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让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潮安县彩塘镇东里小学

林伟勉

小学语文

内容摘要: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至今还被广泛认可的名言,影响着无数的家长的教育观念,年轻的父母惟恐在“早教”上落后,不惜高价寻求早教机构,殊不知,他们是被误导、被“忽悠”了。笔者认为:“赢在起跑线”并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家长们应该善于把握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的特点,根据认知发育规律加于引导、激励和培养,让孩子在能力范围内选其感兴趣或爱好的东西去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健康,有利于开发智力和培养人格的教育环境,而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孩子过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为孩子将来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本文从何谓“起跑线”?“赢在起跑线”对孩子的成长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家长对“起跑线”的理解及态度差异;请让孩子顺应身心发展的规律,在起跑线上让其自我把握;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回归自然,顺应规律五个方面层层深入阐述了以上的观点。

别让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曾几何时,“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社会上迅速流传并被广泛认可,成为妇孺皆知的名言。个别教育机构打着此旗号大肆办起英才辅导班,奥数提前班,速算班,联想记忆班,各种兴趣班如雨后春笋涌现,家长们害怕其孩子输在早教上,将来未能出人头地,就开始忙于为孩子安排人生的第一次比赛甚至每一次比赛。从此,孩子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快乐童年已被忙碌童年所取代。家长给孩子设定的目标越高,孩子的压力就越大,焦虑就越严重,并最终输在终点线上。

笔者认为:别让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一、何谓“起跑线”?

起跑线原指田径赛场上赛跑的起点线,本文所指的是儿童教育的起点,也就是所谓的早教。

二、“赢在起跑线”对孩子的成长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现如今,年轻的父母惟恐在“早教”上落后,不惜高价寻求早教机构。可是,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东平教授提出这样的观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堪称最成功的商业忽悠,造成了全社会教育价值、教育理念的失衡及对少年儿童的伤害。

学龄前的孩子,正是迅速生长发育的前期,需要充足的睡眠。但

沉重的学习负担使他们长期睡眠不足。许多家长还为孩子精心地设计了相配套的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每天严格地、一丝不苟地按规定执行。因为大家都说,学习必须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不敢怠惰,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现代心理教育学指出:小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模仿力最强,应该在一定的范畴内开发其智力,充分调动其想象力,让其体会一些自己的劳动成果所带来的乐趣,而不是生活在父母给套上的生活框架里。因为这样只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譬如说,一些一年级小学生坐姿不端正,就是因为很小的时候练习书法,而幼儿的手指尚未发育完好,就给手指和胳膊带来了压力从而导致写字时过分接近课桌。

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揠苗助长,而忽略学龄前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最重要阶段。在这里我不想多说,只想通过一篇小故事让大家自己来发现其中的奥妙。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以笔者的观点是:“赢在起跑线”并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家长们应该善于把握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的特点,根据认知发育规律加于引导、激励和培养,让孩子在能力范围内选其感兴趣或爱好的东西去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健康,有利于开发智力和培养人格的教育环境,而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孩子过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三、家长对“起跑线”的理解及态度差异。

现如今社会,家长对“起跑线”的理解及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明理而不明智的家长对于“起跑线”有一肚子怨言,到头来还是会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别的孩子都在学,虽然我不奢望我的孩子能学到怎么样,但也不能比别人差吧。”潮州市区某小学一位送孩子到辅导班学习的女士道出了无数家长的心声,很多时候明明知道是“忽悠”,却不得不接受,只为求一个心安。笔者理解为这是一种教育子女的盲目攀比现象。

而明理又明智的家长就认为,即使在这个起跑线上起跑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比如某个东西你的小孩比别人学得早,但方法不对路,或者找的教师不适合,再或者小孩态度不端正没有坚持下来,也会被别的小孩“后来居上”,甚至上小学的时候留下“后遗症”,很难一时半会矫正过来,得不偿失!还有一方面,注重小孩潜能的开发、

动手能力的培养,乃至好的品行性格的养成,也是“赢在起跑线”。

笔者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许是家长美好的愿望,对此无可厚非;笔者也并不反对人们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理念;只是反对那些不顾儿童个体特质的差异,不顾儿童教养教育的科学方法;反对一味地追崇“早教、超教”的简单盲目的跟风,更反对那些愚弄忽悠家长的商业炒作和蒙骗手法。上当的是家长,受害的是儿童。

四、请让孩子顺应身心发展的规律,在起跑线上让其自我把握。

“赢在起跑线上就能赢得信心与成功。”也许很多家长就是这样认为,并笃信不疑,但笔者认为赢在起点不一定赢得终点,下面列举国内外的一些具体例子可以很好的阐述我的观点。

(一)英国数学神童苏菲娅·约瑟夫少年考进牛津大学,却以辍学抗议父母。

1998年,13岁的英国女孩苏菲娅·约瑟夫凭着她的数学天赋被著名学府牛津大学录取,轰动了整个英国。然而令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个“牛津神童”竟会在3年之后离校出走。她的失踪引起了英国警方的高度重视,最后英国警方在海滨城镇博内茅斯市找到了她,然而苏菲娅拒绝再回到父母身边,并指控父母给了她太大的压力。失踪期间,苏菲娅在给父母的一封邮件中写道:16年来,我已经受够了你们对我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虐待。

据悉,当苏菲娅只有几岁大时,她的父母就发现了女儿的数学天赋,认为学校的教育不再适合她,于是将苏菲娅和其他4个儿女都留在家中进行教育,这等于剥夺掉了苏菲娅童年的所有乐趣,使她对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