,其弯曲直径不小于箍筋直径 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一 般构造不小于箍筋直径的3倍,有抗震 要求的构造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弯钩的方式,如设计无要 求时,可按图5.19(a)、(b)所示加工,有抗震要求的构造,应按图5.19(c) 所示 加工。
3)量度差值
第二种情况:单支筋只勾住纵筋
4号箍筋长度= (h-维护层×2 + 1/2d×2) + 1.9d×2 + max ( 1Od ,75 mm)×2
= (h-维护层×2 + d) + 1.9d×2 + max(lOd, 75mm)×2
(2)按外皮计算箍筋的长度公式推导过程 1号箍筋长度=(b-2×维护层+d×2)×2+(h-2×维护层+d×2)×2 + 1. 9 d×2 + max ( 10d ,75 mm)×2 =(b-2×维护层+2d)×2+(h-2×维护层+ 2d)×2 + 1.9d×2 + max( lOd,75mm) ×2 =2b -4×维护层+4d +2h -4×维护层+4d + 1.9d×2 + max(lOd, 75mm)×2 =(b+h)×2-维护层×+d8 +8 1.9d×2+ max(10d,75 mm)×2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第3章 柱构件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3.2 柱构件平法识图
3.2.2 柱构件截面注写方式与识图
01
柱构件截面 注写方式
02
柱构件截面 注写方式识
图
3.2 柱构件平法识图
3.2.3 柱构件列表注写方式与截面注写方式的区别
柱构件列表注写方式与截面注写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见表3-5,可以看出,截面注写方式不再单 独注写箍筋类型表和柱列表,而是用直接在柱构件平面图上的截面注写,就包括列表注写中箍筋类 型及柱列表的内容。
3.3 柱构件钢筋构造与计算
由表3-6和表3-7钢筋构造可得基础插筋长度计算公式为 基础插筋(低位钢筋)长度=基础内插筋长度+非连接区长度+llE 基础插筋(高位钢筋)长度=基础内插筋长度+非连接区长度+2.3llE 特别说明:本书中提到的“低位钢筋”“高位钢筋”是相对于柱纵筋竖向连接点的位置而言 的,“低位钢筋”是相对于竖向连接点处于较低位置的柱纵筋,“高位钢筋”是相对于竖向连接点处于 较高位置的柱纵筋。
基础插筋的构造包括两部分: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部分和伸出基础的部分。
3.3 柱构件钢筋构造与计算
1.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构造与计算 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构造,见表3-6。
3.3 柱构件钢筋构造与计算
3.3 柱构件钢筋构造与计算
2.柱基础插筋伸出基础部分采用绑扎搭接时的钢筋构造与计算 柱基础插筋伸出基础部分采用绑扎搭接时的钢筋构造,见表3-7。
图3-7 截面识图
3.2 柱构件平法识图
(2)芯柱 ①如果某柱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芯柱,则在柱平面图引出芯柱编号。 ②芯柱的起止标高按设计标注,如图3-8所示。
3.2 柱构件平法识图
3.2 柱构件平法识图
芯柱定位随框架柱,不需要注写其与轴线的几何关系。 ④芯柱配筋,由设计者确定。 (3)纵筋 当柱(包括矩形柱、圆柱和芯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时,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 一栏中;除此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 边一侧中部筋和h 边一侧中部筋三项分别注写(对于采用 对称配置的矩形截面柱,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见表3-4。
第三章(11)(第一课)
施-02所示。
项目3 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3.1.1 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是指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
5
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 其中,在柱表中注写柱编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 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 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如图3-1所示。 1. 注写柱编号 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应符合表3-1的规定。
29
项目3 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3.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三 柱子在基础端部,柱外侧插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且基 础高度hj>laE,如图3-8所示。钢筋构造要点: (1) 柱插筋插至基础板底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 (2) 插筋底部弯折6d且不小于150 mm,弯折方向相同并 朝向基础内部; (3) 插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的部位应设置锚固区横向 箍筋,锚固区横向箍筋应满足直径不小于d/4(d为插筋最大
项目3 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2.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二 柱子在基础中部,插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d且基础高度 hj ≤ laE(la)),如图3-7所示。钢筋构造要点:
27
项目3 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28
图3-7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二
项目3 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1) 柱插筋插至基础板底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且在基 础内的竖直段长度不小于0.6labE或0.6lab; (2) 插筋底部弯折15d,弯折方向不同; (3) 基础内箍筋间距不大于500 mm,且不少于两道矩形 封闭箍筋(非复合箍)。
2
(2) 具备柱钢筋算量的基本能力。
项目3 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素质目标: (1) 能够耐心细致地读懂关于柱的图集和图纸。 (2) 能够通过查找、询问和自主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
框架柱钢筋计算
框架柱钢筋计算框架柱钢筋计算一、“平法"柱的标注方法现行柱钢筋“平法”设计的表达方式有列表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两种。
二、基础插筋的计算(图2) (图3)(图4)(图5)弯钩长度a的取值表: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竖直长度弯钩长度a≥0。
5laE(≥0。
5la)12d且≥150≥0.6laE(≥0.6la)10d且≥150≥0。
7laE(≥0。
7la) 8d且≥150≥0.8laE(≥0。
8la) 6d且≥150三、柱根的判断(03G101-1P41、GB50010—2002 P178)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图6)(图6)注:1、柱根:有地下室时的柱根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和首层楼面位置,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顶面,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2、底层柱: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指的是相邻基础层和首层,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3、底层柱净高: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至相邻基础层的顶板梁下皮的高度和首层楼面到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
四、地下室纵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地下室柱纵筋长度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3G101-1P36注: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图7五、首层纵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首层柱纵筋长度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3G101-1P36注: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图7(图7)六、中间层纵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计算公式说明附图称中间层柱纵筋长度长度=二层层高- max{二层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max{三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3G101-1P36注:1、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2、变截面柱钢筋连续通过。
钢筋(第三章)梁钢筋的计算
8.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 1)箍筋长度=[(b—2 ×保护层厚度)+(h—2 ×保护层厚 度)] ×2+1.9d ×2+max(10d,75) ×2
8.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 2)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 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加密区长× 2)/非加密区间 距—1 3)加密区长度: 【例3-4-1】 1级抗震:max(梁高hb ×2,500) F 2~4级抗震:max(梁高hb ×1.5,500)
第二排端支座负筋 =ln/4+max[(laE), (0.4labE+15d),(支座宽—保护层 +15d)]
Ln取第一跨净长
6.框架梁钢筋计算——梁上部负筋
2、梁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ln/3 × 2+hc
Ln取左右跨中较大值
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ln/4 × 2+hc
Ln取左右跨中较大值
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第二排负筋
(1)上部纵筋下弯至梁底: 屋面框架梁上部第一排负筋长度=净跨Ln1/4十(左端 支座宽—保护层)十弯折(梁高—保护层)
(2)上部纵筋下弯1.7LabE: 屋面框架梁上部第一排负筋长度=净跨Ln1/4十(左端 支座宽—保护层)十1.7LabE×2
4、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4.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1)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 2)通长筋+(架立筋)
a.如果只有上部通长筋,没有下部通长筋,则在集中标注只表示上部通长筋。 b.如果同时有上部通长筋和下部通长筋,用分号“; ”隔开。 比如: 2 22;3 25 表示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75 300 202.635
轻工学院 土木专业
土木工程施工
3.1 钢筋的配料
例2:某三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2级,其中KZ1配筋情况如图所示。
从施工图纸中查到该结构基础扩大顶面标高为-1.2m,基础底面标 高为-1.8m,基础底板底面双向配筋直径为20mm,基础底面混凝 土保护层为40mm;各层板顶结构标高分别为3.6m、6.9m、10.2m, 楼板厚均为120mm,框架梁高600mm;柱纵筋在基础中水平弯折 按200mm计,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为C30,混凝土保护层为30mm,箍筋按外皮计算的调整值取18.5d。
量度尺寸
2.25d
轻工学院 土木专业
土木工程施工
1350 弯钩增加值:
外包尺寸 b
规范规定,抗震构件应采 用封闭箍筋,且箍筋末端
应做135°弯钩,弯钩的平 d 直段取max(10d,75)。
当弯心直径D=2.5d ,
弯钩的平直段取10d 时
弯心直径D 下料长度为lx
弯钩增加值
= 10d + π( D+d )×1350/3600-(D/2+d) =10d+4.123d-2.25d=11.873d≈11.9d
如图所示: 900
外包尺寸= AC+BC = 2AC
2( D d )tg
2
2
中心线尺寸=MPN (D d )
360
量度差值 =外包尺寸-中心线尺寸
AC
MP
NB D
d
弯折角度
(D 2d)tg (D d) ( 900)
2
360
轻工学院 土木专业
土木工程施工
常见角度弯折的弯曲量度差值
轻工学院 土木专业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2×6650/3+550=4983㎜
第二排直筋加工尺寸、下料长度L1=2max{Ln左, Ln右}/4 +hc
=2×6650/4+550=3875㎜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第五节 边跨下部跨中直角筋的加工尺寸、下料长度计算
13871
240
240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三、通长筋在施工中截断接长处理 当梁为连续几跨时通长筋往往很长,这在施工中搬运是很不
方便的,为方便施工可在 “LlE”图示位置或在跨中Lni/3范围内采 用一次搭接接长,如采用绑扎搭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为LlE,如 采用焊电弧搭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为: 对于Ⅰ级钢筋,单面焊8d,
下料长度
L=L1+L2-2×90°的量度差值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有时边柱尺寸较大时,通长钢筋在边柱处不弯锚,而是直锚,即L2=0,
抗震:
L1=梁全长-左端柱hc- 右端柱hc+左端柱max{LaE, 0.5hc+5d}+
右端柱max{LaE,0.5hc+5d}
其加工尺寸、 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例2:以附图中某学院办公楼结施08三层结构梁配筋图KL3-20为实例,已知
钢筋为HRB335(Ⅱ)级筋 d=16㎜,两边柱截面尺寸为500㎜×500㎜,抗
震等级为四级。
解:1.加工尺寸(弯锚)
L1=梁全长-左端柱hc-右端柱hc+ 2×0.4LaE
=(125+4800+3600+3400+125-500-500)+2×0.4×34×16 =13485㎜ L2=15d=15×16=240㎜ 2. 下料长度 L=L1+2L2-2× 90°量度差值 =13485+240×2—2×2.931×16=13871㎜
手工计算钢筋下料公式大全修订稿
手工计算钢筋下料公式大全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框架柱钢筋施工图识读与钢筋计算
钢筋工程施工
框架柱钢筋施工图识读与钢筋计算 —框架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框架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框架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01 具体教学内容1 02 具体教学内容2
1 框架具柱体纵教筋学的内计容算 2 框架柱箍筋的计算
框架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1 柱的纵筋
基础插筋 中间层纵筋 顶层柱纵筋
500)-梁高+锚固长度 35%的钢筋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
宽-2倍保护层+8d-量度差
顶层边角柱内侧钢筋长 如果1.5LabE<梁底至柱内侧边缘长度
度计算同框架中柱钢筋 65%的钢筋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计算
+max{15d, 1.5LabE-(梁高-保护
层)}-量度差
框架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丨框架柱纵筋的计算
2 柱的箍筋
箍筋长度 箍筋根数
框架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丨框架柱纵筋的计算
1 框架柱纵筋的计算
(1)基础插筋的计算
钢筋类型 基础插筋
计算公式
说明
基础插筋长度(短)= 露出长度:非连接区段Hn/3(嵌固端)
露出长度+基础内竖直段
长度+弯折长度-量度差 弯折段长度:
若hj≤laE(la),则弯折=15d 基础插筋长度(长)=基 若hj>laE(la),则弯折=max(6d,150) 础插筋长度(短)+ 焊
框架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丨框架柱纵筋的计算
中间层纵筋
钢筋类型
计算公式
中间层 纵筋
标准层纵筋长度=中间 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 区 + ( 当 前 层 +1 ) 非 连
接区长度
如果相邻层层高不变,
工程中关于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完整版)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90度弯勾=45度弯勾=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 45度\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钢筋下料全套计算公式及实例
钢筋下料全套计算公式及实例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穿筋上部贯穿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管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穿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列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 8~10 12~18 20~28 32~36钢筋直径(mm)≤6 8~10 12~18 20~28 32~36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
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
9.附加吊筋:
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
10.屋面框架梁
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
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外侧钢筋根数:2根
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
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
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
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
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
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非抗震情况:
绑扎搭接:柱纵筋L=基础顶面至第二层楼面长+ Ll 焊接连接:柱纵筋L=基础顶面至第二层楼面长
2.计算实例 以附图中某学院办公楼13/A轴的KZ3为例,按焊接连接来计算,二层
净高Hn =3100㎜ 加工尺寸、下料长度:L=4100×2/3+500+{3100/6,500,500}
焊接连接(机械连接类同)
长筋:
L1= Hn – max{Hn/6,
hc,500}+ 梁高h –
梁筋保护层厚
短筋:
L1=Hn – max{Hn/6,
hc,500}1.3LlE + 梁高h –
梁筋保护层厚
长筋:
L1=Hnmax{Hn/6,
hc,500}+ 梁高h –
对应的基础为J6来讲插筋的计算(非抗震KZ类同) 。查得 J6基础板厚H=800㎜,有垫层,底板标高为-1.500,一层层高为 3900mm,二层梁截面尺寸为250mm×500mm,J6对应的13/
A轴KZ3的纵筋角筋4Φ20,b一侧中部筋2Φ16, h一侧中部筋
2Φ16,抗震等级为四级、C25。以角筋4Φ20来计算。
其中L2=12d为插筋“脚”长,保护层厚:有垫层时取40㎜,无 垫层时取70㎜。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1) 基础顶面内长 独立基础:L1b=基础底板厚-保护层厚-基础底板中双向筋直径
桩基: L1b=承台厚- 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 向筋直径
2) 基础顶面以上的长度 根据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方式不同,即构造要求不同,基础顶面以上
L2=12d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当直锚长度≥ LaE(La)时
抗震情况:
长L= Hn - max{Hn/6,hc,500}+LaE
绑扎搭接
短L=Hn -max{Hn/6,hc,500}-1.3 LlE +LaE 长L= Hn - max{Hn/6,hc,500}+L lE
焊接连接(机械连接类同)
注:Hn下是相邻两层下层的净高,Hn上是相邻两层上层的净高。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① 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焊接连接
当中间层层高不变时 L=Hn+梁高h (即层高)
当相邻中间层层高有变化时
L= Hn下 - max{Hn下/6,hc,500}+ 梁高h+ max{Hn上/6,hc,500}
绑扎搭接: L=层高+ Ll 焊接连接: L=层高
短插筋L1=基础底板厚-保护层厚-基础底板中双向筋直径+Hn/3
桩 基:
长插筋L1=承台厚-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向筋直径
+Hn/3+ max{500,35d}
短插筋L1=承台厚-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向筋直径+Hn/3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非抗震情况: ①纵向钢筋绑扎搭接情况:
短L=Hn -max{Hn/6,hc,500}- max{500,35d}+ LlE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绑扎搭接
焊接连接 (机械连接类同)
长L= Hn +La 短L= Hn - 1.3 Ll +La
长L= Hn - 500+ La
短L=Hn -500 - max{500,35d}+La
非抗震情况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框架柱边柱顶筋构造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柱外侧筋向梁内弯曲,框架柱边柱顶筋构造形式有A、B、C三种。 另一种是梁上纵筋向柱内弯曲,框架柱边柱顶筋构造形式有D、E两种。
其中A、B形式中只有不多于35%柱外侧纵筋伸至柱内边弯下钢筋不同。 B、C形式只有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1.2%时,柱外侧纵筋分两批截断。 因此边柱顶筋有:柱外侧筋向梁内弯折三种情况,柱内侧筋分为直锚或弯锚, 柱另外两边筋也分直锚或弯锚,当然它们还分长、短筋。另外,注意柱外侧筋 与柱内侧筋施工中摆放的位置关系(如图3-3-8所示)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第一节 框架柱中纵向钢筋加工尺寸、下料长度 计算的概念
框架柱中,钢筋按其位置可分为顶层钢筋、中层钢筋、 底层钢筋(包括基础中的插筋),柱中的钢筋较多时按 50%截断,按构造要求长短交错放置,又分为长筋和短筋。 框架柱根据它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分为中柱、边柱、角柱 (见教材图3-3-1)。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1.当直锚长度<LaE(La)时:
长L1= Hn - max{Hn/6,hc,500}+0.5LaE
绑扎搭接
抗震情况: (如图3-3-7所示)
L2=12d
短L1=Hn -max{Hn/6,hc,500}-1.3 LlE +0.5LaE 长L1= Hn - max{Hn/6,hc,500}+0.5LaE
② 纵向钢筋焊接连接情况(机械连接类同)
长插筋L1a=hn/3 + max{500,35d} 短插筋L1a=hn/3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因此插筋的长度L1为:
绑扎搭接 独立基础:
长插筋L1=基础底板厚-保护层厚-基础底板中双向筋直径+Hn/3+2.3 LlE 短插筋L1=基础底板厚-保护层厚-基础底板中双向筋直径+Hn/3+ LlE 桩 基:
=2308㎜
注:平法中,R=4d, 90°量度差值取2.391 240
图3-3-5
240
说明:b侧、h侧中部插筋长度L1计算数据要小于角筋插筋长度L1的计 算数据,施工中b侧、h侧中部筋的L1的长度,即在构造要求“≥0”中 进行调整,调整和角筋一样长。也可角筋L1和b侧、h侧中部筋L1分别
进行计算。
=2827㎜ 短插筋L1=800-40+4100/3=2127㎜ 加工尺寸如图3-3-5所示.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下料长度:长插筋L=L1+L2-90°量度差值 =2827+240-2.931×20
=3008㎜
2827 2127
短插筋L=L1+L2-90°量度差值 =2127+240-2.391×20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插筋的加工尺寸: 绑扎搭接: 长插筋L1=800-40+(3900-500+700)÷3+2.3×34×20×1.4
=4316㎜ 由L1=4316㎜可以看出长插筋已进底层柱上部分的非连接区,因此绑扎搭接不适用,应 改为焊接连接。 焊接连接:长插筋L1=800-40+4100/3+35×20
图3-3-7 L1
焊接连接(机械连接类同) 短L1=Hn -max{Hn/6,hc,500}- max{500,35d}+0.5LaE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绑扎搭接
非抗震情况:
焊接连接 (机械连接类同)
长L1= Hn +0.5La 短L1= Hn - 1.3 Ll +0.5La
长L1= Hn-500+0.5La 短L1= Hn-500 - max{500,35d}+0.5La
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抗震情况:
① 纵向钢筋绑扎搭接情况:
长插筋L1a=hn/3 + LlE +0.3 LlE+ LlE =Hn/3 +2.3 LlE 短插筋L1a=Hn/3 + LlE
其中hn为第一层梁底至基础顶面的净高, hn/3为非搭接区。长插筋采用绑扎时要注 意钢筋的直径大小,否则直径大的可能进入楼面处的非搭接区,有此种情况时,应采用 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另外,构造要求中“≥0”一般取零。
非抗震情况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计算实例
还是以附图中某学院办公楼13/A轴的KZ3为例,按焊接连接来计算, Hn=3100㎜未变化
加工尺寸、下料长度:L=Hn+梁高h
=3100+500=3600㎜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第四节 框架柱顶层顶筋加工尺寸、下料长度的计算
框架柱中柱顶筋加工尺寸、下料长度的计算 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分三种形式(如图3-3-6所示) 虽然A、B(03G101-1 P38或44)两种形式中钢筋的弯折方向不同,但计算 的方式是一样的,因此在计算框架柱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时可分为当直锚长 度<LaE(La)时及当直锚长度≥LaE(La)时两种情况。
短插筋L1=基础底板厚-保护层厚-基础底板中双向筋直径+500 桩 基: 长插筋L1=承台厚- 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向筋直径
+500+ max{500,35d} 短插筋L1=承台厚- 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向筋直径+500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插筋计算实例 以附图中某学院办公楼13/A轴处的框架柱KZ3为例,其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底层及伸出二层楼面纵向钢筋计算: 1.计算公式
抗震情况:
绑扎搭接:柱纵筋L=2/3 Hn +梁h+ max{Hn/6,hc,500}+ LlE 焊接连接:柱纵筋L=2/3 Hn +梁h+ max{Hn/6,hc,500}
注意:2/3 Hn和Hn/6中的Hn是不同的,2/3 Hn 的Hn是第一层梁底至基础顶面的净高,Hn/6中
长插筋L1=承台厚-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向筋直径 +Hn/3+2.3 LlE
短插筋L1=承台厚-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向筋直径 +Hn/3+ 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