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中基复习大纲
实习准入考试《中医基础理论》复习大纲一、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①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②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③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精气学说1、精的基本概念(哲学、医学)2、气的基本概念(哲学、医学)3、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构成宇宙的本原;(2)运动与变化;(3)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4、中医学中的应用(二)阴阳学说1、基本概念2、阴阳属性3、基本内容:①对立制约;②互根互用;③交感互藏;④相互消长;⑤相互转化;⑥自和平衡。
4、中医学中的运用(三)五行学说1、基本概念2、五行特性3、五行归类4、基本内容:①相生相克②制化胜复③相乘相侮④母子相及5、中医学中的运用三、藏象(一)藏象的基本概念(二)藏象学说的特点(三)五脏六腑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四)五脏与形体、官窍、五液、五华、自然界的关系(五)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四、精气血津液神(一)精:1、概念;2、生成;3、代谢;4、贮藏;5、施泄;6、功能;7、与脏腑的关系。
(二)气:1、概念;2、生成;3、运动;4、功能;5、分类;6、与脏腑的关系。
(三)血:1、概念;2、生成;3、运行;4、功能;5、与脏腑的关系。
(四)津液:1、概念;2、代谢;3、功能;4、与脏腑的关系。
(五)神:1、概念;2、生成;3、作用;4、与脏腑的关系。
(六)精、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五、经络1、概念;2、组成;3、作用;4、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5、运用。
六、病因(一)六淫:1、概念;2、共同致病特点;3、各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
(二)疬气:1、概念;2、致病特点。
(三)七情:1、概念;2、致病特点。
(四)饮食失宜:1、不节;2、偏嗜。
(五)劳逸失度:1、过劳;2、过逸。
(六)病理产物1、痰饮①形成②致病特点2、瘀血①形成②致病特点③病症特点3、结石①形成②致病特点七、其它病因1、外伤;2、诸虫;3、药邪;4、医过;5、先天因素八、发病(一)原理1、正气①概念②御邪作用③发病中的作用2、邪气①概念②侵害作用③发病中的作用3、正邪斗争(相搏)(二)影响发病的因素1、环境;2、体质;3、精神状态(三)发病类型1、即发;2、徐发;3、伏发;4、继发;5、合病与并病;6、复发九、病机(一)概念(二)基本病机1、邪正胜衰:①与虚实变化②与疾病转归2、阴阳失调:①偏胜②偏衰③互损④格拒⑤亡失3、精气血失调:①精失常②气失常③血失常4、津液代谢失常:①津液不足②布泄障碍③与气血关系失调5、内生五邪:①风气内动②寒从中生③湿浊内生④津伤化燥⑤火热内生(三)疾病传变1、传变形式①病位传变②病性传变2、影响的因素①体质②病邪③地域气候④生活。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医的整体框架和核心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等。
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于古代中国,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阐述了宇宙万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和人体的正常运行是在阴阳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的。
中医治疗就是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效果。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认为宇宙万物的演化过程可以归为五个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
这五个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医治疗在实践中也应用了五行学说。
3.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经脉和络脉系统。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节经络的流通来保持人体的健康。
中医疗法中的针灸、推拿等都是通过调节经络来实现治疗效果的。
4. 气血津液理论气血津液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涉及的重要内容,指的是人体内的各种液体和气体。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的充盈和流通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疾病会导致气血津液的不平衡,中医治疗就是通过调节气血津液来达到治疗效果。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应用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中医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 诊断方法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尿色等,倾听病人的言语,询问病史,以及切脉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和病因。
2. 药物治疗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中药的使用和配伍有着明确的规定。
根据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药可以分为寒热药、温凉药等,不同的中药可以通过调节阴阳平衡和五行相克相生的关系来治疗不同的疾病。
考前必备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用不挂科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一、中基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一)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皇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极――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宋金四大家(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吴又可、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病理、诊治方面;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对生理、病理、疾病防治的影响;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对生理、病理、疾病防治的影响;4.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1、病、症、证的概念: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疾病完整的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与规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2、辨证论治的概念: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3、辨证与辨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辨病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机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机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
治法也相同。
辨病论治:对疾病的辨析,确定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含义: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纲要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纲要绪论1、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标志着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初步形成,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难经》《伤寒杂病论》(它的问世,代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辨证论治的确立) 《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基础)2、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晋代王叔的<<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一书是中医学的第一本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很大,在宋代被指定为专业医生的必读之书,定为国家考试医科学生的科目之一。
3、金元四大家及其医学流派人物思想派别寒凉派刘完素(河间) 火热论,百病皆因火热寒凉清热张从正(子和)攻邪论,邪非人身所有攻邪/下派汗、吐、下滋阴派朱震亨(朱丹溪)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李皋(李东垣)脾胃论,内伤脾胃,百补土派病由生,调补脾胃4、《本草纲目》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这一科学巨著。
该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首。
分为16纲,60类。
这是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奠定了植物学的基础,被誉为东方药物巨著。
5、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辨证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6、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3)恒动观念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病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复习提纲
一、阴阳学说(一)基本概念阳:明亮、温暖、上升、运动、外在、无形阴:晦暗、寒冷、下降、静止、内在、有形医学上:阳:人体上部的、外部的、背部的,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的物质和功能。
阴:人体下部的、内部的、腹部的、內守的、形体的,具有凝聚、滋润、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功能。
(二)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相互关联的基础上。
2.普遍性:宇宙间一切相关的事物和现象。
3.相对性:阴阳的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而确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
4.可分性:无限可分(三)基本内容1.对立制约。
矛盾:即一个统一体中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斗争。
制约: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维持相对平衡。
2.相互依存。
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根互用的关系。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互根:阴阳双方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相互依存。
互用: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促长的关系。
3.消长平衡。
消长含义: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
消,减少;长,增加。
形式:与制约相关:此长彼消,此消彼长与互用相关: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4.相互转化。
含义: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方式:渐变突变阴阳运动的相互联系: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阴阳学说最根本的原理:对立、依存阴阳运动的形式:消长、转化(四)应用2.概括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
黑色海盗团出品物质基础(阳)与生理功能(阴)阳气(阳)--- 促进物质基础的新陈代谢阴精(阴)--- 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阳:升、出阴:降、入3.阐释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4.指导疾病诊断。
分析四诊资料:色泽、气息、脉象概况疾病证候----八纲辨证: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5.确立护治原则。
阴阳偏盛——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补其不足6.指导养生保健。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导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医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派别;伤寒及温病的辨证方法及创立者:张仲景·六经辨证温热病辨证:清·叶桂(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吴瑭(鞠通)--三焦辨证4、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含义(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2)辨证论治: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病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3)恒动观念:动态平衡。
5、中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行、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气和气机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气机,即气的运动,一般常被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提纲
一、中医学的整体观
1.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独特的诊疗方法
3.中医学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二、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2.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3.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
4.五行与人体脏腑的关系
三、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2.阴阳的基本含义和相互关系
3.阴阳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
4.阴阳调理的方法和原则
四、经络学说
1.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2.经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经络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4.经络调理的方法和常用手法
五、脏腑学说
1.脏腑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2.脏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脏腑的生理功能
4.脏腑与气血、经络的关系
5.脏腑的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
六、中医学的诊断方法
1.中医学的四诊法
2.观察诊法
3.听诊法
4.问诊法
5.切诊法
七、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1.中药治疗
2.针灸治疗
3.推拿按摩治疗
4.中医养生调理
八、中医学的养生观念
1.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
2.饮食养生
3.运动养生
4.心理调节养生
5.穴位按摩养生
以上是一个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提纲,可以按照以上的顺序进行详细论述,以达到1200字以上的篇幅。
通过这些基础理论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为中医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考前必备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用不挂科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一、中基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一)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皇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极――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宋金四大家(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吴又可、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病理、诊治方面;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对生理、病理、疾病防治的影响;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对生理、病理、疾病防治的影响;4.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1、病、症、证的概念: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疾病完整的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与规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2、辨证论治的概念: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3、辨证与辨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辨病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机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机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
治法也相同。
辨病论治:对疾病的辨析,确定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含义: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他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基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一)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晋*王叔和《脉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小儿药证直诀》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臬、朱震亨(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吴又可、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1、病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活动过程。
证的概念: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的概念: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践的思维和和实践过程。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纲要(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纲要(完整版)按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形态及一般功能,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藏精气(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传化物(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六腑以通为用”奇恒之腑异于正常的脏和腑之意。
就其形态而言,多是中空,与腑相近;就其性能而言,主藏阴精则又与脏类似。
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腑”。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中医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将军之官――肝;相辅之官―-肺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联属关系,把人体各部分组成一个既分工又合作的有机整体,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藏象学说的整体观,表现为:(一)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形窍志液五官九窍,目、舌、口、鼻、耳称五官,也称七窍,加上二阴又称为九窍(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行色味时(五行、五色、五味、四时)2、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形窍志液的关系一、心系统五脏六腑之大主,生之主,君主之官,阳中之阳,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
心与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以汗为液,在志为喜,其华在面,在体合脉,五行属火,外与夏气、赤色、苦味相应,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心系统。
二、脾系统阴中之至阴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三:一是脾主运化(水谷,水液),二是生化气血;三是脾主升清,四是脾主统血。
脾与胃相表里,在志为思,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体合肉,主四肢,五行属土,外与长夏之气、黄色、甘味相应,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脾系统。
三、肝系统阴中之阳,刚脏,将军之官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肝主疏泄(主疏泄;调节情志;促进脾胃消化;促进血液运行和水液输布;调节生殖功能),二是肝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复习
六腑
提纲: 第六单元 六腑 要点: 6.三焦
知识点: 三焦有名无形生理功能和各自生理特点
上焦: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 面部, 上焦如雾
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 胆等脏腑。 “中焦如沤”
下焦:脐以下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 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下焦如渎”
六腑
理功能 与特性
知识点:肺
1.生理功能
①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
②主行水 ③朝百脉主治节
2.生理特性:肺为华盖、为娇脏、主宣发与肃降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②在窍为鼻
③在志为忧(悲
④在液为涕
⑤与秋气相通应
脏象
知识点:
脾
提纲: 3.脾的生理
功能与特
1.生理功能: ①主运化食物和水液后天之本 ②主统血
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排斥天与地、动与 静、寒与热、水与火……。 2、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 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互为根本。阴在内,阳之 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为阳守持于内, 阳为阴役使于外,相互为用。
阴阳
提纲:
知识点: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 3.交感互藏—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
②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2.生理特性:①肝为刚脏 ②肝主升发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①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②在窍为目 ③在志为怒
④在液为泪
⑤与春气相通应
脏象
提纲: 5.肾的
生理 功能 与特 性
知识点:肾
1.生理功能:
①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肾阴肾阳
②主水 ③主纳气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大纲
藏象简答一.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
是胃主腐熟功能的基础,也是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基础。
食欲旺而能食,胃的受纳功能强;食欲差而不能食,胃的受纳功能弱。
2.主腐熟水谷是指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二.小肠的生理功能:1.主受盛化物受盛: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而来的初步消化了的食物,起到了容器的作用。
化物:食糜停留一定的时间,对其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
病理:受盛功能失调(气机阻滞)——腹部疼痛;化物功能失常——腹胀、腹泻、便溏。
2.主泌别清浊指小肠在对胃初步消化的食糜进行进一步消化的同时,随之分为精微和残渣两部分的作用。
分清:水谷精微吸收,还吸收大量多余的水液——融合为液态物质——脾的升清和散精——上输心肺,输布全身。
“小肠主液”别浊:将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生理:泌别清浊正常,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二便正常病理:清浊不分,清浊混杂,俱走大肠——肠鸣泄泻;小便短少。
治疗泄泻:“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三.心肾的生理关系1.水火既济:心位居上,故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
2.阳气互资: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
君火在上,如日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
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
四.肝肾的生理关系1.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精血同源。
2.藏泻互用:肝气疏泄可促使肾气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可防肝气疏泄太过。
3.阴阳相通:肾阴与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偏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可防肝脉寒滞。
五.肺肾的生理关系1.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
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之下归于肾或膀胱。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导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神农本草经是第一中药学的著作;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学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医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派别;伤寒及温病的辨证方法及创立者。
寒凉派的刘完素(刘河间),攻邪派的张从正,补土派的李杲(李东垣),滋阴派朱震亨(朱丹溪);明清时期:叶天士创建卫气营血辩证理论;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理论4、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含义(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2)辨证论治: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病: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3)恒动观念:动态平衡。
5、中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行、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的对应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大纲(精)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大纲(中西医结合专业用)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今后的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结合实验教学,以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体会。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简况。
教学内容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4、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4、掌握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及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5、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蜕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精气学说1、气的基本概念(指整个宇宙的气)。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
2、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各自的特性;五行学说的事物归类方法;五行的生克制化;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1、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2、中医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气血津液目的要求1、掌握人体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
2、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其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中医的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中医基础理论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中医的基本理论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体现了中医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和分析。
阴阳是一对相对而言的概念,描述了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在中医中,阴阳的平衡与失衡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事物分为五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元素,即木、火、土、金、水。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3. 人体脏腑学说:中医将人体内部的器官分为脏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通过观察脏腑的功能状态和相互关系,可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二、中医诊断方法1. 望诊:望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等外部表现,可以推断出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2.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和腹音等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中医认为,声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
3. 问诊:问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环节,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症状表现,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4. 切诊: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
中医将脉象分为浮、沉、细、数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与特定的疾病有关。
三、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它以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为原料,通过煎煮、炮制等工艺制成药物。
中药治疗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的独特技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于疼痛、消化系统疾病等有良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1、病、症、证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2、辩证与辨病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
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吾兄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源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相生与相克:“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时(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响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二节气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形式及其脏腑的关系气的运动称作气机,简单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五脏: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在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中寓升。
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气滞: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气逆: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闭: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脏腑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三、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和概念1.推动和调控作用:推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布及排泄;调控:阴阳二气功能协调,维持着生命活动。
2.温煦和凉润作用:温煦: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有助于脏腑、官窍、形体、经络的生理活动。
凉润: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特性。
3.防御作用:护卫肌表,抵御外邪及驱邪外出的作用。
4.固摄作用:固护、统摄和控制体内的液态物质。
如血、津液等。
5.中介作用:脏腑之间依赖气相互联系(感应传递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第三节 血血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要具有濡养和化神两方面功能三个条件:①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②气的固摄作用③血液的状态粘稠清浊第四节 津液津液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的作用 生成:津液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分即有关脏腑的生理机能而生成输布: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主要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主宰)、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三焦的通利排泄:通过尿液和汗液完成——肾(主要)、肺、脾第六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1.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含义气血相对而言,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关系气能生血: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气能行血:血液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气能摄血: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血能养气: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2.气和津液的关系类似于气与血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3.津血同源的概念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之为“津血同源”第三章藏象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藏象的概念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第二节五脏第三节、六腑膈、脐划分部位之三焦,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第四章经络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三、十二经脉的名称与循行规律十二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12经脉经脉与络脉十二经别:从12经脉别行的正经十五别络:较大的分支经络系统孙络:细小的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内属—脏腑—同12经直接络属内外连属十二经筋外连十二皮部第六章病因三因学说:是宋陈无择总结前人理论所创的将致病因素分为三大类的学说,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售所伤为不内外因。
辩证求因:在整体观念指导下,除疾病发生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症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第一节六淫六淫、六气的概念,六淫的致病特点,内生五邪的概念风、暑、湿、燥、寒、火—→六气—→太过,超过承载—→六淫内生五邪: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第二节疠气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与传染性的外邪疠气的致病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②发病急骤,病情危笃③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因素:气候、环境、社会、预防第三节七情内伤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内伤:怒、喜、思、忧、悲、恐、惊此七情反应太过或不及,超过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损伤脏腑精气,导致机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衰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下降七情损伤相应之脏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易损伤潜病之脏腑怒则气上:过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逆。
喜则气缓:暴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悲则气消:过度悲忧会损伤肺气。
恐则气下:过恐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
惊则气乱:突然受惊,心气涣散,神无所归。
思则气结:思虑过度,致脾气郁结。
(三) 多发为情志病(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第四节饮食失宜2.饮食致病的特点主要损伤脾胃第五节劳逸失度1.过劳、过逸的概念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
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过逸:即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第六节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1.水湿痰饮、淤血、结石的基本概念与致病特点痰饮: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为痰,清稀为饮致病特点:①阻滞气血运行②影响水液代谢③致病广泛,变化多端④易扰蒙蔽心神淤血:体内血液停积二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既指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于脏腑经脉内运行不畅的血液致病特点:①易于阻滞气机 .②影响血脉运行③影响新血生成 .④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致病特点:①多发于肝、胆、胃、泌尿系统②病情较长,病情轻重不一③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第八章病机一、病机概念: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二、中医病机学的特点:整体观、辩证观第一节基本病机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虚、实的含义和临床表现虚: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