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论文: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里姆特论文: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摘要: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同处于世纪之末,都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创作作品题材类似,运用在绘画中的隐喻元素极为相似,对传统绘画做出了创新,在艺术追求上都遭受到过质疑,但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都脱颖而出,其艺术的成就都被世人所敬仰。本文通过比较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在艺术追求上的异同点进一步分析两者在构图、艺术表现上的成就,以及其成就对后来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克里姆特;比亚兹莱;构图;艺术表现;设计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生活在同一时代,19世纪末欧洲大陆各个国家纷纷进入了新艺术运动时期,进入到了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里。在文化思潮上这个时期出现了唯美主义,及其与之伴生的颓废主义,象征主义,在艺术上这一时期出现了借鉴东方艺术的探索,民族的艺术受到推崇,这些都影响了两个人的艺术创作。
一、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奥地利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早年授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从事金银雕刻兼铜板工艺,深受工艺美术家庭的熏陶。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在美术家协会中组织会员发起一场旨在反对学院派美术泥古不化的保守势力,以维也纳分离派为称号,力求
进行艺术创新,提倡世界各民族美术相互吸收营养,发展艺术家个人风格,他早年的画风继承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立分离派开始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蜗牛壳蛋的花纹、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比亚兹莱,英国插图画家,从小醉心于文学与音乐并在两方面有着良好的素养,在他仅有的26岁生命里留下很多优秀的插图作品,他虽没有受正式的绘画的教育但是他的画充满着诗样一样的浪漫和无尽的幻想,他热爱古希腊的瓶画和洛可可时代极富纤弱风格的装饰艺术,绘画风格也受到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同时受到东方浮世绘的影响。他的作品很简洁一般只有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同时又有很繁复,精心的线条、细碎的花纹。
二、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的绘画表现方法
克里姆特的作品强调个人的审美趣味,情绪的表现和想象的创造;比亚兹莱也是极具个人表现的插画家,在为《王尔德》画插画时其自我表现达到了顶峰,在画面上事物似乎与故事没有直接联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世纪末的画家多沉寂在古老传说的故纸堆里找寻着美丽与温婉的时候,克里姆特和比亚兹莱却各自创造了一种更新更绝对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艺术理念。
(一)线条的追求与严谨的构图方法
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对线的追求是极致的,他们笔下的线都极富表现性,吸取了东西方用“线”的精髓,并赋予了精神上的倾向性。克里姆特《吻》中的人物轮廓线起到了造型和分割空间的作用,使画面有了前后关系,男人和女人身上运用了唯美浪漫极富有装饰性的线条,线条的和谐韵律使画面鲜活起来,赋予了绘画性格并传达出克里姆特本人的艺术精神。同时线条与背景色块的对比,突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形成了基本的构图。比亚兹莱的画作中线的运用更是登峰造极,画面表现最精彩的部分都是用线去精细描绘,莎乐美的孔雀斗篷,在黑色的底色上可以看到妖娆的孔雀图案,骄傲且邪恶,莎乐美头上的孔雀纹饰张牙舞爪般四散开来,线似乎被赋予了罪恶的力量,无论伸展到哪里去都带去了阴郁。画面中的黑色斗篷的色块与刻画孔雀的线形成了对比,基本上形成了构图的骨骼线,在孔雀形象上的用线极细密与在刻画人物样貌上简单的线形成对比,很明显比亚兹莱的画面是要表现的是黑色斗篷上孔雀的形象,暗喻了孔雀一样的莎乐美。
(二)色彩吸收与隐喻的图形
在用色方面比亚兹莱的画面几乎都是黑白色的,与中国传统绘画一样对画面留白很讲究,很多作品虽大面积留白但并不空洞,虽有大片涂黑却不沉闷。黑白搭配的巧妙,增加
了作品的节奏和韵律,同时黑白的强烈对比,增添了的阴郁和死亡色彩。比亚兹莱吸收了东方艺术中黑白技法的表现技巧及经营之法。在莎乐美手捧着约翰流着血的头,脸上露出怪异表情的插图作品中,可以看到黑白色块的强烈对比,画面由三部分组成,白色底上用简约的线表现的是莎乐美捧着约翰流着鲜血的头颅面带着诡异表情,下部是黑色的底描绘的是约翰的血浇灌了邪恶之花。左上方用黑色块面表现的是莎乐美背后升腾的复杂的情绪。黑白的对比强烈到要切割画面,但是比亚兹莱做了严谨的黑白调和,莎乐美的头发依然是黑色妖娆的姿态且伸展到了不确定的情绪中去;约翰的血贯穿了白黑两色。这种分明又严谨的黑白对比使画面层次感变强。克里姆特绘画在用色上极其丰富,对比鲜明,吸收了民族的传统用色的诸多方法使画面装饰效果明显,我们总能被克里姆特漂亮的颜色吸引,画面颜色不是散乱的,是填充在装饰味浓郁秩序丰富的纹样中的,与比亚兹莱的绘画常用的象征隐喻手法一样,克里姆特也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极具象征隐喻色彩的符号表现作品的深层意义。克里姆特的画面多运用油画,镶嵌画等多种绘画技法,色彩相互映衬,气氛温暖柔和。代表作《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夫人》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同色系的点组成了背景画面,色点之间相互映衬会产生微小的纵深感,增加了背景的透气性,渲染成的画面气氛唯美浪漫容易让人联想起一片黄色的花海,从人物的
裙角到头发都一块块具有隐喻意味的符号组成的面组成,大量运用了金黄色。整个画面浪漫唯美金碧辉煌。
(三)绘画题材与平面化风格的追求
绘画题材从作品题材内容看,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的绘画题材多涉及到了女性,表现她们的爱恨、痴迷、邪恶、妖娆,画面富于想象力,在“美是什么”没有定论以前,他们表现了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美”。正是因为艺术之美到底该不该受道德的约束尚无定论,克里姆特和比亚兹莱大胆的创新引起了很多的非议,他们的画作曾一度被认为是色情的,低俗的。但是他们作品的强烈的视觉表现力,严谨理性的构图,意味深长的被赋予精神性的线条使当时的人们极度恐慌的同时也无法漠视他们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克里姆特与比亚兹莱都在追求平面化,为与欧洲古典绘画方法分离而努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比亚兹莱的画摆脱的更加彻底,他没有受到正规的绘画教育,但是却深受东方艺术的影响,此时的东方艺术是平面化的绘画方法,尚未吸收西方光影绘画方法。克里姆特虽是追求平面化的绘画,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在他的作品中吸收了很多传统绘画的技法。个人认为克里姆特和比亚兹莱在绘画的平面化的趋向问题上分别引领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剥离传统的完全创新与吸收基础上的创新。现在的艺术史论家普遍认为设计是从大美术中分离出来的,是应用于商业的实用美术,而做为大美术中的绘画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