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沙龙教育模式:概念、实施及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学术沙龙教育模式:概念、实施及探索
研究生学术沙龙教育模式是保证高校研究生教育学术交流有效性的重要路径之一,具有实现研究生学术能力在学术交流中不断提高的作用,有利于营造学术交流活跃的教育生态系统,促进研究生交流,以多元文化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多视角思维交互,促进研究生学科多样性的科学融合,有效应对思维定式与思想僵化、突破学科标准对学术研究的狭隘认识,激发学术活力与学术创新力,促进研究生学术思维向纵深拓展,实现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标签:研究生学术沙龙;学术沙龙;路径创新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日益扩大,研究生数量与研究生专业领域发展迅速。在社会不断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不断发展,一方面,从宏观上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原来单一的学科领域,而在两个、甚至多个不同领域交叉中实现突破;另一方面,从微观上讲,任何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都是极小领域的精细化研究的结晶。基于现实情况的改变,作为培养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基础,研究生教育突破学科专业限制、实现深层次的、广泛的交流是极其必要的。
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下行变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水平由低端水平上升为中高端水平。从西方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看,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力量,以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可以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变,走向高端产业的改革注入新力量、新活力,也必将是我国完成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共同富裕等等,无不依靠人才,无不依靠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但是,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培养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研究生教育实践情况与理论标准的差距显著。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顶端,肩负着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使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后,要加强研究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以提高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有效性,引导各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性,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通过创新学科运行机制、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探索与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提高研究生学术交流有效性的重要性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而采用的方式是学习新知识及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形式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动手能力的学习。从学习的本质上看,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反复训练而获得一种思维意识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此过程中是依赖信息的不断交换、对比、修正的不断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过程,因而营造一种向上的、浓郁的学习气氛对参与学习的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且浓郁的学习气氛也是构建良性教育生态的前提条件。作为具
有传播知识、沟通信息、启迪灵感、开阔思路、促进协作、形成融合功能的学术沙龙,对于研究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的广泛深入,对于学校学术氛围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然,只有正常的、有内容的、学术化的学术交流,才能较好地使培养的人才质量提高,同时为研究生生产更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提供有利的学术生态环境。总之,研究生学术沙龙是广大研究生交流思想、观念和信息的一种简单的、可行的、重要的方式,是实现研究生不断启迪智慧、广泛产生灵感的有效途径。
从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有效性来看,简要地说,要使得参与学术交流成为一种可能,以此作为培养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较好方式与习惯,才能加强研究生利用学术交流过程中所思所感提升自己学术研究的能力,进一步为培育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提供发展路径。如缺乏这一依据,很难认定实施的学术交流是否具有有效性。学术科研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时性过程,非瞬时性的一次活动。学术沙龙活动作为一个思想与信息的交流场,利于以学术沙龙活动的交流性、学术性、活动化的过程、表现力,来促使参与的研究生进行学术沙龙活动的前期准备、现场互动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学术交流之后的总结思考,此过程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以问题到学术问题、学术问题分析与思考、学术问题探讨、方案总结或方案过程制作的路径,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学术交流、报告撰写的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高学历、高水平的研究生需求日益强劲。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技术深度交叉的背景下,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实际效果要进一步关注各个学科之间的广泛交叉与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内容广泛的、跨学科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增强研究生思辨力,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
二、研究生学术沙龙教育模式的概念、实施过程
研究生学术沙龙是一种由实施人员或组织依据拥有的权利,采用一定的工具方法,对实施过程及相关资源进行决策、计划、指挥、协调的学术交流活动。研究生学术沙龙教育是一种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学习过程,也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术沙龙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在全国绝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推广和实施。
研究生学术沙龙的主体是研究生,特殊情况下,一般教师、学者或企业工程师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学术沙龙的主体;研究生学术沙龙客体是研究生学术沙龙的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即研究生学术沙龙的主题或主题相关的话题。研究生学术沙龙的实施过程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简单与否取决于研究生学术沙龙的主體的实施要求。目前,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尚无统一的实施办法,当然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因地制宜,所以统一的、标准化的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是否需要尚待研究。就现实情况而言,研究生学术沙龙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已经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广泛实施,且效果明显。
鉴于研究生学术沙龙实施的开发性与包容性,其实施过程是形式多样化的,
参与的人员可以围绕主题进行报告或者提出问题或者给出解答;可以进行多种形式讲述,如通过PPT、纸质文稿或口头表述等。从学术沙龙活动是否有顶尖学者或专家参加,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分为有学术权威人员的或民主交流的两类。一般来说,有学术权威人员参加,易于学术沙龙活动充分调动参加人员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表现在参加人员的数量上。从学术沙龙活动是否有中心主题,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分为有主题的或开放讨论式的。有主题的学术沙龙,利于活动的正常展开,是结构化的,相比无主题而言,更加规范化。从学术沙龙活动是否具有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分为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举办的,在物质条件方面,要优于非正式的,从举办学术沙龙的实践过程来看,学术沙龙活动需要培养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并形成制度,定向给予经费支持。三、基于学术沙龙视角的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探索
在研究生人数不断扩大,研究生学科研究方向不断细化的背景下,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不同领域研究生学术交流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学术沙龙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术交流方式,在我国高校得到广泛推行,实践证明,它对培养研究生学术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它是培养研究生个性、促进研究生交流、以多元文化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多视角思维交互的体现,既能打通研究生学术研究界限、打破思维定式与思想僵化、突破学科标准对学术的狭隘认识,实现学科纵向贯通和横向联合,又能激发学术活力与学术创新力,是促进研究生学术思维向纵深拓展的有效途径。
研究生学术沙龙对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它是研究生交流学术思想的阵地,是启迪研究生智慧的场所,是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措施。保证此功能能够得到实现的前提是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满足研究生教育规律、符合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需求、具有一定学科前沿技术和理论知识、能够正常的制度化的运行,在此条件下,才能保证研究生学术交流有意义。
对学术沙龙中学术交流的认识不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部门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学术交流活动做得再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和标准来衡量,没有像申请到课题和经费,获得成果和奖励那样直接、那样实实在在;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的认识不到位,不了解学术交流中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渐进过程。
学术沙龙活动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数量较多的具体的学术沙龙活动。要把学术沙龙活动作为一种持之以恒的教育方式来对待,为此,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制定学术沙龙实施管理办法,鼓励相关二级学院在学术沙龙活动中开展以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为导向的各种创新与改革。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当从加强师生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等多个方面,想方设法引导更多利于学术沙龙活动开展的人员广泛参与学术沙龙活动。通过开展学术沙龙,让研究生在学术沙龙活动中认识到学术沙龙作用发挥的特点,即隐的而非显的、细节化的而非抽象化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高校学术活动的组织者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精神,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采取得力措施,根据各方面的实际,制订学术交流计划。在制订以学术沙龙活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