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在婺源(散文)

合集下载

婺源的美景美文

婺源的美景美文

婺源的美景美文
我的家乡婺源,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如诗如画,犹如人间仙境。

春天,这儿鸟语花香、桃红柳绿,是个美丽的地方。

油菜花在田野里竞相开放,像一大片金色的海洋。

蜜蜂和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像是在享受春天带来的温暖和美好。

夏天,那儿绿树成荫、浓荫蔽日,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人们坐在树下乘凉、聊天、做游戏……真是一个好去处!
秋天,这儿瓜果飘香、秋高气爽。

人们来到果园里,把各种各样的水果摘下来放进篮子里。

看!苹果红通通的,像一个个小灯笼;梨黄澄澄的,像一个个金元宝;葡萄紫莹莹的,像一颗颗紫色的宝石;橘子黄橙橙的……果园里真热闹!
冬天,那儿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树枝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小冰凌,小房子上铺上了厚厚的积雪……来到这儿真是太美了!
我爱我美丽的家乡——婺源!
—— 1 —1 —。

婺源行记散文

婺源行记散文

婺源行记散文婺源行记散文风轻云淡,晴空万里,我踏着清风,置身前往我的归宿——江西婺源。

婺源,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它给我最难忘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置身于油菜花的海洋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的回归。

婺源的山,是那么宁静自然。

它们是我见过的最清新的山,郁郁葱葱,美瞎了我的双眼。

婺源的水,是那么的清澈见底。

乘着竹筏,在水中缓慢地行进,敞开心扉,尽情拥抱这份难得的美好时光。

婺源的民居,有着江南的风情。

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赋予了它别样的韵味和美好。

在村落里走一走,到民居里看一看,领略着这里的淳朴和好客。

婺源的花,是那么的丰富多彩。

你看远处的桃花,开的正艳,仿佛在给村子点缀着娇艳。

当然,不可或缺还有那与众不同的梨花,洁白无瑕的模样,给春天带来了别样的风情。

最美的还是婺源最具特色的油菜花,一望无际,看不到尽头,因为它的美,吸引了太多的'游客,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婺源的桥,总是那么多情。

它连接的不只是村落、流水和石路,还有那千年不变的婚姻习俗。

水在河中流,日日夜夜,从不间断。

桥在岸边立,古朴典雅的造型,给了江南多情的诉说,还记得:小桥流水人家的记叙和美好。

婺源的夕阳西下,是美丽的,也是温馨的。

余晖照射在哪里,都是一道霞光。

躺在油菜地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一种心灵的释放,惬意而又自然。

走过了村落,走过了田地,也走过了小桥流水人家,给自己一次闲游,让自己的梦走的更远。

以后,我还会来到这里,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来到这个让自己终身难忘的心灵归宿。

等以后有机会了,我会带着自己的妻儿,再来婺源走一走,来这里圆我今天这场美好的梦。

万亩黄金一线天,清风摇曳百里晴。

心有归途婺源梦,三生有约不负卿。

【婺源行记散文】。

散文:婺源之美

散文:婺源之美

散文:婺源之美散文:婺源之美婺源之美,一山,一水,一树,一瓦,无不透露出生态之美,文化之韵。

婺源美在白墙黑瓦与青山绿水的绝美搭配,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展现了一幅幅乡村田园画卷。

婺源,有“树养人丁水养财”的古训。

后龙山与水口的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各村宗祠都有保护龙脉的祠规条文,如《羽中麓齐氏族谱.祠规》载:“来龙为一村之命脉,不能伐木。

”据说戴村始祖戴文旦定居时,见对面石壁山上草木不生,不利风水,于是心生一计,蒸了很多糯米饭撒在山上,引鸟聚集。

飞鸟从它处啄食的树籽,从鸟粪中排出,洒落在悬崖峭壁之上,逢春发芽,扎根生长。

戴村历代子孙念先祖用心良苦,从不上对面山砍树伐木。

山上的玉兰、楠木、红豆杉、望春花、银杏等珍贵树种葱郁成林。

婺源自古有养生潭或养生河的传统。

以河流溪道划段立碑封禁,归所在河段村族众管,让鱼类自繁自长。

古老传言,当年女人们河畔洗衣,常会有小鱼不经意地钻进竹篮中,可是她们都是自觉将鱼放生。

这种养生河的休渔养鱼方式被推而广之。

各乡村都有“奉宪养生碑”与“加禁养生碑”,历史上类似禁碑不胜枚举。

对众多“水口林”、“来龙林”、“亭院林”、“古墓林”、“庭院树”、“祠堂树”等名木古树得以保存。

婺源人聚族而居,村村建有祠堂。

特别是汪口俞氏宗祠,西冲俞氏宗祠、黄村黄氏宗祠、洪村洪氏宗祠、江湾萧江宗祠和庐坑詹氏宗祠等蔚为大观。

其间的祠堂文化,让人叹为观止。

走进宗祠,仿佛进入祖宗留下的精神家园,高悬祠堂中的“生聚教训”的匾额及“施于仁益于仁自始为人知礼义,立在德行在德从来治国有嘉猷”的楹联,传达着耕读社会中和睦立德的价值取向。

朱熹在《家礼》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

”南宋以来,人们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彝伦攸叙的宗族观念深入人心。

对于疾患、贫废、弱残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闵怀,如《永川俞氏宗祠仁本祠谱规》就有“疾相抚,患相极,死相葬,老弱废残相养,婚嫁丧灾相助”的条规。

婺源游记散文(通用20篇)

婺源游记散文(通用20篇)

婺源游记散文婺源游记散文(通用20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婺源游记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婺源游记散文篇1知道婺源是从我爸爸开始的。

他爱喝茶,尤其是婺源的绿茶。

真正认识婺源,是在我们单位组织的“三八“妇女节活动中,让我走进这个被人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婺源除了茶叶外,最具特色的还是它那古朴典雅,装饰精美的徽派建筑。

粉墙黛瓦与山光水色交相辉映,风光如画。

婺源位于江西的东北部,属上饶管辖区。

古属安徽歙洲。

有诗赞曰:“盘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

”暮春的一日,我们随团来到婺源的第一站李坑村。

李坑村始建于北宋,这里是名符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

蜿蜒的溪流,如一条飘带,清澈见底。

间或有木桥、石桥横跨其上,风情万种。

两旁则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走进院墙高耸古房,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天井,在天井的正下方放有一个“太平缸”,据说是保全家幸福。

雕刻是这里建筑中的一大特色。

家家精雕,户户细刻。

有石雕、砖雕、木雕。

不论是官邸还是民宅,都会在梁坊、斗拱、门楣、窗棂等处刻上花鸟虫鱼,戏文人物等。

从这些雕刻中可以看到在当时手工雕刻的精致细腻,真让人叹为观止。

奇怪的是这些经历了数百年历史的老屋不需打扫也不会结蜘蛛网。

从李坑乘上挂有红灯笼的木筏顺流而下,一路上欢歌笑语,来到江湾。

这里物产丰富,以绿茶和雪梨久负盛名。

这里文风鼎盛,据村里人说从古至今孕育出一批学士名流,著术就多达88种,任七品以上官者,有25人,还有经济学家、教育学家等等,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的代表。

村中还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徽派建筑,极富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第二天,我们随团游了宏村,彩虹桥等景点。

婺源两日游,让我们深深领会到了徽派农业文明的精彩与美丽。

婺源游记散文篇2对于江西婺源,虽然近在咫尺,一百三十多里地,可是对于它的了解实在不多。

婺源写作文

婺源写作文

婺源写作文
“山清水明,古树参天,石径通幽,亭台楼阁”是人们对婺
源的一种赞美。

我去过婺源,那里的山水更令我陶醉。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婺源县境内。

在那蜿蜒的小路上,有着古老的建筑;在那清澈的小溪旁,有着满是绿色的山;在那
绿茵茵的草地上,有着孩子们奔跑嬉戏的身影……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进房间时,我睁开惺忪的双眼。

便看
见了那满山的碧绿。

这绿在清晨显得格外清新。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走出门去,漫步在路上。

耳边是小鸟们婉转悦耳的歌声;眼
前是满山翠绿的树林;脚下是一条清澈无比的小溪。

来到婺源,
就一定要去看一看那满山的梯田了。

如果说黄山是壮观而美丽的话,那婺源就是朴实而壮观。

婺源是一个美丽而朴实的地方,如
果你来到了这里,就一定要来看看那美丽、朴实的梯田了。

傍晚时分,在夕阳余辉映照下,梯田变得五光十色、金碧辉煌、美不胜收。

—— 1 —1 —。

婺源游记散文范本 江西婺源游记散文【通用4篇】

婺源游记散文范本 江西婺源游记散文【通用4篇】

婺源游记散文范本江西婺源游记散文【通用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婺源游记散文范本江西婺源游记散文【通用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春天里与梦里婺源相约散文

春天里与梦里婺源相约散文

春天里与梦里婺源相约散文走过许多的地方,看过许多的风景,有一句话,却常常在不少的酒吧门前,或者是写在客栈的墙壁上,“人生应该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想想这句话,用在自己的身上,很是妥帖。

曾经许多的人,无不羡慕那些背起行囊,游走天下的行者,他们赏尽天下的美景,走遍千山万水,那份洒脱与豪情,那份生命旅程的随意与精彩,曾经让我也羡慕不已,从未想过,自已也可以有一天,潇洒地背起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没有梦想,也不敢想象,所以,基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当我在最美的青春岁月,告别故乡的青山秀水,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时,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有了自己的梦想,是的,这句话说得不错:人生应该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去过七彩云南,游过醉美贵州,曾在西藏高原感悟生命的真谛,攀过三山五岳,荡舟梦里水乡。

一切只为让自己的生命旅途,精彩纷呈,一个一个梦想的实现,让我坚信,只要我们执着地去追求,去坚持,梦想就有实现的可能。

婺源,是我梦想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层层的梯田,灰白相间的徽派建筑,还有相伴古镇的小桥流水,婺源的春天,曾经让我期待。

合肥到福建高铁的开通,给想去婺源的人们,提供了想象不到的便利;就在这个阳春三月,梦里婺源,发来了一封春天里的来信,这是期待中的相约,从福州返回,2个小时就到了婺源高铁站,来之前,早早在网上便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行程。

据说,婺源的几个景点相距较远,交通不便,而我一个人又不能包车,于是,李坑就成为我的第一站。

状元客栈的老板是一位年轻的小伙,人比较淳朴憨厚,没有过多的语言,开车来高铁站接我,直接把我送到了他的客栈,由于油菜花没有全开,还不是旅游的旺季,便选择了客栈的三楼,站在阳台上,整个李坑古镇便可尽收眼底了。

放好行囊,简单洗漱,等我下楼时,老板的饭菜已经做好,竹笋炒肉,加上一个青菜,再加些我喜欢的当地剁椒酱,两碗米饭,一路的疲劳一扫而尽。

这时,不时地有几个游人,从门前走过,客栈对面的几位当地人家,端着一碗放满菜的米饭,站在门前,边吃边聊天,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儿时的故乡,那时,邻里之间的院墙是很矮的,矮到吃饭的时候,大家端着碗,便可边吃边聊,偶尔,谁家里有了好菜,还可以相互品尝,那情景至今让我还念,而今,年轻人都远去打工,留下老人孩子,故乡的整个村庄,显得人烟稀少,一到晚上,老人孩子早早睡觉,村庄更是万籁俱寂,想来,那时的故乡真的让人怀念。

散文梦回婺源

散文梦回婺源

散文梦回婺源“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美丽的风景、独特的人文总是深深地吸引着我,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更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记忆。

阳春三月的婺源就似一幅水墨丹青,水彩轻抹,浓淡相宜。

清明,我再次行走婺源。

第一站便是江岭。

婺源之美,也许源于春天时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江岭就将这种美丽呈现到了极致。

云南哈尼族的元阳梯田举世闻名,而江岭也有着一片片的梯田,也许山没有元阳那般高,梯田中也没有元阳那样粼粼的水,但却有着成片的金色。

伫立岭上远眺,那满心满眼的油菜花,密密匝匝、层层叠叠,像一张向天际无边延伸的鹅黄地毯。

山水间弥漫着一层淡淡的薄雾,依稀可辨的远山勾勒着朦胧的轮廓。

其间,柔和的明黄色渐次渐远、阡陌曲弯,如画笔随意泼抹在画布上的痕迹。

金黄色中露出飞翘的屋檐、蜿蜒的小溪,似画家刻意点缀的白花,多了几分婉约细腻,风景独好。

离开江岭,我徒步前往庆源。

隐藏于深山之中的庆源,透露出一种别样的静谧。

山间清风习习,朵朵流云从头顶飘过,参天的樟树绿荫如盖,虽说有些清冷,可是行走在数百年的青石板路上,穿过片片油菜花田,趟过小溪,心情却分外愉悦。

路过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一座老房子伫立在路边,门前一棵梨树,小白花迎风绽放,透着淡淡的古朴。

细细一看,房子早已没人住居,门楣上却写着“农业学大寨”,让人回想起那个特殊的年代。

突然间,细雨飘来,身边的景致也柔柔的产生变化。

斜风细雨,油菜花虽然不再金黄鲜亮,却透露出朦胧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笼罩于烟雾之中,宛如水墨丹青。

沿着当年走过的路,翻过一个小山头,只见青石板路通向一个环绕着油菜花的小村——庆源到了。

来到村口,一条小溪从村中流出,将村庄一分为二。

村口一座破旧的独木桥孤独的伫立,通向一座破旧的木屋,屋前梨花盛开,水井沿上停着不知名的小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笔下的意境出现在了村中:一棵大樟树耸立村中,一座石板桥偎依在旁,小溪中一只花鸭正在戏水,真应了那句古诗“春江水暖鸭先知”。

散文:寻梦婺源

散文:寻梦婺源

散文:寻梦婺源散文:寻梦婺源婺源,我终于来了,打开心扉,就像看见一个古老的朝代。

而你,其实不用刻意妆扮的,即便身着粗衣麻布也是天生丽质,天生动人。

我在你的身边徘徊流连,不觉地把你轻轻地揽入怀中。

初冬的那一抹阳光,染亮你苍桑的额头,在不动声色之中就把你写意。

站在你的面前,我全方位感受你那迷人的韵致,看你那古典的.美深几许?你的历史悠久,你被古墙、镂窗、黛瓦、青砖、石径、足音绕着,也绕着我回归自然的心。

除了典雅,婺源,你还像一个山野的女子,在我的面前尽情地坦露出野性的自然和朴实。

你的美强烈地感染着我。

你的绰影,你的澄澈,你的古朴让行走的我变得和你一般纯净起来。

婺源,你在我的心中越来越大。

“徽俗徽建徽戏,自有千年古韵”这便是你最真实的写照。

走进晓起,我立马被那里的风光所吸引,陌生又熟悉的街巷似曾相识,那些错过的和未曾见过的,透出平平仄仄的古韵,木格子雕窗以及老屋的墙壁斑驳成写意的水墨,萧索与繁华折叠出许多额纹。

高立的石牌边,夹杂着纷乱的脚步,响起不绝如缕的回声,导游指着石牌边的一棵古樟树对我说,这棵樟树活了千年了,现在已成精是大神了,对它参拜许愿就会很灵验的。

我将信将疑地在那棵大古樟树下,鞠了三躬,心中默默地许愿,希望那棵古樟树能为我提前显灵。

于是,游人,古树,村巷,几个景致在这里格外亮眼,它们悄悄在我的视野里定格。

娴静,淡雅,不停地铺陈着美的韵律。

不由地想起一个名叫陈复礼的香港著名摄影家。

他那幅在婺源江岭拍摄的作品“天上人间”,让婺源从此远近闻名,名扬天下,让婺源成为“中国最美的乡村”的代名词。

而那些古村落就像嵌镶在婺源脖子上的一串串项链,使得整个婺源魅力四射。

游人在村里来回走动,慢悠悠地,很是悠闲。

溪水边,青石板路光滑透亮,纵横交错,浅浅的凉意沁从脚底沁上来,丝丝向上蔓延着,轻灵柔缓。

置身在婺源的美中,我领略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身心无比清爽。

婺源,婺源散文

婺源,婺源散文

婺源,婺源散文婺源,婺源散文婺源从安徽过继到江西后,依然一副徽州模样。

几乎一夜之间,中国人疯狂地在地图上寻找婺源,拜倒在“中国最美的乡村”使人有些疑惑的称谓行。

那年,我驱车赴杭州,特意绕道看看那传说中的婺源是否名符其实?原来“下乡”是一种幸福。

婺源既不勾魂也不迷情,这是一方踏实而厚道的天地。

我们找到了干净的天空、清香的田野、悦耳的水响和错落的古典。

婺源的色彩使我们的黑眼珠变得斑斓:黄灿的油菜花,黑沉的龙尾砚,灰朴的墙头,红艳的荷包鲤,绿亮的婺茶,白嫩的江湾雪梨……。

就风光而言,在温润的江南,婺源并不突显。

最美的乡村里抢掠我们视线的在于它的建筑,陈年的徽派格调曾经也和风景一样平常,岁月流淌过后让它们变得如此稀缺,在珍贵中显现婺源的美丽,被人轻蔑过的乡村终于成为东方国土上的收藏。

城市乃至县镇楼宇的主体模式不是东方的,婺源恢复了城市运动中被摧毁的记忆,梦境在现实的时空里站立,风雨击打的传统在遥距大都市的乡村成片地繁衍,并留存至今。

我们的.文化情感找到了回归,晓起、李坑、汪口、理坑、延村、清华等让我们的脸不羞愧,因为那里的屋舍也是我们古老种族的另一张脸。

我们不可以没有祠堂,不可以没有小桥流水,不可以没有石桥街巷和灰砖黑瓦。

于是恍然,油菜花并不是婺源的标志,徽派建筑也不是婺源独有,它的最美处正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处。

我们确信前辈所遭遇的苦难,而婺源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他们在诗意的空间里将生命安排得闲适而优雅。

中国人吖吖学语时最早的精神营养是诗歌,所以往往以诗的标准作为审美法则。

朴素才有大美,大美才有诗意。

婺源吻和了东方的审美情趣,才招引艺术群体蜂拥而至,寻觅物欲时代下枯失的灵感。

也让我们有理由挣脱都市的喧哗与盲从,做一个宁静的前朝人,下乡的幸福在于活在天籁吟咏的诗中。

我们的歌声可以这样嘹亮,视野可以这样开阔,情感可以这样悠长而深情。

前面的朱熹,后面的詹天佑,在离开家乡时,相必都是一步一回头。

诗意酝酿的书香将他们熏染得深厚而睿智,文风清扫着凡俗恶习,留下了这块净土,注定盛产著作与出仕者。

婺源醉秋心情散文

婺源醉秋心情散文

婺源醉秋心情散文身处喧嚣的尘世,找一宁静之地,渴望清新淡雅的静谧,让秋日的阳光抚摸自由跳跃的心灵,让飘落的红叶掠去心头的浮躁,真正领略宁静,淡淡的秋阳下,安详寂静,唱着歌走着山路,坐在河边看美丽倒影。

日出之前,阵阵鸡鸣,日出之后,炊烟袅袅,流走日月,沉淀心情。

浑白色的村庄,绿色的山丘和田野,沟底的小河,黄黄的油菜花,构成春天的五彩缤纷。

山水渲染,蒙黄色、朴色、丰收的笑靥、环山涧水的徽派古村落与这些色调相若,勾勒成一张张天人合一的画卷,勾勒成秋天的绚丽多彩。

这就是让人们心醉的婺源。

石城位于婺源北部的古坦乡境内,与浮梁县交界,离婺源县城五十五公里,离清华镇三十三公里。

石城是一座山,山脚下分布两个村庄,程村与戴村。

程村三面都有古枫树环抱,清晨,村庄上空炊烟袅袅,晨雾笼罩在古枫树半腰,构成如梦如幻般的仙境。

长溪村四面环山,站在山腰上,村庄全景尽收眼底。

白墙黑瓦的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河流傍村而过,恬静怡然。

是深藏于大山之中的千年古村。

广袤的森林和秀美的山水,沉淀着丰富多彩的历史。

茂密的山林,连绵的群山层峦叠翠,誉为“世外桃源”。

多条小溪汇聚而成的清砂河绵延不绝,冲口飞瀑、石浴盆、阴潭竹影等景观令人赏心悦目。

气势恢宏的徽派民居,村里村外大街小巷由青石板铺成,大石桥、云笔、牌坊、宗祠古色古香,据史书溯源:自戴姓史祖定居此地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邻里和睦,乡风淳朴,时至今日,已是第四十三代传人,常居人口二千多人。

历代为官上百人。

每到深秋,古枫树一片火红,高大的红枫与白墙黑瓦马头墙掩映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红枫林景观。

村内还有许多条意境幽远的古巷,青石板铺就的路,引领我们穿梭在徽派建筑的文明史里,随处可见的雕刻令你叹为观止,每到秋天,这里便成了色彩的海洋。

一踏入长溪村,仿佛走进了色彩斑斓的颜料桶中,处处都是惊艳的美丽,五彩缤纷。

千叶万树,色彩纷呈,风吹叶动,一树引领,满山呼应,十分壮观。

红艳的枫树林使整个山林都跃动起来,村后绵延数里的’香枫红艳似火。

散文:婺源感怀

散文:婺源感怀

散文:婺源感怀婺源感怀抵达婺源,是在极度疲惫的状态下,毕竟乘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车,精神已处在恍惚状态。

但下车后,那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却令人耳目一新!走近江南,感觉上是柔美的、多情的。

它和我看惯的北方山水的确不同!北方的山,多是奇峰险峻,巍峨耸立。

那盘桓山间的林木也大多雄姿挺拔,棵棵遒劲如刚强男儿;然而进入江南,映入眼帘满目连绵不断的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好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象啊!想这阳光充足的江南,四季雨水丰沛,植物生长自然茂盛。

所以南方的山峦大多隐藏在茂密的植被之下。

从车窗望去,郁郁葱葱的山峦,颜色儿却深浅不一。

从黄绿、浅绿、嫩绿、到翠绿,一直到浓绿。

一簇簇,一蓬蓬,点缀着山峰宛如巨大圆润的西兰花般模样。

而江南的水更是碧玉一样绿,水面明镜一样亮。

它倒映出婀娜多姿的山林,宛如在你眼前铺展开了一幅幅恬静纯美的大自然风景画……江南的水乡美景,与转身投足间,便流露出别样的温柔,恰似那千娇百媚的少女,让人回眸一望,便忍不住生出千般柔情,万般爱恋……一、思溪初秋的十月,天气依然燥热,尤其是中午时分,阳光烤人!然而,思溪村是宁静的,宁静得仿佛空气和时间皆行走缓慢。

偶尔一声秋鸣,几声鸟语,好似一只稚子的手,轻轻叩开了宁静之门。

我的心便借此窥视到生活在千年古镇里的人们那没有任何纷争的日子。

原始,封闭,波澜不惊。

这是千年古镇所以能保存下来的原因。

当我们一行四人穿过青苔斑驳的小巷,走上乡间土路时,更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无论是田间挑担的少女,整理家什的农夫,还是采摘野果归来的皮肤黝黑的妇人,一切都是朴实的不能在朴实了,真实的不能在真实了!这里的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我想也只有土生土长的他们,才可以融入这里的生活。

当我们走上村边的那条宽敞的柏油路时,我抬眼观望四周。

两岸绵绵的青山白云,仿佛每日晨妆于明溪清流之中,不然何以如此的娇美如画?淡淡的云彩,悠闲的飘浮过明亮的蓝天,好似纯净的瞳孔中闪过温柔的记忆;大片的田野中,随处可见黄橙橙的旱稻水稻,衬着绿油油的菜地。

婺源风物散文

婺源风物散文

婺源风物散文婺源简介婺源位于江西省北部,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拥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

婺源占地面积约4,198平方公里,地处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

婺源是一座以水乡为主的特色小镇,自然风光优美真是令人心醉!这里有江南水乡的秀丽,有深山古寨的休闲娱乐,还有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人文景观。

因其绝佳的旅游资源,婺源也成为了一座备受旅游业者们青睐的城市。

婺源独特的自然风光婺源的自然风光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婺源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最佳旅游季节多为春秋两季。

这里有云海、千年古桥、碧水流淌,风景别致,景色迷人。

云海婺源的云海门、石烈湖等地,是婺源最具代表性的景区。

在云雾缭绕的早晨,湖畔、山峰宛若仙境,美景别致,让人恍若置身于童话中的世界。

夕阳西下时,云海随着太阳落山的逐渐变化,景象美不胜收,十分壮观。

千年古桥婺源的千年古桥是这座小镇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历史和桥梁建筑的重要遗产。

在婺源的道路两旁,经常会出现许多高大的石桥、石拱桥、石圩桥、石板拱桥等,这些石桥古朴、精美,是多少官府衙门、婚礼等重大事件必不可少的神圣建筑。

碧水流淌婺源有许多美丽的溪流、流水、山泉,这些流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婺源的大自然风景之中。

婺源的溪流和流水常年流淌,水质透明,有机物含量低,水质清澈,堪称天然矿泉水。

溪流、流水的地貌结构非常独特,也是婺源独特的景观之一。

婺源的人文历史婺源正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人文历史,才能在这个旅游业盛行的年代里成为一座值得人们前去探寻的城市。

婺源的古代文化婺源的古代文化,是如何产生影响和扩展的呢?主要是取决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秀的历史文化、优质的人文精神与风貌。

婺源镇上众多的古建筑、民居、古桥、古塔等都是婺源古代文化最好的体现。

婺源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婺源新时代发展的对外界的象征,婺源的现代文化主要是与人类生活质量和竞争力,与婺源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社会领域的结合和交融等方面联系在一起。

婺源情深散文

婺源情深散文

婺源情深散文从婺源回来很多天了,如在梦里,仍然是枕水而眠,似梦非梦。

舍不得动笔写下它,怕惊了梦,我愿,就这样,睡在江南的梦里,不醒来。

我说过,我和江西不是初遇,还会久别重逢。

在日光恨不得掐出一汪水的春天,我入魔般又置身于这片散发泥土清香的红色土地。

婺源,你是我触之不及的梦。

我退去城市华服锦衣,风尘仆仆而来,只为看你。

看你粉墙黛瓦徽派建筑,看你金灿灿油菜花海,看你淳朴民风,看你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

确实是。

像乌镇,像苏州,更像宏村。

我在宏村前面添加一个“更”字。

婺源和宏村同样是徽派建筑,不过,宏村是徽派建筑发源地,更正宗,飞檐翘角更别致多样。

婺源呢,既保持古镇原始风貌,又继承发扬徽派建筑特点。

婺源散落十几个小村落,看似大同小异,其实各有千秋。

汪口精致,庆源原始,李坑宁静,篁岭漂亮……夜色笼罩的李坑,水一般宁静。

村口巨大香樟树枝干遒劲,肆意伸展,映在深蓝夜色天幕里。

放眼望去,红色灯笼如火流动,掉进宽阔河道,像一团团红色小火焰,摇曳在染了皎洁月光的河水里。

我住在李坑茶香客楼,曾经与客楼有过一段奇缘。

去年夏,原计划赶赴婺源。

天不逢时,南方雨水泛滥,订好的客栈,不得已忍痛退掉。

好心老板娘并没有责怪之意。

暖春。

油菜花开得早,二月末花儿们耐不住寂寞次序递次开了。

春天跃跃欲试,人也是。

人等,花儿不等,忍受不了对婺源的爱,不管不顾去了。

李坑客栈多,茶香客楼老板娘的好,我记着。

执意住在李坑,住在茶香客楼。

果然是南方小女子,娟秀淳朴。

房屋中式布局,不大,紧邻卧室窄小空间,可喝茶,可邀月,可赏窗外水墨建筑。

极好。

凭窗远眺,徽派建筑掩映在夜色里,朦朦胧胧,不真切。

夜色里的李坑,似睡非睡,幽静深沉的黑。

樟木的香,菊花的香和黑夜缠绵。

一个个小木桥轻轻搭在河道上,水清浅,淙淙水声在寂寞的夜里回响,宛若悠扬的小提琴,抒情极了。

沿河道漫步,门前火红灯笼一串串,映红了河水,映红了小路,还映红了我的脸。

夜还不深,李坑似沉沉睡去。

走进婺源的游记散文

走进婺源的游记散文

走进婺源的游记散文走进婺源的游记散文外出学习,趁着两天放假,有人选取去青岛看大海,有人选取去杭州看西湖,有人去上海玩迪士尼,而我则选取去江西婺源体验乡村生活。

之所以选取去婺源,源于一部记录片,影片介绍的正好是《最美的乡村婺源》;就象我一向想去乌镇,源于矛盾的《林家铺子》一样,从此,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情结;这回来到南昌,去婺源机不可失。

婺源,江西上饶市所管辖的一个县,地处皖赣浙三省的交界处,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境内古村落遍布乡野。

婺源,也许在地图上就那么一个小点,但她却拥有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

旅游大巴从南昌出发,大约3小时的车程。

路上导游介绍去婺源的几大看点、婺源的特色小吃及特产。

我边听着导游的介绍,边欣赏着窗外的景色。

高速公路两旁的山上绿树成荫,虽然时值深秋,那里的树叶没有黄叶的'迹象,公路中间的绿化带是一种红叶绿叶杂生的植物,不知叫什么名,只觉得十分漂亮。

最后,我们到达婺源江湾镇一个叫篁岭的古村落。

虽然看不到黄灿灿的油菜花,总有点遗憾,但当观看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以及农家人五颜六色的“晒秋”场面,心头还是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个性是对那里的“一红,二绿,三白,四黑”的特产更有几份期盼。

那里的古民宅,古祠堂的门楼、梁坊、窗棂、隔扇等雕刻得十分精美。

有木雕、砖雕等多种,雕刻手法迥异;图案有人物、花鸟、鱼虫种类多样,各种雕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听导游说:砖雕的手艺已经失传。

古村落群山环抱,房屋鳞次栉比。

聪明的婺源人,充分利用地无三尺平的独特地理条件,家家户户一楼大门前临大路,门后是厅堂。

二楼后门与上一层的大路相通;说是大路其实不妥,也就是每户人家都走的乡间路。

二楼门前拦腰砌墙与屋外搭建的水平木头连成一体,成为晾晒农作物的支架。

由于地势陡峭,平坦的面积很少,人们晾晒农作物全在二楼屋外搭建的木头支架上,使用竹匾晾晒红红的辣椒,黄黄的菊花,玉米、百合等等,既省地又便于收藏;长长的木架托起圆圆的竹匾,五颜六色的特产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成了摄影师的天堂,更是画家笔下独一无二的田园风光。

江西婺源散文

江西婺源散文

江西婺源散文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江西婺源散文篇一:【散文】走进婺源乡村金秋时节,我有幸来到婺源乡村,看这富有特色和内涵的文化村落。

离县城不远,即可见幢幢民居,绿树掩映。

村头曲水环绕,水车、老樟树、石桥、洗衣女,一派幽静恬然的田园风光。

有诗为证: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

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行走在山清水秀的婺源,一个个村子,仿佛是绿色大海中的一叶白帆,犹如一幅泼墨山水。

婺源的村落建筑多属徽派风格。

这里古属安徽所辖,上世纪五十年代划归江西。

徽派建筑特点是依山傍水,白粉墙黛青瓦,檐斗高翘状如马头。

据说,婺源民居有三件宝(即石雕、木雕、砖雕)。

山水灵秀、植物群落丰茂,木柴、茶叶、山货,连同石雕艺术,成了人们早期经商活动的内容。

他们北上西行,加入了徽商队伍;他们赚钱而归,建房盖屋,修路架桥。

或者读书致仕,荣归故里,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

民宅、官邸都讲究雕梁画栋,稍好者雕砖,再好者刻木,更好者凿石。

于是,一件件一桩桩,或粗或细、或文或野的雕刻,加上一些相同的名字,比如余庆、聪听、笃经、成义等,在民宅中保存下来,成为散落于民间的艺术瑰宝。

延村的古建筑群最大,有56幢民居为明清时所建,其中余庆堂的雕刻,既有古典中式的福禄寿图,又有西洋的材质,以及百叶窗式样,主人曾留学海外,带回了西方文化的别样风格。

思溪也是建于宋庆元五年,村中俞氏房屋宽大,木雕精美多样,最为突出的是,客厅隔扇门上,阳刻了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连同屋内其他处的四寿,组成精美的百寿图,为木雕艺术的绝世精品。

还有著名的百柱祠堂、通济桥等,融会了雕刻艺术之大成。

当然,还有文风鼎盛时期,据说这是撑起婺源村落的灵魂。

篇二:婺源作文婺源深处是我家拨开一座绿色流动的丛林,你几乎一步就跨进了婺源深处的一个小乡村。

一走进它立刻就会被一种大自然神秘的气息所感染,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就被一声声狗吠给震住,村子里的狗也是有灵性的,它会轻而易举的识别出远方客人的气味,以一种特别的姿势亦步亦趋的靠近你走进你,直到主人大声喝止才一步一摇尾巴的退后,爱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美得让人陶醉的婺源游记散文

美得让人陶醉的婺源游记散文

美得让人陶醉的婺源游记散文编者按:婺源的美景让人陶醉,还成为不少电影的拍摄场地,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在婺源的游记吧!满怀着憧憬去那个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县,但不是在油菜花开的季节,而是油菜花结籽的时节,目标是到拍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地方,叫“上坦村”。

我们乘车在高速公路上跑了八个小时来到了“上坦村”,真是千里迢迢。

江西的公路已经很不错了,路面平坦,车道挺宽。

离太阳落山的时间很近了,此刻风景点的游人不多了,都是往回返的,我们下了车,抓紧时间拍照吧。

现代旅行的模式就是坐车聊天、睡觉,下车方便、拍照。

上坦村口有一块牌坊矗立在那里,竖书“上坦村”三个大字,旁边有卖纪念品的乡民热情推荐,笑脸迎客。

随即映入我们眼前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这是有名的“江湾水”,河对岸那边几棵古樟下有几名游客正在拍照,据说那里就是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拍摄地点。

我们快速走过几十米横跨小河的平桥,想早点见到这个典型的徽派建筑的村落。

青石板的村路,粉墙黛瓦的民居,还有一排排的白色马头墙,几名妇女们正在河边洗涮衣物和用具,旁边还有一个暗红色的老式建筑,是名叫“云水谣”的客栈,是拍过电影的道具。

古树小河,古朴韵味,门前喝茶,休闲人家,一幅徽派特色的“清明上河图”,美得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真的不知电影导演们怎么找到这绝美的地方?游客们确实被这里景致惊到了。

百年树龄的老树如雄狮,卧在岸边,横枝苍劲似巨龙,这是拍照的好地方。

而在这几十平方米的地方,竟有七八棵大古樟树。

树高十几米,树围要三四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远看那小轿车在树下,就像一个玩具一样。

按我国民间风水学说,这种地方一定是块宝地。

樟树主要是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但在江西是最多的。

树高的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展,枝叶茂密,大气雄伟,四季常青。

我们知道樟树有樟脑香气,木材坚硬又美观,常用于制作家具,耐久不变形。

以前每家都会用樟木打制木箱装衣服。

据说樟树是江西省几个城市的“市树”,相邻的湖南省也是樟树很多的地方。

醉美婺源——精选推荐

醉美婺源——精选推荐

醉美婺源醉美婺源——⼭间⼈家(⼀)长溪⾄⽯城的这条⼭路⼤约长12公⾥,宽不过⼆尺,⽯板铺就,徒步⽽⾏得花三四个⼩时。

这条路⼀开始就是⼀段长长的上坡路,给了我们⼀个下马威,⼈⼈爬得⽓喘吁吁,直⾄到了⼀个⼭垭⼝路才平缓下来,此时⼈已在半⼭腰了。

垭⼝有⼏棵⾼⼤的古树沿路⽽⽣,抬头仰望,古树的枝枝桠桠分割着我们头顶的天空,诡异⽽⼜多姿。

过了⼭垭后,⼀条⼈⼯⽔渠伴着⼩路逶迤前⾏,⾏⾄下坡时,路旁的⽔渠便架桥⽽过,跨越两⼭间的⾕底,消失在前⾯的⼭中。

⼭⾕中⼀⼩块平地种着绿油油的油菜,想来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灿灿的⼀⽚很是美丽。

⼜翻过⼀个⼩⼭包,⾛了好长⼀段路,是⼀块⽔稻⽥,⽥⾥只留下⼀茬茬稻茬,⼀个⼩⼭村出现在稻⽥的另⼀头。

穿过稻⽥,沿着⽯板路来到这个⼩村。

村⼦很⼩,⼤概也就⼆⼗来户⼈家,很原始,但却不破旧。

进了村⼦,房屋基本上都是泥坯垒砌,盖着薄薄的⿊⼩⽡,家家屋边堆着码得整整齐齐的柴⽲,屋檐下吊着⼀排排⾦灿灿的⽟⽶棒⼦,不知是过冬的粮⾷还是来年的种⼦。

有两个汉⼦坐在门前剥茶籽,对围着他们摄影的⼈群全然熟视⽆睹。

我⽆意中抬头⼀看,有⼀块门牌号码赫然镶嵌在门旁的泥墙上,上书“赋春镇曹家村15”,没想到当地政府的管理还很到位,没有让这⾥成为“世外桃源”。

⾏到村尾,头顶上有⼀个中年男⼈主动和我搭讪,询问我的年纪,⼤概如我这般年纪来到这⾥的⼈并不多,有点好奇。

也确实如此,⼀路⾛来,基本上没看到⽐我年长的游客。

出了村⼦,⼭路随着⼀条⼭沟向前伸去,由于在村⼦忙着摄影,不知不觉间,同⾏的伙伴都不见了,只剩下⾃⼰⼀个⼈孤零零地继续向前。

随后的这段⼭路还好,没有多少上下坡路,⾛得不是很累,路边时不时有古枫怪树供我欣赏,⼭⾕间淙淙的溪⽔犹如为我奏着⼀⾸⾸悦⽿的乐曲,此时虽是⼀⼈⾏路,倒也不觉孤寂。

⼜⾛了好久,⼀棵⼤树出现在路旁,这棵树看上去年代久远,树⼲都被掏空了,树洞⾥搁着⼀个⽊桶,不知⾥⾯装着什么。

联想到前⾯的曹家村也有好多⽊桶搁在屋边的⼭墙上,回家后还在想⾥⾯到底装的什么,最后⼀个解释是也许⾥⾯装的是“⾯酱”,因为⼩时我们这⾥农村每家都晒⾯酱,最后装在⼀个陶缸⾥搁在屋顶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在婺源
婺源,乃古星名,古神话中的婺女,能文能武,是智慧的化身。

婺源一直流传着婺女的美丽传说:尧帝时,天下洪水滔滔,婺源这样一个山区,也常被大水淹没。

就在很多山民被洪水包围、无处逃离的时候,远方漂来了一个美丽的姑娘,骑在一条巨大的鳙鱼的背上,把一个个孤立无援的山里人拉上鱼背,才逃出了洪水包围。

后来,水消退了,大鳙鱼干死了,化为婺源境内的大鳙山,那个美丽的女子,也飞上了天,化成了“婺女星”,每到夜晚都向人们眨着眼睛……
十年前,我曾独自从鹰潭来过一趟婺源,留下了我的一滩糊涂墨迹:《婺源、她真的很美!》今日再次有幸亲近她,吾辈180岁三兄弟(老大70、老二60、老三50),受外甥女夫婿诚心相邀,又美醉了一回。

梦里老家
记得梦里有个地方叫老家,梦里的老家总是贴在心上。

老家还是那片青砖黛瓦,还是那块坑坑洼洼,屋前开着栀子花,房后篱笆结满苦瓜。

炊烟袅袅夕阳下,老树枝头挂月牙。

左邻右舍围着葡萄架,家长里短说着贴心话。

爷爷抱着旱烟声声咳嗽,奶奶坐在月下吱吱纺纱。

还有时时的鸡飞狗跳,还有阵阵的嘶哑叫骂,老家是一幅山水风俗画。

老家是一杯浓浓醒酒茶,老家是支支燃不尽的烟缭,老家是串串抺不干的泪挂。

风中飘散着母亲的白发,断肠游子思乡在天涯。

房前那座山,山下那条路,路前那条河,河边白杨林,林前大槐树,树下大黄狗,几串红辣椒,还在屋檐下,映着银丝发。

啊!这就是令人神往的山村田园水墨画,谁也忘不了的魂牵梦绕的梦里老家。

大雪飘过婺源的白墙黑瓦,远方经商的游子回望老家,不见母亲冒雪远眺的身影,只闻雪中的拔节声。

红梅送来的缕缕暗香,伴随思念融入杯中的大嶂山绿茶……
红叶覆盖了婺源的村落与山谷,少男与少女用红叶传递朦胧的情愫;在书香飘逸的婺源,男子总会紧跟朱子的脚步、天佑的轨迹,走上一代又一代读书人赶考走过的那条彩虹桥,“你不归,灯不灭……”婺源的枫树见过五百进士衣锦还乡,还见过一顶大红花轿如一片红叶飘入少女的老舍……
小荷的尖角等着蜻蜓的翅膀,年轻的农夫想娶美如小荷的姑娘;姑娘征婚对子难倒天下读书郎,一个种田人用五千年墨香推开荷香荡漾的洞房——青蛙也鸣,稻花也香,鸣醉了黑瓦之上的月亮,香透了白墙之下的荷塘……
无边无际的油菜花,让天下的人眷恋,蝴蝶飞舞着梦里老家的悠闲;人间多少苦辣酸甜、都随着蝴蝶彩翼隐入婺源最美乡村的春天——白墙黑瓦隐藏天下高人,听着无声的蝶韵诉说着一个梦里老家的唯美襄野……
篁岭“晒秋”
秋季,总是一个能安放任何思绪的季节。

在水一方的女子,等在枫桥的尽头,等你共赴一场秋色的盛宴旖旎。

想信总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与你守候千年的驿站栉风沐雨,九九艳阳,共每一处曼妙的好时光。

有幸,在今秋伊始,我随宗亲又来到婺源篁岭。

篁岭古村挂在山崖之上,村落依山而建,背倚秀美青山,清流穿户。

在青山掩映之中,错落有致的徽派古建筑群更显大气磅礴。

初秋的阳光,不徐不疾。

青石板和灰砖铺成的巷道古朴醇厚,木门、窗柩、凭栏、石柱,尽是精美细致的雕刻纹饰,灰白泛黄的古墙壁被时间刻画出了斑驳的线条,绿植掩映,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明清年代。

清水在村落间静静流淌,时光亦走的不急不躁,肥猫懒洋洋在脚
边打盹,院里秋虫悉悉索索,杆上的被子晒出了秋天的味道,野菊在玻璃杯里沉沉浮浮……
篁岭并不算太高,但因是山居村落,依山就势,搭起阶梯,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所以常年气候湿润,云雾缭绕,使得篁岭村仿佛是浮在云上的瑶池仙境。

“天街”似一条玉带将村落连接,街上老宅如今都变成了特色商铺,茶场酒肆、书屋砚庄、伞铺丝坊,古趣盎然,尽显连续几百年的繁华景象,让整个古村更显温婉动人。

“窗衔篁岭千叶匾,门聚幽篁万亩田”,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依山而建,地无三尺平,受地形限制,村民没有空地晾晒农作物,家家户户在房顶上架起长长的木架,使用圆圆的竹晒匾(簸箕),在晒台上晾晒秋果,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

对于婺源,人们有太多的印象:徽州古村、流水人家、油菜花海、篁岭晒秋,还有深秋红枫……每一种,都是田园牧歌式的诗意。

江湾古镇
来到婺源,很多人都愿意去江湾沾一份灵气,江湾地处三山环抱的河谷地带,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一条梨园河由东而西,潇江在三山谷地中穿行,山水交融,人杰地灵。

自唐以来,江湾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交通要塞,是婺源东大门。

这里山水环绕、文风鼎盛,养育了状元、进士与仕宦38人;走出明代抗倭名将江一麟、宫廷太医江一道、清代音韵学家江永、民国教育家江谦等贤仕和一代领导人。

有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选入《四库全书》。

走进江湾,只是匆匆一瞥,可了解了江湾的故事,也便懂了江湾人的气定神闲,宠辱不惊。

流水人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使“小桥流水人家”成为人人向往的诗意家园。

江西婺源的李坑村,便是这句诗的鲜活注解。

李坑村建于北宋祥符年间庚戊年(公元1010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村子青山环抱,绿水缠绕,玲珑秀美。

村口,一棵古香樟枝繁叶茂,绿盖叠翠,一条小河在树下流淌。

村内房屋都依山而立,沿溪而建,从山脚到山腰,层楼叠院、高脊飞檐、参差错落,鳞次栉比。

这些民居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马头墙,高宅深井四合堂。

陡立的粉墙清新淡雅,整齐的黛瓦端庄整肃,高挑的马头墙凌空起舞,优美的墙线错落有致,老旧的门窗古朴雅致。

更有门楣窗扇、梁架天井上生动精美的砖木石雕,既彰显徽派建筑的鲜明典雅,同时也表现出村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村人高雅的审美情趣。

徜徉村内,时时有贯通街巷、九曲回环的碧水陪伴身边。

你闲庭信步它环佩叮咚,你惬意观景它浅唱低吟,你对影梳妆它平滑如镜,好似你的老友,息息相通,紧紧相随。

那溪流依偎着民居商铺,紧贴着房前屋后,回环盘旋,曲折往复,柔美若柳,澄澈如练。

如果说李坑村是一位端丽秀美、温婉雅致的古典美女,那么这溪流便是一条柔曼灵动的绸带,飞扬在她的衣袂间,舞动在她的裙裾上,为她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灵气与韵味。

屋舍隔水相对,有溪桥将两岸人家紧密相连。

村子共有十几座溪桥,石桥、木桥、砖桥,甚或一块尺把宽的木板,立刻使两岸变得亲近又贴心。

这些桥中,最古老、最著名的是通济桥,位于村中两溪交汇处,桥身是厚重的青石板,桥下是半圆的桥拱。

经过上千年风雕雨琢,桥面光洁青亮,桥身青苔斑驳,桥拱倒映水中,仿佛一颗夜明珠,形成村子有名的双龙戏珠景观。

溪桥下,有石阶通到河边的溪埠,有老婆婆小媳妇挥动捣衣杵神情专注地浣洗衣物。


边老宅里,村人或含饴弄孙,或摇扇饮茶,或围坐闲聊,从容闲适,悠然自得。

“君到李坑见,人家尽枕河。

古村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李坑,如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从岁月深处款款走来,闪烁着光阴浸润的微芒,氤氲着时光侵染的暗香,将“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优美镌刻在婺源大地,引来无数少男少女把她描入画中,也镌刻在我的脑海。

彭映水文/图
2018年8月21日撰摄於江西婺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