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论文

合集下载

细胞外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细胞外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细胞外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细胞外外泌体是一种具有双层脂质包裹的小囊泡,其直径通常在30至200纳米之间。

这些细胞外外泌体可以从细胞内部释放出来,进入细胞外环境,从而与周围的细胞和组织发挥作用。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细胞外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肿瘤转移是癌症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它是指肿瘤细胞从原来的部位逸出,通过血管或淋巴管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细胞扩散和转移。

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外外泌体与其他细胞通信,从而加速肿瘤转移的速度。

下面我们将探讨细胞外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第一,细胞外外泌体能够向其他细胞传递信息。

细胞外外泌体中包含了多种生化物质,如蛋白质、RNA和DNA等,这些生化物质可以通过细胞外外泌体传递到其他细胞中,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能够通过细胞外外泌体传递信息到周围的健康细胞,使得健康细胞发生变化,从而支持肿瘤转移的进行。

第二,细胞外外泌体能够改变肿瘤微环境。

肿瘤细胞生长和传播需要一个适宜的微环境,细胞外外泌体可以改变周围细胞的状态,从而创建一个和肿瘤相适应的微环境。

例如,细胞外外泌体可以通过改变周围细胞的基因表达,增加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能力,并降低对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第三,细胞外外泌体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肿瘤微环境中的物质代谢。

肿瘤细胞需要代谢一些物质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而细胞外外泌体可以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物质代谢,包括脂代谢、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

例如,细胞外外泌体可以通过影响周围细胞的代谢途径,使得周围细胞分泌更多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凋亡途径受阻,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第四,细胞外外泌体能够参与肿瘤细胞附着和迁移。

肿瘤细胞需要通过附着于其他细胞和组织中的细胞表面分子而完成附着和迁移。

细胞外外泌体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功能,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附着和迁移。

例如,细胞外外泌体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膜糖蛋白分布和表面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附着和迁移。

外泌体非编码RNAs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外泌体非编码RNAs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外泌体非编码RNAs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王艺博1,崔猛胜2,董文文21 长治医学院研究生处,山西长治046000;2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乳腺科摘要:外泌体是内含多种成分的微囊泡,在细胞间传递各种信号和分子,对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非编码RNA作为外泌体内的重要成分,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

近年来研究表明,外泌体非编码RNA在乳腺癌的发病、增殖、转移、血管生成、免疫抑制、耐药性产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外泌体非编码RNA稳定的结构进一步赋予其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标志物的潜力。

同时,外泌体非编码RNA也有望成为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关键词:外泌体;非编码RNA;乳腺癌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0.026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0-0103-04研究显示,乳腺癌将成为成为20 ~ 59岁女性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1]。

目前临床诊断乳腺癌的传统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指标效能有限,难以为早期乳腺癌提供特异性诊断;而组织活检虽然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有侵入性、取样有限的缺点,并存在刺激肿瘤进展和转移的潜在风险。

因此开发新的乳腺癌诊疗相关生物标志物迫在眉睫。

外泌体是直径在40 ~ 160 nm的盘状囊泡,由脂质双层膜构成[2]。

外泌体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包含多种生物活性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信息转导、调节肿瘤微环境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病[3-4]。

非编码RNA(ncRNA)是外泌体中的重要成分,在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5]。

现就外泌体ncRNA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 外泌体ncRNA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1.1 外泌体ncRNA参与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 肿瘤细胞转移是乳腺癌较难解决的问题,远处转移是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不同的外泌体ncRNA对乳腺癌的增殖和侵袭产生不同的影响。

外泌体释放作用在癌症发生中的研究

外泌体释放作用在癌症发生中的研究

外泌体释放作用在癌症发生中的研究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细胞通信是生物体正常功能的重要基础,而这种通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泌体实现的。

外泌体是一种类似细胞质囊泡的小颗粒,其直径约为30~150nm,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在体液中广泛存在,包括血清、唾液、乳汁、尿液、脑脊液等。

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以通过释放的外泌体“传递信息”,从而影响其他细胞的功能。

一些研究还表明,外泌体释放在肿瘤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外泌体的特性外泌体有很多不同的来源和组成,包括细胞膜蛋白、核酸、磷脂等等。

在外泌体发放过程中,细胞将这些物质包裹在细胞膜的小囊泡中,并将其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用以与其他细胞进行通讯。

这个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不同来源细胞的外泌体具有不同的特征。

可以通过分析外泌体组分和特征,对来源细胞进行检测和鉴定。

外泌体的参与肿瘤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的释放与肿瘤发展密不可分。

细胞的肿瘤变异会影响外泌体释放的量和内容,从而影响肿瘤发展。

外泌体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有以下主要作用:1. 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癌细胞通过释放特定的外泌体,可以向周围细胞释放促进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同时影响临近的正常细胞和肿瘤内的其他癌细胞。

通过这种方式,癌细胞可以促进自己的生长和扩散。

2. 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防御外泌体释放还可以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防御。

外泌体中含有的特定表面蛋白能够与充当免疫系统识别器的抗原表位结合,从而干扰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

3. 促进血管新生和肿瘤侵袭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也可以影响肿瘤周围的组织环境,促进肿瘤侵袭。

外泌体可以刺激其周围组织的血管新生,从而为肿瘤提供良好的血液供应。

外泌体在癌症发生中的研究外泌体释放在多种癌症发生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体液中的外泌体,一方面了解体内癌细胞的状态和状况,另一方面寻找肿瘤标志物并揭示其确切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从多种外泌体中筛选出一些特定标志物,如“肿瘤形成蛋白”等。

外泌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外泌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外泌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研究恶性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它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其社会和心理健康。

恶性肿瘤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它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

外泌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外泌体是由各种细胞释放的小囊泡,相当于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通信的工具。

外泌体中含有各种类型的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生物分子。

这些分子通过外泌体在不同细胞之间传递,影响它们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等生理活动。

恶性肿瘤细胞是一类高度凋亡抑制和转移能力的细胞,它们通过外泌体的介导来转移,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外泌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具有多方面的调控效应。

首先,外泌体中含有一些特定的蛋白质和脂质,它们与恶性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例如,外泌体中含有的几种蛋白质如肿瘤相关蛋白2(TSG101)、CD63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等可以调节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迁移等生理活动。

除了直接对恶性肿瘤细胞的调控外,外泌体还可以通过在异质性细胞中释放信号分子来调节恶性肿瘤的转移。

例如,外泌体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以激活基质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从而促进肿瘤的转移和血管新生。

此外,外泌体还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

外泌体中的脂质可以调节肿瘤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肿瘤细胞对有效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同时,外泌体中的DNA和小RNA还可以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等成分,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然而,外泌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还有许多需要明确的方面。

例如,外泌体的数量和种类会因肿瘤类型和病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此外,外泌体的起源和功能调控机制也不是完全清楚。

总体而言,外泌体的发现为解决恶性肿瘤转移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了解外泌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并有效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DC来源外泌体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初步研究

DC来源外泌体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初步研究

DC来源外泌体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初步探究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DC来源外泌体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初步探究DC来源外泌体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初步探究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细胞外泌体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细胞外泌体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细胞外泌体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研究癌症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细胞无节制增殖和迁移,导致肿瘤的形成。

在癌症治疗中,癌症转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癌症转移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探究癌症转移的机制,科学家们开始关注细胞外泌体的作用。

细胞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小型囊泡,其大小范围通常在30nm至1000nm之间。

EVs在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间质细胞和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信号转导等。

EVs中富含miRNA、蛋白质、DNA等生物分子,这些分子的存在对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非常重要。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细胞外泌体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

癌症细胞通过细胞外泌体来促进转移。

细胞外泌体可以通过无需与受体结合便能渗透到其他细胞中,从而转移癌症细胞。

通过促进基质透明化作用,细胞外泌体也可以加速癌症细胞的转移。

这发生在癌症细胞释放的胶原酶和木质素酶之后,这些酶促进了基质的降解。

此外,细胞外泌体中的miRNA和蛋白质分子还可以调节癌症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转移等信号通路,增强癌症细胞的存活能力。

细胞外泌体在癌症治疗研究中逐渐受到了重视。

透过细胞外泌体研究癌症转移的新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研究癌症转移所发现的主要作用途径与癌症细胞的遗传特征相关。

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细胞外泌体释放是不受癌症细胞遗传特征影响的,因此,研究细胞外泌体释放可以为解决之前研究难题提供新思路。

同时,细胞外泌体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工具,其在癌症细胞转移中的作用也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发展新药物治疗癌症转移。

一些细胞外泌体分子指标对于癌症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价值。

因此,寻找这些分子指标可以帮助开发新的癌症药物,从而为治疗癌症转移提供新的手段。

除了寻找可能的药物靶标,科学家们还需要制定新的检测方法来评估细胞外泌体状态以及反应癌症细胞在相关治疗下的传递方式和潜在结果。

外泌体microRNAs传递在乳腺癌耐药中的过程及其机制研究

外泌体microRNAs传递在乳腺癌耐药中的过程及其机制研究

外泌体microRNAs传递在乳腺癌耐药中的过程及其机制研究一、概述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性问题一直是医学领域面临的挑战。

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外泌体携带的microRNAs(微小RNA)作为一种非编码RNA,具有调控基因表达和影响细胞功能的能力,因此对外泌体microRNAs传递在乳腺癌耐药中的过程及其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首先对外泌体的基本性质、microRNAs的功能及其在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进行概述,为后续详细探讨其过程及机制奠定基础。

外泌体是细胞通过膜融合或出胞作用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的微小囊泡结构,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

这些分子在细胞间通讯、免疫应答和肿瘤进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microRNAs是一类长约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与其靶基因mRNA的互补序列结合,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在乳腺癌耐药性的形成过程中,外泌体携带的microRNAs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microRNAs 可能通过影响药物靶点的表达、调控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等途径影响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这一过程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深入研究。

本文将重点阐述外泌体microRNAs传递在乳腺癌耐药中的过程及其机制,以期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乳腺癌的耐药性问题概述。

《外泌体microRNAs传递在乳腺癌耐药中的过程及其机制研究》文章中的第一部分“乳腺癌的耐药性问题概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尽管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耐药性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研究乳腺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是当前乳腺癌研究的重要方向。

乳腺癌的耐药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性增强,使得原本有效的药物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外泌体在肿瘤进展及免疫监控中的作用研究

外泌体在肿瘤进展及免疫监控中的作用研究

外泌体在肿瘤进展及免疫监控中的作用研究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在许多生物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肿瘤的进展和免疫监控。

外泌体是一种通过胞吐或胞吞等方式释放的小囊泡,其内部包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和信息,并能够通过与其他细胞的互动而发挥调节和转移作用,因此在生物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外泌体在肿瘤进展及免疫监控中的作用,并对其研究进行综述。

一、外泌体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1.外泌体对肿瘤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能够释放大量的外泌体,并且通过与其他细胞的交互作用,从而对肿瘤进展产生重要影响。

其中,外泌体释放的一些膜蛋白和生物活性物质,如肿瘤相关抗原、转移相关因子、启动子、核酸和蛋白质等,能够调节和影响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从而加速肿瘤的恶化进程。

此外,外泌体也被认为是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能够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抵抗免疫监控,为肿瘤的进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2.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外泌体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和传递分子信号的工具,能够从肿瘤母细胞释放出来,传递到外部环境中,然后通过与其他细胞的交互作用来影响其行为。

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外泌体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外泌体中含有大量的转移相关因子和生长因子,能够促进肿瘤母细胞在远处扎根,并在远处组织器官中建立转移瘤。

此外,外泌体中的一些膜蛋白和小 RNA,也能够与转移瘤靶器官细胞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其生物学行为,促进肿瘤的侵袭和繁殖。

二、外泌体在肿瘤免疫监控中的作用1.外泌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御系统,能够及时识别和攻击异物侵入,从而维护人体的健康。

而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外泌体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外泌体中含有一些能够调节和影响免疫细胞行为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调节性 T 细胞细胞因子、肿瘤相关抗原等,能够改变免疫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响应。

《2024年外泌体miRNA-455-3p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范文

《2024年外泌体miRNA-455-3p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范文

《外泌体miRNA-455-3p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深入研究,外泌体在肿瘤发展中的角色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外泌体miRNA-455-3p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其在肝癌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本文旨在研究外泌体miRNA-455-3p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背景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囊泡,可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RNA等)进行细胞间交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miRNA 作为外泌体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对靶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其中,miRNA-455-3p在多种肿瘤中表现出异常表达,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外泌体miRNA-455-3p 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研究收集了肝癌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血液样本和肝癌细胞系。

实验所用试剂、耗材及仪器均经过严格筛选和验证。

2. 方法(1)提取外泌体并检测miRNA-455-3p的表达水平;(2)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NA-455-3p的靶基因;(3)利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miRNA-455-3p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肝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影响;(4)通过临床样本分析,评估外泌体miRNA-455-3p在肝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四、实验结果1. 外泌体miRNA-455-3p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与肝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2. 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多个与miRNA-455-3p相关的靶基因,其中某些靶基因在肝癌中表现出异常表达;3. 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表明,miRNA-455-3p可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影响肝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4. 临床样本分析显示,外泌体miRNA-455-3p可作为肝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乳腺癌微环境中间质细胞及外泌体的作用机制研究

乳腺癌微环境中间质细胞及外泌体的作用机制研究

乳腺癌微环境中间质细胞及外泌体的作用机制研究乳腺癌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肿瘤疾病,其发病率与女性激素水平及生殖周期的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乳腺癌征切的认识逐渐深入,但其发病的具体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最近的研究发现,乳腺癌微环境的中间质细胞及外泌体在乳腺癌发生及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乳腺癌微环境的中间质细胞对癌变细胞的影响乳腺癌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依赖微环境来完成生长、分化和扩散。

微环境中的细胞种类包括: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基质细胞等。

其中,中间质细胞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研究发现,在乳腺癌组织中,中间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其可促进乳腺癌组织细胞的增殖、扩散和侵袭。

中间质细胞能够分泌维持其增殖、存活的生长因子,如EGF、VEGF、TGF-β以及FGF等,并且可促进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进一步加剧癌细胞对微环境的依赖。

二、乳腺癌微环境中的外泌体的作用机制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成分,其在癌症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外泌体可通过其包裹着的膜片段与其它细胞内的膜融合,释放内部含有的蛋白质、核酸、微RNA等。

在乳腺癌微环境中,外泌体显著增加,其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扩散。

外泌体中的微RNA能够通过对目标基因及信号通路的调节,从而影响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外泌体的另一个作用是增强癌细胞与微环境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更有效地运输生物活性因子,如蛋白质、microRNA,转移染色体分子,同时增加肿瘤转移的风险。

三、中间质细胞与外泌体的协同作用一些研究发现,中间质细胞和外泌体呈正向相互调节的关系,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是癌细胞生长、侵袭及迁移的驱动因素。

中间质细胞与外泌体可以通过互相激活和调节信号通路,增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

具体而言,中间质细胞可通过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维持外泌体的存活和释放;而外泌体则通过释放各种含有微RNA,促进中间质细胞及癌细胞的分泌和反应,形成一个增强自身生存的良性循环。

外泌体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外泌体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外泌体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者:孙沙沙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09期【摘要】外泌体是内体衍生的纳米大小(30-150纳米)各种类型的小泡细胞数量,可以从原发性肿瘤细胞转移到微环境和远处器官,引起肿瘤侵袭和转移。

在临床上,一些含有膜标记的特异性外泌体被用作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外泌体参与乳腺癌发病(包括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免疫系统的调节)和外泌体miRNAs作为乳腺癌生物标记物潜在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和概念。

【关键词】乳腺癌;外泌体;miRNA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转移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挑战,针对转移,外泌体是最近研究的热点。

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类型释放的纳米大小的膜泡,在乳腺癌中,通过水平转移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miRNAs,外泌体作为致癌信息的局部和系统细胞间介质出现,并在癌症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基于血液的乳腺癌生物标记物可能有助于在乳腺癌扩散到原发部位以外之前发现其婴儿期,miRNAs在这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诊断和管理乳腺癌的方式。

1.外泌体的生物发生和特征外泌体是具有“碟状”形态并由脂质双层组成的微观囊泡,可以从血清等多种体液中分离出来,起源于ILV,在MVB内形成,在MVB与质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室。

细胞间的生物通讯是通过外泌体内容物的交换介导的,包括mRNA、ncRNA、转录因子、蛋白质和脂质。

外泌体已经被证明是由许多癌症细胞类型释放的,并且可以通过膜标记物(CD63、CD81和TSG101等)的过度表达来识别。

外泌体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令人兴奋的研究表明它们有能力对受体细胞产生功能性影响,因此强调它们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间通讯中所起的作用。

此外,许多研究小组正在研究一种可以操纵外泌体将基因治疗传递到癌细胞的方法。

2.外泌体在乳腺癌中的作用2.1侵袭、转移在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与间质间存在着相互的、动态的联系,肿瘤通过促进伤口愈合反应将正常基质改变为有利的微环境,并被视为代谢寄生虫,从基质来源获取代谢产物。

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

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

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外泌体,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类似于囊泡的小包裹,可通过细胞间互相传递,从而影响不同细胞的行为和物质基础,因此被誉为“细胞外信使”的重要篇章之一。

近年来,研究表明,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1. 外泌体在肿瘤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外泌体可通过将DNA,RNA及蛋白质包裹起来运输到细胞间,影响细胞内基因表达。

其中的microRNA (miRNA)特别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外泌体等途径来传递并调节基因表达,而它们的目标基因常与体内调节肿瘤发生和转移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

研究表明,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miRNA的表达水平不同,由此导致了miRNA的不同外泌体的不同数量和组成的不同。

同时,它们还可以进一步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行为和特性,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转移。

2. 外泌体在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肿瘤微环境里存在大量的不同类型的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纤维芽细胞、淋巴细胞、肿瘤相关的其他细胞等,这些细胞之间、与肿瘤细胞之间通过复杂的信号网络相互作用。

而外泌体的不同组成与种类可影响微环境的组成和性质,如一些肿瘤细胞外泌体中含有大量的高度活性factors的包被物(microvesicles)有望促进微环境pH值的降低,从而刺激肿瘤细胞生长。

此外,外泌体中有一些负性调节因子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如miRNA211,miRNA206, miRNA335等,研究还发现,脂质体的高度丰富也在肿瘤微环境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 外泌体在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及识别分子微小分子的凸起可促进肿瘤细胞为之感受,调控血管生成,凋亡,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细胞行为,如肿瘤血管生成调控,转移的引导等等,因此成为实现肿瘤细胞的全面控制的重要模式之一。

外泌体对肿瘤细胞扩散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外泌体对肿瘤细胞扩散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外泌体对肿瘤细胞扩散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肿瘤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有着高度异质性和发散性,尤其是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是所有恶性肿瘤的通病,而这一过程是由多因素共同促进的。

近年来,外泌体作为一类具有重要调节功能的纳米颗粒备受关注,其在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中的作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外泌体对肿瘤细胞扩散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一、外泌体的定义外泌体是由细胞产生的小囊泡状分泌物,其大小在50-200nm之间,外泌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生物分子,是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纳米颗粒。

外泌体的生成是通过各种刺激,如细胞程序性死亡、病毒感染或细胞应激等过程中而发生的,其主要的生成途径是通过细胞分泌物质的囊泡化产生的。

二、外泌体在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中的作用外泌体在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使向周围环境传递信息和调节细胞功能,二是通过介导肿瘤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促进其扩散和转移。

1、外泌体在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的特定生存环境,其复杂的组成决定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转移等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外泌体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核酸等,在周围微环境中自由释放的这些物质能够针对环境中的细胞和组织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

如外泌体释放的TGF-β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和细胞迁移;外泌体释放的VEGF能够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使癌细胞进一步侵袭和转移。

外泌体还能够通过在生长和转移过程中,与周围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其存活和迁移的能力。

外泌体表面的黏附蛋白质与肿瘤微环境中各种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结合,使肿瘤细胞能够与周围的组织和细胞结合,形成侵袭源和转移点,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2、外泌体在介导肿瘤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作用肿瘤细胞在扩散过程中,需要与周围环境中的细胞和基质发生相互作用,进而进入侵袭,如与细胞外基质(ECM)相互作用,使细胞迁移并侵入邻近的组织。

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肿瘤是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其转移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增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类型分泌的小膜泡,其大小约为30-100nm,它们含有微RNA、mRNA和蛋白质等分子,能够调控目标细胞的基因表达以及信号传递通路。

外泌体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分泌、激活、清除和细胞间通讯等。

肿瘤细胞通过外泌体来传递信息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主要通过肿瘤细胞的信息传递来实现。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外泌体释放的信息来影响目标细胞的行为,从而达到肿瘤细胞转移的目的。

一个能够有效抑制外泌体释放的治疗策略可能有助于防止肿瘤细胞转移。

微RNA在肿瘤转移中起到调节作用外泌体微RNA具有强大的调控功能,在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外泌体微RNA能够通过调节目标细胞基因表达来影响其生物学行为,包括增殖、血管生成、侵入和转移。

外泌体表达的微RNA已经成为向肿瘤转移控制的新靶点之一。

外泌体蛋白在肿瘤转移中起到调节作用外泌体蛋白还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将其负载递送到目标细胞,影响其生物学行为。

外泌体蛋白在肿瘤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涉及各种信号通路的变化,包括细胞粘附、血管生成、转移和免疫抑制等。

外泌体蛋白在防止肿瘤细胞转移中有重要的作用。

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应用外泌体可以作为肿瘤转移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潜在依据。

外泌体微RNA和蛋白质可以用作肿瘤转移的标志物和预测指标。

同时,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调控外泌体释放来控制转移的速度和蔓延性,因此想要防止肿瘤细胞转移,就需要提高大量释放外泌体的抑制剂。

结论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外泌体的研究可能为肿瘤治疗和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未来的研究有望深入探索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其可能的应用场景和限制条件。

外泌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外泌体是一类由自体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样小体,参与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

外泌体可以通过在肿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运输细胞内的核酸、蛋白和脂类等物质,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可以影响肿瘤的治疗。

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近来,与乳腺癌相关的外泌体逐渐成为一项新的研究热点,并发现乳腺癌细胞可以刺激分泌某些特定类型的外泌体,并有望成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新型生物学标志。

外泌体传递的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和治疗耐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外泌体也可以将抗肿瘤药物转运出乳腺癌细胞导致耐药。

但外泌体作为肿瘤药物载体时,表现出极低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毒性,将为今后的肿瘤靶向治疗提供可行的技术基础。

[Abstract] Exosomes are a kind of nanoscale vesicle-like body secreted by autologous cells,which are involved in the transport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cells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 Exosomes can affec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s and can even affect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by transporting intracellular substances including nucleic acids,proteins and lipids between tumor cells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Exosomes secret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tumor cell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process of tumorigenesis. Recently,breast cancer-related exosom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new research hot spot and it is found that breast cancer cells can stimulate the secretion of certain types of exosomes,which are expected to become a new biological marker of early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Substances including nucleic acids and proteins transferred by exosom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breast cancer,metastasis and treatment of drug resistance.Meanwhile,exosomes can also transported anti-tumor drugs out of breast cancer cells to lead to drug resistance. However,when exosomes are used as tumor drug carriers,they exhibit very low immunogenicity and biotoxicity,and will provide a viable technical basis for future targeted tumor therapy.[Key words] Exosomes;Breast cancer;Tumor metastasis;Drug tolerance;Tumor microenvironment;Biological markers乳腺癌作為一类女性多发恶性肿瘤,在中国地区的发病率达到25.89/10万,约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6.83%。

外泌体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外泌体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外泌体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肿瘤,作为癌症的一种类型,一直以来是困扰着人类的疾病之一。

对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而近年来,外泌体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质体被广泛研究,其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外泌体,是一种由各种细胞类型所分泌的一种含有膜结构的小型质体。

外泌体的尺寸一般在20-100nm之间,质体内含有许多生物分子,如蛋白质、DNA、RNA 等。

这些分子不仅能够反映外泌体来源细胞的状态,同时也能够影响到相邻细胞的生物功能。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外泌体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肿瘤研究的重要热点。

外泌体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及增殖外泌体通过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改变了肿瘤细胞内部的物质代谢,进而影响了细胞的增殖。

研究人员发现,在许多肿瘤组织中,外泌体含量明显增多。

这些外泌体中含有大量与凋亡和增殖有关的生物物质,包括蛋白质、miRNA、lncRNA等。

这些生物物质通过外泌体的释放,影响着周围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

此外,部分外泌体还具有直接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

研究表明,这些质体中含有免疫调节相关的生物分子,这些分子能够干扰机体的免疫系统,让它们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

外泌体影响肿瘤细胞转移肿瘤细胞转移是全身性恶性肿瘤的关键之一,也是肿瘤治疗中最难以对付的问题之一。

研究人员发现,外泌体在肿瘤细胞转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外泌体中的miRNA、lncRNA、蛋白质等生物物质,能够影响到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

比如,研究表明,细胞外泌体释放的miR-23a和miR-221等miRNA能够调节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能力。

此外,外泌体中的一些蛋白质,如CD9、CD63、CD81等,也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这些生物物质能够调节细胞外膜的结构和功能,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外泌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由于外泌体对于肿瘤细胞的调节作用,使其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外泌体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及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及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0Jul ;37(7)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外泌体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及耐药中的研究进展*刘巧园,陆永奎,谢伟敏,段丽霞,刘燕△(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南宁530021)摘要外泌体是一种由许多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微小囊泡,可介导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

外泌体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通过分泌各种信号分子,促进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迁移、肿瘤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并且参与耐药的形成。

本文将对外泌体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及耐药中的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外泌体;乳腺癌;转移;耐药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930X (2020)07-1371-04DOI :10.16190/ki.45-1211/r.2020.07.033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ole of exosomes in metastase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breast cancerLiu Qiaoyuan,Lu Yongkui,Xie Weimin,Duan Lixia,Liu Yan.(Department of Breast,the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Guangxi 530021)Abstract:Exosomes are small vesicles secreted by varioustypes of cells to the outside of the cells,it can mediate material exchange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cells,which is one of the hot spots in tumor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Exosom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breast cancer,and through the se-cretion of various signal molecules,they promote the 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 and migrat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enhance tumor angiogenesis,promote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and participate in the formation of drug resistance.In this paper,we discuss the research progressof exosomes in breast cancer invasion,metastasis and resistance.Keywords exosomes;breast cancer;metastasis;drugresistance*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560468);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81602315);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资助项目(No.S201635);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No.Z2013428)△通信作者,E-mail :*******************收稿日期:2019-10-14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和健康,其主要死亡原因为肿瘤复发、转移及药物耐药等。

外泌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生物发生在癌症中是紊乱的袁人肿瘤细胞 系 B42 的外泌体释放量明显高于亲代正常乳腺上皮 细胞 HMEC B42[8-9]遥 脂肪因子瘦素可能是促进乳腺癌 释放外泌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袁因为瘦素/瘦素受体轴 可与热休克蛋白 90 相互作用袁能诱导肿瘤易感基因 101 的蛋白表达袁激活依赖于 ESCRT 的 MVBs 形成通
外泌体存在于各种生物体液中袁由于外泌体在细 胞间通讯和肿瘤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袁因此有潜力成 为乳腺癌的非侵入性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工具以及治 疗的靶向遥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8 No. 18 June 2021 45
窑综 述窑
中国医药导报 2021 年 6 月第 18 卷第 18 期
乳腺癌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中含有调节细胞骨架 重构尧增强侵袭能力的蛋白质尧miRNAs 和信号分子[14]遥 对非转移性和转移性小鼠乳腺癌细胞系中分离的外 泌体进行比较分析袁发现转移性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 包含一组独特的膜蛋白袁即铜蓝蛋白尧异黏蛋白袁可以 降解增强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蛋白袁如基质金属蛋 白酶渊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袁MMPs冤尧膜蛋白 Cave鄄 olin-1 及其他黏附相关蛋白[15-16]遥 除了蛋白质外袁乳腺 癌细胞系和乳腺癌患者的外泌体内存在 miRNAs袁并 且创建了 EVs miRNA 数据库[17-18]遥 例如袁HER2 阳性 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外泌体中 miRNAs 特定的表达 模式已被证实与临床病理尧危险因素和侵袭性显著相 关[18]遥 高度转移性的 MDA-MB-231 细胞的 miRNAs 可 诱导非转移性 MCF-7 细胞恶变并增强其迁移能力[19]遥 此外袁不同的体细胞与乳腺癌细胞相互作用后袁可通 过分泌多种可溶性因子来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尧发展遥 据报道袁巨噬细胞被白细胞介素-4 激活后通过 茁catenin 途径分泌含 miR-223 的外泌体袁miR-223 进 入 MDA-MB 乳腺癌细胞后促进了乳腺癌细胞的侵袭[20]遥 外泌体也可以通过诱导 MCF-7 细胞侵袭促进乳腺癌 细胞迁移[21]遥 2.2 血管生成

外泌体及其对乳腺癌诊断与耐药性的相关研究

外泌体及其对乳腺癌诊断与耐药性的相关研究

外泌体及其对乳腺癌诊断与耐药性的相关研究【摘要】外泌体是由细胞主动内吞加工分泌的直径为30-100nm的双层脂质结构细胞外囊泡。

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其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质、核酸。

外泌体在细胞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

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参与调控肿瘤生长发展和侵袭耐药等过程。

本文对外泌体来源、成分及其与乳腺癌诊断和耐药调控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1980,Eberhard G.Trams和R.M. Johnstone发现了外泌体[1]。

由于最初被认为是细胞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外泌体在被发现之后的十多年一直没有受到重视。

1996 年G.Raposo[2]等在研究EB 病毒转染的人B 细胞时发现,一些有膜结构的小囊泡表面表达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能激活T 细胞并在体内起到抗原递呈的作用。

1998年,L.Zitvogel[3]等发现树突细胞液可以分泌外泌体,这使研究人员意识到外泌体很有可能是细胞之间交流的工具。

2007年,H.Valadi[4]等发现,细胞之间可以通过外泌体中的RNA交换遗传物质。

这意味着细胞可以通过外泌体影响另一个细胞,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基因强加给另外一个细胞。

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James E. Rothman和Randy W.Schekman,德国科学家Thomas C. Sudhof,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外泌体等)运输调控机制。

目前,科学界将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大致分为三类:微泡(microvesicle)、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和外泌体(exosome)。

微泡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直径为100~1000nm 的膜囊泡[5];凋亡小体是指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所释放的一种直径为500~4000nm的膜囊泡[6~7];外泌体则是一种直径为30~100nm由细胞经过内吞-融合-外泌等一系列过程分泌到细胞外的膜囊泡,其在电镜下呈现为脂质双层包裹的扁平球体。

外泌体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外泌体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外泌体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乳腺癌是一种严重的女性恶性肿瘤,在发病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在早期诊断出来,可以提高治愈率,但是乳腺癌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在诊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

因此,需要找到一种非侵入性的肿瘤信息源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

还有利于检测药物治疗效果,耐药性,肿瘤复发,肿瘤转移等情况。

外泌体是一种可以得到有效信息源的纳米囊泡,能够促进乳腺癌的诊断。

本文主要讲解外泌体在乳腺癌病理诊断过程中应用价值。

关键词:外泌体;乳腺癌;病理诊断;应用价值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中发生率较高。

乳腺癌早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影像学检测,临床体格检查,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等,但是传统乳腺癌早期检测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较低,导致乳腺癌早期检测中存在较高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能够找到准确性并且敏感性较高的诊断标志物。

在细胞的内外物质转运过程中膜泡运输是一项重要的方式,在转运过程中一般细胞膜会形成囊泡的形式,然后将核酸,蛋白质,多糖包裹起来,也可以包裹外泌体。

外泌体是一种由活细胞进行自体分泌的囊泡小体,主要包括RNA,蛋白质以及核酸等物质,一般直径在40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外泌体中含有遗传物质,在释放入外循环后,可以稳定并且均匀的存在,在乳腺早期诊断过程中可以将外泌体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

1外泌体结构,来源以及功能外泌体是一种多形性的囊泡样的小体,可以由多种细胞自行分泌得到,在血液,尿液,唾液以及渗出液中广泛存在,在孕妇羊水中也有分布。

在内环境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以及物质传递过程中外泌体也参与其中,在很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组织不同,导致外泌体中包裹的内容物也有差别,其中内容物的功能,组织存在较大的差别。

根据研究发现,由于组织不同导致外泌体的内容物不同。

外泌体的生成还会受到跨膜区域蛋白超家族的调控,其他特异性的细胞蛋白也会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胞毒作用,提升乳腺癌细胞的免疫逃逸能力。因此证
实外泌体在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扩增及免疫逃逸中发
挥重要作用。 3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相当于“土壤和种子”,
共同参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过程,细胞间通讯在此过
程中尤为重要。Higginbotham等‘14 o研究发现,外泌
发现,乳腺癌源性外泌体可与唾液腺细胞相互作用, 导致颌下腺细胞的RNA及蛋白含量升高,进一步改 变唾液腺源性外泌体的内容物,这一发现提示外泌体
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J。近年研究表明, 外泌体在调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耐药过程 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旧o,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测评疗 效、分析预后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1生物学特性 1.1结构和组成
如凋亡相关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和肿瘤易感基因
101蛋白;膜转运和融合相关的蛋白如GTP酶和强连 蛋白¨J。②外泌体来源相关的特异性蛋白,如来自 激活T细胞的外泌体可携带具有生物活性的介导细 胞凋亡的蛋白分子配体,导致T细胞的凋亡∞。。外 泌体中脂质包括胆固醇、磷脂和甘油磷脂等,较来源 细胞的脂类更加浓缩¨o。外泌体中还含有大量核酸 如mRNA、miRNA和DNA,外泌体本身可以保护核
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已
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Wnt一细胞平面极性信号通路提
升乳腺癌细胞的前伸性和运动性。Zhou等‘17 o研究 表明乳腺癌分泌的外泌体携带miR-105至内皮细胞, 下调紧密连结蛋白表达,削弱内皮细胞单分子层的防
取得一定进展,但准确寻找其靶基因,全面了解其相 互作用机制、目标蛋白、信号通路形成仍是巨大挑战。 因此,未来需要更多地进行此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 究,了解外泌体在乳腺癌发病中的具体机制,以促进
and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which has
cancer

potential valu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biological therapy of
cancer.
breast
and provides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著增长,并且其中携带更多蛋白多糖.1、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可刺激纤连蛋白和血管内 皮细胞生长,促进肿瘤发展。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 体凝集素样同型二聚体是多种免疫细胞表达的凝集
receptor-2,HER.2)的单克隆抗体,其与 化疗药物联用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Cir・
avolo等¨副通过体外实验发现,HER-2阳性乳腺癌细
胞释放的外泌体也可表达HER-2分子,并直接结合 曲妥珠单抗,乳腺癌细胞通过此途径排出抗肿瘤药 物,限制癌细胞内药物的堆积,此种现象在患者血清 中也可观察到,且高水平的外泌体与患者的分期较晚 显著相关。他莫昔芬对于雌激素受体仅阳性患者是 最有效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之一,Wei等¨9。的研究表 明,来自雌激素受体ft.阳性他莫昔芬耐药乳腺癌细 胞的外泌体可进入药物敏感细胞,释放出携带的 miR一221及miR-222,下调靶基因p27和雌激素受体 仅的表达,导致受体细胞对他莫昔芬耐药。因此外泌 体参与了乳腺癌的多药耐药,深入研究其耐药作用机
author:凡凡g gifeng,Email:虎他口咖.sina.com
show that exosome
can
【Abstract】Researches
cancer
take park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breast
can
by means of mediating the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which
制可能会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5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有研究报道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CAl53可在唾 液中被检出心0I,其收集简便、快捷、无创、易被患者接 受,可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Lau和Wong嵋¨研究
素受体,Wang等¨纠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源性外泌 体含有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凝集素样同型二聚 体配体,能够抑制自然杀伤细胞和CD8+T细胞的细
酸,使其较胞内环境更稳定存在L8 J。
1.2
外泌体是直径为30~100 nm的脂质双层膜球 体,在电镜下呈特征性的“杯状”结构旧J。外泌体由 晚期包涵体的内吞体膜内陷形成,由内涵体膜以出芽 方式释放,广泛分布于体液如血液、唾液、乳汁、脑脊 液、尿液及精液中,在肿瘤微环境中也可检测到。4 J。 外泌体主要由蛋白、脂类、mRNA和微小RNA
作者单位:21000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通信作者:冯继锋,Email:fjif@vip.sina.com
合;③受体细胞的内吞作用¨0I。其分泌还受到多种 信号分子的精确调控,如神经酰胺、钙信号、胞质蛋白
万方数据
国匾壁垣芏苤查!Q!!生!旦筮塑鲞箜!翅』!堕Q!!!!:血型!!!!:!!!:箜:塑!:!
promote
cancer
metastasis
and drug
resistance,thus influenc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ancers.Exosome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clinical
stage
biochemically and
[14]Higginbotham JN,Demory
regulin exosomes increase
of exosom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reast
cancer
Yah
Fei,Yu Shaorong,Cao
Haixia,Feag
Jife增.Department of Medical
jing 210029,China
Corresponding
Oncology,Jiangsu Province Tumor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
【Key words】Breast
neoplasms;Neoplasm metastasis;Exosomes
Fund program: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BK20141 016,BK20141017)
外泌体自80年代初首次由Trams等发现后,其 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的发生ຫໍສະໝຸດ 发展、耐药过程中发挥・464・
圈睡胜疸堂盘查!Q!!生!旦筮塑鲞筮!翅』!堕Q!!!!:』!些!!!!:!!!:塑:盟!:!
to
Neoplasia,2014,19(3-4):303-313.DOI:10.1007/s10911-015—
9332-5.
antitumor immunity in
transgenic FVBneuN and HLA—A2/HER2 tumor in athymie nude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检测及治疗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Lowry
breast MC,Gallagher
御屏障作用,增强血管渗透性,建立肿瘤细胞转移前 微环境。因此,外泌体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途 径有很多种,对其作用途径及机制的研究是当前的研
究热点和创新点。 4在乳腺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 目前已知的造成乳腺癌耐药的蛋白主要有P一糖 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这些耐药
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提取的外泌体可向次生细胞传达
表型性状,增加其他细胞的侵袭性和耐药性,参与疾
病过程。外泌体作用于受体细胞的机制目前认为主
要有以下3种方式:①与靶细胞特定位点通过受体介 导的方式相互作用;②直接与受体细胞膜无选择性融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6.017
保守家族小GTP酶Rab家族中的Rab7、Rabll和 Rab27、Rab35,以及空泡蛋白分选因子4A等’1“。
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物与靶细胞隔绝,导致乳腺癌细胞耐药性升高。曲妥
珠单抗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一2(human
growth factor epidermal
在缺氧状态下,低氧诱导因子羟化酶抑制体刺激 乳腺癌细胞释放外泌体,促进乳腺癌癌巢的血管生成 及内皮细胞活性,丰富癌组织血液供应,支持肿瘤生 长和扩增。乙酰肝素酶是一种在恶性肿瘤中表达上 调的酶类,Thompson等。1 2’研究发现,将乳腺癌细胞 暴露于高浓度乙酰肝素酶环境中,外泌体的释放量显
性。肿瘤微环境包括细胞外基质、成纤维细胞、炎性 细胞及脉管系统等。Luga等¨6。研究发现,成纤维细
腺癌患者外泌体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外泌体 中装载的生存素剪切体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因此外泌体也许可以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使用。
6结语
外泌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传递各种物 质和信息,参与细胞间通讯,因此在生物指标及治疗 手段方面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外泌体
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策略。生存素是乳腺癌 细胞表达的一种抗凋亡蛋白,Khan等’22 o研究发现乳
体可携带具有完整功能的表皮生长因子配体双调蛋
白,通过内化途径进入受体乳腺癌细胞,显著提升受 体细胞侵袭性。Singh等。1 5‘发现高侵袭性乳腺癌细
胞中miR-10b过表达,并将其通过外泌体传递至人正 常乳腺细胞,作用于乳腺上皮细胞癌变相关同源异形 盒基因D10,降低其蛋白表达,使正常细胞具有侵袭
mice
and
eradicating trastuzumab—resistant Cancer Res
[3]Xu
R,Gree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