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物质的鉴别、检验和除杂(二)
合集下载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课件-山西省太原市晋泽中学初中化学复习(共18张PPT)
八大沉淀: Mg(OH)2
Fe(OH)3 Cu(OH)2 CaCO3 BaCO3 Ag2CO3 AgCl
BaSO4
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
(1)O2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则是O2
(2)CO2 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是CO2
操作步骤:
现象:
(3) H2 点燃气体,在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5) Cl-的检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且不减少
常见物质的鉴别: ① O2、
燃着的小木条、
②软水与硬水: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肥皂水,浮渣多泡沫 少的是硬水,浮渣少泡沫多的是软水
③羊毛、棉花、合成纤维: 方法:灼烧闻气味 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 有刺鼻气味且灰烬不易压碎的是合成纤维
④真假黄金: 试剂或方法: 灼烧 加盐酸
⑤常见化肥: 看颜色: 灰白色的是磷肥 加水溶解: 不溶的是磷肥
加CuSO4溶液
与熟石灰研磨: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氨态氮肥, 无明显现象的是其余肥
常见溶液的鉴别:
利用不同离子的反应现象不同: 稀盐酸与稀硫酸: 思路: 鉴别阴离子 试剂: 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
灭敌之锦囊妙计
酸碱盐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利用化学反应将其转化 为沉淀、气体或水,使其与被提纯物质易于分离
拨开迷雾
确定杂质 离子或物质
明确敌情
熟知杂质的 物理或化学 性质
主动出击
依据原则选 择除杂试剂 和方法
清理战场
检查是否符 合除杂原则, 是否恢复到 物质原有的 状态
多谢观看
常见气体除杂
CO/H2/O2/N2 (H2O) :通入浓硫酸中 不可干燥NH3
Fe(OH)3 Cu(OH)2 CaCO3 BaCO3 Ag2CO3 AgCl
BaSO4
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
(1)O2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则是O2
(2)CO2 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是CO2
操作步骤:
现象:
(3) H2 点燃气体,在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5) Cl-的检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且不减少
常见物质的鉴别: ① O2、
燃着的小木条、
②软水与硬水: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肥皂水,浮渣多泡沫 少的是硬水,浮渣少泡沫多的是软水
③羊毛、棉花、合成纤维: 方法:灼烧闻气味 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 有刺鼻气味且灰烬不易压碎的是合成纤维
④真假黄金: 试剂或方法: 灼烧 加盐酸
⑤常见化肥: 看颜色: 灰白色的是磷肥 加水溶解: 不溶的是磷肥
加CuSO4溶液
与熟石灰研磨: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氨态氮肥, 无明显现象的是其余肥
常见溶液的鉴别:
利用不同离子的反应现象不同: 稀盐酸与稀硫酸: 思路: 鉴别阴离子 试剂: 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
灭敌之锦囊妙计
酸碱盐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利用化学反应将其转化 为沉淀、气体或水,使其与被提纯物质易于分离
拨开迷雾
确定杂质 离子或物质
明确敌情
熟知杂质的 物理或化学 性质
主动出击
依据原则选 择除杂试剂 和方法
清理战场
检查是否符 合除杂原则, 是否恢复到 物质原有的 状态
多谢观看
常见气体除杂
CO/H2/O2/N2 (H2O) :通入浓硫酸中 不可干燥NH3
专题二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专题二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类型1
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题规律: (1)明确物质检验与鉴别的基本方法。
①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
味、水溶性等,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②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反应时产生
的特征现象,对所给物质进行检验与鉴别。
(2)明确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物质 O2 CO2 检验试剂或 方法或装置 反应现象 木条复燃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氧气能支持燃烧 Ca(OH)2+CO2==== CaCO3↓+H2O
紫色石蕊 紫色石蕊溶 溶液 液变成红色 酸(H+) 产生大量气 加入锌粒 泡,气体能 燃烧 无色酚 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 液变成红色 Zn+H2SO4(稀)==== ZnSO4+H2↑ 2H2+O2 点燃 2H2O ====
碱(OH-)
物
质
检验试剂
反应现象
举例(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有刺激性气 铵盐 加入熟石 味的气体产 ( NH 4 ) 灰研磨 生
实验方案
分别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闻气味
分别加适量水,用手触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摸容器壁
选项
C D
实验目的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稀 盐酸
实验方案
分别观察溶液颜色
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 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 水 察颜色变化
【解析】选D。通常根据铵盐能与碱反应产生有刺激性 气味的氨气进行检验;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 降低,而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不发生明显变 化,据此可进行鉴别;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稀盐酸呈 无色,据此可进行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溶液都呈 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而不能进行鉴别。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类型1
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题规律: (1)明确物质检验与鉴别的基本方法。
①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
味、水溶性等,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②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反应时产生
的特征现象,对所给物质进行检验与鉴别。
(2)明确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物质 O2 CO2 检验试剂或 方法或装置 反应现象 木条复燃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氧气能支持燃烧 Ca(OH)2+CO2==== CaCO3↓+H2O
紫色石蕊 紫色石蕊溶 溶液 液变成红色 酸(H+) 产生大量气 加入锌粒 泡,气体能 燃烧 无色酚 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 液变成红色 Zn+H2SO4(稀)==== ZnSO4+H2↑ 2H2+O2 点燃 2H2O ====
碱(OH-)
物
质
检验试剂
反应现象
举例(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有刺激性气 铵盐 加入熟石 味的气体产 ( NH 4 ) 灰研磨 生
实验方案
分别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闻气味
分别加适量水,用手触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摸容器壁
选项
C D
实验目的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稀 盐酸
实验方案
分别观察溶液颜色
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 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 水 察颜色变化
【解析】选D。通常根据铵盐能与碱反应产生有刺激性 气味的氨气进行检验;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 降低,而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不发生明显变 化,据此可进行鉴别;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稀盐酸呈 无色,据此可进行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溶液都呈 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而不能进行鉴别。
安徽省2023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中考专题突破专题二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课件
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
H2O(水蒸气) 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
NH3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无水CuSO4由白色变为蓝色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类型 1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试剂或方法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H+ 测溶液的pH
加入活泼金属(如镁条、锌粒等)或碳酸盐等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OH-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加热
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
氨水为液态;钾肥、氮肥多为白色且溶于水;磷肥是灰白色且多数 难溶于水;磷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铵态氮肥与碱混合研磨有刺激
类型 1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例1 [2019河南]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 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 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
测溶液的pH
Cl- 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现象 石蕊溶液变红 pH<7 有气泡产生 石蕊溶液变蓝 酚酞溶液变红 pH>7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 色沉淀
类型 1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试剂或方法
SO42- 滴加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CO32- 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HCO3-
类型 2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3)利用离子对进行酸碱盐除杂 例:除去KNO3中的Ca(NO3)2 方法:加水溶解,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
①本质:除去杂质离子(原物质中不含的离子) ②思路:利用离子对把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气体或水。 ③确定除杂试剂的步骤: a.找出杂质离子; b.写出配对离子; c.从原物质中找出非杂质离子组成试剂。
初中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除杂物质的除杂课件PPT
初中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专题物质的检验、 鉴别、分离与除杂物质的除杂课件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1
中考专题 ·精讲
一、除杂的原则 1.不增: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 .不减:除杂时不能减少被保留的物质,即所加物质不能与被保留的物质反
应。
3.易分:除杂后的生成物和被保留的物质易于分离。 4.复原:被保留的物质能恢复原状。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6
2.固体的分离和除杂
物质 CuO 杂质 Cu 除杂方法 在空气或氧气中灼烧
Cu
Cu
Fe
CuO
Cu
C CaO MnO2 KCl
Zn
CuO CaCO3 KCl MnO2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干燥
高温煅烧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7
3.液体的分离和除杂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5
三、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
1.气体的分离和除杂 物质 CO2 CO H2 CO2 CO2 N2 杂质 CO CO2 HCl气体 水蒸气 HCl气体 CO2 除杂方法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浓硫酸 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后的金属混有氢前的金属时,可以加酸。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3
3.液体之间的除杂 一般为酸、碱、盐溶液之间的除杂。因为酸、碱、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 液中,所以酸、碱、盐溶液的除杂应以阴、阳离子的除杂为主。 H :除氢离子可利用酸的性质,氢离子的 - 2- 离子对有 OH 、 CO 3 等 + - NH :铵根离子的离子对为 OH 4 a.除阳 离子金属离子:不同的金属离子选择不同的 除杂方法。例如:除Ag+可利用Cl-, 2+ 2- 除 Ca 可利用 CO 3 等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1
中考专题 ·精讲
一、除杂的原则 1.不增: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 .不减:除杂时不能减少被保留的物质,即所加物质不能与被保留的物质反
应。
3.易分:除杂后的生成物和被保留的物质易于分离。 4.复原:被保留的物质能恢复原状。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6
2.固体的分离和除杂
物质 CuO 杂质 Cu 除杂方法 在空气或氧气中灼烧
Cu
Cu
Fe
CuO
Cu
C CaO MnO2 KCl
Zn
CuO CaCO3 KCl MnO2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干燥
高温煅烧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7
3.液体的分离和除杂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5
三、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
1.气体的分离和除杂 物质 CO2 CO H2 CO2 CO2 N2 杂质 CO CO2 HCl气体 水蒸气 HCl气体 CO2 除杂方法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浓硫酸 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后的金属混有氢前的金属时,可以加酸。
第三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3
3.液体之间的除杂 一般为酸、碱、盐溶液之间的除杂。因为酸、碱、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 液中,所以酸、碱、盐溶液的除杂应以阴、阳离子的除杂为主。 H :除氢离子可利用酸的性质,氢离子的 - 2- 离子对有 OH 、 CO 3 等 + - NH :铵根离子的离子对为 OH 4 a.除阳 离子金属离子:不同的金属离子选择不同的 除杂方法。例如:除Ag+可利用Cl-, 2+ 2- 除 Ca 可利用 CO 3 等
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PPT课件
分。
升华法
利用物质在加热时升华的性质 ,将固体杂质从混合物中分离
出来。
萃取法
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溶剂中 的溶解度差异,将杂质从一种 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化学除杂方法
沉淀法
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杂质 转化为沉淀,然后过滤
除去。
氧化还原法
利用物质氧化还原性质, 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 杂质转化为可分离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 的问题,例如食品掺假、药品真伪等。
生活中的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方法主要包括感官检验和 简易化学实验等。这些方法虽然不如专业实验室的仪器和 方法准确,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06 结论
本主题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重要性和意义
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技能,对于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 义。掌握这些技能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保证实验安全,并促进科研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中的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
在实验室中,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是实验操作中的重要步骤,对于获得纯净的 样品和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实验室中常用的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这 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离和鉴别能力,能够满足实验室对于样品处理的需求。
生活中的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
目的与意义
掌握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
能和实验能力。
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技能,为 后续的化学学习和实验打下基础。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
02 物质除杂
物理除杂方法
01
02
03
04
过滤法
升华法
利用物质在加热时升华的性质 ,将固体杂质从混合物中分离
出来。
萃取法
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溶剂中 的溶解度差异,将杂质从一种 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化学除杂方法
沉淀法
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杂质 转化为沉淀,然后过滤
除去。
氧化还原法
利用物质氧化还原性质, 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 杂质转化为可分离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 的问题,例如食品掺假、药品真伪等。
生活中的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方法主要包括感官检验和 简易化学实验等。这些方法虽然不如专业实验室的仪器和 方法准确,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06 结论
本主题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重要性和意义
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技能,对于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 义。掌握这些技能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保证实验安全,并促进科研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中的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
在实验室中,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是实验操作中的重要步骤,对于获得纯净的 样品和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实验室中常用的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这 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离和鉴别能力,能够满足实验室对于样品处理的需求。
生活中的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
目的与意义
掌握物质除杂、分离与鉴别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
能和实验能力。
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技能,为 后续的化学学习和实验打下基础。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
02 物质除杂
物理除杂方法
01
02
03
04
过滤法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九年级科学课件
AgNO3和稀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
HNO3
溶
灰水
清石灰水变浑浊
Ba(OH)2和稀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
HNO3
溶于稀硝酸
练一练
1、现有①硝酸钡溶液② 氯化钾溶液 ③硫
酸钾溶液④硫酸铜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
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
先后顺序可能是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 C、NaCl溶液(Ba(OH)2),选用硫酸铜 D、MnO2(KCl),选用水
二、除杂
原理: 1、除杂时,所选用的试剂不能跟被提纯的物 质发生反应。
2、除杂时,要防止在被提纯的物质引入新的 杂质。
3、考虑除杂后便于分离
1、NaCl (Na2CO3)
2、HNO3(HCl) 3、Na2SO3(Na2CO3) 4、HCl(H2SO4)
4、硝酸钠(氯化钠) 5、烧碱(纯碱) 6、汞(铜)
④①③②
2、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
色透明溶液的是( D )
A、FeCl3、Ba(OH)2、KNO3 B、Na2CO3 、CaCl2、 Zn(NO3)2 C、CuSO4、KCl、NaCl D、MgCl2 、NaNO3 、Na2SO4
3、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 正确的是( A )
物质鉴别和除杂
一、物质的鉴别
试一试: 1、设计实验方法来区别蒸馏水和 酸雨 (内含硫酸)
2、设计实验区别蒸馏水和Ba(OH)2溶液
3、设计实验区别Na2SO4和Na2CO3
离子
使用的试液
发生现象
H+ Fe 3+ Cu 2+ OH-
Cl -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制法
12/13/2021
第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2、用化学方法(fāngfǎ)
1)、六种常见离子的鉴别方法
常见离子 鉴别时选用的试剂和作用现象 发生反应的实质
氢离子 (H+)
酸或酸性溶 液
1、使用酸碱指示剂:石蕊变红,酚 Zn+2H+=Zn+H2↑
酞不变色。2、pH试纸 3、加活动 金属与之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H2
第十页,共四十五页。
三 物质的鉴别
一)、物质鉴别方法
1、用物理方法
①蓝色溶液——CuSO4
溶液——FeCl3 浅绿色溶液——FeCl2
③蓝色沉淀——Cu(OH)2
④红褐色沉淀——Fe(OH)3 ⑤打开盛液体的瓶盖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
⑥片状白色固体(gùtǐ)露置在空气中潮解的是——NaOH
②黄色
或碱性溶 盐),生成蓝色(或红褐色)
液
沉淀。
氯离子 (Cl-)盐
酸或1可2/1溶3/20性21 盐酸盐溶液
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 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Ag++Cl-=AgCl↓
硫酸根离子 (SO42-)
硫酸或可溶 性硫酸盐
碳酸根 (CO32-) 碳酸盐
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和 Ba2++SO42-=BaSO4↓ 稀HNO3 ,生成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
D
12/13/2021
第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例5 只给你酚酞(fēn tài)请鉴别出NaOH、 H2SO4、NaCl三种无色溶液?
12/13/2021
第十九页,共四十五页。
无色(wú sè)酚 酞
物质的鉴定鉴别及除杂-文档资料
2、用一种试剂鉴别
*用紫色石蕊鉴别酸性、中性、碱性溶液 *加一种试剂与各待测物可出现不同现象而 加以鉴别 *用一种试剂和待测物之间相互反应而加以鉴别
例题2:
用一种试剂鉴别出HCl、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
Na2CO3
HCl NaCl NaOH Na2CO3
红色
HCl
紫色石蕊 试液
紫色
NaCl
1、分别取样,滴加 酚酞试液
变红色的是NaOH 溶液
2、另取三瓶未知液, 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 MgCl2 滴加NaOH溶液 3、取NaOH溶液,滴入 溶液红色褪去的原溶液是稀 酚酞试液后,分别滴入 盐酸,不褪色的原溶液是 剩下的两瓶未知液 NaCl溶液
(2)取少量废水,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有无色 气体生成,证明有酸;若无气体生成,证明无酸。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一)常见离子的鉴定
常见离子间的关系网
NH4+ OH-
Mg Cu
2+
Ag+ H+ Ba
2+
ClCO32SO42-
Ca2+ Mg2+ Cu2+
2+
Fe
3+
(二)常见气体的鉴定
实战练习 有一瓶未知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 Cu2+、Na+、CO32-、 NO3-、OH-中的一种或几 种,请你设计实验来鉴定其中所含的离子有 哪些?
HCl
KCl
Na2CO3 Ca(NO3)2
例题5: 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是一种外观极像 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 此,这种工业用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 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请你阅读 下表有关材料,并结合已有化学知识,用三种 方法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该溶液是酸溶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盐酸
C.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使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该固
体是铵盐
D.固体粉末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
该粉末中有碳酸盐
检验类
例题5: 某电镀厂在对金属镀件表面除锈、除污过 程中,使用了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 酸钠等试剂。该厂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 仍含有 H+、OH-、Na+、NH4+、Cu2+、 CO32-、Cl-、SO42-中的几种离子。兴趣 小组对该废水中部分成分进行检测。实验 步骤及现象如下表所示。请你填写下表中 每步实验现象所对应的实验结论。
检验类
1.熟悉常见物质(或离子)的特征性质和特征 反应
2.依据被检验物质的性质特征,选择适当的 试剂和方法
3. 若需连续检验多种物质,要考虑加试剂的 顺序、是否存在干扰物质(先验后除)等因素
4. 过程归纳为:物质→方法→现象→结论。
例题4:
检验类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C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鉴别类
例题1: 现要鉴别五种无色溶液,它们是: ①稀硫酸 ②浓氨水 ③食盐水 饱和石灰水 ⑤石碱水(碳酸钠溶液) 闻一闻,可确定_②_;热一热,可确定
_④_;余下的用__石__蕊__试__液__即可区别。
鉴别类
例题2: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用水和组内物 质就能鉴别的是( BD ) A.食盐、纯碱、小苏打 B.碳酸氢铵、氧化钙、硫酸钾 C.葡萄糖、淀粉、加碘盐 D.硝酸铵、烧碱、食盐
除杂类
应试策略:
1.熟悉常见物质(或离子)的特征性质和特征 反应
2.依据被除杂质的性质特征,选择适当的试 剂和方法 ,把握只除杂不引杂的原则;
3. 连续除去多种杂质,要考虑加试剂的顺序、 过量试剂的去除等
4. 常用方法:结晶、溶解、灼烧、汽化、沉 淀、转化等
除杂类
例题6: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
废水中不含_C__O_3_2_-____
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分析,你推测该废水中的溶质 一定有 NaOH (写化学式),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_N_a_C_l __N_a_2_S_O_4_,若要确定它们是否存在,可依次 向废水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_B_a(_NO_3)_2溶__液___、 _A_g_NO_3_溶__液_____.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C )待提纯的物质 选Fra bibliotek的试剂 操作的方法
A CaO(CaCO3) B CuSO4(H2SO4) C Cu(CuO)
水
溶解、过滤、结晶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稀硫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NH4HCO3) 稀盐酸
溶解、结晶
除杂类
例题7: 粗食盐中常含CaCl2、MgCl2、Na2SO4杂质,需 加入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和盐 酸(均过量),然后过滤、蒸发,可制得精 盐,所加四种溶液的顺序正确的是( AD) A.NaOH、BaCl2、Na2CO3、HCl B.BaCl2、Na2CO3、HCl 、NaOH C.Na2CO3、BaCl2、NaOH、HCl D.BaCl2、NaOH、Na2CO3、HCl
高效课堂
第18讲 物质的鉴别、检验和除杂(二)
鉴别类
应试策略:
1.熟悉常见物质(或离子)的特征性质和特征 反应;
2. 依据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特征,选择适当的 试剂和方法;
3.同步被鉴别出的物质应有一一对应的不雷 同的现象;
4. 明确要求,分清无试剂鉴别、一种试剂(一 次或多次)鉴别、指定试剂鉴别等。
鉴别类
例题3: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 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AB ) A.KOH、Na2SO4、CuSO4、MgCl2 B.K2CO3、Ba(NO3)2、Na2SO4、HCl C.Na2SO4、BaCl2、KNO3、NaCl D.NaNO3、AgNO3、KNO3、NaCl
应试策略:
检验类
H+、OH-、Na+、NH4+、Cu2+、CO32-、Cl-、SO42-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论(填离子符号)
取废水样品观察,呈无色
废水中不含___C_u__2+______
测所取废水样品的pH,pH=13
向废水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 酸,没有气泡产生
废水中含较多的O__H_-__, 没有_H_+__、__N_H_4+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