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经典必背12题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1.怎样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⑴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必然归宿。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从不同方面给科学社会主义作论证的。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没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学说,固然不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作用就得不到体现,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论证就得不到落实。
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物质力量;⑵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上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它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更直接、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
它是行动的马克思主义,他的作用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它为各国无产阶级提供正确的理论纲领和战略策略原则,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指南和胜利的旗帜。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⑴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引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
既然客观实际在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着,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必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发展。
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把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一种把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同坚决承认广大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出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
⑶马克思主义是向人类文明成果开放的思想体系。
3.试述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⑴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揭示雇佣劳动的本质,因而无法论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
②空想社会主义未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不了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
③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因此,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特定历史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必然被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一.填空1.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2.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4.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如何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
5.从理论内容的角度看,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四大系统。
6·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马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7.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莫尔针对英国的“圈地运动”,提出了“羊吃人”的不朽名言。
8.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采用文学游记的形式,描述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
9.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10.中期空想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11.中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12.中期空想社会主义是带有小生产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
13·欧文首次用经济学原理揭示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提出剩余产品的概念,初步接触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4·傅立叶正确指出1825年(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15·傅立叶天才地预见到资本主义竞争必然导致垄断。
16·圣西门指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冷酷的利已主义。
17.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人是欧文。
18。
第一次把公有制同大生产联系起来的是欧文。
19·康帕内拉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
20·傅立叶提出每个人都有劳动的权利。
x21·巴贝夫提出“人民革命”和“人民专政”的思想。
22·巴贝夫最早提出消灭三大差别的观点。
23·圣西门关于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及其实现目的手段的表述与今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极其相似。
【精品】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及答案.doc
结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谈谈你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结合全球化时代的特征,谈对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理解试述苏联解体带给中国的启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有哪些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学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试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历史教训以及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如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产生,对象,发展,地位,作用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乂称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
人们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即作为运动或制度的社会主义,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
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FI益高涨。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
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看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和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对象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三个方而是完整的密切相联的统一•体,它们共同构成子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
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和社会制度三者之问形成了另一个完整的密切相联的统一体,通过这个统一体的内在联系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科学社会主义题库(选择题) DOCX 文档
一、单选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16世纪初期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
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A.《乌托邦》B.《太阳城》C.《自然发典》D. 《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答案:A2.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的是()A第一国际 B.法国革命 C.第二国际 D.《共产党宣言》发表答案:A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A普法战争 B.巴黎公社革命 C.建立第一国际 D.十月革命答案:B4.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答案:A5.人的依赖关系是指()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答案:B6.物的依赖关系是指()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7.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选择C.两种不同的理想D.两条不同的道路答案:A8.下列属于人的自由的内涵的是()A.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状态B.是绝对的认识C.是指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受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D.是摆脱了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活动状态答案:C9.列宁“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成功实践是()A.十月革命胜利B.工人革命取得进展C.新中国建立D.战时共产主义胜利答案:A10.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资分配答案:A11.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是()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C.无产阶级革命D.思想斗争答案:C12.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A.生产力自身运动的规律决定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C.价值规律决定的D.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答案:B1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答案:B14.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A.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B.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C.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D.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答案:B1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答案:A16.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A.各尽其能,公平分配B.各尽其能,平均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答案:D17.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在预见未来上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B.是否准确无误地预测未来C.是否提出未来社会的具体方案D.是否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答案:A二、多选1、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地方在于()A.没有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B.没有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C.没有提供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D.没有找到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答案:ABD2、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些阶段()A.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D.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答案:ABC3、马克思、恩格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目汇总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目汇总1.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理论和社会制度,旨在通过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无阶级社会来消除剥削和压迫。
其基本原理包括社会所有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的消亡、人民民主和社会公平等。
2.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权力、人民民主和社会公平的实现等。
例如,苏联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所有制、工人阶级的政治领导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3. 科学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社会主义有何区别?科学社会主义强调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来实现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行性和切实性。
而乌托邦社会主义则更多地关注理想社会的构想和设想,往往忽视了社会变革的现实条件和过程。
4. 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强调阶级斗争?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和压迫的阶级矛盾,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动力。
5. 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实现人民民主?科学社会主义认为,通过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权力,实行人民民主制度,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
人民通过选举、讨论、参与决策等方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6. 科学社会主义如何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科学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消除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不平等现象。
同时,通过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等,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7. 科学社会主义如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通过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计划经济,调动和发挥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8.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乌托邦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阶段、以及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内容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明显的暴露出的社会内在矛盾和辩证运动,为人们实现历史观的变革,创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提供了客观物质前提;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显示出在同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使人们有可能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第二,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交汇在一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前提。
第三,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如何看待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这一问题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其中哲学是它的基础的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最重要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科学性、统一性、完整性、彻底性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中的核心,灵魂中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因此我们又可以用“科学社会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
掌握了“科学社会”基本原理,就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基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
不懂“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丝毫不懂马克思主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呢?马克思对这个问题作了十分精辟,十分明确的回答。
他说:“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
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
这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精辟概括。
3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
1.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里面有科学,科学社会主义里面有空想”这一说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1)为科学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
a.规律性的思想。
b.从经济因素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
(2)对资本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刻地批判。
a.政治上,揭露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新的压迫制度。
b.经济上,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
c.思想文化上,对资本主义的思想道德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1)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a马克思、恩格斯说,绝对不要把他们的理论视为“极终真理”、“最终规律”,当作某种“圣经”。
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b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判断,带有某种“空想”成分。
马、恩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对于今天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而言,显然是极其“不成熟的”。
对未来社会的预想,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天才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们的设想中又包含着空想成分。
c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 为什么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1)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2)唯物史观指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4)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必背12题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必背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策略,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第二次飞跃:1917年,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注意: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
在马克思指导下,第一国际期间大力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支持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但二者都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2.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与局限(1)贡献: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
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2)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3)根源: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3.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的意义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科学社会主义简答题(10道)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或概括为“人的解放学”。
这个定义包括三点:第一,指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学说或理论,而且是一门科学。
第二,指明这一门科学是由19世纪两位革命家兼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第三,上述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指明马克思主义这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或简称为人的解放。
所谓人的解放,就是使人摆脱艰险繁重的劳动,摆脱贫穷困苦的生活,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摆脱阶级的剥削与压迫,摆脱自然的威胁与灾害,使每一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就广义而言,包括十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这三大组成部分。
就狭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就是社会主义学,就是科学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所包括的十多个组成部分中,最主要的是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这三大组成部分,因为这是针对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最迫切需要做出理论说明的三门科学。
马克思主义这三大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严密的内在联系。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其终点则是科学社会主义。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如果没有终点,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从这个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没有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或者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因为任何科学研究,起点和中介都只反映局部进程,只有到达终点,才算结束全部进程,才算最后完成。
阐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目标和道路这个最关键问题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核心的核心、重点的重点。
所以,就理论体系结构而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核心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参考题目及答案打印版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出现具有丰富的时代背景:(一)人类政治文化的沉淀。
主要包括:社会平等、财产公有和政治民主,这些理念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
(二)宗教改革。
15—16世纪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批判精神,为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宗教改革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促进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对中世纪黑暗的神学带来更大的冲击,其弘扬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确立是社会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基本物质前提,尤其是其中议会民主制的确立为社会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五)科技革命。
18世纪60年代岛19世纪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现代两大阶级也应运而生。
这构成了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兴起,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出现的思想运动,是早期无产者意志、理想的思想反映。
2、人类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经历了哪几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思想从无到有,最初形成的是从16世纪初叶到19世纪中叶的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它是在19世纪40年代一90年代实现的。
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20世纪初,俄国开始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中点,一场新的革命风暴席卷俄国。
从1905年至1917年,俄国爆发了三次革命。
1905年民主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为社会主义打开了通道。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进程。
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第三次飞跃:在斯大林逝世后,通过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和批判,越来越多的科学社会主义者逐步认识到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偏颇和弊端,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复习题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人类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经历了哪几次飞跃?
3.从方法论上看,马、恩主要在哪些地方超越了空想
社会主义者,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4.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5.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马、恩主要批判
了哪些非科学社会主义?
6.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7.列宁“最后八篇书信和文章”主要思想是什么?
8.“斯大林模式”的成因与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9.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的影响?
10.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原因?
12.如何看待“布拉格之春”事件?
13、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有哪些本质区别?
1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长期共存?
15、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6、结合现实,论述“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
1.《乌托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的杰作。
书中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乌托邦”。
乌托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一切人都必须参加体力劳动,参加劳动的人都可以保证得到一切必需品。
实行民主政治,所有的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应当为人民利益工作。
国家元首也由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全体居民讨论决定。
这种社会结构的优点可以使居民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
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
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
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
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
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
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3.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
大多数民主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
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人士或团体一般都要比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政治立场上更为左倾。
很多人将诸如瑞典之类的北欧国家看作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
社会民主主义者与民主社会主义者有共同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
民主社会主义是在一个民主国家内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与理想,也可称为反专制社会主义。
大多数民主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
科学社会主义考题
1.结合十八大提出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论断: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优”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科学社会主义往年题目
1.为什么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1.“两大发现”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各自通过艰苦的探索,在阶级斗争和科学研究的革命实践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两大发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的发现,使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变化。
它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①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指明了用社会存在来说明社会意识的正确途径;②唯物史观揭示了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找到了实现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因此,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2)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①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的本质,指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真正地位;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③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的根本途径。
因此,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理论基石。
2.谈谈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3.谈谈中国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过程,并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理解4.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5.请综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生的不同阶段代表人物以及主要理论成果6.结合08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7 本学期共放映了6几部教学片,写出名字,并谈谈你印象最深的一部032.欧洲人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rmvb (111314014)033.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rmvb (108017691)03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rmvb (116942479)8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状况(2010在职研究生科社考试题目)1. 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3. 中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结合实际谈看法。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试题一、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1.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他们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因此,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以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
3.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
第一次飞跃:19 世纪40、50 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的继承思想先贤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具备了现实的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历史局限性积极贡献: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历史局限性:①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成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原性,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
缺乏科学性。
⑤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⑥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如保留奴隶与奴隶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标志1848年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接受为同盟起草新纲领的委托。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及答案
结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谈谈你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结合全球化时代的特征,谈对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理解试述苏联解体带给中国的启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有哪些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学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试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历史教训以及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如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产生,对象,发展,地位,作用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又称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
人们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即作为运动或制度的社会主义,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
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
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和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对象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三个方面是完整的密切相联的统一体,它们共同构成子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
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和社会制度三者之问形成了另一个完整的密切相联的统一体,通过这个统一体的内在联系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目汇总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学是终点,那如没有终点,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从这个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因为任何科学研究,起点和中介都只反映局部进程,只有到达终点才算最后完成。
其次,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比哲学更直接、比经济学更全面地指导着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为用哲学原理具体分析我国的实际情况时,还要结合甚至通过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经济学主要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总体上全面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所以就理论联系实际而言,学习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也是要学习科学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以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
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
3、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其历史局限性,进步性。
第一阶段:代表人物:(英)莫尔《乌托邦》;(德)闵采尔《千年天国》;(意)康帕内拉《太阳城》。
第二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
代表人物:英国掘地派:温斯坦莱《自由法》;法国启蒙运动:梅叶,摩莱里,马布利;法国大革命时期:巴贝夫第三阶段:代表人物: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法国)傅立叶;(英国)欧文;(法国)圣西门??历史局限性:(1)空想社会主义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资料整理(参考)
1.社会主义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2社会主义是个多义词,包括三个层次: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
它对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起指导作用;社会主义运动既是社会思想体系的实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由之路。
这三种形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2.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P5-9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贡献:一是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理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二是正确的指出了实现这一客观规律的途径,力量和策略原则。
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制度,社会主义从一国的实践发展到多国的实践,并形成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运动掀起的两次高潮:第一次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之后(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取胜的理论);第二次高潮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制度有一国发展到15国。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这一理论成果的主要代表有列宁,斯大林,毛泽东。
A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一是创立了帝国主义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取胜的理论,领导了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是探索了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
B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的探索实践中,发展了马列主义。
一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提出并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提出并实现了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是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使一个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在几年时间较顺利的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三是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的探索。
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知识点问题及答案
1.空想社会主义的含义:是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出现的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客观上同情无产者,幻想建立美好社会的学说。
2.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1.16---17世纪,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幻想空想社会主义)闵采尔,莫尔,康帕内拉 2.18世纪,中期(平均)空想社会主义摩莱里,马布利3.19世纪,晚期(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1)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揭露和无情的批判:批判的矛头直指私有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揭露和批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及其所造成的经济危机;严厉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思想和道德(2)对未来社会的天才预测:公有制;改变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主张消灭商品交换和实行计划生产;主张消灭差别;提倡社会和谐,主张把国家变成纯粹的国家管理机构4.历史局限性:(1)未认识到资本主义雇佣工的本质,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2)不懂得积极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未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3)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地位,未找到改变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新的力量5.学习马义的意义与方法意义:有利于提高马义理论水平;坚定社义必胜的信念;利于提高建设中国社义的自觉性;利于区分社义与资本主义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分析,理论规范第二节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暴露,产生经济危机2.阶级条件: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形式由自发的,分散的经济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联合的政治斗争;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3.思想条件: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4.马恩在革命实践中的转变,世界观由唯心主义者变为唯物主义者,阶级立场由基金的民主主义者变为共产主义者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中的作用(1)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正确的说明了阶级斗争的作用,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2.剩余价值学说在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中的作用(1)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2)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3)展示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三.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主要标志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2.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原理3.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4.无产阶级政党的原理5.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原则四.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2.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3.指明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第三节《宣言》发表后马恩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一.欧洲革命期间的发展1.阐明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历史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第一次提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命题3.明确提出不断革命的思想4.系统的阐述了工农联盟的思想二.欧洲工人运动失败后的发展1.阐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须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2.必须坚决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正义斗争三.巴黎公社革命期间的发展1.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是无产阶级军队2.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3.新兴国家政权:特点:(1)人民当家作主,对国家公职人员实行选举,监督(2)反对特权,实行低薪制,防止公务人员的生活特殊化(3)废除官僚集中制,实行民主制的组织原则(4)公社不是议会式的,而是同时兼管理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5)公社实行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政策和措施四.巴黎公社后的发展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2.研究了无产阶级夺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3.对科学社会主义做了系统阐述4.全面阐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5.进一步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第四节一、怎样认识马恩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开放性科学性:1.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2.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3.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开放性:1.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2.对不同学派从不采取宗派主义的态度,而是通过斗争吸取一些有价值的思想3.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二.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怎样1.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理论2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理论3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4.过渡时期的理论5.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6.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7.国家问题的理论第五节怎样认识马恩对为未来社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1.从历史规律预见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2.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一般特征3.反对把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补充: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社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义,社义怎样取代资义,什么是社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科社的地位:是马义的核心,是马义的落脚点;是区别真假马义的主要标志研究对象: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全人类解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科社诞生的伟大意义:1.是社义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成就 2.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3.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第二章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第一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一、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1.什么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指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俄国具体实际建立起来的以区别于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党派的政党2.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组织3.党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4.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5.坚持党的领导地位6.党要同群众始终保持密切联系二、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无产阶级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无产阶级要争得资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同农民结成联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实现最基本的条件2.无产阶级在领导民主革命中最终要夺取国家政权3.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三、帝国主义理论:列宁主义形成的标志列宁1916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C20S)2.帝国主义的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高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在金融资本上形成金融寡头(3)和商业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3.帝国主义的实质:垄断4.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1)帝国主义是寄生性或腐朽性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垂死不是指资本主义会立即死亡或自然死亡5.列宁的帝国主义的意义理论意义:是列宁主义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深刻分析和概括了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题库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答: 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 即包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即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它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 它阐述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命运, 总结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吸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理论品质及其深刻的内涵.2.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要对社会主义历史命运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做出符合实际的阐述,就必须吧他们放到时代发展的总背景下进行考察。
社会主义思潮是伴随着16、17世纪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而诞生的,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为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奠定了社会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大动乱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而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发展促使了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集理论、运动、制度和理想为一身的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飞跃,第一次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理论;第二次是社会主义由科学的理论发展到实践,并且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第一次成为现实;第三次则是社会主义从苏联的“一国模式”发展到“本国特色”。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 三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 已经是一个集理论、运动、制度和理想为一身的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经历了三次重大飞跃, 第一次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理论; 第二次是社会主义由科学的理论发展到实践, 并且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 使社会主义第一次成为现实; 第三次则是社会主义从苏联的”一国模式”发展到”本国模式”.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形态为:a.科学社会主义模型b.一国模型c.本国模型4.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科学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不是停止不前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社会中不断的生活、实践,从而又从实践中抽象、分析整合出新的适合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这些新的理论就不断充实这这些所谓的科学的社会主义,而这不断的充实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必背
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策略,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第二次飞跃:1917年,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注意: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
在马克思指导下,第一国际期间大力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支持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但二者都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2.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1)贡献: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
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2)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3)根源: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3.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的意义
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再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4.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5)列宁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5.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1)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解决了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这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6.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遵循。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倾向。
第二,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同资产阶级革命不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任重道远。
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不能不具有长期性。
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8.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和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2)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第一,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第二,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立足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三,充分吸收
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
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9.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1)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其次,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再次,实践探索中出现的某种曲折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
最后,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必须有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
(2)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形势。
其次,充分估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最后,坚定信心,以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
10.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1)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学界的特点。
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
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第四,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第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11.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与长期性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首先,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其次,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最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2)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形态发展与更替的规律是一般的历史规律,是只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才能
显现出来的规律性。
首先,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2.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从时间上看,两者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从层次上看,两者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从范围上看,两者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