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中医治疗
郭生白感冒治法

中医对四种常见感冒的治法郭生白一、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发热常高达三十九至四十一度全身颤抖畏寒不出汗。
皮肤干热、头疼、身疼、骨节疼、腰疼、气喘、呕逆。
脉搏浮浅,脉率快,脉管紧张。
比其他感冒症状表现急剧。
病理趋势虽然都是向外排异的反应。
但流感的特征是身体高热畏寒颤抖,不出汗。
只要汗出来,排除了病理物质,身热便退下来,恢复正常体温。
流感必须与中毒性痢疾区别开。
中毒性肠炎痢疾有下利腹疼;流感没有。
与麻疹区别:麻疹的发热是一阵轻一阵重,初起体温一般不会三十九度以上。
与脑炎区别:脑炎初起有全身疼、头疼但无剧烈畏寒颤抖,而有昏睡的表现。
流感病势是向体表作排异反映,但排汗的条件不够,不能排汗。
所以全身肌肉组织剧烈颤抖以制造热量提高体温这个发汗的条件。
我们看这个趋势,便用“麻黄汤”治。
麻黄汤是升高血压,温通血脉,开张汗腺的作用。
所以一服汗出便热退身安,所有症状与没有发生一样。
但汗出病愈不要急于外出,在室将养一、二日便好了。
麻黄汤方:麻黄、桂枝、杏仁(研)甘草。
用量可根据病人强大与弱小斟酌。
一般麻黄10克,杏仁20克(研),桂枝25克,甘草13克,水煎三十分钟,滤汁,药渣加水300毫升再煎二十分钟,滤汁,两汁相合,每次服二分之一,服后喝些热开水,温复身体,发汗前感觉不舒服,等汗逐渐发出,症状逐渐缓解,到全身都有汗,手足亦有汗时,这个“排异”反应到最佳程度。
但不可因贪凉爽而去掉衣被,贪图一时凉爽。
这样排毒不彻底,必会再发热。
但我们发汗的目的是“排异”,而不是为排汗。
所以不可大汗淋漓。
只要身上有汗便好。
千万不要大汗淋漓,病会因伤津液不能彻底痊愈。
最好是通身有汗,保持十个小时以上才好,麻黄汤一剂分两次服,服下二分之一汗出病愈,剩下的药不必再吃。
扔掉即可。
如汗出失败,可服第二次仍如第一次服药一样将息。
服麻黄汤禁食生、冷、粘滑、肉、乳、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流行性感冒在初起,高烧畏寒颤抖时用麻黄汤发汗。
常一剂便身和神清彻底痊愈。
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课件PPT)

4.本病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支原体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鉴别。
5.常见的并发症是细菌感染,表现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或) 肺炎。
入院标准
有高热或并发症者。
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1日内完成。 2.病毒分离,X线胸片,心电图。3日内完成。 3.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1周内完成。 4.血清学检查。1周内完成。
2.抗病毒治疗①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加 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分2次静脉滴注, 连用3~5日。或利巴韦林片:每次100~200mg,口服, 每日3次。②金刚烷胺片:每次100mg,口服,每日2次, 疗程2~3日。③吗啉胍片:每次0.1~0.2g,饭后口服, 每日3次。
3.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 择药物,在培养结果出来前,可首先选用抗革效标准
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体温正常3日, 为治愈。
出院标准
症状消失、体温正常3日,方可出院。
出院指导
1.在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接触病人 者应戴口罩。 2.中药烧熏、食醋熏闻。 3.接种流感疫苗。
(三)西医治疗 1.发热及全身疼痛的治疗①阿司匹林片:每次0.3~0.6g, 饭后口服,每日3次。②扑热息痛片:每次0.25~0.5g, 口服,每日3~4次,1日量不超过2g,疗程10日。③阿司 匹林赖氨酸粉针剂:每次1支,每瓶用4mL灭菌注射用水 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肌内注射,每日1~2次。
流行性感冒 诊疗指南(课件PPT)
主讲:XX
20XX年X月X日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 乙、丙3型,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变异,故常引起暴发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染。 小儿、老年人、体弱者易并发肺炎。本病属中医“时行感 冒”范畴,乃时令疫病之邪侵及肺卫,使肺卫失宣,肺气 壅闭而出现的疫病类疾病。
名中医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十四个秘方

名中医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十四个秘方内科中医临床秘方一、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秘方(14首)1.1特效感冒宁【来源】宋健民,《名医治验良方》【组成】苏叶、薄荷、藿香、防风、荆芥各10克,金银花12克,苍术、黄芪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日服3次。
第1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100毫升左右。
第2次用清水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
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早、中、晚温服。
一般3剂、重症6剂即可。
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可。
小儿用量酌减。
【功用】解邪固表。
【方解】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
九味羌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而立方。
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散,常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
”风为外邪之首,故先用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金银花以清暑火;甘草润燥而和诸药;黄芪以益气固表,使邪去而不复发也。
【主治】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痰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
适用于普通型、肠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习惯性感冒,并有预防作用。
【加减】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母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制),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一般3剂即愈,重症可继服3剂。
尤以肠胃型感冒者疗效尤佳。
【附记】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
通过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满意。
1.2辛温解表汤【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组成】荆芥、防风、苏叶各5克,清半夏、广皮各9克,忍冬藤、连翘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解析

中医辨证流感的主要 类型
中医将流感分为风寒型、风 热型、暑湿型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都有所不同,旨在达到最佳 的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流感的治疗 方法
中医治疗流感的方法主要包 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食 疗等,通过调整病人的体质 ,增强抵抗力,达到预防和 治疗流感的目的。
04 常见流感类型的中医 辨证
常见流感类型的中医辨证
1 风热型流感的中医辨证
风热型流感表现为发热、喉咙痛、头痛、咳嗽等
风寒型流感的中医辨证
2
症状,中医认为此类型属于风热侵袭,治疗应以
风寒型流感症状主要为恶寒、发热、无汗、鼻塞
清热解毒为主。
、流清涕等,中医认为这是风寒邪气侵犯人体,
治疗应驱寒解表。 3 暑湿型流感的中医辨证
暑湿型流感以高热、头重如裹、身倦无力、口干
口渴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是暑湿邪气内困,
治疗应以清暑利湿为主。
05 中医治疗流感的实例 分析
中医治疗流感的实例分析
中医治疗流感的理论 基础
中医治疗流感以整体观念和 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通过 观察、闻问、切脉等方法, 辨别出病因病机,进而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流感的实例 解析
本部分将通过实际病例,详 细解析中医如何根据病人的 具体症状和体质,运用不同 的中药和治疗方法,有效对 抗流感病毒。
中医预防流感的草药 疗法
中医草药疗法历史悠久,如 银翘解毒片、板蓝根等,这 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减 轻感冒症状。
中医预防流感的气功 调适
气功是中医的一种重要治疗 手段,通过呼吸调节和体位 调整,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 力,帮助预防流感。
谢谢大家
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概念
1 流感的病因
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

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正文:一、引言流行性感冒,又称普通感冒,是由流感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中医辨证能够对流行性感冒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的各个方面。
二、病因学⒈病因概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病原体有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
⒉病因分类: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因两个方面。
三、病理学⒈病理过程:流行性感冒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进而侵犯上呼吸道黏膜细胞,破坏黏膜屏障,引起感染。
⒉病理变化:流行性感冒主要病理变化包括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
四、中医辨证⒈中医辨证概述:中医辨证是中医学中的一项核心理论,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辨别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特点,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⒉中医辨证分类:对于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型、风热型、风湿型等不同类型。
⒊不同类型的辨证特点:详细介绍各种不同类型流行性感冒的辨证特点,包括症状、舌脉等。
五、治疗原则⒈中医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类型的辨证,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包括祛邪、散寒、清热等。
⒉中医治疗方法:详细介绍针灸、草药治疗等中医治疗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六、预防措施⒈中医预防措施:介绍如何利用中医方法进行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包括饮食调理、穴位按摩等。
⒉传统预防方法:介绍药物预防、个人卫生、疫苗接种等流行性感冒的传统预防方法。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⒈八、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流行性感冒:指由流感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⒉辨证:中医理论中的一项核心理论,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辨别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特点,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023-2024年广东冬春季流行性感冒中医药居家防治康指引

2023∙2024年广东冬春季流行性感冒中医药居家防治康指引流行性感冒在冬春季高发,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为主,属中医〃外感热病"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风寒(夹湿)、风热(夹湿)、风燥侵袭肺卫。
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免疫缺陷者等可兼有各类虚损证候。
康复期常出现咳嗽、食欲不振、失眠焦虑等不适症状。
根据流行性感冒的常见临床证候特点,特制定中医药居家防治康指引。
第一部分流行性感冒预防指引一、成人预防方案(一)对证施膳1.卫表不固:黄荏参姜饮适应症:平素易感,倦怠乏力,出汗多,动则加重,怕风怕冷等。
功能:益气扶正固表材料:黄黄10克,党参10克,生姜5-10克,黄冰糖适量。
2.肺脾两虚:五指毛桃煲鸡适应症:气短乏力,胃胀,纳差,大便偏烂,舌苔偏厚等。
功能:补肺健脾化痰材料:鸡肉350克,五指毛桃40克,山药(干品)20克,砂仁(打碎)3-5克,红枣(去核)2-4枚,精盐适量。
3.气阻两虚:西洋参炖瘦肉适应症:疲倦乏力,口干咽干等。
功能:补气养阴生津材料:猪瘦肉100克,西洋参IO-15克,生姜5-10克,精盐适量。
(二)中医非药物疗法1.耳穴压豆功效:健脾补肺固肾耳穴选穴:肺、脾、肾、内分泌2.艾灸疗法功效:温补肺脾肾选穴:足三里、神阙穴、气海穴3.中药沐足功效:疏风解表散寒材料:紫苏叶30克,生姜30克,蕾香30克。
4.呼吸操——六字诀预备式,患者站立,全身放松;采用腹式呼吸或鼻吸口呼,放松腹部肌肉,膈肌收缩,腹壁隆起,屏气2~3s,后改唇形为吹口哨状,发"嘘(xu)〃音连续6遍,"呵(he)"音连续6遍,"呼(hu)"音连续12遍,"咽(si)”音连续12遍,"吹(ChUi)〃音连续12遍,"嘻(χi)〃音连续6遍,每组发音完毕均进入调息、预备式。
二、儿童预防方案(一)对证施膳1.肺脾不足:五指毛桃煲猪骨适应症:平素易感,倦怠乏力,汗多,胃纳一般,大便黏腻或偏烂等。
中医药适宜技术临床应用--感冒

阴虚感冒
症状:手足心热,恶寒轻,口渴咽干,干咳少痰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 表证较重:加荆芥、薄荷
时行感冒
症状:主证+壮热寒战,咽喉肿痛,全身症状较重 舌脉: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解表 方药:柴葛解肌汤加减
(柴胡、葛根、黄芩、石膏、贯众、羌活、大青叶、银花、连翘、 板兰根、甘草)
长夏:多兼湿。身热不扬,头重如裹,骨节痛重,胸闷,口淡或甜
秋季:多兼燥。身热头痛,鼻燥咽干,干咳无痰,舌红少津 冬季:多为风寒,或外寒里热。 夹食滞:身热,胸脘涨闷,纳呆,泛恶,腹泻,苔腻
分型论治
主证:鼻塞、喷嚏、流涕、恶寒、头痛身痛
风寒证
症状:主证+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无汗,咯痰白稀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风热证
症状:主证+流黄涕,咽痛,咯黄痰,发热重恶寒轻,汗出,口干 舌脉: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暑湿证
症状:主证+流浊涕,发热,汗出热不解,头身困重,小便短赤 舌脉: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
症状:经常感冒反复不愈,恶寒重发热轻,气短乏力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 中成药:玉屏风散预防
病机
腠理空虚 肺失宣肃 肺气上逆 肺系症状 感 卫气不固 肺卫失调 正邪相搏 全身症状 冒
பைடு நூலகம்断
1、临床表现: 感冒:初起多见鼻塞、声重、流涕、喷嚏、恶风、头痛,继之出现
发热、咳嗽、咽痒或咽痛。病程一般一周左右。 时行感冒:突然恶寒、寒战、高热、周身酸痛,全身症状明显,可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诊治体会

感局部暴 发 流行 。有 两 个 显 著 特 点 : 是 属 表 寒 里 一 热者居 多 , 者 大 多 表 现 为 突 发 寒 热 , 温 可 持 续 患 体 3 ℃以上 , 9 咳嗽 、 痒 、 咽 咽痛 , 红 苔 黄 , 浮数 有 力 ; 舌 脉 二 是肺经 病变 为主 , 见少 阳经病 变 , 者 大多 寒 热 兼 患 往来 , 咳嗽痰 黄量 不多 , 分 患者 可 见恶 心 、 部 呕吐 , 舌
以 自愈 ; 体质弱者 , 邪不 易解 , 至缠 绵 1 2月 , 甚 ~ 咳嗽 日甚 , 风邪 犹在 , 需用辛温 宣散 , 三拗汤合止 嗽散加减 ; 也有津伤 肺燥者 , 用沙 参麦 冬 汤加减 润燥 止 咳。流感
苔 黄厚 , 弦 数 。治 以 散 表 寒 , 里 热 , 以 和解 。 脉 清 佐 治疗 上可 用麻杏 石 甘 汤合 小 柴胡 汤 加减 。散表 寒 可 用 炙麻 黄 、 芥 、 荆 白芷 等 ; 里 热 可 用 生 石 膏 、 母 清 知
或热降 咳存 , 咳嗽剧 烈 , 痰少 或痰 黄粘 稠 , 咽干痒 。病 机多为余邪 未 净 , 气 不 宣 , 热 内 恋 。治 宜 宣 肺 止 肺 痰 咳 , 阴利咽 。可用桑 杏石甘汤合竹 叶石 膏汤加 减 , 养 用 清散余 邪之药 , 配化痰 润肺 之 品 。对 于流感 已愈 而咳 嗽持续 的患者 , 体质 强者 , 一两 周 内肺气 疏利 , 嗽可 咳
我 国是 流行 性 感 冒 ( 称 流 感 ) 发 区 , 本 上 简 多 基
原有 疾病 相 关 的 一 些 特 点 , 统 一 的方 剂 效 果 往 往 用
每 年都有局 部暴 发 流行 。流 感 属传 染 病 , 病 急 , 起 病 情重 。中医药 防治 流 感 因重 视 体质 因素 , 调辨 证 , 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分类
伤风,冒风(普通感冒) 感冒分类
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15
病因病机
❖ 感冒的常见病因
外因为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但以风邪为主,可 兼寒热暑湿等,与体质不强,或生活起居不当等有关。
❖ 感冒的病机及转化
感冒的病位在肺卫; 基本病机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病理性质属表实证,但有寒热之分; 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6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认识
四、 实 验 室 检 查
7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认识
❖ 五、重症与危重病例
8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认识
❖ 六、鉴别诊断
9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认识
❖ 六、鉴别诊断
10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认识
❖ 七、治疗 ❖ (一)治疗原则 ❖ 1.尽早隔离治疗。 ❖ 2.尽早抗病毒治疗。发病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
3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认识
❖ 一、病原学 ❖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
为甲、乙、丙、丁四型。易突变。 ❖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
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
11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认识
❖ (三)抗病毒治疗 ❖ 抗流感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 (1)奥司他韦: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
疗程可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 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 次;体重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对于 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剂。对用药过程中无效或病情加重 的患者,要注意是否出现耐药。 ❖ (2)扎那米韦:适用于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 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 (3)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300~600mg,小于30d新生儿6mg/kg,31-90d婴儿 8mg/kg,91d-17岁儿童1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 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 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 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 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当前处于 冬季流感流行高峰水平。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流感样病例就诊百 分比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达往年高峰水平, 流感确诊住院和死亡病例数也有所上升,暴发疫情报告数远高于去年 同期,流感活动水平仍呈现上升态势,以上结果均提示本次冬季流感 活动强度要强于往年。
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h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 3.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 5.重症病例的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
持。 ❖ (二)对症治疗 ❖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 ❖ 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 ❖ 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 ❖ 面罩进行氧疗。
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4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认识
❖ 二、流行病学 ❖ (一)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
性期都有传染性。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 ❖ (二)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
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
12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认识
❖ 一、概述 ❖ 二、分类 ❖ 三、病因病机 ❖ 四、诊断要点 ❖ 五、辨证要点 ❖ 六、鉴别要点 ❖ 七、治疗原则 ❖ 八、辨证论治 ❖ 九、注意事项 ❖ 十、预防调护
13
概述
❖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的肺卫功能失 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 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5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认识
❖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多为 2~4 天。 ❖ (1)主要症状: ❖ 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 39~40℃。 ❖ (2)其他症状: ❖ 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
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 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 3~4 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 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 1~2 周。 ❖ (3)并发症 ❖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 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
毒感染。 ❖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
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 4.肥胖者(BMI>30); ❖ 5.妊娠期妇女。
大家好
1
“流行性感冒” 的中医治疗
2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认识
❖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
❖ 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进展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 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 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