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答案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答案为您带来,希望在考前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一、填空(20分)(每空格1分)

1. 129533万13亿

2. 80560200 八千零五十六万零二百

3. =

4. 角顶点边

5. 直6

6. 20 两

7. 150

8. 12

9. 8

10. 576 64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5分)

A B B B C

四、计算。(22分)

1. 直接写出得数。(6分)

840 300 510 0 1000 150 8400 80 6 8 400 10000

2.用竖式计算。(16分) (每题2分,验算的题目每题4分) 23322 18020 24 41 52 5250

3.列式计算(6分)(算式及答案各一半)

39618=22 5831=1798

五、综合应用(42分)

1.作图题。(11分)

(1)平行线和垂线各1.5分

(2)画角2分,钝角1分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2分,高分别0.5分

2.解决问题(31分)

(1)70464= 11 (4分) (过程及答案各一半)

(2)①小玲每分钟96012=80(个) 1分

小芳每分钟117018=65(个) 1分(3分)

小玲速度快。1分

②半小时=30分0.5分

8030=2400(个) 1分(3分)

6530=1950(个) 1分

小玲能在半小时内打完。0.5分

(3)(145+155)12=3600(元) 或者14512+15512=3600(元) (5分) (过程及答案各一半)

(若分步计算,第一种方法共两步:每步2.5分;

第二种方法共三步:14512=1740(元)2分15512=1860(元)2分

1740+1860=3600(元)1分)

(4)435312=1740(吨) 或者123435=1740(吨)(5分)(过程及答案各一半)

(若分步计算,每一步2.5分)

(5)(189+204+351+156)12=75(吨)(5分) (若分步计算,每一步2.5分)

(6)①面条饼干②面条1人(每格1分第③小题2分,共计6分)

附加题(10分)(每小题5分)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几年前爸爸是儿子的5倍,就可知父子两人相差4倍,而由题意可知,父子两人始终相差28岁。那么儿子的4倍就是28岁,所以几年前儿子是284=7(岁),那么就说明是儿子20-7=13年前的年龄。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2)印完2张需要2次,那么4张就要4次。剩下的3张,按照{(正1,正2),(反1,正3),(反2,反3)}要3次,所以总共需要4+3=7次。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答案中的内容不知道对您有帮助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