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2-可以参考

模电课程设计2-可以参考
模电课程设计2-可以参考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双工对讲机的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1-1班

姓名:程珍珍

学号:1116301143

指导教师:郭宇

双工对讲机是移动通信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应用非常广泛,无线电对讲机和其它无线通信工具(如手机)其市场定位各不相同,难以互相取代,还将长期使用下去。本次课程设计,我研究设计了一款双工对讲机。从工作原理出发,通过现有学习到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 确立了完整具体的方案。在具体的硬件设计实现上,分成信号输入、信号放大电路、消侧音电路、输出电路四部分,分别对各个功能模块以信号、控制为联系进行设计。在硬件设计上,通过主要三极管等器件将各功能模块有机地组织起来共同完成系统需要的功能。

其主要原理为甲方声音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进入消侧音电路,在消侧音电路的C极端接出一个与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甲方经消侧音后的信号进入功率放大电路并最后由扬声器输出。乙方电路同甲方,并也在消侧音电路的C极端接出一个与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用导线将两端口相连,信号可经线由甲方传到乙方,并最后通过功率放大器从乙方扬声器传出,而本方由于经过了消侧音电路,无法听见自己的声音。同理乙方声音从甲方传出,本方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信号放大三极管消侧音

一、系统概述 (1)

1.1设计背景 (1)

1.2设计目的及意义………………………………………………………………

1.3系统原理简介…………………………………………………………………

1.4本人工作概述…………………………………………………………………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三、系统电路原理框图…………………………………………………………………

四、单元电路设计………………………………………………………………………

4.1系统电路框图……………………………………………………………………

4.2单元电路设计……………………………………………………………………

4.2.1放大电路设计………………………………………………………………

4.2.2消侧音电路设计……………………………………………………………

4.2.3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4.2.4 9V稳压电源的设计………………………………………………………

五、仿真与分析…………………………………………………………………………

5.1仿真条件…………………………………………………………………………

5.2仿真原理图………………………………………………………………………

5.3仿真波形图………………………………………………………………………

六、实验设计改进………………………………………………………………………

七、心得体会……………………………………………………………………………

八、参考文献……………………………………………………………………………附录1 系统电路原理图…………………………………………………………………附录2

附录3

双工对讲机的设计报告

一、系统概述

1.1设计背景

所谓双工对讲,是指使用双方可以同时讲话(就像平日我们打免提电话一样),而不用互相通过开关切换来一讲一听,实用非常方便。

对讲机主要应用在公安、民航、运输、水利、铁路、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用于团体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以提高沟通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对讲机进入民用市场,人们外出旅游、购物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讲机。

对讲机与手机相比有许多独特的地方:

(1)讲机不受网络限制,在网络未覆盖到的地方,对讲机可以让使用者轻松沟通;(2)讲机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通话方式,一按就说,操作简单,令沟通更自由,尤其是紧急调度和集体协作工作的情况下,这些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1.2设计目的及意义

(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锻炼学生自学软件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标准与规范的运用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

(5)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打好基础基本要求。

1.3系统原理简介

采用的是放大电路,消侧音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进行电路设计。

甲方声音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进入消侧音电路,在消侧音电路的C极端接出一个与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甲方经消侧音后的信号进入功率放大电路并最后由扬声器输出。乙方电路同甲方,并也在消侧音电路的C极端接出一个与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用导线将两端口相连,信号可经线由甲方传到乙方,并最后通过功率放大器从乙方扬声器传出,而本方由于经过了消侧音电路,无法听见自己的声音。同理乙方声音从甲方传出,本方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1.4本人工作概述

我根据现在学到的知识以及网络,图书馆借书等方式了解到双工对讲机的原理,由此动手设计了一个原理图,并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根据技术指标和已知条件,完成对多路对讲机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2、设计要求: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等构成对讲机电路,实现双方异地有线通话对讲;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工作可靠,效果良好。电源电压:+9V,功率≤0.5W。

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3、可选元件:扬声器,集成运放,集成功放(器件选择应满足技术指标)。电容、电阻、电位若干;或自选元器件。直流电源+9V,或自选电源。

4、可用仪器: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等。

三、系统电路原理框图

四、单元电路设计

4.1原理框图

双工对讲机是双向的的,下图为双向系统原理框图。

单向对讲机原理框图如下图。

4.2单元电路设计

4.2.1放大电路设计 在模拟电子的学习中,我学习到能使信号放大的器件有运算放大器和三极管,考虑到学习掌握情况,我决定使用三级管来实现本次课程设计的放大效果。语音信号范围一般在20mV 、600Hz 左右,三极管放大10-50倍即可。我们采用三极管型号9013,并在E 极与电阻并联一电容以扩大放大倍数。为使信号放为使信号放大,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必须符合工作时的条件。令1k ΩR R 43==,则V 0.7V V EQ BQ

+=,若使 2.3m A

I I EQ CQ ==

,

那么有

12

V V R2

R1

=.

4.2.2消侧音电路设计

利用三极管的C,E 极信号反相相消信号。三极管采用型号2N2221,电位器104。为了使三极管正常工作,在三极管B 端由R 5和R 6分压,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V CQ ≥4.5V ,则令V EQ =V CC —V CQ ,由于有V BE =0.7V ,则0.7

V V EQ BQ

+=,9V V V R1BQ =+.令

1k ΩR R 87==,则由I I CQ EQ =得V V R4R3=。设3m A I CQ =,那么

3.75.3

R R 6

5

=.

R5

10kΩ

Key=A

50%

4.2.3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功率放大电路采用芯片LM1875T ,5端接电源V CC =9V ,利用1端接收信号,3端接地,4端输出。输出部分在扬声器前添加一系列电容和电阻保证扬声器的正常使用。

U1

LM1875T

1

2

3

5

4

VCC

9V C1

2.2uF

R1

22kΩ

R24kΩ

R31ΩR41kΩC3220nF

C222uF 10

4.2.4 9V 稳压电源的设计

由于电路提供的电压为220V 的交流电,我们可以通过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设计9V 稳压电源,稳压电路由固定式三端稳压器型号为LM7809CT 以及各个电容器组成,输入电容C2用于抵消输入线较长时的电感效益,以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容量较小,常取0.33μF ,输入电容C3用于消除输出电压中的高频噪音,常取0.1μF,

图5所示电路采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C1是滤波电容,由于LM7809CT最小输出电,通过与电阻分压从而得到9V稳压电源,

压U 1.2U

2

V1

工作原理:甲方声音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进入消侧音电路,在消侧音电路的C 极端接出一个与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甲方经消侧音后的信号进入功率放大电路并最后由扬声器输出。乙方电路同甲方,并也在消侧音电路的C极端接出一个与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用导线将两端口相连,信号可经线由甲方传到乙方,并最后通过功率放大器从乙方扬声器传出,而本方由于经过了消侧音电路,无法听见自己的声音。同理乙方声音从甲方传出,本方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五、仿真与分析

5.1仿真条件

采用Multisim11.O进行仿真。用120mV,600Hz的交流信号,代替声音信号,在输出端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5.2仿真原理图

5.3仿真波形图:

通过仿真可以知道,当信号从对讲机一端输入时,自己差不多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而会在对讲机的另一端得到一个信号,而且120mV的信号,被放大到了差不多9V左右,能够很好的通过对方的扬声器发出声音信号进行通信。

六、实验设计改进

若放大电路不用三极管,改用运算放大电路芯片,利用负反馈运算,可以大大增加信号的放大倍数,声音可听起来更清晰。

七、心得体会

一开始的时候,自己真的感觉无从下手,感觉好难,对于这个课题双工对讲机怕自己做不出来,但是我还是决定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去试试,因为我自己明白做任何事开始的时候都是比较难的,只有通过多去锻炼,自己才会成长,再设计对讲机时,我考虑到要用到放大电路,消侧音电路,以及功率放大电路,但是消侧音电路这是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电路,所以我就认真的去看了许多关于它的知识原理,自己才会去做,但是通过对这次课程设计我感觉自己收获不少,一方面我从自己实践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自己又学会了使用multisim软件,对此我感到很高兴,而且也使我明白了做只有通过对理论的具体分析才能做出实验电路,要理论联系实践。另一方面我也明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不够扎实,对于比较复杂点的电路难以看懂,自己要更加认真,同时感觉自己学的东西不够用,要去不断给自己充电,并且这次设计对我来说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积极和同学们讨论,如果还是不懂就向学长请教,在这过程中,也学会了自己一定要有耐心,不懂的地方要积极的去查资料,向别人请教,总的来说,收获不少,感谢老师们给我们这次机会。

八、参考文献

【1】童诗白、徐振英,《现代电子学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何小艇等,《电子系统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3】郑家龙、王小海,《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高教出版社,2002年5月

【4】彭介华编,《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5】编写组编,《实用电子电路手册(模拟电路分册)》,高教出版社,1991年

[1] 邓仁清,梁明理. 电子线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

[2] 赵春华张学军. 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附录电路图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模拟电路部分)课程设计题目 一、课程设计要求 1、一个题目允许两个人选择,共同完成电子作品,但课程设计报告必须各自独立完成。 2、课程设计报告按给定的要求完成,要上交电子文档和打印文稿(A4)。 3、设计好的电子作品必须仿真,仿真通过后,经指导老师检查通过后再进行制作。 4、电子作品检查时间:2010年3月4日,检查通过作品需上交。 4、课程设计报告上交时间:2010年5月20日前。 二、课程设计题目 方向一、波形发生器设计 题目1: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转换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 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⑤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题目2: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 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⑤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题目3: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函数转换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 ④锯齿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⑤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题目4:设计制作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V; ⑤锯齿波峰-峰值为2V; ⑥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方向二、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题目1: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直流电压1.5∽10V可调; ②输出电流I O m=300mA;(有电流扩展功能) ③稳压系数Sr≤0.05; ④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题目2: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负电源电路。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直流电压1.5∽10V可调; ②输出电流I O m=300mA;(有电流扩展功能) ③稳压系数Sr≤0.05; ④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题目3:设计制作一串联型二路输出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一路输出直流电压12V;另一路输出5-12V连续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②输出电流I O m=200mA; ③稳压系数Sr≤0.05;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题:函数信号发生器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1.1设计目的 1.设计电路产生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电路,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电路,多用信号源产生电路,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2.通过设计,可以将所学的电子技术应用到实际当中,加深对信号产生电路的理解,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查阅资料的能力。使自己的对模电的理解更为透彻。 1.2设计内容及要求 1)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频率分别为300Hz、1KHz、10KHz、500KHz,输出幅值300mV~5V可调、负载1KΩ。 (2)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电路,频率3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3)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电路,频率1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4)多用信号源产生电路,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频率范围100Hz~3KHz、输出幅值≥5V、负载电阻1KΩ。 软件仿真部分元器件不限,只要元器件库中有即可,但需要注意合理选取。 二.单信号发生电路 2、1 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 参数计算:

器件选择: 2、2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产生电路 参数计算: 器件选择:

2、3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产生电路 参数计算: 器件选择: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广西大学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STC12系列单片机的串联型开关电源设计与实现 --模拟电路部分 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42班 学号1407200134 姓名韦杰

摘要: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高频率、高耐压、大功率开关管问世,开关型稳压电源以其自身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作用。本系统的设计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的串联型开关稳压电源。该开关电源为脉冲宽度调制型(PWM),其中,STC12C5A60S2单片机以及其外围器件实现输出电压实时测量、人机交互、按键等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稳压、开关电源、AD 1、系统方案

原理分析:本次模电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一个串联型开关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电路的换能电路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成脉冲电压,再将脉冲电压经LC滤波转换成直流电压。 首先,我们看到原理图中有六个元件,分别是两个电阻,一个电解电容,一个二极管,一个电感,还有一个NPN型的三极管,原理图中虽然只有那么六个简单的元件,却蕴藏着丰富的电路知识。电阻R2的作用主要是用来限流,因为PWM信号是要经过R1流入三极管,而该三极管的集电极最大电流为1.5A,通过R2电阻限流后,可以对电路起到保护的作用,因此需要一个1K的限流电阻;电阻R1的作用是负载电阻,也就是开关电源的输出部分,我们要在这里进行输出电压的采集,然后构成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二极管为1N4007,是普通的硅整流二极管,它的作用是在三极管截止后,使得整个电流继续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因为三极管截止后,电源就与LC回路以及负载断开了,这时通过一个反接的二极管可以继续保持整个电路构成一个回路,所以该二极管也就是续流的作用。电感与电容构成一个LC滤波电路,以及构成换能电路,在换能电路中,如果电感L数值太小,在导通期间储能不足,那么在截止还未结束时,能量已放尽,将导致输出电压为零,出现台阶,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同时为了使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足够小,C的取值应足够大。换言之,只有在L和C足够大时,输出电压UO和负载电阻IO才是连续的,L和C愈大,UO的波形愈平滑。由于输出电流IO是UI 通过开关调整管和LC滤波电路轮流提供,通常脉动成分比线性稳压电源要大一些,这是开关型稳压电路的缺点之一;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型号为2SC8550,从该三极管的资料上,我们可以知道,当三极管的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有一个反向击穿电压(在资料书上可看到,该最大承受电压为25V),如果超过了最大值,就会把三极管烧掉,该系统的设计的电源电压为5V,整个电路中不会有超过5V电压的部分,因此,选择该三极管作为开关管是合适的。 系统框图如下: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10)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09电科(一)班 学生姓名:曹海锋 指导教师:赵剑锷 2011年09月25 日 郑州科技学院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 (1)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 3.1实验设计的意义 (2) 3.2半双工对讲机实现方法 (2) 3.3 电路原理分析 (2) 3.4电子元件清单及选择 (3) 4总结 (3) 参考文献 (4)

摘要 无线对讲机是移动通信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应用非常广泛,无线电对讲机和其它无线通信工具(如手机)其市场定位各不相同,难以互相取代,还将长期使用下去。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款调频无线对讲机。首先介绍了调频无线对讲机的功能、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从工作原理出发,通过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方法,深入行业现状寻找到低成本的器件MC3363、MC2833、LM386等,确立了完整具体的方案。在具体的硬件设计实现上,分成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分别对各个功能模块以信号、控制为联系进行设计。在硬件设计上,通过主要芯片将各功能模块有机地组织起来协 同完成系统需要的功能。 1课程设计目的 对讲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这次设计制作的对讲机简单实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使用。我们学习模拟电子技术重要的在于应用,通过这次实践,可以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对我们已经学习知识的一次实际应用与巩固,更是一次升华!这对于以后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基础,我们知道学习模电就要将元件的特点,功能,使用方法等熟练掌握,组成一个合理,经济,实用的系统。总而言之,这次实践是我受益匪浅。 2 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 本对讲机成本低廉,电路简单,可用于办公室不同房间对讲、婴儿室监听等。通话距离可达2Km。 a.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等构成对讲机,实现甲、乙双方异地通话。 b.用扬声器用作话筒和喇叭,双方对讲、互不影响。 c.电源电压4.5~9.0v.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半双工对讲机实验设计的意义 有线对讲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有线对讲机原理简单,设计方便,制作简易,成本低。广泛用于医院病员呼叫机、门铃、室内电话等。所以有线对讲机日益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了解了它的原理过程,正确使用操作它,可以提高我们知识的应用性。本次试验既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又让磨砺了我们的意志以及团队意识。更让我们对电子模拟更加感兴趣,为以后的研究道路

模电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多功能有源滤波器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① 设计一个可以同时获得高通、低通和带通三种滤波特性的滤波器,通带A V =1。 ② 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题目要求分析:一,题目要求设计一个可以同时获得高通、低通和带通三种滤波特性的滤波器,这是一种状态变量型有源滤波器。将比例、积分、求和等基本运算电路组合在一起,并能够对所构成的运算电路自由设置传递函数,实现各种滤波功能,我们将之称为状态变量型有源滤波电路。其传递函数可统一表示为 2()012()2 i () 012o s u s s U a a s a s A U b b s b s ++= = ++改变求和运算电路的输入,就可以改变()u s A ,从而得 到不同类型的滤波电路。再在不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加上反相比例运放,既可得到符合放大倍数的滤波电路。 二,题目要求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由集成电路的四个基本组成电路: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

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可知,只要含有这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再加上一些保护电路,过滤电路和指示电路。合理的参数计算与选择,利用中间置地法,我们就能做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直流电压源。注:其整流电路要求用桥式整流电路。 方案一 1、设计一个可以同时获得高通、低通和带通三种滤波特性的滤波 电路;使用AF100集成块,外接几个电阻即可实现。 原理图如下: U1 U2U3 U4 R1 100kΩ C1 1nF IC=0V C2 1nF IC=0V R2 100kΩ R3 10kΩ Uo1Ui2Uo2Ui3UO3Ui41 Ui42Uo4 Ui11 Ui12 图(a)AF100内部电路

模电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名称:直流稳压电源 姓名:刘海东潘天德 班级:15电科2 学号:23 26 日期:2017.6.11

目录 绪论 (2)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要求与指标 (3) 三理论分析 (4) 四器件选择及计算 (9) 五具体制作步骤 (12) 六测试方法 (13) 七问题及总结 (15) 八心得体会 (17) 绪论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变压器把市电交流电压变为所需要的低压交流电。整流器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经滤波后,稳压器再把不稳定的直流电压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本设计主要采用直流稳压构成集成稳压电路,通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过程将220V交流电,变为稳定的+/- 5v直流电,并实现电压可在8-15V连续可调。电源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电器,任何电子电路都离不开电源,就像我们下学期即将学到的单片机一样,需要5V的直流电源,没有电源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如果用干电池进行供电,则有供电功率低,持续供电能力差,成本高等缺点。而交流电在产生、电能输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发电站、各市电网中的电能传输都是以交流电的形式进行输送,如果我们对市电提供的电压进行降压整流等,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以获得我们所

需要的电压。 一设计目的 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与指标 2.1设计要求 (1)分析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单元电路设计计算; (3)采用分立元件电路; (4)画出完整电路图; (5)调试方法; (6)小结与讨论。 2.2设计指标 (1)输出电压:8~15V可调 (2)输出电流:I O=1A (3)输入电压:交流 220V+/-10%

模电课程设计题目范例

以下课程设计题目仅供参考,不供选择,请同学们按照感兴趣的方向自己拟定题目及要求,不得与以下题目完全相同。 一、音频功率放大器 1、指标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OCL音频功率放大器并设计制作与之匹配的直流稳压电源。指标:PoM≥5W,fL≤50Hz,fH≥15KHz,中点电位≤100mV。负载:8Ω。以上指标“=”者为及格。输入电压50mV。 2、约束:不能采用音频功放集成电路(扬声器可用8.2Ω电阻代替) 二、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在输入电压220V 50HZ电压变化范围±10%条件下: ①输出电压可调范围:+9 ~ +12V; ②最大输出电流:300mA; ③测出设计电路的输出电阻(输入电压变化范围±10%下,满载)。 ④测出设计电路的稳压系数( 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并将稳压系数减到最小。 ⑤学习Mutisim的电路仿真过程,绘制电路图,进行基本的仿真实验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性能分析 三、温度测量电路 (1) 温度测量范围:-40oC~+125oC.(2) 灵敏度:1mV/ oC(3) 测量精度: ±1oC(4) 工作电压:±5V(5) 测量某处的温度值并转换为0~5V的电压 四、双工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构成对讲电路,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话对讲;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电源电压+5V,功率〈=0.5W,工作可靠,效果良好! 五、声光控制灯感应系统 输入:光强信号、声音信号 输出:开关信号 逻辑:在满足光强(不足)条件下,输入声音信号时,输出“开”信号并延时,自动关断;光强足够时,封锁输出或封锁声音检测电路 要点:光强信号检测要考虑排除脉冲信号干扰,如雷电、爆竹、拍照等闪光,可以通过对光强检测信号的简单滤波达到目的,滤波时间常数为秒级即可 构成:光强检测可以用光电三极管、光电二极管或光敏电阻,电阻成本最低 声音检测用驻极体拾音器,最好设音频选择元件,LC滤波 信号放大、处理,可以用集成运放或比较器,简单的用555电路 驱动可以是三极管驱动小型直流继电器 工作电源,用小型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三段稳压器

模电课程设计范本

模电课程设计

1 绪论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频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高。音频放大器的目的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发声输出元件上重新产生真实、高效和低失真的输入音频信号。音频频率范围约为20 Hz~20 kHz,因此放大器必须在此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电压=50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条件下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5W,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 一、设计目的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对Protel软件的应用。 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学习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小型电子线路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 二、设计要求 内容:设计并制作一OCL音频功率放大器和与之匹配的直流

稳压电源。 指标:P oM≥5W; fL≤50Hz,fH≥15KHz; 中点电位≤100mV; 负载:8Ω; 输入电压50mV。 三、方案选择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功率,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输出功率指的是功放提供给负载级的功率,为达到这一要求,功放管的电压和电流变化范围应尽可能大。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指的是负载上得到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源的功率之比,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电路,下文中会有描述。 非线性失真要小:功率放大器是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的,电压、电流摆动幅度交大,很容易超出管子特性曲线的线性变化范围而进入非线性区,造成输出信号波形的非线性失真。因此,功率放大器比小信号的电压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严重。为了减小这种失真,本设计选择下文所述方案。 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单电源供电的OTL电路和正负双电源供电的OCL电路。有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也有专用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芯片。根据设计指标及要求,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题目:OCL功率放大器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目的 ①学习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②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的了解 ④采用集成运放与晶体管原件设计OCL功率放大器 ⑤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指标 ①频率响应:50Hz≤f≤20KHz ②额定输出功率:P o=8W ③负载电阻:R L=8Ω ④非线性失真尽量小 ⑤输入信号:U i<=100mv

3、设计要求 (1)进行方案论证及方案比较 (2)分析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进行单元电路设计计算 (4)画整机电路图 (5)写出元件明细表 (6)小结和讨论 (7)写出对本设计的心得体会 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对比。 4、制作要求 论证并确定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绘制结构框图。 5、OCL功率放大器各单元具体电路设计。 总体方案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分析工作性能。

6、完成整体电路设计及论证。 7、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二、总体方案设计 1、设计思路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负载R l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R I一定时,希望输出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且效率尽可能高。放大电路实质上都是能量转换电路。从能量控制的观点来看,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对电压放大电路的主要要求是使其输出端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讨论的主要指标是电压增益,输入和输出阻抗等,输出的功率并不一定大。而功率放大电路则不同,它主要要求获得一定的不失真(或失真

模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分析

模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一、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输出+5V 电压的直流稳压电源,输入电压为直流9V。二、利用课程设计(一)制作的电源、电压比较器、电压跟随器设计,驱动三 极管,通过可调电阻,控制LED灯的点亮和熄灭。 实验要求:(1)设计出+5V 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原理图; (2)在万用板上焊接组装给定的元器件并进行调试,输入电压没有极性之分, 输出电压+5V,并点亮电源指示灯(红色); (3)设计一款电压比较器A,参考电压2.5V; (4)设计一款电压跟随器B,跟随电压比较器A 的电压; (5)驱动三极管,通过可调电阻,实现对LED(绿色)灯的控制; (6)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实验原理: 一、制作稳定电压源 采用二极管、集成运放、电阻、稳压管、电容、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器件。 输入电压为9V 的直流电源经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形成稳定的直流电源,稳压部分采用 串联型稳压电路。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压为稳定电压;同时,为了扩大输出大电流,集 成运放输出端加晶体管,并保持射极输出形式,就构成了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整体功能结构如图 直流9V 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直流5V 为了将电压转换为单一方向的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实现。查阅资料可知单相整流电路有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巧妙地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四个二极管分为两组,根据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极性分别导通,将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正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上端相连,负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下端相连,使负载上始终可以得到一个单方向的脉动电压。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具有输出电压高,变压器利用率高、脉动系数小等优点。所以在电路中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2、滤波电路 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广工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波形发生电路 学生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2级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3112008399 学生姓名 big stupie brother 指导教师 miss zhu 2013-12-7

目录 1.摘要和关键词 2.设计任务与技术指标 3.电路设计及其原理 1)方案比较 2)单元电路设计 ①R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 ②射极跟随器电路 ③方波产生电路 ④三角波产生电路 3)元件选择 4)电路工作原理总结 4.电路调试与结果 5.设计不足和存在问题 6.实验总结 7.参考文献 8.附录

1.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 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正弦波频率可通过调节电阻R及电容C实现100HZ—20KHZ的变换,再通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正弦波,电压跟随器起到保护前级不受后级影响。正弦波通过过零比较器,整形为方波,同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方波。方波通过积分运算电路,整形为三角波,同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出三角波,方波、三角波的频率与正弦波频率相同。 【关键词】:RC桥式振荡电压跟随器过零比较器积分运算电路 2.设计任务与技术指标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波形发生器。 基本指标:1、输出的各种波形基本不失真; 2、频率范围为50HZ~20KHZ,连续可调; 3、方波和正弦波的电压峰峰值VPP>10V,三角波的VPP>20V。 3.电路设计及其原理 1)方案比较 方案一先通过压控方波振荡电路产生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经过积分运算电路整形为三角波,三角波通过低通滤波器整形为正弦波。 方案二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正弦波频率可通过调节电阻R 及电容C实现100HZ—20KHZ的变换,再通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正弦波。正弦波通过过零比较器,整形为方波,同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方波。方波通过积分运算电路,整形为三角波。 方案二同方案一比较,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首先,由于是采用滤波方式产生正弦波,高低频特性较差,可实现的波形频率范围较窄。方案二采用R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频率范围较宽,用过零比较器整形为方波,更容易实现幅度的调节。由于方案二的优势,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方案二原理框图如下

模电课设实验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xxx学号:120701103 专业班级:xxx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学年学期:2 013 —2 014 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王彦朋蔡明伟 2 0 1 3 年12 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一任务.................................................................................................................. - 1 - 二电路原理图...................................................................................................... - 1 - 三单元电路设计.................................................................................................. - 1 - 1.稳压电源单元电路设计............................................................................... - 1 - 2.正弦波单元电路设计................................................................................... - 2 - 3.方波单元电路设计....................................................................................... - 3 - (1)过零比较器及限幅电路.................................................................. - 3 - (2)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 - 4 - 4.三角波单元电路设计................................................................................... - 5 - 四元件明细表...................................................................................................... - 6 - 五安装与调试...................................................................................................... - 7 - 六收获体会.......................................................................................................... - 7 - 七附录.................................................................................................................. - 8 - 八参考文献.......................................................................................................... - 8 -

模电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 课程设计题目 一.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三选一) 设计要求: 1.能输出1~10KHz连续可调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正弦波峰-峰值U P-P≥6V 方波的峰-峰值U P-P≥10V 三角波的峰-峰值U P-P≥5V 要求用集成运算放大器μA741,LM324或其他型号的运算放大器实现。 2.> 3.能输出1~10KHz连续可调的正弦波-方波-锯齿波。要求同上。 4.能输出1~10KHz连续可调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转换器。要求同上。 二.带前置放大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二选一) 设计要求: 1.前置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0倍,使用双/单路低噪声集成运放NE5532/NE5534、OP-27A,功率放大采用LA4100、或LM386、或其他型号。音量可调,杂音小,有电源退耦,无自激。 2.用集成功放TDA1521、TDA2030A或LM1875等 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查功放最低的直流电压)。 三.设计一OCL音频功率放大器 ? 设计任务和要求 1.OCL前面要有推动级。输入信号为ui=10mV, 频率f=1KHz; 2.额定输出功率Po≥2W; 3.负载阻抗R L=8Ω;失真度γ≤3%; 4.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 四.设计一OTL音频功率放大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1.OTL前面要有推动级。设音频信号为ui=10mV, 频率f=1KHz; 2.! 3.额定输出功率Po≥2W;负载阻抗R L=8Ω;失真度γ≤3%; 4.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 五.多级低频电压放大器 设计要求:

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课程设计--温度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温度控制的设计 初始条件: 电阻、二极管、正负12V电源、UA741、电位器、LED、半导体制冷片Tec、继电器、开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一、设计任务 利用温度传感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和Tec(Thermoelectric Cooler,即半导体致冷器)等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 二、要求 (1)控制密闭容器空气温度 (2)容器容积>5cm*5cm*5cm (3)测温和控温围:0℃~室温 (4)控温精度±1℃ 三、发挥部分 (1)测温和控温围:0℃~(室温+10℃) 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 (1)第18周理论讲解。 (2)第19周理论设计、实验设计及安装调试。

地点:鉴主13楼通信工程综合实验室、鉴主15楼通信工程实验室(1)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绪论.. (3) 2设计任务及要求 (4) 2.1设计任务及要求 (4) 2.2设计思想 (4) 3 选定方案的论证及整体电路的工作原理 (5) 3.1 设计方案选择 (5) 3.1.1可行方案 (5) 3.1.2 方案讨论和选择 (6) 3.2.1选定半导体制冷器的论证 (7) 3.2.2选定继电器的论证 (7) 3.2.3选定运算放大器的论证 (8) 3.3 整体电路的工作原理 (9) 4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元器件选择及电路图 (10) 4.1 差分放大电路 (10) 4.1.1实验设计中的差分比例放大电路 (12) 4.2同相滞回比较器 (14) 4.2.1实验设计中的滞回比较器 (15) 4.3控制单元 (18) 5 整体电路图、元件及器件明细 (19) 5.1 整体电路图 (19) 5.2 实物图 (20)

模电课设报告

模电课设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频率-电压变换器) 学生姓名:田恬 学号: 班级: 0315203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2017年6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指标 第二章:系统概述 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第四章:电路调试过程 第五章:结束语 附件1:器件表 附件2:参考文献 附件3:总图

第一章设计指标 试设计一个频率-电压变换器,要求: (1)当正弦波信号的频率f i在200Hz-2kHz范围内变化时,对应输出的直流电压Vo在2-10V范围内线性变化,误差在5%左右。 (2)正弦波信号源采用函数波形发生器。 (3)采用±12V电源供电。 第二章系统概述 一、设计思想 函数波形发生器输出的正弦波经比较器变换成方波。方波经频率变换 通过反成直流电压。直流正电压经反相器变成负电压,再与参考电压V R 相加法器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Vo。 二、各功能的组成 (1)本次使用741运放设计三角波发生器作为设计函数波形发生器。调节范围为200Hz-2000Hz,在调试过程中,挑选中间的几个值进行测试。(2)电压比较器采用LM311。 (3)F/V变换采用集成块LM331构成的典型电路。通过参考书和报告上的指导书确定相关参数,测定输出的电压范围在。 (4)反相器采用比例为-1,通过集成芯片OP07实现。 的大小。使输出的(5)反相加法器同样用芯片OP07实现,通过调节V R 电压在2-10V。

三、总体工作过程 第三章 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一、三角波发生器 电路如图所示,它由运放A1、A2,电阻R1、R2组成的同相迟滞比较器,运放A2以及R 、C 构成的反相有源积分电路组成。其输出信号周期为 二、电压比较器 LM311是一种电压比较器,它能将一个模拟电压信号和一个参考固定电压相比较,在二者幅度相等的附近,输出电压将产生跃变,相应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三、频率电压变换器 直接应用F/V 变换器LM331,其输出与输入的脉冲信号重复频率成正比. (1)LM331内部原理图 此时,○1脚是输出端(恒流源输出),○6脚为输入端(输入脉冲链),○7脚接比较电平. (2)工作波形图及工作过程 当输入负脉冲到达时,由于○6脚电平低于○7脚电平,所以S=1(高电平),Q =0(低电平)。此时放电管T 截止,于是Ct 由Vcc 经Rt 充电,其上电压Vct 按指数规律增大。与此同时,电流开关S 使恒流源I 与○1 Vo=2- 参考电 -2V Vo3直流 Vo2 方 f i =200- 正弦 函数波 比较 F/V/变反相反相 μF

模电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姓名:蒋钊哲 学号:2014300446 日期:2015、12、21 实验1:单极共射放大器 实验目的: 对于单极共射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工作点与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实验原理: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就是指在接通电源电压后放大器输入端不加信号(通过隔直电容 将输入端接地)时,测量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 CQ 与管压降V CEQ 。其中集电极电流有两种测量 方法。 直接法:将万用表传到集电极回路中。 间接法:用万用表先测出R C 两端的电压,再求出R C 两端的压降,根据已知的R E 的阻值,计 算I CQ 。 输出波底失真为饱与失真,输出波顶失真为截止失真。 电压放大倍数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 输入电阻就是从输入端瞧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入电阻一般用间接法进行测量。 输出电阻就是从输出端瞧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出电阻也用间接法进行测量。实验电路:

实验仪器: (1)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3)示波器一台。 (4)毫伏表一台。 (5)万用表一台。 (6)三极管一个。 (7)电阻各种组织若干。 (8)电解电容10uF两个,100uF一个。 (9)模拟电路试验箱一个。 实验结果: 经软件模拟与实验测试,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结果基本一致。 实验2:共射放大器的幅频相频 实验目的: 测量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实验原理: 放大器的实际信号就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谐波组成的,只有当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放大能力相同时,放大的信号才不失真。但实际上,放大器的交流放大电路含有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分布电容与晶体管极间电容等电抗原件,即使得放大倍数与信号的频率有关,此关系为频率特性。 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就是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在一端频率范围内,曲线平坦,放大倍数基本不变,叫作中频区。在中频段以外的频率放大倍数都会变化,放大倍数左右下降到0、707倍时,对应的低频与高频频率分别对应下限频率与上限频率。 通频带为: f BW=f H-f L 实验电路:

模电课程设计题目

模电课程设计题目 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1)任务与要求 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2)主要技术指标与要求: ①输出直流电压1.5∽10V可调; ②最大输出电流Icm=300mA; ③稳压系数Sr≤0.05; ④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2.多功能三角波产生器 要求: 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主要器件,设计—个三角波产生电路。 (1)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一台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发生器。 (2)设计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10V,失真度小于2%; ③方波幅值为10V; 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0V; ⑤各种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 ⑥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3.三极管β值测量分选仪 (1)任务与要求 ①设计对小功率硅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进行测量的分选仪; ②β值的范围分5档:1∽50,50∽100,100∽150,150∽200,200∽250。 4.OCL功率放大器 (1)任务与要求 ①采用全部或部分分立元件(末级必须用分立元件)设计一OCL音频功 率放大器; ②额定输出功率Po≥1W; ③负载阻抗RL=8Ω; ④失真度γ≤3%; ⑤3dB带宽20∽30KHz; ⑥输入灵敏度不低于150mV; ⑦可使用实验室电源。

5.脉冲调宽型伺服放大器 (1)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脉冲调宽伺服放大器。驱动直流伺服电机工作; (2)主要技术指标: ①伺服电机额定电压为6V,额定电流为300mA; ②可实现电机无级可逆调速,调速范围为0∽额定值; ③伺服放大器输出脉冲频率为1KHz。 6.声控走廊灯开关 要求: (1)办公楼或居民楼应用的声控开关; (2)白天光线充足时,灯不亮; (3)晚上光线暗,如无人声,灯不亮;若有人声,则亮。 7.扩音机设计 设计要求:设计5W的双声道功率扩音机,不失真功率为5W,频率响应在20 Hz 和20k Hz之间,输入阻抗大于50 千欧,输入电压小于5毫伏,音调控制范围低音为100 Hz,高音为10k Hz。 设计提示: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题目:OCL功率放大器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目的 ①学习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②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的了解 ④采用集成运放与晶体管原件设计OCL功率放大器 ⑤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指标 ①频率响应:50Hz≤f≤20KHz ②额定输出功率:P o=8W ③负载电阻:R L=8Ω ④非线性失真尽量小 ⑤输入信号:U i<=100mv

3、设计要求 (1)进行方案论证及方案比较 (2)分析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进行单元电路设计计算 (4)画整机电路图 (5)写出元件明细表 (6)小结和讨论 (7)写出对本设计的心得体会 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对比。 4、制作要求 论证并确定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绘制结构框图。 5、OCL功率放大器各单元具体电路设计。 总体方案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分析工作性能。

6、完成整体电路设计及论证。 7、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二、总体方案设计 1、设计思路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负载R l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R I一定时,希望输出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且效率尽可能高。放大电路实质上都是能量转换电路。从能量控制的观点来看,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对电压放大电路的主要要求是使其输出端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讨论的主要指标是电压增益,输入和输出阻抗等,输出的功率并不一定大。而功率放大电路则不同,它主要要求获得一定的不失真(或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实验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学校:XX 专业:XXXX 课题: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指导老师: XXX 设计学生: XXXXXXX XXX 学号:XXXX XXX XXXX 2011/7/4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目录 一、课题--------------------------------------------------3 二、课题技术指标--------------------------------------------------3 三、设计要求--------------------------------------------------3 四、元件器件清单--------------------------------------------------3 五、设计方案--------------------------------------------------3 六、直流稳压电源的元器件--------------------------------------------------4 七、设计计算--------------------------------------------------6 八、焊接实图--------------------------------------------------8 九、心得体会--------------------------------------------------9

一、课题: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二、课题技术指标 1、输出电压:8~15V可调 2、输出电流:I O=1A 3、输入电压:交流220V +/- 10% 4、保护电流:I Om =1.2A 5、稳压系数:S r = 0.05%/V 6、输出电阻:R O < 0.5 Ω 7、交流分量(波纹电压):<10mV 三、设计要求 1、分析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单元电路设计计算; 3、采用分立元件电路; 4、画出完整电路图; 5、调试方法; 6、小结与讨论。 四、元件器件清单 先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然后用单相桥式二极管对其进行整流,整流后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效应,用电解电容对其进行滤波,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更加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部分的单元电路由稳压管和三极管组成(如图1),以稳压管D1电压作为三极管Q1的基准电压,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当电网电压波动引起R2两端电压的变化增大(减小)时,晶体管发射极电位将随着升高(降低),而稳压管端的电压基本不变,故基极电位不变,所以由可知将减小(升高)导致基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的减小(增大),使得R两端的电压降低(升高),从而达到稳压的效果。负电源部分与正电源相对称,原理一样。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组成。变压器吧市电交流电压变所需要的低压交流电。整流器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经滤波后,稳压器再把不稳定的直流电压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本次设计主要采用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通过220V 、50HZ交流电压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通过桥式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