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的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主体的意
识和意志为转移的;真理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对客
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 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坚持真理客观性就是真理观上的唯物主义。
3、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从内容和认 识能力上看
真理
从广度和 深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有限性、 有条件性
真理的两种属性相互渗透 绝对性 相对性
真理的两种属性相互转化
(三)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对 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的反映。 “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 过火,……加以夸大,把它 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 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 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 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地步。”
结绳记事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伽利略用望远镜捍卫了日心说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伽里略用自制的 能放大30倍的望 (3)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远镜发现了月球 表面有环形山,发 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 现了木星有卫星, 从而证明哥白尼” 日心地动”的学 说是有根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 的特定需要服务的。
实践 主体
实践 主体
实践 内容
唯物主义可知论
自然界是一本不隐 藏自己的大书,只 要我们去读它,我 们就可以认识它。
“不可知论”
认识只能停留于现象界,
自在之物本身是不可能 被我们认识的。
费尔巴哈
康德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二章 认识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 点 ,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 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 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能力。
(二)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1、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这种认识论坚信人们的认识来自于客观世界, 他们为知识的确定性、必然性和普遍性找到了一 个可靠的基础。正如自然科学家坚信从拉普拉斯 的机械决定论出发,如果知道了物质微粒在一定 时机中确切的排列和运动,就能够根据力学定律 推算出世界的过去和今后的变化。 ——人的认识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和接受外界 对象。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 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 面、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 的正确反映。 B
a
C
c
b
A C
B
a
c
b
A
a2+b2=c2
a2+b2≠c2
•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 (1)对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任何一个 真理的两个不同的属性,绝对性主要是指真理 的客观性,相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条件性。 • (2)统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真 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 (3)意义:坚持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反对绝对 主义和相对主义;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态度。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是什么 怎么样 认识 和 实践 目 标 为什么 好、坏 利、弊 价值 真理 问题
问题
这是为什么???
有伤风化!
一个残废! 真美!
38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 指导实践。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只有一个。---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现而改变 案例点击: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到底哪个是真理?
=180度
欧几里德几何学
〈180度 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
〉180自认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小于和大于180度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它们体现了任何 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的哲学道理。 • 欧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地面上狭小范围内的空间特征;罗 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宇宙空间的特征;黎氏几何学所反映 的是非固体的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 • 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 建立在各自领域的基础上的,只能是对无限宇宙的一部分、 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离开了它们各自存在的基础、范围 和条件,就会出现另外的情况,所以它们又具有相对性。 由此可见,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三角形内角和 度数的不同回答,都具有真理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 一。
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 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认识,包含不依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
c
b
A
a
C
毕达哥拉斯
a2+b2=c2
•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 • (1)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 层次、一定范围内的对象世界的正确反映, 人们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受条件制约。 • (2)任何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现实世界 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段的正确认识,人类 的实践状况制约着人类的认识状况。 • 承认认识有待发展,也就是承认真理相对 性。
实践 活动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 认识的需要。
其一,实践的需要确定了人们的认识 对象 其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实践的 需要服务的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 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 的特定需要服务的。
F=GM1M2/R2
推理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 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弈
(二)从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的能动作用, 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 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 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 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2、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 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 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 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 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 它以主客体实践关系为基 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 价值关系。
红花!
(三)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摹写性
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与客观事物 为原型——反映的客观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及其发展规律--世界是 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第二章 认识本质及发 展规律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 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㈠ 科学的实践观 “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实践主体能 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完成实 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包括个体主 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实践主体 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 象。………….… …… …… …… …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 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 法…… ……… ……
荀子
唯物主义可知论
自然界是一 本不隐藏自己的 大书,只要我们 去读它,我们就 可以认识它。
费尔巴哈
康德的“不可知论”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要形成认识 必须具备二个条件:自在之物刺激 我们的感官引起感觉;用先验的认 识形式来整理这些材料。时空和十 二范畴就是这样的认识形式。他认 为用时空和十二范畴整理后的现象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正确认识得以确证;
使错误认识得以修正。
大地是球形吗? 哥伦布
麦哲伦
航海实践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映—认识的本质
鬼从何来?
唯物主义可知论
我国古代唯物论者荀况就明确 指出,没有什么 “生而知之 ” , 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 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后天学习积 累而成的。 《荀子· 儒效》:“居 楚 而 楚 , 居 越 而 越 ,居 夏 而 夏 ,是 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 物之理也”。
(三)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摹写性
在认识本质的过程中,对认识对象信息的分 析、抽象、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 拟。——反映的创造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 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 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 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 的初级阶段。
康德
界就远离了自在之物本身。因此,
我们的认识只能停留于现象界,自 在之物本身是不可能被我们认识的。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1、认识论中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主 张物质引起感觉、思想,从客观到主观,这是唯 物主义认识路线。——物质第一性 一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张感觉、 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这是唯心主义 认识路线。——意识第一性
(三)真理与谬论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 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 能混淆。 2、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 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3、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 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4、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的区 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 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 它就会变成谬误
2、唯心主义先验论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内心反省的 结果。 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 精神产生的,即从天上掉下来的。比如,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在现 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 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 人们的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 的;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 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 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回 忆起来。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 (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体对象的属性、规律
以及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
绝对的。
• (2)真理性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
的现实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真理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无限性
教学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 本的观点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的关系
世 界 观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本体论 —— 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法 —— 唯物的辩证法 认识论 —— 辩证唯物的 认识论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 检验和发展。
亚里斯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 无穷,而实践和认识 之每循环的内容,都 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 的程度。 再认识是主体对已知的认识客体、已有的认 识成果的继续认识和重新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农牧业生产、后来的航海 丈量土地 建筑、手工业 天文学 数学 力学 孙子兵法
战争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
生态科学
邓小平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 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 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物 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 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 映形式。
硬!
红!
甜!
知觉
知觉是对事物表 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 综合反映。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苹果(知觉)=红+甜+硬+……
表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 形成的感性形象。
知觉 表象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 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