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诊断与治疗--胡晓凤

合集下载

斜弱视《眼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斜弱视《眼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复视、混淆视 斜视后产生的病生理改变:
抑制、弱视、旁中心注视、异常视网膜对应
手与纸筒
双眼视功能分级
同时知觉 双眼能同时见到两个不同画面的图

一级视功能
融合
双眼能将部份相同部份不同的图像
看成为一个图像 二级视功能
立体视觉 双眼能将两个分离的(具有视差的)
完全相同的图像综合成一个具有立
体感的图像 三级视功能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发病早,中度远视或散光,常有屈光参差及弱视。 矫正远视时内斜视减少,但仍有残余内斜。常合并 垂直斜视,常有异常视网膜对应和弱视,少数人有 双眼视。
治疗:验光配镜,治疗弱视+手术矫正
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与屈光不正无关,是调节与调节性集合间的异常联 动,调节性集合反应过强,融合性分开不足时形成 内斜视。
发病年龄更早,屈光状态可是正视、近视或远视。 看近斜视角>看远斜视角超过10△,AC/A比值高, 多有双眼单视,如有屈光参差可发生弱视。
治疗:主要行手术矫正
非调节性内斜视
出生6个月后发病,发病前可有双眼单视,如能及时 治疗预后较先天性者好。
开始为间歇性,可有复视,缓慢进展,斜视度开 始较小,以后增大至30-70△,无明显屈光不正,看 远和看近斜视度相等。
手术治疗
肌肉减弱 肌肉加强 水平肌肉垂直移位 肌肉合并
斜视分类
融合功能:隐斜 显斜 眼球运动及斜视角:共同性 非共同性斜视 注视情况:交替性斜视 单眼性斜视 发病年龄:先天性斜视(婴儿型) /获得性斜视 偏斜方向:水平/垂直/旋转/混合型斜视
共同性斜视
特点
无器质性障碍
无运动障碍
第一、二斜视角相等
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发病机制 不清楚

弱视疾病PPT演示课件

弱视疾病PPT演示课件

02 弱视检查方法
视力检查
视力表检查
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 表进行检查,确定患者的裸眼视 力和矫正视力。
视力比较法
通过与正常视力的比较,判断患 者是否存在视力下降。
屈光检查
01
电脑验光
通过电脑设备对患者的屈光度进行初步测量。
02
检影验光
使用检影镜观察患者眼底的反光情况,判断其屈光状态 。
立体视觉障碍的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空间定位能力下降、无法准确判断物体距离和深度等 症状。
立体视觉障碍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视觉训练、佩戴特殊眼镜或隐形眼镜等,应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处理方法及建议
及早发现和干预
对于疑似弱视的患者,应尽早进 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干
预治疗。
个性化治疗方案
和康复服务。
对患者和社会的意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 社会适应能力。
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降低因弱视导致的视力残疾发生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对弱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视觉科学、神经科学等相关领域的 科技进步,为更多眼病患者带来福音。
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 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形觉剥 夺性弱视。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弱视的发病原因包括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和形觉剥夺等。
发病机制
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 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
03
主观验光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配合程度,选择合适的镜片进行试戴 ,确定最佳的矫正度数。

弱视的诊断与治疗

弱视的诊断与治疗

龄正常儿童 的视 力 ,或双 眼视力 相差两行 以上 ,视 力较 生弱视 。这是最严 重也是 最少见的一种弱视 。 低的眼睛可诊断为弱视 。
年龄 视力参考值' F m
_ 一 — ■
2 . 4屈光不正性弱视 多 为双 侧性 ,发生 在 没有 戴过 矫正 眼镜 的高度 屈
4 —5 岁
和 治 疗 , 结 合 本人 工 作 中的 案 例 进 行 阐述 。
2 . 2屈光参差性弱视
由于 两眼屈 光参差大造成 两眼物像不等 ,大脑难以
或不能将 两眼物 像融合两 眼黄斑 形成 的像 ,大脑 选择屈 光不正程度低 的 眼提供相对清 晰的视 网膜像 ,抑 制屈光 不正程度高的 眼的模糊像 ,造成该 眼的弱视 。
4 0c m
眼部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5 m
抑制 ,阻断双 眼视 网膜对 应异常 ,重新调整和建 立双眼 正 常的视 网膜对应 ,为恢 复视功 能奠定基础 【 4 】 。 适 用症 :双 眼视力不 平衡 ( 视力相差两行或 两行 以
裸 眼视力
0 D:0 . 5
O S:0 . 5
遮 盖治疗是用遮盖健 眼的或降低健 眼视力 的方 法 , 迫使 弱视 眼黄斑 中心 凹接 受外来物像 的刺激 ,激 发功能
头 ,遂带孩子来院就诊。
相关检查结果如下 :
达 到提 高 ,恢复正常 固视 ; 使 弱视 眼视力提高并达 到双
眼视 力平衡 ;也可通过遮 盖健 眼 ,消 除健 眼对 弱视 眼的
1弱视的定义
2 . 3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幼儿期 ,由于角膜混浊 、先天 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白内障或上 睑
在视 觉发 育期 眼睛本身 无器质性改变 ,但 视力减退 下 垂遮挡瞳孔 ,致使 光线刺激不能充分 进入 眼球 ,剥 夺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屈光不正、斜视与弱视)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屈光不正、斜视与弱视)

一、教案名称:屈光不正的定义及分类1. 教学目标:了解屈光不正的定义,掌握屈光不正的分类及各种屈光不正的特点。

2. 教学内容:a. 屈光不正的定义b. 屈光不正的分类1) 近视2) 远视3) 散光4) 老花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屈光不正的定义及分类b.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各种屈光不正特点的理解4. 教学准备:教案、PPT、案例素材5.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眼科常见问题之一——屈光不正2) 讲解屈光不正的定义3) 讲解屈光不正的分类及各种屈光不正的特点4) 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各种屈光不正特点的理解6. 作业布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屈光不正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 教学目标:了解斜视的成因,掌握斜视的分类及各种斜视的特点。

2. 教学内容:a. 斜视的成因b. 斜视的分类1) 内斜视2) 外斜视3) 上斜视4) 下斜视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斜视的成因及分类b. 图片展示法:展示各种斜视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斜视特点的理解4. 教学准备:教案、PPT、斜视图片素材5.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眼科常见问题之一——斜视2) 讲解斜视的成因3) 讲解斜视的分类及各种斜视的特点4) 展示各种斜视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斜视特点的理解6. 作业布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斜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 教学目标:了解弱视的定义,掌握弱视的原因及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弱视。

2. 教学内容:a. 弱视的定义b. 弱视的原因1) 屈光参差2) 斜视3) 单眼盲或双眼盲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弱视的定义及原因b.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弱视的理解4. 教学准备:教案、PPT、案例素材5.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眼科常见问题之一——弱视2) 讲解弱视的定义3) 讲解弱视的原因及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弱视4) 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弱视的理解6. 作业布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弱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弱视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弱视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32
3、立体视的训练
视力的提高仅是弱视治疗的初级阶段, 而努力训练双眼单视、融合力和三维知 觉才是巩固疗效的关键。
33
4、眼位的矫正
对戴眼镜不能矫正的眼位,经过训练已 有一定的融合范围,且弱视眼已达1.0以 上者,应尽早进行手术。
34
5、坚持门诊随访
弱视治愈后仍应按时复诊,及时矫正治 疗中存在的问题。
22
三、弱视的早期发现
弱视如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对儿童的视 力、眼位以及立体视等功能的全面恢复 非常重要。
23
平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观察:
幼小儿童眼球能否随灯光转动;能否注 视感兴趣的物体。
遮盖一眼无反应,遮盖另一眼不满,甚 至哭闹。
视物眯眼、皱眉、歪头。 看电视距离太近、姿势不正确。 眼球不停地摆动。(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39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40
(在交替点灭的灯光照明下)
19
2、红色滤光片疗法
遮盖健眼,在弱视眼矫正镜片上加红胶 片。
红胶片能促使旁中心注视眼自发地转变 为中心注视,因为如果还用对红光不敏 感的杆细胞多的区域看,物像就不清楚 了。
20
3、倒转遮盖法
遮盖旁中心注视弱视眼,使之转变 为中心注视。
21
4、光刷疗法
利用偏振光原理进行脱抑制治疗,以提 高视力。
弱视的诊断与治疗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王昆明
2003年11月15日
1
准备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简述弱视的定义、程度和分类 二、弱视的治疗 三、弱视的早期发现 四、弱视复发的预防
2
一、简

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患病率约为 儿童的1.3%-3%。

2017弱视诊断与治疗临床指南(PPP)精要——梅颖

2017弱视诊断与治疗临床指南(PPP)精要——梅颖

2017弱视诊断与治疗临床指南(PPP)精要——梅颖注:•因为原文是全英文,我翻译还不够细致,如有纰漏或不容易理解的,可以查看原文对照。

欢迎在评论区提出翻译不当之处。

•同时由于原文非常长,内容非常多,我按自己的理解选择了和临床最相关最重要的内容做了精简,所以本文并非原文的一一对应翻译。

图1 美国眼科学会的弱视临床指南2017图2 2017年的弱视临床指南PPP网站一、弱视的定义和分类弱视是单侧,在少见情况下为双侧,的最佳矫正视力的下降,这种情况发生于其他方面均正常的眼中,或有累及眼部或视路的结构性异常,而这种视力的下降不能只归因于结构异常的作用。

弱视眼也会伴有对比敏感度和调节缺陷。

对侧眼常常也不正常,但只有细微的缺陷。

弱视是由于生命早期的异常视觉经验而引起的,传统上依据对弱视的发生起作用的疾病或多种疾病的联合而进行如下分类:斜视性持续的、非交替性斜视(内斜视最典型)最有可能引起弱视。

斜视性弱视被认为是来自于双眼的输送非融合信号的神经元之间竞争性或抑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会导致注视眼的皮层视觉中枢占优势地位,而对非注视眼的输入信号的反应呈慢性下降。

屈光性(包括屈光参差性和双侧高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可以作为未矫正的单眼或双眼屈光不正的结果而发生。

当双眼的屈光明显时,引起一只眼的视网膜影像相较对侧眼发生长期地光学离焦,而导致屈光参差性弱视。

这种类型的弱视可以联合斜视发生。

单纯的屈光不正性弱视被认为是部分由于受累眼的视觉影像模糊对视力发育的直接作用所导致的,部分是由于双眼间的竞争性和抑制性作用而造成的,这种情况与斜视性弱视发生的情况类似。

较大的屈光参差和散光导致弱视发生的危险和严重程度增加。

双侧屈光性弱视是屈光性弱视中的一种少见的类型,会导致幼儿双眼的双侧性视力下降。

它的发生机制只涉及到模糊的视网膜影像作用。

在幼儿中未矫正的双侧的散光可以导致对于持续模糊的子午线的分辨能力丧失(子午线性弱视、散光性弱视)。

弱视的治疗规范

弱视的治疗规范

弱视的治疗规范一、前言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患病率约为儿童的1%-5%。

弱视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

弱视的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

弱视影响立体视觉。

二、定义(一) VonNoordenMD ( 1985 )由于形觉剥夺或双眼相互作用异常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经恰当治疗后视力提高者.(二 )美国眼科学会临床指南( 2003 )由于视觉中枢异常导致最好矫正视力下降,儿童早期由于光学性、物理性或眼位异常引起视觉发育异常。

(三)美国视光学会临床指南( CPG )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1。

0,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发病年龄上限是6—8岁(2004)。

(四)美国眼科学会眼科基础与临床教程斜视与小儿眼科分册不能直接归因于眼部或视路的任何结构异常所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是由生命早期异常的视觉经验引起的,常发生于眼位偏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和各种造成视觉图像质量下降的疾病.(五 )中华眼科学会斜视弱视学组( 2010 )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

三、病因弱视的根本原因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视觉剥夺和双眼相互作用异常。

(一)视觉剥夺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二)双眼相互作用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

四、分类按病因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一)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引起的复视和视混淆,使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大脑视皮质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使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

单眼性斜视形成弱视。

(二)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生于未戴过屈光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

主要见于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相近。

弱视的定义及治疗

弱视的定义及治疗

弱视的治疗弱视是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受到形觉剥夺和(或)异常双眼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

其治疗方针恰与弱视形成原因相反,主要靠矫正屈光异常、给予弱视眼中心凹清晰的形觉刺激;改善屈光参差和/或斜视造成的双眼视觉输入不等,及其引起的清晰物像和模糊物像间发生的竞争;遮盖优势眼和(或)矫正斜视来减轻异常双眼相互作用的影响。

其次还可以对难治性弱视进行辅助性训练。

治疗弱视不能忽视患者的治疗环境,例如患者的智力,父母的重视程度,学校及幼儿园的通力合作等。

应当强调对3岁儿童普查视力,进行积极筛选,以及对弱视患儿早期治疗是今后我国少儿保健和眼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一)屈光矫正一般情况下屈光矫正的目的是为了增视,而弱视患者除了增视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辅导患儿视觉发育,所以屈光矫正是弱视的治疗基础。

注意事项如下:1、正确诊断弱视 7岁前儿童屈光生理值的偏远视,但是这种偏远视不等于病理性远视(表9-2);正常儿童4岁前矫正视力若达不到0.8时可能属于低常视力(表9-3),视力低常不等于视力异常,不一定必须进行过多视觉干预或“治疗”表9-2 7岁前儿童屈光生理值年龄(岁)屈光生理值年龄(岁)屈光生理值4 +2.19±0.40D 6 +1.65±0.45D5 +2.17±0.44D 7 +1.40±0.59D表9-3 各月/年龄幼少儿童的视力月/年龄视力月/年龄视力2~3月 0.01 2岁 0.54~5月 0.02 3岁 0.76~8月 0.06 4岁 0.89~12月 0.1 ≥5岁 1.01岁 0.22、必须戴镜矫正的非生理性远视眼视觉发育期儿童,如果远视眼:①屈光度及散光度超过了生理值;②存在明显的屈光参差;③睫状肌充分麻痹后内斜视消失或减轻;④完全矫正后视力达不到正常值时,属于非生理性远视,必须进行屈光矫正。

3、儿童眼屈光参差一般教科书均认为双眼屈光度相差2.00D以上为屈光参差,但是临床经常见到屈光度相差小于2.00D,但是两眼的矫正视力却相差较大,而且遮盖优势眼能提高另眼视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关键期”和“可塑期”
• 关键期:出生至3岁左右,为敏感期的初期阶段,视力发育 迅速,视觉系统对单眼形觉剥夺最为敏感,易发生弱视 • 敏感期:出生后至12岁左右,视觉系统对形觉剥夺可以产生 敏感反应,导致弱视甚至可使视功能发生不可逆损害,这一 时期是弱视发病的危险期,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期 • 可塑期 • 黄斑发育:出生后4个月才发育完成,直至4岁才成熟。视觉 系统能够根据视觉环境刺激调整和改变与生具有的神经联系 和突触结构,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可塑性是易变 的。弱视治疗在敏感期内进行较好。形觉剥夺的敏感期是生 后至6岁,斜视性弱视至9岁,屈光不正和参差至12岁。2-3 岁可塑性最强,4-6岁后明显减弱
屈光状态
• 常态检影验光 • 睫状肌麻痹验光: -常态验光处方定量不稳定,波动在0.75D以上 -常态验光处方矫正视力不稳定 -显性内斜视或较大的隐形内斜视 -诊为弱视,但屈光不正≤0.75D • 1%阿托品眼膏散瞳,双眼Tid*3,共9次,充分麻痹 睫状肌 • 0.5%托品酰胺眼药水快散
检影
眼位
弱视的诊断与处理
大连科威视光学校 高级讲师 胡晓凤
1.1、什么是弱视?
儿童的视觉发育过程
• • • • • • • • • 新生儿:出生到1星期0.01-0.02;1个月0.05-0.1 2个月:有辐辏反应 3个月:大多可平稳“跟随”,固视 4个月:开始建立立体视 3-4个月:调节已发育良好 1岁:0.1-0.3 2-3岁:0.5,3岁时立体视建立基本完成 4-5岁:0.6 5-6岁:0.8
一、弱视的屈光处方原则
• 2. 屈光参差性弱视:多为单眼弱视,主 眼屈光可以按一般屈光处方原则,弱视 眼屈光处方要参照年龄, 7 岁以下弱视 眼屈光以全屈光矫正为主,配合遮盖治 疗。 7 岁以上弱视眼的屈光矫正要考虑 患者是否能接受遮盖治疗,是否能坚持, 如能坚持遮盖治疗,其屈光矫正以给予 全屈光矫正处方为主。
弱视的病史询问
• 主诉,一般病史,眼病史,生长发 育史,家族史及用药史 • 患者或患者家属可能会报告一眼或 两眼视力不好,从事与双眼有关的 活动困难,照相或观察发现眼位不 正,喜欢遮盖或闭上一眼等
视力检查
• “E”字视力表 • Snellen视力表
心理测量视力检查-弱视评估
Retinometer视网膜计
一、弱视的屈光处方原则
• 如不能坚持遮盖治疗,可以考虑远 或近压抑疗法。15岁以上的屈光参 差性弱视,特别是成人的屈光参差 性弱视,处方时一定要考虑双眼的 接受能力,不等像视,双眼视等等 因素,充分考虑双眼的调节和辐辏, 以能接受为原则,建议使用角膜接 触镜治疗。
一、弱视的屈光处方原则
• 子午线性弱视: 7岁以下弱视眼屈光以 全屈光矫正为主,特别是第一次配戴的 儿童, • 7岁以上可以考虑使患者逐步接受的屈 光处方,先给予一定度数的散光,随着 患者逐步接受,逐步增加其散光度数, 直到全屈光矫正。 15 岁以上及成人子 午线性弱视,以双眼能够接受为原则, 避免过矫。
Sheridan-Gardiner
Snellen
儿童视力检查
• 遮盖法:所有方法都无效, 此法最简单最有效
儿童首次眼部检查的时机
• 第一次检查时间: 1岁之前 • 如有下例情況,应尽早作检查: 1.早产儿 2. 有斜視、弱視、深度屈光不正等家族病史 3.眼睛外观或视觉表现有任何异常 • 如未发现任何异常,亦应在3岁及5岁時再作檢 查
4 进—退试验
5 三棱镜试验
6 移动三棱镜复视训练
让患者注视光源,当他在某 个距离产生复视后,让其离 开或走近并努力保持看到两 个光源,如果某个位置看不 到两个,鼓励患者在此处反 复前后移动光源,直到看到 两个为止 每天训练10min 小的抑制区;恒定性斜视患者 注视点光源,费注视眼前加510BI或BO的三棱镜,拿上拿下让 患者感受像的移动,这种移动的 像有助于消除抑制,当患者感到 复视,走向光源 每次10min
主动治疗
• 调节/ Accommodation – Loose lens sorting镜片排序 – Lens flipper翻转 拍
主动治疗
• 眼球运动(跳跃式) – Hart chart saccades字母表扫视
Space fixator注视训练
• Look-Ready-Touch-Back
取決於 兒童的年齡
>1歲: 多於 3.00 D
>3歲: 多於 1.00 D 取決於視力水 平
多於1.00 D 多於 1.25 D 多於 1.00 D
散光
屈光參差 需觀察著雙眼協調及 (Anisometropia) 立體感的表現
二、提高弱视眼视敏度
1.遮盖法
不完全遮盖 完全遮盖 1、传统遮盖法 2、反转遮盖法 1、部分时间遮盖 2、压抑膜疗法 3、雾视镜法.
抗抑制训练
TV trainer
Sherman playing cards
Lite-track
Red/green reading card
1 红玻璃片阅读训练
主导眼戴上RL,阅读白纸上 的红字和黑字。此时主导眼 在红色的背景下只能看到黑 色字;抑制眼没戴眼镜,两 种颜色的字都能看到 每天 30min
融合—手掌生圈训练
1.拿一张厚纸或一本杂志,将其卷成一 个圆筒,长为25厘米,直径为3厘米 2.将此圆筒置于一眼前,并将另一只手 掌心朝上伸开,放在另一只眼前,手掌 与圆筒紧贴,让受训者通过圆筒向外注 视 3.有双眼单视的人,此时可看见手掌中 有一圆圈通过,没有双眼单视的人只能 看见手掌或圆圈,或两者交替出现 每天两次,每次5分钟
1
当弱视眼的视力与健 眼相差两行以内时: 以双眼的恢复 为 主,要适当增加双眼 视方面的训练
2
一般治疗策略
除去形成弱视的因素
形觉剥夺性弱视 (如白內障、上睑下垂等) 手术治疗
屈光性弱视
斜视性弱视
适当的处方配镜 单眼遮盖训练
抗抑制训练 双眼协调及融 合训练
弱视视觉训练的步骤
1 矫正弱视眼的屈光不正 2 提高弱视眼视敏度训练 3 脱抑制训练
(Ciner, 1997)
雙眼協調的考慮 為盡量提高雙眼協調度:

外偏斜 局部矯正 內偏斜 徹底矯正 為盡量提高雙眼協調度:
> +2.50 D
多於 +2.00 D 任何年齡: 多於 5.00 D
近視
外偏斜 徹底矯正 內偏斜 局部矯正 沒特定考慮因素

斜视评估 − 外在观察(Observation) − 映光法(Hirschberg test) − 眼球运动力(Ocular motility) − 遮盖测试(Cover test)
Hirschberg test
融合功能
• Worth 四灯器 • 同视机
立体视
调节功能
• 调节 /Accommodation – 幅度 – 灵敏度 – 准确性 (超前/滞 后):MEM • 于3-4个月时已发展 良好 • 应从4-5岁开始评估
遮盖法
遮盖法
年龄(岁)
1 2 ≥3
遮盖健眼(天)
3 4 6
遮盖患眼(天)
1 1 1
遮盖法
• 全部時间/部份时间 – 時间是否越长越好? – 遮盖性弱視 – 被动治疗还是主动治疗 – 2小时的主动单眼治疗= 6小时的被动治疗
主动治疗
• Form recognition图形识别 – 字母追踪 – 线性追踪
二、提高弱视眼视敏度
2.压抑疗 法
药物压抑
光学压抑.
压抑疗法
• 药物+透镜抑制健眼视力 • 健眼1%阿托品点,每日 一次,眼镜远用区过矫 +3.00D • 患眼远用区为合适度数 眼镜,近用区附加 +3.00D • 配合精细运动训练
二、提高弱视眼视敏度
2、红光闪烁 刺激疗法.
3、红色滤光 片疗法
• 弱视的视力预后评估 • 原理:将高对比度干涉条纹投影在视 网膜上 • 尤其适用于弱视治疗中无进展患者 • 有高估视力的趋势
儿童视力检查:选择观看法
•Teller acuity cards: 0-18months
视动性眼震颤法
• 适合6个月-3岁
儿童的视力检查
– 年龄3-6岁
Lea Symbols
1、后像疗法
3.增视疗法
4、海丁格光 刷.
6、眼—手协 调训练
5、CAM疗法
眼-手协调
利用反馈机制进行眼、手、大脑 空间知觉的联合训练,从而提高 弱视眼尤其是偏心注视性弱视眼 的视力。开始时可以先用优势眼 训练几分钟,然后再遮盖优势眼 训练弱视眼
三、脱抑制训练
脱抑制 训练
单眼脱抑制训练
双眼脱抑制训练
双眼协调及融合训练
• 提高运动性融合能力(motor fusion) 1. 连续性眼聚散/自主性眼聚散(Smooth/Voluntary) 2. 阶段性眼聚散(Step) 3. 自由空间融合(Free space fusion) 建立正常的感觉性融合(sensory fusion) 1. Simultaneous perception (同時知觉) 2. Superimposition (重叠) 3. Flat fusion (平面融合) 4. Stereopsis (立体感)
集合功能
• • •
集合近点(NPC) 出生后2个月即有 辐辏反应 8岁时已发育良好
色觉检查
眼动功能
• 注视、追随、扫视功能
眼睛健康检查: 裂隙灯、眼底镜
• 眼轴长度: A超 • 眼压
IOL Master
NCT
弱视的治疗方法
弱势的训练原则
当弱视眼的视力与 健眼相差两行以上 时: 以弱视眼的治疗 为主
2 红绿互补电视脱抑制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