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LTE知识点梳理(一):网络架构及协议修改版
LTE常见知识点汇总
LTE常见知识点汇总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4G移动通信网络。
以下是一些关于LTE的常见知识点:1.LTE的基本原理:LTE使用OFDMA(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OFDMA将频谱划分为多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独立的传输通道。
MIMO利用多个天线发送和接收多个数据流,提高传输速度和信号可靠性。
2. LTE的网络架构:LTE网络由基站(eNodeB),核心网和终端设备(UE)组成。
基站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核心网处理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输,终端设备是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
3.LTE的带宽:LTE系统使用不同的频段和带宽,包括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等。
较大的带宽可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
4. LTE的速度和性能:LTE网络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通常在几十兆比特每秒(Mbps)到几百兆比特每秒(Gbps)之间。
LTE-A(LTE-Advanced)还可以提供更高的速度,达到几千兆比特每秒。
5.LTE的传输方式:LTE使用分时传输和分频传输的混合方式。
下行链路使用OFDMA进行频分复用,上行链路使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进行频分复用。
6.LTE的频段:LTE系统在不同的频段中运行,包括700MHz、800MHz、1800MHz、2600MHz等。
较低频段的信号可以更好地穿透建筑物,较高频段的信号具有更高的容量。
7.LTE的切换:LTE支持平滑的切换,包括小区间切换(频域、时域和小区间的切换)和宏小区—微小区切换等。
切换可以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和容量管理。
8.LTE的QoS(服务质量):LTE支持多种QoS级别,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QoS包括延迟、带宽、可靠性和优先级等。
9.LTE的安全性:LTE使用多种安全机制来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通信隐私。
LTE基础知识原理汇总整编(精)
,.( 一 )LTE简述〔★〕一、LTE 产生背景-3GPP简介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成立于1998年12 月,是一个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组织,由一系列的标准缔盟作为成员〔 Organizational Partners〕。
当前有ARIB 〔日本〕 , CCSA〔中国〕 , ETSI〔欧洲〕 , ATIS〔美洲〕 , TTA〔韩国〕 , and TTC 〔日本〕等。
3GPP 分为标准工作组TSG 和管理运维组两个局部。
TSG 主要负责各标准的制作校正工作,管理运维组主要负责整理市场需求,并对TSG和整个工程的运作供应支持。
TSG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s〕TSG GERAN: GERAN无线侧有关(2G) ;TSG RAN:无线侧有关(3G and LTE);TSG SA (Service and System Aspects):负责整体的网络架构和业务能力;TSG CT (Core Network and Terminals):负责定义终端接口以及整个网络的核心网相关局部。
二、什么是 LTE?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指3GPP组织推行的蜂窝技术在无线接入方面的最新演进。
接入网将演进为E-UTRAN (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核心网的系统架构将演进为SAE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之所以需要从3G 演进到 LTE,是由于近来几年来搬动用户对高速率数据业务的要求,同时新式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的快速睁开,如 WiMax的出现,给3G 系统设备商和运营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在LTE 系统设计之初,其目标和需求就特别明确:降低时延、提升用户传输数据速率、提升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降低运营本钱:三、LTE 的特点显然的提顶峰值传输数据速率,比方20MHz带宽时下行链路到达100Mb/s,上行链路到达 50Mb/s, 20MHz带宽时下行326Mbps(4*4 MIMO),上行86.4(UE: SingleTX);在保持当前基站地址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小区边缘比特速率;显然的提升频谱效率,比方到达3GPP R6 版本的 2~4 倍;无线接入网的时延低于10ms ;控制面延时小于100ms ,用户面延时小于5ms频谱效率: 1.69bps/Hz(2x2 MIMO); 1.87bps/Hz(4x2 MIMO)用户数:协议要求5MHz带宽,最少支持200 激活用户 / 小区; 5M 以上带宽,最少400 激活用户 / 小区显然的降低控制面时延〔从悠闲态跃迁到激活态时延小于100ms〔不包括寻呼时间〕〕;支持灵便的系统带宽配置,支持 1.4MHz 、3MHz 、5MHz 、10MHz 、15MHz 、20MHz 带宽,支持成对和非成对频谱;支持现有 3G 系统和非3G 系统与 LTE 系统网络间的互连互通;更好的支持加强型MBMS 〔 E-MBMS 〕;系统不但能为低速搬动终端供应最优效劳,而且也应支持高速搬动终端,能为速度 >350km/h 的用户供应 100kbps 的接入效劳;实现合理的终端复杂度、本钱、功耗;取消 CS 域, CS 域业务在 PS 域实现,如 VOIP ;系统结构简单化,低本钱建网四、LTE 的标准化进度2004 年 12 月 3GPP 正式成立了LTE 的研究工程。
LTE知识点梳理(一):网络架构及协议修改版
目录LTE知识点梳理(一):LTE网络架构及协议 (2)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2)1.2 LTE概述 (2)1.2.1 LTE的主要技术特点 (3)1.2.2 LTE设计目标 (3)1.3 LTE网络架构 (3)1.3.1 E-UTRAN(接入网) (5)1.3.2 EPC核心网 (6)1.3.3 LTE网络特点 (8)1.4 LTE无线接口协议栈 (8)1.4.1 LTE协议栈的三层 (8)1.4.2 LTE协议栈的两个面: (9)1.4.3 协议栈架构 (10)1.5网络接口 (10)LTE知识点梳理(一):LTE网络架构及协议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在学习LTE技术之前,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采用蜂窝技术组网、仅支持模拟语音通信的移动电话标准,其制定于上世纪80 年代,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区别于第一代,使用了数字传输取代模拟传输,根据其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起源于欧洲基于TDMA的GSM系统和起源于美国基于CDMA技术的IS95系统。
在技术的不断推进下,又出现了以GPRS、CDMA20001X为特征的2G升级版2.5G,它的业务包括了语音业务、低速数据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最大特点是在数据传输中使用分组交换取代了电路交换,电路交换使手机与手机之间进行语音等数据传输,而分组交换则将语音等转换为数字格式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包括语音、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内容在内的数据包传输。
高度数据业务则是3G的主要特征,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2/3G 网络语音收入下降,网络成本高。
营运商需要在吸引用户、增加收入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网络建设和营运成本。
话费赚钱时代结束,流量经营正成为核心。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LTE(Long Term Evolution)成为4G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是构建LTE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下面将对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进行详细介绍。
一、LTE网络架构LTE网络架构由两部分组成: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和EPC(Evolved Packet Core)。
1. 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是LTE系统的无线接入网络,包括基站和与之相连的核心网。
基站被称为eNodeB,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eNodeB通过X2接口相连,用于基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和协同。
与核心网的连接通过S1接口实现,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的传输。
2. EPC(Evolved Packet Core)EPC是LTE系统的核心网络,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和控制信息的处理。
EPC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Serving Gateway)和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MME负责移动性管理和控制平面的处理;SGW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PGW连接到外部数据网络,负责数据分组的处理和路由。
二、LTE协议栈LTE协议栈由各种协议组成,实现系统中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和控制。
LTE协议栈按照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调制解调。
LTE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进行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以提高传输效率和抗干扰性能。
(完整版)LTE介绍与网络架构
L TE介绍与网络架构1、什么是L TE?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
LTE不是一种技术标准,而是一个协议组织,现在一般常说的LTE是TD-LTE和FDD-LTE 网络制式的统称。
现在的LTE在严格意义上其还未达到4G的标准也称为3.9G。
只有升级版的LTE Advaced才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4G的要求。
2、基本词汇MME:Mobile Managenment Etity——移动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P-GW:PDN GateWay,PDN网关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PC:Ev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网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 是指无线资源控制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无限链路控制层协议PHY: Physical Layer Protocol 物理层协议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正交频分多址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路输入多路输出3、L TE架构相比原有的23G网络结构,主要体现在扁平化和IP化两方面。
➢扁平化:主要体现在没有BSC/RNC节点,原有BSC/RNC的节点功能由ENODEB承担;➢IP化:各网元之前的链接为全IP链路,组网更加灵活。
LTE知识点梳理(一):网络架构及协议修改版
L T E知识点梳理(一):网络架构及协议修改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目录LTE知识点梳理(一):LTE网络架构及协议 (3)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3)1.2 LTE概述 (4)1.2.1 LTE的主要技术特点 (4)1.2.2 LTE设计目标 (5)1.3 LTE网络架构 (5)1.3.1 E-UTRAN(接入网) (5)1.3.2 EPC核心网 (7)1.3.3 LTE网络特点 (8)1.4 LTE无线接口协议栈 (8)1.4.1 LTE协议栈的三层 (9)1.4.2 LTE协议栈的两个面: (9)1.4.3 协议栈架构 (10)1.5网络接口 (11)LTE知识点梳理(一):LTE网络架构及协议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在学习LTE技术之前,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采用蜂窝技术组网、仅支持模拟语音通信的移动电话标准,其制定于上世纪 80 年代,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区别于第一代,使用了数字传输取代模拟传输,根据其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起源于欧洲基于TDMA的GSM系统和起源于美国基于CDMA技术的IS95系统。
在技术的不断推进下,又出现了以GPRS、CDMA20001X为特征的2G升级版2.5G,它的业务包括了语音业务、低速数据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最大特点是在数据传输中使用分组交取代了电路交换,电路交换使手机与手机之间进行语音等数据传输,而分组交换则将语音等转换为数字格式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包括语音、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内容在内的数据包传输。
高度数据业务则是3G的主要特征,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LTE关键知识点总结
LTE关键知识点总结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网络技术,提供了高速、低延迟的无线通信服务。
下面是关于LTE的一些关键知识点总结:1.网络架构:LTE采用了分布式的网络架构,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eNodeB(Evolved NodeB):eNodeB是无线基站的新一代,负责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 EPC(Evolved Packet Core):EPC是LTE网络的核心部分,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Serving Gateway)和PGW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等组件,负责用户鉴权、移动性管理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2. 多址技术:LTE采用了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将无线频谱分为多个子载波,在同一时间和频段上可同时传输多个用户的数据。
3.频段和带宽:LTE可在多个频段上运行,常见的频段包括700MHz、800MHz、1800MHz、2100MHz和2600MHz等。
每个频段的带宽可以是1.4MHz、3MHz、5MHz、10MHz、15MHz或20MHz等不同大小。
4.MIMO技术:LTE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多个天线上的信号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吞吐量。
6. QoS(Quality of Service):LTE支持多种QoS类别,可以根据不同应用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网络资源。
通过定义不同的QoS类别,可以满足语音、视频、数据等不同应用对网络性能的要求。
7.LTE高级功能:- Voice over LTE(VoLTE):VoLTE是LTE网络上的语音通话服务,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话。
- LTE-Advanced:LTE-Advanced是对LTE的改进和扩展,引入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网络容量管理能力。
LTE常见知识点汇总
1、LTE基础知识LTE支持的带宽:1.4、3、5、10、15、20MHzLTE支持的最大覆盖半径100km,最大移动速率500km/h无线帧=10ms 子帧=1ms 时隙solt=0.5ms 子载波=15khz协议规定UE的最大发射功率200mw = 23dBm,LTE共支持5个终端等级OFDM符号(又叫Symbol,分常规CP :7个;扩展CP:6个),1、2、4、6比特分别对应BPSK、QPSK、16QAM、64QAM的调制方式;1个时隙=7个OFDM符号(常规CP)PCI取值0~503,共504个;由主同步信号PSS(取值0~2,组内ID)和辅同步信号SSS(取值0~167,组ID)决定;RE:资源粒子,最小资源单位,1个OFDM符号*1个子载波;(时域*频域概念)RB:资源块,1个时隙*12个子载波;分为两个概念PRB(物理资源块),VRB(虚拟资源块);SB:调度块,又叫RB-pair,=2个RB,调度的最小单位,1个子帧*12个子载波,调度周期TTI=1ms;REG:资源粒子组,=4个RE;CCE:控制信道单元,=9个EGR = 36个RE;PUCCH、PDCCH的最小传输单位是CCE,PHICH、PCFICH的最小传输单位是REG, PDSCH的最小单位的RB;PCCH信道使用的是半静态调度方案2、LTE网络结构、接口、协议、承载划分MME 负责空闲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eNodeB负责连接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3、协议栈结构及功能4、系统消息相关5、逻辑、传输、物理信道相关PUSCH的跳频方式:子帧内跳频、子帧间跳频PDSCH的传输模式:TM1~TM8,共8种;PRACH前导码:每个小区有64个随机前导(preamble码),preamble码由ZC根序列产生,ZC根序列有838个(取值0~837),每个根序列长839bit;PRACH前导格式有format0~format4共5种格式,其中FDD可用0~3,TDD可用0~4,其中format4是TDD专用的,其PRACH可承载在UpPTS上,此时最多覆盖1.4km。
LTE关键知识点总结
1、LTE 相关信道映射信道类型信道名称PBCH(物理播送信道〕TD-S 类似信道PCCPCH功能简介MIB•传输上下行数据调度信令•上行功控命令掌握信道PDCCH〔下行物理掌握信道) HS-SCCH•寻呼消息调度授权信令•RACH 响应调度授权信令业务信道PHICH(HARQ 指示信道〕PCFICH〔掌握格式指示信道〕PRACH〔随机接入信道〕PUCCH〔上行物理掌握信道〕PDSCH〔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上行物理共享信道〕ADPCHN/APRACHHS-SICHPDSCHPUSCH传输掌握信息 HI〔ACK/NACK)指示 PDCCH 长度的信息用户接入恳求信息传输上行用户的掌握信息,包括 CQI, ACK/NAK反响,调度恳求等。
闭环功控参数 TCP下行用户数据、RRC 信令、SIB、寻呼消息上行用户数据、用户掌握信息反响,包括CQI,PMI,RI规律信道:播送,寻呼,多播,掌握,业务(即掌握和业务两大类)传输信道:播送,寻呼,多播,共享特殊子帧包含三个部分: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GP(guard period),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
DwPTS 传输的是下行的参考信号,也可以传输一些掌握信息。
UpPTS 上可以传输一些短的RACH 和SRS 的信息。
GP 是上下行之间的保护时间。
调制方式:PCFICH QPSKPHICH BPSKPBCH QPSKPDCCH QPSKPDSCH QPSK, 16QAM, 64QAMPUCCH BPSK, QPSKPUSCH QPSK, 16QAM, 64QAMPRACH 不用星座图,用ZC 序列.2、LTE 小区搜寻流程:PSS >SSS >RS >BCH.Mode 传输模式技术描述应用场景1 单天线传输信息通过单天线进展发送无法布放双通道室分系统的室内站2 放射分集3 开环空间复用闭环空间复用同一信息的多个信号副本分别通过多个衰落特性相互独立的信道进展发送终端不反响信道信息,放射端依据预定义的信道信息来确定放射信号需要终端反响信道信息,放射端承受该信息进展信号预处理以产生空间独立性信道质量不好时,如小区边缘信道质量高且空间独立性强时4 信道质量高且空间独立性强时。
LTE基础知识梳理1
一、LTE主要设计目标:
●峰值速率:
☐下行峰值100Mbps,上行峰值50Mbps
●时延:
☐控制面IDLE —〉ACTIVE: < 100ms
☐用户面单向传输: < 5ms
●移动性:350 km/h(在某些频段甚至支持500km/h)
●频谱灵活性:
☐带宽从1.4MHz~20MHz(1.4、3、5、10、15、20)
☐支持全球2G/3G主流频段,同时支持一些新增频段
二、LTE关键技术
1、高阶调制的优点:比TD的16QAM下载速率得到提高,缺点:对信号质量要求高。
2、AMC是根据无线信道变化选择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式。
LTE下行编码方案MCS取值(0~31)
3、
4、
5、OFDM的优缺点:优点:频谱利用率高、能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
缺点:峰均比高、对
频偏敏感。
上行采用的多址方式:SC-FDMA ,下行采用的多址方式:OFDMA
6、
7、
8、ICIC解决同频干扰,分静态、动态、自适应ICIC。
三、频点
现网南宁D 频段频点:37900,38098 F频段:38400 E频点:38950,39250,39148
四、物理层(中兴课件)
1、帧结构
2、物理资源
3、逻辑信道
EPS承载:
五、移动性(切换、重选)。
LTE网络结构和协议
Serving GW
SGW位于用户面,对每个接入LTE的UE,一次只能有一个SGW为之服务,功能有: • 会话管理: SGW也能对承载进行建立、修改和释放,能存储EPS承载上下文 ,能一 一对应地存储上、下行数据S1承载和S5/S8承载的映射关系(在上下行进行传输级的 包标记)。在支持间接前转(indirect forwarding)功能时,源S-GW需要和目的S-GW 之间建立临时的承载,用于转发数据;在E-UTRAN的IDLE模式下,下行包缓冲和网 络初始化 • 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 S-GW应具有将从上一个节点接收到的数据(GTP-U PDU)转发给路由中下一个节点的 功能,并对GTP-U PDU排序。 • E-NodeB间切换的锚点
enbmeasurementconfigurationprovisiondynamicresourceallocationschedulerpdcpphymmeservinggateways1macintercellrrmradioadmissioncontrolrlceutranepcrrcmobilityanchoringsaebearercontrolidlestatemobilityhandlingnassecuritylte网络节点功能23第一部分第一部分3gpplte3gpplte协议概况协议概况第一章3gpplte网络架构第一节lte网络整体架构第二节lte网络节点功能第二章3gpplte协议架构第一节lte主要协议第二节lte协议列表第一部分3gpplte协议概况第二部分lte协议层介绍第三部分lte网络接口介绍第一部分3gpplte协议概况第二部分lte协议层介绍第三部分lte网络接口介绍25第二部分第二部分ltelte协议层介绍协议层介绍第一章lte物理层介绍第二章lte层2介绍第一节mac子层介绍第二节rlc子层介绍第三节pdcp子层介绍第三章lte层3介绍第一节rrc层介绍第二节nas层介绍lte物理层协议结构无线接口主要指ue和网络之间的接口包27第二部分第二部分ltelte协议层介绍协议层介绍第一章lte物理层介绍第二章lte层2介绍第一节mac子层介绍第二节rlc子层介绍第三节pdcp子层介绍第三章lte层3介绍第一节rrc层介绍第二节nas层介绍mac
LTE网络架构专业知识
SGi
Gateway
Operator's IP Services (e.g. IMS, PSS etc.)
三、LTE网络构造-网元简介
EPC分为三部分:
1、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负责信令处理部分) ✓ NAS信令以及安全性功能(涉及承载管理和连接管理);
LTE网络主要实现目旳:
更好的覆盖
更高的频谱 利用率
更高的数据 速率
更低的延迟 时间
更低的CAPEX & OPEX
一、LTE概述 二、LTE关键技术 三、LTE网络结构 四、LTE协议栈介绍 五、UE Attach流程介绍
二、LTE关键技术
1、频域多址技术 — 下行OFDM/上行SC-FDMA 2、 MIMO技术 3、高阶调制技术 4、 HARQ技术 5、 链路自适应技术—AMC 6、 迅速MAC调度技术 7、 小区间干扰消除
则eNB向UE发送UECapabilityEnquiry消息,查询UE能力; 9. UE向eNB发送UECapabilityInformation消息,报告UE能力信息; 10. eNB向MME发送UE CAPABILITY INFO INDICATION消息,更新MME旳UE能力
信息;
五、业务流程简介-Attach流程
request消息; 7. MME向eNB发送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祈求建立默认承载,
包括NAS层Attach Accept、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消息; 8. eNB接受到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假如不包括UE能力信息,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
LTE--⽹络架构和协议栈⼀、LTE⽹络参考模型整个TD-LTE系统由3部分组成:核⼼⽹(EPC,Evolved Packet Core),接⼊⽹(eNodeB),⽤户设备(UE)UE:全称是User Equipment,⽤户设备,就是指⽤户的⼿机,或者是其他可以利⽤LTE上⽹的设备。
eNB:是eNodeB的简写,它为⽤户提供空中接⼝(air interface),⽤户设备可以通过⽆线连接到eNB,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站,然后基站再通过有线连接到运营商的核⼼⽹。
在这⾥注意,我们所说的⽆线通信,仅仅只是⼿机和基站这⼀段是⽆线的,其他部分例如基站与核⼼⽹的连接,基站与基站之间互相的连接,核⼼⽹中各设备的连接全部都是有线连接的。
⼀台基站(eNB)要接受很多台UE的接⼊,所以eNB要负责管理UE,包括资源分配,调度,管理接⼊策略等等。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的缩写,提供:NAS 信令传输,⽤户鉴权与漫游管理(S6a),移动性管理,EPS承载管理。
移动性管理主要是有寻呼,TAI管理和切换。
S-GW:Serving Gateway,负责本地⽹络⽤户数据处理部分。
P-GW:PDN Gateway,负责⽤户数据包与其他⽹络的处理。
是PDN Gateway的缩写,其中PDN是Packet Data Network 的缩写,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互联⽹,这是整个LTE架构与互联⽹的接⼝处,所以UE如果想访问互联⽹就必须途径P-GW实体, 从另外⼀⽅⾯说,如果想通过P-GW⽽访问互联⽹的话,必须要有IP地址,所以P-GW负责了UE的IP地址的分配⼯作,同时提供IP路由和转发的功能。
此外,为了使互联⽹的各种业务能够分配给不同的承载,P-GW提供针对每⼀个SDF和每⼀个⽤户的包过滤功能。
(也就是说在P-GW处,进出的每⼀个包属于哪个级别的SDF和哪⼀个⽤户都已经被匹配好了。
这⾥的SDF是服务数据流Service Data Flow的缩写,意思就是P-GW能区分每⼀个⽤户的不同服务的数据包,从⽽映射到不同的承载上去。
移动通信知识点总结LTE
移动通信知识点总结LTE一、LTE的发展历程1. LTE的前身LTE技术的前身是3G技术,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在3G时代,移动通信领域主要使用的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等技术标准。
这些技术虽然在当时是先进的,但是在面对越来越大的数据流量和更高的用户需求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移动通信的要求。
2. LTE的发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LTE技术应运而生。
LTE技术是一种全IP的无线网络技术,它将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业务都统一在一个IP网络中传输,从而提供更加高效、更加灵活的无线通信服务。
LTE技术的出现,对整个通信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标志着4G时代的到来。
3. LTE的商用化LTE技术于2009年实现了商用化,之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LTE网络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移动通信的速度和容量,还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目前,LTE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LTE技术架构1. LTE网络架构LTE网络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用户设备(UE)、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和EPC(Evolved Packet Core)。
用户设备是指移动终端设备,E-UTRAN是LTE网络的接入网,负责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EPC是LTE网络的核心网,负责处理数据传输和呼叫控制等核心功能。
2. LTE的接入方式在LTE网络中,采用了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这两种多址技术。
LTE基础知识介绍
LTE基础知识介绍LTE(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它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系统容量,是3G网络的升级版本。
本文将对LTE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1.LTE的原理和特点LTE使用OFDMA(正交频分复用)和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使得多个用户同时在不同的子载波上传输数据,减少了不同用户之间的干扰,提高了网络容量。
同时,LTE还引入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2.LTE的网络架构LTE的网络架构由多个基站(Base Station)、eNodeB(核心网连接点)、MME(移动管理实体)、SGW(服务网关)和PGW(流量网关)组成。
基站通过无线信道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而eNodeB则负责管理和控制无线资源分配。
MME负责控制用户连接和鉴权,SGW和PGW负责处理数据的分发和转发。
3.LTE的频段LTE可以在多个频段工作,包括700MHz、800MHz、1800MHz、2100MHz、2300MHz和2600MHz等频段。
不同的频段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些频段适合广覆盖,有些适合高容量。
同时,LTE还支持动态频谱共享,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配置频段。
4.LTE的速率5.LTE的特殊技术LTE还引入了一些特殊技术,以提高系统性能。
其中包括小区间协作(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技术,可以减少小区之间的干扰;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技术,可以根据信道质量选择最佳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案;和动态分组调度(Dynamic Packet Scheduling)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动态地分配无线资源。
6.LTE的应用LTE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领域。
它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支持实时视频、高清音频和大型文件传输。
同时,由于LTE具有较低的延迟和较好的稳定性,还可以应用于物联网、自动驾驶和远程医疗等领域。
LTE知识点整理
LTE知识点整理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一种高速无线宽带技术,旨在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网络时延和更高的系统容量。
下面是关于LTE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1.技术特点:- 高速数据传输:LTE支持下行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0 Mbps,上行数据传输速率高达50 Mbps。
-低延迟:LTE网络的时延低于100毫秒,适用于实时交互性应用,如语音通话和实时游戏。
-宽频带:LTE网络使用20MHz或更宽的频带,提供更高的系统容量和数据吞吐量。
-高频段:LTE运营商可以利用高频段频谱进行部署,使其覆盖范围更广,并提供更高的系统容量。
-全IP网络:LTE网络基于全IP技术,使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和灵活。
2.架构:- 用户面(U-plane):负责传输用户数据,包括语音、视频和网页浏览等。
用户面中最重要的组件是无线基站(eNodeB)和用户终端设备(UE)。
- 控制面(C-plane):负责控制信令传输和各种网络管理功能。
控制面中的核心组件是移动核心网络(EPC),包括MME(移动管理实体)、SGW(服务网关)和PGW(数据网关)等。
-自组织网络(SON):为LTE网络的部署、配置和优化提供自动化功能,提高网络性能和效率。
3.多天线技术:-MIMO(多输入多输出):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
LTE支持2x2MIMO和4x4MIMO等配置。
- Beamforming(波束成形):将信号聚焦在特定的方向上,提供更好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波束成形可以在发射端和接收端进行。
4.频段:-FDD(频分双工):LTE-FDD使用不同的频谱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上行和下行之间有固定的频谱间隔,适用于现有的GSM和UMTS频段。
-TDD(时分双工):LTE-TDD通过在相同频段上不同时间间隔地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适用于新的高频段频谱。
LTE网络基础知识简介
参数 Special SubFrame Patterns SubFrame Assignment Type
Frame Number
SubFrame Number
解释 特殊子帧类型(特殊子帧 DwPTS,GP,UpPTS 的配比方式)
上、下行子帧配置
取值范围 0-8 0~6
LTE中用10bit承载SFN(system frame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是 RSRP(dBm) 在某个Symbol内承载Reference Signal 取值-141~-40
的所有RE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
RSRQ(dB) RSSI(dBm)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 是RSRP和RSSI的比值
随机接入前导数目,各厂家配置不同,目前诺
Number Of RA-Preambles 0~64
西设备64指切入到竞争小区,40指切入到非竞 争小区
RA-Preamble Index 0~64
只有在切入到非竞争小区时,才有值,在 rachconfigdedicated中(即非竞争小区配置专用rach)。
number)数据,在MIB中承载,在 PBCH中传输。SFN位长为10bit,也
0~1023
就是取值从0-1023循环。
1帧由10个子帧组成,取值0~9
0~9
21
LTE网络 参数:RSRP/RSRQ/RSSI
• RSRP/RSRQ/RSSI是LTE中判定信号强度、信号质量的三个参 数。
参数
解释
取值范围
37750+(使用频率257O)/0.1 频率单位MHz
LTE常见知识点汇总优选稿
L T E常见知识点汇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1、LTE基础知识LTE支持的带宽:1.4、3、5、10、15、20MHzLTE支持的最大覆盖半径100km,最大移动速率500km/h无线帧=10ms 子帧=1ms 时隙solt=0.5ms 子载波=15khz协议规定UE的最大发射功率200mw = 23dBm,LTE共支持5个终端等级LTE的RRC状态:RRC空闲态、RRC连接态OFDM符号(又叫Symbol,分常规CP :7个;扩展CP:6个),1、2、4、6比特分别对应BPSK、QPSK、16QAM、64QAM的调制方式;1个时隙=7个OFDM符号(常规CP)PCI取值0~503,共504个;由主同步信号PSS(取值0~2,组内ID)和辅同步信号SSS(取值0~167,组ID)决定;RE:资源粒子,最小资源单位,1个OFDM符号*1个子载波;(时域*频域概念)RB:资源块,1个时隙*12个子载波;分为两个概念PRB(物理资源块),VRB(虚拟资源块);SB:调度块,又叫RB-pair,=2个RB,调度的最小单位,1个子帧*12个子载波,调度周期TTI=1ms;REG:资源粒子组,=4个RE;CCE:控制信道单元,=9个EGR = 36个RE;PUCCH、PDCCH的最小传输单位是CCE,PHICH、PCFICH的最小传输单位是REG, PDSCH的最小单位的RB;PCCH信道使用的是半静态调度方案2、LTE网络结构、接口、协议、承载划分MME 负责空闲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eNodeB负责连接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3、协议栈结构及功能4、系统消息相关5、逻辑、传输、物理信道相关PUSCH的跳频方式:子帧内跳频、子帧间跳频PDSCH的传输模式:TM1~TM8,共8种;PRACH前导码:每个小区有64个随机前导(preamble码),preamble码由ZC根序列产生,ZC根序列有838个(取值0~837),每个根序列长839bit;PRACH前导格式有format0~format4共5种格式,其中FDD可用0~3,TDD可用0~4,其中format4是TDD专用的,其PRACH可承载在UpPTS 上,此时最多覆盖1.4km。
LTE知识点汇总0-LTE的网络结构PPT课件
LTE关键技术 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下行将信道分成 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 信道上进行传输。 MIMO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不相关的各个天线上分别发送多 个数据流,利用多路信道,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信道及 频谱利用率,下行数据的传输质量。 高阶调制:16QAM、64QAM 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无线帧和子帧的概念
TD_LTE在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频率的二维图,横坐标一个子帧有14个符号,纵坐 标12个子载波,构成了一个PRB=14*12=168个RE,在纵坐标有100个PRB,共计有 100*168=16800个RE。
RE(Resource Elment) LTE最小的资源单位,频域上占用一个子载波,时域上占用一个OFDM符号。 RB(Resource Block) 一个时隙中,时域上占用7个OFDM符号,频域上占用12个子载波物理资源称为一个资源 块。 资源单元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 每个REG中包含4个连续的RE 控制信道单元(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 1CCE=9REG=36RE
信令面
1、系统间联合附着、位置更新操作;2、LTE用户短信;3、CSFB用户被叫寻呼
信令面 信令面
MME间切换信息(包括上下文、未用的鉴权标识等) 创建/删除会话、建立/删除承载消息
SGW是终端接入EPC的“代理”,而PGW是终端接入互联网的“代理”,当终端需要访问互联网时, 信令面/用户面 显然需要SGW和PGW之间建立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LTE知识点梳理(一):LTE网络架构及协议 (2)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2)1.2 LTE概述 (2)1.2.1 LTE的主要技术特点 (2)1.2.2 LTE设计目标 (3)1.3 LTE网络架构 (3)1.3.1 E-UTRAN(接入网) (4)1.3.2 EPC核心网 (5)1.3.3 LTE网络特点 (6)1.4 LTE无线接口协议栈 (6)1.4.1 LTE协议栈的三层 (6)1.4.2 LTE协议栈的两个面: (7)1.4.3 协议栈架构 (8)1.5网络接口 (8)LTE知识点梳理(一):LTE网络架构及协议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在学习LTE技术之前,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采用蜂窝技术组网、仅支持模拟语音通信的移动电话标准,其制定于上世纪80 年代,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区别于第一代,使用了数字传输取代模拟传输,根据其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起源于欧洲基于TDMA的GSM系统和起源于美国基于CDMA技术的IS95系统。
在技术的不断推进下,又出现了以GPRS、CDMA20001X为特征的2G升级版2.5G,它的业务包括了语音业务、低速数据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最大特点是在数据传输中使用分组交取代了电路交换,电路交换使手机与手机之间进行语音等数据传输,而分组交换则将语音等转换为数字格式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包括语音、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内容在内的数据包传输。
高度数据业务则是3G的主要特征,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2/3G 网络语音收入下降,网络成本高。
营运商需要在吸引用户、增加收入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网络建设和营运成本。
话费赚钱时代结束,流量经营正成为核心。
LTE 通过提升带宽,发掘新业务来弥补语音业务的下降;降低每 bit 成本来控制网络成本。
而LTE 能带来更加流畅和便利的移动业务,大宽带确保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4G LTE技术。
1.2 LTE概述LTE是Long Term Evolution的缩写,全称应为3GPP Long Term Evolution,中文一般译为3GPP长期演进技术,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
3GPP 发布的第一个LTE版本为R8版本,实际为 3.9G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4G技术,而是3G向4G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技术,是被称为3.9G的全球化标准,它通过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作为无线网络演进的标准,改进并且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
这些技术的运用,使其能获得更高的峰值速率。
对于LTE技术的研究历来已久,我国的LTE项目是基于3G时代的TD-SCDMA技术和WCDMA技术发展起来的,那么,其对应的也将发展成为TD-LTE和FD-LTE技术。
后续的 R9/R10 版本为 LTE Advanced 才是实际的 4G 网络。
1.2.1 LTE的主要技术特点LTE有如下主要技术特点:(1)实现灵活的频谱带宽配置,支持1.25-20MHz的可变带宽;(2)采用OFDM,MIMO等先进技术支持更高的用户传输速率,20M带宽时,实现下行峰值速率100Mbps和上行峰值速率50Mbps;(3)频谱利用率是HSPA(高速分组接入,是WCDMA的其中一种规范)的2-4倍,用户平均吞吐量(吞吐量指上下行流量)是HSPA的2-4倍;(4)提高小区边缘传输速率,改善用户在小区边缘的业务体验,增强3GPP LTE系统的覆盖性能;(5)用户面延迟小于5ms,控制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UE从待机状态到开始传输数据,时延不超过100ms;(6)降低建网成本,实现低成本演进;(7)取消电路交换(CS)域,CS域业务在PS域实现,语音部分由VOIP实现;(注:CS域是电路承载域,走语音的,PS域是数据域,走的是IP,用于手机上网)(8)强调兼容性,支持已有的3G系统,也支持与非3GPP规范系统的协同运作。
LTE在技术发展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先进性,LTE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OFDM技术、MIMO 技术和高阶调制技术等,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详细介绍。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运用,LTE不仅能提升用户对于移动的体验,而且能够为运营商们带来更加巨大的技术方面的优势和成本上的优势。
1.2.2 LTE设计目标无论是FD-LTE 还是TD-LTE,其基本需求和架构均大致相同,采用的关键技术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双工方式,一个是时分的,一个是频分的。
目前几乎所有的厂家都采用同一个平台设计。
LTE 要达到的目标已经大大高于目前UMTS 所能实现的各项指标,TD-LTE 实现的主要目标如下:(1)采用OFDM,MIMO等先进技术支持更高的用户传输速率;下行最大速率可达100Mbps,上行最大速率可达50Mbps;(2)支持1.4MHz/3.0MHz/5MHz/10MHz/15MHz/20MHz共6种可变带宽;(3)只有PS域,没有CS域;(4)更小的TTI(子帧捆绑)满足用户面和控制面的时延;共享信道支持在多个用户间同时传输数据;用户面延迟小于5ms,控制面延迟小于100ms;(5)下行频谱效率可达HSDPA的3~4倍;上行频谱效率可达HSUPA 的2~3倍;(6)提高小区边缘的用户吞吐量;1.3 LTE网络架构LTE是由以下三个主要组件:●用户设备(UE).●地面无线接入网(E-UTRAN):由e-NodeB组成●分组核心演进(EPC简称核心网): 由MME,S-GW,P-GW组成LTE的网络接口包括:●X2接口:e-NodeB之间的接口,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S1接口:连接e-NodeB与核心网EPC的接口;●S1-MME:e-NodeB连接MME的控制面接口;●S1-U: e-NodeB连接S-GW 的用户面接口。
LTE总的体系结构如下所示。
1.3.1 E-UTRAN(接入网)E-UTRAN(接入网)的体系结构如下所示:E-UTRAN主要由eNB构成。
同UTRAN(3G的接入网名称,由eNodeB和RNC组成)网络相比,eNB不仅具有NodeB的功能,还能完成RNC的大部分功能。
eNodeB和eNodeB之间采用X2接口方式直接互连,eNB通过S1接口连接到EPC。
具体地讲,eNB通过S1-MME 连接到MME,通过S1-U连接到S-GW。
E-UTRAN主要功能包括: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承载控制、无线许可控制,上行和下行资源动态分配/调度(简而言之就是对用户使用资源的管理、调度和分配);根据用户QoS签约信息,进行上行和下行的承载级别的速率调整,对承载级别的准入控制(UE及接入网络,会与eNB及EPC建立相应的承载);寻呼消息的调度与传输;系统广播消息的调度与传输。
在3GPP LTE与LTE-A的标准中,用eNB来代表基站,与用户UE对应。
eNB是LTE(4G)中UE和演进后的核心网EPC之间的桥梁,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连接,它是E-UTRAN侧的S1接入点。
eNB的主要功能如下:(1)无线资源管理(RRM)(RRM指是在有限带宽的条件下,为网络内无线用户终端提供业务质量保障,其基本出发点是在网络话务量分布不均匀、信道特性因信道衰弱和干扰而起伏变化等情况下,灵活分配和动态调整无线传输部分和网络的可用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防止网络拥塞和保持尽可能小的信令负荷);(2)用户数据流IP头压缩和加密;(3)UE附着时MME选择功能(附着即UE在网络侧进行注册);(4)用户面数据向Serving GW的路由功能;(数据是从UE首先发送到eNB,eNB再将数据路由给核心网的Serving GW)(5)寻呼消息的调度和发送功能;(6)广播消息的调度和发送功能;(广播消息即系统消息包括MIB和SIB,后面会详细介绍)(7)用于移动性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配置功能。
(UE在移动过程中,会发生切换,那么切换之前UE需要完成一些测量工作,而测量什么内容即测量报告的配置则由eNB完成,并下发给UE);1.3.2 EPC核心网随着移动宽带网络向LTE演进,在LTE的演进和运营中,如何才能实现2G和3G网络向LTE的平滑演进,如何实现现有网络和新建网络的互通,如何向用户提供一致的业务,成为运营商的焦点。
正是在此需求下,3GPP在关注无线接入网演进的同时,也开展了分组核心网构架的演进工程,并将其定义为EPC。
作为与LTE同步发展的技术,EPC的构架更加符合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需要,能够在提升网络性能的同时,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运营商的竞争力。
EPC(核心网络)的体系结构如下所示核心网各网元的作用: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设备):●寻呼消息分发●安全控制●空闲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UE分为空闲态和连接态2种,连接态的移动性管理则由eNB完成)●SAE承载控制(UE在附着后会与网络建立相应承载,SAE承载是建立在UE和PGW之间的承载,由无线承载(UE与eNB之间的承载)、S1承载以及S5/S8承载组成)●非接入层(NAS)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S-GW (Signaling Gateway,服务网关):●支持UE的移动性切换用户面数据的功能;●E-UTRAN空闲模式下行分组数据缓存和寻呼支持;●数据包路由和转发;●上下行传输层数据包标记。
P-GW(Packet data networks gateway,分组数据网网关):●路由选择数据转发,P-GW应具有将从上一个节点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路由中下一个节点的功能●合法监听;●用户的包过滤;●IP地址分配,用户UE的IP地址是由PGW来分配的;1.3.3 LTE网络特点与传统3G网络比较,LTE的网络结构更加简单扁平,降低组网成本,增加组网灵活性,主要特点表现在:(1)网络扁平化使得系统延时减少,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可开展更多业务;(2)网元数目减少,E-UTRAN只有一种节点网元E-Node B,使得网络部署更为简单,网络的维护更加容易;(3)取消了RNC的集中控制,避免单点故障,有利于提高网络稳定性;(4)业务平面与控制平面完全分离化;(UE—E-Node B—SGW—PGW这是用户面,UE —E-Node B—MME这是控制面)(5)全IP化。
1.4 LTE无线接口协议栈无线接口是指终端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简称Uu接口,通常我们也称为空中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