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与中医按摩疗法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与中医按摩疗法《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
其中关于经络和按摩疗法的内容,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经络的概念、经络的分类以及中医按摩疗法的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通道,贯穿全身,连接脏腑、肢体、头面等部位。
经络的形成和运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
《黄帝内经》中对经络的描述非常详细,包括经络的起始、走向、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二、经络的分类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经络可以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
经脉是人体内部的主要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主要负责气血的运行,奇经八脉则起到调节和平衡的作用。
络脉是经络的分支,分布在经脉周围的组织中,起到连接和调节的作用。
三、中医按摩疗法的原理中医按摩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摩经络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的疗法。
按摩可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的流动,促进病理因素的排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按摩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刺激经络: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节经络的通畅性,促进气血的流动。
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按摩可以改善经络的状况,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 调节阴阳平衡: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按摩可以通过调节经络,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促进气血运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气血的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四、中医按摩疗法的应用中医按摩疗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调节人体的健康状况。
根据疾病的不同,按摩的方法和手法也有所区别。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按摩疗法:1.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按摩疗法中的一种常见方法,通过手法的推、拿、揉、捏等动作,刺激经络,调节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
《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本文将主要介绍《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中医理论体系。
一、《黄帝内经》的形成主要内容《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的鼻祖之作,形成于战国末期至秦汉时期,由黄帝、岐伯等人的医学经验和智慧所汇编而成。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素问》和《灵枢》。
《素问》是《黄帝内经》的核心部分,共分为八十一篇。
全书以问答形式展开,涵盖了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包括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病因病机等内容。
其中,著名的篇章有《阴阳应象大论》、《五运六气大论》等。
《灵枢》是《黄帝内经》的补充部分,共计八十一篇。
该部分主要讨论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经络、脏腑、脉搏等方面。
《灵枢》较《素问》更为精细,具有更深入的解析和阐述。
二、《黄帝内经》的学术特点1. 阴阳五行理论:《黄帝内经》注重阴阳五行的平衡观念,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阴阳失调、五行失衡所致。
通过调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综合辨证论治:《黄帝内经》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病情及其表现,辨别病因,进而找到治疗方法。
它主张“治未病”的理念,即在疾病尚未发作时就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来预防疾病。
3. 望闻问切四诊法:《黄帝内经》重视四诊法,即望(观察患者的外貌、舌苔等)、闻(听取患者的言语、声音等)、问(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切(按摩患者脉搏)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诊断病情,以确定治疗方案。
4. 强调整体观念:《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天地自然与人体生命联系在一起,认为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提倡适应自然环境,保持身心的平衡。
5. 注重个体差异:《黄帝内经》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都有所不同,治疗方法应因人而异。
它提出了“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观念,注重针对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
结语:《黄帝内经》作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典籍,其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具有深远的影响。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与中医保健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与中医保健《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的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经络的概念、经络的分类、经络的功能以及经络保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通道,通过这些通道,气血得以运行,营养物质得以输送,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经络的存在和运行状态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经络的分类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经络可以分为十二经络和八脉。
十二经络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八脉则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这些经络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络系统。
三、经络的功能经络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的运行,气血得以循环,保证了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其次,经络还起到了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通过经络的调理,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此外,经络还与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维持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神经功能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经络保健经络保健是中医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经络学说,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保持经络的畅通是中医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体的经络保健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艾灸等。
按摩是通过按摩经络,刺激经络的运行,促进气血的循环,达到保健的效果。
针灸和艾灸则是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调节经络的运行,达到保健的效果。
此外,中医药物也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达到保健的效果。
总结起来,《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通道,通过经络的运行,气血得以运行,营养物质得以输送,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宝库。
它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代表,对于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黄帝内经》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中医药学理论《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药学理论包括了中医的基本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气血理论等。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黄帝内经》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对立面构成的。
在人体中,阴阳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药学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药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也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可以归纳为五种基本元素,即木、火、土、金、水。
在人体中,五脏对应五行,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中医药学通过调节五行的平衡来治疗疾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3.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通道系统,即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贯穿全身,与脏腑组织相连。
中医药学通过调节经络的畅通来治疗疾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4. 气血理论气血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气血理论认为气和血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们的运行和平衡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药学通过调节气血的平衡来治疗疾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二、中医药学实践《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药学理论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医药学实践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等。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药学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黄帝内经中的针灸疗法原理及应用
黄帝内经中的针灸疗法原理及应用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针灸疗法被广泛提及,并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从黄帝内经的角度,探讨针灸疗法的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针灸疗法的原理1. 气血运行理论《黄帝内经》中提到,人体的健康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在经络中运行,贯通全身。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的运行,促进气血的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阴阳平衡理论《黄帝内经》中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阴阳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统一的方面,人体也不例外。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阴阳的平衡,使阴阳相互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 经络理论《黄帝内经》中提到,人体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经络贯穿全身,与脏腑组织相连。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的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针灸疗法的应用1. 针灸治疗疼痛针灸疗法在治疗疼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针灸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临床上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经络穴位刺激、局部穴位刺激等,可以有效缓解头痛、颈肩痛、腰腿痛等各种疼痛症状。
2. 针灸治疗内科疾病针灸疗法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针灸可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临床上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经络穴位刺激、耳穴刺激等,可以有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3. 针灸治疗妇科疾病针灸疗法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针灸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临床上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经络穴位刺激、脐部穴位刺激等,可以有效治疗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4. 针灸治疗皮肤病针灸疗法在治疗皮肤病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
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其中,经络理论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进行探讨,介绍其起源、基本概念以及应用。
一、经络理论的起源经络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追溯至古代的黄帝内经,《素问》中首次提出了经络理论。
经络理论在《灵枢》中被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古人对经络的认识是通过观察人体生活活动、疾病发展和治疗实践而形成的。
二、经络理论的基本概念1. 经络的定义: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生理构造,类似于真实的血管、神经等系统,但不同于解剖学中的血管和神经。
2. 经络的主要组成: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主要是指十二正经和八奇经,包括三阴经、三阳经和四奇经。
络脉则主要是指络合脉和皮部络脉。
3. 经络的功能:经络是人体内传导气血和调控脏腑功能的通道系统。
它起到连接和传输气血的作用,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还与人体的免疫、代谢、调节等多个方面有关。
三、经络理论的应用经络理论在中医学的应用广泛而深入,下面将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来介绍它的具体应用。
1. 诊断经络理论在中医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医师通过观察经络的反应来初步判断病情,例如触诊经脉的苏息、应气、鸣动等情况,可以判断经络的通畅程度和脏腑的功能状态。
2. 治疗在中医治疗过程中,经络理论被运用到针灸、推拿和草药疗法中。
通过刺激经络,调和气血,中医师可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脏腑的效果。
例如,针灸疗法中的穴位选择和经络联络是基于经络理论的。
四、经络理论的争议与现代研究经络理论在现代科学视野下,常常受到质疑与挑战。
然而,一些现代研究表明,经络区域可能存在特殊的电生理活动,与经典中医的经络理论存在一定的契合之处。
此外,一些实验研究也证实了针灸对经络的影响,为经络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经络理论仍处于研究和探索的阶段,仍然存在许多待解的问题和争议点。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黄帝内经,又称《素问》,是古代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其经络学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经络学说以经络系统为基础,研究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理论深邃,内涵丰富,对于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经络系统是一种复杂而细密的通道系统,类似于河流和血管,负责运输体内的气血。
经络系统包括经络和穴位两个方面。
经络是指经脉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组成。
穴位则是经络上的特定区域,是气血运行的关键节点。
经络学说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其中包括气血运行规律、经络纵横交通、经络与脏腑关系等。
气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流动,保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纵横交通,意味着经络之间相互联系,不仅在身体表面形成网状分布,还与脏腑相互联系。
经络与脏腑关系,是指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经络的状态可以判断脏腑的健康状况。
在临床应用上,经络学说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观察经络的循行特点,可推测人体的气血运行状况,进而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向。
同时,通过经络的调理,可改善气血的流动,促进气血的循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保养经络系统。
例如,经常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流动;按摩经络经络主导乳癌的亲密关系,促进气血的循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调节经络的功能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和保养身体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和应用经络学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经络的特点和规律,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通过正确理解和应用经络学说,可以更好地维护和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养生与络脉学说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可降低心脑 血管疾病发病率
心脑血管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 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 亡。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 以预防的。心脑血管疾病正是这样。欧 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心 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直线上升,采取健康 干预以后,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发病 率和致残率更呈下降趋势。
归类
1、衣:法于阴阳。 顺四时而适寒暑。虚 邪贼风,避之有时。 2、食:食饮有节 3、住:安居处 4、行:不妄作劳 、起居有常 5、运动:和于术数, 节阴阳而调刚柔 6、心态:和喜怒, 不妄作劳
生活方式
结果
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故半百而衰也。 故能神与形俱,而尽终其天年。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可降低心脑 血管疾病发病率
《素问· 痹论》:“痛久入深,营卫之行涩 ,经络时疏,故不能通”,即指出久病邪气 入深 可影响络脉中气血的运行导致瘀阻不通。 叶天士据此提出“痛久入络”、“病久入 络”的观点,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近代名医张锡纯络病学学术思想源于《内 经》,承于仲景,旁参诸家。擅长益气活 血通络、重视辛凉通络、强调通补结合, 以活络效灵丹为治络基本方。
《黄帝内经》络脉学说对心脑血管 疾病防治的启发作用
后世根据《黄帝内经》的络脉学说,发展 了各种通络之法。如张仲景《金匮要略》 18首化瘀方剂中,就有大黄蟅虫丸、鳖甲 煎丸、抵当汤、下瘀血汤、土瓜根散等6方 应用动物药,特别是虫类活血化瘀通络药 。叶天士对仲景虫类通络药物的应用给予 了极高评价:“结聚血分成形,仲景有缓 攻通络方法可宗”,“鳖甲煎丸方中大意 取用虫药有四,意谓飞者升,走者降,灵 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
中医经络原理
中医经络原理中医经络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基础。
中医经络理论是指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包括经络的走向、分布、联系以及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
经络的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其中有关经络的记载非常丰富。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是脏腑之间、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包括经脉、络脉、奇经八脉等。
经络系统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因此,中医治疗疾病时,常常会通过调理经络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的运行通过经络系统来实现。
经络系统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气血的运行。
如果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治疗疾病时,常常会通过调理经络来改善气血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经络理论还强调了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密切联系。
经络系统连接着全身各个部位,它不仅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还是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因此,经络系统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如果经络受阻,就会影响到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对中医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调理经络,可以改善气血的运行状态,促进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深入研究中医经络理论,对于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强调了经络系统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对中医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调理经络,可以改善气血的运行状态,促进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深入研究中医经络理论,对于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中医典籍,其中包含了关于经络学说的内容。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网络系统,其中包括经络和穴位。
经络是一种无形的通道,能够使气血等生命能量在体内循环运行,起到调节和平衡人体功能的作用。
穴位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位,通过刺激穴位可以影响经络的运行和调节身体的机能。
根据《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人体内的经络系统主要分为十二经络和八脉。
十二经络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奇经八脉。
三阳经包括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奇经八脉包括任脉、冲脉、督脉、带脉、冲脉、阴维脉、阳维脉和阴脉。
经络学说还包括了经络的分布规律和运行规律。
经络分布在全身,通过脏腑之间、肢体之间相互联通。
它们将人体内的气血运输到各个器官和组织,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平衡。
经络的运行规律包括了经气、气血和阴阳的升降出入。
经络学说认为,当经络出现阻塞或疏通不畅时,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疾病。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为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强调了人体整体的调节和平衡,注重疾病的预防和调理,对中医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论《黄帝内经》对推拿学的贡献
论《黄帝内经》对推拿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著作,对推拿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黄帝内经》对推拿学的贡献。
首先,从推拿的理论基础来看,《黄帝内经》提出了“经络”和“气血”等重要概念。
这些概念为推拿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指压可以促进经络的畅通,推拿可以调节气血的流通,这些都来源于《黄帝内经》的启示。
其次,《黄帝内经》对推拿的技术和方法也有所涉及。
例如,其中提到了“揉”、“按”、“推”、“拿”等手法,这些手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推拿的实践中。
同时,《黄帝内经》还提出了诸如“风寒湿热”等病因,为推拿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最后,《黄帝内经》在推拿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也有所贡献。
例如,在推拿治疗的实践中,发现推拿会有“因头发动,足跟应,因指动,全身和”的效果,这种效果被称为“远隔反应”,也是从《黄帝内经》中得到启示的。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对推拿学的发展和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推拿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基础,对中医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 -。
第一节《黄帝内经》的针灸学理论体系
②标本理论: 从标与本的含义及内容看,与根结理论相似,
也是强调四肢末端与头面躯干部的联系。从标本理 论的具体内容来看,“本”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标”则散于头面胸腹部。如同树干和树冠一样, “标”部有赖于“本”部滋养,表示起于四肢的经 气对全身的濡养作用。与根结理论不同的是,表面 上,标本理论除完整提出了十二经的标本外,还在 各自的部位上存在差异。
③气街理论: 气街理论将人体分为四段,每一街基本上都有
自己所属的部位。与经脉纵向循行不同的是气街理 论强调的是每一部位的经气是横向互通,每一街前 后呼应,内外相通。从气街所分属的及特点来看, 相应气街中的腧穴应对本气街相关脏腑疾病及局部 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是因为相关脏腑或局部 有病,均是相应气街中经气通行发生问题所致。从 这一点看出,该理论应是指导针灸临床的一个理论 。
㈩根结、标本、气街、四海
一般认为,根结、标本、气街、四海应是经络 理论的一部分。实际上,在《黄帝内经》中这些理 论均有特定意义。 ①根结理论:
强调“跟”和“结”两个部位之间的联系,表 示经气由肢体末端起始,向上结聚胸腹头面部,即 头面胸腹部有赖于四肢末端经气的滋养。古人是根 据“比类取象”思想指导下提出这一理论的。
㈨经络功能
《黄帝内经》中不但论述了经络的循行及经络组 成,而且还对经络的功能进行了阐述。
①联系功能。主要包括联系人体内外上下和表 里相合。
②运行气血。《黄帝内经》中经络运行气血的 功能主要指运行营卫之气和运行水谷经气两方面。
③传变病邪,反映病候。《素问 缪刺论》中论 述了这种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
④防御疾病。经络分三阴三阳,三阴主里,为 内门,三阳主表,为外门,如同人体的二层门户, 一内一外,构成了除皮部之外的又一道疾病防御屏 障。
论《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论《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篇一论《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一、背景与意义《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对于研究中医学术、哲学思想、古代文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重新审视《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的本质,还能够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
二、相关文献综述与领域现状自古至今,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不胜枚举。
古今中外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涉及到医学、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目前,随着中医在国际上的认可度提高,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国际学者的关注。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学术价值医学理论:《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医学体系。
如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等,都是中医理论的基石。
哲学思想:《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思想,不仅是医学的基础,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现代生态学、环境学都有指导意义。
文化价值:《黄帝内经》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等多个层面,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 现实指导意义养生保健:《黄帝内经》强调“治未病”,注重养生和预防。
它提出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序、不妄作劳等养生原则,对现代人的健康生活仍有指导意义。
医学实践:虽然现代医学与中医有很大的不同,但《黄帝内经》中的一些治疗原则和方法,如针灸、推拿、草药等,在实践中被证实是有效的。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可以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跨学科思考:《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可以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例如,现代医学越来越注重身心并治,这与《黄帝内经》中的观念不谋而合。
四、结果与讨论从学术角度看,《黄帝内经》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建立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还在于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
从现实指导意义来看,它为我们提供了养生保健的原则,医学实践的参考,以及跨学科思考的可能。
《黄帝内经》:经络,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黄帝内经》:经络,决⽣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黄帝内经中》有⾔: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
黄帝⽇⼈始⽣,先成精,精成⽽脑髓⽣,⾻为⼲,脉为营,筋为刚,⾁为墙,⽪肤坚⽽⽑发长,⾕⼊于胃,脉道以通,⾎⽓乃⾏。
雷公⽇愿卒闻经脉之始⽣。
黄帝⽇经脉者,所以能决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从《黄帝内经》中我们可以看到,经络通则百病消,经络不通则百病⽣。
中医⾃古以来讲究:痛则不通,不通则痛。
那么经络不通究竟会引发哪些疾病呢?当我们碰到⾝体不适时,⼜该疏通哪条经络呢?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咳嗽;过敏性⿐炎,⽪肤⼲燥容易过敏;动则⽓短胸闷⾯⾊⽆华。
⼤肠经不通:⽛痛头痛⼝⼲,⽪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胃经不通: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易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燥⾝体消瘦。
脾经不通:脘腹胀⽓吸收不良⼝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秘关节酸胀糖尿病。
⼼经不通:⼼烦⼼惊⼼悸⼼闷⼼痛;⽓短上⽓有压⼒感,忧郁易怒;⼝腔溃疡⼝⼲⼝臭⼩肠经不通:⼩腹绕脐⽽痛⼼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下⾯我们⼀⼀为您解答:感冒咳嗽,拍肺经⼿太阴肺经主治疾病:咳嗽、感冒、哮喘、⽀⽓管炎、扁桃体炎、流⿐⾎、经脉经过部位的关节障碍,肌⾁疼等。
当出现这些病症时,可以拍打双⼿的肺经进⾏调理。
五官疾患找⼤肠⼿阳明⼤肠经主治疾病:头⾯五官疾患、咽喉病、热病、⽪肤病、肠胃病(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神志病等及经脉循⾏部位的其他病证。
经常拍打⼤肠经会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消化不良拍胃经⾜阳明胃经所对症状:喉咙痛、胃痛、消化不良、怕热;唇⼲⼝燥、⾝体消瘦、倦怠。
便秘、膝关节酸痛;因此,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多拍拍腿上的胃经。
帮助胃肠消化。
疲劳透⽀健脾经脾经不通,通常会表现出脾胃不和、⾷欲不振、疲劳等。
脾经主治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部位的其它病证。
中医经典之黄帝内经的重要性与影响
中医经典之黄帝内经的重要性与影响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其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无疑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于中医的发展和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黄帝内经》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医的影响。
一、《黄帝内经》的重要性《黄帝内经》又被称为《素问》和《灵枢》,包含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被誉为中医学的宝典。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古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为后来中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理念:《黄帝内经》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倡“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主张“调整阴阳”、“平衡阴阳”,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性和平衡性思维,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理念。
3. 深化辨证论治方法:《黄帝内经》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全面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方法,它注重对症下药,具有针对性和疗效较好的特点。
二、《黄帝内经》对中医的影响《黄帝内经》对中医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黄帝内经》为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它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后来的医学家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方向,推动了中医学的不断繁荣和发展。
2. 丰富中医治疗手段:《黄帝内经》不仅总结了古代医学的治疗经验,还提出了针灸、按摩、草药疗法等多种治疗手段,丰富了中医的治疗方法,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3. 传承中医文化传统:《黄帝内经》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医德道德规范等,对中医世家的传承和承担起了重要的责任,保持了中医文化的连续性,对中医的历史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中的经典之作,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深远的影响。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引导语:《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中的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经络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
《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
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者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医学入门》也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可见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在于:经,即路径之意。
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
络,即网络之意。
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
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形体、孔窍等部分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人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和脏腑等五个部分组成。
其中以经脉和络脉为主,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骨节、皮肤,如《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脉与络脉经脉是经络的主干,主要有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人体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
正经与奇经的不同,正如《圣济总录》所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奇经主要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
其中,阴经之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于体内,而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起到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的作用,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形体部位和器官,以补正经之不足。
《黄帝内经》?“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黄帝内经》?“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内径》中医认为,经络影响着人体气血的运行和各个脏腑的正常运作,身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不通身体就会有疼痛,那么,经络不通该怎么办?古人疏通经络法——“导引”中医有五大技法:针砭按摩艾灸毒药导引。
前四种方法都是外援的,是帮助你的,就是现在网络语言“给力”。
导引是患者自己要做的就叫“导引”,叫接力,他给力我要把他接过来。
“易筋经”是导引的一种易筋经是一部完整的导引术.——易“改变”日为阳月为阴。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在变的,就是“易”的,《易经》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筋“筋经”筋是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能动肩能负脚能走都是筋在起作用。
——经“经典”就是宝典筋络的松紧与健康有密切关系人体有两部分。
在体表运行的叫筋经。
在人体内通到五脏的叫经络。
经络是无形的,筋经是有形的。
可以把经络比作筋经的影子。
筋经正了经络也是正了。
筋经出现问题了经络也会出现问题。
筋松和筋紧对人的健康确实是有很大的关系。
但不一定是筋特别长寿就特别长。
寿命的长短跟筋经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跟健康肯定是有关系的。
“易筋经”主要是发掘人体的本能易筋经内可以调息运气,外可以活动肢体,故说内外兼修,练者可以得皮,得肉,的骨,得筋,得髓,历代学者认为练习此功法,可以使人体的精气神三者周密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的锻炼,使五脏六腑,十二筋脉及周身得到充分的调理,又能平衡阴阳,疏筋活络,调理人体之新陈代谢,增强各部之生理机能,从而达到强健体质,抗疾祛病,抵御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在中医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黄帝内经在中医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始创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汉朝晚期完成,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其内容包括五部分,分别为《素问》、《灵枢》、《金匮真言》、《醉酒论》和《针灸甲乙经》。
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学的宝典,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黄帝内经的历史地位黄帝内经的历史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创作时期的重要性,更在于其影响和传承。
古代中医学有一种传统,即将医家大医所著的医书都归为“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学发展的源头,同时也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和体现。
它闻名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华民族医学文化的“三绝”。
黄帝内经的历史地位在于其内容丰富且全面,不仅囊括了古代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更详细论述了中医学中的各种病症、治疗方法、方药等方面,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指导,成为中医学的学习和传承的必读之书。
二、黄帝内经的学术地位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之一,既是中医学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医学的学术宝库。
它具有严密科学的知识体系,完整的学术体系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其治病方法和临床思路都体现了古代中医学的科学体系和实践经验。
黄帝内经的学术地位在于它的医学理论完整且博大精深。
它从五行、阴阳、气血、经络等方面阐述了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对中医诊断治疗的方法、临床应用、中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中医学的后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黄帝内经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和中药的治疗效果。
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对于解决当代人们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研究的中医学理论在当今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医学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同。
此外,在一些与传统医学相关的研究中,黄帝内经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
这些都说明了黄帝内经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保留有经络知识发生的早期认识,可以窥测其从早期逐渐向理论成熟时期的发生路径。
在我们言说经络理论时,应当对《内经》中该理论发生过程有所知晓。
一、《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1.解剖知识为经络理论建构的出发点《黄帝内经》中经络的发现、经络理论的形成,“解剖学知识”的参与是不争的事实。
如《灵枢·经水》曰:“经脉十二者……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皆有大数。
”《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在《灵枢·血络论》及《素问·刺腰痛论》的相关原文均能明确地告诉人们,经络理论的形成与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应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就是《内经》中常用“脉”“经脉”“血脉”等属于解剖学概念予以表述的缘由。
2.临床经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基础临床实践经验知识的积累是《内经》构建所有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经络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如《灵枢·经脉》之“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灵枢·血络论》中的“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以及《素问·刺腰痛论》所记载的“刺解脉……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内容,无一不是临床实践知识在经络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实际记录。
早期文献记载涉及四种古老的医疗手段:灸法、砭术、导引术、刺法,而人们当时认识的经脉则是这几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和基础,正因为《内经》中的经络理论逐渐趋于成熟,所以这一认识体现得尤为明显。
3.长期生活体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源头《内经》中的腧穴知识是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现和形成,多来自于民众的切身体验。
《内经》传载的“砭刺”技术、“九针”刺治技术、艾灸疗法、放血疗法、按摩治病技术、药物贴敷技术(《灵枢·经筋》)等外治方法,都是通过对人体肌表的刺激,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
在进行各种体表“刺激”时,被施治者就会有种种不同的“感应现象”,即所谓“痠、麻、胀、痛”等切身感受的体验,即所谓“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灵枢·经筋》)的反复表达,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灵枢·五邪》);“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灵枢·癫狂》)等。
这些原文所载内容,既是临床实践知识积累的事实,也提示《内经》依据长期施针时患者针刺局部的“痛”“快”等感觉,确定针刺腧穴并构建腧穴知识的事实。
正是在反复的切身体验和长期临床经验知识的积累基础上建构的经络理论、腧穴知识,至今仍然能够指导临床治疗取效如神,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4.天文历法为经络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思维空间“不懂天文历法的文化继承,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瞎子摸象’,二是‘树林中捡叶子’。
两种现象,一个结果—不及根本。
不懂天文历法的文化批判,只有一个结果:只能是大门之外的呐喊”。
学习《内经》中的经络知识也不例外。
二、十二经脉与“十二辰”“人之合于天道……阴阳诸经而合之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灵枢·经别》)。
原文所说的“十二辰”中的“辰”,其本意是指日、月运行的交会点,即所谓“日月之汇是谓辰”(《左传·昭公七年》)。
这是应用了古代天文学的相关学问,是古人为了度量日月星辰的循行状态而对特定时空区位划分后计量的表达,是对时间空间区位的规定,因而有其特定的时间及方位之内涵。
1.十二经脉与十二月“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灵枢·阴阳系日月》)。
《内经》成书之前的《臂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都是11条经脉,《灵枢经》许多篇目中还保留其痕迹,如《灵枢·本输》论经脉的“五腧穴”时,就只有11条,书中虽有“心经”的“井、荥、输、经、合”五腧穴,但实际为“心包经”。
可见,《内经》是在天文历法背景下,完善为十二经脉的,上述援引《灵枢·经别》的原文就充分体现这一观点。
2.二十八脉与二十八宿但凡《灵枢经》中涉及二十八脉内容时,无不受天文学中“二十八宿”观念的影响。
如“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灵枢·卫气行》),所以在计量人体经脉总长度时,就只取左右手足三阴三阳经脉(24脉)、任督二脉、阴阳蹻脉(计4脉),用二十八脉以应“二十八宿”之数(《灵枢·脉度》),并以此为依据,度量人体卫气沿着经脉昼夜循行状态的。
3.经气运行理论与“天周”“天周”也称“周天”,天文学上以地球围绕太阳循行一周的大圆(365又1/4日)三百六十度称为周天。
此即《礼记·月令》孔颖达疏:“星既左转,日则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旧星之处。
即以一日之行而为一度计,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数也。
”《内经》在构建经络理论时多次应用“天周”知识,如“天周二十八宿……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于于头,循项下足太阳……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于阴分,常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灵枢·卫气行》)。
另外,如“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素问·气穴论》),以及“月生”“月死”为“痏数”的刺治方法(《素问·缪刺论》),均是在相关历法知识背景之下构建其理论。
凡此等等,足见天文历法知识在《内经》经络理论建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哲学的参与使经络知识上升为系统理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任何科学知识的形成,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哲学知识参与,经络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
1.圜道观与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圜道”观早在《周易》《尚书》中已有体现,经过先秦诸子们的丰富和发展,于战国末期,由思想家吕不韦第一次确立并予以系统地阐述和抽象,升华到理性层面。
何谓“圜道”?即指宇宙万物自在的循环运动规律。
今人将其径直表达为“圆运动”。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此为人体经脉结构之“圜道”。
正因为人体的经脉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形态结构,所以经脉之中循行的气血也必然是“循环不休,往复不已”的。
2.阴阳理论与经络理论的建构阴阳理论对经络理论结构的影响是深刻的,如十二经脉的阴阳属性确立和命名即是其例。
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观念指导下,将属于五脏的经脉命名为“阴经”,属于六腑的经脉规定为“阳经”,再在阴阳“一分为三”的背景下,产生了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
于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表里关系、隶属关系等理论。
3.“天人合一”与经络理论建构“天人合一”五重意涵中的“天人同构”,二元结构(阴阳结构)、三元结构(三阴三阳结构)就充分予以体现。
如“经络系统结构”是由“经脉、络脉、联属部分”组成,而“经脉”则有“十二正经(又有三阴三阳经脉构成)、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有“十五大络、浮络、孙洛”构成;“联属部分”也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四气街”三部分。
可见,“天人合一”下的“三元结构”和儒家理念中的“三才观”都成为《内经》经络理论建构时所借用的思维路径。
4.《内经》经络理论的形成路径只要认真研读《内经》中的相关原文,就不难发现其中经络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早期阶段(暂定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部有关经脉知识的帛书时期)、逐渐向理论成熟阶段,以及理论成熟阶段。
经络的早期认识5.保留早期十一经脉的认识《内经》呈现了经络知识的早期不成熟的认识,认为只有11条经脉,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之“阳中之太阳,心也。
其原出于大陵”,显然,此时仍是11经脉,无“手少阴经”。
6.11经脉并向12经脉过度的认识阶段《灵枢·邪客》曰:“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
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当作‘客’)也。
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
”此时解释了《内经》经络理论形成早期为何只有11经脉的理由,也回答了为何《灵枢·本输》原文言“心”的经脉,而腧穴却是后来形成的“心包经”的腧穴之理由。
7.保留经脉早期命名的遗痕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部帛书对经脉的命名显然早于《内经》,如《阴阳十一脉灸》“钜阳脉”“少阳脉”“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大阴脉”“少阴脉”“厥阴脉”等。
《足臂十一脉灸经》凡循行于下肢者,以“足”名之,有“足”之“太阳”“阳明”“少阳”,“足”之“少阴”“太阴”“厥阴”。
循行上肢者,以“臂”名之,有“臂”之“太阴”“少阴”,“臂”之“太阳”“少阳”“阳明”(“足”6经,“臂”5经)。
《灵枢经》保留该命名的遗痕,如《寒热病》有“臂阳明”“臂太阴”称谓。
《阴阳十一脉灸经》有“钜阳脉”之说,而《素问》保留其遗痕,如《五脏生成》《热论》《厥论》有“巨阳”(分别指手太阳、足太阳脉)称谓。
8.经脉向心性走向阶段的认识长沙马王堆2部帛书记载的经脉走向均为向心性分布,复习《内经》的相关原文后就能发现,其仍保留有早期阶段的认识。
如《本输》曰:“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肺手太阴经也”,以及“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根结》)等篇论均如此。
9.《内经》经络理论的成熟之所以说是《内经》使经络理论走向成熟的理由:(1)经脉名称的命名完成。
《灵枢经》的《经脉第十》为其标志,十二经脉名称完备。
(2)确立了十二经脉与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枢·经脉》)。
(3)明确了经脉之间的表里络属关系(《灵枢·经脉》)。
(4)《内经》在“圜道”哲学思维引领下,完成了十二正经走向交接规律的总结。
如:“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构建了十二正经走向交接规律知识。
(5)《内经》在“圜道”哲学思维引领下,十二正经流注次序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