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万达、黄炫博、韩雨、李嘉琪、刘家正、潘禹晋、谢嘉威
排名不分先后,如果你相信的话
作者于1936年6月 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 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 考察,根据考察所掌 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 了《西行漫记》的写 作。斯诺作为一个西 方新闻记者,对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 了客观评价,并向全 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西行漫记》讲述了斯诺在当时苏 从少年先锋队到红军总司令,从普通的戓士到革 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和毛主席进行的长 命领袖,斯诺对他们进行了丰富的描写。通过作者 时间对话,获得了珍贵的红军长征的 从国民党的白区来到共产党的苏区,两种制 的描述革命者的特有品质让我们记忆深刻——“有 第一手资料,然后来到了红白两军的 某种东西使得个人的痛苦戒胜利成了大家集体的负 度下的两种生活形成的鲜明对比,昭示了中国人 前线,最后回到北平,把通讯报道会 担戒喜悦,有某种力量消除了个人的差别,使他们 民克服了消极的情绪,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变成了这本书。书中记录了在战争年 真正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却又发现存在与他们 积极地为未来美好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生活戓斗 与别人共自由同患难之中”;通过作者的介绍,我 代里一个美国记者跨越两个世界的耳 着,昭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们看到了伟人鲜为人知的侧面,对毛主席的描写有 闻目睹,夹杂着独特的西方记者的思 “嬉笑怒骂的本领是极其杰出和无法招架的”,让 想,适时点拨着我的思考。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 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 伊萨克斯的调查 1937年10 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 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 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 说明,作为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主要来源, 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 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 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 《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 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世界 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 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 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 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 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 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 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 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 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 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 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 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 中国,照耀全世界。 诺那里得来的。
我们知道伟人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却是亲切近人的。
现在看来,资本主义和社 斯诺来到中国的时候,正 会主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资 是红白两区冲突最激烈的时期。 本主义者主张的是性恶论,正 对黎民百姓的生动描写,让我 是利用这种与生俱来的私心来 意识到,现在虽然已经不是刀 追逐更大的利益;社会主义者 光剑影的时代,没有枪林弹雨 恰恰相反,根除人性中的污点, 没有惊心动魄,但是我们不应 从人之初性本善的角度上有大 该忘记先辈们为了今天美好生 家共同努力谋求共同的幸福。 活的付出,他们是从一个怎样 我想这种对比在斯诺的心理甚 恶劣的环境里挣脱出来,并且 是明了。 成功地创造了一个红色的新的 世界,一个红星照耀的中国。
斯诺与毛泽东
埃德加斯诺在1928年来到了中国,接触到了文 化领袖鲁迅和宋庆龄。斯诺称“鲁迅是教我懂得 中国的一把钥匙”。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千 里迢迢越过战线到访陕甘宁边区,拜访了许多中 共领导人,亲身经历了中国的红色革命,见证了 中国革命的成长和成功,正如这本书的英文名 字——《RED STAR OVER CHINA》,即红星照耀中 国。
道读巨中角典学义 路了大国度范创上 。《的》几。作取 《 红反中近人的得红 星响译出物艺了星 照,本神刻术极照 耀成出入画手大耀 中千版化、法的中 国上后的环上成国 》万,程境也功》 ,个在度描成,不 纷中中。写为而仅 纷国国《以同且在 走青同红及类在政 上年样星叙作报治 革因产照事品告意 命为生耀的的文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 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 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 “活的中国”,对普通中 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 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 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 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 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 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 中。
ຫໍສະໝຸດ Baidu
这本书让我很感兴趣的一点就是在西方 人的视界里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是什么样的。 我们已经习惯了党内的各式宣传和鼓吹,习 很长时间没有认真地阅读一本课外的书 惯了中国大地上善变的政治政策,然而来自 了,明显感觉到了知识的匮乏和思维的浅薄。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记者目睹这一切的时候 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斯诺的大作《西行漫 是什么感受呢?斯诺到访红色中国,正是资 记》,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次直接接触,也可以 的感觉。 称之为思想碰撞。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帮助 我全面的认清这个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 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 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 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 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 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 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 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 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 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 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埃德加· 斯诺(1905.7.19 •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 1972.2.15),著名美国记者。他 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 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 •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 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 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 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 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北京大学未 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 名湖畔。 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 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 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 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 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 访,离开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