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泥石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泥石流形成条件
地形条件 地质条件 来自百度文库象水文
地形条件
地貌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内因和必要条件,制约 着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影响泥石流的规模和特 性。
泥石流总是发生在陡峻的山岳地区,一般是顺着 纵坡降较大的狭窄沟谷活动的,可以是干涸的嶂 谷、冲沟,也可以是有水流的河谷。
泥石流形成的地貌条件:主要是泥石流沟沟床比 降、沟坡坡度、坡向、集水区面积和沟谷形态等
(3)煤系地层。该地层为砂泥质岩系,粘土岩类强度低,遇水易 软化。
(4)含凝灰岩夹层的玄武岩
(5)变质岩类:此类岩层时代古老,节理、裂隙发育,常有 较厚的风化带,特别是在水浸作用下,其中变质矿物如绢 云母、绿泥石易重新分解为粘土矿物而发生泥化,极易产 生滑坡,形成泥石流。
(6)碳酸盐岩层。该岩层具有可溶性,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只 有机械风化或寒冻风化所形成的岩块碎屑或经淋溶残积红 土,成为泥石流流域固体物质补给源时,才有可能参与泥 石流活动。
大断裂构造的破碎带可长达几公里至数十公里,沿断裂带上软弱 构造面发育,岩石破碎,形成了糜棱岩、破裂岩和角砾岩等动力 变质岩,成为滋生泥石流的温床,是泥石流发生发展的控制性因 素。
我国活动断裂带,诸如安宁河断裂带、绿汁江断裂带、小江断裂 带和波密-易贡断裂带以及白龙江断裂带等,成为我国泥石流最 发育地区(数量、规模、活动强度)。
泥石流的地表径流来源于暴雨、高山冰雪 强烈融化和水体溃决等。
连续的强降雨是舟曲泥石流的主要触发因 素
第三节 泥石流的分类
按泥石流流域形态分类 按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分类 按泥石流的流体性质分类
按泥石流流域形态分类
标准型泥石流:流域呈扇形,其面积较大,有十几至几十 平方公里,能明显地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每一处泥石流自成一个流域。典型的泥石流流域 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个区段:
地形条件
(一)形成区
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宽阔地段,周 围山坡陡峻,地形坡度多为30°~60°, 沟床纵坡降可达30°以上。
(二)流通区
该区是泥石流搬运通过的地段,多系狭窄 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坡降 较大,且多陡坎和跌水。
当纵坡陡而顺直时,泥石流流途通畅,可 直泻下游,能量大。反之则易堵塞停积或 改道,削弱能量。
(三)堆积区
一般位于出山口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坡 度通常小于5°。由于地形豁然开阔平坦, 泥石流动能急剧降低,最终停积下来,形 成扇形、锥形或带形堆积滩。
地质背景条件
地质条件主要决定了松散固体物质的来源。 泥石流强烈发育的山区,都是地质构造复杂、
河谷型泥石流:流域呈狭长条形,形成区多为河流上游的 沟谷,固体物质来源于沟谷中分散的坍滑体。沟谷中一般 常年有水,故水源较丰富。流通区与堆积区往往不能明显 分开,在流通区内既有冲刷,又有堆积。
它的活动特点是:在一个地段上往往突然暴发,能量巨大,来 势凶猛,历时短暂,且复发频繁,因此破坏力强大。
泥石流现象几乎在世界上所有的山区都有可能发生,尤以最新 隆起山系最为活跃,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如日本、美国、俄 罗斯、奥地利等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 ,又多处于季 风气候区,降水集中,晚近代地壳运动剧烈、地震频繁、地形 陡峭而切割破碎,泥石流现象普遍
我国易发育和形成泥石流的岩层主要有以下几类:
(1)新生界地层:为固结较差的粘土岩类和各种成因的松散堆积 物,如西南成都粘土、昔格达粘土,西北地区的黄土及含盐 地层。
(2)中生界陆相地层(特别是含膏盐红层):此类岩层岩石固结性 差,抗剪强度低,易软化和泥化,在干湿度变化下胀缩作用 明显,岩石表层崩解迅速,常形成较厚的碎屑层;该地层常含 膏盐,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固结力会降低甚至失去;由于软化 性大,当其处于边坡位置,特别是当产状与坡向一致时,坡 面易于失稳,产生滑坡,成为泥石流的物质补给来源。
活动断裂构造有利于泥石流的发育和形成,但不是所有断裂构造 都能发育和形成泥石流。
地层岩性
在地质构造控制下,一个地区的地层岩性 与泥石流发育和形成也有密切的关系。由 于风化速度的差异,岩性软弱的岩层或软 硬相间的岩层比岩性均一的坚硬岩层易遭 破坏,提供松散物质也就越易,对于形成 泥石流就越有利。
(7)强烈风化的花岗岩。花岗岩在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 易形成深厚的风化壳,厚度达到50-100米,强风化带厚530米,呈砂土状,强度低,易于泥石流发育和形成。在高 寒地区以寒冻风化为主,岩体机械破碎,形成岩屑型风化 壳,也利于泥石流发育。
地震
地震是释放地壳应力和地壳应变能量的重要方式 之一。地震特别是强震可显著降低表层的强度, 破坏自然斜坡的稳定性。地震所激发的滑坡等, 是地震力对斜坡变形的直接效应,7级以上的强震 还可产生大量地震断层,这些都直接增加了泥石 流固体物质来源。
第八章 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泥石流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分类 泥石流防治
第一节 概述
泥石流(debris flow,mudflow) 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 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 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 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 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地震对泥石流发育和分布的影响大小主要受地震 烈度的控制。一般在7度以上的地区,地震对泥石 流发育和分布影响显著。
舟曲处在汶川地震活跃带上,是地震重灾区之一, 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
气象水文
气象水文是激发泥石流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泥石流形成必须有强烈的地表径流,地表 径流是暴发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 崩滑灾害多发的地段。 ✓地质构造 ✓地层岩性 ✓地震
地质构造
我国构造运动表现十分强烈,断裂非常发育,特别是以纵向构造 和歹字型构造最突出,这些断裂规模大、活动性强,是影响区域 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大断裂分布地区,也是区域地震活动最 为频繁地区;断裂对地形的影响和斜坡岩体的破坏作用也很明显, 它们不仅控制着我国现代地貌的发育,而且也基本控制了我国泥 石流发育和区域的分布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