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第五版 第十一章考研题

合集下载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7-11章)【圣才出品】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7-11章)【圣才出品】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存储矩阵中选出指定单元,并把其中数据送到输出缓冲器。 (3)输出缓冲器的作用是提高存储器带负载能力,实现对输出状态的三态控制,便与 系统的总线连接。
图 7-1 ROM 的电路结构框图
2.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PROM 初始时所有存储单元中都存入了 1,可通过将所需内容自行写入 PROM 而得到 要求的 ROM。PROM 的总体结构与掩模 ROM 一样,同样由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和输出 电路组成。 PROM 的内容一经写入以后,就不可能修改了,所以它只能写入一次。因此,PROM 仍不能满足研制过程中经常修改存储内容的需要。
3 / 12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分组成,如图 7-4 所示。 ①存储矩阵由许多存储单元排列而成,每个存储单元能存储 1 位二值数(1 或 0),既 可以写入 1 或 0,又可以将存储的数据读出; ②地址译码器一般都分成行地址译码器和列地址译码器。行地址译码器将输入地址代码 的若干位译成某一条字线的输出高、低电平信号,从存储矩阵中选中一行存储单元;列地址 译码器将输入地址代码的其余几位译成某一根输出线上的高、低电平信号,从字线选中的一 行存储单元中再选 1 位(或几位),使这些被选中的单元经读/写控制电路与输入/输出端接 通,以便对这些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7 章 半导体存储器
7.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能存储大量二值信息(或称为二值数据)的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存 储器的种类很多,从存、取功能上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只能从中读取数据,不能快速地随时修改或重新写入数 据。ROM 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而且在断电以后数据不会丢失。它的缺点是只适用于存 储那些固定数据的场合。只读存储器中又有掩模 ROM、可编程 ROM(PROM)和可擦除 的可编程 ROM(EPROM)几种不同类型。 随机存储器与只读存储器的根本区别在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就可以随时快速地向存储器 里写入数据或从中读出数据。根据所采用的存储单元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将随机存储器分为 静态存储器(SRAM)和动态存储器(DRAM)。

(完整版)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因此, 时,电路的初始条件为
t〉0后,电路的方程为
设 的解为
式中 为方程的特解,满足
根据特征方程的根
可知,电路处于衰减震荡过程,,因此,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式中 。由初始条件可得
解得
故电容电压
电流
7-29RC电路中电容C原未充电,所加 的波形如题7—29图所示,其中 , 。求电容电压 ,并把 :(1)用分段形式写出;(2)用一个表达式写出。
或为
第六章“储能元件”练习题
6—8求题6-8图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与等效电感.
(a) (b)
题6—8图
6—9题6—9图中 , ; 。现已知 ,求:(1)等效电容C及 表达式;(2)分别求 与 ,并核对KVL。
题6-9图
解(1)等效电容
uC(0)=uC1(0)+uC2(0)=-10V
(2)
6—10题6-10图中 , ; , , ,求:(1)等效电感L及 的表达式;(2)分别求 与 ,并核对KCL。
应用规则2,有 ,代入以上方程中,整理得

又因为
当 时,
即电流 与负载电阻 无关,而知与电压 有关.
5—7求题5-7图所示电路的 和输入电压 、 之间的关系。
题5-7图
解:采用结点电压法分析。独立结点 和 的选取如图所示,列出结点电压方程,并注意到规则1,得(为分析方便,用电导表示电阻元件参数)
应用规则2 ,有 ,代入上式,解得 为
(f)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
1-5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b) (c)
题1-5图
解(a)由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知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a)故电阻功率 (吸收20W)

电路原理第11章.ppt

电路原理第11章.ppt

带阻滤波器(BEF)
band-exclusion filter
band pass filter
全通滤波器(APF)
H ()
低通
H () 高通
0 H ()
1

0
带通
1 2
0 H ()
1

0
1 2
带阻
ui
L
C
uo
L型
L
ui
C
L
C
uo
T型
L
ui C
L
C
uo
π型
低 电
C
L2

RL2
L2 u1 u2 u3
5) 串联谐振应用举例
L1:接收天线
L2-C:组成谐振电路
L3
L3:将选择的信号送到
放大电路
假设u1 、u2 、u3为来自3个不
C
同电台(不同频率)的信号,
由L2-C组成的谐振电路可选 出需要的电台信号。
若:
RL2
L2
u1
C
u2 u3
问题:如果要收听u1的节目,C 应调到多大?
有源滤波器
利用有源元件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滤波器称为有 源滤波器。
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定义
Ui
滤波 电路
滤波电路分类
①按所处理信号分
Uo
H () Uo () Ui ()
模拟和数字滤波器
②按所用元件分
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③按滤波特性分
低通滤波器(LPF)
low pass filter
高通滤波器(HPF) 带通滤波器(BPF)
ui C L uo
L型
C
ui

电气考研面试题目(3篇)

电气考研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电路原理部分1. 题目:请简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并举例说明。

解析: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指出,在任意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任意节点处,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这两个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对于解决复杂的电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题目:试证明欧姆定律,并说明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解析:欧姆定律指出,在恒定温度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I = U/R。

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中广泛应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题目:简述电路的三种状态:静态、稳态和暂态,并举例说明。

解析:电路的三种状态分别是静态、稳态和暂态。

静态是指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均处于稳定状态;稳态是指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定状态;暂态是指电路在受到外界干扰后,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发生变化的过程。

举例:一个初始电压为零的电容,在接通电源后,电压逐渐上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定状态。

4. 题目:请说明电路的线性特性,并举例说明。

解析:电路的线性特性是指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即当输入信号增加一定比例时,输出信号也增加相同的比例。

线性电路具有叠加原理,即多个信号同时作用于电路时,输出信号等于各信号单独作用于电路时输出信号的代数和。

举例:线性电阻、线性电容和线性电感。

5. 题目:简述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并说明它们的等效电路。

解析:电路的串联是指将多个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能沿着一个路径流动。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路为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电路的并联是指将多个元件的端点分别连接在一起,电压相同。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路为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二、模拟电子技术部分1. 题目:请简述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截止、放大和饱和,并说明其特点。

解析: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截止、放大和饱和。

《电路原理》第五版,邱关源,罗先觉第五版课件最全包括所有章节及习题解答

《电路原理》第五版,邱关源,罗先觉第五版课件最全包括所有章节及习题解答

i º
R1
º
i1
R2
i2
1 R1 R2i i1 i 1 R1 1 R2 R1 R2
1 R2 R1i i2 i (i i1 ) 1 R1 1 R2 R1 R2
功率
p1=G1u2, p2=G2u2,, pn=Gnu2 p1: p2 : : pn= G1 : G2 : :Gn
=R1i2+R2i2+ +Rni2
=p1+ p2++ pn
表明
电阻串连时,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大小成正比 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各串连电阻消耗功率的总和
2、电阻并联 (Parallel Connection)
i + 电路特点 u _
R1
i1 R2
i2 Rk
ik Rn
in
各电阻两端分别接在一起,两端为同一电压 (KVL); 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 (KCL)。

GΔ Y相邻电导乘积 GY
Y变
特例: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
R12 R1 外大内小 R2 R23 R31 R3
R = 3RY
注意
等效对外部(端钮以外)有效,对内不成立。 等效电路与外部电路无关。 用于简化电路

桥 T 电路 1k 1k 1k 1k R
1/3k
1/3k 1/3k
– 3
2 +
u23Y
接: 用电压表示电流 i1 =u12 /R12 – u31 /R31 i2 =u23 /R23 – u12 /R12 i3 =u31 /R31 – u23 /R23 (1)
Y接: 用电流表示电压 u12Y=R1i1Y–R2i2Y u23Y=R2i2Y – R3i3Y u31Y=R3i3Y – R1i1Y i1Y+i2Y+i3Y = 0 (2)

电路真题强化教程(第11讲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电路真题强化教程(第11讲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电路(电路原理)真题强化教程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主讲人:尹燕霖
网学天地
北京网学天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考题解析
本章是考研的必考内容,试题一般会包含两个方面:图的 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的矩阵描述。一般来讲,本章的难度 不是很大,但是要求大家对关于用矩阵去列写相关电路方 程的知识点的这种方法要理解透彻。对于各种情况,能够 很快的推导出它的矩阵形式,而不是盲目的死记硬背。
谢谢!
网学天地()版权所有
网学天地()版权所有
二、出题形式 本章试题从难度上来讲,并不是很大。但是要求考生们对本章 的知识点有一个非常透彻的了解。一般来讲,试题主要有三种 形式: (1)图的基本概念:有向图,树,回路,割集; (2)网络结构的矩阵描述:关联矩阵A,基本割集矩阵Q,基 本回路矩阵B; (3)网络方程的列些和求解。 正向思维题与逆向思维题都会有,对于逆向思维题要给以足够 重视。试题的电路结构和规模不会太复杂、太大,主要考察考 生对基本概念的透彻理解及科学思想方法、创新思维能力。对 于状态方程,一般只要求会列写即可。
网学天地()版权所有
例5:对如图所示有向图,选支路1、 2、3、7为树,试写出关联矩阵、基 本割集矩阵和基本回路矩阵。
网学天地()版权所有
网学天地()版权所有
类型2:根据已知电路矩阵形式,画出有向图 例1:已知一网络图的关联矩 阵,画出该网络图(标明支 路、节点号及方向),并以 支路1、2、3、4为树支,列 写基本回路矩阵B。
网学天地()版权所有
三、考点重点概述 考点1:根据已知矩阵形式,画出电路的有向图 考点2:根据已知的电路图形结构和有向图,写出矩阵的关联 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 考点3:根据已知的电路图形结构和有向图,写出矩阵的回路 电流方程 考点4:根据已知的电路图形结构和有向图,写出矩阵的节点 电压方程

《电路原理》第五版习题解答,邱关源,罗先觉(第十二章)05dianzi

《电路原理》第五版习题解答,邱关源,罗先觉(第十二章)05dianzi

(2) 线电压大小等于相电压的 3倍 即Ul = 3 p. , U
(3) 线电压相位领先对应相电压 。 线电压相位领先对应相电压30 所谓的“对应” 所谓的“对应”:对应相电压用线电压的 第一个下标字母标出。 第一个下标字母标出。
UAB →UAN U →UBN BC UCA→UCN
• • • • • •
A、B、C 三端称为始端, 、 、 三端称为始端, X、Y、Z 三端称为末端。 、 、 三端称为末端。
uC
(2) 波形图
O
π
2π π
ωt
(3) 相量表示
UA=U∠0o UB=U∠−120 120 UC=U∠
• • •
ɺ UC
120° ° 120° ° 120° °
o
UA

o
ɺ UB
(4) 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
+ _
UC
C +

N
UB + B
接在一起, 把三个绕组的末端 X, Y, Z 接在一起,把始端 A,B,C 引出来 • • U A IA
A +
• •
A
X Y

+
A B C N
UA
– Y X Z C B

UAB UCA

– –
UB


+
IB IC UBC



N B C Z
UC
+
UC

UB
X, Y, Z 接在一起的点称为 连接对称三相 接在一起的点称为Y连接对称三相 电源的中性点( 表示。 电源的中性点(neutral terminal ),用N表示。 表示

电路原理第五版邱关源罗先觉第五版课件最全包括所有章节及习题解答

电路原理第五版邱关源罗先觉第五版课件最全包括所有章节及习题解答

R3
- R1il1+ (R1 +R3) il2 =-uS1
uS1 –
uS2 –
b
总结:
R11=R1+R2 回路1的自电阻,等于回路1中所有电阻之和
R22=R1+R3 回路2的自电阻,等于回路2中所有电阻之和 自电阻总为正
R12= R21= –R1 回路1、回路2之间的互电阻 当两个回路电流流过相关支路方向相同时,互电阻 取正号;否则为负号。
其中:
R11il1+R12il1+ …+R1l ill=uSl1 R21il1…+R22il1+ …+R2l ill=uSl2 Rl1il1+Rl2il1+ …+Rll ill=uSll
Rkk:自电阻(为正) + : 流过互阻的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同
Rjk:互电阻 - : 流过互阻的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反 0 : 无关
线性组合表示,来求得电路的解。
a
图中有两个网孔,支路电流 i1
i2
i3
可表示为:
R1
R2
i1 im1
i3 im2
+ im1 + im2
uS1
uS2
R3
i2 im2 im1


b
列写的方程
各支路电流可以表示为有关网孔电流的代数和,所以
KCL自动满足。因此网孔电流法是对个网孔列写KVL方
i1
i2
i3
R1
R2
+ im1 +
im2
R3
uS1
uS2


b
总结:
R11=R1+R2 网孔1的自电阻。等于网孔1中所有电阻之和 R22=R2+R3 网孔2的自电阻。等于网孔2中所有电阻之和

《电路》第五版-第11章答案

《电路》第五版-第11章答案

流和电源发出总功率;(2)用两表法测电动机负载的功率,画接线图,求两表读
IA
IA 2
A
IA 1
B
D
C
电动机
Z1 数。 解:
(1)
UA N
2200
V
IA 1
UA N
2200
4.41 53.1 A 电动机负载:
Z 30 j40
P 3Ul IA2 cosφ 1700W
IA2
P 3Ul cos φ
已知U AB
3U 0o
V,
各负载如图所示.

:
I A1
,
I A2 ,
I A3,
I A4 .
_
U AN +A
Z1
_ U BN+ B Z1
_ UCN+C Z1
I A1
I A2
Z3 I A3
Z3 Z4 Z3 Z4
I A4
Z4
Zn
Z2 Z2
Z2
解: 首先进行 —Y 变换,然后取 A 相计算电路:
U AN
1
U
AB
30o
U 30o
V
3
+
U AN _
Z1 I A1
I A2
Z3 I A3
Z 2/3
Z 4/3
负载化为 Y 接。根据对称性,中性电阻 Zn 短路。
I A1
Z1
1 3
U AN Z2 //(Z3
1 3
Z4 )
,
I A2 ,
I
A3
可由分流得到
相电流
I A4
1
I
A3
30o
3
11-3Ul =380V,Z1=30+j40W,电动机 P=1700W,cos=0.8(滞后)。求:(1)线电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答案及解析 115答案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题 1】:由 U AB 5V 可得: I AC 2.5A :U DB0:U S125. V 。

【题 2】: D 。

【题 3】: 300; -100 。

【题 4】: D 。

【题 5】: a ii 1 i 2 ; b uu 1 u 2 ; cu uSi i S R S ; di iS1。

u u SR S【题 6】: 3;-5; -8。

【题 7】: D 。

【题 8】: P US1 50 W ; P US26W ;P US30 ; P IS115 W ; P IS214W ;P IS315W 。

【题 9】: C 。

【题 10】: 3; -3。

【题 11】:-5 ; -13。

【题 12】: 4(吸收);25。

【题 13】: 0.4。

【题 14】: 3 I123;I1 。

A3【题 15】: I 4 3A ; I 2 3A ; I 3 1A ; I 5 4 A 。

【题 16】: I7 A ;U 35 V ;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UI245W 。

【题 17】:由图可得 U E B4 V ;流过2电阻的电流 I E B 2 A ;由回路 ADEBCA 列 KVL 得U AC 2 3I ;又由节点D 列 KCL 得I CD4 I ;由回路 CDEC 列 KVL 解得; I3 ;代入上式,得 U AC7 V 。

【题 18】:P 1 2 I 1 22 ;故 22I 2 ;P 22I 1I 2; I 1I 2KCL : 43 I 1;I 1 8 8 ⑴ I 1A ;U S 2I 11 I 1V 或1.6V ;或 I 1I2 。

255⑵ KCL : 4 3 8A ;U SI 1I 1;I 1。

2 4 V2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题 1】: [解答 ]94 A =0 .5 A ; U ab4 8.5 V ;I3 9 I 7Uab66 1.25 W = 7.5 W ;吸I 121.25A ; P收功率 7.5W 。

电工学 第11章 课后习题答案 课件

电工学 第11章 课后习题答案  课件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与非门原理电路: 与非门 与非门原理电路:TTL 与非门 门原理电路 A = 0, B = 0, F = 1 A = 0, B = 1, F = 1 A = 1, B = 0, F = 1
T1 处于饱和状态 T3 导通 T2 和 T4 处于截止
A B
RC1
B1
+5V RC2 RC3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二) 与非门电路 二 与非门电路
逻辑表达式: 逻辑表达式: 逻辑符号: 逻辑符号:
F = A⋅ B
A B
&
图 11.2.3 与非门
F
真值表
A 0 0
1
B 0 1
0
F
1 1 1
规律: 规律: 任0则1 全1则0
1
返 回
1
0
上一节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门打开 门关闭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三) 非门电路 三
非逻辑 非逻辑符号: 非逻辑符号:
1
图 11.1.4 非逻辑
A
真值表
F
波形: 波形:
A
F
0
1
A
0 1
F
1
1
0
0
非逻辑表达式: 非逻辑表达式:
F=A
返 回 返 回
逻辑非的运算规律: 逻辑非的运算规律: A+ A = 1 A⋅ A = 0 A=A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逻辑乘的运算规律: 逻辑乘的运算规律:
A⋅0 = 0 A ⋅1 = A A⋅ A = A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wang>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第1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电路定理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储能元件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相量法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电路的频率响应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三相电路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二端口网络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非线性电路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均匀传输线18.1复习笔记18.2课后习题详解1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求图示电路端口1—1′的策动点阻抗1/U
I 、转移电流比1/I I C 和转移阻抗21
/U I +
-1F
2H
U
.
I C .2Ω

+
-U 2
.I 1
.+
-1F
+
-



U 1
.I 2.U 2
.I 1
.
题11—1图
题11—2图
11—2 求图示电路的转移电压比12
/U U 和策动点导纳1
1/U I 11—3 RLC 串联电路中Ω=1R ,0.01H L =,1μF C =。

求 (1)输入阻抗与频率ω的关系; (2)画出阻抗的频率响应; (3)谐振频率0ω;
(4)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 ; (5)通频带的宽度BW ;
11—4 RLC 并联电路中10k R =Ω,1mH L =,0.1μF C =。

求11—3中所列各项。

11—5 已知RLC 串联电路中,5k R =Ω,400mH L =,谐振角频率50000=ωrad/s ,S 1U =V 。

求电容C 及各元件电压的瞬时表达式。

11—6 求附图电路在那些频率时短路或开路。

(c)(d)
(a)
(b)
L
C
L
C
L 1
C 1
L 2
L 1
C 1
C 2
题11—6图
11—7 RLC 串联电路中,50μH,100pF,50270.71L C Q ====,电源S 1U =mV .。

求电路的
谐振频率
0f 、谐振时的电容电压C U 和通带BW 。

11—8 RLC 串联电路谐振时,已知BW=6.4kHz ,电阻的功耗10mW ,()S 0()100cos mV u t t ω=和
C =400pF 。

求:L 、谐振频率
0f 和谐振时电感电压L U 。

11—9 RLC 串联电路中,S
1U =V ,电源频率S 1f =MHz ,发生谐振时0(j )100I ω=mA ,
0(j )100C U ω=V ,试求R 、L 和C 的值,Q 值和通带BW 。

11—10 RLC 并联谐振时,0ω=1kHz ,0(j )100k Z ω=Ω,BW=100Hz ,求R 、L 和C 。

11—11 求附图电路的谐振频率及各频段的电抗性质。

11—12 图示电路中S 20mA,100μH,400pF,10I L C R ====Ω。

求:电路谐振时的通带BW 和
L R 等于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求之。

11—13 图示电路中10,0.1μF,R C =Ω=正弦电压S u 的有效值S 1V U =,电路的Q 值为100,求:
参数L 和谐振时的L u 。

(a)
(b)L 1
L 2
C 1C 2
j L
2I C
.
I C .
j C
1ωω
题11—11图
I S
.R
L
C
R L
题11—12图
+
-+
-u S
R C
1 : 5
u L
L
题11—13图
11—14 图中2
1400pF,100μH C L ==。

求:下列两种条件下,电路的谐振频率0ω。

(1)
1122
L R R C =≠
;(2)1
1
22
L R R C ==
R 1L 1R 2
C 2
题11—14图
11—15 求图示电路的转移电压比1
2
/U U +
-+
-+
-+
-
u 1
u
k u
u 2
(a)
1F
+
-+
-+
-+
-1F
u 1
u
k u
u 2
(b)
1F




1F
题11—15图
11—16 求图示电路的转移电压比1
2/U U
U 1
.+
-+∞
1F
1F +
-+
-
u 1
u 2



(a)
+
-+∞
+
-
+
-(b)
1k Ω
0.01 F
1 F
1k Ω
U 2
.
μμ
题11—16图
11—17 图示电路中RC =1s 。

求:
2
1
U U 和
2
1
~U U ω。

U 1
.+
-+
-
R R
C
C
U 2
.
题11—17图
11—18 图(a )所示系统的网络函数2
S
(j )U H U ω= ,其幅频特性(j )H ωω 和相频特性(j )ϕωω 如图(b )所示。

求:当S 10 6.4sin 3.2sin 2 2.1sin 3u t t t =---+ 时,输出2u 。

u S
+-
+-
u 2
(a)-2
-1
01
2
2
/4
-πϕ(j )ω
ω
ω(j )
H (b)
题11—18图
11—19 作下列网络函数)(j ωH 的波特图
(1))j 10/(1)
(j ωω+=H
(2)5(j 2)
(j )j (j 10)
H ωωω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