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曲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曲艺
作者:
来源:《丝绸之路》2008年第07期
陕西快书
陕西曲种。流行于陕西省,以关中地区为主。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曲种。它是秦腔戏中的“数板”,吸收了快板书、练子嘴以及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演变而成。乐器使用曲子坐唱中的四页瓦。一般为一人演唱,表演者手执竹板或四页瓦。也有两人或多人演唱的。以唱为主,间以说白。唱词句式长短不一,一般一韵到底,也有中间换韵的。曲目多是新创作的,主要反映现代生活,也有根据古典文学、戏曲故事改编的曲目或从山东快书等曲种移植的曲目。
陕西独角戏
陕西曲种。是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陕西、甘肃的新曲种。它的特点是单人说表,演员以第一人称出现,整体结构以笑话为核心,或者围绕喜剧矛盾展开。开头常常采用类似单口相声的垫话,而后则采用小品形式表演,一人多角。它以语言幽默见长,突出人物性格,表演夸张。由于演员在角色中跳来跳去和在故事的表述中跳进跳出,可以充分发挥说、学、逗、唱的技能。加上叙述部分的相对减弱和人物对话的增强,强化了表演,加快了节奏。在作品的结构上又以喜剧“包袱”为主,娱乐性更加明显。
陕西独角戏《秦腔歌舞与离婚》的创作与演出,使这一曲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该曲种代表曲目有《蒙难记》、《绕口令》等。
商雒花鼓
曲艺曲种。流行于陕西商雒地区。约形成于清代中晚期,有100多年的历史。清朝乾隆年代以后,湖北、安徽、湖南等地一些灾民扶老携小,举家逃到较为富裕的商雒地区谋生,并把家乡的民间说唱艺术带到安身之地。这些不同的民间艺术分别同当地的民间音乐和地方语言相融合,逐渐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一种叫“大筒子”,具有戏曲形式,常在农村的土台上
搭班演出;另两种分别叫“八岔子”和“小调戏”,是曲艺形式,人们合称为“地花鼓”,常在农村的地头场院演出。至20世纪初,三种艺术形式开始共同出现在农村的舞台上,并且经常合作演出,互为影响。当地人们便将它们统称为“花鼓子”,也就是商雒花鼓。
近年来,人们已将八岔和小调戏这两种形式合二而一,并将大筒子中的老调和阴调音乐吸收进来。脱胎出一个新的商雒花鼓的形式,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商雒花鼓的曲目都是一些小段,内容多为人们日常的平凡生活,如男女之爱、耕耘播种等等。
兰州鼓子
流行于甘肃兰州一带,历史悠久。
兰州鼓子由一人演唱,坐唱形式,有帮腔。伴奏以三弦为主,还有扬琴、琵琶、二胡、月琴、笛子、箫等,以小月鼓击节。唱腔属曲牌体,有鼓子和越调两大系统,共50多支曲牌。鼓子腔常用“鼓子头”作为引子,“鼓子尾”作为尾声。也有用其他曲牌作为引子和尾声的情况。演唱者不操乐器,只唱不说,亦没有表演。旁边除有人帮腔外,听众也常常在一旁帮腔,显得欢快热闹。唱法有文、武两大类。文唱称柔口,声音柔润纤细,适演些抒情性的曲子;武唱则称刚口,多演些金戈铁马的内容。
兰州鼓子的曲目都是短篇,非常丰富,已经收集到的就达千种之多,在民间流传的则更多。它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描写四时景物为主,也不乏喜庆祝颂之词。文唱的曲目有《别后伤心》、《三顾茅庐》、《拷红》、《独占花魁》等;武唱的曲目有《燕青打擂》、《草船借箭》、《灞桥挑袍》、《林冲夜奔》等。近年来也创作了一些新曲目。
兰州鼓子是当地群众喜爱的艺术,多年以来,以业余演唱的方式流传。演唱者多是一些业余爱好者,自娱自乐,职业艺人很少。
青海平弦
又称“青海赋子”。青海曲种。流行于青海西宁、大通、湟源、湟中等广大农业地区和城镇。曲调婉转抒情,优美动听。唱词通俗严谨,又有典雅之风。
浓郁的地方色彩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它的演唱活动有两种:一种是自娱,在农闲及工作之余,或假日节庆,平弦爱好者们聚于庙会、茶园弹拉演唱;一种则是职业盲艺人为谋生而演唱。
演唱形式以多人坐唱为主,也有二人对唱。一般情况下演唱者手拿瓷碟(又称“月儿”),用筷子敲打击节,其他人持各种乐器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另有扬琴、琵琶、月琴、笛子、板胡等。曲目不同伴奏乐器也不相同。有的曲目只用三弦伴奏。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伴奏者常常要配合演唱者帮腔,人们称帮腔为“拉梢子”。帮腔形式有多种,有时只帮唱衬句,有时是帮唱拖腔,有时在重复曲牌最后一句唱腔时帮唱。“拉梢子”是形成平弦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起来古朴、雄劲,颇具西北风情。
青海平弦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曲牌联缀体,每个唱段一般情况下均前有“前岔”,后有“后岔”,中间是各类曲牌。
青海平弦在旧时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低级形式,平弦艺人被称为是“吃模糊”的,受人歧视。20世纪50年代后,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下,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成立了民间演唱小组,在公共场所进行演唱。许多文艺工作者还创作了不少反映现实题材的曲目,青海平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贤孝
流行于青海西宁、大通、湟源、湟中、民和一带。因其演唱的内容多是一些歌颂孝子贤孙、忠臣良将的故事,由此得名。
贤孝又分西宁贤孝和河州贤孝两种。
西宁贤孝产生于西宁,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偶尔也有五字句和四字句。唱段由韵唱和散白两部分组成,以唱为主。基本曲调是四句式。曲体以“前岔”为曲头,“后岔”为曲尾,中间的唱词只用上下两个乐句反复咏唱,曲调有官弦、老弦、下弦、上弦四种。西宁贤孝原为一人自弹三弦坐唱,另有人操板胡伴奏。演唱者原来都是一些双目失明的艺人,并以女性为多。20世纪50年代以后,方搬上舞台演出,乐器增加了四胡、板胡、扬琴、碰铃。传统曲目有《闵子骞孝母》、《白鹦哥吊孝》,《秦雪梅吊孝》、《芦花记》等。
河州贤孝也叫河州调,它约在1920年前后形成于甘肃临夏,并由临夏艺人传到了青海西宁等地。吸收了许多西北“花儿”曲调,较之西宁贤孝的曲调显得气势豪放、高昂激越。以三弦为伴奏乐器,有的还增加了四胡、二胡等。传统曲目有《韩信点兵》、《四郎探母》等。
越弦
又叫“月背调”,青海曲种。流行于青海东部广大农业区。它是由邻近陕西省的曲种“坐唱眉户”传入青海后,与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等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地方色彩非常浓郁,曲调优美动听,在流行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年节假日或亲朋故友相聚以及喜庆寿诞之际,常有越弦爱好者的助兴演唱。作为一种业余形式在民间流传,很少有专业艺人演出。
越弦演唱以坐唱为主,也有走唱的形式。一人主唱,众人帮和。有时也分角色演唱。它的音乐曲牌许多与眉户相同,所以,传到青海后,依然有“坐唱眉户”的称呼。伴奏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笛子、盏儿等,用梆子击节。
越弦的曲目内容很丰富,包括历史故事、民间故事、民间生活以及一些类似明代散曲的唱段,一般都是短篇。较有影响的有《黑访白》、《桃园结义》、《访明》、《东吴招亲》、《盼家乡》等。
倒浆水
青海曲种。流行于青海西宁等地,用西宁方言演唱。青海河湟地区人民群众中间,流行着许多带有韵律的风俗说词。人们在一些重大的民俗活动中,常常喜欢用这些词表达某些良好的祝愿,听起来条条是道,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习俗,具有较高的层次。倒浆水的韵词、节拍等与这些说词非常接近。所以有人认为它可能由此起源。
倒浆水的演唱类似人们常见的快板书,只是不用竹板,而是用碰铃击节。原来这种曲艺形式被称为“板书”,它的演唱者被称为“王辨”。1920年以后,著名的板书艺人万子祯别出心裁,改称“倒浆水”,逐渐被群众热爱,沿用至今。“浆水”,本来是一种带有酸味的饮料,用白菜等发酵而成,是河湟地区的各族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传统风味制品。倒浆水,则意为听这种板书如同三伏天喝浆水那样痛快舒服。
倒浆水的曲目多采用嬉笑怒骂的方法,鞭笞丑恶,歌颂光明,常有冷嘲热讽之句,听起来确实让人觉得舒畅痛快。它的内容和其他曲目多有不同,很少演出那些大同小异的历史故事、公案演义,而是多限于从当地的一些重大事件中寻找素材,加以褒贬。只讲时事,不讲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后,也陆续演出了一些反映当代生活的时事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