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培优练习题
初三数学培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 5x + 6 = 0,则方程的解为:A. x = 2,x = 3B. x = 1,x = 6C. x = 2,x = 4D. x = 3,x = 52. 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A. y = x^2B. y = x^3C. y = |x|D. y = x^43.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若∠BAC = 40°,则∠B = ∠C = °。
4.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C.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等D.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5.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 + b + c = 12,则a^2 + b^2 + c^2的值为:6.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的图象开口向上,且顶点坐标为(1, -2),则a、b、c的值分别为:7.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B,则点B的坐标为:8.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且BC = 6,AD是BC边上的高,则AD的长度为:9. 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3x > 2x + 1B. 2x < 3x - 1C. 3x ≥ 2x + 1D. 2x ≤ 3x - 110. 若a、b、c是等比数列,且a + b + c = 27,b^2 = ac,则a、b、c的值分别为: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1.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 4x + 3 = 0的解为x1和x2,则x1 + x2 = ,x1x2 = 。
12. 函数y = 2x - 3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
13.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若∠BAC = 45°,则∠B = ∠C = °。
14.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初三数学九上九下压轴题难题提高题培优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数学九上压轴题难题进步题培优题【1 】一.解答题(共8小题)1.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经由点A(﹣3,0).B(1,0).C(﹣2,1),交y轴于点M.(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D为抛物线在第二象限部分上的一点,作DE垂直x轴于点E,交线段AM于点F,求线段DF长度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D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消失一点P,作PN垂直x轴于点N,使得以点P.A.N为极点的三角形与△MAO 类似(不包含全等)?若消失,求点P的坐标;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极点为M的抛物线y=ax2+bx(a>0)经由点A和x轴正半轴上的点B,AO=OB=4,∠AOB=120°.(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联络OM,求∠AOM的大小;(3)假如点C在x轴上,且△ABC与△AOM类似,求点C的坐标.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A(2,0),B(6,0)两点,交y 轴于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y=2x交于点D,作⊙D与x轴相切,⊙D交y轴于点E.F两点,求劣弧EF的长;(3)P为此抛物线在第二象限图象上的一点,PG垂直于x轴,垂足为点G,试肯定P点的地位,使得△PGA的面积被直线AC分为1:2两部分?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4),OB=2,抛物线y=ax2+bx+c经由点A.O.B三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M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试求AM+OM的最小值;(3)在此抛物线上,是否消失点P,使得以点P与点O.A.B为极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消失,求点P的坐标;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5.已知抛物线y=﹣x2+bx+c经由点A(0,1),B (4,3).(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求tan∠ABO的值;(3)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在对称轴的左侧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线段AB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M,若四边形MNCB为平行四边形,求点M的坐标.6.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1:y=﹣(x+2)(x﹣m)(m>0)与x轴交于点B.C,与y轴交于点E,且点B在点C的左侧.(1)若抛物线C1过点M(2,2),求实数m的值;(2)在(1)的前提下,求△BCE的面积;(3)在(1)的前提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使得BH+EH最小,求出点H的坐标; (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1上是否消失点F,使得以点B.C.F为极点的三角形与△BCE类似?若消失,求m的值;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7.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1)x+(b是实数且b>2)与x轴的正半轴分离交于点A.B(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1)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用含b的代数式暗示);(2)请你摸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消失点P,使得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于2b,且△PBC是以点P为直角极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假如消失,求出点P的坐标;假如不消失,请解释来由; (3)请你进一步摸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消失点Q,使得△QCO,△QOA和△QAB中的随意率性两个三角形均类似(全等可作类似的特别情形)?假如消失,求出点Q的坐标;假如不消失,请解释来由.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极点B(1,0),C(3,0),D(3,4).以A 为极点的抛物线y=ax2+bx+c过点C.动点P从点A动身,沿线段AB向点B活动.同时动点Q 从点C动身,沿线段CD向点D活动.点P,Q的活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活动时光为t 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E作EF⊥AD于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ACG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若干?(3)在动点P,Q活动的进程中,当t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内(包含鸿沟)消失点H,使以C,Q,E,H 为极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t的值.初三数学九上压轴题难题进步题培优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8小题)1.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经由点A(﹣3,0).B(1,0).C(﹣2,1),交y轴于点M.(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D为抛物线在第二象限部分上的一点,作DE垂直x轴于点E,交线段AM于点F,求线段DF长度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D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消失一点P,作PN垂直x轴于点N,使得以点P.A.N为极点的三角形与△MAO 类似(不包含全等)?若消失,求点P的坐标;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将x=0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y=1.∴点M的坐标为(0,1).设直线MA的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MA的表达式为y=x+1.设点D的坐标为(),则点F的坐标为().DF==.当时,DF的最大值为.此时,即点D的坐标为().(3)消失点P,使得以点P.A.N为极点的三角形与△MAO类似.设P(m,).在Rt△MAO中,AO=3MO,要使两个三角形类似,由题意可知,点P不成能在第一象限.①设点P在第二象限时,∵点P不成能在直线MN上,∴只能PN=3AN,∴,即m2+11m+24=0.解得m=﹣3(舍去)或m=﹣8.又﹣3<m<0,故此时知足前提的点不消失.②当点P在第三象限时,∵点P不成能在直线MA上,∴只能PN=3AN,∴,即m2+11m+24=0.解得m=﹣3或m=﹣8.此时点P的坐标为(﹣8,﹣15).③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若AN=3PN时,则﹣3,即m2+m﹣6=0.解得m=﹣3(舍去)或m=2.当m=2时,.此时点P的坐标为(2,﹣).若PN=3NA,则﹣,即m2﹣7m﹣30=0.解得m=﹣3(舍去)或m=10,此时点P的坐标为(10,﹣39).综上所述,知足前提的点P的坐标为(﹣8,﹣15).(2,﹣).(10,﹣39).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极点为M的抛物线y=ax2+bx(a>0)经由点A和x轴正半轴上的点B,AO=OB=4,∠AOB=120°.(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联络OM,求∠AOM的大小;(3)假如点C在x轴上,且△ABC与△AOM类似,求点C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过点A作AD⊥y轴于点D,∵AO=OB=4,∴B(4,0).∵∠AOB=120°,∴∠AOD=30°,∴AD=OA=2,OD=OA=2.∴A(﹣2,2).将A(﹣2,2),B(4,0)代入y=ax2+bx,得:,解得:,∴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2)过点M作ME⊥x轴于点E,∵y=x2﹣x=(x﹣2)2﹣,∴M(2,﹣),即OE=2,EM=.∴tan∠EOM==.∴∠EOM=30°.∴∠AOM=∠AOB+∠EOM=150°.(3)过点A作AH⊥x轴于点H,∵AH=2,HB=HO+OB=6,∴tan∠ABH==.∴∠ABH=30°,∵∠AOM=150°,∴∠OAM<30°,∴∠OMA<30°,∴点C不成能在点B的左侧,只能在点B的右侧.∴∠ABC=180°﹣∠ABH=150°,∵∠AOM=150°,∴∠AOM=∠ABC.∴△ABC与△AOM类似,有如下两种可能:①△BAC与∽△OAM,②△BAC与∽△OMA∵OD=2,ME=,∴OM=,∵AH=2,BH=6,∴AB=4.①当△BAC与∽△OAM时,由=得,解得BC=4.∴C1(8,0).②当△BAC与∽△OMA时,由=得,解得BC=12.∴C2(16,0).综上所述,假如点C在x轴上,且△ABC与△AOM类似,则点C的坐标为(8,0)或(16,0).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A(2,0),B(6,0)两点,交y 轴于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y=2x交于点D,作⊙D与x轴相切,⊙D交y轴于点E.F两点,求劣弧EF的长;(3)P为此抛物线在第二象限图象上的一点,PG垂直于x轴,垂足为点G,试肯定P点的地位,使得△PGA的面积被直线AC分为1:2两部分?【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c经由点A(2,0),B(6,0),;∴,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易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4,把x=4代入y=2x,得y=8,∴点D的坐标为(4,8);∵⊙D与x轴相切,∴⊙D的半径为8;衔接DE.DF,作DM⊥y轴,垂足为点M;在Rt△MFD中,FD=8,MD=4,∴cos∠MDF=;∴∠MDF=60°,∴∠EDF=120°;∴劣弧EF的长为:;(3)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直线AC经由点,∴,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设点,PG交直线AC于N, 则点N坐标为,∵S△PNA:S△GNA=PN:GN;∴①若PN:GN=1:2,则PG:GN=3:2,PG=GN;即=;解得:m1=﹣3,m2=2(舍去);当m=﹣3时,=;∴此时点P的坐标为;②若PN:GN=2:1,则PG:GN=3:1,PG=3GN;即=;解得:m1=﹣12,m2=2(舍去);当m=﹣12时,=;∴此时点P的坐标为;综上所述,当点P坐标为或时,△PGA的面积被直线AC分成1:2两部分.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4),OB=2,抛物线y=ax2+bx+c经由点A.O.B三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M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试求AM+OM的最小值;(3)在此抛物线上,是否消失点P,使得以点P与点O.A.B为极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消失,求点P的坐标;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解答】解:(1)由OB=2,可知B(2,0),将A(﹣2,﹣4),B(2,0),O(0,0)三点坐标代入抛物线y=ax2+bx+c, 得解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答: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由,可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对称轴x=1是线段OB的垂直等分线,衔接AB交直线x=1于点M,M点即为所求.∴MO=MB,则MO+MA=MA+MB=AB作AC⊥x轴,垂足为C,则AC=4,BC=4,∴AB=∴MO+MA的最小值为.答:MO+MA的最小值为.(3)①若OB∥AP,此时点A与点P关于直线x=1对称,由A(﹣2,﹣4),得P(4,﹣4),则得梯形OAPB.②若OA∥BP,设直线OA的表达式为y=kx,由A(﹣2,﹣4)得,y=2x.设直线BP的表达式为y=2x+m,由B(2,0)得,0=4+m,即m=﹣4,∴直线BP的表达式为y=2x﹣4由,解得x1=﹣4,x2=2(不合题意,舍去)当x=﹣4时,y=﹣12,∴点P(﹣4,﹣12),则得梯形OAPB.③若AB∥OP,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kx+m,则,解得,∴AB的表达式为y=x﹣2.∵AB∥OP,∴直线OP的表达式为y=x.由,得x2=0,解得x=0,(不合题意,舍去),此时点P不消失.综上所述,消失两点P(4,﹣4)或P(﹣4,﹣12)使得以点P与点O.A.B为极点的四边形是梯形.答:在此抛物线上,消失点P,使得以点P与点O.A.B为极点的四边形是梯形,点P的坐标是(4,﹣4)或(﹣4,﹣12).5.已知抛物线y=﹣x2+bx+c经由点A(0,1),B (4,3).(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求tan∠ABO的值;(3)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在对称轴的左侧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线段AB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M,若四边形MNCB为平行四边形,求点M的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y=﹣x2+bx+c经由点A(0,1),B (4,3), ∴,解得,所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x+1;(2)如图,过点B作BC⊥x轴于C,过点A作AD⊥OB于D,∵A(0,1),B (4,3),∴OA=1,OC=4,BC=3,依据勾股定理,OB===5,∵∠OAD+∠AOD=90°,∠AOD+∠BOC=90°,∴∠OAD=∠BOC,又∵∠ADO=∠OCB=90°,∴△AOD∽△OBC,∴==,即==,解得OD=,AD=,∴BD=OB﹣OD=5﹣=,∴tan∠ABO===;(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k≠0,k.b是常数),则,解得,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设点M(a,﹣a2+a+1),N(a,a+1),则MN=﹣a2+a+1﹣a﹣1=﹣a2+4a,∵四边形MNCB为平行四边形,∴MN=BC,∴﹣a2+4a=3,整顿得,a2﹣4a+3=0,解得a1=1,a2=3,∵MN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a=1,∴﹣12+×1+1=,∴点M的坐标为(1,).6.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1:y=﹣(x+2)(x﹣m)(m>0)与x轴交于点B.C,与y轴交于点E,且点B在点C的左侧.(1)若抛物线C1过点M(2,2),求实数m的值;(2)在(1)的前提下,求△BCE的面积;(3)在(1)的前提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使得BH+EH最小,求出点H的坐标; (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1上是否消失点F,使得以点B.C.F为极点的三角形与△BCE类似?若消失,求m的值;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解答】解:(1)将x=2,y=2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4×(2﹣m)=2,解得:m=4,经磨练:m=4是分式方程的解.∴m的值为4.(2)y=0得:0=﹣(x+2)(x﹣m),解得x=﹣2或x=m,∴B(﹣2,0),C(m,0).由(1)得:m=4,∴C(4,0).将x=0代入得:y=﹣×2×(﹣m)=2,∴E(0,2).∴BC=6,OE=2.∴S△BCE=BC•OE=×6×2=6.(3)如图1所示:衔接EC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H,衔接BH,设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为P.∵x=﹣,∴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CP=3.∵点B与点C关于x=1对称,∴BH=CH.∴BH+EH=EH+HC.∴当H落在线段EC上时,BH+EH的值最小.∵HP∥OE,∴△PHC∽△EOC.∴,即.解得HP=.∴点H的坐标为(1,).(4)①如图2,过点B作EC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F,过点F作FF′⊥x轴于F′.∵BF∥EC,∴∠BCE=∠FBC.∴当,即BC2=CE•BF时,△BCE∽△FBC.设点F的坐标为(x,﹣(x+2)(x﹣m)),由,得.解得x=m+2.∴F′(m+2,0).∵∠BCE=∠FBC.∴,得,解得:.又∵BC2=CE•BF,∴,整顿得:0=16.此方程无解.②如图3,作∠CBF=45°交抛物线于F,过点F作FF′⊥x轴于F′,∵OE=OB,∠EOB=90°,∴∠EBO=45°.∵∵∠CBF=45°,∴∠EBC=∠CBF,∴当,即BC2=BE•BF时,△BCE∽△BFC.在Rt△BFF′中,由FF′=BF′,得(x+2)(x﹣m)=x+2,解得x=2m.∴F′(2m,0).∴BF′=2m+2,∴BF=2m+2.由BC2=BE•BF,得(m+2)2=2×(2m+2).解得.∵m>0,∴m=2+2.综上所述,点m的值为2+2.7.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1)x+(b是实数且b>2)与x轴的正半轴分离交于点A.B(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1)点B的坐标为(b,0),点C的坐标为(0,)(用含b的代数式暗示); (2)请你摸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消失点P,使得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于2b,且△PBC是以点P为直角极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假如消失,求出点P的坐标;假如不消失,请解释来由; (3)请你进一步摸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消失点Q,使得△QCO,△QOA和△QAB中的随意率性两个三角形均类似(全等可作类似的特别情形)?假如消失,求出点Q的坐标;假如不消失,请解释来由.【解答】解:(1)令y=0,即y=x2﹣(b+1)x+=0,解得:x=1或b,∵b是实数且b>2,点A位于点B的左侧,∴点B的坐标为(b,0),令x=0,解得:y=,∴点C的坐标为(0,),故答案为:(b,0),(0,);(2)消失,假设消失如许的点P,使得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于2b,且△PBC是以点P为直角极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点P的坐标为(x,y),衔接OP.则S四边形PCOB=S△PCO+S△POB=••x+•b•y=2b,∴x+4y=16.过P作PD⊥x轴,PE⊥y轴,垂足分离为D.E,∴∠PEO=∠EOD=∠ODP=90°.∴四边形PEOD是矩形.∴∠EPD=90°.∴∠EPC=∠DPB.∴△PEC≌△PDB,∴PE=PD,即x=y.由解得由△PEC≌△PDB得EC=DB,即﹣=b﹣,解得b=>2相符题意.∴P的坐标为(,);(3)假设消失如许的点Q,使得△QCO,△QOA和△QAB中的随意率性两个三角形均类似.∵∠QAB=∠AOQ+∠AQO,∴∠QAB>∠AOQ,∠QAB>∠AQO.∴要使△QOA与△QAB类似,只能∠QAO=∠BAQ=90°,即QA⊥x轴.∵b>2,∴AB>OA,∴∠Q0A>∠ABQ.∴只能∠AOQ=∠AQB.此时∠OQB=90°,由QA⊥x轴知QA∥y轴.∴∠COQ=∠OQA.∴要使△QOA与△OQC类似,只能∠QCO=90°或∠OQC=90°.(I)当∠OCQ=90°时,△CQO≌△QOA.∴AQ=CO=.由AQ2=OA•AB得:()2=b﹣1.解得:b=8±4.∵b>2,∴b=8+4.∴点Q的坐标是(1,2+).(II)当∠OQC=90°时,△OCQ∽△QOA,∴=,即OQ2=OC•AQ.又OQ2=OA•OB,∴OC•AQ=OA•OB.即•AQ=1×b.解得:AQ=4,此时b=17>2相符题意,∴点Q的坐标是(1,4).∴综上可知,消失点Q(1,2+)或Q(1,4),使得△QCO,△QOA和△QAB中的随意率性两个三角形均类似.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极点B(1,0),C(3,0),D(3,4).以A 为极点的抛物线y=ax2+bx+c过点C.动点P从点A动身,沿线段AB向点B活动.同时动点Q 从点C动身,沿线段CD向点D活动.点P,Q的活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活动时光为t 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E作EF⊥AD于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ACG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若干?(3)在动点P,Q活动的进程中,当t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内(包含鸿沟)消失点H,使以C,Q,E,H 为极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t的值.【解答】解:(1)A(1,4).由题意知,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4∵抛物线过点C(3,0),∴0=a(3﹣1)2+4,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4,即y=﹣x2+2x+3.(2)∵A(1,4),C(3,0),∴可求直线AC的解析式为y=﹣2x+6.∵点P(1,4﹣t).∴将y=4﹣t代入y=﹣2x+6中,解得点E的横坐标为x=1+.∴点G的横坐标为1+,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可求点G的纵坐标为4﹣.∴GE=(4﹣)﹣(4﹣t)=t﹣.又∵点A到GE的距离为,C到GE的距离为2﹣,即S△ACG=S△AEG+S△CEG=•EG•+•EG(2﹣)=•2(t﹣)=﹣(t﹣2)2+1.当t=2时,S△ACG的最大值为1.(3)第一种情形如图1所示,点H在AC的上方,由四边形CQEH是菱形知CQ=CE=t,依据△APE∽△ABC,知=,即=,解得t=20﹣8;第二种情形如图2所示,点H在AC的下方,由四边形CQHE是菱形知CQ=QE=EH=HC=t,PE=t,EM=2﹣t,MQ=4﹣2t.则在直角三角形EMQ中,依据勾股定理知EM2+MQ2=EQ2,即(2﹣t)2+(4﹣2t)2=t2,解得,t1=,t2=4(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t=20﹣8或t=.。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一、二次函数1.某厂家生产一种新型电子产品,制造时每件的成本为40元,通过试销发现,销售量(y 万件)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物价部门规定:这种电子产品销售单价不得超过每件80元,那么,当销售单价x 定为每件多少元时,厂家每月获得的利润()w 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2280y x =-+;(2)当销售单价x 定为每件80元时,厂家每月获得的利润()w 最大,最大利润是4800元.【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经过点()40,200和点()60,16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先根据利润=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成本),由试销期间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也不高于每千克80元,结合电子产品的成本价即可得出x 的取值范围,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可得最值.【详解】解:()1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0y kx b k =+≠,Q 函数图象经过点()40,200和点()60,160,{4020060160k b k b +=∴+=,解得:{2280k b =-=,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2280y x =-+.()2由题意得:()()224022802360112002(90)5000w x x x x x =--+=-+-=--+. Q 试销期间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也不高于每千克80元,且电子产品的成本为每千克40元,∴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4080x ≤≤.20-<Q ,∴当90x <时,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80x ∴=时,w 有最大值,当80x =时,4800w =,答:当销售单价x 定为每件80元时,厂家每月获得的利润()w 最大,最大利润是48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应用,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并注意最值的求法.2.抛物线y =ax 2+bx ﹣3(a≠0)与直线y =kx+c (k≠0)相交于A (﹣1,0)、B (2,﹣3)两点,且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出C 、D 两点的坐标(3)在第四象限抛物线上有一点P ,若△PCD 是以CD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出点P 的坐标.【答案】(1)y =x 2﹣2x ﹣3;(2)C (0,﹣3),D (0,﹣1);(3)P (2,﹣2).【解析】【分析】(1)把A (﹣1,0)、B (2,﹣3)两点坐标代入y =ax 2+bx ﹣3可得抛物线解析式. (2)当x =0时可求C 点坐标,求出直线AB 解析式,当x =0可求D 点坐标. (3)由题意可知P 点纵坐标为﹣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求P 点横坐标.【详解】解:(1)把A (﹣1,0)、B (2,﹣3)两点坐标代入y =ax 2+bx ﹣3可得 304233a b a b --=⎧⎨+-=-⎩ 解得12a b =⎧⎨=-⎩∴y =x 2﹣2x ﹣3(2)把x =0代入y =x 2﹣2x ﹣3中可得y =﹣3∴C (0,﹣3)设y =kx+b ,把A (﹣1,0)、B (2,﹣3)两点坐标代入023k b k b -+=⎧⎨+=-⎩解得11 kb=-⎧⎨=-⎩∴y=﹣x﹣1∴D(0,﹣1)(3)由C(0,﹣3),D(0,﹣1)可知CD的垂直平分线经过(0,﹣2)∴P点纵坐标为﹣2,∴x2﹣2x﹣3=﹣2解得:x=1±2,∵x>0∴x=1+2.∴P(1+2,﹣2)【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把x=0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和一次函数解析式可求图象与y轴交点坐标,知道点P纵坐标带入抛物线解析式可求点P 的横坐标.3.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B点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y=x2+bx+c的表达式;(2)点D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点D的坐标;(3)点P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过点P的直线y=x+m与直线BC交于点E,与y轴交于点F,求PE+EF的最大值.【答案】(1)y=x2﹣4x+3;(2)(2,﹣1);(3)4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1,设D(2,y),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BC2=32+32=18,DC2=4+(y﹣3)2,BD2=(3﹣2)2+y2=1+y2,然后讨论:当BD为斜边时得到18+4+(y﹣3)2=1+y2;当CD 为斜边时得到4+(y﹣3)2=1+y2+18,再分别解方程即可得到对应D的坐标;(3)先证明∠CEF=90°得到△E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作PH⊥y轴于H,PG∥y轴交BC于G,如图2,△EPG、△PHF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PE 2,PF2,设P(t,t2﹣4t+3)(1<t<3),则G(t,﹣t+3),接着利用t表示PF、PE,这样PE+EF=2PE+PF=﹣2t2+42t,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试题解析:解:(1)把B(3,0),C(0,3)代入y=x2+bx+c得:9303b cc++=⎧⎨=⎩,解得:43bc=-⎧⎨=⎩,∴抛物线y=x2+bx+c的表达式为y=x2﹣4x+3;(2)如图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42-=2,设D(2,y),B(3,0),C(0,3),∴BC2=32+32=18,DC2=4+(y﹣3)2,BD2=(3﹣2)2+y2=1+y2,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BD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BC2+DC2=BD2,即18+4+(y﹣3)2=1+y2,解得:y=5,此时D点坐标为(2,5);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CD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BC2+DB2=DC2,即4+(y﹣3)2=1+y2+18,解得:y=﹣1,此时D点坐标为(2,﹣1);(3)易得BC的解析式为y=﹣x+3.∵直线y=x+m与直线y=x平行,∴直线y=﹣x+3与直线y=x+m垂直,∴∠CEF=90°,∴△E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作PH⊥y轴于H,PG∥y轴交BC于G,如图2,△EPG、△PHF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22PG,PF=2PH,设P(t,t2﹣4t+3)(1<t<3),则G(t,﹣t+3),∴PF=2PH=2t,PG=﹣t+3﹣(t2﹣4t+3)=﹣t2+3t,∴PE=22PG=﹣22t2+322t,∴PE+EF=PE+PE+PF=2PE+PF=﹣2t2+32t+2t=﹣2t2+42t=﹣2(t﹣2)2+42,当t=2时,PE+EF的最大值为4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记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4.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M,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CM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1)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A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2,若点E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CE,求四边形BO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点的坐标.【答案】(1)y=﹣x2﹣2x+3;(2)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其坐标为P(﹣1,10)或P(﹣1,﹣10)或P(﹣1,6)或P(﹣1,53);(3)存在,Q(﹣1,2);(4)63 8,315,24E⎛⎫-⎪⎝⎭.【解析】【分析】(1)已知抛物线过A、B两点,可将两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可根据(1)的函数解析式得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也就得出了M点的坐标,由于C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因此C的坐标为(0,3),根据M、C的坐标可求出CM的距离.然后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CP=PM时,P位于CM的垂直平分线上.求P点坐标关键是求P的纵坐标,过P作PQ⊥y轴于Q,如果设PM=CP=x,那么直角三角形CPQ中CP=x,OM的长,可根据M 的坐标得出,CQ=3﹣x,因此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P点的横坐标与M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为x,由此可得出P的坐标.②当CM=MP时,根据CM的长即可求出P的纵坐标,也就得出了P的坐标(要注意分上下两点).③当CM=C P时,因为C的坐标为(0,3),那么直线y=3必垂直平分PM,因此P的纵坐标是6,由此可得出P的坐标;(3)根据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解答;(4)由于四边形BOCE不是规则的四边形,因此可将四边形BOCE分割成规则的图形进行计算,过E作EF⊥x轴于F,S四边形BOCE=S△BFE+S梯形FOCE.直角梯形FOCE中,FO为E的横坐标的绝对值,EF为E的纵坐标,已知C的纵坐标,就知道了OC的长.在△BFE中,BF=BO﹣OF,因此可用E的横坐标表示出BF的长.如果根据抛物线设出E的坐标,然后代入上面的线段中,即可得出关于四边形BOCE的面积与E的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四边形BOCE的最大值及对应的E的横坐标的值.即可求出此时E的坐标.【详解】(1)∵抛物线y =ax 2+bx+3(a≠0)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 ∴309330a b a b ++=⎧⎨-+=⎩, 解得:12a b =-⎧⎨=-⎩. ∴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2x+3;(2)如答图1,∵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2x+3,∴其对称轴为x =22-=﹣1, ∴设P 点坐标为(﹣1,a ),当x =0时,y =3,∴C (0,3),M (﹣1,0)∴当CP =PM 时,(﹣1)2+(3﹣a )2=a 2,解得a =53, ∴P 点坐标为:P 1(﹣1,53); ∴当CM =PM 时,(﹣1)2+32=a 2,解得a =±10,∴P 点坐标为:P 2(﹣1,10)或P 3(﹣1,﹣10);∴当CM =CP 时,由勾股定理得:(﹣1)2+32=(﹣1)2+(3﹣a )2,解得a =6, ∴P 点坐标为:P 4(﹣1,6).综上所述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 ,其坐标为P (﹣1,10)或P (﹣1,﹣10)或P (﹣1,6)或P (﹣1,53); (3)存在,Q (﹣1,2),理由如下:如答图2,点C (0,3)关于对称轴x =﹣1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2,3),连接AC′,直线AC′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点Q .设直线AC′函数关系式为:y=kx+t(k≠0).将点A(1,0),C′(﹣2,3)代入,得23 k tk t+=⎧⎨-+=⎩,解得11kt=-⎧⎨=⎩,所以,直线AC′函数关系式为:y=﹣x+1.将x=﹣1代入,得y=2,即:Q(﹣1,2);(4)过点E作EF⊥x轴于点F,设E(a,﹣a2﹣2a+3)(﹣3<a<0)∴EF=﹣a2﹣2a+3,BF=a+3,OF=﹣a∴S四边形BOCE=12BF•EF+12(OC+EF)•OF=12(a+3)•(﹣a2﹣2a+3)+12(﹣a2﹣2a+6)•(﹣a)=﹣32a2﹣92a+92=﹣32(a+32)2+638,∴当a=﹣32时,S四边形BOCE最大,且最大值为638.此时,点E坐标为(﹣32,15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知识,要注意的是(2)中,不确定等腰三角形哪条边是底边的情况下,要分类进行求解,不要漏解.5.如图,已知直线y=﹣2x+4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抛物线过A、B两点,点P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C,交抛物线于点D.(1)如图1,设抛物线顶点为M,且M的坐标是(12,92),对称轴交AB于点N.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MNPD为菱形?并说明理由;(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D,使得四边形BOAD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此时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①y=﹣2x2+2x+4;;②不存在点P,使四边形MNPD为菱形;;(2)存在,点D的坐标是(1,4).【解析】【分析】(1)①由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点B的坐标,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21922x⎛⎫-+⎪⎝⎭,把点B的坐标代入求得a的值即可;②不存在点P,使四边形MNPD为菱形.设点P的坐标是(m,﹣2m+4),则D(m,﹣2m2+2m+4),根据题意知PD∥MN,所以当PD=MN时,四边形MNPD为平行四边形,根据该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m2+4m=32,通过解方程求得m的值,易得点N、P的坐标,然后推知PN=MN是否成立即可;(2)设点D的坐标是(n,﹣2n2+2n+4),P(n,﹣2n+4).根据S四边形BOAD=S△BOA+S△ABD =4+S△ABD,则当S△ABD取最大值时,S四边形BOAD最大.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函数S△ABD=﹣2(n﹣1)2+2.由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最值.【详解】解:①如图1,∵顶点M的坐标是19,22⎛⎫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21922a x⎛⎫-+⎪⎝⎭(a≠0).∵直线y=﹣2x+4交y轴于点B,∴点B的坐标是(0,4).又∵点B在该抛物线上,∴21922a⎛⎫-+⎪⎝⎭=4,解得a=﹣2.故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19222x⎛⎫--+⎪⎝⎭=﹣2x2+2x+4;②不存在.理由如下:∵抛物线y=219222x⎛⎫--+⎪⎝⎭的对称轴是直线x=12,且该直线与直线AB交于点N,∴点N的坐标是1,32⎛⎫ ⎪⎝⎭.∴93322MN=-=.设点P的坐标是(m,﹣2m+4),则D(m,﹣2m2+2m+4),∴PD=(﹣2m2+2m+4)﹣(﹣2m+4)=﹣2m2+4m.∵PD∥MN.当PD=MN时,四边形MNPD是平行四边形,即﹣2m2+4m=32.解得 m1=12(舍去),m2=32.此时P(32,1).∵PN∴PN≠MN,∴平行四边形MNPD不是菱形.∴不存在点P,使四边形MNPD为菱形;(2)存在,理由如下:设点D的坐标是(n,﹣2n2+2n+4),∵点P在线段AB上且直线PD⊥x轴,∴P(n,﹣2n+4).由图可知S四边形BOAD=S△BOA+S△ABD.其中S△BOA=12OB•OA=12×4×2=4.则当S△ABD取最大值时,S四边形BOAD最大.S△ABD=12(y D﹣y P)(x A﹣x B)=y D﹣y P=﹣2n2+2n+4﹣(﹣2n+4)=﹣2n2+4n=﹣2(n﹣1)2+2.当n=1时,S△ABD取得最大值2,S四边形BOAD有最大值.此时点D的坐标是(1,4).【点睛】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和与几何图形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代数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点的坐标的意义表示线段的长度,从而求出线段之间的关系.6.(10分)(2015•佛山)如图,一小球从斜坡O点处抛出,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x2+4x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x刻画.(1)请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2)小球的落点是A,求点A的坐标;(3)连接抛物线的最高点P与点O、A得△POA,求△POA的面积;(4)在OA上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M(M与P不重合),△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答案】(1)(2,4);(2)(,);(3);(4)(,).【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配方法抛物线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即可求出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2)联立两解析式,可求出交点A的坐标;(3)作PQ⊥x轴于点Q,AB⊥x轴于点B.根据S△POA=S△POQ+S△梯形PQBA﹣S△BOA,代入数值计算即可求解;(4)过P作OA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连结OM、AM,由于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根据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b,将P(2,4)代入,求出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3.再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M的坐标.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y=﹣x2+4x=﹣(x﹣2)2+4,故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为(2,4);(2)联立两解析式可得:,解得:,或.故可得点A的坐标为(,);(3)如图,作PQ⊥x轴于点Q,AB⊥x轴于点B.S△POA=S△POQ+S△梯形PQBA﹣S△BOA=×2×4+×(+4)×(﹣2)﹣××=4+﹣=;(4)过P作OA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连结OM、AM,则△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b,∵P的坐标为(2,4),∴4=×2+b,解得b=3,∴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3.由,解得,,∴点M的坐标为(,).考点:二次函数的综合题7.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A(﹣1,4)为顶点,且过点B(2,﹣5)(1)求该函数的关系式;(2)求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3)将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当图象经过原点时,A、B两点随图象移至A′、B′,求△O A′B′的面积.【答案】(1)y=﹣x2﹣2x+3;(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1,0)(3)15.【解析】【分析】(1)已知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用顶点式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将B 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函数解析式,令x=0,可求得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令y=0,可求得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3)由(2)可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在原点两侧,由此可求出当抛物线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平移到原点时,抛物线平移的单位,由此可求出A′、B′的坐标.由于△OA′B′不规则,可用面积割补法求出△OA′B′的面积.【详解】(1)设抛物线顶点式y=a(x+1)2+4,将B(2,﹣5)代入得:a=﹣1,∴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4=﹣x2﹣2x+3;(2)令x=0,得y=3,因此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3),令y=0,﹣x2﹣2x+3=0,解得:x1=﹣3,x2=1,即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1,0);(3)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M、N(M在N的左侧),由(2)知:M(﹣3,0),N(1,0),当函数图象向右平移经过原点时,M与O重合,因此抛物线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故A'(2,4),B'(5,﹣5),∴S△OA′B′=12×(2+5)×9﹣12×2×4﹣12×5×5=15.【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图形面积的求法等知识.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求解方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求解方法等是解题的关键.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12x2+bx+c经过点A(﹣1,0)和点B(0,52),顶点为C,点D在其对称轴上且位于点C下方,将线段D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C落在抛物线上的点P处.(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线段CD的长;(3)将抛物线平移,使其顶点C移到原点O的位置,这时点P落在点E的位置,如果点M在y轴上,且以O、D、E、M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8,求点M的坐标.【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y=﹣12x 2+2x+52;(2)线段CD 的长为2;(3)M 点的坐标为(0,72)或(0,﹣72).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 (2)利用配方法得到y=﹣12(x ﹣2)2+92,则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C 点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如图,设CD=t ,则D (2,92﹣t ),根据旋转性质得∠PDC=90°,DP=DC=t ,则P (2+t ,92﹣t ),然后把P (2+t ,92﹣t )代入y=﹣12x 2+2x+52得到关于t的方程,从而解方程可得到CD 的长;(3)P 点坐标为(4,92),D 点坐标为(2,52),利用抛物线的平移规律确定E 点坐标为(2,﹣2),设M (0,m ),当m >0时,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得到12•(m+52+2)•2=8当m <0时,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得到12•(﹣m+52+2)•2=8,然后分别解方程求出m 即可得到对应的M 点坐标.【详解】(1)把A (﹣1,0)和点B (0,52)代入y=﹣12x 2+bx+c 得 10252b c c ⎧--+=⎪⎪⎨⎪=⎪⎩,解得252b c =⎧⎪⎨=⎪⎩,∴抛物线解析式为y=﹣12x 2+2x+52; (2)∵y=﹣12(x ﹣2)2+92, ∴C (2,9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 如图,设CD=t ,则D (2,92﹣t ),∵线段DC 绕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C 落在抛物线上的点P 处, ∴∠PDC=90°,DP=DC=t , ∴P (2+t ,92﹣t ), 把P (2+t ,92﹣t )代入y=﹣12x 2+2x+52得﹣12(2+t )2+2(2+t )+52=92﹣t , 整理得t 2﹣2t=0,解得t 1=0(舍去),t 2=2, ∴线段CD 的长为2;(3)P 点坐标为(4,92),D 点坐标为(2,52), ∵抛物线平移,使其顶点C (2,92)移到原点O 的位置, ∴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92个单位,而P 点(4,92)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92个单位得到点E , ∴E 点坐标为(2,﹣2), 设M (0,m ),当m >0时,12•(m+52+2)•2=8,解得m=72,此时M 点坐标为(0,72);当m <0时,12•(﹣m+52+2)•2=8,解得m=﹣72,此时M 点坐标为(0,﹣72);综上所述,M 点的坐标为(0,72)或(0,﹣7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涉及到待定系数法、抛物线上点的坐标、旋转的性质、抛物线的平移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正确添加辅助线、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熟练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抛物线25(0)y ax bx a =+-≠经过x 轴上的点A (1,0)和点B 及y 轴上的点C ,经过B 、C 两点的直线为y x n =+. 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点P 从A 出发,在线段AB 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B 运动,同时点E 从B 出发,在线段BC 上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C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求t 为何值时,△PBE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③过点A 作AM BC ⊥于点M ,过抛物线上一动点N (不与点B 、C 重合)作直线AM 的平行线交直线BC 于点Q .若点A 、M 、N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 的横坐标.【答案】①265y x x =-+-;②当2t =时,△PBE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22③点N 的横坐标为:4或5412+或5412. 【解析】 【分析】①点B 、C 在直线为y x n =+上,则B (﹣n ,0)、C (0,n ),点A (1,0)在抛物线上,所以250505a b an bn n +-=⎧⎪+-=⎨⎪=-⎩,解得1a =-,6b =,因此抛物线解析式:265y x x =-+-;②先求出点P 到BC 的高h 为2sin 45(4)2BP t ︒=-,于是21122)22)2222PBE S BE h t t t ∆=⋅=-⨯=-+2t =时,△PBE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22③由①知,BC 所在直线为:5y x =-,所以点A 到直线BC 的距离22d =N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BC 于点P ,交x 轴于点H .设()2,65N m m m -+-,则(,0)H m 、(,5)P m m -,易证△PQ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22NQ PQ ==4PN =,Ⅰ.4NH HP +=,所以265(5)4m m m -+---=解得11m =(舍去),24m =,Ⅱ.4NH HP +=,()25654m m m ---+-=解得1541m +=,2541m -=去),Ⅲ.4NH HP -=,()265[(5)]4m m m --+----=,解得15412m =(舍去),252m =. 【详解】解:①∵点B 、C 在直线为y x n =+上, ∴B (﹣n ,0)、C (0,n ), ∵点A (1,0)在抛物线上,∴250505a b an bn n +-=⎧⎪+-=⎨⎪=-⎩, ∴1a =-,6b =,∴抛物线解析式:265y x x =-+-; ②由题意,得,4PB t =-,2BE t =,由①知,45OBC ︒∠=, ∴点P 到BC 的高h为sin 45)BP t ︒=-,∴211)22)22PBE S BE h t t t ∆=⋅=-⨯=-+ 当2t =时,△PBE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③由①知,BC 所在直线为:5y x =-, ∴点A 到直线BC的距离d =过点N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BC 于点P ,交x 轴于点H . 设()2,65N m m m -+-,则(,0)H m 、(,5)P m m -, 易证△PQ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NQ PQ == ∴4PN =, Ⅰ.4NH HP +=, ∴265(5)4m m m -+---= 解得11m =,24m =,∵点A 、M 、N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m =;Ⅱ.4NH HP +=, ∴()25654m m m ---+-=解得1m =,2m =∵点A 、M 、N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m >,∴541m +=, Ⅲ.4NH HP -=,∴()265[(5)]4m m m --+----=, 解得15412m +=,25412m -=,∵点A 、M 、N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0m <,∴5412m -=, 综上所述,若点A 、M 、N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N 的横坐标为:4或541+或541-.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已知抛物线C 1:y=ax 2﹣4ax ﹣5(a >0). (1)当a=1时,求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及对称轴;(2)①试说明无论a 为何值,抛物线C 1一定经过两个定点,并求出这两个定点的坐标; ②将抛物线C 1沿这两个定点所在直线翻折,得到抛物线C 2,直接写出C 2的表达式; (3)若(2)中抛物线C 2的顶点到x 轴的距离为2,求a 的值.【答案】(1)(﹣1,0)或(5,0)(2)①(0,﹣5),(4,﹣5)②y=﹣ax 2+4ax ﹣5(3)a=或【解析】试题分析:(1)将a=1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得抛物线与x轴交点;(2)①化简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得两个点定点的横坐标,即可解题;②根据抛物线翻折理论即可解题;(3)根据(2)中抛物线C2解析式,分类讨论y=2或﹣2,即可解题试题解析:(1)当a=1时,抛物线解析式为y=x2﹣4x﹣5=(x﹣2)2﹣9,∴对称轴为y=2;∴当y=0时,x﹣2=3或﹣3,即x=﹣1或5;∴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或(5,0);(2)①抛物线C1解析式为:y=ax2﹣4ax﹣5,整理得:y=ax(x﹣4)﹣5;∵当ax(x﹣4)=0时,y恒定为﹣5;∴抛物线C1一定经过两个定点(0,﹣5),(4,﹣5);②这两个点连线为y=﹣5;将抛物线C1沿y=﹣5翻折,得到抛物线C2,开口方向变了,但是对称轴没变;∴抛物线C2解析式为:y=﹣ax2+4ax﹣5,(3)抛物线C2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为2,则x=2时,y=2或者﹣2;当y=2时,2=﹣4a+8a﹣5,解得,a=;当y=﹣2时,﹣2=﹣4a+8a﹣5,解得,a=;∴a=或;考点:1、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2、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1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的值;(3)设P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A(-1,0),;(2);(3)P的坐标为(1,)或(1,-4).【解析】试题分析:(1)在中,令y=0,得到,,得到A(-1,0),B(3,0),由直线l经过点A,得到,故,令,即,由于CD=4AC,故点D的横坐标为4,即有,得到,从而得出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2)过点E作EF∥y轴,交直线l于点F,设E(,),则F(,),EF==,S△ACE=S△AFE-S△CFE==,故△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而△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所以,解得;(3)令,即,解得,,得到D (4,5a),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设P(1,m),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AD是矩形的一条边,②若AD是矩形的一条对角线.试题解析:(1)∵=,令y=0,得到,,∴A(-1,0),B(3,0),∵直线l经过点A,∴,,∴,令,即,∵CD=4AC,∴点D的横坐标为4,∴,∴,∴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2)过点E作EF∥y轴,交直线l于点F,设E(,),则F(,),EF==,S△ACE=S△AFE-S△CFE===,∴△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解得;(3)令,即,解得,,∴D(4,5a),∵,∴抛物线的对称轴为,设P(1,m),①若AD是矩形的一条边,则Q(-4,21a),m=21a+5a=26a,则P(1,26a),∵四边形ADPQ为矩形,∴∠ADP=90°,∴,∴,即,∵,∴,∴P1(1,);②若AD 是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则线段AD 的中点坐标为( ,),Q (2,),m =,则P (1,8a ),∵四边形APDQ 为矩形,∴∠APD =90°,∴,∴,即,∵,∴,∴P 2(1,-4).综上所述,以点A 、D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成为矩形,点P 的坐标为(1,)或(1,-4).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2.如图,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a =+≠过点3,-3) 和3,0),过点A 作直线AC//x 轴,交y 轴与点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取一点P ,过点P 作直线AC 的垂线,垂足为D ,连接OA ,使得以A ,D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 相似,求出对应点P 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13AOC AOQ S S ∆∆=?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1332y x x =-;(2)P 点坐标为(383,- 43);(3)Q 点坐标(30)或(315) 【解析】 【分析】(1)把A 与B 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a 与b 的值,即可确定出解析式;(2)设P 坐标为2133,22x x x ⎛⎫- ⎪ ⎪⎝⎭,表示出AD 与PD ,由相似分两种情况得比例求出x 的值,即可确定出P 坐标;(3)存在,求出已知三角形AOC 边OA 上的高h ,过O 作OM ⊥OA ,截取OM=h,与y 轴交于点N ,分别确定出M 与N 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MN 解析式,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求出Q 坐标即可. 【详解】(1)把3A 3)-和点(33B 0)代入抛物线得:33327330a b a b ⎧+=-⎪⎨+=⎪⎩,解得:12a =,332b =-, 则抛物线解析式为213322y x x =-; (2)当P 在直线AD 上方时,设P 坐标为2133,2x x x ⎛⎫ ⎪ ⎪⎝⎭,则有3AD x =213332PD x x =+, 当OCA ADP ∆∆∽时,OC CA AD DP =2331333x x x =--+, 整理得:239318236x x x -+=-,即23113240x x -+=,解得:6x =,即3x =或x =此时P 4)3-;当OCA PDA ∆∆∽时,OC CA PD AD =22=,296x x -+=-2120x -+=,解得:x =x =此时P 6);当点()0,0P 时,也满足OCA PDA ∆∆∽; 当P 在直线AD 下方时,同理可得:P的坐标为10)3-,综上,P的坐标为,4)3-或6)或10)3-或()0,0;(3)在Rt AOC ∆中,3OC =,AC =根据勾股定理得:OA =Q 11··22OC AC OA h =, 32h ∴=,132AOC AOQ S S ∆∆==Q , AOQ ∴∆边OA 上的高为92, 过O 作OM OA ⊥,截取92OM =,过M 作//MN OA ,交y 轴于点N ,如图所示:在Rt OMN ∆中,29ON OM ==,即()0,9N , 过M 作MH x ⊥轴,在Rt OMH ∆中,1924MH OM ==,393OH ==,即93(M ,9)4, 设直线MN 解析式为9y kx =+,把M 坐标代入得:99394=+,即3k =39y x =+, 联立得:23913322y x y x x ⎧=-+⎪⎨=-⎪⎩,解得:330x y ⎧=⎪⎨=⎪⎩315x y ⎧=-⎪⎨=⎪⎩(33Q 0)或(23-,15),则抛物线上存在点Q ,使得13AOC AOQ S S ∆∆=,此时点Q 的坐标为(330)或(23-15).【点睛】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3.如图1,抛物线y=ax 2+2x+c 与x 轴交于A (﹣4,0),B (1,0)两点,过点B 的直线y=kx+23分别与y 轴及抛物线交于点C ,D . (1)求直线和抛物线的表达式;(2)动点P 从点O 出发,在x 轴的负半轴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PDC 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3)如图2,将直线BD 沿y 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E ,F 两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在直线EF 上是否存在点N ,使DM+MN 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其最小值及点M ,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y=228233x x +-,BD 解析式为y=﹣2233x +;(2)t 的值为4915129±、233.(3)N 点坐标为(﹣2,﹣2),M 点坐标为(﹣32,﹣54),213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可得;(2)先求得点D 的坐标,过点D 分别作DE ⊥x 轴、DF ⊥y 轴,分P 1D ⊥P 1C 、P 2D ⊥DC 、P 3C ⊥DC 三种情况,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逐一求解可得;(3)通过作对称点,将折线转化成两点间距离,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详解:(1)把A (﹣4,0),B (1,0)代入y=ax 2+2x+c ,得168020a c a c -+=⎧⎨++=⎩,解得:2383a c ⎧=⎪⎪⎨⎪=-⎪⎩,∴抛物线解析式为:y=228233x x +-, ∵过点B 的直线y=kx+23, ∴代入(1,0),得:k=﹣23, ∴BD 解析式为y=﹣2233x +;(2)由2282332233y x xy x﹣⎧=+-⎪⎪⎨⎪=+⎪⎩得交点坐标为D(﹣5,4),如图1,过D作DE⊥x轴于点E,作DF⊥y轴于点F,当P1D⊥P1C时,△P1DC为直角三角形,则△DEP1∽△P1OC,∴DEPO=PEOC,即4t=523t-,解得t=151296±,当P2D⊥DC于点D时,△P2DC为直角三角形由△P2DB∽△DEB得DBEB=2P BDB,5252,解得:t=233;当P3C⊥DC时,△DFC∽△COP3,∴DFOC=3CFP O,即523=103t,解得:t=49,∴t的值为49、151296、233.(3)由已知直线EF解析式为:y=﹣23x﹣103,在抛物线上取点D的对称点D′,过点D′作D′N⊥EF于点N,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M过点N 作NH ⊥DD′于点H ,此时,DM+MN=D′N 最小. 则△EOF ∽△NHD′ 设点N 坐标为(a ,﹣21033a -), ∴OE NH =OF HD ',即52104()33a ---=1032a -, 解得:a=﹣2,则N 点坐标为(﹣2,﹣2),求得直线ND′的解析式为y=32x+1, 当x=﹣32时,y=﹣54, ∴M 点坐标为(﹣32,﹣54), 此时,DM+MN 的值最小为22D H NH '+=2246+=213.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和几何问题综合题,应用了二次函数性质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时注意数形结合.14.如图,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a≠0)经过A (﹣1,0)、B (3,0)、C (0,﹣3)三点,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之和最短时,求点P 的坐标;(3)点M 也是直线l 上的动点,且△MAC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答案】(1)223y x x =--;(2)P (1,0);(3).【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将A 、B 、C 三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求出待定系数即可; (2)由图知:A .B 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那么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即为符合条件的P 点;(3)由于△MAC 的腰和底没有明确,因此要分三种情况来讨论:①MA=AC 、②MA=MC 、③AC=MC ;可先设出M 点的坐标,然后用M 点纵坐标表示△MAC 的三边长,再按上面的三种情况列式求解.试题解析:(1)将A (﹣1,0)、B (3,0)、C (0,﹣3)代入抛物线2y ax bx c=++中,得:0{9303a b c a b c c -+=++==-,解得:1{23a b c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223y x x =--.(2)当P 点在x 轴上,P ,A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之和最短,此时x=2ba-=1,故P (1,0); (3)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ba-=1,设M (1,m ),已知A (﹣1,0)、C (0,﹣3),则:2MA =24m +,2MC =2(3)1m ++=2610m m ++,2AC =10;①若MA=MC ,则22MA MC =,得:24m +=2610m m ++,解得:m=﹣1; ②若MA=AC ,则22MA AC =,得:24m +=10,得:m=6±;③若MC=AC ,则22MC AC =,得:2610m m ++=10,得:10m =,26m =-; 当m=﹣6时,M 、A 、C 三点共线,构不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舍去;综上可知,符合条件的M 点,且坐标为 M (1,6)(1,6-)(1,﹣1)(1,0).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类讨论;综合题;动点型.15.如图1,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的坐标为(3,0),点c 的坐标为(0,6).点P 从点O 出发,沿O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运动,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沿A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秒.(1)当2t =时,线段PQ 的中点坐标为________; (2)当CBQ ∆与PAQ ∆相似时,求t 的值;(3)当1t =时,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P 、Q 两点,与y 轴交于点M ,抛物线的顶点为K ,如图2所示.问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 ,使12MQD MKQ ∠=∠,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D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PQ 的中点坐标是(2.5,2);(2)9352t -=或3t 4=;(3)124(,)39D ,2240(,)39D -. 【解析】分析:(1)先根据时间t=2,和速度可得动点P 和Q 的路程OP 和AQ 的长,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结论;(2)根据矩形的性质得:∠B=∠PAQ=90°,所以当△CBQ 与△PAQ 相似时,存在两种情况:①当△PAQ ∽△QBC 时,PA QB AQ BC =,②当△PAQ ∽△CBQ 时,PA BC AQ QB=,分别列方程可得t 的值;(3)根据t=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根据Q (3,2),M (0,2),可得MQ ∥x 轴,∴KM=KQ ,KE ⊥MQ ,画出符合条件的点D ,证明△KEQ ∽△QMH ,列比例式可得点D 的坐标,同理根据对称可得另一个点D .详解:(1)如图1,∵点A 的坐标为(3,0), ∴OA=3,当t=2时,OP=t=2,AQ=2t=4, ∴P (2,0),Q (3,4),。
初三数学培优(提高班)(1)
初三数学培优: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提高班)一、选择题:( )1.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2,12) D .(12,2)( )2.函数y=(a -1)x a是反比例函数,则此函数图象位于………………………………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一、四象限D .第二、三象限( )3.已知正比例函数y=(3k -1)x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0B .k>0C .k<13D .k>13( )4.直线y=x -1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坐标轴上,△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最多有多少个 A .4 B .5C .7D .8( )5.在函数y=kx(k>0)的图象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x 2<0<x 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y 1<y 2<y 3 B .y 3<y 2<y 1 C .y 2<y 1<y 3D .y 3<y 1<y 2( )6.函数y ax a =-+与(0)ay a 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7.下列函数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 ①()02<=x xy ②x y 2-= ③12-=x y④ ()04>-=x xy ⑤x y 4-=A .①②③⑤B .②③④C .③④D .④( )8.在直线y=12x+12上,到x 轴或y 轴的距离为1的点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9.无论m 、n 为何实数,直线y=-3x+1与y=mx+n 的交点不可能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O Axy OCxy O DxyO Bxy( )10.如图,在ABC △中,2AB AC ==,20BAC ∠=.动点P Q ,分别在直线BC上运动,且始终保持100PAQ ∠=.设BP x =,CQ 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大致可以表示为…………………………………………………………二、填空题:11.一次函数y=kx+b 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__象限.12.如图,点A 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AB 垂直于x 轴, 若S △AOB =4,•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 13.如果点P (2,k )在双曲线xy 6-=上,那么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___。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一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① 3y x =-,②21y x =-,③()10y x x=-<,④223y x x =-++ 其中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2.(2018济南,9,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线的格点上,将△ABC 绕点P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B ′C ′,则点P 的坐标为( )A .(0,4)B .(1,1)C .(1,2)D .(2,1)xy–1–2–3–412341234567BCA A'C 'B'O3、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 的值为正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满足条件的x 的不同值最多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2x a x a ->-⎧⎨-<⎩的解集中任意一个x 的值均不..在04x ≤≤的范围内,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5a >或2a <- (B )25a -≤≤ (C )25a -<< (D )5a ≥或2a ≤-5、如图所示,已知点A 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点B 是AN 的中点,点P 是半径ON 上的动点。
若O 的半径长为,则AP BP +的最小值为( )(A )2 (B )3 (C )2 (D )6.(3分)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将△BCE 沿CE 翻折,点B 落在点F 处,tan ∠DCE=.设AB=x ,△ABF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P B 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7.已知一组数据:12.10.8.15.6.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初三上册培优数学试卷答案
1. 已知a > 0,b < 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b > 0B. a - b > 0C. -a - b > 0D. -a + b > 0答案:C2. 若x^2 - 2x - 3 = 0,则x的值为()A. 3B. -1C. 3 或 -1D. 3 或 1答案:C3. 在△ABC中,∠A = 60°,∠B = 45°,则∠C的度数为()A. 75°B. 90°C. 105°D. 120°答案:D4.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 ≠ 0)的判别式为Δ = b^2 - 4ac,若Δ = 0,则该方程有两个()A. 相等的实数根B. 不相等的实数根C. 无实数根D. 有两个复数根答案:A5. 已知x + y = 5,xy = 6,则x^2 + y^2的值为()A. 11B. 21C. 25D. 36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6. 若x^2 - 5x + 6 = 0,则x的值为______。
答案:2 或 37. 在△ABC中,∠A = 30°,∠B = 45°,则∠C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105°8.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 ≠ 0)的判别式为Δ = 0,则该方程有两个______。
答案:相等的实数根9. 已知x + y = 5,xy = 6,则x^2 + y^2的值为______。
答案:2110. 若x^2 - 4x + 3 = 0,则x的值为______。
答案:1 或 3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解方程:2x^2 - 3x - 2 = 0。
解答:将方程因式分解得:(2x + 1)(x - 2) = 0,解得x = -1/2 或 x = 2。
12. 在△ABC中,∠A = 60°,∠B = 45°,求∠C的度数。
初三数学培优(提高班)
反比例函数练习姓名 班级 分数一、填空题:(分数2分×12=24分)1、u 与t 成反比,且当u =6时,81=t ,这个函数解析式为 ;2、函数2x y -=和函数xy 2=的图像有 个交点;3、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像经过(-23,5)点、(a ,-3)及(10,b )点,则k = ,a = ,b = ;4、若函数()()414-+-=m x m y 是正比例函数,那么=m ,图象经过 象限;5、若反比列函数1232)12(---=k k xk y 的图像经过二、四象限,则k = _______6、已知y -2与x 成反比例,当x =3时,y =1,则y 与x 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7、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与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都过A (m ,1),则m = ,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别是 、 ; 8、 设有反比例函数y k x=+1,(,)x y 11、(,)x y 22为其图象上的两点,若x x 120<<时,y y 12>,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9、右图3是反比例函数xk y =的图象,则k 与0的大小关系是k 0.10、函数xy 2-=的图像,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 11、反比例函数()0>=k xk 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 是图像上一点,MP 垂直x 轴于点P ,如果△MOP 的面积为1,那么k 的值是 ;12、()7225---=m mx m y 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为 ; 二、选择题: (分数2分×14=28分) 1、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 ) A 、1)1(=-y x B 、11+=x y C 、21xy = D 、x y 31=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 ,b ),则它的图像一定也经过( ) A 、(-a ,-b ) B 、(a ,-b ) C 、 (-a ,b ) D 、(0,0)3、如果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像经过点(-3,-4),那么函数的图像应在( ) A 、第一、三象限 B 、第一、二象限 C 、第二、四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4、若y 与-3x 成反比例,x 与z4成正比例,则y 是z 的( ) yxO PMA 、正比例函数B 、反比例函数C 、一次函数D 、不能确定 5、若反比例函数22)12(--=mx m y 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A 、-1或1B 、小于21的任意实数 C 、-1 D、不能确定 6、函数x k y =的图象经过点(-4,6),则下列各点中在xky =图象上的是( )A 、(3,8)B 、(3,-8)C 、(-8,-3)D 、(-4,-6) 7、正比例函数kx y =和反比例函数xky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为( )ABCD8、如上右图,A 为反比例函数xky =图象上一点,AB 垂直x 轴于B 点,若S △AOB =3,则k 的值为( ) A 、6B 、3C 、23 D 、不能确定9、如果矩形的面积为6cm 2,那么它的长y cm 与宽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 )ABCD10、在同一直角坐标平面内,如果直线x k y 1=与双曲线xk y 2=没有交点,那么1k 和2k 的关系一定是 A 、1k <0,2k >0B 、1k >0,2k <0C 、1k 、2k 同号D 、1k 、2k 异号11、已知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当x =3时,y =―6;那么当y =3时,x 的值是( ) A 、6 B 、―6 C 、9 D 、―9 12、当路程s 一定时,速度v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A 、正比例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二次函数13、(2001北京西城)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x k y =和3+=kx y 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14、已知反比例函数)0(<=k xky 的图像上有两点A(1x ,1y ),B(2x ,2y ),且21x x <,则21y y -的y x o yxo y x o yxo A BOxyoy xy xoy xoy xo值是( )A 、正数B 、负数C 、非正数D 、不能确定 三、解答题:(共48分)1、如图,Rt △ABO 的顶点A 是双曲线xky =与直线)1(+--=k x y 在第二象限的交点, AB ⊥x 轴于B 且S △ABO =23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 ,C 的坐标和△AOC的面积。
初三培优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A. √2B. -πC. 0.333…D. 1/22. 若x² - 4x + 3 = 0,则x的值为()A. 1,3B. -1,3C. 1,-3D. -1,-33.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若底边BC=8,腰AB=AC=10,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A. 40B. 32C. 48D. 364. 下列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A. y = 2x - 3B. y = -x + 4C. y = x²D. y = √x5.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b+c=18,a+c=12,则b的值为()A. 6B. 9C. 12D. 156. 下列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A. 正方形B. 矩形C. 菱形D. 梯形7. 若log₂a + log₂b = 3,则ab的值为()A. 2³B. 2⁴C. 2⁵D. 2⁶8. 已知sinθ = 1/2,则cosθ的值为()A. √3/2B. -√3/2C. 1/2D. -1/29.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点B(-3,-1),则AB线段的长度为()A. 5B. 10C. √10D. √510.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² + b² = (a+b)²B. (a+b)² = a² + 2ab + b²C. (a-b)² = a² - 2ab + b²D. a² - b² = (a+b)(a-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 若sinα = 1/2,则cosα的值为________。
2.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c=8,b=4,则c的值为________。
3. 已知函数y = -2x² + 4x + 1,则该函数的对称轴为________。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不是实数?A. πB. -3C. √2D. i2.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5,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A. 25πB. 50πC. 100πD. 125π3. 已知a=3,b=2,求下列表达式的值:a^2 + b^2A. 13B. 17C. 19D. 214. 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45. 下列哪个是二次方程的解?A. x = 1B. x = -1C. x = 2D. x = 3(方程为:x^2 - 4x + 4 = 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斜边的长度是______。
7. 一个正数的倒数是1/8,这个数是______。
8.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27,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9.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以是______或______。
10. 一个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是36,那么这个方程的根的情况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解方程:2x^2 - 5x - 3 = 0。
12.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为a和b,且a < b,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P满足P > 2a。
13. 一个工厂每天可以生产x个产品,每个产品的成本是c元,销售价格是p元。
如果工厂每天的利润是y元,写出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四、综合题(每题15分,共20分)14. 一个圆的半径是7,圆心到一个点A的距离是5。
如果点A在圆内,求点A到圆上任意一点B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5. 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30名学生喜欢数学,20名学生喜欢英语。
如果一个学生至少喜欢一门科目,求这个班级中同时喜欢数学和英语的学生人数的范围。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C4. A5. D二、填空题6. 5(根据勾股定理)7. 8(倒数的定义)8. -3(立方根的定义)9. 5,-5(绝对值的定义)1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判别式的定义)三、解答题11. 解:2x^2 - 5x - 3 = 0,使用求根公式,得到x1 = (5 + √41) / 4,x2 = (5 - √41) / 4。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一、反比例函数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ax+b(a≠0)的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2= (c≠0)的图象相交于点B(3,2)、C(﹣1,n).(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把B(3,2)代入得:k=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把C(﹣1,n)代入,得:n=﹣6∴C(﹣1,﹣6)把B(3,2)、C(﹣1,﹣6)分别代入y1=ax+b,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2x﹣4(2)解:由图可知,当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1<x<0或者x>3.(3)解:y轴上存在点P,使△PAB为直角三角形如图,过B作BP1⊥y轴于P1,∠B P1 A=0,△P1AB为直角三角形此时,P1(0,2)过B作BP2⊥AB交y轴于P2∠P2BA=90,△P2AB为直角三角形在Rt△P1AB中,在Rt△P1 AB和Rt△P2 AB∴∴P2(0,)综上所述,P1(0,2)、P2(0,).【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点C坐标,最后用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利用图象直接得出结论;(3)分三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或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二四象限内的A、B 两点,与x轴交于C点,点B的坐标为(6,n),线段OA=5,E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且sin∠AOE=.(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C的面积;(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作AD⊥x轴于D,如图,在Rt△OAD中,∵sin∠AOD= = ,∴AD= OA=4,∴OD= =3,∴A(﹣3,4),把A(﹣3,4)代入y= 得m=﹣4×3=﹣12,所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把B(6,n)代入y=﹣得6n=﹣12,解得n=﹣2,把A(﹣3,4)、B(6,﹣2)分别代入y=kx+b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解:当y=0时,﹣x+2=0,解得x=3,则C(3,0),所以S△AOC= ×4×3=6(3)解:当x<﹣3或0<x<6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解析】【分析】(1)作AD⊥x轴于D,如图,先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确定A(﹣3,4),再把A点坐标代入y= 可求得m=﹣12,则可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接着把B(6,n)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n,然后把A和B点坐标分别代入y=kx+b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再解方程组求出a和b的值,从而可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2)先确定C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3)观察函数图象,找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3.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2x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m,﹣2).(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若双曲线上点C(2,n)沿OA方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判断四边形OABC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A(m,﹣2)在y=2x上,∴﹣2=2m,∴解得m=﹣1。
初三数学培优试卷推荐答案
1. 若方程 2x-3=5 的解为 x=a,则 a 的值为()A. 4B. 2C. 1D. -1答案:A解析:将方程两边同时加3,得到 2x=8,再将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 x=4。
所以a=4。
2. 若 m、n 是方程 x^2-5x+6=0 的两个实数根,则 m+n 的值为()A. 5B. 6C. 7D. 8答案:A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有 m+n=5。
3. 若等差数列 {an} 的前5项之和为 15,第3项为 3,则该数列的公差为()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d,则第3项 a3=a1+2d=3。
又因为前5项之和为 15,所以有 5a1+10d=15。
解得 d=1。
4. 若函数 y=2x+1 的图像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为 x,则该点的纵坐标与 x 的关系为()A. y=x+1B. y=2x+1C. y=2x-1D. y=x-1答案:B解析:由函数表达式可知,纵坐标 y 与横坐标 x 的关系为 y=2x+1。
5. 若 a、b、c 是等差数列 {an} 的前3项,且 a+b+c=12,则该数列的公差为()A. 2B. 3C. 4D. 6答案:B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d,则 a=b-d,c=b+d。
根据题意,有 b-d+b+b+d=12,解得 d=3。
关系为()A. y=x+1B. y=|x-2|+3C. y=x-1D. y=x+3答案:B解析:由函数表达式可知,纵坐标 y 与横坐标 x 的关系为 y=|x-2|+3。
7. 若等比数列 {an} 的前4项之和为 24,第3项为 6,则该数列的公比为()A. 2B. 3C. 4D. 6答案:B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q,则第3项 a3=a1q^2=6。
又因为前4项之和为 24,所以有 a1+a1q+a1q^2+a1q^3=24。
解得 q=3。
8. 若 a、b、c 是等比数列 {an} 的前3项,且 a+b+c=12,则该数列的公比为()A. 2B. 3C. 4D. 6答案:A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q,则 a=b/q,c=bq。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假期培优练习三
ABCD初三数学第一学期假期培优练习㈢一、选择题1x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2、若a<1的结果是 ( ) A 、a -1 B 、-a -1 C 、1-a D 、a+13、下列各式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 A 、8 B 、x 2+1 C 、y 3 D 、12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 3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 A 、19B 、18C 、12D 、8 5.如图,□ABCD 的周长是28㎝,△ABC 的周长是22㎝,则AC 的长为 ( )A .6㎝B . 12㎝C .4㎝D . 8㎝6.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中,E 、F 是对角线AC 上两点,连接BE 、BF 、DE 、DF ,则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以判定四边形BEDF 是菱形 ( ) A 、∠1=∠2 B 、BE =DF C 、∠EDF =60° D 、AB =AF7( )A B 、C 、D 、8、若一组数据1、2、3、x 的极差是6,则x 的值为 ( )A.7B.8C.9D.7或-39、已知四边形ABCD 中,给出下列四个论断:(1)AB ∥CD ,(2)AB=CD ,(3)AD=BC ,(4)AD ∥BC.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两个作为结论,可以构成一些命题.在这些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6个10、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是AB 上的一点,△ADE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P 、Q 、M 、N 分别为AB 、BC 、CD 、DA 的中点,则四边形MNPQ 是 ( ) A. 等腰梯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11、刘翔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刻苦进行110米跨栏训练,为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教练对他10次训练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则教练需了解刘翔这10次成绩的 ( ) A .众数 B .方差 C .平均数 D .频数12、将正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 )Q E P M N D C B A (第10题)B CC B α(第20题图) A BDCEFG13、=-2)4( ;2+x 有意义的条件是 .14、一组数据库,1,3,2,5,x 的平均数为3,那么x= ,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______。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假期培优练习(十)
(第10题)初三数学第一学期假期培优练习(十)一、选择题A .±2 B.2 C.-2 D.4 2.m 的取值范围是 A.m ≥1 B.m >1 C.m ≤1 D. m <1 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B.=C.=D. 5x =4. .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某学期四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则这四次数学考试成绩中A .甲成绩比乙成绩稳定B . 乙成绩比甲成绩稳定C .甲、乙两成绩一样稳定D .不能比较两人成绩的稳定性 5.一元二次方程x x 22=的根是A .2=xB .0=xC .2,021==x xD .2,021-==x x 6.用配方法解方程 x 2 -2x -5=0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A .(x -1)2 =6B .(x + 1)2=6C .(x + 1)2 =9D .(x -2)2=9 7.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 .40°B .80°C .100°D .100°或40°8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AC =6,BD =8,则此菱形的边长为( ) A .10 B .5 C .6 D .89.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6,点E 在边CD 上,且CD =3DE .将△ADE 沿AE 对折至△AFE ,延长EF 交边BC 于点G ,连结AG 、CF .下列结论:①△ABG ≌△AFG ;②BG =GC ;③AG ∥CF ;④S △FGC =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0.梯形ABCD 中AB ∥CD ,∠ADC +∠BCD =90°,以AD 、AB 、BC 为斜边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分别是S 1、S 2、S 3 ,且S 1 +S 3 =4S 2,则CD =( ) A. 2.5AB B. 3AB C. 3.5AB D. 4A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 8-2= .10.请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得方程有一个根为1: ;. 11. 若方程290x k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12.已知一组数据:123,,,,n x x x x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则另一组数据:13x +,23x +,33x +,…,ABCD(第8题)第9题ABCDE3n x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13.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4题:①=;②3=;③=;④33431163116=⋅=,其中做错的题有 (填写序号). 14 在菱形ABCD 中,AB =5cm ,则此菱形的周长为 ;15.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是边AB 、BC 、CD 、DA 的中点,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EFGH 是矩形。
数学初三培优练习题推荐
数学初三培优练习题推荐数学作为一门严谨而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初三学生提高数学水平,本文将推荐一些适合初三学生的培优练习题,以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拓宽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一、整式的计算与因式分解1. 计算整式表达式:(2x + 3)(x - 5) + (4x - 1)(3x + 2)这个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熟悉整式的乘法运算和如何合并同类项,加深对整式相加的概念。
2. 因式分解:x^2 - 5x - 6这题目要求学生将给出的整式表达式进行因式分解,加深对因式分解的理解和掌握。
二、平面几何1. 三角形构造: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6cm和8cm,夹角为60°,通过作图构造这个三角形并确定第三条边。
这个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三角形的构造过程,加深对三角形性质的认识。
2. 平行线的性质:已知l1 // l2,∠A = 70°,求∠X和∠Y。
通过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这个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与角度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能力。
三、数列与函数1. 等差数列:已知等差数列前两项为1和3,公差为2,求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计算第9项。
这个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来推导出通项公式,巩固对等差数列的理解。
2. 一次函数:已知一次函数y = 3x - 2,求其在x = 4处的函数值和该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这个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提高对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理解。
四、概率与统计1. 投掷骰子:投掷两枚骰子,求得到两颗骰子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通过计算概率,学生可以加深对概率的理解和运用。
2. 统计图的解读:已知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制作柱状图,根据图表回答相关问题,如身高的众数、中位数等。
通过解读统计图,学生可以培养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加深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
通过以上的习题推荐,初三学生可以在各个数学知识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华东师大版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培优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培优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2.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3.用配方法解方程时,下列配方错误的是( )A. 化为B. 化为C. 化为D. 化为4.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且 D. 且5.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图中所有三角形均相似,其中最小的三角形面积为,的面积为,则四边形的面积是( )A. B. C. D.6.如图,四边形中.,,为的平分线,,,分别是,的中点,则的长为( )A. B. C. D.7.如图,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等于( )A. B.C. D.8.若和两点关于轴对称,则的值是( )A. B. C. D.9.如图,我市在建高铁的某段路基横断面为梯形,长米,坡度为:,的坡度为:,则长为米.( )A. B. C. D.10.用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分别进行四等分和三等分,设计一个“配紫色“的游戏,任意转动两个指针,当指针停止,分别指向红色和蓝色时称为配紫色成功则能配紫色成功的概率为( )A. B. C. D.11.如图所示,有一天桥高为米,是通向天桥的斜坡,,市政部门启动“陡改缓”工程,决定将斜坡的底端延伸到处,使,则的长度约为参考数据:,( )A. 米B. 米C. 米D. 米12.如图,矩形的顶点,,,将矩形以原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之后,点的坐标为( )A. B.C. D.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3.若、为实数,且,则______.14.设、为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______ .15.如图,于点,于点,,当时,∽.16.如图,已知点,,以点为位似中心,按:的比例把缩小,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17.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上有相距的,两个观测站,站在站的正东方向上,从站测得船在北偏东的方向上,从站测得船在北偏东的方向上,则船到海岸线的距离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初三数学培优试卷
初三数学培优试卷(1) 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A.圆B.菱形C.矩形D.等边三角形 2.如果x 32-是二次根式,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2≠x B .23≠x C .23≥x D .32≤x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8=- B .14931227=-=-C .()()15252=+- D .23226=-4.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35122=+-++-m m x x m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值等于( ).A .1B .2C .1或2D .05.当b>0时,b a 3-=( ).A . ab a -B .ab a --C .ab aD .ab a -6.如右图所示,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4,高是6的长方体纸箱的A 点沿纸箱爬 到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 . A .9 B .10 C .24 D .2927.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6,若第三边长是方程2680x x -+=的解,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 .11B .13C .11或13D .以上答案都不对8. 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2=++-x k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41->kB. 41->k 且k ≠0C. 41-<kD. 41-≥k 且k ≠0二、填空题9.计算:()()6556-+= .10.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m mx x 的一个根为1,则方程的另一根为 . 11.已知x 1,x 2是方程0362=++x x 的两实数根,则2112x x x x +的值为 . 12.从上午7点25到7点45分,时针旋转了 °,分针旋转了 °。
13.已知点A (x,1)与点AO (4,y)是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则x+y= 。
B三、解答题 14.计算 (1)21223222330÷⨯; (2)32137a aa a a +-.15.解方程(1)x 2+2x -35=0 (2)()()1231=+-x x (3)()222596x x x -=+-16.如图,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222b a b a ---.17.如图,已知△ABC ,画出△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 后所得到的图形。
初三数学初中数学 旋转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初中数学旋转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一、旋转1.(操作发现)(1)如图1,△ABC为等边三角形,先将三角板中的60°角与∠ACB重合,再将三角板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大于0°且小于30°),旋转后三角板的一直角边与AB交于点D,在三角板斜边上取一点F,使CF=CD,线段AB上取点E,使∠DCE=30°,连接AF,EF.①求∠EAF的度数;②DE与E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类比探究)(2)如图2,△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先将三角板的90°角与∠ACB重合,再将三角板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大于0°且小于45°),旋转后三角板的一直角边与AB交于点D,在三角板另一直角边上取一点F,使CF=CD,线段AB上取点E,使∠DCE=45°,连接AF,EF.请直接写出探究结果:①∠EAF的度数;②线段AE,ED,DB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①120°②DE=EF;(2)①90°②AE2+DB2=DE2【解析】试题分析:(1)①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C,∠BAC=∠B=60°,求出∠ACF=∠BCD,证明△ACF≌△BCD,得出∠CAF=∠B=60°,求出∠EAF=∠BAC+∠CAF=120°;②证出∠DCE=∠FCE,由SAS证明△DCE≌△FCE,得出DE=EF即可;(2)①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C,∠BAC=∠B=45°,证出∠ACF=∠BCD,由SAS证明△ACF≌△BCD,得出∠CAF=∠B=45°,AF=DB,求出∠EAF=∠BAC+∠CAF=90°;②证出∠DCE=∠FCE,由SAS证明△DCE≌△FCE,得出DE=EF;在Rt△AEF中,由勾股定理得出AE2+AF2=EF2,即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解:(1)①∵△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BAC=∠B=60°.∵∠DCF=60°,∴∠ACF=∠BCD.在△ACF和△BCD中,∵AC=BC,∠ACF=∠BCD,CF=CD,∴△ACF≌△BCD(SAS),∴∠CAF=∠B=60°,∴∠EAF=∠BAC+∠CAF=120°;②DE=EF.理由如下:∵∠DCF=60°,∠DCE=30°,∴∠FCE=60°﹣30°=30°,∴∠DCE=∠FCE.在△DCE和△FCE 中,∵CD=CF,∠DCE=∠FCE,CE=CE,∴△DCE≌△FCE(SAS),∴DE=EF;(2)①∵△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C=BC,∠BAC=∠B=45°.∵∠DCF=90°,∴∠ACF=∠BCD.在△ACF和△BCD中,∵AC=BC,∠ACF=∠BCD,CF=CD,∴△ACF≌△BCD(SAS),∴∠CAF=∠B=45°,AF=DB,∴∠EAF=∠BAC+∠CAF=90°;②AE2+DB2=DE2,理由如下:∵∠DCF=90°,∠DCE=45°,∴∠FCE=90°﹣45°=45°,∴∠DCE=∠FCE.在△DCE和△FCE 中,∵CD=CF,∠DCE=∠FCE,CE=CE,∴△DCE≌△FCE(SAS),∴DE=EF.在Rt△AEF 中,AE2+AF2=EF2,又∵AF=DB,∴AE2+DB2=DE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4,4),点M,N是射线OC上两动点(OM<ON),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MAN=45°,小明用几何画板探究其中的线段关系.(1)探究发现:当点M,N均在线段OB上时(如图1),有OM2+BN2=MN2.他的证明思路如下:第一步:将△AN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PO,连结PM,则有BN=OP.第二步:证明△APM≌△ANM,得MP=MM.第一步:证明∠POM=90°,得OM2+OP2=MP2.最后得到OM2+BN2=MN2.请你完成第二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2)继续探究:除(1)外的其他情况,OM2+BN2=MN2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新题编制:若点B是MN的中点,请你编制一个计算题(不标注新的字母),并直接给出答案(根据编出的问题层次,给不同的得分).【答案】(1)见解析;(2)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将△AN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PO,连结PM,则有BN=OP.证明△APM≌△ANM,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中,当点M,N在OB的延长线上时结论仍然成立.证明方法类似(1);(3)如图3中,若点B是MN的中点,求MN的长.利用(2)中结论,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如图1中,将△AN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PO,连结PM,则有BN=OP.∵点A(0,4),B(4,4),∴OA=AB,∠OAB=90°,∵∠NAP=∠OAB=90°,∠MAN=45°,∴∠MAN=∠MAP,∵MA=MA,AN=AP,∴△MAN≌△MAP(SAS).(2)如图2中,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图2中,将△AN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PO,连结PM,则有BN=OP.∵∠NAP=∠OAB=90°,∠MAN=45°,∴∠MAN=∠MAP,∵MA=MA,AN=AP,∴△MAN≌△MAP(SAS),∴MN=PM,∵∠ABN=∠AOP=135°,∠AOB=45°,∴∠MOP=90°,∴PM2=OM2+OP2,∴OM2+BN2=MN2;(3)如图3中,若点B是MN的中点,求MN的长.设MN=2x,则BM=BN=x,∵OA=AB=4,∠OAB=90°,∴OB=42,∴OM=42﹣x,∵OM2+BN2=MN2.∴(42﹣x)2+x2=(2x)2,解得x=﹣22+26或﹣22﹣26(舍弃)∴MN=﹣42+46.【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旋转法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3.已知正方形ABCD 中,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过E 点作EF⊥BD 交BC 于F,连接DF,G 为DF 中点,连接EG,CG.(1) 求证:EG=CG;(2) 将图①中△BEF 绕B 点逆时针旋转 45∘,如图②所示,取DF 中点G,连接EG,CG.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 将图①中△BEF 绕B 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答案】解:(1)CG=EG(2)(1)中结论没有发生变化,即EG=CG.证明:连接AG,过G点作MN⊥AD于M,与EF的延长线交于N点.在△DAG与△DCG中,∵ AD=CD,∠ADG=∠CDG,DG=DG,∴△DAG≌△DCG.∴ AG=CG.在△DMG与△FNG中,∵∠DGM=∠FGN,FG=DG,∠MDG=∠NFG,∴△DMG≌△FNG.∴ MG=NG在矩形AENM中,AM=EN.在Rt△AMG 与Rt△ENG中,∵ AM=EN, MG=NG,∴△AMG≌△ENG.∴ AG=EG∴ EG=CG.(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证出CG=EG.(2)结论仍然成立,连接AG,过G点作MN⊥AD于M,与EF的延长线交于N点;再证明△DAG≌△DCG,得出AG=CG;再证出△DMG≌△FNG,得到MG=NG;再证明△AMG≌△ENG,得出AG=EG;最后证出CG=EG.(3)结论依然成立.还知道EG⊥CG;试题解析:解:(1)证明:在Rt△FCD中,∵G为DF的中点,∴,同理,在Rt△DEF中,,∴CG=EG;(2)(1)中结论仍然成立,即EG=CG;连接AG,过G点作MN⊥AD于M,与EF的延长线交于N点,如图所示:在△DAG与△DCG中,∵AD=CD,∠ADG=∠CDG,DC=DC,∴△DAG≌△DCG,∴AG=CG,在△DMG与△FNG中,∵∠DGM=∠FGN,DG=FG,∠MDG=∠NFG,∴△DMG≌△FNG,∴MG=NG,在矩形AENM中,AM=EN.,在Rt△AMG与Rt△ENG中,∵AM=EN,MG=NG,∴△AMG≌△ENG,∴AG=EG,∴EG=CG,(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即EG=CG且EG⊥C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A BD初三数学培优练习题131、自然数4、5、5、x 、y 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数...为4,如果这组数据唯一..的众数是5,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x 、y 中,y x +的最大值是( ) (A )3 (B )4 (C )5 (D )62、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在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容积之比是:1p ,而在另一个瓶子中是:1q ,若把两瓶溶液混合在一起,混合液中的酒精与水的容积之比是( )A .2p q+B .22p q p q++C .2pqp q+ D .22p q pqp q ++++3.由325x y a x y a x y a m-=+⎧⎪+=⎪⎨>⎪⎪>⎩得a>-3,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3B m ≥-3C m ≤-3D m<-34、在ABC ∆中,b CA c AB a BC ===,,。
且a 、b 、c 满足:2382-=-b a ,34102-=-c b ,762=-a c 。
则=+B A sin sin 2 ( )A .1B .57C .2D .5125.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摆放在一起,连结AD ,则ADB ∠的正切值为( ) A1 B1 C6.给出下列四个命题:(1)如果某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圆,则其轴截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2)若点A 在直线y =2x -3上,且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A 在第一或第四象限; (3)半径为5的圆中,弦AB=8,则圆周上到直线AB 的距离为2的点共有四个;(4)若A (a ,m )、B (a –1,n )(a >0)在反比例函数xy 4=的图象上,则m <n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 D . 4个7.已知抛物线y=ax 2+2ax+4(0<a<3),A (x 1,y 1),B(x 2,y 2)是抛物线上两点,若x 1<x 2, 且x 1+x 2=1-a ,则( )A y 1< y 2B y 1= y 2C y 1> y 2D y 1与y 2的大小不能确定8. 小翔在如图1所示的场地上匀速跑步,他从点A 出发,沿箭头所示方向经过点B 跑到点C ,共用时30秒.他的教练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小翔的跑步过程.设小翔跑步的时间为t (单位:秒),他与教练的距离为y (单位:米),表示y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个固定位置可能是图1中的( )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9、已知方程121011x x x x m -+-+-+-=无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0.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A =60°, AD =DC =10,点E ,F 分别在AD ,BC 上,且AE =4,BF =x ,设四边形DEFC 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不必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1.如图,对面积为1ABCD 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D 、DA 至点A 1、B 1、C 1、1,使得A 1B =2AB ,B 1C =2BC ,C 1D =2CD ,D 1A =2AD ,顺次连接A 1、B 1、C 1、D 1,得到 A 1B 1C 1 D 1,记其面积为S 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 1B 1、B 1C 1、C 1D 1、D 1A 1至点A 2、B 2、C 2、D 2,使得A 2B 1=2A 1B 1,B 2C 1=2B 1C 1,C 2D 1=2C 1D 1,D 2A 1=2A 1D 1,顺次连接A 2、B 2、C 2、D 2记其面积为S 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 A 5B 5C 5D 5,则其面积S 5=__ _ .12、如右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D =1, BC =3,CD =4,EF 是梯形的中位线,DH 为梯形的高,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四边形EHCF 为菱形; ②∠BCD=60°; ③12BEH CEH S S =△△; ④以AB 为直径的圆与CD 相切于点F . 13、如图所示,已知Rt △ABC 中,∠B =90°,AB =3,BC =4,D ,E ,F 分别是三边AB ,BC ,AC 上的点,则DE +EF +FD 的最小值为_____ __.14. 如图,AB 为半圆的直径,C 是半圆弧上一点,正方形DEFG 的一边DG在直径AB 上,另一边DE 过ΔABC 的内切圆圆心O ,且点E 在半圆弧上 .①若正方形的顶点F 也在半圆弧上,则半圆的半径与正方形边长的比是______________;②若正方形DEFG 的面积为100,且ΔABC 的内切圆半径=4,则半圆的直径AB = __________ .15、某商场在促销期间规定:商场所有商品按标价的80%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内消费满一定金额后,可按如下方案获得相应金额的奖券:根据上述促销方法,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惠。
例如,购买价为400元的商品,则消费金额为320元,获得的优惠为:400×+30 = 110(元)。
AB CEFD试问商品的标价购买商品获得的优惠额率设购买商品得到的优惠.=(1)购买一件标价为1000元的商品,顾客得到的优惠率是多少(2)对于标价在500≤w <800(元)的商品,顾客购买标价为多少元商品,可得到不小于31的优惠率。
1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矩形ABCD 的边AD 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另三边都在第四象限内,已知点A (1,0),AB=2,AD=3,点E 为OD 的中点,以AD 为直径作⊙M ,经过A 、D 两点的抛物线y= ax 2+bx +c 的顶点为P 。
(1)求经过C 、E 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2)如果点P 同时在⊙M 和矩形ABCD 内部,求a 的取值范围;(3)过点B 作⊙M 的切线交边CD 于F 点,当PF ∥AD 时,判断直线CE 与y 轴的交点是否在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17、把两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叠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锐角顶点与 三角板的斜边中点重合,其中,,,把三角板固定不动,让三角板绕点旋转,设射线与射线相交于点,射线与线段相交于点.(1)如图1,当射线经过点,即点与点重合时,易证.此时,____________.(2)将三角板由图1所示的位置绕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设旋转角为.其中,问的值是否改变说明你的理由.(3)在(2)的条件下,设,两块三角板重叠面积为,求与的函数关系式.BEE18、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 C ,在坐标轴上,80cm OA =,60cm OC =.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5cm/s 的速度沿y 轴匀速向点A 运动,到达点A 即停止.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s)t . (1)过点P 作对角线OB 的垂线,垂足为点T .求OPT ∆的面积y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2)在点P 运动过程中,当点O 关于直线CP 的对称点O '恰好落在对角线OB 上时,求此时直线CP 的函数解析式;(3)探索:以C P T ,,三点为顶点的CPT △的面积能否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980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 ,2.答案:D ,由比例性质,21111211p q p q pq p q p q p q+++++=+++++3、C ,4、C ,5、D ,6、B ,7、A ,8、D9.答案:m<18,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函数||||||()y x a x b a b a b =-+-≥-<当且 仅当a xb ≤≤时等号成立,∴121011(111)(210)y x x x x x x x x =-+-+-+-=-+-+-+-|111||210|18≥-+-=,当且仅当210x ≤≤时等号成立.故由方程121011x x x x m -+-+-+-=无解,得18m <.10、35534+-=x y , 11、135或371293, 12、①②③13、513、分析:作F 关于AB 、BC 的对称点F ′、F ″,作AC 关于AB 、BC 的对称线段,可以发现F ′,F ″是一个菱形对边上的关于中心B 对称的对称点.容易发现,F ′F ″的最短距离就是菱形对边的距离,也就是菱形的高.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求出DE+EF+FD 的最小值. 解答:解:作F 关于AB 、BC 的对称点F ′、F ″ 则FD=F ′D ,FE=F ″E . DE+EF+FD=DE+F ′D+F ″E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F 固定时,DE+F ′D+F ″E 的最小值就是线段F ′F ″的长. 于是问题转化:F 运动时,F ′F ″什么时候最短. F ′,F ″是关于B 点对称的.作AC 关于AB 、BC 的对称线段,可以发现F ′,F ″是一个菱形对边上的关于中心B 对称的对称点. 很容易发现,F ′F ″的最短距离就是菱形对边的距离,也就是菱形的高. =5x, x=,高是, 故DE+EF+FD 的最小值为,此时F 在斜边上的高的垂足点,D 、E 在B 点.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及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的综合应用,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确定F 在斜边上的高的垂足点,D 、E 在B 点.14、①5∶2 ;②2115、解(1)%3310001302.01000=+⨯(2)商品的标价为x 元,则800500≤≤x ,消费额:6408.0400≤≤x ,由已知得⎪⎩⎪⎨⎧<≤≥+5008.040031602.0)(x x x Ⅰ 或⎪⎩⎪⎨⎧<≤≥+6408.0500311002.0)(x x x Ⅱ 不等式(Ⅰ)无解,不等式(Ⅱ)的解为750625≤≤x因此,当顾客购买标价在750625≤≤x 元内的商品时,可得到不小于31的优惠率。
16、17.(1)8 ……… 2’(2)的值不会改变. 理由如下:在与中, , 即 ,(3)情形1:当时,由(2)知:得 于是情形2:当时,时,即,此时两三角板重叠部分为,由于, 即解得于是综上所述,当时,,当时, 18、解:(1)在矩形OABC 中,Q60OA =,80OC =, 100OB AC ∴===.……………………1分PT OB ⊥Q ,Rt Rt OPT OBA ∴△∽△.PT OP AB OB∴=,即560100PT t =,∴OT=4t . ∴y=6t 2……3分当点P 运动到C 点时即停止运动,此时t 的最大值为80165=.所以,t 的取值范围是016t ≤≤. ·················· 4分 (2)当O 点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O '恰好在对角线OB 上时,C T P ,,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如答图2).……………………5分CP OB ∴⊥,OCP OBC ∠=∠.Rt Rt ∴△OPC ∽△COB ,OP OCOC BC∴=. 45OP ∴=.∴点P 的坐标为(0),45.…………6分 设直线CP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60)C ,0和点(0)P ,45代入解析式,得E450060.k b k b =+⎧⎨=+⎩,解这个方程组,得3445.k b ⎧=-⎪⎨⎪=⎩, ∴此时直线CP 的函数解析式是3454y x =-+. ·········· 8分(3)由(2)知,当4595t==时,A T P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此时点T P C ,, 不构成三角形. 故分两种情况:(i )当09t <<时,点T 位于AOP △的内部 (如图3).过C 点作CE OB ⊥,垂足为点E , 由BC CE OC BC =g g 可得48CE =.PT OP TO OTP S S S S ∴=--△C △C △C △211160544843654222t t t t t t =⨯⨯-⨯⨯-⨯⨯=-+.……10分 若980PTOABC SS =△C 矩形,则应有2654540t t -+=,即29900t t -+=.此时,2(9)41900--⨯⨯<,所以该方程无实数根.所以,当09t <<时,以A P T ,,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不能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980(ii )当916t <≤时,点T 位于OP △C 的外部.(如图4)2654PT TO OTP OP S S S S t t =+-=-△C △C △△C .(12分)若980APT OABC S S =△矩形,则应有2654540t t -=,即29900t t --=.解这个方程,得115t =,260t =-<(舍去).所以,当15t=时,以P T C ,,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能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980. 综上所述,当15t =时,以P T C ,,为顶点的APT △的面积能达到矩形OABC 面积的980.13、分析:作F 关于AB 、BC 的对称点F ′、F ″,作AC 关于AB 、BC 的对称线段,可以发现F ′,F ″是一个菱形对边上的关于中心B 对称的对称点.容易发现,F ′F ″的最短距离就是菱形对边的距离,也就是菱形的高.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求出DE+EF+FD 的最小值. 解答:解:作F 关于AB 、BC 的对称点F ′、F ″ 则FD=F ′D ,FE=F ″E . DE+EF+FD=DE+F ′D+F ″E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F固定时,DE+F′D+F″E的最小值就是线段F′F″的长.于是问题转化:F运动时,F′F″什么时候最短.F′,F″是关于B点对称的.作AC关于AB、BC的对称线段,可以发现F′,F″是一个菱形对边上的关于中心B对称的对称点.很容易发现,F′F″的最短距离就是菱形对边的距离,也就是菱形的高.=5x, x=,高是,故DE+EF+FD的最小值为,此时F在斜边上的高的垂足点,D、E在B点.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及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的综合应用,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确定F在斜边上的高的垂足点,D、E在B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