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对比亚兹莱插图艺术影响论文
浅谈比亚兹莱作品的特色以及影响
![浅谈比亚兹莱作品的特色以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e46c9fb172ded630b1cb694.png)
大 众 文 艺
・ 美 术 与设 计 ・
浅谈比亚兹莱作品的特色 以及影响
王 西 ( 西 京 学院 艺术 学 院 7 1 0 0 0 0 )
摘要 :比亚兹 莱被视为英 国1 9 世纪最伟 大的 艺术 家之一 ,他在设 连 文 字 的设 计 都 能在 威 廉 ・ 莫 里斯 的作 品 中找 到 原 型 ,这种 介 于 计 史上做 出卓越 的贡献 ,在插 画上也 有着很 高的声望 ,他的作品不仅 抄 袭和 模 仿之 间 的作 品 引起 了莫 里斯 的不 满 ,为 以后 两人 的 交恶 在 当时产 生强烈反响 ,现代 的很 多艺术家也深受其作品的启发。本文 埋 下 了伏笔 。 从平面设计和插 画两个方面来分析 比亚兹莱的作 品 ,在 平面设计方面
关键词 : 《 黄 面志》;新工 艺运动 ;颓废 艺术 ;浮世绘
没 有像 莫里 斯 那样 采用 对称 的构 图 ,他 采用 不 对称 但 是很均 衡 的 方 式 ,画面 更 加复 杂精 美 ,人 物 ,树木 ,花 卉 以及 动物 等各 种 构
比亚兹 莱 ,作 为 1 9 世 纪英 国乃 至 欧洲 最有 影 响力 的 艺术 家之 成 要素 都被 巧 妙 的穿插 在一 起 。颇 具 东方风 格 的孑 L 雀造 型 以及 源
转 折— — 英 国著 名 的画 家琼 斯 爵士 发现 了他 有 着异 于 常人 的绘 画 作 品里 面充 满 了这 种类 似 的花 纹和 图案 ,这 种 连续 的 、浑 圆 的、 天 赋 ,他 鼓 励 比亚 兹莱 走职 业 画家 的道 路 ,并 且热 心 的为 这位 年 柔韧 的 曲线 ,在 比亚兹 莱 的很 多作 品 中都 能找 到 , 以至 于 会经 常 轻 人 找 了一 所 学校 来学 习绘 画 的知 识 ,尽 管 比亚兹 莱在 短 短 的不 被 责备 为抄 袭 莫里 斯 的作 品 ,而 比亚兹 莱 则骄 傲地 宣称 他 的作 品 到 两个 月里 并没 有 从这 所学 校 学到 什 么 ,但 是 琼斯 爵士所 给予 的 比前 者更 加完 美 。 鼓 励确 实 巨大 的 ,使 比亚兹 莱足 以有 信心走 上 艰难 的艺术 道路 。 不 可否 认 比亚 兹莱 在 学 习和 模 仿威 廉 ・ 莫里 斯 ,他从 莫 里 斯 尽 管没 有 受 过 正 统 的美 术 教 育 ,但 才 华 横 溢 的他 在 为 出版 的作 品 中汲 取灵 感和 营 养 ,但 是 比亚兹 莱 的设 计风 格是 多变 的, 商创 作 了 《 亚瑟 王之 死 》 以后 ,就 获得 巨大 的成功 ,为他 带来 了 除 了威 廉 ・ 莫 里 斯 ,他 还 模仿 画家 克 劳 累克 的风 格 ,学 习克 劳 累 财 富 与 荣誉 ,更 使 比亚 兹 莱 从 这项 工作 中得 到 了深 刻 的锻 炼 。 克轻 快 的节 奏 ,柔和 的 色彩 和流 畅 的笔 触 。在 他为 《 黄 面志 》 所 1 8 9 3 年 王尔 德将 《 莎乐 美 》的 英文 版插 图交 由他来 做 ,顺利 完 工 设计 的封 面 和海 报 中 ,黑黄 线条 的 相互 置换 完 美 的描绘 了女人 的 之 后 , 另一个 著 名杂 志 《 黄 面 志》 也 由他来 设 计封 面 ,此杂 志 一 形象 ,而 大 片 的黑色 和黄 色 又极 强 的表 现 了画 面的 节奏 和氛 围。 经 出版 便 立刻 引起 了轰动 ,竟成 为 l 9 世 纪9 O 年 代艺 术设 计 界 的象 这种 手 法 一经 出现 ,便 立 刻 引起 了轰 动 , ( 如图1 ),读 者 被 这 征 ,也 使 比亚 兹莱 的事业 达到 了顶 峰 。 英 国公众 舆论 谴 责 的对象 ,迫 于压 力 ,赖恩 不 得不 解雇 了比亚 兹 莱 ,并且 换掉 了他 为 《 黄 面 志 》所 作的 一切 插 图 。在 当时舆 论 的 打 压 下也 没有 一 家 出版 社敢 再雇 用 比亚 兹莱 了,失 去经 济来 源 的 他 受到 了物 质和 病痛 的双 重折 磨 。
“恶之花”——浅谈比亚兹莱绘画的颓废之美
![“恶之花”——浅谈比亚兹莱绘画的颓废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6b62dd1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2.png)
“恶之花”——浅谈比亚兹莱绘画的颓废之美
王刚
【期刊名称】《神州(中旬刊)》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比亚兹莱是继王尔德之后唯美主义运动的突出人物,19世纪末英国“颓废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插图画家。
他让“恶”开花,一个做黑白画的艺术家直接影响到现代艺术,其艺术形式与理念甚至波及到设绘画、文学等领域,比亚兹莱的黑白画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充斥了罪恶的激情和颓废格调的另类世界,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手法无法将他的作品简单的归入任何一个派列,而他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也是任何其他画家所无法给予的,他对线条有无比的驾驭能力,“线条”基本是他的代名词。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比亚兹莱绘画的艺术特点。
分别从绘画理念、题材、画面形式
【总页数】2页(P115-115,117)
【作者】王刚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721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9.9
【相关文献】
1.浅谈中国传统绘画构图的审美意蕴--中国画“留白”之美 [J], 王娅楠
2.浅谈初中美术初中美术绘画教学 [J], 张艺红;
3.浅谈波德莱尔《恶之花》丑的审美意象 [J], 钟海北
4.古典美·理想美·形式美——浅谈安格尔的裸女绘画 [J], 鞠秀梅
5.从绘画造型和美学思想浅谈中西绘画的差异性 [J], 黄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东方意蕴
![论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东方意蕴](https://img.taocdn.com/s3/m/eee8994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b.png)
论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东方意蕴
比亚兹莱(Edmund Dulac)是20世纪初期著名的插画家和画家,他的作品常常被描述为充满了东方的神秘和异国情调。
他的插画艺术中,东方意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比亚兹莱的插画风格独特,完全不同于当时流行的传统插画风格。
他善于运用深沉的色彩以及具有强烈装饰性的图案,以此表现出东方神秘的气氛。
在他的插画作品中,经常出现东方文化中的精神、宗教和传统,例如阿拉伯故事、印度神话和中国传说等等。
比亚兹莱的东方意蕴可能来自他本人的人生经历。
他曾经到访过北非、中东和印度等地,这些经历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东方的异域风情和神秘氛围。
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出现了阿拉伯和印度的建筑、装饰和服饰等元素。
总的来说,比亚兹莱的插画艺术中蕴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元素,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东方的神秘与华丽。
这些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并且对后来的插画家和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亚兹莱的插图设计分析
![比亚兹莱的插图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2ea46eb84ae45c3b358c3f.png)
摘要本文介绍了19世纪末英国著名插画家奥勃莱·比亚兹莱以及他的作品,探悉他的创作背景、风格的形成、黑白线条装饰艺术特点以及作品赏析等方面。
比亚兹莱插图所表现的优美的线条、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神秘的东方氛围的设计风格,以及他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是值得本土插图设计师借鉴的。
关键词:黑白插图新艺术风格线条艺术比亚兹莱的插图设计分析目录前言一、风格的形成二、黑白线条装饰艺术三、另一个创作高峰结语参考资料比亚兹莱的插图设计分析奥勃莱·比亚兹莱(1872-1898)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黑白插图装饰艺术家,以其平面装饰风格,清晰优美的线条和强烈的黑白色块而闻名于世。
他以惊人的才华和短暂的生命构成了英国绘画史上世纪末最璀璨的一页。
我们一代伟大的革命文豪鲁迅先生这样评价比亚兹莱的黑白插图:“没有一个艺术家,作为黑白画的艺术家,获得比他更为普遍的声誉;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影响现代艺术如他一般广阔。
”“视为一个纯然的装饰性艺术家,比亚兹莱是无匹的。
”——摘自鲁迅《比亚兹莱画选》小引一、风格的形成比亚兹莱(1872~1898)少年时代对于戏剧和音乐的热爱,这给他的作品注入了戏剧化的元素;除了对于绘画的热爱,他最想成为的是一个诗人,这使他的插图充满了无尽的浪漫情素和幻想,他用自己的方式精心的描绘着自己的理想世界,细致入微的刻画每一个细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亚兹莱生活在以新艺术运动为背景的时期,而他的天赋才华无疑让他成为新艺术运动中的一个核心人物。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从莫里斯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中发展而来,不同于工艺美术运动的是,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主张向自然学习。
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以动物和植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
并且受到日本的平面的装饰风格,特别是江户时代的装饰艺术和浮世绘的影响。
论文:“恶之花”
![论文:“恶之花”](https://img.taocdn.com/s3/m/88c6dfc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4.png)
论文:“恶之花”摘要:比亚兹莱是继王尔德之后唯美主义运动的突出人物,19世纪末英国“颓废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插图画家,他让“恶”开花,一个做黑白画的艺术家直接影响到现代艺术,其艺术形式与理念甚至波及到设绘画、文学等领域,比亚兹莱的黑白画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充斥了罪恶的激情和颓废格调的另类世界,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手法无法将他的作品简单的归入任何一个派列,而他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也是任何其他画家所无法给予的,他对线条有无比的驾驭能力,“线条”基本是他的代名词。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比亚兹莱绘画的艺术特点,分别从绘画理念、题材、画面形式特点、作品的批判与讽刺、晚期转型这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旨在展示一个以“恶”“颓废” “嘲讽”、“邪恶”甚至“色情” 为艺术创作元素的“颓废主义”艺术大师。
关键词:颓废主义黑白画恶一、画家生平简介画家奥博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插画大师,1872年8月21日出生于英国南部海滨城市布莱顿(brighton),一生未婚,死在一家小旅馆里,年仅26岁。
比亚兹莱幼年就表现出艺术天分,但并未受正规艺术教育,他非常喜爱德国著名歌剧,据说他在音乐上的天赋远大于绘画,可是7岁的比亚兹莱被诊断患有肺结核,因此不得不被送到没有音乐环境的苏塞克斯郡上学,因为那里的空气适合于养病。
1891年7月他和他的姐姐玛白一起拜访了著名的画家伯恩一琼斯爵士,他的才华被伯恩一琼斯发现并而鼓励他走职业画家的道路。
同时伯恩一琼斯还为比亚兹莱找了一个夜校来学习绘画的专门技能,可是比亚兹莱只是为老师画了一些漫画像就再也不去了—这也是比亚兹莱受过的惟一的正式训练,可以说比亚兹菜的艺术完全是自学获得的。
20岁的时候开始绘制插图,他为王尔德的《莎乐美》绘制的插图引起轰动,杂志《黄面志》更是让他的名气如日中天,6年的创作生命400多幅作品,其个人作品涵盖了19世纪90年代装饰绘画艺术的大半。
26岁就消逝的生命,仿如流星在黑夜瞬然经过却留下璀璨的的痕迹。
新艺术巨匠比亚兹莱
![新艺术巨匠比亚兹莱](https://img.taocdn.com/s3/m/95cdc0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d.png)
新艺术巨匠比亚兹莱比亚兹莱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思,通过他的艺术作品,观众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类和自然的深深的关注和理解。
他善于捕捉生活中微小而美丽的瞬间,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中震撼人心的形象。
他的作品常常以暗示和隐喻的形式出现,给观众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比亚兹莱的绘画作品展现了他对颜色和形状的独特理解。
他擅长运用饱和度高的颜色和弯曲的线条来营造出诱人的视觉效果。
他喜欢运用鲜艳的色彩,尤其是红色和蓝色,来表达情感和心理状态。
他的绘画作品常常具有抽象的风格,但也带有一些具象元素,使观众可以从中找到共鸣。
比亚兹莱的雕塑作品是他艺术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擅长运用各种材料,如金属、陶瓷和木材,创造出独特而令人惊叹的雕塑作品。
他的雕塑作品常常具有抽象和装饰性的特点,通过线条和形状的组合,他创造出了让人们无法忽视的作品。
他的雕塑常常与空间相互作用,不仅是艺术品,也是空间中的一部分。
除了绘画和雕塑,比亚兹莱还广泛涉足于摄影和装置艺术领域。
他运用摄影来记录自然和人类的美丽瞬间,通过镜头捕捉到的画面让观众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
他的装置艺术常常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创造出有趣而令人惊讶的作品。
他的装置作品常常与观众进行互动,引发他们对环境和人类行为的思考。
比亚兹莱的艺术作品在国际艺术界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他的作品常常在世界各地的画廊和艺术展览中展示,并获得了多个艺术奖项的肯定。
他被认为是当代艺术界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令人震撼,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思考。
比亚兹莱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巨匠,他通过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创意给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灵感。
他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人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深入思考。
无论是绘画、雕塑、摄影还是装置艺术,比亚兹莱的作品都展示了他在各个领域的卓越才能和创造力。
我们有幸能欣赏到他的作品,并从中获得启发和享受。
恶之花之味_比亚兹莱的插画艺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恶之花之味_比亚兹莱的插画艺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4e16ff8f8c75fbfc67db216.png)
19世纪后半叶的英国,正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虽然战争、机器大工业和世纪末情绪等因素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维多利亚王朝的统治和对于道德原则的强调又使英国显得与别国不同。
作为对此或积极或消极的反映,英国此时的文艺领域也非常活跃,出现了如约翰·拉斯金、惠斯勒、瓦尔德·佩特、伯恩·琼斯等著名人物。
在诸多响亮的名字当中,有一个是不能被忽略的,他就是短命而才华横溢的画家比亚兹莱。
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已有人提出“比亚兹莱的时代”的说法,在他死后,模仿者更是层出不穷,在西方著名的有英国的查尔斯·里克茨、法国的尤金·格拉谢特、美国的威廉·布莱德利等,其影响范围涵盖了绘画、设计乃至文学领域。
时至今日,比亚兹莱非但没有被人们淡忘,反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赞叹。
奥勃利·比亚兹莱1872年出生于英国南部城市布莱顿一个衰败的中产阶级家庭,比亚兹莱的艺术基因更多地来自于他的母亲埃伦,她是一个军官的女儿,很有文化修养并受过高等教育。
比亚兹莱和姐姐玛白受到母亲的熏陶感染,很早就显示出艺术天分。
因为母亲的教育,比亚兹莱对文学故事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早期他绘制的插画故事,大多是根据文学故事的英译本而来。
从小耳濡目染文学名著,让他在创作时灵感泉涌。
比亚兹莱也非常喜欢德国歌剧家瓦格纳的作品,后来也曾为他的歌剧画了许多插画。
可惜大部分天才都不太健康,由于贫困的生活,他在7岁时就有了肺病的征兆,考虑到健康的原因,他先后曾在苏克塞斯和埃普索姆就学。
1885到1888年,比亚兹莱就读于布莱顿语法学校,此时他已显示出两种强烈的爱好,一是文学戏剧,二是绘画。
他在杂志上发表小诗和散文,在观看了相当多的戏剧作品后绘出戏剧插图。
他还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画了很多漫画,给学校的圣诞演出绘制节目单。
可惜当时家里已经无力供他继续深造,毕业后他随父母搬到伦敦并在一家保险公司谋生。
在保险公司工作时,比亚兹莱继续利用业余时间画画,他的画得到了书商弗莱德里克·伊文思的赏识,在伊文思的鼓励下,比亚兹莱决心学习美术。
新艺术巨匠比亚兹莱
![新艺术巨匠比亚兹莱](https://img.taocdn.com/s3/m/80bb5e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0.png)
新艺术巨匠比亚兹莱比亚兹莱(Biyazlay)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新艺术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常常引人深思,给观者带来强烈的震撼与共鸣。
比亚兹莱善于通过绘画和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了当代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本文将从比亚兹莱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和影响力等方面来探究这位新艺术巨匠的艺术之路。
比亚兹莱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他擅长运用非常规的材料和技术来表达自己的艺术创作。
他的作品常常充满着原始的力量和情感,给人一种深刻而震撼的感觉。
比亚兹莱的艺术风格兼具了抽象和具象的特点,他善于通过简约而深刻的形式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比亚兹莱的作品往往意象丰富,富有哲理,常常给人以启发和思索。
他对艺术形式的自由运用和创新精神,使得他在当代艺术中独树一帜,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艺术巨匠。
比亚兹莱的代表作品多种多样,包括绘画、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
他的绘画作品常常以黑色和白色为基调,构图简洁而有力,笔触之间充满了力量和张力,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
他的雕塑作品常常采用非常规的材料和方式,使之兼具了现代感和原始感,引人入胜。
比亚兹莱的装置作品更是别具一格,常常利用环境和空间来进行创作,给观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比亚兹莱的代表作品《沉思者》、《迷失的灵魂》等都成为了当代艺术的经典之作,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欣赏。
比亚兹莱的影响力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极为深远,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市场上备受青睐,还在学术界和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作品常常成为了当代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反思。
比亚兹莱本人也积极参与了一系列文化和艺术活动,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本身,在艺术教育和创作理念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比亚兹莱不断探索艺术表达的可能性,促进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为艺术界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克里姆特论文: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
![克里姆特论文: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https://img.taocdn.com/s3/m/e1dd68dabb4cf7ec4bfed008.png)
克里姆特论文: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摘要: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同处于世纪之末,都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创作作品题材类似,运用在绘画中的隐喻元素极为相似,对传统绘画做出了创新,在艺术追求上都遭受到过质疑,但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都脱颖而出,其艺术的成就都被世人所敬仰。
本文通过比较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在艺术追求上的异同点进一步分析两者在构图、艺术表现上的成就,以及其成就对后来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克里姆特;比亚兹莱;构图;艺术表现;设计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生活在同一时代,19世纪末欧洲大陆各个国家纷纷进入了新艺术运动时期,进入到了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里。
在文化思潮上这个时期出现了唯美主义,及其与之伴生的颓废主义,象征主义,在艺术上这一时期出现了借鉴东方艺术的探索,民族的艺术受到推崇,这些都影响了两个人的艺术创作。
一、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奥地利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早年授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从事金银雕刻兼铜板工艺,深受工艺美术家庭的熏陶。
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
在美术家协会中组织会员发起一场旨在反对学院派美术泥古不化的保守势力,以维也纳分离派为称号,力求进行艺术创新,提倡世界各民族美术相互吸收营养,发展艺术家个人风格,他早年的画风继承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立分离派开始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蜗牛壳蛋的花纹、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
比亚兹莱,英国插图画家,从小醉心于文学与音乐并在两方面有着良好的素养,在他仅有的26岁生命里留下很多优秀的插图作品,他虽没有受正式的绘画的教育但是他的画充满着诗样一样的浪漫和无尽的幻想,他热爱古希腊的瓶画和洛可可时代极富纤弱风格的装饰艺术,绘画风格也受到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同时受到东方浮世绘的影响。
比亚兹莱插画的艺术特色探究
![比亚兹莱插画的艺术特色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31256743b3567ec102d8a84.png)
比亚兹莱插画的艺术特色探究作者:郭曼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5期摘要:比亚兹莱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天才艺术家,在短短一生中,他为世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插画作品,并对西方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插画艺术深受唯美主义等西方思想的影响,不仅从形式上呈现怪诞之美、颓废之美、意象之美等特征,而且思想内容上体现出深刻的社会意义。
本文在梳理比亚兹莱艺术生涯的基础上,对其插画艺术特色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比亚兹莱;插画;艺术特色作者简介:郭曼,1975年出生,女,汉族,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从事绘画艺术与影视创作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 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2一、引言奥博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1898)是19世纪英国历史上一位具有突出成就而又争议颇多的插画艺术家。
在极为短暂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风格别致的插画作品,对后世的绘画艺术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后人把其作品与达芬奇、莫里斯的绘画以及瓦格纳的音乐相提并论,称之为世间“罕见”的艺术。
比亚兹莱之所以达到如此高度的艺术成就,除了其作品体现的独特形式美之外,更在于其蕴含的深刻思想。
本文拟在阐述比亚兹莱艺术生涯的基础上,对其插画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简要探讨。
二、比亚兹莱艺术生涯概述比亚兹莱的生命只有屈指可数的26岁,但他的艺术生涯却是丰富的。
比亚兹莱家境贫寒,但是家教极好,从小便接受各种文化熏陶,并喜欢上了绘画艺术。
幸运的是,19岁时比亚兹莱得到伯恩·琼斯这位拉斐尔前派画家的指点与鼓舞:“自然给了你伟大艺术家所具有的天赋,我很少或从不劝告别人以艺术为职业。
但对于你,我只能如此建议。
”这样在伯恩·琼斯的影响下,比亚兹莱走上了绘画创作的道路。
从此比亚兹莱开始积极研究学习诸多艺术流派的作品,其中对他影响较大的是惠斯勒的绘画和日本版画,特别是日本版画中的线条艺术和装饰色彩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情结’对插画形式与风格的影响——重新理解比亚兹莱的插画风格、形式以及其他
![‘情结’对插画形式与风格的影响——重新理解比亚兹莱的插画风格、形式以及其他](https://img.taocdn.com/s3/m/cf12caf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6.png)
的朋友圈。1888 年学校毕业后,比亚兹莱在伦敦做测量员,1889 确实少有时代的流行元素,也违背王尔德希望的拜占庭风格。他
年成为伦敦火灾保险公司职员。工作之余频繁地去博物馆、书店 把插画的画面作为舞台,布置的形式有黑色孤立区切割画面,人
学习艺术与人文。1891 年比亚兹莱与姐姐拜访著名艺术家、插 物的姿态与神态露着怪诞、不屑一顾,组合的主客体看起来搞笑
柔浪漫气息,人物塑造得优雅、矜持、俏丽、可爱而深受大众欢 我恋爱’的封闭世界,也在不俗气的雅致、梦幻、恐怖、神秘中摇
62
2018-11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世界文艺
摆的心理。漫画以曲、柔、美的装饰细致布置出纯洁的浪漫情怀, 伴随色欲、冒险、邪恶甚至恐怖,也在突出少女情结。由于少女漫 画群体差异,通过画面得以正视、公开、实现,感情丰富、细腻的 人中,女性居多,但不乏敏感纤弱且无法适应社会的男性。竹宫 惠子在 1976 年的《风与木之诗》、山岸凉子在 1880 年的《日出处 天子》都因为吻合该情结而大受社会欢迎。少女漫画诸多情结, 与寻求自我、自恋、封闭化的情色欲望的比亚兹莱插画情结具有 共通性,这不是偶然,符合现代大众文化的个性、多元的发展轨 迹点。比亚兹莱只是在作品中超前地创造或得到了显露,把封闭 性、异国情绪、渴望刺激的风格与形式,作为自我情结特质的结 合,于是具有了超越性与游离性。
1859 年的《物种起源》带来人文革命;马克思 1867 年的《资本 宗教画人物姿势等素材。比亚兹莱在插画中把‘情结’如同今天
论》提出重构社会;1874 年巴黎首届印象派画展,莫奈、德加等 手机自拍行为,大胆流露,无论是否阴暗、纤弱、自恋、怪诞都自
在作品中运用色彩学科学理论。另外,爱德蒙·龚古尔 1881 年就 然凸显独创性,而插画图形感也就因为这种独创的个性,影响了
比亚兹莱:简洁、优雅、恶魔般的美
![比亚兹莱:简洁、优雅、恶魔般的美](https://img.taocdn.com/s3/m/6bc24ea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2.png)
比亚兹莱:简洁、优雅、恶魔般的美
GIF
人们不愿意看见自己最致命的恶行被刻画,(但)恶行是可怕的,并且它应该被刻画。
奥博利. 比亚兹莱(AubreyBeardsley)是一位19世纪末期的英国插画家和作家。
他的作品都是黑白的,受到日本版画的影响,强调怪诞、堕落以及享乐。
他是唯美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这一运动的参与者包括著名的王尔德。
比亚兹莱对于新艺术运动以及画报风格的贡献是及其重要的,尽管他的艺术生涯非常短暂。
比亚兹莱丧命于肺结核。
但在此前的七年间,他又写又画,是那个时代里最具争议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设计线条优雅,又有一种艺术家奇异的幽默感,同时他也对怪诞和禁忌有着独特的迷恋——这些特质让维多利亚时代的观众既爱又恨。
他的插画集合了唯美主义、颓废与象征主义的特征,当然,最重要的是新艺术运动。
版画创作让他的作品易于被复制与广泛传播。
他的作品具有魔鬼般的美感,并且在英国出版社中占有压倒性的地位,这意味着比尔兹利很快成为他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尽管它看上去很奇怪,但我的确是按照自己所见的方式来描画人类的。
如果说他们总是呈现出特定的线条和角度,这肯定不是我的错。
— END —。
《新艺术运动时期英国的插图设计》-以比亚兹莱作品为例
![《新艺术运动时期英国的插图设计》-以比亚兹莱作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33cf3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4.png)
《新艺术运动时期英国的插图设计》-以⽐亚兹莱作品为例艺术论丛《新艺术运动时期英国的插图设计》——以⽐亚兹莱作品为例李论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摘要:新艺术运动是指当时在欧洲和美国开展的装饰性艺术运动。
英国的插图设计在当时受到新艺术运动的影响,插图中浪漫、感性、隐喻的特点,反映了当时⼈们对社会⽂明的进步与变化的思考。
本⽂以⽐亚⾃兹莱的插图为例,分析在新艺术运动时期下所形成的独树⼀帜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英国插图设计;⽐亚兹莱第⼀章新艺术运动概况1.1新艺术运动的起源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并发展的⼀次影响相当⼤的“装饰艺术”运动。
涉及⼗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饰、服装、平⾯设计、书籍插画⼀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长达⼗余年。
新艺术运动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点:①新艺术运动接受新材料和新技术。
②⼤多数作品都取⾃于⾃然界中的花卉和植物,线条流畅⽽富有律动。
③装饰上受东⽅风格影响,尤其是⽇本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与浮世绘的影响。
1.2新艺术运动时期英国插图的产⽣新艺术运动主要对平⾯设计和插图产⽣了重⼤影响,当时的⼀批艺术家为了打破原有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艺美术运动风格,做出了不断地探索和尝试,认为只有突破传统,打破原有格局,才能发展出新的艺术风格。
英国“世纪⾏会”的代表⼈物马克穆多是将⼯艺美术运动过度到新艺术运动的杰出艺术家,之后《艺术⼯作室》杂志⼜刊登了奥伯利·⽐亚⾃兹莱等艺术家的插图作品,成功的推动了新艺术时期英国插图设计的发展。
第⼆章⽐亚兹莱插图的艺术特征2.1⽐亚兹莱介绍⽐亚兹莱是新艺术运动时期最具争议性和特殊魅⼒的设计天才。
1891年,在英国著名画家爱德华·伯恩琼斯的⿎励下,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艺术教育的⽐亚兹莱⾛上职业艺术家的道路。
其后,⽐亚兹莱接受委托为《亚瑟王之死》⼀书绘制插图,该书⼀经问世,这位年仅20岁的艺术家就引起了设计界和⼴⼤读者的关注,其作品风格对后世的插图设计产⽣了重要影响。
恶之花之昧——比亚兹菜的插画艺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恶之花之昧——比亚兹菜的插画艺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639360776c66137ee0619d7.png)
拉谢 特、美国的威 廉 ・ 布莱 德利等 ,其影响范 围涵盖 了绘画、设计 乃至 文学领域 。时至今 日,比亚兹莱非但 没有被 人们淡 忘,反 而被 越来越 多的人所接受和赞 叹。 奥 勃 利 ・比亚 兹 莱 1 7 8 2年 出生 于 英 国 南 部 城 市 布 莱 顿 一 个 衰
在 比亚兹莱为 《 瑟王之死 》作插 图的后 期,他 看到了英国著 亚
莱和姐 姐玛 白受到母亲 的熏 陶感染,很 早就显示出艺术天分。因为 母亲 的教育 ,比亚兹莱对 文学故事 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早期他绘 制 的插 画故事 ,大多是根 据文学故事 的英译 本而 来。从小耳濡 目染文 学名著 ,让他 在创作时灵感泉涌。 比亚兹 莱也 非常喜 欢德国歌剧 家 轰动伦敦 ,“ 乐美”是 1 莎 9世 纪末艺术家们极 为热 衷的 “ 致命 女 ’ 题 材 的典 型 ,此 时几 乎 成 了比 亚 兹 莱 的 代 名 词 。 比亚 兹 莱 这 套 插 图 其实是独立于文本的刨作 ,它淋漓尽致地传 达着世 纪末的审美取 向 与个人 的强烈 情感,色彩依然 是强烈 的黑 自对 比,尽管也 受到法国
瓦格纳 的作品 ,后来也曾为他 的歌 剧画了许多插画。 象征主 义画家摩 罗同名 画作的启迪,但它更 多的是 把英国诗 歌的意 可惜大 部分 天才都 不太健 康,由于贫 困的 生活,他在 7岁 时 境以浮世 绘的平面形式表 达 出来。其 中最 著名的 《孔雀裙 》表 现 L
就有 了肺病的征兆 ,考虑到健康 的原因,他先后 曾在苏 克塞斯和埃 普 索姆 就学。1 8 8 5到 1 8 8 8年 ,比亚兹莱就读于布 莱顿语法学 校, 此 时他 已显 示 出两 种 强 烈 的 爱 好 , 一 是 文 学 戏 剧 ,二 是 绘 画 。他 在 雀般 的莎乐美向约翰示爱 ,大量笔墨 用在描绘莎乐美奢华艳 美的裙 摆上的孔雀图案 ,在她 的头顶也飞舞着 孔雀翎 毛,让 莎乐美看起 来 像 是 一 只 L — — 这 种 审 美 情 趣 无 疑是 受 到 东 方 的 影 响 。 雀
英国天才插画大师奥博利·比亚兹莱的作品探析
![英国天才插画大师奥博利·比亚兹莱的作品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e1d791b9d528ea81c779ba.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边打工一边在一个 工作 室里学 习人体绘 画。1 8 9 1 年, 1 9岁 的
琼斯 ( S i r E d w a r d 盾。人们 的心理情绪极度复杂 , 对于未来 , 人们既向往又怀念 , 既 他拜访 了他人生 中的伯乐 ,著名 的画家伯恩 ・ B u me — J o n e s , 1 8 3 3 — 1 8 9 8年 ) 在看 了他 的几幅 画作之后 发现 了他 憧憬 又迷茫。但也是总是会有 一些有远见 的人能够 清楚地看到
2 0 1 5 - 0 7
文艺生活 L I T E RA T URE L I F E
外 国 文 艺
英国天才插 画大师奥博利 ・ 比亚兹莱 的作 品探析
郑 瑛
(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 艺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 1 2 0 0 7 )
摘 要: 比亚兹莱是英 国新运动 时期的一位 艺术天才, 尤其是在插 画上表现 出 了・ 凉人 的天赋 。他 的线条刚劲有力 , 简洁大
1 8 8 9年 , 1 6岁 的比亚兹莱 中学毕业后来搬到伦敦。 为 为。英国王朝 即将 由盛至衰, 对于大多数当时处 于迷茫不知的人 点零花钱。 了养家糊 口, 他先后在一家测量局和保险公司工作做过 。 他不喜 们来说 , 他们极度享受着帝 国的强大所带来 的生活乐趣 。并且 , 所 以即使久病缠身 , 他还一直坚 持着 自己兴趣 , 不管在艺术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抨击和排斥 陈旧的思 想观念 , 导 欢这两份 职业 , 致 1 9世纪英 国的社会道德和艺术 审美 等各个 方面都相 当的矛
一
时社会的虚伪 。其实也表达 了他 自己内心 的惶恐不安和对 当时
社会的讽 刺及厌恶 。
琼斯还 为他找 了专门的夜校学习绘 画技能 ,这 也是 比亚兹莱
浅析奥伯利·比亚兹莱的插画艺术及对现代插画的影响
![浅析奥伯利·比亚兹莱的插画艺术及对现代插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41710eff705cc17552709d3.png)
了维 多 利 亚 时代 , 一 种 被 扭 曲 的动 机 导 致 了她 渴 望 复仇 的 行 动 ,
师、 画 家。他 喜欢 探 索 新 的事 物 , 喜欢 “ 新 女 性” 和“ 新 享 乐 主 义” , 所 以他 的作 品 中 有 大 量 天 鹅 、 精灵、 骑士、 女 性 等 诡 异 的 形 象 。 比 亚兹 莱 的 画 风 受 拉 斐 尔 前 派 、 印象派 、 古典 主义、 巴洛克 、 日本 浮 世 绘 的 风 格 影 响 较 深 , 但其 作品独具一 格 , 有 强 烈 的个 人 风格 、 感 情 色 彩 。特 别 是 对 于 黑 白 画 的 搭 配 及 线 条 的 出 色 运 用 , 对 后 世 的影 响很 大 , 在 当代 的 很 多 插 画 作 品 当 中都 还 可 能 看 到 他 的 影 子 。时 至 今 t t, 比 亚兹 莱 非 但 没 有 被 让 人 们 遗 忘 , 反 而 被 越 来越 多的人所 接受 、 模仿 和赞叹 , 在 商 业 插 画泛 滥 的 今 天 , 比
恐 惧 。《 莎乐美 》 的插图“ 肚皮 舞” 中, 对 画 面进 行 了分 割 , 下 面 的 黑 色 为 恶魔 以 邪 恶 的 形 象 在 弹 琴 , 头 发 的 飞 舞 姿 态 传 递 着 音 乐 的 节 奏感 。 而 莎 乐 美 虽 然 衣 袖 飘 扬 , 但 是 她表 情严 肃 , 双 目直 视, 袒露胸腹 , 发 出 挑 战 的 信 息 。 比亚 兹 莱 向我 们 展 示 的 是 一 个 充斥 了 罪 恶 的 激 情 和 颓 废 格 调 的 另 类 世 界 , 画 面 中充 实 着 罪 恶 感、 令 人 心 醉 神 秘 的 梦幻 世界 和 思 想 境 界 , 使 他 的 作 品含 有 潜 在 的隐喻性 。
线条的情感性在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表达
![线条的情感性在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d46dc3d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2.png)
线条的情感性在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表达
徐青
【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32)005
【摘要】西方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比亚兹莱.以其唯美主义、颓废风格的黑白
线性插画闻名于世。
线条在比亚兹莱的插画作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笔下的线条是一种细长流畅、极富东西交融韵味的硬笔线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个性。
本文主要针对比亚兹莱不同阶段的作品中线务艺术千变万化的形式美感和独立的审美价值来探讨比亚兹莱插画中线条艺术的情感因素和个性表达,并通过对画家生平、经历、所处时代分析,去探究独特线条语言形成的背后原因。
【总页数】3页(P157-159)
【作者】徐青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23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5
【相关文献】
1.线条的情感性在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表达
2.高职美术体验式教学的探索--线条绘画实践中的情感体验表达
3.高职美术体验式教学的探索--线条绘画实践中的情感体验表达
4.彩陶图案中线条的功能与性格语言、情感表达──新石器时期我国彩陶
图案中线条研究之二5.数字插画艺术中的情感化表达设计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东方意蕴
![论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东方意蕴](https://img.taocdn.com/s3/m/ae95174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9.png)
论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东方意蕴比亚兹莱(Beyzaie)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插画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东方意蕴而闻名于世。
他的插画作品中融入了许多东方文化元素,展现出了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美感。
比亚兹莱的插画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一个主题是自然景观。
他以细腻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的美丽轮廓。
他运用极简主义的手法,将繁复的景物简化为几笔勾勒,却能准确地表达出自然之美。
这种手法不仅展示了东方文化中对自然的崇敬和敏感,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平衡的追求。
在比亚兹莱的插画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东方文化符号。
他善于运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技法,将墨色与纸张的质感完美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他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的“空灵”和“虚实”的表现手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东方的艺术特色。
同时,他还将中国传统的花鸟画中的“写意”和“工笔”相结合,使得他的插画作品充满了韵味和生命力。
除了绘画技法上的东方元素外,比亚兹莱的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一些东方文化的标志性物品。
比如,他常常描绘中国的传统服饰、日本的传统花纹等等。
通过这些物品的运用,他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亚兹莱的插画作品中的东方意蕴不仅体现在视觉上,还体现在他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上。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人类情感和命运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存在的疑问和思索。
这种深刻的思考和对生命和宇宙的追问,充分展示了东方文化中对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关怀和呵护。
总之,比亚兹莱的插画作品中的东方意蕴丰富多样,既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融入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对东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他的插画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东方文化的独特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对比亚兹莱插图艺术的影响摘要奥布里·比亚兹莱是19世纪唯美主义文艺思潮中最具有争议性的实践者之一,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实践是比亚兹莱艺术生涯中的主旋律。
笔者试图选取比亚兹莱插图艺术的系列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来探讨其插图艺术的艺术特色,进而研究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对插图艺术的影响,以便为今日设计工作者的设计活动提供一个有益范例。
关键词:唯美主义文艺思潮比亚兹莱插图艺术怪诞颓废情色意象中图分类号:j239 文献标识码:a一唯美主义文艺思潮19世纪的西方,出现了许多在世界上都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文艺思潮,其中,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就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
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地位十分特殊,是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可惜在历史的长空下,它只是一闪而过,但其影响早已遍及欧美。
如今,众多影视作品中的唯美影像,先锋漫画中的唯美场景以及时尚梯台上的唯美服饰等,各种各样的艺术造型依然受到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
唯美主义的兴起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过分“功利主义”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并受18世纪康德的美学影响,之后,在德国的席勒、黑格尔和克罗齐等人的理论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一般认为,法国是这一文艺思潮的发源地和扩散中心,因为“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主张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提出并确定其理论系统的,随后它广泛应用在英国唯美主义者的手中,如英国文艺理论家佩特,集大成者王尔德,典型实践者比亚兹莱等,他们使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艺术观点更加系统化。
19世纪末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潮颠覆了自希腊以来的一切传统艺术的美学原则和艺术规范。
它在艺术上开拓了各种美的领域,如从怪诞、颓废、丑恶、乖戾等现象中提取美从而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
强调美的无利害感和美的超功利,宣扬“艺术至上”及纯粹形式主义。
主张艺术家不应受道德的约束,个性不应受到压抑。
这种唯美主义的新信仰,一方面,使艺术与社会,与大众之间的裂痕加深,仅仅成了少数人孤芳自赏的精神象牙塔的装饰品;另一方面,它给艺术家的自由创造开辟了无可比拟的空间,不用压抑自己的精神个性,不用扭曲自己的艺术追求,极大地提升了艺术本身独立自主的审美价值,导致了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的新格局。
二关于奥布里·比亚兹莱在这个新格局中,“给19世纪90年代加上了特殊印记的,是一位年轻的画家。
他不是油画家,而是黑白画家,名字叫奥布里·比亚兹莱。
”在他的作品中“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得到全面体现。
众所周知,比亚兹莱一直以来都是以一个唯美主义者的身份出现,他是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典型实践者,其奇特而又似是而非的理论和唯美悲情的插图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从他的插图艺术作品中,折射出他的叛逆、尖锐、怪诞、骄傲及不可多得的才华。
在短暂的26年里,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插图艺术作品,代表作有《亚瑟王之死》、《莎乐美》、《黄面志》等。
欣赏过比亚兹莱的插图,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充满艺术魅力,值得我们选取研究和借鉴,所以,笔者将对比亚兹莱插图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地分析,来挖掘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对其插图艺术的影响。
三比亚兹莱插图艺术的艺术特色1 怪诞奇异的“梦之世界”对丑美、怪美、荒诞美及恶之美的追求,是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作为唯美主义者,比亚兹莱对那种怪诞的美尤为热衷,他曾说:“我只有一个目的——怪诞,如果不怪诞,我就什么也不是了。
”本着这个创作思想,他以空前绝后的才华,展现给世人的是离奇、怪异、华丽、堕落的美。
比亚兹莱正是通过描绘那些“美而不真”的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与真实世界对立的虚幻“梦之世界”。
在他创造的这个奇异怪诞的“梦之世界”里,我们会发现这个“梦之世界”是独立于其他人物之外的,是比亚兹莱独享的自我世界。
如《亚瑟王如何看见他找寻的野兽》,这是为《亚瑟王之死》第一部所做的扉页插图,画面充满了丰富的细节和各处借来的要素,孔雀来自惠斯勒装饰的“孔雀大厅”,亚瑟王修长纤细的身体来自伯恩·琼斯,奇形怪状的美丽鳞片来自中国龙的形象等。
这可以说是一种近乎怪诞的奇特组合,如果把故事背景从中抽出,仅凭插图绝对不会把这幅画景和亚瑟王形象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比亚兹莱如此着意构建这个怪诞奇异的“梦之世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890年通常被称为“世纪末”,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对活跃在这一时期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潮所代表的一种价值取向、生活态度、艺术立场和一种社会文化心理氛围的概括。
比亚兹莱敏锐的感受到支配“世纪末”艺术的思想意识,他时刻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是针对当时社会的伪善旧习和不公平问题进行了强烈抨击,例如,维多利亚社会一些潜在的伪道德,比亚兹莱通过莎乐美的形象暗示对社会旧习俗的抗争,完全冲撞了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被动保守的道德守则,讽刺了维多利亚社会男性的优越。
通过了解,我们感受到比亚兹莱是以他天才的自我表现力对作品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大胆的阐释,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表现在作品中,在想象的世界里寻求与自己观念一致的鲜明形象,从而构建出脱离现实的怪诞奇异的“梦之世界”。
2 世纪末颓废主义情怀19世纪中后叶欧洲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而又无力反抗所产生的苦闷彷徨情绪在文学领域中的反映即为颓废主义。
它在美学追求上重主观、重幻想、求怪异,崇拜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偏重技巧以及“恶”的倾向,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这恰巧与唯美主义宣扬艺术的超功利性一样,对社会道德,传统制度不屑,提倡“为艺术而艺术”。
在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颓废主义得到长足发展,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人物比亚兹莱的插图艺术作品具有浓郁的颓废特征。
颓废的特征包括奢侈的精美和动物性的感官享乐,它强调艺术形式的精致和感官享乐欲望的达成。
这种在精美中构筑的疯狂,在雅致中透露的欲望,呈现了原始的只顾肉体享乐而不顾精神追求的特性。
与19世纪唯美主义者倡导的“灵肉美学”说相一致,认为肉体高于精神。
比亚兹莱插图艺术作品的画风就具有此气息,常被称为腐化堕落之作。
一直以来,肉体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关系是文艺界不变的话题,在宗教中尤为突出,都强调人的来世,肉体虽然腐朽,但是精神可以永生并且拥有来世,所以人们认为精神高于肉体。
然而,在维多利亚这样一个标榜道德规范的社会体质下,作为唯美主义者所追求浪漫美的世界不被现实世界所容纳,于是,比亚兹莱此时就扭转了传统思想中精神高于肉体的观点,追求肉体上的享乐表现。
比亚兹莱时常以某些怪异的题材和人类变态的情感作为自己的创作的对象,以此创造出的美就自然具有了浓厚官能色彩。
例如,比亚兹莱的插图杰作《肚皮舞》,莎乐美身披薄纱的裸体造型最受非议,黑色的左下部是个正在弹曲的乐手,恶魔样邪恶的造型让人感到厌恶。
莎乐美的眼睛直接瞪着画外,飘扬的衣袖,旋涡状的玫瑰,袒露的胸腹给整个画面带来动感,并发出阵阵挑战的信息。
在这一点上,我们发现比亚兹莱就是要明白无误的宣布肉体的沉溺和感官的刺激,表现所谓颓废的美,这正是颓废主义所喜爱的。
比亚兹莱创作中的这种强大的撩人感官的艺术特色,增强了作品的唯美主义倾向,不仅体现出颓废情怀,而且充分反映出唯美主义文艺思潮中对“瞬间美”的强调,因为放弃精神而追求肉体的享受正源于唯美主义者一直强调体验美的瞬间,然而这种美,除了精神上还有物质上,可人往往很难抗拒肉体上的享乐,从而实现了唯美主义与颓废主义的合流。
3 情色趣味的合理性比亚兹莱的插图还散发着浓重的情色意味,插图中经常出现裸露的身体,女性的乳房,男性的阳具等身体形象。
实际上,人类历史上情色倾向一直都有,情色艺术无法禁绝,就算在中世纪,即使当时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盛行一时,在一些手抄本的插图中,女性也常被描绘成尖乳房,窄肩膀,大肚子的病态形象。
19世纪,在唯美主义的直接驱动下,情色艺术获得了赖以生存的感性依据,情色趣味因此得以在唯美主义的招牌下存活。
无所节制的唯美追求走向极端的结果就是将肉体的美感视为纯美的概念,把道德、理性、功利统统视为压抑美的工具,由此肯定情色趣味的合理性。
《莎乐美的梳洗室1》中,莎乐美披着睡衣,几乎是全裸的坐着,梳洗室里的整个环境也都充满了性的暗示,如书架上露出禁书,梳妆台上的玩偶以及两个裸体的侍者,画面右下角的烛台形状签名也充满了生殖崇拜的意味。
如此直白的情色表现,在维多利亚时代是被人唾弃的,但有一点笔者必须指出,情色是有高下之分的,能够表达严肃的创作主旨,并给人充分美感的感官愉悦的艺术作品就是高雅的情色。
比亚兹莱的作品属于高雅的情色,他终其一生所热衷创作的主题严肃且有意义,他笔下的女人形象都极为雅致,且充满了危险而情色,撕破了维多利亚社会敢做不敢言的精致道德面纱。
4 象征性的意象表达比亚兹莱插图艺术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于美的近乎于偏执的追求,这也是唯美主义在其身上留下的最深烙印。
其中,象征派艺术家常常眷顾的美丽与邪恶、性感与冷漠、情色与欲望的主题,打动了比亚兹莱,他以高度符号化的表达方式描述男性的堕落及女性的觉醒,他以另类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象来揭露那个时代的伪善。
他将自己被压抑的情感溶入到抽象的符号之中,并通过画面的语言结构来表现厌恶现实与被压抑的情感之间的冲突,所以,在比亚兹莱的插图中用来表达情欲的意象特别多。
(1)孔雀、羽毛和折扇孔雀是比亚兹莱习用的象征符号,他的创作受到孔雀厅装饰风格的影响,因此在他的插图中经常出现孔雀的形象。
在西方,孔雀开屏是淫欲的象征,同时,孔雀的性生活十分混乱,象征主动的性诱惑。
在《亚瑟王之死》孔雀题图中和《亚瑟王之死》装饰边框里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关孔雀或孔雀翎的形象。
羽毛和折扇元素也多次出现在比亚兹莱插图中的女性形象上。
羽毛元素多用在插图中女性形象的头部,可以作为女子的头饰,寓意纯洁,同时羽毛的轻盈会产生多变的风貌,在风中摇曳如梦似幻,惹人怜爱,与折扇的忽开忽合所造就的若隐若现的诱惑,有异曲同工之处。
(2)面具和痣比亚兹莱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告诉读者美的瞬间是如此稍纵即逝,人只能抓住美的瞬间并感受此时的快感,因此,他用丑陋来衬托美。
在他的插图艺术作品里,充满了神秘的面具和突出面部性感部位的痣。
如《黄面志》第一期封面,一个戴着宽沿帽子,黑色假面的肥胖妇女露出戏剧性的笑容,脸上一个性感超大的痣,身后一个露着邪恶表情的戴黑色假面具的男子,构图简单,很好的勾起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3)粉刷、老年色情狂和蜡烛粉刷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催情的用具。
《莎乐美的葬礼》这幅画中有一个触目的大粉刷,显得非常怪异。
赤裸着身体的老年色情狂萨特,莎乐美即将被放进一个样子奇特的棺材中——一个巨大的脂粉盒,萨特贪婪的盯着她,他的表情已经暴露了他的欲望。
此外,比亚兹莱还喜欢刻画寓意着性器官的蜡烛元素,奇形的烛台形状也充满了生殖崇拜的意味,他甚至设计出独特的烛台图案作为自己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