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肿瘤学教案-乳腺癌
医院乳腺癌教案
Ⅰ期T1N0M0
Ⅱ期T0~1N1M0, T2N0~1M0, T3N0M0
Ⅲ期T0~2N2M0, T3N1~2M0, T4任何NM0,任何TN3M0
Ⅳ期包括M1的任何TN。
十、乳腺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⑴传统根治术(Radical mastectomy)
⑵改良根术(Modified radical mastecomy)
四、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五、转移途径
1.局部转移
2.淋巴结转移
3.血运转移
六、临床表现
1.无痛性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大部分肿块是由患者自己发现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性差,如果肿块侵犯Cooper韧带而引起皮肤收缩时而发生“酒窝征”或导致乳头回缩。如皮下淋巴管受侵犯受阻,侧发生皮肤的“桔皮样”。
2.晚期肿瘤,可侵犯胸筋膜、胸肌,肿瘤不可推动,或皮肤溃烂、出血、恶臭。
3.肿瘤最初转移到腋窝淋巴结,此时扪及的淋巴结可推动,晚期后转移的淋巴结数目增多增大,最后可融合成团难于推动。此时,可能发生了远处的转移:肺、骨、肝,从而发生上述器官的临床征候。
4.特殊的乳腺癌:①炎性乳腺癌 ②乳头湿疹样乳腺癌(Paget’s)
教学难点: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媒体
主要
课前准备:幻灯片。
思考题
复习
复习题:
1、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2、如何进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3、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有那些?
4、乳腺癌的综合性治疗为什么能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教材版本及
参考书目:外科学高等医学院教材(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教案
家庭和社会负担
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费用和 时间成本较高,给家庭和 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
乳腺癌的分类
• 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 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 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 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于早期,预后较好。
对于疑似病例,需进 行多学科会诊,确保 诊断的准确性。
参照国际通用的乳腺 癌诊断标准,如 TNM分期系统。
03
乳腺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乳腺癌根治术
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 胸小肌及腋窝淋巴结,适 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或 仅保留胸大肌,适用于临 床Ⅰ期和Ⅱ期乳腺癌患者 。
智能化诊疗技术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与社会支持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乳腺癌诊疗 中的应用及前景。
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社 会支持等方面的研究。
提高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
推广乳腺癌筛查项目,提高早期诊断 率。
规范化诊疗流程
制定并推广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提高诊疗质量。
MRI检查
03
对于高危人群和疑似病例,MRI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组织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用细针穿刺肿块,获取细胞进行病理 学检查。
切除活检
将肿块完整切除,进行详细的病理学 检查。
空芯针活检
用稍粗的针头穿刺肿块,获取组织条 进行病理学检查。
诊断流程与标准
乳腺癌教案
四、小结与思考
ppt
板书
病例介绍
小结
1.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
2。乳腺癌的诊断与预防。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结合病例和外科手术基本知识,思考乳癌术后双肺转移的原因?
2.结合乳腺癌发病人群和社会现状分析乳癌术后一年局部复发病例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
2。乳腺癌的诊断和预防.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15分组织
2。乳腺癌的诊断和预防。25分钟
3。小结与思考。 3分钟
教学方法:
1。大课讲授。
2。见习示教乳房正确检查方法,结合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和乳腺癌的诊断与预防。
2.乳腺癌的健康教育。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1.视诊
外观:大小、是否对称、皮肤、浅静脉
乳头:是否对称、有无内陷、湿疹样改变
2.触诊
乳房:有无肿块(质地、大小、境界、活动度),触疼
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
乳头溢液:
3.特殊检查
钼靶X线:
超声:
CT:
病理检查:细针穿刺、切取或切除活检
第次课教案完成时间: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外科学
年级
11临床21
专业层次
三年制
任课教师王文青职称讲师授课方式理论讲授
学时
1
授课题目(章、节)
外科--—--—乳房检查、乳腺癌的诊断与预防
基本教材
外科学 张建中主编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二版版
教学查房教案(乳腺癌)
11、附加:如果时间充裕,上级医师带领住培医师和实乳腺癌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2、乳腺癌手术范围。
3、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参考书:
1、吴孟超主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汇报病历:住院医师汇报病历。(5分钟)
4、指导病历:指导病历汇报的问题及注意事项。(3分钟)
5、指导问诊:问候患者,补充询问病史,指导问诊技巧及沟通能力。(5分钟)
6、指导查体:先让住院医师查体,然后主查教师讲解示范。(重点,注意手卫生及隐私保护)(15分钟)
7、医患沟通:向患者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2分钟)
XXXXXX医院
教学查房教案
科室
乳腺甲状腺外科
主查教师
职称
授课对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住院医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学时
1学时
地点
乳甲外科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临床诊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学习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2、重点:讲解、示范并掌握腹部查体。
3、重点:学习乳腺钼靶的阅片,乳腺彩超,乳腺MR的影像学表现。
8、出病房回示教室:感谢患者配合,注意出病房顺序。(1分钟)
9、病情分析及讨论: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结果(重点分析乳腺彩超、乳腺钼靶,重点讲解如何阅乳腺钼靶),紧密结合指南,讨论术前检查是否完善,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是否需要新辅助以及原因,手术方式、范围、步骤如何,初步尝试性探讨术后是否进行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方案。(20分钟)。
肿瘤学教案乳腺癌
肿瘤学教案乳腺癌肿瘤学教案:乳腺癌引言: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造成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掌握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供一些预防乳腺癌的建议。
一、定义乳腺癌是指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占乳腺癌的70-80%。
其他类型还包括乳头状癌、乳腺泡腺癌等。
乳腺癌通常发生于乳房的外上象限,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位置。
二、发病原因乳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确定了一些相关因素。
遗传因素是乳腺癌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特别是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
其他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包括女性激素水平、年龄、生育、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前病变等。
三、临床表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乳腺癌的早期症状较轻微,可能出现乳房的肿块、局部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
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可能进一步加重,如乳房肿块变大、皮肤皱褶、乳头内陷等。
在晚期,乳腺癌可能出现乳房溃疡、皮肤红肿、淋巴结肿大等严重症状。
四、诊断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常见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包括乳腺自检、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和乳腺超声。
如果存在异常发现,进一步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核磁共振成像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肿瘤是否为恶性。
五、治疗乳腺癌的治疗策略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乳腺癌切除术、辅助切除术和乳房重建术等。
放疗通过使用放射线杀灭癌细胞,以防止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则通过使用化疗药物和激素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六、预防建议预防乳腺癌的关键在于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避免相关的危险因素。
饮食方面,建议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同时,保持适度运动、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暴露于雌激素等有益于降低乳腺癌风险的行为。
乳腺癌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定期随访监测计划
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明确随访的时 间、内容和方式。
开展定期检查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和转移等问题。
提供健康指导
在随访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 的建议,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THANKS FOR WATCHING
乳腺增生性疾病
如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小叶增生等,与内 分泌失调有关。
乳腺其他疾病
如乳腺结核、乳腺外伤等较为少见。
03 乳腺癌病理学基础
病理类型及特点
非浸润性癌
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等, 癌细胞未突破基底膜,预后较好。
浸润性癌
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具有侵袭性,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 等,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01
用于检测乳腺内的钙化灶、肿块等异常结构,是乳腺癌筛查和
诊断的常用手段。
超声成像
02
利用声波反射原理,显示乳腺组织结构和肿块形态,适用于各
年龄段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和致密型乳腺。
磁共振成像(MRI)
03
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多角度、多参数成像,对乳腺癌
的检出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断具有重要价值。
实验室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特殊类型癌
如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 管癌、腺样囊性癌等,形态学上具 有特殊性。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意义
01
02
03
ER、PR检测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 素受体(PR)是乳腺癌重 要的预后指标,也是内分 泌治疗的选择依据。
HER2检测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过表达与乳腺 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 相关,也是靶向治疗的靶 点。
乳腺癌教学课件课件
乳腺癌教学课件课件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身上。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本课件将介绍乳腺癌的基本知识、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内容。
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包括导管癌、小叶癌、特殊类型癌等。
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在生长速度、扩散范围和预后等方面有所不同。
了解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其中,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常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包括乳腺穿刺活检、术中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等。
乳腺癌的治疗需要根据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手术治疗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内分泌治疗主要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
乳腺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方式等。
术后随访是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
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乳腺检查等。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乳腺检查方法、健康生活方式等,旨在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本课件介绍了乳腺癌的基本知识、病理学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后及随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件,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乳腺癌这种疾病,掌握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为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做出贡献。
了解母鸡的基本生活习性,学习区分正常母鸡与异常母鸡的方法。
理论讲解: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母鸡的基本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
示范操作:教师示范如何检查母鸡的健康状况,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操作。
有关乳腺癌教案归纳总结
有关乳腺癌教案归纳总结一、乳腺癌是啥玩意儿。
乳房里面有乳腺组织,乳腺就像一串葡萄似的,有好多小分支。
乳腺癌常常就是从这些乳腺组织里开始捣乱的。
而且这病可不管你是年轻还是年老,虽然年纪大的女性得的概率相对高一些,但现在年轻女性得乳腺癌的也不少见呢。
二、乳腺癌的症状。
那怎么知道是不是得了乳腺癌呢?这就有好多小信号啦。
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
有时候你会摸到乳房里有个硬块,这个硬块的感觉可不像正常的乳腺组织那样软软的。
它可能是不规则的形状,摸起来还不怎么会动,就像个调皮的小石头在里面一样。
不过呢,也不是所有的肿块都是乳腺癌,有时候可能是良性的增生之类的,但只要摸到不正常的肿块,就得赶紧去看看医生。
乳房皮肤的改变也是个大问题。
如果乳房的皮肤像橘子皮一样,坑坑洼洼的,这就是个很不好的信号。
这是因为乳腺癌的癌细胞阻塞了皮下的淋巴管,导致皮肤水肿,就变成了这种特殊的样子。
还有乳头也可能会有变化,比如乳头凹陷进去了,本来好好的乳头突然就凹下去了,这可不是正常现象哦。
另外,乳头溢液也得注意。
如果不是在哺乳期,乳头却流出了液体,不管是血性的、浆液性的还是水样的,都要提高警惕。
这就好像乳房在发出求救信号一样,可不能忽视。
三、乳腺癌的发病原因。
为什么会得乳腺癌呢?这里面的原因可复杂了。
激素水平的变化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女性的雌激素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正常情况下,它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能让女性的身体保持女性的特征,像乳房发育啊这些。
但是如果雌激素水平过高或者紊乱了,就可能会刺激乳腺细胞,让它们容易发生癌变。
比如说有些女性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或者月经来得太早、绝经太晚,这些情况都可能会让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雌激素的环境下,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也不能小看。
如果家族里有亲属得了乳腺癌,特别是直系亲属,像妈妈、姐姐、姑姑这些,那自己得乳腺癌的风险就会比别人高一些。
这就好像是身体里有个“乳腺癌基因”在遗传,不过也不是说有这个基因就一定会得,只是风险增加了。
乳腺癌诊疗教案
• 三.活组织病理检查:1.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2.细针穿刺组织学检查。3. 切取组织活检。4.术中冰冻。
• 四.CT检查:优势是对淋巴结增大及术后复发监测意义大。
• 五.核磁共振检查:可发现0.3cm左右细小病变,对于评估乳腺癌保乳手术有重 大意义。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16
爱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管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 呈“橘皮样”改变。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13
爱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14
爱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15
爱
乳腺癌特殊检查
• 一.X线检查: 常用方法是钼靶X线摄片,优点是对钙化点的分辨率高,乳腺 癌的X线表现为密度增高肿块影,边界不规则,或呈毛刺征,可见钙化点,呈
沙粒样钙化。乳头溢液行乳管造影检查。
• 二.乳腺超声检查:鉴别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进行血供情况观察,可进行BIRADS分级(5级)1级:未见异常,常规体检。2级:良性病变。6个月-1年复查。 3级:良性可能性大(恶性率<2%),3-6个月随访。4级:可疑恶性,需进一步 明确诊断。5级:高度可疑恶性,>95%恶性可能。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19
爱
乳腺癌的治疗
• 外科治疗: • 化疗 • 内分泌治疗 • 放射治疗 • 靶向治疗 • 免疫治疗
20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爱
乳腺癌的初始治疗原则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21
爱
保乳手术适应症
1、肿瘤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 2、肿瘤最大直径≤3cm; 3、钼靶X线提示乳房无广泛沙粒样钙化; 4、单发肿瘤,无皮肤和胸壁受累征象; 5、肿瘤距乳晕≥2cm; 6、肿瘤/乳房比例适当,估计保留乳房术后 能保持较好外形; 7、局部晚期癌治疗后降至Ⅰ、Ⅱ期者。 8、患者有保乳要求。
乳腺癌教案
乳腺癌教案
教案:乳腺癌的预防与早期发现
课程:健康教育
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掌握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以及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时间:1课时(45分钟)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1. 观看一段介绍乳腺癌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知道乳腺癌是什么吗?它对女性有哪些影响?为什么乳腺癌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乳腺癌的定义和病因:讲解乳腺癌的定义,以及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
2. 乳腺癌的症状:介绍乳腺癌常见的症状,如乳房肿块、皮肤变化、疼痛等。
3.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讲解饮食健康、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以及定期体检等预防措施。
三、讨论与实践(20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你觉得哪些因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你愿意采取哪些方法来预防乳腺癌?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和互动。
3. 进行自我检查:向学生讲解乳腺癌的自我检查方法,并现场演示示范。
鼓励学生回家后自我检查乳房,并养成定期检查的好习惯。
四、小结与反思(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乳腺癌的定义与病因、常见症状、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以及乳腺癌的自我检查。
2. 提问:你觉得乳腺癌对女性来说有多么重要?你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3. 总结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了多少新的认识和启发?
(注意: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乳腺癌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临床思维分析乳腺癌案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乳腺癌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重点:1.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乳腺癌案例分析。
教学难点:1.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2.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引起学生关注。
2. 提问:乳腺癌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诊断?二、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乳腺癌案例分析PPT,内容包括:-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等。
- 病史摘要: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
- 体格检查:乳房检查、淋巴结检查等。
-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 诊断结果:乳腺癌诊断依据。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乳腺癌案例,提出以下问题:- 患者的主诉是什么?- 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诊断依据有哪些?- 如何进行心理护理?三、解答与总结1.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强调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的重要性。
2. 总结乳腺癌案例分析的关键点:-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重视乳房自检,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 乳腺癌的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 心理护理: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
四、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2. 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乳腺癌预防的科普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乳腺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提高学生对乳腺癌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临床思维分析问题。
2. 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乳腺癌教材教学课件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简介
乳腺导管造影
通过向乳腺导管内注入造影剂,显示导管内病变的检查方法,对乳 头溢液患者的病因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乳腺钼靶摄影
利用软X射线对乳腺组织进行投照,能够清晰显示乳腺内的微小钙 化灶,是乳腺癌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红外线扫描
利用红外线透照乳腺组织,根据组织对红外线的吸收和透射能力的不 同,呈现出不同的影像表现,对乳腺疾病的初筛具有参考价值。
个体化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 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
动态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诊断依据
乳腺癌的诊断依据包括乳腺钼靶X线摄影、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异 常肿块或钙化灶;以及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获得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02 乳腺癌病理学基础
组织学类型与分级
组织学类型
包括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大类,其中浸润性癌又分为非 特殊型和特殊型。
分级标准
通常采用Nottingham联合组织学分级系统,根据腺管形成 的程度、细胞核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计数三项指标进行评分, 分为I、II、III级。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利用高精度的立体定向技术和剂量计 算方法,实现对肿瘤的精确打击,最 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适应性放射治疗
根据肿瘤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实时 调整放射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耐受性。
06 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 治疗在乳腺癌中应用
化疗方案选择和注意事项
化疗方案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分期、分型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化疗方案,如AC方案、TAC方案、CAF方案等。
12.肿瘤学教案-乳腺癌
乳腺癌的临床严重征象:肿瘤和胸壁固定、腋窝淋巴结固定、乳房皮肤水肿、皮肤溃疡、腋窝淋巴结>2.5cm。
诊断检查方法
腺x线照片:可见密度增高、边缘不规则的肿块阴影.有时中心可见钙化。
⑥激素受体检查:通常检查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便指导临床选择内分泌佶疗。
⑦肿瘤标记物检查:CA15-3、CA242和CEA增高与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
⑧PCR法癌基因诊断检查:K19和Muc1等检查与乳腺癌相关性较好,此法可检测出存在体内的微小转移灶。
诊断依据(10分钟)
根据《NCCN乳腺癌筛查与诊断指南》,《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七版,美国St.Gallen乳腺癌危险度分层,《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第一版)
患者入院前5个月,洗澡时发现左乳外上部有一约1.5cm左右的肿块,因无疼痛等
不适,故未予以重视。近一周来,自觉肿块明显增大而来院就诊。
入院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2.5cm×2.0cm左右的肿块,边界不清,表面欠光
滑,质地较硬,活动度不佳,与皮肤无明显黏连,肿块表面局部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双
侧腋窝及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图2-4-1)
四、诊断要点(22分钟)
临床表现
房肿块:乳腺肿块常为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为了早期发现,应强调定期作自我检查。
②皮肤桔皮样改变和乳头内陷,为癌侵及皮肤和乳头的表现。
③乳头溢液:可为血性或浆液性,此时可涂片作细胞学检查。
④区域淋巴结转移:常见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融合或固定。
⑤血行转移:多见于肺、肝、骨和脑转移,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乳腺癌教案模板范文小学
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3. 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乳腺癌的定义和危害。
2. 乳腺癌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乳腺癌的严重性。
2.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乳腺癌?乳腺癌对我们有什么危害?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介绍乳腺癌的定义: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乳腺组织。
2. 讲述乳腺癌的危害:乳腺癌会导致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3. 分析乳腺癌的病因:乳腺癌的病因有很多,如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4. 介绍乳腺癌的预防措施:a.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
b.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
c. 保持适度的运动,增强体质。
d.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三、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患有乳腺癌,你会怎么做?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3.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从关爱自己的健康开始。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乳腺癌的严重性,呼吁大家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预防乳腺癌。
2. 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乳腺癌的科普文章,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乳腺癌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关爱他人。
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后作业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1房肿块:乳腺肿块常为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为了早期发现,应强调定期作自我检查。
②皮肤桔皮样改变和乳头内陷,为癌侵及皮肤和乳头的表现。
③乳头溢液:可为血性或浆液性,此时可涂片作细胞学检查。
④区域淋巴结转移:常见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融合或固定。
⑤血行转移:多见于肺、肝、骨和脑转移,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1.病史: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回缩、乳房皮肤和轮廓改变、乳腺癌术后等临床表现。
2.体格检查:一侧乳房缺如、乳腺癌术后疤痕。
3.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 手术记录。
5.术前活检病理、术中快速病理和术后病理结果。
6.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五、治疗原则(13分钟)
I期:做根治性手术,
七、靶向治疗 (5分钟)
八、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及预后 (2分钟)
四、课后作业;
1.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2.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3.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五、参考文献和(或)课程资源网站等;
1.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四、教学反思(经验教训、效果估计、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存在问题等)。
注:授课前由系(教研室)主任签字,纸质版教案由教师自行存档备查;电子版教案由系、教研室统一归档。
②乳腺B超:可见形状不规则的低回声区。
③乳头分泌物细胞学检查。
④肿块穿刺:常用细针抽吸作细胞学涂片检查。并可做乳腺x线或B超立体定位检查来确定肿物位置,然后进行肿物穿刺或切除,对小肿物诊断有帮助。
⑤病理检查:当疑为乳腺癌时,宜先作肿物整块切除,作冰冻切片,立等结果,确诊后接着作扩大手术。病理检查应包括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分组检查10个以上及脉管、淋巴结内有无癌性。
系(教研室)主任
2017年11月13日
教案续页
提要:
一、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教材:《临床肿瘤学-案例版》杨顺娥主编,第2版(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本章见教材P247~270。
乳腺癌(80分钟)
引入案例:(3分钟)
患者,女性,54岁,因“发现左乳无痛性肿块5个月”入院。
患者入院前5个月,洗澡时发现左乳外上部有一约1.5cm左右的肿块,因无疼痛等
不适,故未予以重视。近一周来,自觉肿块明显增大而来院就诊。
入院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2.5cm×2.0cm左右的肿块,边界不清,表面欠光
滑,质地较硬,活动度不佳,与皮肤无明显黏连,肿块表面局部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双
侧腋窝及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图2-4-1)
⑥激素受体检查:通常检查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以便指导临床选择内分泌佶疗。
⑦肿瘤标记物检查:CA15-3、CA242和CEA增高与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
⑧PCR法癌基因诊断检查:K19和Muc1等检查与乳腺癌相关性较好,此法可检测出存在体内的微小转移灶。
诊断依据(10分钟)
根据《NCCN乳腺癌筛查与诊断指南》,《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七版,美国St.Gallen乳腺癌危险度分层,《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第一版)
教案首页
学院(部)临床系(教研室)肿瘤教师姓名
课程
名称
肿瘤学
专业
层次
5年制临床专业
年级
班级
2014
授课
方式
幻灯
授课
时间
2017年11月13日
学时
2学时
课程性质(请打“√”):√□理论;□实践(实验、见习);□其它:
授课题目:
第四章:乳腺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乳腺癌的病因、病理、治疗原则
2.能力目标:
⑥炎性乳腺癌:表现为乳房皮肤呈炎症改变,可由局部扩大到全乳房,皮肤颜色由浅红色到深红色,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表面温度升高。
乳腺癌的临床严重征象:肿瘤和胸壁固定、腋窝淋巴结固定、乳房皮肤水肿、皮肤溃疡、腋窝淋巴结>2.5cm。
诊断检查方法
2腺x线照片:可见密度增高、边缘不规则的肿块阴影.有时中心可见钙化。
Ⅳ期:以化疔和内分泌治疗(药物或去势术)为主,需要时作局部放疗或姑息性局部切除手术。
六、绝经定义:绝经一般是指月经永久性终止,也用于描述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卵巢合成的雌激素持续性减少。1、双侧卵巢切除术后;2、年龄≧60岁;年龄<60岁,自然停经≥12个月,在近一年内未接受化疗、或药物性卵巢去势的情况下,FSH及雌二醇水平在绝经后的范围内;但正在或1年内接受过化疗或药物性卵巢功能抑制剂(例如LHRH类似物或激动剂)的患者不能准确判断其月经状态。
1.该患者有哪些临床特点?
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行哪些检查?பைடு நூலகம்
3.该患者诊断明确后,后续治疗措施?
一、概述(12分钟)
乳腺癌发病情况、病因、发病机制。
二、病理分类:(5分钟)
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罕见癌
三、转移途径 (3分钟)
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液转移
临床诊治乳腺癌的基本知识
3.素质目标:
临床基本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1、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2、病理、治疗原则
3、内分泌治疗
难点:1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治疗原则
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原理
3乳腺癌靶向治疗
教具、课件及使用的教材:
教材:杨顺娥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肿瘤学》(第二版)
使用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投影、课堂讲授、结合重点辅以提问。
Ⅱ期:术后4-6周(当伤口基本愈合时,高危病人也可于4周内)先作辅助化疗,其后再根据病情选作放疗。激素受体(+)或绝经后病人给内分泌药物治疗。
Ⅲ期:先作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再作改良根治性手术或作乳腺单纯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作辅助化疗和放疗(半年内),激素受体(+)者并给内分泌药物治疗,需要时也可作卵巢去势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