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

合集下载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 (2)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 (2)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目的:探究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高频超生诊断的效果。

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高频超声诊断,分析两组肠系膜淋巴结径线测值。

结果:研究组肠系膜淋巴结长轴、短轴平均径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频超声敏感度和特异性较突出,可作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首选诊断方法。

标签: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超声;诊断;效果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回肠和结直肠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于15岁以下儿童,诊断时应与急性阑尾炎鉴别,主要采用高频超声诊断方法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本研究对已选定的87例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和40例体检健康儿童行高频超声诊断,并分析比较诊断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组,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1-15岁,平均年龄(8±5.36)岁,均有右下腹反复阵发性腹痛,每次持续时间4-8min,部分患者伴有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时选取4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7±5.27)岁,经常规X线胸片、心电图检查和常规生化指标检验均正常。

1.2方法采用美国GE VIVID7型和德国西门子G60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频率5-11MHz线阵探头,其中美国GE VIVID7型扫描患儿24例,健康儿童13例;西门子G60S扫描患儿56例,健康儿童27例。

受检儿童均呈仰卧位,行肝、胆、胰、脾等常规B超扫查后,利用高频线阵探头对腹、盆腔行多切面扫描,观察腹腔肿块、腹膜增厚、肠套叠和阑尾异常等症状显像,重点观测腹腔干、右下腹和肠系膜根部淋巴结。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痛 , 常无 固定 压 痛 点 。& J 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 多属 但 L 于病毒 感染 , 发 于 冬 春 季 节 。常 继 发 于 上 呼 吸道 好 感染 、 肠道 炎症 后 。 因小 肠 系膜含 丰 富淋 巴结 , 加上
11 一 般资料 .
本组 16例 , 是 以腹痛 为 主要 症 2 均
本 研 究结 果 显 示 , 性 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患 儿 与 急 正 常儿 童 比较 E , 系膜 淋 巴结 增 大 , 内部 彩 色血 3肠 ] 其
血 流分 布情况 , 测量 并 记 录 V 及 R 。经 过 抗感 染 、 s I 对症 治疗 1 - , 2周 患儿 治 愈后 复查 , 以淋 巴结 明显减
肠 系膜 淋 巴结炎 又称 Bene an综合 征 , renm n 系非
特异性 炎症 。& J 急性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是& J 常见 L L
数 ( I总体 上 R >06 一般 不 超 过 07 R) I ., .。治 疗 后 复 查淋 巴结 减少 , 小 , 能测 及血 流 信号 。 缩 不
肠 系膜 淋 巴结 肿 大 ; 回盲 瓣 的关 闭 作 用使 得肠 内毒
呼吸道 感染症 状 , 呕 吐 3 伴 1例 , 腹 泻 2 伴 7例 , 部 全
病 例都 有腹 痛病 史 , 多为脐 周及 右 下腹痛 。 12 方法 . 采 用 G I I7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诊 断 E VV D
炎患者 的超声 声 像 图表 现 , 旨在 探讨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诊 断&J 急性 肠 系膜淋 巴结 炎 的应用 价值 。 L
1 资 料和方 法
右下腹 不 同程度 的持 续 性 或 间 歇 性 疼痛 , 伴有 发 可 热、 呕吐等 呼 吸道 或 消 化 道 症 状 。患 儿 腹 部 有轻 压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研究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研究

I sr c]O j cie T x l etevleo i rq ec laon n assm n fci rn sn r y p aeis Me h Ab ta t b e t o epo h a fhg f u nyut su d i s s eto hl e ’ meet y l hdnt. t — v r u h e r e d S e m i 4 第9 0 7第8 1 1 0 卷 期
高 频超声 小儿急 肠系 淋巴 诊断 性 膜 结炎的 值 价 研究
甄 本 山
(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人 民医院超声科 , 安徽霍邱 2 70 ) 3 4 0
【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 系膜淋 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例肠 系膜淋 巴结炎 的患儿腹部进行高频彩色超 8
大 的提高。本 文总结 了 3 例儿童肠 系膜淋 巴结 炎声像图特点 , 8 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t J 肠系膜淋 巴结炎 中的诊断价值 。 bL
收缩期及舒张期流速 , 计算阻力指数 。检查前不合作的病儿给 口
服水合氯醛 05 /g . k。 mL 1 诊 断标 准 . 3 可显示 的正常肠系膜淋 巴结大小在 2~ m 淋 巴门无血 流 5 m,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造成儿童反 复发作性腹 痛的常见病因之

记 录其分 布位置 、 量、 数 大小 、 形态 、 回声 , 量长 、 测 短径及长短径 比值 ( , )C F 观察肿大 的淋 巴结 内进入 的血流情况 , Ls值 ; D I 测量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技术 的应用 , 使此病 的诊断水平 有了很
Hg rq ec laon a et rt o ei e c n hl e sm sne y p ae is i f un yu su d m yb e fs hi n dt t gci rn eetr l h dnt. h e r t h i c c ei d y m i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dJ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 因上呼吸道感染后 引起 ,L 回 、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 ,L 是d J腹痛的常见 病因之一, 典型症状为发热 、腹痛 、呕吐, 有时伴腹泻 或便秘, 起病后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由于在呼吸道 与肠 系膜上有特殊 的支气管相关淋 巴组织及肠道相关 淋 巴组织 , 以儿 童急 性肠 系膜 淋 巴结炎 常 以急性 呼吸 所 道感染并发, 临床当腹痛患儿新近有过上呼吸道感染病 史, 应考虑急性肠系膜淋 巴结炎 , 本病于12 年首先 9 1 由B en — n报 道 , 亦 称为 B en— n 综 合征 。 rne Man 故 rn e Man 多属于病毒感染, 好发于冬春季节 。其病理改变为淋 巴结被膜水肿, 白细胞浸润, 巴髓 内淋 巴窦及生发 中 淋 心漏 出性 出血 , 巴窦 内见 白细胞与纤维素渗 出及组 淋 织增生H。由于小肠系膜含丰富淋 巴结, 并多沿肠系膜 动脉及其动脉 弓分布, 以回肠末端及 回盲部的淋 巴结 最丰富; 加上小儿淋巴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屏障作用差, 所 以呼吸道 、胃肠道 的细菌 、病毒等感染常累及肠系 膜, 引起肠系膜淋 巴结肿大; 因回盲瓣的关闭作用使得 肠 内毒素或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在 回肠末端滞 留的时 问较长而吸收较多, 以回盲部淋 巴结肿大较常见 。 所 使用高频线阵探头作有针对性的重点扫查 , 肿大淋 巴 结 的检 出率 可 达 10 并可 清 晰 显 示肿 大 淋 巴结 的 内 0 %, 部结构层次, 根据其特 征性的声像 图, 结合病史及临床 表现 可作 出肠 系膜 淋 巴结炎 的 诊断 。 声像 图上需与本病 鉴别的疾病 有:1 ( 急性 阑尾炎: ) 超 声 上也 可发 现 右 下腹 淋 巴结 肿 大 , 其 肿 大 淋 巴结 但 数 量 较 少 , 时可 发现 肿 大 的 阑尾 , 合转 移 性 右下 腹 同 结 痛可作鉴别 。( 肠套叠 : 2 ) 病程较长 时导致肠壁水肿 、 渗 出, 周围淋 巴结反应性肿胀, 结合临床患儿阵发性哭 闹 、呕吐 、腹部扪及包块等, 超声检查发现腹腔 内肠 管横断面呈 “ 同心圆”征, 纵切面呈 “ 套筒 ”征, 较易 与 本 病 相 鉴 别 。() 巴结 结 核 : 儿 多 有 肺 结 核 病 3淋 患 史, 亦可为淋 巴结原发性感染 。渗 出型呈椭圆形或分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共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分析观察诊断结果。

结果:80例儿童患者的声像图显示,所有患者腹腔中都可以观察到肿大淋巴结(大于两枚),淋巴结的最大切面长轴径和短轴径的范围分别为10~25mm和5~12mm,纵横轴长度之比(长轴径/短轴径)大于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能够观测到血流信号。

结论:超声检测能够有效的检测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检测中应用非常广泛,具有诊断准确、检出率高的优势,能够为病因分析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准确的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167-02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又称为腹膜后淋巴结炎,主要致病原因为肠道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

肠系膜淋巴结炎没有典型的症状,应用超声检测的方式能够进行准确的诊断,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1]。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内一科收治的共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患者的检测资料,分析超声检测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以期更好的指导诊断工作的进行,提高诊断正确率。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共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患者,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15岁,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都曾患有肠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大部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1)突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具体疼痛部位不固定,多为脐周或右侧腹;2)疾病发作时可伴有发热、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1.2 检测方法应用超声频率为7.5 MHz的彩色超声诊断仪(GE-ViViD3)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测。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应用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应用

后病毒毒素可达 回盲部淋 巴结。部分学者认为 , 由于回盲瓣的 关 闭作用 , 使得肠内毒素或细菌分解代谢产物在 回盲末端停 留 时问长而易于吸收, 是造成肠 系膜淋 巴结炎好发于回盲部 的重
要原 因。
二 维探 头频率 20 5 Hz彩色探头频 率 40 1. MH . . .M , ~0 . 00 z ~ 操作
淋 巴结 肿 大 约 占 1%, 两 个 部 位 同 时 可 见 淋 巴 结 肿 大 约 占 9
患者正常淋 巴结不能显示 。本组确定淋 巴结肿 大的标准为 : 同

区域 肠 系 膜 有 2个 或 2个 以上 淋 巴结 显 像 , 轴 > 0mm或 长 1
短轴 > m, 5m 纵横 比≥2 或淋 巴结成集簇状排列 , D I ; C F 显示淋 巴结内血流多 , 均视为淋 巴结肿大… 。
方法: 检查前禁饮 、 禁食 8h以上 , 取仰卧位 , 先用 20 50M . . Hz ~ 腹 部探 头对 肝 脏 、 囊 、 腺 、 脏 、 胆 胰 脾 肾脏做 常 规检 查 , 用 再 40 1. MH 高频探头 , . 00 z 采用适 当加压法对全腹肠间隙进行仔 细扫查 , 重点检查脐周 、 回盲部及肠系膜根部。 观察并记录淋 巴 结 位置 、 大小 、 回声 、 形态 、 长短 轴 比, 用 彩色 多普 勒超 声 并 ( D I显示淋巴结 内部及周 围的血流情况 。 C F) 并嘱患儿治疗 1 0 d
1 资 料 与 方 法
占 6 %. 1 肿大淋 巴结 声像 图表现为长椭 圆形低 回声 团块 , 有光
整包膜 , 肾形结构存 在 , 皮髓质分界 清晰 , 呈均 匀性 增大 , 以长 径增大明显 ; 肿大淋巴结多发成群部分重叠或融合 ; D I C F 示淋 巴结内见点条状的稀疏或较丰富的树枝状彩色血流 。 部分患儿

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论文

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论文

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意义。

方法:应用高频探头对腹痛小儿常规行超声检查,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回声及长短轴比值(l/s)。

结果:65例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肿大。

超声显示淋巴结内见稀疏或较丰富的彩色血流。

65例患儿经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超声复查淋巴结显著缩小。

结论: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由于超声简便易行,重复性好、无痛苦,儿童易于接受,所以高频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方法。

对临床诊断治疗及病例追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高频超声;肠系膜淋巴结【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64-01腹痛是小儿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肠套叠为小儿较常见的腹痛原因。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阑尾大小的变化以及肠套叠的特征表现,因此高频超声在寻找小儿腹痛的原因方面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随着超声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应用,尤其是高频探头的广泛应用,可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一个早期的诊断。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5例经临床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旨在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龄2~10岁,患儿多有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表现,疼痛以脐周及右下腹多见,部分患儿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腹胀。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aloka3500及logiqp5多功能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3mhz。

患儿取仰卧位, 对全腹进行多切面扫查,重点检查脐周、右下腹回盲部。

观察排除腹腔有无肿块,肠间隙有无积液等,排除肠套叠、肠梗阻及阑尾炎等征象。

缓慢并适当加压,以获得清晰声像图。

测量所探及的淋巴结大小、观察其形态、回声、数量及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并记录。

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

方法对来我门诊接受诊断的86例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来我院后,医护人员根据患儿诊治进行常规检查,必要时可以对患儿进行辅助检查,如:高频超声、体温等,分析在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高频超声的诊断价值,比较这些患儿的临床诊断效果。

结果实验中,所有患儿均采用超声诊断,患儿中62例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为肠套叠1例,急性阑尾炎4例,超声无异常19例。

62例均经抗菌药物后治愈,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

结论高频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效果较好,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高频超声;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内科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十分复杂,临床上的诱因也比较多,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腹痛间歇性、反复疼痛等。

由于这种疾病和阑尾炎、肠套叠等症状十分相似,诊断时会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近年来,高频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使用较多,并且效果较好[1]。

为了探讨高频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

对来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2月接受治疗的86例可疑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可疑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男51例,女35例,年龄2~7岁,平均5.2岁。

患儿以腹痛为主,有发热、呕吐,亦有腹泻或便秘,还有患儿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中并发。

腹痛部位以脐周、右下腹为主,也可在腹部任何部位。

这些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患儿来我院后,医护人员根据患儿诊治进行常规检查,必要时可以对患儿进行辅助检查,实验中主要使用飞利浦HD-15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患儿进行诊断,凸阵探头的频率2.0~5.0MHz,线阵探头频率控制在3.0~12MHz。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发表时间:2011-11-08T14:44:52.38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高琴芬[导读] 小儿机体免疫系统活跃,其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十分丰富。

高琴芬(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人民医院 224731)【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使用高频彩超经腹壁对患儿腹腔进行检查。

结果高频彩超表现为下腹部腹腔淋巴结肿大、增多,CDFI显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多。

结论高频彩超可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诊断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彩超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于2~7 岁,常并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中,临床诊断该病相对困难,使用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可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法。

现将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年6 月1 年多时间内遇到的门诊及病房31例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1 例患儿,年龄在2~14 岁,其中2~7 岁26 例,8~14 岁5 例;男19 例,女12 例。

临床表现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23 例以右下腹痛为主,但位置不固定,其余8 例以满腹痛为主;部分患儿腹部有压痛,压痛点多位于右下腹及脐周,未见反跳痛,未触及包块。

疼痛多呈阵发性,程度不一,部分患儿伴有恶心呕吐,21 例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多在37.4~39.2 ℃。

26 例患儿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近期有呼吸道感染史,18 例有消化道感染症状。

30 例患儿检查了血常规,3 例患儿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

1.2 仪器美国通用公司(GE)LOGIQ-S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及7~10 MHz。

1.3 检查方法患者常规检查,无需禁食,但最好空腹。

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先用3.5 MHz的腹部探头,常规对肝胆胰脾双肾进行检查,并对整个腹腔进行全面扫查,检查腹腔有无肿块、积液、肠管扩张、阑尾有无增大等异常征象,排除其他类型的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腹腔肿瘤扭转、肠梗阻、急性实质性脏器炎症等。

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诊断标准

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诊断标准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淋巴结的大小:通常,肿大的淋巴结的纵径大于1.0cm,横径大于0.5cm。

同时,淋巴结的形态可能呈现椭圆形或圆形。

淋巴结的回声:淋巴结的回声可能与周围组织相近,中央髓质回声相对较高,接近肝脏回声强度。

血流信号:肿大的淋巴结内的血流信号较正常淋巴结明显增多。

综合以上特征,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肠系膜区域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并排除其他导致腹腔淋巴结肿大的疾病,从而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定性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同时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应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性。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急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急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由于小儿 淋 巴结 发育 尚未成 熟 . 障作用 较差 . 以 屏 所
在 呼吸道 、肠道 的细 菌或病 毒感 染之后 常可 累及肠 系膜淋 巴结 . 出现脐周 及右 下腹 的疼痛【 由于/ J ” bL
周 . 成严 重感 染 . 这类 患 者 必须 术前 控 制感 染 。 造 对
肾穿刺 引流并 先保 留肾造瘘 管 .控制感 染后行 二期
手术 。
4参 考文献
1李 学 德 , 纲 英 杰 , . 性 于永 武 等 经
对侧 面 : 立工作通 道后 出血 . 用筋膜 扩张 器压 迫 建 可
汀 西 医药 20 0 8年 第 4 卷 第 1 期 3 1
是否有 气体层 . 技术 熟练者谨 慎采 用高位 穿刺 , 不应
该作 为常规 出现 液气胸 后应尽 快行 胸腔 闭式 引 流。 出血为 紧急并 发症 穿 刺时尽 量不要 过深 . B 在
超 引导下进 行 . 穿刺 前行人 工 肾积水 , 防止穿 破 肾盏
止 血 : 中摆动工作 通道 时动作要 轻柔 。 出血 引起 术 大 血 压波 动时 可改开 放手 术 : 术结 束 时见 出血 过多 , 手
可 试行对造 瘘管 夹管 .让 肾内出血靠 收集 系统 的 内 压 增 高而停 止_ 使 出血 凝 固 . 5 _ . 开放 夹 管后 用 碳 酸氢
中图分 类 号 : 7 5 2 R 2. 3 7
儿童急 性肠 系膜淋 巴结炎是 小儿 腹痛 的常见 原 因之 一 . 高频超声 未应用 于 临床之前 . 断较 为 困 在 诊 难 .常常 导致 误诊 本研 究 旨在 对 2 0 0 4年 4月 ~ 20 0 7年 9月 诊治 的 4 0例急 性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 患儿 的临床及超 声资料 进行分 析 , 现报告 如下 : 1资料与 方法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本病需与如下病变鉴别: ①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本病青少年
相对多见 , 图表现为多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 , / <2 呈蜂 声像 LS 。
窝状或团块状排列 。 结节 内部为低水平 回声且欠均匀 。 皮髓质结
12 方法采用 A oe 一 0 型全新数字化超声诊断仪, . pge 80 探头频 率为 75 z . MH , 患者取仰卧位 , 先用常规超声 (
右下腹 7 例 , 中腹 1 例 , 6 左 4 右上腹 2例 , 左下腹 1 ; 同部位 例 不
恶性肿瘤的鉴别。但恶性与结核性淋巴结肿大的鉴别 目前 尚有 一定困难 , 本组误诊 1 例 , 2 其中 2 例超声提示肠系膜淋巴瘤 , 这 说 明高频超声诊断淋 巴结炎不能完全依靠声像 图表现, 其声像 图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 有待进一步探讨 。
3 第三代头抱菌素类
・29 ・
与氧氟沙星组 3 例对照 , 2 两组治愈率 10 平均住 院天数分 0 %,
别 为 28日,. 5日。疗程短 , . 27 未发现毒副作用〔 9 7
在治疗多重耐药性菌痢或 中毒性菌痢时, 可联合 2种或 3
种上述药物, 还可以选用磷霉素每 日 10 0 m /g 分次静 0 -30 k , g 滴〔〕也可 以配合中药疗法, 留灌肠疗法等。 ‘, 。 保
作者单位 :6 9 0 河南 省西平县中医院 4 30
察治疗效果 , 减少 了临床诊断诊治的盲 目性, 值得推广应用。
( 2 修 回:0 2 4 1 编辑 : 收稿 :0 2 2 2 0 -0 -2 2 0 -0 -0 罗远超)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抗菌药应用现状
刘文运 张玉华 贾俊岭
・2 ・ 8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 0 0 2年 7月第 9 卷第 7期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小儿腹痛疾病,为肠道炎症或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结肠区、回肠区肠系膜淋巴结炎症,且腹痛多以右下居多,性质不固定,伴痉挛性疼痛、隐痛等不典型表现。

该病急性期应与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诊断1。

我院在疑似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采纳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了可靠依据。

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均为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临床以脐周及右下腹阵发性或持续疼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伴有发病时高热、咽痛、呕吐、腹泻、血便等症状。

1.2检查方法:使用PhilipsIE33及西门子S2000、西门子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

患儿取仰卧位,对全腹肠间隙扫查,以脐周、右下腹及最痛处为重点扫查,观察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并对肿大淋巴结行纵、横、斜多切面扫查,必要时稍加压,观察淋巴结大小、数目,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测量纵径、横径并计算其纵横径比例。

并抗炎对症治疗1~2周后复查,以淋巴结明显减小或消逝为治疗有效的判定标准。

2结果本组43例腹痛患儿全部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多位于右下腹及脐周,呈椭圆型或卵圆型的低回声、等回声,表面光滑,包膜完整,成髓质分界清楚,多发,呈珠样沿肠系膜排列,最大2.2cm,最小1.1cm,且纵横比>2。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淋巴结内多可见彩色血流信号显示,部分可见自淋巴门进入树枝状血流信号。

4例患儿下腹肠间隙可见少量液性暗区,深度均<1cm。

3讨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大多属于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十分丰富,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肠内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末端停留,故肠内细菌及病毒产物易在该处汲取而引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

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3例初步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将2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结合超声检查声像图的情况来分析诊断价值。

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出现了显著的淋巴结肿大情况,无论是长轴直径、短轴直径还是两者的比值均符合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与脐周区域,与对照组数据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可以成为一种关键的辅助检查手段,在今后相关疾病的诊断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频超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价值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导致小儿腹痛的主要原因,也是一种多发的急性上呼吸道病症。

由于患儿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会伴有倦怠、咽痛、发热腹痛等情况,甚至并发肠梗阻,因此对患儿的准确诊断成为了后续治疗的关键。

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展示淋巴结的具体状态与周围关系,对于鉴别和诊断的作用明显,本次研究也以此为基础而展开,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3例初步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3例初步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将2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男14例,女9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6.0±1.1)岁;对照组儿童男13例,女10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4±1.2)岁。

两组儿童除疾病特征外,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2 方法选用数字彩照诊断仪对两组儿童行高频超声检查。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论文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论文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年龄为2-7岁的57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检查。

结果:57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

结论:超声能快速明确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否,能极时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关键词】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218-01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以反复脐周疼痛或急性腹痛而就诊。

临床诊断该病相对困难,由于超声的应用,使肠系膜淋巴结能清晰显示。

现将我院2009年5月~2011年10月经超声诊断的57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7例患儿,男36例,女21例,年龄2~7岁,平均3.5岁,为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儿,并在我科作过超声检查,本组患儿从发病至超声检查的时间,最短5小时,最长7天。

所有患儿有不同程度脐周或右下腹疼痛,部分患儿伴有恶心、呕吐。

所有患儿有不同程度脐周或右下腹有压痛,少部分有反跳痛。

部分患儿腹痛时先伴有咽部充血,咽痛,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2 仪器方法使用ge lq3探头频率3.5mhz,7.5mhz。

西门子中狮王,探头频率3.5mhz,7.5mhz。

飞利浦hd11探头频率3.5mhz,7.5mhz。

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依次扫查上中下腹部,重点探查脐周及右下腹区域。

先用3.5mhz探头扫查,发现腹腔淋巴结情况,然后用7.5mhz探头重点扫查肿大淋巴结,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观察并记录肿大淋巴结位置、数目、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周边包膜回声、有无融合。

以及用彩色多普勒进一步了解淋巴结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

检查确定淋巴结肿大的标准为:肠系膜淋巴结有2个以上,长径大于1.0cm,前后经小于0.4cm视为肿大。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号 ,流速多未能采集 ;() 2高血流型:5 例( . ,可 4 35 4 %)
1】一般资料 病人来源于 我院 2 0 年 9  ̄20 年 . 04 月 07 1 月门诊及住院患儿 15 ,男性 9 例 ,女性 5 例 , 1 5例 6 9 年龄 2 岁,平均年龄 51 岁。脐周或右下腹部阵发 ~9 .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肠道炎症之后发病。 典型症状
为腹痛, 右下腹 或脐周痛者居多 , 疼痛以痉挛性的疼痛
作者单位:1 解放军 2 5 0 医院特诊科 ( 辽宁 锦州 110 ) 20 1
2解放军 25医院儿科 0 3解放军 25医院病理科 0
为主 , 持续时间为 1 周以上。患儿食欲不振,发热 , 恶
中华 临床 医学杂 志 ,2 0 年 l 。第 9卷 ,第 1 08 O月 0期
5 3

经验交流 ・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d J肠 系膜淋 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L
王 彦 耿 岩 何 志 华 史凤 义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2-3 620 )00 5-2 7 9 8 (081—030 5
混合回声型 ,为 8 占 5 %) 例( . ,体积增大,相互融合, 4 皮、髓质回声消失 ,内部呈低回声和无回声 。
2 . 2彩色 多普勒表现 所有肿大淋 巴结均可探及彩色 血流信号显示 ,根据血流情况分类 :() 1 低血流型 :9 8
例( 6. ,可见稀疏、散在斑点状或短棒状血流信 占 3 %) 6
肿大淋 巴结呈多发 , 多沿肠系膜走行显示 , 呈椭 圆形或
类圆形 ,部分淋 巴结相互融合 ,形态不规则,大小为 (.±1 ) 1 7 .c 1 m,长径/ 厚径= . .。 1 ~21 2

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心 脏损 害 。
引 起 心肌 炎 症 、 广 泛 出血 、 心肌 纤 维 不 同程 度 的 细胞 肿 胀变 性 及 【 1 1 张 宁仔 , 杜 日映 . 心 血 管病 鉴 别诊 断 学【 M 】 . 第 1 版, 北京: 人 民
2 0 0 4: 3 9 0 — 3 9 1 . 炎细胞浸润 ; 低血压休克 时, 血容量明显下降 , 微循环功能障碍, 军 医出版社 。
系膜 淋 巴结 炎 、 急 性 阑尾炎 、 肠 系膜淋 巴结结 核等 。 将我院2 0 1 2 年 1 . 3 诊 断标 准 : 以对 照组 为例 , 凡 在 同一 区域 肠 系 膜 上有 2个 以 1 月到 2 0 1 2 年 1 O 月 门诊及 住 院的腹 痛患 儿 , 经 超 声检 查 、 确诊 和 上 淋 巴结 显 像 、 长轴直径> 1 . 0 c m 或者 短 轴 径 > O . 5 c m、 纵横 比 > 2 , 随访 的 9 8 例肠 系膜 淋 巴结肿大 患儿 的声 像 图特征报 道如下 。
冠 状循 环 功 能 不全 导 致 心肌 缺 血 缺氧 。 【 2 ] 杨 为松 . 肾综 合征 出血 热f M 】 . 北京 : 人 民 军 医 出版 社 , 1 9 9 9 : 6 5 . 3 - 3引起 以上 , ' B J L 手 足 口病 心 电 图 异 常 的 原 因是 由肠 道 病 毒
中 图分类 号 : R 4 4 5 . 1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O l 3 ) 1 8 — 0 1 1 3 — 0 2
急性 肠 系膜 淋 巴结肿 大的病 因很 多 ,最 常见 的病 因有急 性肠 径 、 横 径并 计算 其 纵 横 比值 。
2 0 1 3 年第 1 8 期

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体会

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体会

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体会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多见于12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也有,多属病毒感染,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腹痛。

流行病学:临床报道男孩多于女孩,以冬春季节多见,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并发,且有逐渐增多趋势,用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腹腔内肿大的淋巴结,操作简便、迅速、可靠、安全,现对我科超声检查到的肠系膜淋巴结炎作回顾总结。

1 资料与与方法1.1研究对象98例患者,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皆为多发,以右下腹、脐周为最多见:患者中以12岁以下的儿童居多,占77%,其次是13岁-22岁患者.占20%,大于22岁者,占3%。

临床症状:突发或间歇性腹痛,部分患者有呕吐,发热,有时伴腹泻或便秘,以脐部及右下腹明显,范圍比较广泛,压痛点不固定。

因小儿腹肌不发达,腹肌紧张可不明显,多数青少年发病时腹痛程度较儿童程度较重,1.2仪器与方法采用DC-6彩超(迈瑞公司产品),Philips HDI 5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检查时先用凸阵探头对全腹进行筛查式扫查,目的是确认疼痛最显著的部位,观察有无肝、胆、胰及泌尿系系统疾病,后采用高频线阵探头重点有序地对全腹进行纵、横、斜等多切面扫查,重点是右下腹、脐周及疼痛最显著处,观察有无肿大阑尾回声,仔细扫查肠间隙的前、中、后方,发现肿大淋巴结则仔细观察其分布部位、大小、数目(单发或多发)、包膜、内部回声等二维图像以及彩色多谱勒和频谱多谱勒表现,观察肠间隙有无积液,排除阑尾炎,肠套叠,肠蛔虫,淋巴结核等。

小儿哭闹腹肌紧张时、体胖腹壁较厚或部分患者肠管增宽,肠内容物较多时淋巴结不易显示,探头应加压探查,部分体瘦患者腹壁较薄,不宜加压探查,所以应依据患者情况而用力不同。

2 结果98例患者中,淋巴结多位于右下腹,淋巴结较多时脐周及左侧腹也可见淋巴结回声。

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2个以上淋巴结显示,淋巴结最大切面的纵径>1cm,横径>0.5cm,纵横径之比>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