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地理学——可达性综述
公共交通规划的可达性研究
公共交通规划的可达性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趋势。
相应的,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其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交通规划的可达性也成为了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可达性的定义及特征可达性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出行方式到达目的地的操作性和便利性。
可达性是一个多维概念,涉及到时间、空间、出行方式以及出行意愿等方面的因素。
在空间上,可达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到达某一地点的能力;在时间上,可达性则是指人们在特定位置到达某一地点所需时间的长短。
可达性的特征是多样性、相对性和动态性。
多样性体现在可达性的不同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和相互作用;相对性则是指每个人对可达性的需求各不相同,相应地,可达性的评价标准也存在差异;动态性则是由于城市的建设和人口的变化而导致的可达性变化。
二、公共交通规划与可达性的关系公共交通规划与可达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程度。
其次,公共交通规划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公共交通规划,城市的交通组织可以得到优化和改善,使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和紧密。
再次,公共交通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规划,城市居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各个地点,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从而增加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公共交通规划中可达性的评价指标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可达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方式、出行成本、出行便利程度等。
出行时间是指从起始地点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长短。
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出行时间是衡量可达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出行距离则是指从起始地点到目的地的实际路线距离。
出行方式是指城市居民选择的出行工具和方式。
对于公共交通规划而言,优化出行方式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和便利程度。
交通运输与城市可达性分析
城市交通网络优化:研究如何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效率和可达性 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研究如何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达性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以提高可达性 城市交通政策研究: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城市交通政策以提高可达性
加强城市规划,优化交通网 络布局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交 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建立高效、 便捷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可 达性
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建设 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绿色
出行,提高城市可达性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优化交通 信号系统,提高交通效率,降
低交通拥堵
优化公共交通: 增加线路、提 高频率、改善
服务态度
加强交通管理: 加强交通执法、 优化交通信号、 提高道路通行
提高城市可达性:通过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提高城市内部和外部的可达性,促进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
古代:以步行、马 车、帆船等为主要 交通工具
工业革命:蒸汽机 车、铁路、轮船等 交通工具的出现
20世纪初:汽车、 飞机等现代交通工 具的出现
21世纪:高速铁路 、磁悬浮列车、无 人驾驶汽车等高科 技交通工具的发展
公共交通:提高城 市可达性,降低交 通拥堵
私家车:增加城市 可达性,但可能导 致交通拥堵
自行车和步行:环 保且提高城市可达 性,但受天气影响
航空和铁路:提高 城市可达性,但成 本较高
交通设施布局:包括道路、公共交 通、自行车道等
影响结果:影响城市的可达性,包 括出行时间、出行成本、出行舒适 度等
改善措施: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减少交通拥堵、交通延误、交通事故等,提高城市可达性。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合理设置红绿灯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推广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供更多绿色出行方式,缓解交通压力 实施限行措施:限制高峰时段私家车出行,缓解交通拥堵
《景区交通可达性研究文献综述》2200字
景区交通可达性研究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在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外对于空间结构的探究开始起步。
但是研究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市对于研究地区的空间分布和测定、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以及旅游空间内的旅游活动属性等,Bevilacqua E.等在空间格局研究的早期以意大利Veneto地区的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详细地分析了其空间结构的属性。
在这些年,国外学者对可达性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别市关于旅游景区方面的可达性内容。
但是关注的焦点是在于旅游景区分布体系的与网络宣传方式上,但是这些研究还是能很好地把旅游景区的信息与当代的网络系统相结合,使得旅游者能便利地在网上查询自己需要的旅游信息或以"旅游助理"的方式来使自己快速地浏览旅游景区的信息。
可达性研究在国外开展的比较早,由Hansen 于1959年首先提出了可达性的概念,随后引起学界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该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区域经济和城市地理的研究中。
我国的接入研究起步较晚,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它最初是通过分类邮递时间来评估区域邮政服务的可用性。
旅游目的地可达性的相关研究相对较晚,主要是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可达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来评价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水平。
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局限于空间可达性。
交通、时间、距离、心理等因素都会对旅行产生影响。
Mitchell等人研究了休闲旅游物质载体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
交通可达性作为衡量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资源邻近性的重要指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将交通可达性引入旅游地理学,研究区域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旅游规划、旅游景点可达性和旅游市场空间规划。
然而,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区域旅游城市的可达性和旅游方面。
国外一些学者考虑了社会和物理因素。
例如,Katz和BB在分析可访问性时考虑了影响可访问性的社会和物理因素。
在本研究中,旅游季节对可达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Lundgren、Britton首次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分析研究了区域内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这为今后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和可达性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本空间学理论。
城市交通规划的可达性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的可达性分析引言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交通规划成为了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从可达性的角度出发,对城市交通规划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可达性,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一、可达性的概念与意义可达性是指居民在一定时间和成本内到达目的地的能力。
它是衡量城市交通系统效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良好的可达性意味着居民可以更快捷、更经济地到达目的地,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因此,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设计来提升城市的可达性,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达性分析的方法与指标1. 可达性分析方法可达性分析通常采用交通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交通网络分析主要通过计算交通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距离和路径来评估可达性,常用的方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和网络中心性分析。
空间分析则通过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设施的分布来评估可达性,常用的方法包括空间关联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2. 可达性评价指标(1)时间可达性:指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的时间,可以通过计算交通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距离和速度来评估。
常用的指标包括平均通行速度、交通拥堵指数和出行时间成本等。
(2)空间可达性:指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可达程度,可以通过计算交通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距离和路径来评估。
常用的指标包括距离、路径选择和交通连接性等。
(3)成本可达性:指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的成本,包括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
常用的指标包括交通费用、燃料消耗和机动车拥有成本等。
三、提升城市交通可达性的策略1. 发展多元化的交通模式城市交通规划应该鼓励和支持多种交通模式的发展,包括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车等。
通过提供多种交通选择,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提高整体交通效率和可达性。
探究规划方案中的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
探究规划方案中的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在规划方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规划者评估不同交通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以便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探究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原理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交通网络中各个地点到达其他地点的时间、成本或其他指标,来评估交通网络的质量和效能。
其原理基于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交通流量的分布。
常用的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有重力模型、路径分析、多模式分析等。
重力模型是一种基于物理学中的引力定律的模型。
它假设交通流量与地点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地点的规模成正比。
通过计算交通流量和地点规模的乘积,可以得到不同地点之间的可达性指数。
重力模型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评估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分布。
路径分析是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模型。
它通过计算不同地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来评估交通网络的可达性。
路径分析可以考虑不同交通模式的速度和容量,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交通网络的效能。
路径分析在交通规划和交通导航中都有重要应用,可以帮助规划者选择最佳交通路线和优化交通网络。
多模式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不同交通模式的模型。
它通过计算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转换时间和成本,来评估交通网络的可达性。
多模式分析可以帮助规划者确定最佳的交通模式组合,以提高交通网络的效能和便利性。
多模式分析在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出行组织中都有广泛应用,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交通绿色化。
二、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应用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交通出行组织中都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帮助规划者评估不同交通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以便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
在城市规划中,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可以帮助规划者确定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交通需求的热点区域。
通过评估不同地区的交通流量和可达性指数,可以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和交通网络规划。
交通系统的可达性与可靠性评价研究
交通系统的可达性与可靠性评价研究交通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评估交通系统的可达性与可靠性是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探讨交通系统可达性与可靠性的评价研究,并探讨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一、可达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可达性是指一个地点与其他地点之间的联系和可达程度。
在交通规划中,可达性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中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连接程度,以及居民对各种交通方式的使用情况。
评价可达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基于旅行时间的评价。
这种方法通过统计在不同出行方式下到达某一目的地所需的时间,从而比较不同地区的可达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空间距离、交通网络连接性等指标来评价可达性。
二、可靠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可靠性是指交通系统提供服务的稳定性和可依赖性。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评价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对城市交通运行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评价交通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基于交通延误的评价。
通过统计交通事故和拥堵对交通流量的影响,从而评估交通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交通运行指数、可靠度指标等指标来评价交通系统的可靠性。
三、可达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可达性与可靠性是相辅相成的概念,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相互影响。
提高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可以增加城市居民到达不同地点的便利程度,从而提高城市的可靠性。
而提高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缩短旅行时间和减少交通事故,从而提高城市的可达性。
四、可达性与可靠性评价研究的应用可达性与可靠性评价研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可以帮助城市交通规划者了解城市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可以用于评估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从而优化城市交通网络。
此外,还可以帮助交通规划者了解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对城市居民出行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可达性与可靠性评价研究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全面评估。
交通运输系统可达性分析模型
交通运输系统可达性分析模型交通运输系统可达性是指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的程度,对于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可达性分析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量化和评估交通网络的效率和便利性,从而为城市交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可达性分析模型的意义交通可达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便利、高效的交通网络将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因此,通过分析和评估交通可达性,我们可以发现交通系统中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可达性分析模型的构建可达性分析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两个要素:交通网络的容量(即交通工具的运载能力)和交通出行的需求。
容量可以通过测量交通网络的道路、轨道或水路的长度和宽度来确定。
而需求则需要考虑人口分布、出行意向和出行时间等因素。
在构建可达性分析模型时,可以采用基于图论的方法。
首先,将交通网络抽象成一个图,节点表示交通站点或目的地,边表示交通路径。
然后,通过计算从一个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可以得出每个节点的可达性指数。
三、交通运输系统可达性分析模型的应用可达性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首先,它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评估不同区域的交通可达性,以确定适宜的土地用途和开发策略。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可达性分析可以确定宜居区域的位置,从而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其次,可达性分析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交通设施的布局和投资效益。
通过分析不同交通设施(如高速公路、地铁、公交等)对可达性的影响,可以确定最佳的投资方向和投入方式。
例如,通过可达性分析可以发现某个地区的道路拥堵情况严重,那么可以考虑增加公交车频次或者建设地铁线路来改善可达性。
另外,可达性分析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交通政策的效果。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对可达性的影响,可以确定哪种政策更能提高交通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
这对于政府部门在制定交通规划和出行政策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车路径可达性评价方法综述
出现有步行路径可达性评价方法,主要有 PRD、PCA、矩阵法、空间句法;车行路径可达性评价方法主要有 ci r cui ty f actor [1]、矩阵法和空间句法。
【Abstract】Accessibility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which are concerne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planning. Bill Hillier (1993) pointed out
法[3]。除了整体可达性矩阵 ,也有通过最 (304m)、1500f(t 457m)、2000f(t 610m)四
短距离矩阵运算 ,获取节点和网络的可 种范围圈上的住户到达社区中心的 PRD
达性[10 ,11] 。
值 ,发现城市中心部位的密路网的住区可
基于空间阻隔的研究视角中 ,除了上 达性远比疏路网、尽端路多的城市边缘部
1)矩阵法 基于拓扑连接的矩阵法是将基于空 间阻隔中的可达性计算公式中的物理距 离替换成拓扑距离来计算。刘贤腾在一 个抽象的城市分区模型基础上 ,利用城市 各区域间的拓扑距离 ,举例计算了城市各 个分区的综合可达性和标准化后的网络 整体可达性 ,对比了整个城市不同区域之 间的综合可达性[19]。陈洁等详细介绍了 矩阵法基于拓扑距离的计算过程[3] 。 2)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主要是利用 轴 线 法(Axial)[20] 、凸 空 间 法(Convex)和 可 视 性( Visibility )三 种 分 析 方 法 来 对 空 间组构引起的活力进行研究。其中 ,轴线 法较多地应用于线性空间 ,而视域法与凸 空间法则更多应用在人的运动更具探索 和即兴性质的非线性自由空间上。因此 , 在人车路径可达性评价中 ,一般采用空间 句法中的轴线法 ,并且该方法已经有了较 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在二维层面上 ,Bill Hillier 等对空间 整合度与人流量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 究发现 ,在伦敦 ,60% 的人行与 70% 的车 行量的不同与城市网络模式有关。在对 伦敦 King’s Cross 车站区域及 the City of
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分析与评价
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分析与评价一、引言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关系到人们的出行、物流配送等方方面面。
而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则是评估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二、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交通运输网络由道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各种交通方式组成。
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庞大的交通网。
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即指一个地区通过各种交通方式能够快速、便捷地到达其他地区的程度。
三、可达性评价指标和方法为了评价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我们需要选取一些合适的指标和方法。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时间、距离、费用等因素。
时间指标体现了出行的便捷程度,距离指标体现了交通距离的远近,费用指标体现了交通成本的高低。
在评价方法上,可以采用改进的核密度估计方法、网络分析方法等。
四、可达性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高可达性可以促进城市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交通的便利程度直接影响着跨城市的商务活动和经济合作,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其次,高可达性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
方便的交通系统可以使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减少出行时间,提高生活效率。
最后,高可达性可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成为了一个关键因素。
五、交通运输网络可达性的分析实例以某个城市为例,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方法,对其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进行评价。
首先,收集各类交通方式的时间、距离和费用等数据。
然后,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计算城市内部各个地区的可达性指数,并通过改进的核密度估计方法来测算地区间的可达性差异。
最后,结合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挖掘交通运输网络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六、提升交通运输网络可达性的策略为了提升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加强交通规划和建设,优化交通网络布局。
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交通设施的合理布局,避免瓶颈和拥堵。
交通运输-GIS的某城市绿地交通可达性分析 精品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专业班级姓名马超学号课题名称指导教师朱传华二〇一二年六月十日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 traffic accessibility based on GIS in a certain cityByMa ChaoUnder the Supervision ofZhu ChuanhuaA Thesis Submitted to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Industryfor Bachelor Degree of ScienceJune, 20XX摘要城市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作为城市中各种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在功能上起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同时,城市绿地是城市中最富有自然元素的生态空间,可以为城市提供各种社会效益和生态服务,具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改善城市形象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生活环境的质量,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绿地所起的这些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建设一个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使其发挥出更高的社会及生态效益,正是目前城市绿地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本文通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工具,提出了空间可达性和服务面积的绿地评价指标。
并希望能够基于此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公园绿地的布局上兼顾到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在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稳步发展的今天,以绿地可达性作为评价指标,结合了遥感平台的数据提取与GIS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的这套城市绿地评价系统,将可以更好的实现科学配置绿地资源,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提早发现不足,有效分析不利因素,为该城市城市绿地建设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决策支持系统。
关键词:空间分析;城市绿地; GIS;绿地可达性AbstractUrban green space is an essential ponent of urban landscape. As the main habitat of all propagation living in urban environment, urban green space can improve the conditions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urban ecosystem. Further more, as a space where is full of nature elements, urban green space would also bring many social benefits to the city, such as enhance city influence, providing exercise sites for residents,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city life.Nowadays city residents have began to pay more attentions to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where they live. Because of this background, the effects of urban green space have also attracted more notice from the scholar all over the world, aim to design a better urban green system with both higher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The article uses spatial analyst tools in GIS and proposes the appraisal indicators based on accessibility and serving area, and hopes it will introduce more plete appraisal system research.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research showed a goo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looking for available resources,estimating urban green space conditions, displaying the variation of space distributions visually and so on, thus providing an effectiv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o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s of the city in the future.Keywords: spatial analyst; urban green space; GIS;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第一章研究背景 (1)1.1城市绿地的生态效应 (2)1.1.1改善空气质量 (2)1.1.2 调解城市小气候 (2)1.1.3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3)1.2 城市绿地的社会功能 (4)1.2.1 美化城市环境 (4)1.2.2 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求 (4)1.2.3 体现城市文化价值 (5)1.2.4 社会经济效益 (6)第二章研究概况 (7)2.1 研究现状 (7)2.1.1景观生态学研究 (7)2.1.2绿地评价指标体系计算 (9)2.1.3 城市绿地与居民之间交互关系的调查研究 (11)2.1.4 基于GIS工具的城市绿地研究 (12)2.1.5 绿地生态效益量化计算及模型研究 (13)2.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5)2.2.1生态城市建设 (15)2.2.2绿地可达性 (16)2.2.3景观生态学 (18)第三章研究目标及方法 (20)3.1 技术路线 (20)3.2 研究目标 (20)3.3 研究方法 (21)第四章搭建GIS数字地图分析平台 (23)4.1 软件环境介绍 (23)4.2 GIS处理流程 (24)4.2.1 数据来源 (24)4.2.2数据处理 (26)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29)5.1 结论 (29)5.2 讨论 (30)....................................................................................................................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交通与地理空间可达性分析
城市交通与地理空间可达性分析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现代城市发展的难题之一。
如何优化城市交通,提高地理空间可达性,成为了城市规划者和交通专家们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城市交通与地理空间可达性的关系出发,探讨交通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可达性评价方法和工具。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城市功能的集中体现。
不论是人口流动、经济活动还是社会交往,都离不开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城市发展水平和交通状况密不可分,交通的畅通与否决定了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和质量等诸多方面。
在交通堵塞的城市中,人们会面临通勤时间延长、心理压力增加等问题,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城市交通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理空间可达性则是评价交通网络质量和交通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达性是指城市内各个地点与其他地点之间的连通性和可达能力,即人们能够多快、多方便地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程度。
提高地理空间可达性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节省出行时间,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舒适度。
而低地理空间可达性则会造成交通压力集中在少数主要道路上,导致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频发,进一步影响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
因此,地理空间可达性评价对交通规划和交通模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评价地理空间可达性呢?目前有许多指标和方法可以进行评价,例如交通出行时间、出行距离、交通费用等。
在城市规划中,热门的评价方法之一是交通小区分析法。
这种方法以交通小区为基本单位,通过计算一定区域内的交通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密度和质量,来评价交通网络的可达性。
交通小区分析法能够较直观地反映某一区域内的交通便捷程度和交通组织情况,帮助规划者们更好地制定出行政策,优化交通布局和资源配置。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和可达性评价中。
GIS技术可以将城市的道路、公交站、地铁站等交通设施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便于交通网络的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通过GIS技术,可以绘制出交通网络分布图、交通热力图等,帮助规划者们更直观地了解城市交通状况,同时也为可达性评价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数据支持。
交通运输网络可达性评价与规划
交通运输网络可达性评价与规划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评价是交通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对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活动的连接程度。
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交通网络的可达性评价意义重大,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交通状况,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从而提升交通效率和人民生活质量。
一、可达性评价指标可达性评价指标是评估交通网络运输能力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时间指标、距离指标和成本指标等。
时间指标主要反映了从一个地点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包括车程时间、公共交通时间和步行时间等;距离指标主要反映了两个地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可以通过测量直线距离或道路里程来评估;成本指标主要反映了从一个地点到达目的地所需的费用,包括车辆燃料成本、过路费和停车费等。
这些指标可以综合考虑,评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可达性,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信息。
二、可达性评价方法在交通运输网络可达性评价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分析和建模仿真等。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地图和空间数据对交通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交通状况和潜在问题;网络分析可以通过计算最短路径、最短时间和最小费用等指标,评估不同地点之间的可达性;建模仿真则可以通过构建交通网络模型,模拟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供全面的交通运输网络可达性评价结果,为交通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交通运输网络规划是基于可达性评价结果的决策过程。
交通网络规划涉及到交通设施的布局设计和交通组织的调整优化。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常用的策略包括增加道路容量、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交通管理和引导非机动交通等。
这些策略旨在提升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实现交通系统的便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网络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环境影响和资金投入等多个因素,通过科学的决策方法,制定出具体的规划方案。
四、交通运输网络可达性规划案例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通过对交通运输网络可达性的评价,发现市中心商业区的交通拥堵问题较为严重,居民的通勤时间长,对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分析与优化
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分析与优化交通运输网络是现代城市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分析与优化,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就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分析与优化进行探讨。
一、可达性分析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是指个人或物资到达某一目的地所需花费的时间和距离,通常用时间、距离、费用等指标来衡量。
一般来说,可达性越高,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越快,人口流动和交通拥堵的情况也会减少。
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时,必须考虑到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问题。
城市地图的可视化效果可以将可达性进行直观的展示,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一个城市的交通情况。
此外,根据GIS技术,还可以进行目的地渗透率、综合可达性等综合分析。
二、可达性优化针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问题,可采取多种优化措施,如加强现有的交通设施建设、缩短出行时间、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改善道路状况等。
1.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一般来说,城市的道路、轨道交通、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越完善,城市的可达性就会越高。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交通设施建设的投资,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网络水平。
2.缩短出行时间在交通运输网络中,出行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
因此,尽可能地缩短出行时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可达性。
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路线、交通信号管理等方式来缩短出行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建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工具来缩短出行时间。
3.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公共交通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因此,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是提高城市可达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公共交通优先、调整线路设计等方式来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4.改善道路状况城市道路的状况对交通可达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果道路的状况很差,会导致交通拥堵、车辆事故等问题。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城市道路的维护和升级,保障道路的通畅性,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可达性。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中的可达性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中的可达性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是评估城市交通系统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可达性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中的可达性进行深入探讨。
一、可达性的概念可达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和成本内到达某一地点的便利程度。
它是交通系统对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能力的度量,也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
可达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行选择、交通效率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达性的影响因素1. 交通网络布局:城市公共交通的可达性与交通网络的布局密切相关。
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否、交通线路的覆盖范围以及交通节点的合理设置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水平。
2. 交通运营效率: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是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运营效率包括车辆的频次、运行速度、运行时间等。
高效运营的公共交通系统能够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提升可达性水平。
3. 地理环境因素:城市的地理环境也会对可达性产生影响。
例如,地形起伏、水系交通等都会对交通网络的布局和运营产生一定的制约。
同时,城市的人口密度分布、土地利用结构等也会影响到公共交通的可达性。
4. 社会经济因素:城市的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对可达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城市的收入水平、就业分布、人口流动等都会影响到居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以及出行行为。
三、可达性分析方法1. 换乘分析:换乘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常见的出行方式。
通过分析换乘的便利程度、换乘时间以及换乘站点的布局等因素,可以评估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水平。
换乘分析可以通过调查问卷、GPS数据以及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
2. 覆盖范围分析:覆盖范围分析是评估公共交通系统服务范围的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以及线路密度,可以评估不同地区的可达性水平。
覆盖范围分析可以使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结合人口分布和出行需求进行综合评估。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可达性与可持续性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可达性与可持续性一、引言城市交通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可达性和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达性是指人们在城市中实现各种活动的便利程度,包括工作、学习、娱乐等。
而可持续性则强调了交通规划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要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可达性与可持续性,并分析其相互关系与挑战。
二、可达性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1. 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城市的经济活动需要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而可达性的提高可以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促进信息和资源的流动,从而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
例如,交通规划中合理布局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使人们更容易到达工作场所,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流动。
2. 提高社会公平性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可达性也与社会公平性息息相关。
如果城市中某些区域的交通设施不完善,居民很难到达其他区域,那么他们将无法享受到其他区域的资源和服务,这将导致社会不公平。
因此,交通规划应该注重提高城市各个区域的可达性,让每个居民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城市的资源和服务。
三、可达性与可持续性的相互关系1. 可达性对可持续性的影响可达性的提高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可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安全性。
最后,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可持续性对可达性的要求可持续性的实现对城市交通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交通规划应该注重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其次,交通规划应该注重发展非机动交通,如步行和骑行,提供更多的步行和骑行道路和设施,使人们更容易选择这些环保的出行方式。
最后,交通规划应该注重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
交通研究中可达性概念与计算方法梳理
交通研究中可达性概念与计算方法梳理摘要:可达性广泛应用于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地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然而可达性的概念在不同的研究问题中定义的侧重方向不同,度量方法和指标也存在差异。
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基础,对可达性的概念进行讨论,将可达性划分为土地利用、交通、时间限制和个人四个因素,并对常用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可达性;可达性指标;交通规划11.关于可达性概念的讨论可达性的概念长久以来都是研究讨论的重点。
在国内,可达性的概念最早多用于交通规划领域,因此对其概念的解释与应用大部分是从交通运输的可达性展开的,多用于反映各个地点之间客货运输的便捷程度,强调交通出行的成本[1][2][3]。
在Hansen(1959)[4]关于可达性的开创性文章中,对可达性的定义为产生交互机会的潜力(the potential of opportunities for interaction)。
详细来说就是位置1到位置2某项活动的可达性(例如工作岗位),其取值与位置2的活动规模(如工作岗位数量)呈正相关,与两地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
可达性概念混乱的一个原因是Accessibility一词的多义性。
在英文语境中,Accessibility不仅仅表示可以到达某地的通达程度,更多的可以表示可获得性,如获得某种服务、得到某种工作、可以到某所学校上学等均可以表示为Accessibility。
因此在城市规划或地理学研究领域,可达性(Accessibility)的关注点始终是城市中某地的某人获得某种机会的难易程度,如果用于表示某个个体在周边某个范围内获得某个岗位的难易程度,就包含了可达性中的出行、用地、时间、机会和个人因素,成为一个结构完整的可达性概念;如果这种机会表示为从某地出发到达另外一个地点的难易程度,便退化为我们常说的交通可达性。
此外,由于Accessibility中文翻译采用的“可达性”一词自身隐含了交通上可达性的概念,因此国内可达性的概念十分模糊,在可达性计算时由于无法准确辨析研究问题与对应的可达性概念,造成计量方法的误用。
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系统的日益复杂,可达性研究在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可达性,简单来说,是指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便利程度,它不仅反映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和效率,更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
因此,对可达性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出行效率,还能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决策依据,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回顾可达性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现有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分析可达性研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章将首先回顾可达性研究的起源和发展,阐述可达性概念的演变及其内涵的拓展。
接着,将重点介绍可达性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常用方法,包括空间可达性、时间可达性、经济可达性等多维度评价模型,以及基于GIS、大数据等技术的分析方法。
随后,文章将展示可达性研究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应用实践,探讨可达性对城市发展、居民出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影响。
文章将展望可达性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如何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推动可达性研究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可达性研究的历史回顾可达性研究作为地理学、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中期。
初期的研究主要关注物理可达性,即基于交通网络和地理距离的可达性评估。
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达性的内涵逐渐扩展,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可达性研究开始关注不同群体之间的可达性差异,如不同收入群体、不同种族群体等。
这一阶段的研究揭示了可达性与社会公正、社会排斥等问题的紧密联系。
进入21世纪,可达性研究更加注重多维度的整合,综合考虑交通、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形成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框架。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可达性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交通运输可达性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交通运输可达性在山区地形复杂的环境下,公路的路线设计对于交通运输的可达性至关重要。
公路的可达性是指公路网络对于各个区域的交通联系程度,直接影响到山区居民的出行、物资的运输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合理设计山区公路的路线,以提高交通运输的可达性。
首先,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地理条件。
山区地势陡峭,道路通行困难,因此在进行路线设计时,需要仔细研究山区地形地貌,选择最为适宜的道路路径。
可以通过航测、测绘等手段获取详细的地形数据,结合山区环境的特点,避开高山、陡坡和河流等障碍,选择平缓且稳定的地段来修建公路。
其次,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还应该考虑到交通需求。
山区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交通运输对于山区居民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在进行路线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人口分布、重要产业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公路网络。
将公路连接山区重要的居民点、乡镇和工业区,方便居民的日常出行和商品运输,提高交通运输的可达性。
另外,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还应该注意环境保护。
山区生态脆弱,设计公路时必须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隧道、桥梁等方式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在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应该加强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工作,确保公路的建设不会给山区生态带来长期性的损害。
此外,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还应该注重安全因素。
山区地形复杂,存在坍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因此,在路线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确保公路的安全稳定。
同时,应该加强道路的防护设施建设,设置警示标志、护栏等设施,提高公路的安全性。
总之,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对于交通运输的可达性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理条件、交通需求、环境保护和安全因素,以确保公路能够提供便捷、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改善。
只有经过合理设计的山区公路,才能提高交通运输的可达性,为山区地区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交通运输地理学——可达性综述
我将如何去做
• 正在做:读国内的综述类文章,对国内外可达性基本研究 进度进行把握 • 准备做:选择可达性对经济发展潜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 深入阅读(国内综述参考引用率高的国外文献或书籍), 进一步综述 • 可能会做:对某一方法进一步学习,并对其进行“模仿” 和应用
谢谢!
我最感兴趣哪个问题
• 可达性对两点间吸引力的测度 • 特别是重力模型及各种改进方法以吸引力大小和距离作为 可达性指标,考虑了需求点与吸引点之间的交通阻力、吸 引点的吸引力规模、空间作用强度等 • 以及可达性在经济发展潜力研究、城镇发展研究方面的应 用 • 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个体差异如何表达、需求竞争如何体现、时间因素如何限 定
方法
• 针对交通网络空间格局演变对城镇体系发展影响 • 针对新建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效应评价常运用距离 法、累计机会法、等值线法、重力模型法、效用法、平衡 系数法; • 选址分析与区位评价常运用距离法、累计机会法、等值线 法、重力模型法; • 针对城市园林与建筑设计、景观规划常运用基于空间句法 的拓扑法与重力模型法; • 此外, 有关社会文化等相关研究可能会涉及多种拓扑法
关于可达性的研究综述
交通运输地理学 陈思雨 51143902013 2015.1.9
发现问题
• • • • • 可达性是什么? 可达性目前可以解决那些问题? 有那些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可达性的相关问题? 我最感兴趣哪个问题? 我将如何去做?
可达性是什么
• 可达性研究最早起源于古典区位论, 旨在对空间上某一要 素实体(点、线或区域)的位置优劣程度进行度量。 • 可达性是指: • 在社会中产生的包括直接来源于个体作用与来源于整个社 会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副产品作用的必然花费; • 在一定的交通系统中, 到达某一地点的难易程度; • 由土地利用- 交通系统所决定的、人/货物通过一定的交通 方式到达目的地或参与活动的方便程度; • 城市用地在时空上可接近的方便程度 • 不同层面的含义: • 个人可达性和地方可达性;时间、空间、社会经济、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
• 针对交通网络空间格局演变对城镇体系发展影响研究常运 用距离法、累计机会法、等值线法、重力模型法、基于矩 阵的拓扑法; • 针对新建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效应评价常运用距离 法、累计机会法、等值线法、重力模型法、效用法、平衡 系数法; • 选址分析与区位评价常运用距离法、累计机会法、等值线 法、重力模型法; • 针对城市园林与建筑设计、景观规划常运用基于空间句法 的拓扑法与重力模型法; • 此外, 有关社会文化等相关研究可能会涉及多种拓扑法
Hale Waihona Puke 可达性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两个方面: • (1)交通运输或通讯可达性 • 从网络的空间配置角度考虑, 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便 利程度来度量某一点位的可达性大小, 不同网络设施或网 络目标对于待度量的点而言可能具有不同的权重; • 网络形态、密度、结构等与可达性度量 • (2)空间上两点间的相互作用 • 不仅有距离衰减,还应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 两点间的吸引力 • 还会涉及心理因素(易达程度)……
关于可达性的研究综述
交通运输地理学 陈思雨 51143902013 2015.1.9
发现问题
• • • • • 可达性是什么? 可达性目前可以解决那些问题? 有那些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可达性的相关问题? 我最感兴趣哪个问题? 我将如何去做?
可达性是什么
• 可达性研究最早起源于古典区位论, 旨在对空间上某一要 素实体(点、线或区域)的位置优劣程度进行度量。 • 可达性是指: • 在社会中产生的包括直接来源于个体作用与来源于整个社 会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副产品作用的必然花费; • 在一定的交通系统中, 到达某一地点的难易程度; • 由土地利用- 交通系统所决定的、人/货物通过一定的交通 方式到达目的地或参与活动的方便程度; • 城市用地在时空上可接近的方便程度 • 不同层面的含义: • 个人可达性和地方可达性;时间、空间、社会经济、心理
我最感兴趣哪个问题
• 可达性对两点间吸引力的测度 • 特别是重力模型及各种改进方法以吸引力大小和距离作为 可达性指标,考虑了需求点与吸引点之间的交通阻力、吸 引点的吸引力规模、空间作用强度等 • 以及可达性在经济发展潜力研究、城镇发展研究方面的应 用 • 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个体差异如何表达、需求竞争如何体现、时间因素如何限 定
我将如何去做
• 正在做:读国内的综述类文章,对国内外可达性基本研究 进度进行把握 • 准备做:选择可达性对经济发展潜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 深入阅读(国内综述参考引用率高的国外文献或书籍), 进一步综述 • 可能会做:对某一方法进一步学习,并对其进行“模仿” 和应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