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
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资源和生态文明评价之浅析
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资源和生态文明评价之浅析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式,以乡村为目的地,注重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社会资源,提供给游客一种远离繁华都市的宁静、舒适和亲近自然的体验。
对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主要从生态资源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资源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自然资源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包括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等。
评价自然资源的好坏,需要考察其独特性、丰富性和稳定性。
独特性指的是地貌景观的独特性和特色,丰富性指的是动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稳定性指的是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如果具备这些特点,就能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丰富的且稳定的自然体验。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也是进行评价的重要因素。
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建筑风格等。
评价文化资源的好坏,需要考察其历史价值、传承状况和特色表现等因素。
一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如果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就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社会资源也是评价的重要因素。
社会资源包括当地人文素质、社区组织和服务设施等方面。
评价社会资源的好坏,需要考察当地人的友好程度、社区组织的稳定性和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
一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如果居民友好、社区组织稳定且服务设施完善,就能够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旅游体验。
生态文明评价是指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上的表现。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评价生态文明的好坏,需要考察乡村旅游目的地在规划、开发和管理上的表现。
规划方面,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开发方面,应倡导绿色旅游理念,遵循生态旅游原则,确保旅游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管理方面,应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监管,建立健全的保护制度和管理机构,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主要从生态资源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进行。
AGIL模型下村庄共同体建设的行动逻辑——基于陕西省袁家村的案例阐释
袁家村是陕西省礼泉县的一个行政村,地处陕西 关中平原腹地。20 世纪 50 年代,袁家村贫困干旱,地
作者简介:龙歆娴(1999—),女,汉族,福建龙岩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 调查思考 /
·119·
理条件恶劣,是礼泉县有名的“烂杆村”。20 世纪 70 年 代,郭裕禄成为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他领导村民整地 造田、发展生产,摘掉了“贫穷帽”。改革开放后,袁家 村相继建立起水泥厂、印刷厂、砖窑厂等村办集体企 业,逐渐发展成为小康村。90 年代中后期,由于产业 政策的调整,袁家村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五小企业”纷 纷倒闭,随着农村人均收入下降,村民相继进城打工, 袁家村因此变成了一个濒临消亡的“空壳村”。2007 年,老 支书郭裕禄的儿子郭占武挑起重担, 振兴袁家村,他 积极引导村民,以村民为主体,以村庄为载体,将关中 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与乡村特色旅游相结合,积极发 展乡村旅游业。
19 世纪 80 年代, 德国社会研究家斐迪南·滕尼 斯系统地重新定义了共同体,他指出,共同体是构建 在相关人的本能中意或习惯约束下的一致适应性,和 与思想相关的一致记忆上的有机体[2]。在滕尼斯眼中, 共同体的 3 种形态分别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 精神共同体。
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土壤肥力状况分析与评价
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土壤肥力状况分析与评价郑旭阳;朱静雯;胡亚楠;赵彩平;赵护兵【期刊名称】《果树学报》【年(卷),期】2024(41)6【摘要】【目的】调查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该区桃园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咸阳、宝鸡、铜川和渭南4市共24个桃园0~4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容重、孔隙度、pH及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
【结果】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处于适宜范围,而在>20~40 cm土层,咸阳地区土壤容重较高,宝鸡地区土壤容重较高且孔隙度较低,均超出适宜范围;研究区土壤pH平均值为8.1,除宝鸡桃园土壤pH在6.4~6.9之间外,其余地区桃园均为碱性土壤,pH在8.2~9.0之间;陕西省关中地区土壤肥力总体水平不高,土壤有机质最为缺乏,在0~40 cm土层中,66.7%以上的桃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处于缺乏水平;0~40 cm土壤有效钾含量均处于适宜或丰富水平,>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关中地区速效氮平均含量(w,后同)为10.8 mg·kg^(-1),处于缺乏状态,其中渭南的桃园土壤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最高,0~40 cm土层平均值分别为5.1 mg·kg^(-1),13.6 mg·kg^(-1),咸阳、铜川地区次之,宝鸡地区最低。
【结论】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应采取综合措施调节土壤通气保水性、降低碱度并培肥土壤。
【总页数】10页(P1125-1134)【作者】郑旭阳;朱静雯;胡亚楠;赵彩平;赵护兵【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2.1【相关文献】1.陕西省关中地区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2.陕西省关中地区全民健身状况比较研究3.烟台市郊区樱桃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4.陕西省关中地区饲草型小麦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5.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园小气候特征分析及高温热害指标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富硒土地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
富硒土地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任蕊;晁旭;张立君;支倩;徐翠玲;凌丹丹;马宇梅;陈继平;乔新星;杜少喜【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24(51)2【摘要】【研究目的】人体日常摄入的硒主要通过食物链源于土壤,而中国是富硒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面对有限且珍贵的富硒土地资源,亟需构建科学合理的富硒土地开发利用评价体系,为特色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本文以陕西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基础上,融合反映农用地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了涵盖立地条件、土壤硒含量、理化性质、土壤质量和土地管理等5大类12项指标的关中地区富硒土地开发利用评价体系。
同时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开展了临潼区富硒土地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研究结果】将临潼区土地划分为高度适宜区、适宜区、较不适宜区、不适宜区和极不适宜区共5个等级,其中高度适宜开发区及适宜区开发面积共248.35 km^(2),主要分布在临潼区北部的新市乡、栎阳镇、徐杨乡、相桥镇及中东部的何寨镇。
基于不同适宜评价区内小麦硒含量及富硒比例,发现其富硒土地适宜性与小麦富硒程度高度耦合。
【结论】说明构建的富硒土地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对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科学指导价值及重要的示范意义。
【总页数】13页(P676-688)【作者】任蕊;晁旭;张立君;支倩;徐翠玲;凌丹丹;马宇梅;陈继平;乔新星;杜少喜【作者单位】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地质调查规划研究中心(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中心);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相关文献】1.社区养老服务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以西安市为例2.中尺度土壤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初探--以西安市为例3.聚类分析在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中的应用——以西安市雁塔区为例4.WSS全断面深孔注浆工法在富水饱和软黄土地质加固中的应用——以西安地铁火车站暗挖隧道加固技术为例5.基于乡村发展综合评估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探析——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村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研究——关中地区若干乡村旅游地实证分析
社 随 着旅 游 业 的 发展 和 人 们 对旅 游 认 识 的 提 高, 最终 实现旅游业 、 区和居 民的三方 和谐共 赢将提供
收 稿 日期 : 0 8 0 — 8 2 0— 9 0
基 金 项 目: 西省 教 育 厅 专项 科研 基金 项 目(7K 1 ) 陕 0J 4 9 。 作者 简 介: 忠潮 (96 ) 男 , 西成 阳 市人 , 阳师 范 学 院资 源环 境 与 城 市 科 学 系教 授 , 杜 15 ~ , 陕 成 西北 大 学硕 士 生导 师 , 要从 事 主
方 法。分 析 乡村 旅 游活 动对 乡村 社 区 的影 响及其 深 讨 其影 响 因素 。黄 洁等I 研 以浙江 兰溪市 诸 葛 、 长乐 村
层 次原 因, 并提 出相应 的对策 。
1旅 游地 居 民对 旅 游 的 感知 研 究 状 况 与 进 展
旅 游 的 区域 影 响是 旅 游 地 理 学 研 究 的重 要 内
乡村社 区居 民对 乡村旅 游的感知研究
— —
关 中地 区若 干 乡村旅 游地 实证 分析
杜 忠潮 . 耿 涛
成 阳 720 ) 100
( 阳 师范 学 院 资源 环 境 与 城市 科 学 系 , 西 成 陕
摘 要 : 于对关 中地 区中 东部 若 干 乡村 旅 游地 居 民的 实地 问卷调 查 , 用 ecl 基 运 x e 软件 对 问卷作 统计分析 和数 学模 型 求值分析 的定 量方 法 ,分析旅 游地 居 民对旅 游影 响的 感知和 态度 。
章 以西 感 知分 析来剖 析乡村 旅游 活动 对 乡村社 区影 响方 面 海 滨 型旅游地 居 民对 旅游影 响 的感 知 。 锦河 的研 究不 断涌 现 。本 文基 于对关 中地 区若 干乡村 社 递 为 例, 旅 游 的经 济 、 会 文化 、 境影 响等 角 度 从 社 环 区居 民对 乡村 旅游 感 知 的调查 资料 ,利 用统 计分 析 分 析古 村 落旅 游地 居 民的旅 游感 知 及其 差异 ,并 探
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摘要:本文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对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性建议:加大旅游宣传和品牌打造;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和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SWOT分析;乡村旅游;战略性建议一、研究背景陕西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森林资源,是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袁家村是陕西省的一个典型的乡村旅游景点,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然而,由于设施和服务质量的不足,袁家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本文在对袁家村乡村旅游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策略,以期为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二、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工具,它可以系统地分析一项工作或事物的优劣势和机遇威胁,帮助制定战略性决策。
下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袁家村乡村旅游进行SWOT分析:1、优势(1)自然风光优美:袁家村位于陕西丹凤县,自然环境优美,被赋予了“小三峡”之称。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旅游资源的重要优势。
(2)文化传统悠久:作为陕西省典型的乡村旅游景点,袁家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如古建筑、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这些都是旅游资源中的优势。
(3)地理位置优越:袁家村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丹凤县城约20公里,交通便利,同时还是连接丹凤县和陕西平利县的交通枢纽,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2、劣势(1)旅游基础设施有限:目前袁家村的旅游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例如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给游客带来不便。
(2)旅游服务质量待提升:袁家村餐饮和住宿等旅游服务设施缺乏,服务质量和标准不够规范化,也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3)旅游产品相对单一:袁家村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如没有开发出与当地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和体验项目,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作者:熊博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第07期摘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陕西省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对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表述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同质化严重,产业单一;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开发不充分;营销模式落后,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由此提出同质的基础上优化、丰富产品业态;科学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推进协调可持续发展;品牌促进营销,公共服务助力发展等对策,以期陕西省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陕西省陕西省地域狭长,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种地貌区;横跨北亚热带气候、暖温带气候和中温带气候三个气候带。
陕西省拥有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战略在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最大效率的使乡村旅游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民谋福利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发挥效用;如何高质量的发挥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能力,采用更合理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获得更美好的用户体验,建设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促进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是陕西省面临的难题。
1.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概况数据显示,2011-2015年,陕西省的乡村旅游人数达到47166.5万人,每年的增长30.3%,旅游收入500.8亿元,每年增长30.8%。
从陕西省公布的数据中2015年陕西乡村旅游的人数为1.4亿人,由此带来的收入是158.9亿元,相较前一年而言,二者分别增长了23.5%和25.7%。
全省24万人从事乡村旅游工作,其中农家乐有20000个。
旅游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也为陕西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带来10.36%的增长,农村居民因乡村旅游获得的收入中,其中农家乐经营者收入占比达到50.66%,售卖农产品占22.97%,其他相关收入占比3.94%。
西北大学第六届挑战杯获奖名称
作品序号作品名称院系作者指导老师作品类型所属领域获奖信息1一种新型匀胶机的设计与实现信息学院廖付友、马超、鲁帅张志勇科技发明类机械与控制特等奖2陕西省铜川地区矿区废弃土地资源整治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公管院张婷钰、雷雨潼、罗懿张琳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特等奖3西安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适应性研究公管院王安立、李睿曦、李茜、周凡磬孔祥轩、房文博曹蓉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特等奖4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背景下的村庄现状调研及规划对策研究城环院刘婷尹珍超张园林薛颖李亚蓉黄萌顾亚男黄婷茹赵晶薇刘科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特等奖5守望与期待—关中唐代帝陵遗址保护现状调查与利用研究(以唐昭陵为例)文遗院范星盛、卫波、左翔宇徐为民冉万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特等奖6农产品流通成本的调查研究经管院张朱霖鲁璐孙萌刘璇严奡葛枫任宝平刘瑞明哲学社会科学类经济特等奖7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线性颌面牵张成骨手术仿真系统信息学院王小东余文利李盼李耀琳曲博婷井寒王瑞冯筠自然科学类信息技术特等奖8明日叶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分析生科院曾洁、黄凤智、姚静雯、冯欢黄萱自然科学类生命科学9新型高精度便携式微小电容电感测量仪信息学院顾在学焦嘉琪张凯娜杨粉萍杨跃李婧胡琦瑶唐升科技发明类信息技术一等奖10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地质系黎澄生刘锦阳淡勇科技发明类机械与控制一等奖11基于MATLAB的河流水质评价和预测软件城环院郑现明李倩玉杨方社李琦科技发明类信息技术一等奖12管道式等离子体油烟净化实验装置研制化工学院毛军伊丽崔凡弓卫军焦楠楠余历军科技发明类能源化工一等奖13陕西关中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以礼泉县袁家村为例公管院张问之、张博、李颖、丁艳梁忠民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一等奖14乡村银行在解决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困局中作用的分析及改进鲁美辰李昱东闵杰马莉莉哲学社会科学类经济一等奖15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基于陕西省泾阳县的调查经管院刘乐叶苗吕启嘉武泽文马莉莉哲学社会科学类经济学一等奖16基于政府监管的二线城市房地产泡沫测度研究—以西安市为例经管院秦华杨雪管小婷周丹白哲文琳冯均科哲学社会科学类经济学一等奖17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以汉中略阳县为例经管院彭超林张域东王怡溪汶子朝李昕隆谷守亮赵晨希杨英哲学社会科学类经济一等奖18银发浪潮中“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安为例经管院徐照晔贾茹王瑜姚靖陈希敏哲学社会科学类经济一等奖19环境规制背景下榆林煤炭产业发展研究经管院仇萌张晋毓张轩之陈静菲侯玮郭润宇刘琪惠宁哲学社会科学类经济一等奖20关于陕西省农村闲置耕地资源及其科学利用的社会调研化工学院李刚思强张凯张穗穗王妮刘洋胡亚文赵渊石守红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一等奖211980—2010年基督教在陕西关中农村迅速发展的原因考察——以咸阳市三原县乡村为例历史学院张庶梁超闵心蕙雷钰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一等奖22MFC生物降解霉变饲料及其资源化的可行性研究城环院吕淼周乐安薛艳玲李贺自然科学类能源化工一等奖23新型农村社区生态功能分区与规划建设研究城环院何则赵志勇马恩朴惠振江惠怡安自然科学类能源化工一等奖24新型氧杂蒽型荧光探针的构筑及其对小分子的识别性研究化材院范永辉王梦嘉胡彦琳黄阳阳李剑利自然科学类能源化工一等奖25微藻的培养及其油脂的基础研究生科院李鑫杨泽熵罗海羽胡轶恒段攸王英娟自然科学类生命科学一等奖26自动感应浇花器物理系田瑜杨婷婷冯小强科技发明类机械与控制二等奖27影像随心----基于嵌入式系统3D摄像机开发信息学院谢彬彬尹思源胡正洪宇菲邢天璋科技发明类信息技术二等奖28老年人长期照料服务需求医院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为例公管院郭锦龙张玉琼边玉莹白亚楠、汪健龙王荡翟绍果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二等奖29转型时期农村创业环境研究——以陕西省安康平利县为例公管院张经纬王安立张美伦张园丁佳乐席恒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二等奖30陕南农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状况调查新传院覃馨瑶杨勇左凡任玺言原晓敏王帆周明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二等奖31西安城区年轻人方言语音调查报告——基于西安城区籍大学生方言语音研究分析文学院李翔马懿彦沈文君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二等奖32智能手机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信息学院姚娇郑昳黄萍王子微王仲霖邱波冯溪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二等奖33消费者感官角度的商铺营销及其电子化可行性的研究信息学院张瑞鑫张世栋周宏然康宝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二等奖34关中地区设施蔬菜工程发展现状及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调查研究经管院茹蕾贾瑶瑶康璐琳辛伟何爱平哲学社会科学类经济二等奖35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移民法律援助的调研报告——以陕西省靖边县和安塞县为例法学院杨航金超吴贝任丹江刘安琪、刘棋刘丹冰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法律、管理二等奖36国家关于选调生及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情况调查报告化材院刘斌杨慧张丹张景霞姚冰妍曹琪张政薛冰梁忠民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教育二等奖37延川县红枣深加工产业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调研报告化工学院潘超王峰王琪凯王溢萍尹鱼鱼王新升曹炜王毕妮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二等奖38西安埙文化保存现状调查及传承对策研究历史学院张雅怡余娟王森李军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二等奖39社区构建过程中公共空间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城环院张园林薛颖杨扩顾亚男王晓伟赵晶薇张璇席茹茹张君权东计张阳生自然科学类数理二等奖40城乡统筹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镇村体系构建——以延安市延长县安沟乡为例城环院马恩朴何则惠怡安自然科学类数理二等奖41北秦岭拉陷盆地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地质系高春云李兴辉李侃郭安林自然科学类数理二等奖42陕西陇县辛集组生物碎屑灰岩及棘皮动物骨骼研究地质系李洛阳贠浩张美琪张兴亮自然科学类数理二等奖43双功能分离介质的制备及表征化材院崔海龙周仁杰白泉自然科学类能源化工二等奖44新型螺旋椭圆管式微通道储氢反应器的研究化工学院张蓝樊锦春肖文王佼钟锦荣颜祥王玉琪自然科学类能源化工二等奖45靖边气田产水气井新型缓蚀剂研究化工学院朱永红张永辉武文卿刘姣姣刘蕾郝帅周晶李冬自然科学类能源化工46高血压健康管理移动精灵信息学院张梦薇吴智翀王亮廷徐晓佳王丹包昌乾韦泽鹏王琳张远陈晓江科技发明类信息技术三等奖47基于植物组织切片的三维重建系统研究信息学院杨小敏淮燕妮周晨璐陆志龙贺小伟科技发明类信息技术三等奖48“喜脉”数字化诊断仪器的开发信息学院刘梦龙张盼盼刘海滨王嘉董宣辰李慧徐乐阳高宝建科技发明类信息技术三等奖49《玩map》游戏漫画旅游地图城环院刘轩臧韵菲靳心玥朱云辰青雨馨孙薛梦赵牡丹科技发明类信息技术三等奖50纯发酵型高品质菠萝酒的研发化工学院高帅贺琼杜柄欣何曾徐抗震科技发明类生命科学三等奖51智能电子象棋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信息学院赵翎凯包岩崔艺馨杨力陈成西隆鑫王大军冯筠、张远、邓周虎科技发明类信息技术三等奖52基于三维运动捕捉的数字皮影制作系统的研究信息学院赵冰琪徐舒婷徐静牛维王小东杨晓萌王宇豪冯筠华庆一科技发明类信息技术三等奖53基于无线传输图像的野外动物环境监测系统信息学院李亨通王红玉张琳郭红波王佳荣郑童宇王小东佀洁李展科技发明类信1一种新型匀胶机的设计与实现2陕西省铜川地区矿区废弃土地资源整治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3西安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适应性研究4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背景下的村庄现状调研及规划对策研究5守望与期待—关中唐代帝陵遗址保护现状调查与利用研究(以唐昭陵为例)6农产品流通成本的调查研究7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线性颌面牵张成骨手术仿真系统8明日叶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分析9新型高精度便携式微小电容电感测量仪10可变压缩比发动机11基于MATLAB的河流水质评价和预测软件12管道式等离子体油烟净化实验装置研制13陕西关中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以礼泉县袁家村为例14乡村银行在解决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困局中作用的分析及改进15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基于陕西省泾阳县的调查16基于政府监管的二线城市房地产泡沫测度研究—以西安市为例17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以汉中略阳县为例18银发浪潮中“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安为例19环境规制背景下榆林煤炭产业发展研究20关于陕西省农村闲置耕地资源及其科学利用的社会调研21 1980—2010年基督教在陕西关中农村迅速发展的原因考察——以咸阳市三原县乡村为例22MFC生物降解霉变饲料及其资源化的可行性研究23新型农村社区生态功能分区与规划建设研究24新型氧杂蒽型荧光探针的构筑及其对小分子的识别性研究25微藻的培养及其油脂的基础研究26自动感应浇花器27影像随心----基于嵌入式系统3D摄像机开发28老年人长期照料服务需求医院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为例29转型时期农村创业环境研究——以陕西省安康平利县为例30陕南农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状况调查31西安城区年轻人方言语音调查报告——基于西安城区籍大学生方言语音研究分析32智能手机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33消费者感官角度的商铺营销及其电子化可行性的研究34关中地区设施蔬菜工程发展现状及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调查研究35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移民法律援助的调研报告——以陕西省靖边县和安塞县为例36国家关于选调生及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情况调查报告37延川县红枣深加工产业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调研报告38西安埙文化保存现状调查及传承对策研究39社区构建过程中公共空间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40城乡统筹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镇村体系构建——以延安市延长县安沟乡为例41北秦岭拉陷盆地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42陕西陇县辛集组生物碎屑灰岩及棘皮动物骨骼研究43双功能分离介质的制备及表征44新型螺旋椭圆管式微通道储氢反应器的研究45靖边气田产水气井新型缓蚀剂研究46高血压健康管理移动精灵47基于植物组织切片的三维重建系统研究48“喜脉”数字化诊断仪器的开发49《玩map》游戏漫画旅游地图50纯发酵型高品质菠萝酒的研发51智能电子象棋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2基于三维运动捕捉的数字皮影制作系统的研究53基于无线传输图像的野外动物环境监测系统。
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探讨
镇 居 民为 主要 目标 市场 , 过满 足旅 游者 休 闲 、 知 和 回归 通 求
自然的需求而 获取 经 济 和社 会效 益 的一 种 旅游 方 式 。从 广
义 上 讲 , 有在 乡 村 开展 的旅 游活 动 都 可 以称 之 为乡 村 旅 所
而忽视 乡村 特色 , 大兴 土木 , 园造 景 , 坏 了乡村 的氛 围; 建 破 同时产 品 同质 化 现象 严重 , 大部 分 乡村旅 游 地走 向衰 败 。 使 在体验 经济发展 的时代 , 传统 的乡村 旅游 服务转 化为 乡村 将 旅游 中难 忘的体验 , 乡村旅游持 续发 展 的必 由之路 。乡村 是 体验 旅 游 就是 要 让游 客 融 入 乡村 生 活 , 足 回归 自然 的需 满
游, 乡村 旅 游扎 根 于乡土 文化 , 乡土 本色 是其 区 别于都 市 旅
游 的最大特征 。
Hale Waihona Puke 足游 客 的体验需求 ; 四是宣传 力度 不够 , 旅游产 品雷 同 , 品种
单一 , 档次较 低 。
23 机遇 各 级政府 对古 村落 、 民居 等为代 表 的物质文 . 古 化遗 产 和饮食 、 民俗 等非 物质 文 化遗 产 的保护 、 掘和 整理 挖 使得 乡村体验旅 游 的发 展有 了更 为 多样 的 实物 载 体和 文化 内涵 , 其 可持 续发 展提 供 了广 阔 的发展 空 间 ; 会主 义新 为 社 农 村建设 客观上 改善 了乡村旅游 的基础 设施 , 提供 了更 为完 善 的配套 设施 , 为乡 村旅 游 的发展 提 供 了契机 ; 竞 争 日 社会
LN u - ie l ( ol eo orm n a rn n c ne hax oml nvri , in hax 131 I J nf t e a C lg f ui adFwi met i c ,Sani n i sy X a ,San i 06 ) e T s o Se N U e t 7
陕西省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分类评价研究
陕西省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分类评价研究摘要:旅游资源是随着旅游业的形成和发展而提出来的,它是旅游业的作用客体,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是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因子作用的结果,在对陕西省旅游资源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类评价,并阐述了陕西省旅游资源的分布,成因及开发方向。
关键词:陕西省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分类评价开发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东经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
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远古时期黄炎二帝就在这里活动过,先后有13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久的地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悠久的历史给陕西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文物。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以及唐贵妃洗浴的地方华清池,此外还有大雁塔、小雁塔、西自然景观也极为丰富,有险峻的华山、有秀丽幽静的终南山,还有富有浪漫色彩的骊山,这些都给陕西的旅游提供了最佳的资源。
安碑林、司马迁墓、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等等古迹。
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临潼华清宫、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众多的博物馆。
陕西的自然景观也极为丰富,有险峻的华山、有秀丽幽静的终南山,还有富有浪漫色彩的骊山,这些都给陕西的旅游提供了最佳的资源。
1陕西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特征.总量及类型体系普查结果统计显示,陕西省共有旅游资源单体9972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单体154个,四级409个,三级1165个,二级1378个,一级2373个,未上级别的4493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共1728个,在旅游资源单体中,共包含8个主类.29个亚类.131个基本类型,其中还新添加了6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国标》中8个主类的100%.31个亚类的93.55%和161个基本类型的81.37%。
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
烽火村的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三农”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农村面貌都获得了快速进步和重大变化。
但是,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众多不足。
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面貌。
乡村旅游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
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且在开发中不断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乡村旅游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艺、民族传统文化为根本,以农民自身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乡村旅游的主要目标人群,以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景为特色,联合进行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综合效应十分显著。
同时,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加快新型城镇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对密切城乡产业关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解决乡村居民就业、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乡村旅游在各地广泛开发,其开发模式日益成熟。
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成功转化。
乡村旅游的开发成为了地区经济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也为农民的家庭经济增收创造了条件。
本文通过对地处关中腹地的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烽火村旅游开发的实际调研,在研究中,将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把烽火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乡村旅游开发当中,力求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通过对烽火村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项目运营开发模式、项目特色、经营成果,并对烽火村旅游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烽火村;发展模式一、乡村旅游概念及理论研(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念1.乡村旅游发展概念乡村旅游是一个大的社会经济系统,既是一种产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形式,更是一种融合管理、经营、体验、营销、品牌推广等一系列的产业经济活动体系,对于乡村旅游的探索研究,离不开诸多基础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在本论文的研究撰写中,主要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文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指导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的理论支撑。
关中地区乡村旅游探析——以礼泉袁家村为例
二 袁家村旅游开发现状评价
1 、以实际资源作为依托, 创立 “ 关中文化体验”的主题定位。 袁家村地处Nz l L 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交错 区域, 村域范围内几乎不存 在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 , 自然旅游资源禀赋较差 。袁家村本身的历 史遗存并不充足, 全村建筑格局基本上是文革后修建形成的 , 没有 文物遗址和文保单位 。就资源条件而言 , 和秦岭北麓的众多依山傍 水 的山村抑或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相 比, 袁家村 的旅游资源显然处 于劣势 。这就使得袁家村要想在关中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 中脱颖 而出, 就必需根据 自己的资源特点 , 明确 自身旅游形象定位 , 设计出 独特的旅游产品来 。白2 0 0 7 年开始 , 袁家村开始打造 “ 关中文化体 验地”为主题的旅游形象 , 以乡村休闲 , 文化体验作为旅游产品的定 位 。利用复建关中民居、街巷, 展示关中乡村生活和生产流程, 品尝 礼泉小吃 , 辅 以农家乐休闲、住宿, 提供较为完整的旅游服务。通过 五年的发展 , 袁家村在关中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体现 , 目前袁 家村已经被认定为A AA 级景 区。 2 、客源市场选定准确 , 符合旅游发展趋势。袁家村的乡村旅游 发展有赖于客源市场的准确把握。我们一般认为 乡村旅游 的客源 市场从人员构成上分析 , 应该主要是居于大中城市的城市人群 。由 于这些人久居城市 , 饱受城市病危害, 加之经济高速发展给人们内心 造成的异化作用, 使得这些人群更加向往感知和感受久违的乡村 田 园生活。袁家村以西安 、咸阳两市市区居 民作为核心市场 , 以关 中 城市群作为开发市场 , 以全省范围乃至西部地 区作为边缘市场。根 据市场定位, 进行有针对 l 生的营销 , 获得了 良好的旅游收益。 3 、旅游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 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关中地 区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使得很多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当中, 忽视基 础设施的建设 。时至今 日, 很多乡村在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同时 , 仍然 缺乏标准公厕、停车场 、通讯基站等必要 的基础设施 。袁家村在
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及发展趋势研究
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及发展趋势研究关中平原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和城市群聚集地。
本文将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1.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关中平原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拥有丰富的地理、气候和生态条件。
然而,长期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压力,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已经导致了水体污染、土壤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问题。
2.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关中平原城市群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也是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严重影响了城市群的生态效率。
因此,评价城市发展质量是衡量生态效率的重要指标,包括城市规划布局是否合理,资源利用效率是否高效,环境管理是否严格等方面。
3.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生态效率评价旨在研究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评价生态效率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重因素。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DEA)、生态足迹法、综合评价法等。
二、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效率的发展趋势1.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深入人心,关中平原城市群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
未来,该地区将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2.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关中平原城市群将加大对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
通过加强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改善城市规划和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将注重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
城市规划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城市绿化率和生态景观布局。
在城市建设中,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建设更加生态友好的城市。
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
陕 西 关 中地 区 乡村 旅 游 资源 综 合 性 定 量 评 价 研 究
杜 忠潮 , 李 磊 金 萍。 ,
( . 阳师 范学 院 资 源 环境 与城 市科 学 系 , 西 咸 阳 72 0 ;. 西 省 西 乡 县 第 一 中学 , 西 汉 中 7 3 0 ; 1成 陕 1002陕 陕 2 5 0 3 陕 西 省 成 阳市 渭 城 区塔 尔坡 学 校 , 西 成 阳 7 2 0 ) . 陕 1 0 0
一
题 的 研 究 。 ]3 [ ( )旅 游 资 源 的 货 币 价 值 评 价 。如 4 Koc e J等用受 调查 者对 环境 的态 度与 决策 行 th nM.
为之 间 的关 系来解 释条件 价值 法 中各种 决策 行 为和
偏差 的 内在机 制 , 将 态 度 和行 为关 系分 为 5种 基 并
价值 旅游 资源 的基 本 特征 、 同 社会 文化 背 景 的 人 不
用来 评价 旅游 资源 的人类 文化 遗产 价值 的方 式等 问
对关 中地 区 乡村旅 游 资 源 进行 定 量 评 价 , 旨在 对 构 建 乡村旅 游 资源 的评价 模 型与定 量评 价方 法作 些探
讨 , 区域 乡村旅 游 开发提 供理 论指 导 。 为
觉 质量 , 调景观 要 素 替 代 物 的选 择 和 语 义 描述 的 强
重要性 [ ; c r e e 2 S ho dr与 D ne 选 择 阔 叶草 、 木胸 ai l 林 径 、 木与 倒木 的多 少 、 层灌 木与植 被 多少 等 因子 朽 下 建立 景观 视觉 质量 的 多元 回归 分 析评 价 模 型 , 探讨
面口 :1 旅 游资 源视 觉质 量评 价 。 Os o d S c () 如 go 与 ui
基于游客满意度视角的乡村旅游提升研究——以棣花古镇和袁家村为例
基于游客满意度视角的乡村旅游提升研究——以棣花古镇和袁家村为例长孙馥蓉【摘要】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旅游行业的热潮,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特别是乡村地区经济的增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研究梳理国内外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以棣花古镇和袁家村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十二大指标进行研究,借助软件分析,对比棣花古镇和袁家村之间的差异性,根据计算结果,提出棣花古镇提升策略.【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21)004【总页数】6页(P88-93)【关键词】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指标体系;对比【作者】长孙馥蓉【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85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乡村民俗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前来从事观光、休闲、度假等一系列活动[1]。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重视精神文化享受,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由于周边性、短期性、乡村性和平民性较强,人们更乐于在周末闲暇之余体验原生态乡村游。
游客满意度是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和到达目的地之后的感知相比较后,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会影响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意愿,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意愿,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2]。
针对游客满意度的调研与分析是掌握游客满意度各项指标差距的主要手段,可为旅游开发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调整经营战略提供具有实践性的价值参考。
陕西省近几年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向着倡导的优质旅游稳步发展。
各类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丰富,近些年陕西各地市相继推出各类节庆活动和宣传促销活动,如乡村旅游展览会、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袁家村)乡村旅游高峰论坛、安康龙舟节、汉中油菜花节、临潼石榴节、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等,陕西省2016年实现乡村旅游接待1.72亿人次,占全省总接待游客量的38.3%,旅游收入占农村居民全部可支配收入的16.23%。
基于游客体验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_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_李胜利
第 11期
李胜利等 基于游客体验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 141·
关中人在衣 、食 、住 、行 、乐等方面 , 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称之为 "关中十大怪 ":"面条像腰带 、锅盔 像锅盖 、辣子是道菜 、泡馍大碗卖 、碗盆难分开 、帕帕头上戴 、房子半边盖 、姑娘不对外 、凳子不坐蹲起来 、唱 戏吼起来 ", 具有极强的新奇性和趣味性 。 如关中人吃面 , 喜欢将面和硬揉软 、擀厚 、切宽 , 形如 "腰带 ", 锅 盔是铁锅上烙烤而成的一种饼子 , 最早是用头盔制成 , 辣椒在关中人的饭桌上则成了一道主菜 。 关中人生 性豪放 , 吃泡馍爱用耀州产的白瓷青花大碗 , 因此就 "碗盆难分开 "了 , "唱戏吼起来 "表现了陕西人性格的 豪爽和内心的悲悯 , "凳子不坐蹲起来 "也是关中特有的风景 。 陕西姑娘不远嫁 , 在择偶观上就形成了 "姑 娘不对外 "的风俗 。 2.3 古老性
* 收稿日期 :2008 -10 -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No.04BZS02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No.40571154)资助 。 作者简介 :李胜利(1977 -), 男 , 陕西榆林人 , 讲师 , 博士 , 从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Email:lishengli@
神
东雷上锣鼓 ;韩城秧歌
民
秦腔 ;碗碗腔 ;弦板腔 ;眉户曲子戏 ;阿宫腔 ;道情 ;八岔戏 ;华县皮影戏 ;木偶戏 ;线胡戏 ;花
民间曲艺
俗
鼓戏
民间美术 户县农民画 ;社火脸谱绘制 ;凤翔木版年画 ;剪纸
凤翔泥塑 ;石雕石刻 ;华县皮影 ;蓝田玉雕 ;布制玩具 ;香包 ;裹肚 ;马甲 ;虎头鞋 ;秦绣 ;周至 民间工艺
基于SWOT 量化分析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以秦汉新城刘家沟村为例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广阔的农村 环境为旅游平台,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生态采摘,观 赏自然以及体验乡情等多样项目的旅游方式 [1]。国内游带来的影响研究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策 略研究等方面,缺乏一定的量化分析。
SWOT 法是一种考虑产业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系统 评价,选择最佳战略的方法。SWOT 分析法在管理学领域 有着广泛的引用,我国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将其应用于 旅游规划 [1-4]。部分学者还在 SWOT 法上加入其他模型以寻 求定量支持 。 [5,6]
Abstract: Based on the SWOT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Liujiagou Village, Qinhan New City, Xi Xian New Area,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introduced to calculate its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strategic strength and construct the strategic choice orientation map b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for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Liujiagou Village include folk resources, imperfect infrastructure, national policy support,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site protection, and their disadvantages are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e advantages, and the opportunity is greater than a threat. It is a striving strategic area and should take a more conservative enforcement to perform aggressive strategy.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including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building network brand effect, promoting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providing diversified services. Key words: r ural tourism; SWO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trategic dir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区域治理LIVELIHOOD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朱聪颖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现代人最主要的出游方式。
本文以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袁家村作为研究重点,分析了袁家村乡村旅游业快速稳健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订提升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0-0283-0002一、袁家村旅游资源评析袁家村坐落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位于颇负盛名的唐太宗昭陵山下,是关中民俗文化的代表性地区。
总体而言,袁家村的发展规划可以划分为三个过程: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发展农业为重点,解决温饱问题;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初步发展小型加工等副业,增加村民收入;第三阶段(21世纪至今),大力发展旅游业,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袁家村三次脱胎换骨的转变,为其他乡村的发展树立了旗帜,展现了袁家村与时俱进、永争第一的精神风貌。
(一)自然资源礼泉县袁家村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虽然自然资源不是特别多,但它背靠九嵕山,山上丰富的石灰石为袁家村最早创办水泥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袁家村获得了发展旅游业的第一桶金。
同时,袁家村耕地总面积约201.9亩,主要种植农业作物,此外还拥有林地204.2亩,主要种植核桃、苹果、石榴和柿子等经济林业。
袁家村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生态环境优美,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是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魅力乡村。
近年来,袁家村建设了一批具有关中地区特色的古典建筑景观和主题鲜明的农家乐,成了美丽、浪漫、温馨的乡村家园的典型代表。
溪流环绕村庄,给袁家村增添了灵气。
旅游区内有桃树、杏树、梨树等花木,在桃花盛开的时节,这里姹紫嫣红,蝶舞蜂飞。
因此,在袁家村休闲度假,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清新感受。
(二)人文资源袁家村属于关中地区,这一地区的原始文化层十分深厚,既有古代原始文化遗址、众多神话传说,又是黄河文明的摇篮,周秦文化的发祥地。
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陕西袁家村位于长安区,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乡村。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和游客需求的变化,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以SWOT分析为理论基础,从内部和外部环境角度分析袁家村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推动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袁家村乡村旅游的优势1.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袁家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拥有众多历史古迹和传统民俗,如袁家村古建筑群、鼓楼、古树名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2. 自然景观优美:袁家村地处秦岭脚下,四季风景如画,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
3. 交通便利:袁家村距离西安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4. 本地特色产品:袁家村的农副产品丰富多样,如手工艺品、农副产品等,能够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二、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劣势1. 开发不足:乡村旅游项目单一,缺乏特色,游客体验感不强。
2. 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出行、住宿、用餐等方面存在一定不便。
3. 管理水平较低:旅游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游客服务质量不高,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再次到访率。
4. 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缺乏完善的宣传推广和在线预订系统,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袁家村乡村旅游的机会1. 国家政策扶持: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为袁家村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利好的发展环境。
2.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于乡村度假和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为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3. 民俗文化挖掘:充分利用袁家村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
四、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威胁1. 竞争加剧: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逐渐饱和,竞争日益加剧,袁家村需要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2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9No.2 2009年3月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Mar.2009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杜忠潮1,李 磊2,金 萍3(1.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系,陕西咸阳 712000;2.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陕西汉中 723500;3.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塔尔坡学校,陕西咸阳 712000) 摘 要:选取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典型的西安市长安区、咸阳市淳化县、杨凌示范区和宝鸡市岐山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资料并借鉴前人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县域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作初步探讨。
分析结果表明,长安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可进入性较强,其乡村性较差;淳化县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力与乡村性较强,可进入性较弱;杨凌区可进入性和设施完善性较强,但缺少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资源;岐山县的乡村性最强,其乡村旅游资源吸引力及设施较差。
乡村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定量评价能够明确不同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劣势因素,此种分析研究有助于区域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中地区;乡村旅游;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2-0062-06 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涌现出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
为了科学规范旅游资源开发行为,确保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基础性工作的旅游资源评价应运而生,并日愈显示出重要性与多样化。
国家旅游局推出2006年为“中国乡村游”主题年,要求以“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推动了各地区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地的自然、人文、社会景观的价值特征、环境氛围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对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旨在对构建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与定量评价方法作些探讨,为区域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一、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的发展态势体现在三个方面[1]:(1)旅游资源视觉质量评价。
如Osgood与Suci 等人通过对组景要素不同偏好的综合,获得景观视觉质量,强调景观要素替代物的选择和语义描述的重要性[2];Schroeder与Daniel选择阔叶草、林木胸径、朽木与倒木的多少、下层灌木与植被多少等因子建立景观视觉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评价模型,探讨诸因子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3](2)旅游资源的人类文化遗产价值评价。
如社会地理学对重要旅游资源所包含的人类文化遗产价值、具有人类文化遗产价值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用来评价旅游资源的人类文化遗产价值的方式等问题的研究。
[4](3)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评价。
如K otchen M.J等用受调查者对环境的态度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来解释条件价值法中各种决策行为和偏差的内在机制,并将态度和行为关系分为5种基本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决策行为及其对偏差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对支付意愿为零时的极端情形进行分析。
[5]等等。
3收稿日期:2008209218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7J K419)作者简介:杜忠潮(1956-),男,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内旅游资源评价最初以定性描述为主,如卢云亭的“三三六”定性评价法和“八度指标”评价模型等。
[6]随之引入和探索更具科学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如引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树[7]、综合评价模型[8]与综合评分法等。
而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也是经历了定性评价与定位分析后[9,10],近年涌现出定量评价研究。
如魏敏等的农业生态旅游地综合评价,构建由旅游资源子系统、农业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条件子系统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值、给出综合评分[11];刘庆友基于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和乡村旅游地属性状况,选取外围吸引物、可进入性、乡村资源、设施和乡村性等因素建立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
[12]其他相关研究[13-17]在方法上变化不大,主要是结合各自研究对象所构建的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有所区别。
本文选取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典型的4个县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资料并借鉴前人研究,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作初步探讨,以期为该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一)乡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陕西关中旅地区分布着周、秦、汉、唐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都城、古墓葬、古宫殿遗址,地下文物及其他历史古迹,以及秦岭北坡以自然景观取胜的旅游度假带和渭北黄土高原上的片片“绿色明珠”,其旅游资源禀赋的品位度和丰富性在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旅游区域格局中均具有重要地位。
加之关中城镇群的西安、宝鸡、咸阳等大中城市人口聚集,给短途休闲度假游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客源条件。
20世纪90年代末,被誉为“陕西民俗第一村”的岐山县北郭村首先在关中地区创立,迄今已有宝鸡市冯家塬村、解家滩村等为代表的“生态民俗村”,咸阳市旬邑县、淳化县政府强势启动、发展迅猛的乡村特色旅游,西安近郊县区步入标准化的上王村、祥峪沟村等“农家乐”及渭南市白水县富卓村的“苹果人家”、合阳县莘里村“农家乐”、铜川市赵塬村等等,都已彰显出各自的发展特色,其影响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在乡村旅游迅猛发展过程中,关中地区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乡村旅游资源(见表1)。
表1 关中地区具有接待能力的乡村旅游资源分类表类别典型旅游资源单体古村镇与民居周至老县城、长安王曲镇郭家庄园、旬邑唐家庄园、泾阳安吴堡吴氏庄园、三原孟店周家大院、阎良丁氏民宅、长安关中名居、户县祖庵古镇、韩城党家村等。
乡村休闲娱乐类农家乐:西安市上王村、祥峪沟村、秦俑村、安子沟农家乐;宝鸡市冯家塬、北郭村、六营村农家乐(生态民俗园);杨凌崔西沟生态民俗村;咸阳市北槐村、袁家村、张寨村、咀头村、唐家村农家乐;渭南市毕家村、富卓村、莘里村农家乐;铜川赵家塬村、玉华村农家乐等。
休闲度假庄园:西安新丰渭河休闲垂钓园、临潼良友垂钓休闲园、未央白池垂钓园、桃源新村、伊人山庄、绿叶庄园、陈氏庄园、十公里垂钓长廊、沣峪庄园、阿姑泉牡丹苑、汉宫苑等;城郊农家餐饮苑:赛汉塔拉、快活林、御林苑、汉宫苑、食上未央等(西安市);王家大院、天香苑、六合宫生态酒店(咸阳市);关中风情园(宝鸡市)等。
森林旅游景点骊山、太白山、楼观台、朱雀、王顺山、天台山、终南山、通天河、天华山、太平、玉华宫、乾陵、红河谷、天竺山、黑河、龙门洞、沣峪、嵯峨山、黄巢堡、大木坝、苍龙山、石门山、金栗山、石鼓山、华山、少华山、洽川、灵崖寺、桥峪、吴山、香山、玉山、关山、桥北、王家山森林公园等。
观光农业庄园类西安汉风果林生态观光园、草滩生态产业园、闻天生态农业观光园、周至万亩绿色猕猴桃示范基地、灞桥区万亩樱桃观光示范基地、长安白马河生态园;宝鸡美林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西部兰花生态园。
杨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五星高级设施农业示范园等。
乡村旅游节庆类西安灞桥樱桃旅游节、翠华山万人登山节;咸阳金秋旅游节、礼泉乡村旅游文化节、淳化金秋采摘节、旬邑“果乡金秋”采果节、淳化踏青赏花节;宝鸡西镇吴山旅游节、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渭南文化旅游节、韩城太史庙会、白水仓颉庙会、蒲城尧山庙会;铜川冰雪艺术节、樱桃旅游节、佛教文化旅等。
其他康疗类:东、西汤峪温泉、长安新大地温泉度假村、咸阳地热城中地温泉SPA水疗养生中心等;现代新农村类:金盘村、桃李坪村、户县东韩农民画庄;乡村红色旅游类:葛牌古镇、旬邑马栏革命旧址、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淳化桃渠塬村革命旧址等。
36 第2期 杜忠潮等: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 (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有:1.依托城市客源优势型。
主要指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周边郊区所发展的农家乐、休闲度假山庄、垂钓园及农家餐饮苑等。
如长安区上王村、临渭区毕家村、渭城区司魏村农家乐等,借助于同现代城市迥异的田园、村落等乡村景观,以采摘、垂钓、品尝、观光等活动吸引都市居民进行短途游憩休闲活动。
2.依托风景区资源优势型。
主要是依托秦岭北坡等地众多的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发展的生态民俗村、农家乐等。
如岐山北郭生态民俗园村、扶风美阳生态民俗村、合阳莘里村农家乐及秦岭北坡诸森林公园的“农家乐”等。
通过农民自主开发的一些参与性强、民俗风味浓郁、农业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即可分流假日旅游高峰对风景区及城市自身的压力,又可提高游客的旅游活动质量。
3.依托绿色田园风光与特色旅游资源型。
主要指相对偏远县区发展起来的农家乐等。
如周至县厚畛子花耳坪村、礼泉袁家村、淳化县张寨村、旬邑县鹏旗村、麟游向阳新村农家乐等。
主要是体验农事活动、品尝农家饭菜、欣赏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其原始且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对向往返朴归真的城市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4.依托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技型。
以高科技和现代农业技术为主的观光农业与设施农业庄园为主,如西安市北郊草滩生态园、汉风台果林生态观光园,杨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
以高新技术为驱动发展起来的集生产、研发、销售、交流、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对城乡游客体验现代农业活动及其发展趋势不失为很好的活动场所。
(三)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表现出以西安市为中心,呈现环带状与散点分布兼备的空间结构特点。
笔者将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按景点(区)功能的不同分为“一环一带一区”:一环指西安市中心区外围的环状乡村游憩带,其东北部至西北部沿渭河河滩地区,以大面积的水域、滩涂、芦荡及渭河一级阶地为主要特色,融合现代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和渔业生产景观,集中展示关中地区乡村民俗与文化风情;其东部近郊以黄土塬区(白鹿原、杜陵塬等)为主,主要发展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类观光农业;东南部至西南部由狭长山地和山前丘陵组成,自然环境优美,融合了数量众多的名风景名胜区和乡村农家乐项目;西部近郊除未央区万亩桃园观光区外,资源分布较为零星;一带指沿秦岭北坡生态休闲游憩带较密集分布的众多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野生动物园、著名寺庙、道观等,以及依托这些自然风景与宗教文化吸引物发展的“农家乐”旅游村和休闲度假庄园,其中以东、西汤峪温泉度假村之间沿环山旅游路资源分布相对密集;一区指渭北地区东起韩城,西至陇县的“旱腰带”诸县市、北延至咸阳的淳化、旬邑、彬县等,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尤其是“农家乐”旅游村呈散点状分布在各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