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在教授完《位置》这一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成功之处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通过谈话导入和展示生活场景图片,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位置关系学习的兴趣。
从学生熟悉的教室、操场、公交车等场景入手,让他们感受到位置关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位置关系。
例如,通过文具盒和书的摆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上下位置关系。
演示法:教师亲自演示物体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
如请学生站在讲台上,展示前后位置关系。
游戏教学法:“我说你做”和“找位置”等游戏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位置关系的认识。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自己的房间,用位置关系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3.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位置关系。
例如,让学生自己画出简单的场景图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突破教学难点对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这一难点,我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交换座位,感受前后左右位置的变化,从而深刻理解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二、不足之处1.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游戏环节,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导致游戏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总结和布置作业的时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完成。
2.个别指导不够到位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到了个别学生对左右区分不够准确的问题,但个别指导还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3.教学评价不够全面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位置关系的掌握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不够全面。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位置》教学反思1“确定位置”,学生已在低年级时有所接触,会用“第几”“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这些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
基于此,在课堂一开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小红在座位图中的位置。
之后,引出一种大家都认同并熟知的位置描述“第几列第几行”,并细致的讲解“列”与“行”的定义,然后再让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小军的位置,并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之后,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听写“第__列第__行”,从而引发一种更简单明了的描述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位置。
经过细致的介绍数对的写法、读法后,组织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和自己朋友的位置,通过多个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数对的掌握情况。
然后的教学就跳出了教室的范围,来到学校会议室,观察瓷砖的不同,并用数对表示特殊花色的瓷砖,学生的回答能基本正确,之后出示答案,组织学生观察瓷砖对应的数对,联系瓷砖的位置,说说发现,这里通过多位学生的补充,最后得出“同一列(或行)的位置,它们的数对中第一(或二)个数都相同”。
这一环节虽然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但让学生完整的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相信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位置》教学反思2《确定位置》是本教材一个新知识,该知识直观性强,操作起来简单,是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
教材目标是不仅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更重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我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路,设计丰富多采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如下: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班上某个同学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2、通过座位图引出列和行,结合列、行让学生参与活动,加深学生对列、行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引导出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知道这个人所在的列和行,可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3、用座位图变为点子图课件让学生参与思维,在准备的点子图上找出小军、小娟、小强的位置,并用列行来描述;4、课件出示点子图变为方格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位置在点子图和方格图中的联系,并引导学生用数对来描述位置;5、课件辅助,完成例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1教学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1教学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1教学反思第【1】篇〗平时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西南北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并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这堂课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教学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辨别东南西北,第二部分在教室内进行学校示意图的绘制。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通过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从作业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不少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方向感没有形成这部分学生不是很多,但是他们确实存在着。
比如:生活中的方向的界定他们一清二楚,他们知道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但是如果让他们利用这一点辨别身边的方向,可能一时还弄不清,但又不是完全不清楚,只要你稍稍提醒,他们能慢慢说出来。
图上的方向也是出现了相同的问题,会说不会辨别,完成作业只能胡乱猜测。
从以上问题不难发现,他们虽然能说出一些相关的规定,但是不能完全理解,也不能灵活运用,总之一句话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方向感。
如果要想让这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这部分知识,只能是一个一个手把手的教。
仔细分析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们自身的接受能力就比较差,抽象的知识不易被他们掌握(位置与方向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
另一方面,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考虑比较多的还是大部分学生的利益,即符合大部分认知水平,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虽然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实在多少的教学实践上,至少我发现这一点我做不到,如果面向全体学生,就得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位置》教学反思《位置》教学反思1“确定位置”,学生已在低年级时有所接触,会用“第几”“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描绘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这些是学生学习本课的根底。
基于此,在课堂一开场,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描绘小红在座位图中的位置。
之后,引出一种大家都认同并熟知的位置描绘“第几列第几行”,并细致的讲解“列”与“行”的定义,然后再让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绘小军的位置,并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之后,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听写“第*列第*行”,从而引发一种更简单明了的描绘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位置。
经过细致的介绍数对的写法、读法后,组织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和自己朋友的位置,通过多个学生的答复,理解学生对数对的掌握情况。
然后的教学就跳出了教室的范围,来到学校会议室,观察瓷砖的不同,并用数对表示特殊花色的瓷砖,学生的答复能根本正确,之后出示答案,组织学生观察瓷砖对应的数对,联络瓷砖的位置,说说发现,这里通过多位学生的补充,最后得出“同一列〔或行〕的位置,它们的数对中第一〔或二〕个数都一样”。
这一环节虽然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但让学生完好的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相信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位置》教学反思2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比拟大小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可以正确数出100以内数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同时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根底上,可以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拟数的大小以及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学生掌握比拟好,尤其是数数,大部分学生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根本没问题。
根据以往的经历,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根本不会。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
一次授课,不仅是一次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过程。
在讲授《位置》这一章节时,我深感自己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以下是对此次授课的反思,以及对未来教学改进的设想。
一、课堂导入环节
问题导入:一开始,我试图通过提问导入新课,但问题设置过于简单,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情境创设:应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
二、知识呈现环节
教学方法:在讲解位置确定的方法时,我过于依赖教材,未能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进行拓展。
教具使用:应更充分地利用地图、地球仪等教具,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课堂互动环节
提问反馈:对于学生的提问,未能及时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回应。
分组活动:分组活动中,未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四、课堂练习环节
练习设计:练习题的设计未能充分体现层次性,难易程度不合理。
指导方法: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未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五、课堂小结环节
知识回顾:小结时,未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知识应用:未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环节
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作业要求:对作业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完成度不高。
七、后续改进方案
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位置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几何学、代数学和物理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中,位置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中出发,对位置的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这一概念。
一、教学目标设定1.1 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地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需要学会什么。
1.2 分层次设置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合适的挑战。
1.3 强调实践应用:除了理论知识,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实践应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内容设计2.1 系统化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将位置的概念系统化,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这一概念。
2.2 引入生动的教学案例: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3 结合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设计应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方法选择3.1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2 互动式教学: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3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尝试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策略4.1 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项目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2 及时反馈: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4.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而改进学习方法。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5.1 定期反思教学实践:教师应该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位置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学生在教室里的位置选择、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选择以及教学资源的位置布置等方面。
教学中的位置选择不仅仅是一个空间问题,更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的体现。
本文将从学生位置、教师位置和资源位置三个方面,探讨教学中的位置选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学生位置1.1 学生位置的选择原则学生位置的选择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例如,对于喜欢交流和合作的学生,可以将他们安排在一起,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喜欢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学生,可以将他们安排在相对独立的位置,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1.2 学生位置的影响因素学生位置的选择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教室的大小、教学资源的布置等。
在教室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分组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位置,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而在教室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集中式的座位安排,以便教师更好地掌控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1.3 学生位置的教学效果学生位置的选择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学生位置安排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它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管理和指导机会,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教师位置2.1 教师位置的选择原则教师位置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例如,对于需要进行互动和交流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选择站在教室的中央或学生中间,以便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对于需要进行讲解和演示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选择站在黑板前或讲台上,以便学生更好地观察和听取。
2.2 教师位置的影响因素教师位置的选择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教学设备的布置、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在教室设备齐全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而在教室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灵活运用教学资源。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这节课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方式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含义,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成功之处: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
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2.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3.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发展数
学。
不足之处:
1.在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时,没有及时对观察方法进行指导,导致学生在观
察时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看什么,应该怎样看。
2.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
间,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
3.在让学生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时,没有及时进行示范和引导,导
致学生在描述时出现困难。
改进措施:
1.在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时,应该及时对观察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观
察的目的和任务。
2.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
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在让学生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时,应该及时进行示范和引导,让
学生明确如何正确使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位置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身体姿式、坐位安排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对位置等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合理的位置安排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位置这一教学要素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学生的身体姿式与位置安排1.1 学生身体姿式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姿式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舒适、自然的身体姿式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1.2 合理的坐位安排坐位安排是位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合理的坐位安排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坐在一起,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和匡助来提高学习成绩。
1.3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进行位置安排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位置安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位置关系2.1 教师的位置选择教师的位置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选择一个能够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位置,并且方便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的位置。
2.2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是位置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适当的距离可以匡助教师更好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赋予指导和匡助。
2.3 促进师生互动合理的位置安排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和参预课堂讨论,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位置管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3.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位置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舒适的位置上学习,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3.2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位置管理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生坐在一起可以方便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3.3 优化教学环境合理的位置管理可以优化教学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引言概述:在教学中,位置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学生对于位置的理解不仅仅是在地理学科中,还涉及到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位置的理解存在一些困惑和误解。
因此,本文将对教学中关于位置的反思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正文内容:1. 位置的概念1.1 位置的定义位置是指一个事物所处的地点或空间的特定点。
它可以通过坐标、方位、距离等方式来描述。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清晰地向学生解释位置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
1.2 位置的相对性位置是相对的,它的确定需要参照物。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书在桌子的左边”,来帮助学生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2. 位置的表示方法2.1 坐标表示在数学中,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来表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坐标系,如笛卡尔坐标系,来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2.2 方位表示方位是一种常用的位置表示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指南针、地图等教具,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方位词,如东、南、西、北,来描述一个地点的位置。
2.3 距离表示位置之间的距离也是一种重要的位置表示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测量、计算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长度单位,如米、千米,来表示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
3. 位置的关系3.1 上下左右上下左右是我们常用的位置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判断两个位置之间的上下左右关系。
3.2 内外内外是另一种常见的位置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图形等教具,让学生学习如何判断一个点是否在一个区域的内部或外部。
3.3 近远近远是位置关系中的一种重要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比较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判断两个位置之间的近远关系。
4. 位置的应用4.1 地理学科中的位置应用在地理学科中,位置是一个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地图、地理坐标等内容,让学生学习如何应用位置概念来理解地理现象。
4.2 数学学科中的位置应用在数学学科中,位置概念也有广泛的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_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_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_数学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_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_数学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位以及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会利用方向和距离这两个参数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
成功之处:1.循序渐进,根据问题情境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例1教学中,先让学生熟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几个方位的位置,然后帮助学生理解东偏北30°、西偏北40°等方位,使学生知道东偏北30°与西偏南60°的含义完全相同,只是生活中更习惯于选择小于45°的角度来描述,并且告知学生在画东偏北30°时,要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观测点重合,0刻度线与东重合,然后从东往北数刻度即可,此处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往往容易把东偏北30°画成北偏东30°,教学反思《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2.重点教学位置的相对性。
在习题的练习中,通过练习五的第4题,让学生重点练习位置的相对性,使学生知道只要知道一个点对于观测点的位置,就可以知道观测点对于这个点的位置,特点是位置相对,角度相同、距离相等。
不足之处:1.学生在量角度时还是出现把东偏北30°画成北偏东30°的现象。
2.学生对于观测点的位置有些模糊,特别是练习位置的相对性习题时尤为明显。
再教设计:1.抓住学生易混的知识点重点进行教学,扫除知识障碍。
2.学生对于如何放置量角器还存在问题,在以后的练习中应加强一些。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反思五马路小学续婷这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以及会利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从回顾数对导入,由旧知引出新知。
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明确观测点-确定方向(角度)-确定距离-解决实际问题-小结提升(温故知新)。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的让学生理解确定方向(角度)这个条件的重要性以及规范书写方法,我组织学生练习纸书写以及分组讨论,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在不断的自我反复修正,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度、60度;接着请学生描述,规范表示方法,并强化练习。
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晰表述任意方向(角度)。
另外,为了探索本节课的应用价值,以便今后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环节之前,结合了当时最新的台风实时,让学生们通过视频了解了台风的威力,引出例题。
例题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度)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画单位长度,单位长度不均匀;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没有标出名字。
根据这些情况,我采取生生评价,教师及时纠正的方法,并且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需要多加训练。
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努力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抽象—实践在设计教学时,整个环节密切联系,首先从现实的课堂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位置有个立体的认识,进而抽象到平面图中(主题图)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纸中位置,最后是回归到生活中的位置,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生成,效果很好.不过,在引出数对概念时,十分突然,学生比较难接受.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又通过换座位的游戏,来弥补这个不足,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对”意义的理解.(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习.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我想现在新课标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也是我们新课标的一个新的理念吧.(三)充分利用现场资源,把数学问题简单化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四)存在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当有学生出现(4,2)和(2,4)混乱的问题时我没有及时进行对比,而急于完成教学过程.。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位置》教学反思1回顾本节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努力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抽象—实践在设计教学时,整个环节密切联系,首先从现实的课堂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位置有个立体的认识,进而抽象到平面图中(主题图)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纸中位置,最后是回归到生活中的位置,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生成,效果很好。
不过,在引出数对概念时,十分突然,学生比较难接受。
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又通过换座位的游戏,来弥补这个不足,从而使学生加深了来自对“数对”意义的理解。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习。
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
我想现在新课标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也是我们新课标的一个新的理念吧。
(三)充分利用现场资源,把数学问题简单化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
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
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四)存在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当有学生出现(4、2)和(2、4)混乱的问题时我没有及时进行对比,而急于完成教学过程。
《位置》数学教学反思
《位置》数学教学反思《位置》数学教学反思1《确定位置》这节课要求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会有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的教学先让学生看情境图,说出小军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然后让学生根据“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和“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确定小军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
进而让学生将叙述的语句改准确,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叙述准确了,又显得太罗嗦。
有没有一种既准确又简明的方法呢?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2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认识行、列的含义与确定行、列的规则,再有意识让学生用行、列的方式描述小军的位置,即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然后根据这一描述的方式引入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就表示“行”数;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用行、列描述其它的位置,并尝试着用数对表示出来。
课堂上学生合作愉快,讨论积极热烈,因而学生很容易接受并理解了用行列描述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首先是结合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通过做游戏,说位置,猜朋友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对行、列和数对含义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数对来确定墙面瓷砖和地面花色地砖的位置,这里注意通过比较瓷砖和地转的位置特征,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交流,使学生发现数对中的一些规律,如同一列中,数对中的前一数相同;同一行中,数对的后一个数相同等等。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位置与方位》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位》教学反思“位置与方向”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变换》第一窗口内容。
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他们来说,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下面是我执教本节课的几点反思:一、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构建生活化课堂。
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首先配乐播放一组家乡农村由贫穷到发展壮大美丽的图片,既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又能导入本节课的情境图“走进新农村----凤凰村”,对学习新内容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学习新知识时,让学生在情境图“凤凰村”中参观游玩,通过游玩路线,学习新方向“东北”,再在方位图中自己探索“东南”、“西南”、“西北”。
然后指出教室的八个方向加以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练习时,我分别运用“第三届航空体育节”,“由莱芜景区组成的公交路线图”和“市政府广场周围的景物”这些学生熟悉的素材编成可行有效的练习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复习巩固新授知识。
二、创设具体情境,注重动手操作实践。
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学习了新的方向后,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见解,与小伙伴交流,丰富学生对方位的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练习中,让学生动手设计市政府广场周围的景物,学生设计的形式多样,方位准确,充分享受了成功的乐趣。
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身边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能自主探究理解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数学变成生活的学问,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无处不数学”。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位置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学生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和方向。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教授位置概念,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教学中的位置概念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设计1.1 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和能力。
比如,学生应该能够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使用坐标系表示位置等。
1.2 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游戏、实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位置概念。
1.3 结合生活实例: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运用位置概念,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方法选择2.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像、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位置概念,提高教学效果。
2.2 合作学习: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3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位置概念的实践,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记忆。
三、教学评估方法3.1 定期测验:定期进行位置概念的测验,检查学生对位置概念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3.2 作业布置: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位置概念的练习和巩固,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3.3 口头表达: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让他们通过口头解释位置概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深度。
四、教学资源利用4.1 利用教辅资料:教师可以利用教辅资料,如教科书、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概念。
4.2 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教学平台、教学网站等,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4.3 利用实物教具: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教具,如地图、坐标轴等,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5.1 反思教学效果: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2单元位置第1课时位置(1)【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数感。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知道如何描述同学的位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1))二、探究新知1.明确行、列的意义。
课件出示形似教材P19例1座位图。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规定列和行的?【学情预设】竖排叫“列”,从左向右数;横排叫“行”,从前往后数。
2.认识数对。
课件出示老师说的话。
(1)自主探索。
师:你能根据图中信息找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自己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张亮在第2列,第3行,学生能在座位图中正确圈出来。
(2)交流分析。
课件出示标注行和列的座位图。
师: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
你现在知道怎样表示物体的位置吗?【学情预设】预设1:用数对表示。
预设2: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前面一个数字代表列,后面一个数字代表行,中间用逗号隔开。
3.深化认识。
师:你知道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吗?你能用数对表示她们的位置吗?【学情预设】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师: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的位置都是用3、4表示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师: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4.小结归纳。
师:用数对表示数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共同总结:(1)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列数时,要从左往右数,确定行数时,要从前往后数。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说列,后说行,表示形式为(列数,行数)5.强化训练。
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了东、南、西、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8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于前面的学习掌握还可以,但是这节课主要在于怎么确定位置,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第一种说法不是很准,第二种说得很麻烦,第三种比较合理、准确。
老师接着追问:“这样就能确定A点的位置吗?”,并且老师在此方向上再任意点一点。
老师在平面图上这么一点,点醒了聪明的学生,马上又同学举手说“还要说明起点到1号点的距离,否则就不知道从起点出发,沿着东偏北30°的方向大概走多远,需要多久。
”其他学生听了也就明白了。
能够根据方向、距离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是有不少同学不会用量角器了,量角器在本子上转来转去,不知道怎么放,还有的同学量成了那个夹角大的角的度数了。
老师有再次强调,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方位,所以我们一般量夹角小的那个角,看一看它就从离得较近的方位开始偏,并且习惯上让0刻度对准较近的那个方位,然后看角的另一边对应的度数,这样一般就不会出错了。
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2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
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
”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
“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
”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
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
”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
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在教“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
要求学生画出路线示意图。
”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此题中的观察点是在不断地变化,一开始自己要确定一个起点作为观察点,然后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为观察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教学反思
“位置”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升。
学生在低年段,已经学习了如何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中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知道了在平面内可以根据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成功之处:
1、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的开始以本班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上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小组合作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积极探素。
认识数队后更是踊跃参与,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备课充分,联系实际,课堂气氛活跃。
由于备课时既考虑了教学内容又联系了下围棋时棋子位置等生活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没能抓住课堂中错误的生成,使其成为亮点。
在练习时,当一个学生说出数队而有两个学生同时站起来时,我应该让他们
展开讨论,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2、课堂节奏没有把握好,有时候过于活跃,个别学生有分神。
没有做到张弛有度。
本节课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1、先说列后说行。
2、位置表示的格式(列,行)
3、本单元所学位置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经验的灵活结合运用。
4、在讲完本节课以后还需要在教学难度中有所拓展。
每一堂课的教学反思,都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希望自己在反思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