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保留有经络知识发生的早期认识,可以窥测其从早期逐渐向理论成熟时期的发生路径。在我们言说经络理论时,应当对《内经》中该理论发生过程有所知晓。

一、《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

1.解剖知识为经络理论建构的出发点

《黄帝内经》中经络的发现、经络理论的形成,“解剖学知识”的参与是不争的事实。如《灵枢·经水》曰:“经脉十二者……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皆有大数。”《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在《灵枢·血络论》及《素问·刺腰痛论》的相关原文均能明确地告诉人们,经络理论的形成与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应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就是《内经》中常用“脉”“经脉”“血脉”等属于解剖学概念予以表述的缘由。

2.临床经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基础

临床实践经验知识的积累是《内经》构建所有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经络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如《灵枢·经脉》之“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

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血络论》中的“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以及《素问·刺腰痛论》所记载的“刺解脉……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内容,无一不是临床实践知识在经络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实际记录。早期文献记载涉及四种古老的医疗手段:灸法、砭术、导引术、刺法,而人们当时认识的经脉则是这几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和基础,正因为《内经》中的经络理论逐渐趋于成熟,所以这一认识体现得尤为明显。

3.长期生活体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源头

《内经》中的腧穴知识是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现和形成,多来自于民众的切身体验。《内经》传载的“砭刺”技术、“九针”刺治技术、艾灸疗法、放血疗法、按摩治病技术、药物贴敷技术(《灵枢·经筋》)等外治方法,都是通过对人体肌表的刺激,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在进行各种体表“刺激”时,被施治者就会有种种不同的“感应现象”,即所谓“痠、麻、胀、痛”等切身感受的体验,即所谓“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灵枢·经筋》)的反复表达,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灵枢·五邪》);“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灵枢·癫狂》)等。这些原文所载内容,既是临床实践知识积累的事实,也提示《内经》依据长期施针时患者针刺局部的“痛”“快”等感觉,确定针刺腧穴并构建腧穴知识的事实。正是在反复的切身体验和长期临床经验知识的积累基础上建构的经络理论、腧穴知识,至今仍然能够指导临床治疗取效如神,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4.天文历法为经络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思维空间

“不懂天文历法的文化继承,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瞎子摸象’,二是‘树林中捡叶子’。两种现象,一个结果—不及根本。不懂天文历法的文化批判,只有一个结果:只能是大门之外的呐喊”。学习《内经》中的经络知识也不例外。

二、十二经脉与“十二辰”

“人之合于天道……阴阳诸经而合之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灵枢·经别》)。原文所说的“十二辰”中的“辰”,其本意是指日、月运行的交会点,即所谓“日月之汇是谓辰”(《左传·昭公七年》)。这是应用了古代天文学的相关学问,是古人为了度量日月星辰的循行状态而对特定时空区位划分后计量的表达,是对时间空间区位的规定,因而有其特定的时间及方位之内涵。

1.十二经脉与十二月

“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灵枢·阴阳系日月》)。《内经》成书之前的《臂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都是11条经脉,《灵枢经》许多篇目中还保留其痕迹,如《灵枢·本输》论经脉的“五腧穴”时,就只有11条,书中虽有“心经”的“井、荥、输、经、合”五腧穴,但实际为“心包经”。可见,《内经》是在天文历法背景下,完善为十二经脉的,上述援引《灵枢·经别》的原文就充分体现这一观点。

2.二十八脉与二十八宿

但凡《灵枢经》中涉及二十八脉内容时,无不受天文学中“二十八宿”观念的影响。如“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灵枢·卫气行》),所以在计量人体经脉总长度时,就只取左右手足三阴三阳经脉(24脉)、任督二脉、阴阳蹻脉(计4脉),用二十八脉以应“二十八宿”之数(《灵枢·脉度》),并以此为依据,度量人体卫气沿着经脉昼夜循行状态的。

3.经气运行理论与“天周”

“天周”也称“周天”,天文学上以地球围绕太阳循行一周的大圆(365又1/4日)三百六十度称为周天。此即《礼记·月令》孔颖达疏:“星既左转,日则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旧星之处。即以一日之行而为一度计,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数也。”《内经》在构建经络理论时多次应用“天周”知识,如“天周二十八宿……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于于头,循项下足太阳……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于阴分,常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灵枢·卫气行》)。

另外,如“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素问·气穴论》),以及“月生”“月死”为“痏数”的刺治方法(《素问·缪刺论》),均是在相关历法知识背景之下构建其理论。凡此等等,足见天文历法知识在《内经》经络理论建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哲学的参与使经络知识上升为系统理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任何科学知识的形成,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哲学知识参与,经络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

1.圜道观与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圜道”观早在《周易》《尚书》中已有体现,经过先秦诸子们的丰富和发展,于战国末期,由思想家吕不韦第一次确立并予以系统地阐述和抽象,升华到理性层面。

何谓“圜道”?即指宇宙万物自在的循环运动规律。今人将其径直表达为“圆运动”。“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此为人体经脉结构之“圜道”。正因为人体的经脉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形态结构,所以经脉之中循行的气血也必然是“循环不休,往复不已”的。

2.阴阳理论与经络理论的建构

阴阳理论对经络理论结构的影响是深刻的,如十二经脉的阴阳属性确立和命名即是其例。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观念指导下,将属于五脏的经脉命名为“阴经”,属于六腑的经脉规定为“阳经”,再在阴阳“一分为三”的背景下,产生了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于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表里关系、隶属关系等理论。

3.“天人合一”与经络理论建构

“天人合一”五重意涵中的“天人同构”,二元结构(阴阳结构)、三元结构(三阴三阳结构)就充分予以体现。如“经络系统结构”是由“经脉、络脉、联属部分”组成,而“经脉”则有“十二正经(又有三阴三阳经脉构成)、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有“十五大络、浮络、孙洛”构成;“联属部分”也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四气街”三部分。可见,“天人合一”下的“三元结构”和儒家理念中的“三才观”都成为《内经》经络理论建构时所借用的思维路径。

4.《内经》经络理论的形成路径

只要认真研读《内经》中的相关原文,就不难发现其中经络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早期阶段(暂定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部有关经脉知识的帛书时期)、逐渐向理论成熟阶段,以及理论成熟阶段。

经络的早期认识

5.保留早期十一经脉的认识

《内经》呈现了经络知识的早期不成熟的认识,认为只有11条经脉,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之“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显然,此时仍是11经脉,无“手少阴经”。

6.11经脉并向12经脉过度的认识阶段

《灵枢·邪客》曰:“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当作‘客’)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此时

解释了《内经》经络理论形成早期为何只有11经脉的理由,也回答了为何《灵枢·本输》原文言“心”的经脉,而腧穴却是后来形成的“心包经”的腧穴之理由。

7.保留经脉早期命名的遗痕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部帛书对经脉的命名显然早于《内经》,如《阴阳十一脉灸》“钜阳脉”“少阳脉”“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大阴脉”“少阴脉”“厥阴脉”等。《足臂十一脉灸经》凡循行于下肢者,以“足”名之,有“足”之“太阳”“阳明”“少阳”,“足”之“少阴”“太阴”“厥阴”。循行上肢者,以“臂”名之,有“臂”之“太阴”“少阴”,“臂”之“太阳”“少阳”“阳明”(“足”6经,“臂”5经)。《灵枢经》保留该命名的遗痕,如《寒热病》有“臂阳明”“臂太阴”称谓。《阴阳十一脉灸经》有“钜阳脉”之说,而《素问》保留其遗痕,如《五脏生成》《热论》《厥论》有“巨阳”(分别指手太阳、足太阳脉)称谓。

8.经脉向心性走向阶段的认识

长沙马王堆2部帛书记载的经脉走向均为向心性分布,复习《内经》的相关原文后就能发现,其仍保留有早期阶段的认识。如《本输》曰:“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肺手太阴经也”,以及“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根结》)等篇论均如此。

9.《内经》经络理论的成熟

之所以说是《内经》使经络理论走向成熟的理由:

(1)经脉名称的命名完成。《灵枢经》的《经脉第十》为其标志,十二经脉名称完备。

(2)确立了十二经脉与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枢·经脉》)。

(3)明确了经脉之间的表里络属关系(《灵枢·经脉》)。

(4)《内经》在“圜道”哲学思维引领下,完成了十二正经走向交接规律的总结。如:“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构建了十二正经走向交接规律知识。

(5)《内经》在“圜道”哲学思维引领下,十二正经流注次序的总结。如:“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肝足厥阴之脉……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灵枢·经脉》),以及“故气从太阴出……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灵枢·营气》),构建了十二正经流注次序理论。

(6)《内经》凝练了经络的生理机能。综合《灵枢经》和《素问》中有关经络知识的原文之后,不难理解其中对经络系统机能的认识,其机能活动不外乎有:①沟通联系作用。经络在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中,起到了沟通联系的作用,体现在脏腑与体表的联系、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脏腑之间的联系、经脉之间的联系。②运输渗灌作用。运输渗灌气血,使各脏腑、五体、官窍及经络自身得到气血的充分温煦、濡养,而能发挥其各自的功能。经脉作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运输气血,以及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五体官窍及经脉自身的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一是传

递生命信息,沟通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反映和调节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状态,交换、协调人体生命活动的每个进程;二是将肌表受到的各种治疗刺激的信息,传递至病变的内脏,根据治疗刺激的性质和强度的不同,产生或补或泻以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三是将内脏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的信息传达于体表,反映出不同的征象,这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主要生理基础。④调节作用。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和传递作用,能够调节各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状态。经络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双向性调节,表现出“适应原样效应”。

(7)《内经》总结了经络的相关病理,沿用并改造了早期对经络病理的表述方法。①对早期经脉病证格式的表述,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臂足十一脉灸经》用“其病”格式表达,而《阴阳十一脉灸经》则用“是动则病…是xx脉主治”以及“其所产病”格式表达。而《灵枢·经脉》则用“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者”等格式表达经脉病证的。②对经脉病症发生机理的总结趋于完善。《臂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每一经脉病症,多以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为主,偶尔涉及相关内脏失调所致之证。而《灵枢·经脉》既保留了经脉循行部位出现的病症,也重视各经联属脏腑失常所致病症。

(8)经脉病症的诊察方法更加详备并创立了“人迎寸口二部合参诊脉方法”。《内经》对经脉病症的诊察方法有“望络脉法”(《灵枢经》

的《经脉》《四时气》《五色》等)以及“人迎寸口二部合参诊脉法”,运用对比的方法,分别判断阳经、阴经的虚实病证。这一诊脉方法及原则是“气口候阴,人迎候阳”(《灵枢·四时气》)。

(9)确立了经脉病症的临床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治疗原则如:“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治疗方法有刺法、灸法、放血、按摩、贴敷等。

此处仅从《内经》中经络理论发生及其发生路径予以简要归纳,以期对经络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黄帝内经灵枢全文原著

精心整理经筋第十三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_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 上乘_ 于右, _ 命曰季秋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中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其支者,绕

2019尔雅走进黄帝内经最新答案期末考试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一)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分 2 【单选题】《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黄帝,下面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分 4 【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保留至今的医学经典有()。 ?A、 ?B、

?D、 我的答案:D得分:分 2 【单选题】 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了三部内外经外,还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分 3 【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我的答案:√得分:分 4 【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我的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三)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分 2 【单选题】一般认为,()是最早的儿科医学典籍。 ?A、

?C、 ?D、 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单选题】 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分 4 【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我的答案:×得分:分 《黄帝内经》概论(四)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黄帝内经》的()。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分 2 【单选题】《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运六气的内容是由唐代医学家()重新编纂《素问》加进去的。() ?A、 ?B、 ?C、

黄帝内经·经脉原文

黄帝内经·经脉原文 【题解】本篇详述了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分布和循行情况,以及十五络脉的名称、循行路径及其虚实病候的表现。全篇内容,都着重在说明经脉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所以篇名叫做经脉。 【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日禁脉[1]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黄帝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日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日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提要】本段阐述了人体的形成过程以及经脉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1]禁脉乃禁服之误,其意就是指《灵枢》的《禁服》篇;凡刺之理等六句皆载于此篇。因该篇记载了黄帝授书于雷公时所说的话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故雷公在这里以此发问。 【白话解】雷公问黄帝说在《禁服》篇中,您曾说过,要掌握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应该熟悉经脉系统,了解经脉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经脉之长、短、大、小的标准,明了绎脉在内依次与五

脏相属,在外分别与六腑相通的关系。对于这些道理,我愿意听您更详细、更全面地讲解一下。 黄帝说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首先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此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道作为营藏气血的处所,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如此,人的形体就长成了。人出生以后,五谷人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而使生命维持不息。 雷公说我希望能够全面地了解经脉的起始所在及其在周身循行分布的情况。 黄帝说经脉不但能够运行气血,濡养周身,而且还可以用来决断死生,诊断百病,调和虚实,治疗疾病,所以不能不通晓有关它的知识。 【提要】本段介绍了肺经的循行路线,所属之是动病、所生病,以及其经气盛、经气虚时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白话解】肺的经脉手太阴经,起始于中焦胃脘部,向下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大肠腑,然后自大肠返回,循行环绕胃的上口,向上穿过横膈膜,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肺脏,再从气管横走并由腋窝部出于体表,沿着上臂的内侧,在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前面下行,至肘部内侧,再沿着前臂的内侧、桡骨的下缘,人于桡骨小头内侧、动脉搏动处的寸口部位,上至手大指本节后手掌

中医养生:黄帝内经 中的养生论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渊薮,其主要著作者为黄帝的医药顾问岐伯以及岐伯学派的弟子们。《黄帝内经》全书162篇中有40多篇的内容涉及研究人体生命的变化规律,探讨衰老的机理,寻找增强生命活力以及防病益寿的方法等系统的养生理论,成为中医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养护生命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四时养生、情志调摄、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导引养生等等,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四时养生、调摄情志,以及治未病。 四时养生即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中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四季的交替,昼夜晨昏的变化,都可能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养生基本的原则就是顺应自然,依据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人们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就要配合自然界的生发之气,晚睡早起,广歩于庭,舒缓形体;夏季阳气隆盛,万物开花结果,人类也要晚睡早起,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随便发脾气;秋天气候转凉,阳气开始收敛,人要早睡早起,收敛神气,尽量使自己的心志安宁;冬天为闭藏之令,万物处于秘藏,人宜晚睡晚起,不能过分张扬发散,要注意保暖,不要使阳气受损。《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还提出了一个相当著名的观点,叫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时下流行的“冬病夏治”之法,就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产物。 调摄情志古称之为“养性”。“养生莫若养性。”一般而言,性情开朗,心理健康者不易患病,即使患了病也比较容易康复;而性情抑郁,心理不健康者则比较容易患病,患了病也相对不容易康复。《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这里所说的“独立守神”,以及后文所说的“去世离俗,积精全神”、“适嗜欲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内无思想之患,以愉悦唯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等等,都是教人要建立健康人生理念、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胸怀开阔、淡泊名利,与人为善,知足常乐,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治未病的原话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论》篇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现今蓬勃开展的治未病活动,其理论渊薮即在于此。其实“治未病”一词在《内经》中出现的不止一处。《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可见“治未病”的内容,不仅在于强调养生,防病于

智慧树知到《黄帝内经》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下列哪两部书构成了《黄帝内经》 A. 脉学和素问 B. 灵枢和脉学 C. 素问和灵枢 D. 针经和难经 E. 道藏经和脉经 正确答案:素问和灵枢 2.【单选题】《灵枢经》之名最早出自于 A. 晋朝皇甫谧 B. 唐朝王冰 C. 东汉张仲景 D. 西汉刘向 E. 南朝全元起 正确答案:唐朝王冰 3.【多选题】下列哪些西汉文化特征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黄老之学 B. “天论”观点 C. ”重土“思想 D. ”重阳“思想 E. 气化理论 正确答案:“天论”观点###”重土“思想###”重阳“思想

4.【单选题】《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何书 A. 伤寒杂病论 B. 针炙甲乙经 C. 神农本草经 D. 脉经 E. 史记 正确答案:伤寒杂病论 5.【单选题】《黄帝内经》认为,学习经典的方法可概括为 A. 诵 B. 解 C. 别 D. 明 E. 彰 正确答案:诵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此处“本”指 A. 阴阳 B. 五行 C. 精气 D. 五脏 E. 病机 正确答案:阴阳

2.【多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的走向是 A. 出上窍 B. 走五脏 C. 发腠理 D. 归六腑 E. 实四肢 正确答案: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 3.【单选题】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 A. 阴虚阳亢 B. 气血上冲 C. 风中经络 D. 痰迷心窍 E. 热闭心包 正确答案:阴虚阳亢 4.【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髓生肝”的含义是 A. 髓生血 B. 肝内多髓 C. 肾生肝 D. 髓养肝 E. 髓赖肝养 正确答案:髓养肝 5.【单选题】在五行相克理论中,“土”的“所胜”之“子”是

黄帝内经·经脉(10)原文

黄帝内经·经脉(10)原文 经脉(10) 【按语】对于本节中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一句,马莳认为其意是指其通常可以见到的,只有足太阴脾经的经脉经过于足部外踝上方的那一部分;而张介宾则认为足太阴应当改作手太阴,此句的意思应该是指其通常可以见到的,只有手太阴肺经的经脉经过于手外髁骨之上的那一部分。因下文中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等句,从侧面证明了在经脉之中只有手太阴肺经的经脉是可以在体表被诊察到的,所以在马、张两人的注释中,以张氏的见解较为合理。此外,踝字也并非都是指脚踝的意思,如前文中在介绍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路线时,就有出踝中之句,而这里的踝字就是指手腕后方尺侧部隆起的骨头,而非脚踝,其意与髁相通。所以,本注释从张氏之说。 【原文】雷公日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日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日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日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

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经脉病变和络脉病变的诊治方法。 【注释】[1]绝道就是别道的意思,也就是指与经脉循行路径不同的循行道路。 【白话解】雷公问怎样才能知道经脉或是络脉之中发生了病变呢?黄帝说经脉隐伏在内,因此即使其发生了病变,在体表常常也是看不到的,其虚实的变化情况只能从气口部位的脉象变化来测知。而在体表可以看到的那些经脉的病变,其实都是络脉的病变。 雷公说我还是不能明白这样做的道理。黄帝说所有的络脉都不能通过大关节所在的部位,因此在走行到大关节的部位时,络脉都要经过经脉所不到的地方,出于皮表,越过大关节后,再入里而与经脉相合于皮中,此外,它们相合的部位还都会在皮表部显现出来。因此,凡是针刺络脉的病变,都必须刺中其有瘀血结聚的地方,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对于血气郁积的病证,虽然它还没有出现瘀血结聚的现象,但也应该尽快采用刺络的方法去进行治疗,以泻除其病邪而放出其恶血;如果把恶血留在体内,就会导致血络凝滞、闭塞不通的痹证。在诊察络脉病变的时候,如果络脉所在的部位呈现青色,那就表明它是寒邪凝滞于内,气血不通而痛的病证;如果络脉所在的部位呈现红色,那就表明它是体内有热的病证。例如,胃中有寒的病人,其手鱼部的络脉大多都会呈现出青色;而胃中有热的病人,其鱼际部的络脉就会呈现出红色。络脉所在部位突然呈现出黑色的,那就说明它是留滞已久的痹病。络脉所在部位的颜色时而发红、时而发黑、又时而发

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四单元血气精神 (6学时) ●灵枢·本神 ●灵枢·营卫生会 ●灵枢·决气 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第四单元血气精神 血气精神是人体生命的根本,《灵枢·本藏篇第四十七》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精源于先天,赖后天不断培育。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能反映脏腑气血盛衰。血属阴,气属阳,血与气互根互用。精属阴,神属阳,精能化气生神。血气精神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健康。因此,血气精神是《内经》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血足气旺精充神茂,是健康的保证。调养血气精神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论述了神的概念及其分类,精气津液血脉的生成、运行和功能等内容。 【教学要求】 1.掌握神的概念及针刺必本于神的意义,掌握五脏与神的关系。熟悉神的产生及人的思维过程,了解情志失调失神伤脏而致病。 2.掌握营卫之气的生成与会合、三焦的生理功能及汗血同源的道理,了解营卫与睡眠的关系。 3.掌握精、气、津、液、血、脉的基本概念,生理作用及病理变化;熟悉六气与水谷精气的关系。 4.熟悉血气精神、经脉、卫气、志意的生理作用;理解脏与腑的生理功能,“人之常平”的特征。 5.熟悉营气、卫气、宗气的生成和作用。 【教学内容】 1.针刺本于神的临床意义。 2.神的概念,神的产生及人的思维过程。

3.五脏与神的关系。 4.情志失调伤神伤脏的病证及五脏虚实的病证。 5.“六气”的概念和生理作用;“六气”脱的病理表现;“六气”化源与胃的关系。 6.营卫之气的生成与交会;营卫与睡眠的关系。 7.上、中、下三焦的生理功能。 8.汗和血的关系。 9.精、气、津液、血、脉的概念及生理、病理。 10.血气精神、经脉、卫气、志意的生理作用;脏与腑的生理功能,“人之常平”的特征。 11.营气、卫气、宗气的生成和作用。 【教学时数】6学时。 原文导读 《灵枢?本神第八》 [篇解] 本,即本原、根本。引申为推求之意。 神,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神,指精神活动,是心的主要功能,并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心神。 广义的神,指心神,肝、肺、脾、肾等脏所主的魂、魄、意、志,以及思、虑、智、忆等精神思维活动。 本篇论神以广义之神为主,且篇首即提出“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理论观点,故篇名以“本神”命之。 [主要内容]

黄帝内经与中医养生

《黄帝内经》与中医养生 课程背景: 当代企业家,物质生活丰富,但是健康堪忧、精神生活质量欠佳。随着经济高速增涨、世风日益浮躁,如何独善其身,获得一份清静与悠然自得,实属难得。? 企业家更需要注重修身养性,营造企业家的精神家园,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领导者,体悟人文情怀,明彻道德修养,另辟人生境界。? 易医同源,周易、中医、儒释道哲学同出一家,内圣外王,企业家更需要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式管理”智慧。? 【领袖养生术】五行流通,修身养性。 以中医的调理方法,切入领导者“亚健康”症结。用五行定位身心系统,全面革新西方养生概念。以传统文化诊断病源,为领袖疗病养生。深刻领会“诊病、探源、调理、痊愈、预防”五步口诀。 课程资料: 《黄帝内经》、《道德经》、《心经》、《周易》、《论语》、《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课程特色: 1,体验式 ①融汇贯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体会“天人合一”的心灵修炼,提升国学素养。 ②体验中医经络按摩、掌纹诊病“望闻问切”方法。 ③应用表格现场测试自己的五行人格类型。 ④“学、用、教”的阶段性实用国学教学方法。 2,趣味性 ①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五行人格类型分析。 ②了解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哲学的养生养心方法。 ③基因与命运、性格的因果关系。 ④调整风水环境改变“气场”来养生。 ⑤四柱命理学中的阴阳五行养生方法。 课程大纲 一、《黄帝内经》的中医养生智慧 1、《黄帝内经》简介; 2、《易经》与《黄帝内经》的渊源; 3、中医对健康概念的阐述; 4、中医养生与儒释道三教“精气神”养生; 5、中医的八种“体质”类型与养生方法; 6、“元气”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7、中医养生智慧——医理三原则; ①“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预防

尔雅选修课 走进《黄帝内经》 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 1 ()写的《中国医学思想风土·黄帝内经》。 窗体顶端 A、夏目漱石 B、村上春树 C、山田庆儿 D、渡边淳一 我的答案:C 2 由于夏天出汗过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来的小红疹,叫做()。 窗体顶端 A、疮 B、渣 C、疿 D、痤 我的答案:C 3 下列和听声音诊断有关的症状中病因属于中气不足的是()。 窗体顶端 A、说话语无伦次,不避亲疏,胡言乱语

B、声音沉闷,其声不扬,说话瓮声瓮气 C、说话声低微,有气无力,断续 D、以上都不是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4 养生的最高原则是()。 窗体顶端 A、补药 B、掌握方法 C、锻炼身体 D、顺应自然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5 六淫邪气中不包括()。 窗体顶端 A、风 B、寒 C、雨 D、暑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6 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窗体顶端 A、224 B、216 C、220 D、196 我的答案:B 7 ()时期强调阳气的重要作用。 窗体顶端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清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8 ()写的《针灸甲乙经》。 窗体顶端 A、张仲景

B、华佗 C、皇甫谧 D、刘向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9 银翘散中淡竹叶的作用是()。 窗体顶端 A、利尿 B、除湿 C、发汗 D、排毒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10 只有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才能避免虚邪贼风。窗体顶端 A、各从其欲 B、心安而不惧 C、避之有时 D、气从以顺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1 其生五,其气(),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窗体顶端 A、一 B、三 C、五 D、七 我的答案:C 12 对于人身体来说,清扬之气应该在()。 窗体顶端 A、中窍 B、下窍 C、上窍 D、全身上下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3 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窗体顶端 A、《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经脉(4)原文

黄帝内经·经脉(4)原文 经脉(4) 【注释】[1]心系就是指心脏与其他脏腑相联系的脉络。 [2]锐骨就是指掌后尺侧部隆起的骨头。 [3]嗌干嗌,音易,就是指食道的上口。嗌干,就是指食道上口之咽喉部有干燥的感觉。 [4]臂厥就是指因手臂的经脉之气厥逆上行而导致的病证。 【白话解】心的经脉手少阴经,起始于心中,从心出来以后就联属于心的脉络,然后就向下贯穿横膈膜,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小肠腑;它的支脉,从心的脉络向上走行,并挟行于咽喉的两旁,此后再向上行而与眼球连络于脑的脉络相联系;它直行的经脉,从心的脉络上行至肺部,然后再向下走行而横出于腋窝下,此后再向下沿着上臂内侧的后缘走行,且循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后方,一直下行而至肘内,再沿着前臂内侧的后缘循行,直达掌后小指侧高骨的尖端,并进入手掌内侧的后缘,再沿着小指内侧到达小指的前端,而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衔接。 手少阴心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咽喉干燥,头痛,口渴而想要喝水等症状,这样的病证就叫做臂厥证。手少阴心经上的腧穴主治心脏所发生的疾病,其症状是眼睛发黄,胁肋疼痛,上臂及下臂的内侧后缘处疼痛、厥冷,掌心处发热、灼痛。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

足的就要用补法;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寸口脉的脉象要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两倍;而属于本经经气墟弱的,其寸口脉的脉象反而会比人迎脉的脉象小。 【原文】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1]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牖外后廉,出肩解[2],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颐[3]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嗌痛颔[4]肿,不可以顾,肩似拔,牖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5],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脘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小肠经的循行路线,所属之是动病、所生病,以及其经气盛、经气虚时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注释】[1]踝即指手腕后方尺侧部隆起的骨头。 [2]肩解就是指肩关节后面的骨缝。 [3]颛音拙,是指眼眶下的部位,其中还包括彭骨所连及的上牙床的部位。 [4]颔音汗,指下颌骨正中下方的空软部位,即平常所说的下巴

黄帝内经原文与翻译

黄帝内经原文与翻译 皇帝内径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 被称为医之始祖。 下面给大家带 来黄帝内经 原文与翻译。欢迎阅读! 黄帝内经原文与翻译 上卷 素问篇 上古天真论 【本章要点】 一、 说明养生的积极意义。 不仅可以预防疾病, 而且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措施。 二、具体指出养生的方法:精神上的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节;环境气候的适 应;体格的锻炼。 三、人生的生、长、衰、老过程,以及生育的功能,主要关键都决定于肾气 的盛衰。 四、 举出四种养生者的不同养生方法和结果, 来启示人们注意养生祛病延年。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①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 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术数②,食饮有节,起居 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 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惔虚无③,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 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 婬邪不能惑其心, 愚智贤不肖, 不惧于物, 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④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10.28整理 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0分,每空1分) 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4、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5、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20分,每题1分)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A、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内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A、主传导糟粕 B、分清泌浊 C、化生水谷精气 D、化生营气 E、以上均不是 8、《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肾气虚的症状是() A、耳鸣 B、形寒 C、手足厥冷? D、面白 E、腰膝痠软 9、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是由于() A、肾不化气 B、肝失疏泄 C、肺失宣降 D、膀胱不藏 E、气化失常 10、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A 风池 B 风府 C 百会 D 大椎 E 阳维脉 11、《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C、烦满喘而呕 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E、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12、《素问直解》的作者是() A、张志聪 B、王冰 C、高世栻 D、全元起 E、滑寿 13、《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之“两虚”是() A、自然界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B、虚邪贼风和人体正气虚; C、异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D、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虚; E、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4、“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筋痿 B、骨痿 C、脉痿 D、肉痿 E、痿躄 15、《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 A、肠蕈 B、石瘕 C、石水 D、鼓胀 E、皮水

黄帝内经·五色原文

黄帝内经·五色原文 【题解】五色,系指面部青、赤、黄、白、黑五种色泽。因文中主要阐述了通过观察面部五色的变化来诊断疾病,故称为五色。 【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日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日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雷公日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日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1],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雷公日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日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雷公日官五色奈何?黄帝日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提要】本段说明了颜面各部的名称,提出了五色主病的重要学术观点。 【注释】[1]王宫在于下极张介宾注下极居两目之中,心之部也,心为君主,故日王宫。 【白话解】雷公向黄帝问道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台垮曲油从日日皆幸事。黄帝回答说明堂就是鼻,阙就是两眉之间的部位,庭就是前额部,蕃就是两颊的外侧,蔽是耳前方的部位。以上所谈到的明堂、阙、庭、蕃、蔽这些部位的正常现象应该是端正、宽大、丰满,

远离十步以后还能看得清楚。如果观察到某个人有以上的表现,他的寿命一定会达到一百岁。雷公问怎样辨别面部五官的表象呢?黄帝回答说鼻的正常表现应是鼻骨高起,端正而平直。五脏在面部的相应部位,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面部的中央。六腑在面部的相应部位,列于五脏部位的两旁。头面的情况反映在两眉之间和前额,心的情况反映在两目之间的下极。胸腹中的五脏安定平和,五脏真气所化生的五色,正常地反映到面部,不出现异常的色泽,鼻部的色泽也明润。所以辨别脏腑的情况,怎么能不辨别面部五官的表现呢!雷公问您能给我讲讲不从观察五官诊察疾病的情况吗?黄帝回答说五色在面部的表现,有其固定的位置。如果在某个部位出现色泽隐晦如陷骨中的,就必定是发生了疾病。如果五色出现在相乘的部位上,即子色出现在母位,即使病情很重也不会死亡。雷公问怎样通过观察五色来诊察疾病呢?黄帝回答说青色和黑色主痛,黄色和赤色主热,白色主寒,这就是通过观察五色变化来推断疾病的大概情况。 【原文】雷公日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日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提要】本段提出了色脉结合诊病的观点。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诠释_百度文库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诠释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是中医长寿之道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理论。总结了两千年以来古代人类养生长寿的经验,对养生之道做了高度的概括。如在《索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笔者以此为基础,诠释对中医养生的认识,使古老的中医养生之道发扬光大,为当今人类的健康造福。1 《黄帝内经》中的法于阴阳云:“提挈天地,把握阴阳……”,这一理论作为养生防病的思想,更主要是要认识到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并遵从这一规律。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这一观点主要阐明了“气候与养生长寿”的关系和“环境对养生长寿”的影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具体论述了顺应四时阴阳、调摄精神的养生方法,是“法于阴阳”思想的具体体现,四时阴阳的盛衰消长,表现为自然景象、气候各异,使万物生长收藏。在自然界中,人必须要适应四时之气,方能使自身的阴阳之气得以平衡。又以顺四时而养生长收藏之气来论述“法于阴阳”的精神实质。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以适应阳气的生发,生机萌动,万物生发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色,人类精神活动要愉快无杀罚夺之意,即为“养生之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适应夏季阳气的隆盛、万物蕃秀之特点,精神焕发,热情洋溢,亦谓“养长之道”。“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万物收成,天气劲急,地气清肃,阳气收敛。则应早卧早起,意志安宁,精神收敛于内,以缓解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即“养收之道”。“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阳气闭藏,必得太阳升起方可起床,方可避免阴寒之气的侵袭,故日:“去寒就温”,即“养藏之道”。总之,所述是对“法于阴阳”养生原则的全面阐释,也是人们最应遵循的养生法则。2《黄帝内经》中的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合于术数”是养生重要法则之一。合,即为调和。术乃为修生养性之法。“合于术数”是指要掌握养生健体之术,中医养生术,种类繁多,有走路、导引按摩、叩齿漱津、五禽戏、太极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背诵条文

《黄帝内经》 第一单元宝命全形 1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2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4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第二单元阴阳应象 1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宝命全形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一单元宝命全形 (2学时) ●素问·上古天真论(2学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导自学) ●灵枢·天年(指导自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第一单元宝命全形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即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 宝命,珍惜生命之意;全形,保全形体之意。 宝命全形,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养生、摄生、道生。 本单元主要讨论《内经》的养生思想和方法等问题。 【教学要求】 1.掌握养生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熟悉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生理过程和肾气的作用。理解补肾法对延缓衰老的意义;调理冲任与生殖机能的关系。 2.熟悉“四气调神”的养生之道及违背四时阴阳所产生的病变;掌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涵义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 3.熟悉古人对生命形成的认识;掌握人之寿夭的根本因素;了解人之生长壮老的过程。 【教学内容】 1.上古之人长寿及《内经》时代人早衰的基本原因。 2.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3.人体生长壮老的自然过程,肾气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 4.“四气调神”的养生之道。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预防医学思想。 6.“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 7.人始生的物质基础。 8.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9.脏腑功能活动与人之生长壮老及寿夭的关系。 一、原文导读 《素问·上古天真论》 [篇解] 上古:即远古,指人类生活的早期时代。以周代而言,上古指史前的远古时期。王冰注:“玄古也。”玄,远也。 天真:有三说,即:

1、指自然、纯真、质朴无邪的天性。《素问直解》注:“天真者,天性自然之 真,毫无人欲之杂也。” 2、指人体禀赋的自然寿命。又称“天年”、“天寿”。 3、即指先天真元之气。 本篇主要讨论了上古之人,保养天真以祛病延年的原则、方法、道理以及先天真气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故以“上古天真论”名篇。 [内容提要] 1、养生的主要法则及其与健康长寿的关系。 2、从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及生殖功能方面的客观规律,强调肾气在生命过程 中的主导作用。 3、举四种养生家为例,说明各种养生原则、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养生的原则、要求及其对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重要意义。 2、掌握肾气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保养精气神与寿命的关系。 4、背诵原文: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以其德全不危也。” “女子七岁,肾气盛,……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原文] 一级 101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校注] 1、春秋:指年龄。 2、时世异也?人将失之耶:将,犹“抑”也,还是之意。意为这是时代不同 造成的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呢?

黄帝内经练习题与答案

黄帝经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阴在,();阳在外,()。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实则()。 4、怒则气逆,甚则()及飧泄,故()。 5、肝者,(),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 6、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实则()。 7、恐则精却,却则(),闭则气还,还则(),故气不行矣。 8、心者,(),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 9、《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则复,多食则(),此其禁也。 10、形不足者,温之(),精不足者,补之()。 11、《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病为本,(),标本不得,(),此之谓也。 12、《素问·举痛论》曰:惊则(),神无所归,(),故气乱矣。 13、《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之官,()出焉。 14、《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故精自生,()骨肉相保,()。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浊气在上,则生()。 二、单选题 1、《黄帝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 A 、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黄帝内经对现代养生的详细解说

黄帝内经对现代养生的详细解说 它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医事活动。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的医学宝典给我们介绍了中如何正确养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关于在《黄帝内经》的介绍中如何养生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黄帝内经》里介绍的何为养生法于阴阳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 人在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规律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调养阴气。 高世拭曰:“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 指出在指导养生中,应顺应四时阴阳特点来保健。 举夏季为例,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人体要顺应阳盛长养之气的特点,使心气长旺,提高抗病能力。 应锻炼形体,坚持室外活动,行日光浴。 调节情致,积极进取,勿生懈惰厌倦之心,以使阳气宣散于外。 调节起居,晚睡早起,午睡不可太久,注意避暑,尤忌过于趋凉。 调节饮食,宜清淡,忌油腻,多食营养丰富的蔬菜、瓜果之类,但不宜过凉。 和于术数就是说进行运动养生一定要坚持“和的原则,既不能太过,也不要不及。

即恰当地运用各种运动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不但强调以“静养神,同时也非常重视以“动养形体(动以强身)。 所谓动,就是指各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方法,也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术数,它包括了吐纳,导引,按跷,散步以及各种体育活动。 《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正如健康谚语所云:“常锻炼,抗衰老,量力行,勿过劳。 饮食有节饮食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保持机体健康的一大要素。 首先应“谨和五味,食宜清淡。 《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多样化饮食,极力反对偏食、偏嗜五味。 主张人体生命必须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饮食五味对五脏具有滋养作用,但如果过于偏嗜某一味,就会造成五味失衡,营养失调,而对身体产生危害。 所以,在日常饮食以及饮食养生中,五味调和是最基本的法则。 故《素问·生气通天伦》一再强调指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现代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倡导“三少一多即少脂,少盐,少糖,多

黄帝内经原文翻译160

原文: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 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①,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翻译:凡是关于针刺的理论和方法,都在《终始篇中有了详尽而明了的阐述。明确掌握了终始篇的内容和含义,再以五脏为纲领,就可以确定阴阳各经的关系。手足三阴经为五脏所主,手足三阳经为六腑所主,阳经所禀受的脉气来自于四肢末梢,阴经所禀受的脉气来自于五脏。所以,泻法是迎着脉气的来向而进针,以夺其势;补法是随着脉气的去向而进针以充其势。懂得迎随补泻的方法,就可以使脉气得以调和。但是要想掌握调和脉气的方法,就必须通晓阴阳的含义和规律,比如五脏在内而属阴,六腑在外而属阳等等。要将这种理论流传到后世,以造福百姓;而学习者也必须歃血盟誓,郑重地去对待它,痛下决心去钻研它,唯有如此,才能使它发扬光大。认真严肃地学习它、使用它,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反之,不重视它,就会丧失其应有的疗效,甚至会使这种理论消亡。如果不遵循这些理论所提出的原则,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就必将危害患者的生命,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英语翻译:All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acupuncture are elaborated i n the beginning. If we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 ontent and meaning of the first chapter, then we can determ 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in and Yang. The three yi n meridians of the hands and feet are the masters of the five zang organs, the three yang meridians of the hands and feet are the masters of the six Fu organs. The pulse Qi of the yang meridians comes from the ends of the limbs, and the pulse Qi of the yin meridians comes from the five Zang organs. Therefore, the cathartic method is to enter t he needle against the direction of the pulse gas to seize its potential; the tonic method is to enter the needle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pulse gas to fill its potential. If you know the method of welcoming, nourishing and reducing, you can harmonize the pulse Qi. But if we want to master the method of harmonizing pulse Qi, we must be familiar w ith the meaning and law of yin and Yang, such as five int ernal organs belong to Yin, six internal organs belong to Y ang and so on. In order to spread this theory to the late r generation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the learners m ust pledge their blood, treat it seriously and make up thei r mind to study it. Only in this way can it be carried f orward. If we study and use it seriously, we can get good curative effect; otherwise, if we don't pay attention to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