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 分类 粘结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无法解释由两种以上互溶高聚物构成的 胶接体系的胶接现象
• 不能解释温度、湿度及其它因素对剥离 实验结果的影响
第三章 胶粘剂
扩散理论
❖ 观点:胶粘剂和被粘物分子通过相互扩散而形成 牢固接头。
❖ 特点: 1.胶接强度与接触时间,胶接温度,胶接压
力,胶层厚度有关系。 2.胶粘剂分子量越高越不利扩散。 3.分子链的柔韧性增加,侧基减少,有利分
式中I1,:I 2 I1, I 2 ——分子
电离能
在范氏力中 起主要作用
第三章 胶粘剂
吸附理论
❖ 吸附理论认为胶接过程分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胶粘剂分子通过布朗运动,向胶接 物体表明移动扩散,使二者的极性基团或分子 链段互相靠近。
❖ 第二阶段:吸附力产生。作用能E如下
试中:
ER 2 6 4/3 (k)T 2 8 32I
❖ 2)发展纳米胶粘剂 纳米胶粘剂是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纳米胶粘剂,有
可能在席卷全球的“纳米经济”急战中,抢夺一个技术制高点。 纳米胶粘剂将成为一颗耀眼的新的科技明星。
❖ 3)发展多功能胶粘剂 当一种胶粘剂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的时候,它的应用价值往往
陡增,所以多功能胶粘剂是胶粘剂工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 4)发展军事、国防用胶粘剂
剪切力 拉伸力
剥离力
不均匀扯离力
第三章 胶粘剂
接头形式选择原则
2 接头形式选择原则: ❖ 胶层承受剪切力和拉伸力,
避免剥离力和不均匀扯离力。 ❖ 增加粘结面积 ❖ 防止层间剥离 ❖ 避免应力集中 ❖ 胶层均匀 ❖ 加工容易,方便
第三章 胶粘剂
粘结接头类型 ❖粘结接头类型:型样各异,变化多端
对接接头(butt joint) 斜接接头(scarf joint) 搭接接头(lap joint) 套接接头(dowel joint)
Ek
2 u12u22 3 R6TK
式中:u1, u2 ——偶极矩
R——距离;T——绝对温度 K——波尔兹曼常数
诱导偶极力:由于受到
极性分子电场的作用而
产生的。
EDa1u12R6a2u22
式中: 化率;
ua11,,
ua22
——分子极 ——偶极矩
(永久,诱导)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 间的作用力。
EL23II11II22a1R6a2
第三章 胶粘剂
3.2 粘接原理
❖吸附理论 ❖胶接作用是胶粘剂分子与被胶接物分子界面
发生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特点: 1. 范德华力和氢键力 2. 具有热力学平衡 3. 根据胶接功可计算胶接强度 4. 润湿影响胶接强度
第三章 胶粘剂
范德华力
偶极力:极性分子间的引力,
即偶极距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三章 胶粘剂
将被胶接材料和固化的胶粘剂层理想化为电容器,即在胶接 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力主要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静 电引力的产生是相1电荷场相2电荷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功地解释了粘 附功与剥离速度 有关的实验事实
• 静电引力(<0.04MPa)对胶接强度的 贡献可忽略不计
• 无法解释用炭黑作填料的胶粘剂及导电 胶的胶接现象
发展军事、国防用胶粘剂是未来战争和防恐、反恐的需要, 因此它必定有着长足发展。
第三章 胶粘剂
第三章 胶粘剂
相关定义
❖胶接接头(adhesive joint):通过胶粘剂而得到 的组件。
❖ 被粘物(adherends):接头中除胶粘剂外的固 体材料。
❖ 粘结(adhesion):胶粘剂把被粘物所受的载荷 传递到胶接接头的现象。
物质的极性有利于获得 高胶接强度,但过高会 妨碍湿润过程的进行
必要非充分条件
胶粘剂湿润被胶接材料的表面
产生物理吸附
H2O
高的胶接强度
第三章wk.baidu.com胶粘剂
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的缺陷: 1. 解释不了胶粘剂与被胶粘物之间的胶接力
大于胶粘剂本身的强度。 2. 解释不了胶接强度大小与分子间的分离速
度关系。 3. 解释不了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极性过大,反
1、按物理形态分类: 水溶液型、溶液型、乳液(胶乳)型、无溶
剂型、固态型、膏状或糊状。 2、按化学成分分类:
1)无机胶粘剂 2)有机胶粘剂 3、按来源分类 1)天然胶粘剂 2)合成胶粘剂
第三章 胶粘剂
d.胶粘剂的性能
耐温性
低污染性
轻质性
粘接无破坏性
第三章 胶粘剂
e.胶粘剂的应用
胶粘剂除有传统的粘接用途,还有一些新的、巧妙的应用。
而胶接强度降低。 4. 解释不了水的影响。
第三章 胶粘剂
静电理论
❖ 该理论认为:在胶接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 力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
❖ 胶接功等于电容器瞬间放电的能量,计算公式
如下:
WA
2Q2
h
WA--胶接功;Q--电荷表面密度; h--放电距离;ε--介质的介电常数
前苏联:Mcbain J W.J Phys Chem,1926,30:114
--分子偶极矩;I--分子电离能;R--分子间距离
--极化率;k--波耳兹蔓常量;T--热力学温度
出处:Hofrichter C H.Ind.Eng.Chem,1948,40:329
第三章 胶粘剂
结论
胶粘剂与被胶接材料 表面间的距离是产生 胶接力的必要条件
胶接体系内分子接触 区(界面)的稠密程 度是决定胶接强度的 主要因素
❖粘附力(practical adhesion):强度由被粘物和 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决定。
第三章 胶粘剂
胶粘剂的固化
❖ 固化:通过适当方法使胶层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热熔胶的固化

溶液型胶的固化


乳液型胶的固化

增塑糊型胶粘剂的固化

反应型胶粘剂的固化
第三章 胶粘剂
3.3 粘结接头的设计
❖1 接头及其受力情况:相当复杂,主要机械力
3.1 胶粘剂的定义及特点
❖ 胶粘剂(黏合剂)eltadhesive: a定义:靠界面间作用使各种材料牢固地粘接 在一起的物质。
❖ b胶粘剂的组成:
粘料
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
稀释剂 填料
组成
增塑剂和增韧剂
偶联剂 和其他助剂
第三章 胶粘剂
c胶粘剂的分类
❖ c胶粘剂的分类:胶粘剂种类繁多,组分各异, 有多种分类方式。
1
防腐蚀
2
用于军事领域
3
用作生物医用
4
防恐反恐
第三章 胶粘剂
f.胶粘剂发展趋势
❖ 1)发展无溶剂性胶粘剂 现行的许多胶粘剂都含有大量挥发性很强的溶剂,这些溶剂不 仅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近年来, 引起了公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样自然给胶粘剂工业带来了一 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向无溶剂的胶粘剂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