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皇帝内经》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摘要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介绍了经络养生法。
经络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畅通与健康相关联。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以帮助人们维持身体健康。
1. 引言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之一,它记载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养生方法。
其中,黄帝内经十分重视经络的健康和调养,认为经络是生命活动的重要通道。
经络的通畅与健康,对维持身体健康和防治疾病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养生知识。
2. 经络养生法概述经络养生法是根据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它强调通过调养经络,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经络共分为十二条主要经络,分布在人体各个部位。
每条经络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与之相关的脏腑经络。
经络养生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调理饮食黄帝内经强调饮食调理对经络健康的重要性。
根据不同的经络特点和对应的脏腑,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搭配,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和脏腑的平衡。
例如,经络肝经与目窗(眼睛)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摄入一些具有滋补肝经和明目作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鱼类等,来保持肝经的健康。
2.2 经络按摩经络按摩是通过刺激经络来促进经络的通畅和血液循环的一种方法。
按摩的方式可以使用手指、手掌或特定的按摩工具,按摩时可以按照经络的走向和特点进行刺激,从而达到调和经络、消除疲劳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例如,膀胱经络的刺激点位于脊柱两侧,可以通过按摩这些点位来缓解腰痛和泌尿系统的问题。
2.3 经络运动黄帝内经认为,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经络的循环和通畅。
经络运动可以选择针对特定经络的运动方式,也可以选择全身性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这些运动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改善血液流通和经络系统的运作,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十二经络具体养生法根据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对于每条经络都有对应的养生法。
具体的养生法有以下几种:3.1 肺经肺经为水道之海,养生法应以润燥清肺为重点。
人体经络24小时运行时间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
人体经络24小时运行时间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
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简单介绍如下:清晨03:00—05:00肺经,服用药物效果好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寅时(凌晨3:00---5:00)寅时肺经当令,气血由静而动开始转化,是肺经的排毒时间,此时最重要的就是“睡死”,不是让你睡死过去,而是深度睡眠,睡的香。
此时肺经运行,所以患有哮喘症,气喘症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厉害,很难睡好,但这却属于肺系统的正常排毒反应。
很多人一到这个时候咳得厉害,便赶紧使用止咳药,表面上看似乎咳嗽有所缓解,实际上肺系统的垃圾毒素已经被药物抑制住了,无法排毒,久而久之会导致更严重的病症。
但我们除了等待把心肝肺咳出来,就别无他法了吗?如果太阳5点左右能出来,那你就5点左右起床,纵情呼吸天地间的灵气(尤其是太阳出来后植物释放的氧气),在吐故纳新之间,让自己的心肺得以运动,慢慢的咳嗽自然会有所缓解。
早上05:0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卯时(凌晨5:00---7:00)卯时大肠经当令,是大肠的排毒时间,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开天门,开地户”。
5点多钟天亮了,提示我们要开天门,就是睁眼睛,天门一开,地户也要开,就是开肛门排便。
所以早上7点前尽量起床,起床后喝一杯常温的水,然后轻揉腹部,脑海里想一想排便时候的淋漓酐畅,很快你就会有排便的感觉。
关于十二经脉的书 -回复
关于十二经脉的书-回复
关于十二经脉的书目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考书籍:
1. 《黄帝内经》:这是中医经典之一,涵盖了十二经脉的理论和运行规律。
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章节,深入讨论了经脉的功能和特点。
3. 《医经集解》:这是明代杨上善所著的经脉学专著,对经脉的构造、循行、功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解释。
4. 《针灸学》:这是李氏家族的经典之一,详细介绍了经脉的位置、走向和病理变化等知识。
5. 《经络学概论》:这是钟南山所著的一本经络学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经络的组织结构、功能和调节作用。
6. 《经络学新解》:这是针灸学专家赵学敏所著的经脉学入门教材,适合初学者阅读。
7. 《经络用穴学》:这是施润平所著的一本经脉灸学教材,重点介绍了经脉的疏通方法和重要穴位的应用。
以上是一些关于十二经脉的书籍推荐,每本书的内容和风格有所不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的原理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的原理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之一,其中有十二经络被认为是人体的主要经脉系统。
这些经络是通过整个身体系统连接在一起的通道,由于经络的通畅与否,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十二经络是将脏腑、筋骨、皮肤等组织结构连通起来的桥梁,通过经络可以实现气血的运行,从而保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主要包括气血运输的经脉和气血调节的络脉。
经络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络传导:经络将各个组织、器官之间的信息传递连接起来,保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作。
通过调节经络的运行,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输和分布,调节组织器官的功能。
2. 气血运行:经络是气血运输的通道,通过经络的运行,气血能够经过全身各部分,供应养分和能量,排除废物和病邪。
如果经络通畅,气血运行顺畅,身体健康;如果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就容易导致疾病。
3. 气血调节:经络还起到调节气血的作用。
在经络中,气血能够被调节和平衡,以满足人体不同部分的需求。
通过调节经络的活动,可以使气血在整个身体内平衡流通,保持身体的健康。
4. 阻塞和疏通:经络有时会发生阻塞,导致气血运行不顺畅。
这可能是由于内外因素引起的,如病邪、情绪、环境等。
通过采取相应的方法,如按摩、针灸等,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重新流通,恢复身体的健康。
总结起来,黄帝内经认为十二经络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通道,通过调节经络的运行,实现气血的运行和调节。
保持经络的通畅和平衡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
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转是有规则的,简略分析如下:清晨03:00—05:00肺经,服用药物作用好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肺部功用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生;有些医生以为严峻气喘患者,应在此刻起床服药,医治作用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早上05:0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刻最适合「便利」,因而许多早上的人就很简单排便,反之就简单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棒的时辰就是此刻,因为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需蔬菜生果,有便秘的人在此刻,最棒多吃高纤蔬菜及生果。
早上07:00—09:00胃经,必定要吃早餐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刻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养分能输送到各器官滋补脏腑的最佳时辰,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要素。
早上09:00—11:00脾经,禁食辛辣影响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此刻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而不宜食用炎热及辛辣影响性的食物,避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滋补,都要很当心。
正午11:00—下午13:00心经,适度午睡佳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陈旺全提示,许多人说正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忧虑在心经气血充盈时,形成血脉运转失调,血不归经,因而应适度歇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下午13:00—15:00小肠经,肠胃要歇息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刻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辰,养分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扫除体外;未时往后肠胃初步歇息,尔后的晚餐时辰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数吸取,不然易在体内累积。
下午15:00—17:00膀胱经,多喝水利分泌申时血气流注于膀胱,称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而这段时辰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扫除体内废物,以推进泌尿体系的代谢。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doc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十二经络养生法一、手太阴肺经简介: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它把生化出来的养料上注给肺脉,然后经肺输送至全身。
小贴士:寅时(凌晨3-5点)当令,肺部不好者,常在此时咳嗽/呼吸困难。
上夜班者/老年人在此时醒来,切记不可抽烟。
重点穴位:1、中府:双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下方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为云门穴,云门穴直下一寸,平第一肋间隙处即为中府穴。
功效:调理肺气、治疗哮喘、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肩背疼痛等。
2、尺泽:手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功效:调理肺气、清肺利咽、泄毒止痛。
3、孔最:手掌向上,腕横纹上方朝肱二头肌外侧9横指宽。
功效:治头痛、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痔疮。
4、列缺:前臂内侧前缘,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纹上1.5寸。
(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食指尽端到达处即是。
功效:头痛,颈项不适、咽喉不适、鼻疾、齿痛、胸闷等。
5、太渊:腕横纹上,桡侧动脉搏动处。
功效:调理肺气,止咳化痰、补气。
(如有人总觉得气不够用,可常按摩此穴。
)6、少商:拇指桡侧,距拇指桡侧指甲约0.1寸。
功效:宣肺、利肺,治咽喉肿痛、咳嗽等,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
二、手阳明大肠经简介:肺脏、皮肤的守护神。
大肠主传化糟粕和主津(接小肠食物残渣,取精去粕)。
小贴士:卯时(凌晨5-7点)值班。
因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最盛,若合理运用,最善消除体内热毒。
重要穴位:1、合谷:手背部,拇指食指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功效:治感冒、流鼻涕、头痛牙痛喉咙痛、耳鸣打嗝、眼睛疲劳等。
2、手三里:肘横纹外侧端,曲池穴下2寸。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功效:腰痛,口腔溃疡,消化不良,颈淋巴结炎,肠炎等。
3、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
功效:缓解鼻子各种症状,也可面部美容,除痘祛斑。
十二正经
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在头面部的分布(胸腹前),太阳经行于后(背后),少阴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行于腹十二正经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1]。
手太阴肺经症。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金。
本经从食指桡下贯膈肌,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土。
本经从鼻旁迎香开始,上至鼻根中,向旁边交会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出来夹口出,走到大趾的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火。
手少阴心经自少冲,交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颌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bladder meridian or bladder channel of foot Taiyang)与足少阴肾肌部,出于外踝后方的昆仑,沿足外侧缘到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交于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水。
本经从足小趾手厥阴心包经[11]。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相)火。
本经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12]。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相)火。
本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阳经之后,进入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浅出耳前,到达外眼角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面动脉部,会合手少阳三焦经到目下,向下经下颌角、颈部,与主干在锁骨上窝处会合,由此下向胸中,贯穿膈肌,联络肝脏,属于胆,从锁骨上窝下向腋部,经胸侧、浮肋,与前支经脉在髋关节部的环跳会合,由此合而向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十二经络运行时间《黄帝内经》记载的十二经络的运行规律如下,这对我们了解养生和如何养生很有裨益。
23:00—01:00子时,足少阳胆经,血气流注于胆。
此时天地磁场最强,胆经会引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端;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因此宜多休养。
01:00-03:00丑时,足厥阴肝经,血气流注于肝。
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且由于肝胆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养肝,否则就不利肝脏排毒功能。
肝经具有调节全身的血液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
03:00—05:00寅时,手太阴肺经,血气流注于肺。
05:00—07:00卯时,手阳明大肠经,血气流注于大肠。
因此此时最适宜方便,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
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因此可以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07:00—09:00辰时,足阳明胃经,血气流注于胃。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09:00—11:00巳时,足太阴脾经,血气流注于脾脏。
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的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
11:00—13:00午时,手少阴心经,气血流注于心。
因此如果午时剧烈运动,就有可能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听过一个著名神经医学家的讲座,他说有很多国际上的大样本的流调都显示,午睡过久者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几率高于不午睡或午睡时间不长的人,而且容易发生早老性痴呆。
因此,从中西医角度我们都不宜过久午睡.13:00—15:00未时,手太阳小肠经,气血流注于小肠。
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肠胃开端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十二经络及病候歌
足阳明胃经
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 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 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
胃经主要病候歌 腹胀肠鸣胃腹痛,水肿善饥吐渴泻; 齿目鼻咽与面瘫,热病发狂经脉病。
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 (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任脉)处,再向后 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足少 阳经),沿着发际,到达前额(神庭);
足太阳膀胱经
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 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 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膀胱经主要病候歌 疟疾遗尿溺不通,见风流泪目痛衄; 癫狂热病鼻塞涕,经脉所行部位痛。
足太阳膀胱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属督脉);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颏部;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 膀胱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经病以及经 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 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指、掌尺侧、上肢背侧面的尺侧缘,肩胛及面 部。起于少泽,止于听宫,左右各19穴。
一、经脉循行
起于于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 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 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督 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 部,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十二经络循行路线走向图十二经络循行时间
十二经络循行路线走向图十二经络循行时间十二经络循行路线走向图及十二经络循行时间引言:中医学视人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经络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十二经络是中医学中较为重要的经络系统之一,其循行路线和时间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十二经络的循行路线走向图以及相应的循行时间。
一、阳明经络阳明经络是人体的阳经之一,横行于头部、面部、胸部、上腹部和下肢。
其循行路线如下:头部:内关→阳白→人中→迎香→承浆→四白→巨髎→鼻阴面部:迎香→承浆→地仓胸部:四白→巨髎→鼻阴→颊车上腹部: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如下:头部:足三里→右下腹部:足五里→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如下:右下腹部:曲骨→凤钟→妙枢→解溪→关冲→胃俞→中脘→府舍→阴廉→刺客→天枢下肢:下腹部:妙枢→解溪→关冲→胃俞→中脘→府舍→阴廉→刺客→天枢阳明经络循行时间:阳明经络的循行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阳气充足,适合进行清热解毒、和血止痛的治疗。
二、太阳经络太阳经络是人体的阳经之一,横行于头部、面部、胸部、躯干和下肢。
其循行路线如下:头部:攒竹→眉头→丝竹空→承扶→耳门→颔窝→太阳面部:正宗→迎香→足三里→养老胸部:血海→阴市→东宗→气门躯干:内关→阳维→迎香下肢: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如下:上腹部:气海→关冲→中脘→三阴交→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如下:下腹部:附分→委中→梁门→胃俞胸部:肺俞→肺腑→胆俞→胆腑→小肠俞→小肠腑→大肠俞头部:寒门→翳风→鱼肚→日月→廉泉→百会太阳经络循行时间:太阳经络的循行时间是从早上五点到七点,这个时间段阳气刚起,适合进行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治疗。
三、少阳经络少阳经络是人体的阳经之一,纵贯于头部、面部、胸部、躯干、上肢和下肢。
其循行路线如下:头部:额角→睛明→颧髎→巨髎→耳门面部:迎香→肩井→后溪→颧髎胸部:偷门→肩背躯干:目窗→云门→中渎→缺盆上肢:阳池→尺泽→曲泽→间使下肢: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如下:上腹部:天突→头窍阴阜→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如下:下腹部:支正→胆俞→环跳→胃会躯干:中脘→天井→肝俞胸部:缺盆→赤郎→胃俞头部:瞳子髎→肓竹→络筋→阳白少阳经络循行时间:少阳经络的循行时间是从早上9点到11点,这个时间段阳气充分,适合进行清热平肝、疏通经络的治疗。
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
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经络学说是中医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两千多年一直为保障华夏儿女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那么经络是什么? 起源于哪里?存在于人体何处? 能不能看到?经络有哪些作用? 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今天我们就先从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来了解经络的起源。
十二经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其流注次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阴经和阳经在指端或趾端交接。
中府穴取穴:在锁骨外端下窝,下1拇指宽处。
功效:咽喉肿痛,咳嗽,胸痛,哮喘,胸膜炎,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臂痛,肋间神经痛。
手法:双手拇指头分别按住两侧穴位,按揉20下,每天3次。
疗法介绍:宗筋疗法在民间一般秘不相传,无系统文字记载,无完整理论阐述,其民间高手一般都是由师傅口传心授而得其真谛。
周嘉荣教授通过20余年潜心研究探索,将宗筋疗法进行整合完善,创新出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法并将之公布于众,它根据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辩证施治,整体调整,独辟蹊径,打通各个经络,达到快速消除病灶,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完整版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完整版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也是中医的根基之一,其原文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下面是完整版黄帝内经的原文及译文:一、素问1.《五运行大论》“天之所以为天者,其高以显,地之所以为地者,其厚以载,四时之运行,日月之明见,五运六气,不可不通。
”“有五脏与其应五时,有五味与其应五脏,有五色与其应五脏,有五音与其应五脏,有五位与其应五方。
”2. 《四气调神大论》“病有三因,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
”“天者,阴阳、寒暑、四时之应也;地者,高下、大小、远近、坚弱之应也。
”3.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天地者,阴阳之体也。
”“动静之数,日月之明,风雨之节,不可不察也。
”4. 《至真要大论》“至真者,道也。
道者,自然之纲纪也。
”“治未病,防已病,此之谓真。
”5. 《调经论》“盖人有五脏六腑,皆藏精神,五脏之气通于上,五腑之气通于下。
”“是故,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6. 《平人气象论》“人有五官五户,皆通于志。
志者,精神之主也。
”“夏为火,火者盛也,故夏气渐炎,水涸土裂,气交于中,故始于心。
”7. 《玉机真脏论》“天食精气,地食精华,精气上升,精华下降。
”“故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行伤筋,久立伤骨,此四者不可不察也。
”8. 《八正神明论》“阴阳不和,邪正相摩,则上下相困,脉为病象。
”“太阳为天,少阳为日,阳明为宅,厥阴为门,少阴为炉,太阴为宫。
”二、灵枢1.《本神论》“盖人有五脏、五腑、六腑、七窍、八风、九竅、十二经脉,此为本体。
”“五官五声,声则心使之,神则脾养之,磨则肝助之,味则脾化之,色则肺主之。
”2.《逆顺肥瘦大论》“阴阳不和,邪气乘之,则疾至而不可治。
”“以真气治身者,食饮为本,运动为用。
”3.《经络》“五输:太阳为热,阳明为燥,少阴为寒,太阴为湿,少阳为风。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
黄帝内经是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十二经络养生法。
经络是人体内的重要传导通道,保持经络的畅通和协调运行对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的简要介绍:
1. 太冲养生法:太冲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起点,按摩太冲穴可以缓解心悸、失眠等症状。
2. 太渊养生法:太渊是足太阴脾经的起点,按摩太渊穴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
3. 太舌养生法:太舌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点,按摩太舌穴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4. 太冲养生法:太冲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点,按摩太冲穴可以缓解便秘、腹痛等症状。
5. 太白养生法:太白是足阳明胃经的起点,按摩太白穴可以促进消化、缓解胃痛。
6. 呉曲养生法:呉曲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起点,按摩呉曲穴可以舒缓肩颈疼痛、头痛等症状。
7. 大抻养生法:大抻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点,按摩大抻穴可以缓解腰痛、肩膀酸痛等症状。
8. 太阳养生法:太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起点,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心悸、失眠等症状。
9. 戴星养生法:戴星是足阳明胃经的起点,按摩戴星穴可以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胃痛。
10. 清冷养生法:清冷是足阳明胃经的起点,按摩清冷穴可以消除口臭、缓解口干等症状。
11. 汗竹养生法:汗竹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点,按摩汗竹穴可以促进排便、缓解便秘。
12. 阴包养生法:阴包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起点,按摩阴包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头痛等症状。
以上是黄帝内经记载的十二经络养生法的简要介绍,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按摩相应的穴位来调理身体,促进经络的畅通和健康。
但在实施时,建议找到专业的医师指导指导。
《黄帝内经》:经络,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黄帝内经》:经络,决⽣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黄帝内经中》有⾔: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
黄帝⽇⼈始⽣,先成精,精成⽽脑髓⽣,⾻为⼲,脉为营,筋为刚,⾁为墙,⽪肤坚⽽⽑发长,⾕⼊于胃,脉道以通,⾎⽓乃⾏。
雷公⽇愿卒闻经脉之始⽣。
黄帝⽇经脉者,所以能决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从《黄帝内经》中我们可以看到,经络通则百病消,经络不通则百病⽣。
中医⾃古以来讲究:痛则不通,不通则痛。
那么经络不通究竟会引发哪些疾病呢?当我们碰到⾝体不适时,⼜该疏通哪条经络呢?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咳嗽;过敏性⿐炎,⽪肤⼲燥容易过敏;动则⽓短胸闷⾯⾊⽆华。
⼤肠经不通:⽛痛头痛⼝⼲,⽪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胃经不通: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易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燥⾝体消瘦。
脾经不通:脘腹胀⽓吸收不良⼝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秘关节酸胀糖尿病。
⼼经不通:⼼烦⼼惊⼼悸⼼闷⼼痛;⽓短上⽓有压⼒感,忧郁易怒;⼝腔溃疡⼝⼲⼝臭⼩肠经不通:⼩腹绕脐⽽痛⼼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下⾯我们⼀⼀为您解答:感冒咳嗽,拍肺经⼿太阴肺经主治疾病:咳嗽、感冒、哮喘、⽀⽓管炎、扁桃体炎、流⿐⾎、经脉经过部位的关节障碍,肌⾁疼等。
当出现这些病症时,可以拍打双⼿的肺经进⾏调理。
五官疾患找⼤肠⼿阳明⼤肠经主治疾病:头⾯五官疾患、咽喉病、热病、⽪肤病、肠胃病(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神志病等及经脉循⾏部位的其他病证。
经常拍打⼤肠经会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消化不良拍胃经⾜阳明胃经所对症状:喉咙痛、胃痛、消化不良、怕热;唇⼲⼝燥、⾝体消瘦、倦怠。
便秘、膝关节酸痛;因此,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多拍拍腿上的胃经。
帮助胃肠消化。
疲劳透⽀健脾经脾经不通,通常会表现出脾胃不和、⾷欲不振、疲劳等。
脾经主治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部位的其它病证。
黄帝内经精髓
黄帝内经的精髓五脏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相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十二经络流注】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个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长寿健康的秘诀!子时:23:00——1:00 胆经: 熟睡!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如果有心脏病人备好救心丸。
丑时:1:00——3:0肝经 :深睡眠!此时中肝修复的最佳时间,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在丑时完成。
此时必须进入深睡状态,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
如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引导语:《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中的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经络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
《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
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者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医学入门》也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可见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在于:经,即路径之意。
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
络,即网络之意。
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
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形体、孔窍等部分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人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和脏腑等五个部分组成。
其中以经脉和络脉为主,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骨节、皮肤,如《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脉与络脉经脉是经络的主干,主要有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人体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
正经与奇经的不同,正如《圣济总录》所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奇经主要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
其中,阴经之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于体内,而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起到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的作用,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形体部位和器官,以补正经之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 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 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枢· 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 肢节。”
神奇的经络——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
1、经络源自《黄帝内经》 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 者为络。”即,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从主干线经脉上 发出的分支就是络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直行的主干,分布在比较深层的 叫做经脉; 由主干分出的,横斜行的,分布比较浅表的支脉叫做络脉。 经脉和络脉的区别在于:经脉是主干,络脉是主干的分支。
3、经络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
(1)以表知里: 由于经脉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十二经脉又和脏腑有络属关 系。因此,可根据症候及其出现的部位,作为诊断疾病的依 据。 在经脉循行路线或穴位上出现压痛或其他异常反应,也是 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经络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2)调气血!
人的潜力很大,我们的肝脏只有三分之一在工作,心脏只有七分 之一在工作… …
2、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
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一句话,反映内在!
当经络形态上的完整性受到损害时,当经络运营气血的功 能失调时,当经络保卫机体的屏障防御功能障碍时,都会发生 病理反应和症状,如疼痛、麻痹、皮肤电阻降低等改变!中医 学说中的“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病理学说就是根据经络及 其运行气血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时出现的病理反应的规律性的 总结! 经络穴位可以反映人体内在的毛病,叫“以表知里”。
足太阴脾经巳时(9 点至11点) 脾经当令 。巳时脾经旺,造血 身体壮; “脾主运化,脾 统血。”脾是消化、 吸收、排泄的总调度 ,又是人体血液的统 领。“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脾的功 能好,消化吸收好, 血液质量好,所以嘴 唇是红润的。唇白标 志血气不足,唇暗、 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足太阴脾经
刺激足三里穴对促进脾胃功能、增强人体整体免疫能力 具有很好的效果,并能预防高血压、神经衰弱、老年慢性支 气管炎、哮喘、便秘、各种过敏性疾病。 古代灸足三里,需使足三里发泡化脓形成灸疮,以维持 对足三里的长久刺激,而且灸时会产生剧痛,现代人一般接 受不了,一般常用按揉和无痛灸,不用形成灸疮,方便长久 刺激穴位。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 迷、癫狂。 配伍: 刺法: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合谷治咽喉 肿痛。
按揉鱼际穴定喘,效果明显。
经渠穴,治疗各种咳嗽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 大 肠经当令。卯时大肠 蠕,排毒渣滓出; “肺与大肠相表 里。”肺将充足的新 鲜血液布满全身,紧 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 奋状态,完成吸收食 物中的水分和营养、 排出渣滓的过程。清 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三里 本穴为全身性强壮要穴,也是自古以 来养生保健第一大要穴,备受古今养生家、 医学家们的重视。 “若要身体安,三里要常按”、“常灸足 三里,赛吃老母鸡”等在全国各地流传俗 语。在国外,对足三里的作用也很强调, 日本有人提出:“每月有10日灸足三里,寿 可至200余岁。”
主治:胃痛、恶心、呕吐、食少、消化不良、完谷不化、腹 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疳积、肠炎、乳腺炎、 头痛、眩晕、失眠、耳鸣、心悸、心慌、虚劳、气短、气喘、 咳嗽、痰多、中风、水肿、下肢萎痹、半身不遂、小腿酸痛、 各种过敏性疾病。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可健脾胃、助消化、疏风 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和抗病功能,有效提高过敏人群对各种过敏源的适应能力。
三、怎样才能正确找到穴位 经络养生,找准穴位才能起到作用!
1、找反应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包括: 压痛:用手一压,就会有痛涨; 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 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就会刺痒; 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 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 在找穴位时,要先压压、捏捏、看看!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 胃 经当令。辰时吃早餐, 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 餐最容易消化,吸收 也最好。早餐可安排 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 粥、麦片、包点等。 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 引起胃火盛,出现嘴 唇干裂、唇疮等问题。 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 多种疾病。
胃经上的4个常用穴的用法,这4个穴就是梁丘、足三里、丰隆、 下巨虚。对于急性胃痛或慢性胃痛的发作,马上点按梁丘穴 有立时止痛的疗效;如果疼痛的位臵偏于胃脘,要再多揉足 三里。偏于小肠部位则多揉下巨虚。若属于慢性胃肠病的治 疗,丰隆穴则效果最好。记住一点,按摩的穴位不敏感则无 效。(可能有3个原因:①穴位的位臵找得不准确;②病症与 选穴不符;③气血过于虚弱,无法传导到腿部穴位。)
二、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1、点揉穴位
穴位,又称腧(shu)穴、气穴,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机 能积于体表的一些特殊部位,如合谷穴、足三里穴等。通过 对一定的穴位进行针灸、按摩等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调整人体机能,起到保健或治疗疾病的作用。 点揉穴位,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了!
2、推捋经络 身体取坐位,把手自然分开,放在腿上,由上往下推,拇 指和中指的位臵就相当于足太阴脾经和足阴明胃经的循行路 线,脾主四肢肌肉、推捋脾胃经可以疏通这两条经的经气, 从而达到放松肌肉和驱逐脾胃上疾病的效果。 3、敲揉经络 敲揉经络比推捋经络,刺激量要大一些!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 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 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天门与地户(魄门-肛门)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气推动大便 早晨排便是人体气机自然的一种走势 便秘,不能单纯和排毒的概念放在一起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午时(11 点至13点) 心经当令 。午时一小憩,安神 养精气; “心主神明,开 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 ,养神、养气、养筋 。人在午时能睡片刻 ,对于养心大有好处 ,可使下午至晚上精 力充沛。
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 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 一上午的运化全是阳气,这个时候就是——阴生。子时和午 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 点。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我们的胃 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 一点点消化掉。 那么脾是什么呢?脾的右边是一个卑鄙的卑,就像古代的一 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 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 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 说糖尿病什么的。
(6)经络就是我们的随身御医!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经络是我们健康的晴雨表! 经络养生不仅治已病,还可以治未病! 穴位是我们随身的药囊! 学会经络养生,每个人都是药师佛!
复杂的人体经络系统
经络的作用
《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不 可不通”。 经络就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的。
当人体健康出现问题时,重要的是激发调动身体的潜能,可以通 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整气血虚实。 穴位是我们随身的药囊!
经络是我们随身的御医! 学会经络养生,每个人都是药师佛!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一、让我们的全身通起来!
经络是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 经络是我们随身的御医! 健康的关键是经络畅通! 要保持健康,防治疾病,就要从疏通经络开始! 每天敲十四经,每天按揉几个重要穴位,就能健康长寿!
2、记分寸——同身寸 大拇指的指尖关节的宽度是“一寸”。 食指和中指并列,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是“两寸”。 把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三寸”。 说明:刺激穴位要在呼气时! 吐气时,肌肉放松,疼痛少,传导佳,效果好!
十二经络详解
歌诀
子胆丑肝各定位,寅时气血注于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心午未小肠, 膀胱申时酉时肾,戊时包络亥三焦。
中医十二经络养生
主讲徽信:jiaotangmaqiduo1234
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
中医经络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 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到 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 阳密的和谐状态。 中医经络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范畴,其历史悠久,是中医 几千年发展的精髓和精华所在。
还有肌无力的问题,不要小瞧它。到了老年的时候,每个人 都有一些这样的症状,都有点肌无力。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是 大大的三角眼,老了就是一个小小的三角眼,这就是脾虚弱 的现象。嘴唇滋润、丰满,脾的运化功能就好。脾功能好的 话,这个人的肌肉就会很发达。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 、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中医有一个句话特别有意思,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 了才有大便。肺是阴主内,大肠是阳主外。中医有事没事都 会问二便(大小便),这个千万别大意。其实,在中医里这 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问大便就是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如何。 比如心血旺的话,大便是成型的,而且是很粗的,所以小孩 的大便和老人的大便是不一样的。小孩的大便又粗又大又长, 可是到年老的时候,都拉得特别细。当大便特别细的时候, 说明心肺特别差,这就叫肺与大肠相表里。心肺功能好的话, 大便功能就好。吃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是错误的,它消耗了 人体很大的元气。
2、经络是什么?
(1)在人身体上穴位与穴位之间以及穴位与脏腑之间,脏腑 与感官之间以及脏腑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沟通的途径叫做经络。 (2)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 左右,网络全身的作用,将外在的筋、脉、肌、皮、五官、九 窍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等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灵枢,海论》篇讲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 络于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