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1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1

中药药剂学1

臭氧消毒
毒性:空气中臭氧浓度达0.01-0.02mg/L时即 可嗅知:浓度达到1mg/L时,可引起呼吸加 速、变、胸闷等症状,在2.5-5mg/L时,可引 起脉搏加速,疲倦、头痛,停留1小时可发 生肺气肿,以至死亡,作业现场空气中容许 的阀限值为0.2mg/m3 腐蚀性:臭氧为强氧化剂,可损坏多种物品, 浓度越高对物品损害越重,可使铜片出现绿色 锈斑,特别是使橡胶老化,色变暗,弹性降低,以 致变脆,断裂,使织物漂白褪色
中药药剂工作
中成药 中药房制剂、调剂
中成药须具备的条件
产品在投产前Βιβλιοθήκη 过临床观察和长期用 药实践,证明其疗效确切,而且应用 广泛,需求量大。
产品本身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适于 较长时间的贮运。
有较好的厂房、设备和技术不同剂型 的生产需要。
生产技术资料完备。
药典概述
《新修本草》——我国最早的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官颁第一部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药物性质和灭菌时间 蒸汽的性质
饱和蒸汽 湿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介质的性质——糖类、蛋白质、pH值
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与湿热灭菌虽然都是利用热的作用杀 菌,但由于本身的性质与传导介质不同, 所以其灭菌的特点亦不一样
湿热与干热各有特点,互相很难完全取代, 但总的说来,湿热的消毒效果较干热好, 所以使用也普遍。湿热较干热消毒效果好 的原因有三:①蛋白质在含水多时易变性, 含水量多,愈易凝固;②湿热穿透力强, 传导快。③蒸汽具有潜热,当蒸汽与被灭 菌的物品接触时,可凝结成水而放出潜热, 使湿度迅速升高,加强灭菌效果。
有杀菌作用 ✓ 没有腐蚀性、爆炸性及刺激性 ✓ 价格低廉,来源丰富
化学灭菌法
环氧乙烷灭菌法 浓度850~900mg/L,45℃3h 浓度450mg/L, 45℃5h 相对湿度30% 同浓度湿度温度每升高17 ℃,时间缩 短一倍 缺点:灭菌时间时间长,费用较贵

电大药剂学(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药剂学(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药剂学(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药剂学(1)】第 1 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一、结合工作经验简述药剂学的任务。

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以优质的制剂应用于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疾病的作用。

(1)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新技术 (2)开发新剂型和新制剂 (3)开发新型的药用辅料 (4)整理与开发中药新品种(5)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制药机械和设备。

二、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发展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编纂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53年版);1957 年出版《中国药典》第一增补本(2)《中国药典》1963 年版共收载药品 1310 种,分成一部和二部 (3)《中国药典》1977 年版收载药品 1925 种(4) 中国药典》1985 年版共收载药品 1489 种;1987 年 11 月出版了《中国药典》1985年版增补本;1988 年 10 月,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英文版《中国药典》(1985 年版)。

自 1985年开始,《中国药典》每隔 5 年再版一次,且编写相应的英文版(5)《中国药典》1990 年版共收载品种 1751 种 (6)《中国药典》1995 年版共收载品种 2375 种 (7)《中国药典》2000 年版共收载药品 2691 种 三、GMP 和 GLP 各指什么?它们对药品生产有何意义?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世界医药工业生产和药品质量管理的指南和准则,是国际医药贸易、相互监督和检查的统一标准。

GLP :药品安全试验规范,是试验条件下进行药理和动物试验(包括体内和体外试验)的指南和准则。

GLP 要求在进行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生殖试验、致癌、致畸、致突变以及其他毒性试验时,按统一规范的试验设计、试验方法和试验管理来进行,因此 GLP 是保证药品安全的有效法规。

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有什么区别?试分别列举几种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药剂学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的关系3.药剂剂型的分类和特点4.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指标5.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药物的溶解性和分配系数2.药物的晶体学和物相转变3.药物的溶液与胶体4.药物的离子化和配位化学5.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1.药物配方设计原则2.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3.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4.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5.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四、药物释放与吸收1.药物的口服给药途径2.药物的肠道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代谢4.药物的肝肠循环5.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排泄途径五、药剂学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3.药剂学在新型药物研发中的应用4.药剂学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5.药剂学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围绕药剂学的重点知识展开了详细的总结。

首先介绍了药剂学的概述,包括定义、研究内容和药剂剂型的分类。

接着详细讨论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晶体学和离子化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制剂稳定性评价和质量评价等。

接下来探讨了药物释放与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展示了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个体化、新型药物研发和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

药剂学1 课程介绍

药剂学1 课程介绍

开发
混合、制粒、干燥
3.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搅拌流化制粒机、挤
4.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开 出滚圆制粒机、离心制

粒机
5.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高效全自动压片机
6.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研
究与开发
入墙层流注射灌装生
产线、高效喷淋加热灭
菌器
❖ 药剂学的宗旨 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 剂
2.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粘度, 称为( )
A 助悬剂 B润湿剂 C增溶剂 D絮凝剂
3~4题共用以下条件
制备复方硫磺洗剂的处方组成份如下:
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甘油100ml,
CMC-Na 5g,加蒸馏水至1000ml
3.处方中甘油的作用为( )
1亿单位
淀粉
52.5g
淀粉浆(10%) 适量
干淀粉
5.0g
硬脂酸镁
3.6g
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
六、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试述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2. 试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3. 简述热原的性质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4.简述药剂学中使用辅料的目的
share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矣。
药剂学的发展
5.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微囊化技术、固体分 散技术、包合技术
脂质体技术、球晶制 粒技术、纳米技术等
激光技术、离子交换 技术、电导技术、超 声波技术
二、药剂学的任务
生产实现封闭、高效、 多功能、连续化和自动

(完整版)药剂学1简答

(完整版)药剂学1简答

简答题1.在乳剂制备中,选择乳化剂的原则是什么?(16分)(1)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选择1)口服乳剂:可选用无毒、无刺激性的高分子溶液作乳化剂.如多糖类或蛋白质用于制备O/W型乳剂.选择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应注意其毒性,一般非郭子型表面活性剂无毒性或毒性很低,可使用.2)外用乳剂:可选用无刺激性的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其表面活性适度,以避免表面活性太强而引起刺激性.外用乳剂可以是O/W型或W/O型,一般不宜采用高分子溶液作乳化剂.3)注射用乳剂:对于注射用乳剂、尤其是静脉注射用乳剂,作为乳化剂的物质应无毒、无刺激性(肌内、血管)、无致敏及无溶血性.目前用于静脉搏注射乳剂(为O/W型)的乳化剂仅有卵磷脂、泊洛沙姆(poloxamor188)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三种.(2)乳化剂的混合使用在制备乳剂时为了使其更稳定,常将几种乳化剂合用.这样可达到如下效果.1)调节HLB值油相的种类不同,乳剂的类型不同,对乳化剂的HLB值要求也不相同,可根据油要求来调配混合乳化剂,使其具有相应的HLB值.2)改善膜的稳定性使用混合乳化剂,尤其是油性与水性乳化剂的混合使用,能在油、水界面上形成复合膜,从而提高乳剂的稳定性.3)增加乳剂的黏度混合乳化剂能增加乳剂黏度,如阿拉伯胶、果胶等混合使水相黏度增加,而十六醇硬脂酸酯与蜂蜡合用可增加油相黏度,使乳剂的分层速度降低,有利于乳剂的稳定.不过此类乳剂主要是用口服或外用.2.影响滴眼剂中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9分)(1)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溢出正常人泪液的容量约为7;不眨眼时眼部可容纳3左右的液体;一滴眼药水的体积一般为50-75;当滴入眼药水时,估计有70%的药液从眼部溢出,如果眨眼则有90%的药液损失.(2)药物外周血管消除结膜上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当由滴眼剂滴入时,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有很大比例的药物可透过结膜,进入血液中,从而迅速从眼组织消除.(3)pH与Pka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均有丰富的类脂质,脂溶性药物较易渗入,水溶性物质则比较容易透入基质层中.既有脂溶性部分,又有水溶性部分的药物较易透过角膜,完全解离或完全不解离的药物一般难以透过完整的角膜.水溶性药物容易通过巩膜,而脂溶性药物则不易通过.(4)刺激性眼用制剂如果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则滴入眼部后可使结膜的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加快药物从外周血管的消除,同时使泪腺分泌增多,后者将药物溶液迅速稀释,并通过泪管系统排入鼻腔或口腔,使药物地眼部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严惩影响药效.另一方面,眼用制剂如果具有较大的刺激性,会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用药的顺应性.(5)表面张力滴眼剂的表面张力越小,越有利于它与泪液的弃分混合,也越有利于药物与角膜的接触,从而使药物渗入角膜的机会增加.(6)粘度适当增加介质的粘度,可降低药物对眼部的刺激性,使滴眼剂中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延长,从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7)其它:小分子量的离子可以很快的速度通过细胞间隙透入角膜;角膜创伤时药物的透过去时性可大大增加.3.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10分)输液中的微粒有各种各样,有碳黑、碳酸钙、氧化锌、纤维素、纸屑、粘土、玻璃屑、细菌、真菌、真菌芽胞和结晶等。

药剂学第一章

药剂学第一章

(1)球磨机。图示。 原理:使用时将药物装入圆筒密盖后,开动电动机,球磨机转速适当时,当圆筒转动 时带动内装球上升,球上升至最高点后由于重力作用落下(见图 1-3b),此时产生最大的 撞击作用和良好的研磨与滚压作用,使物料获得良好的粉碎效果。如果转速过慢,(见图 1-3a)圆球不能达到一定高度即沿筒壁滚下,或转速过快(见图 1-3c),圆球受离心力作 用,超过圆球重力,沿筒壁旋转而不落下,都会减弱或失去粉碎作用。 适用:球磨机可干法粉碎也可湿法粉碎,多用于分批操作。可密闭操作适用于无菌和 在罐内充填惰性气体,常用于毒药、贵重药以及吸湿性或刺激性强药物的粉碎。对结晶性 药物、硬而脆的药物进行粉碎的效果更好。 此外振动球磨机不仅可以提高粉碎效率,而且可以将物料粉碎至微米级。 (2)研钵。一般用瓷、玻璃、玛瑙、铁或铜制成,以瓷和玻璃最为常用。主要用于 小剂量药物的粉碎或实验室小规模散剂的制备。 (3)冲击式粉碎机是以机械方式为主对药物粉碎的机器,是一种中碎、细碎、超细 碎设备,应用广泛,因此有“万能粉碎机”之称。 基本结构:加料斗、粉碎室、出料口。
药物粉末混合的均匀性;④还可以减轻粉末对创面的刺激性。
粉碎度的定义:是固体药物粉碎后的细度。
粉碎度的表示方法:常以粉碎前物料的平均直径(d0)与粉碎后物料的平均直径(d1)
的比值(n)来表示:
n d0 d1
(式 1-1)
粉碎度与粉碎后的药物颗粒平均直径成反比,即粉碎度愈大,颗粒愈小。 1.粉碎方法 (1)循环粉碎与开路粉碎。定义、特点、适用范围。 (2)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定义、特点、适用范围。 水飞法的定义、特点、操作流程、适用范围。 (3)单独粉碎和混合粉碎。定义、特点、适用范围。 (4)低温粉碎。定义、特点、适用范围。 2.粉碎设备 按粉碎机的构造可以分为:机械式粉碎机、气流粉碎机、研磨机和低温粉碎机。按物 料的粉碎程度粉碎机可分为:粗碎为粒径在数十毫米至数毫米之间、中碎为粒径在数毫米 到数百微米之间、细碎为粒径数百微米至数十微米之间、超细碎为粒径数十微米以下。

药剂学重点笔记-1常用剂型

药剂学重点笔记-1常用剂型
常用剂型
一、芳香水剂
一般系指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芳香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澄明水溶液。个别芳香水剂有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液作溶剂。主要用作制剂的溶剂和矫味剂。
二、溶液剂
一般为非挥发性药物或少数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大多以水为溶剂,也有以乙醇、植物油或其他液体为溶剂者,溶液剂供内服和外用。
三、合剂
系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性或不溶性药物制成的液体制剂,一般以水作溶剂,供内服用。可分为:溶液型合剂、混悬型合剂、胶体型合剂、乳剂型合剂。
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有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
二十六、煎剂
又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剂,是中草药加水煎煮,滤去药渣的液体制剂。
二十七、流浸膏剂
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 效成份,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
是一类含有多种离子和非离子物质的溶液,具有一定的渗透压,供直肠、腹腔或体外透析用,(1)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如尿素);(2)排除体内毒物或过量的药物;(3)调节体液的水-电解质平衡等作用,一般用于肾功能衰竭或中毒患者。
二十三、口腔用制剂
主要是指口腔科医生在治疗或手术时为了在牙体、牙周或粘膜等特定部位,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使用的一些制剂。
十九、眼膏剂
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无菌软膏。用于结膜囊或眼缘。作用较滴眼剂缓和持久。
二十、散剂
系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外用。
二十一、注射剂
用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电子教案——药剂学1

电子教案——药剂学1

药剂学课程教案
课题 目的 及要 求 重点 难点 课型
液体药剂 第二节到第五节
课时 2 课时 总课时 102 授课时间
了解配置溶液性液体药剂的一般原则和操作注意事项
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种类,概念及特点
教法
教具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90 分钟
检查签名 学法指导
1、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芳香水剂和醑剂。 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制成可溶性盐,加入增溶剂,加入助溶剂(无机化合物,某 些有机酸及其钠盐,酰胺类化合物),更换溶剂或选用混合溶剂 3、配置溶液性液体药剂的一般原则和操作注意事项。 4、溶液剂的概念和溶质。 5、溶液剂的制法:溶解法,稀释法,化学反应法。 6、糖浆剂的概念和特点和质量要求。 7、糖浆剂的制法和注意。 8、芳香水剂的概念 9、醑剂的概念和制法。 10、甘油剂的概念和制法。 11、溶胶剂的概念和特性。
学法指导
1、液体制剂的概念:药物分散于适宜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2、液体制剂的特点:(1)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2)给药途径广,可内服也可
外用。(举例藿香正气水,内服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暑湿
感冒。外用 2 支放水中泡脚也可解暑湿感冒);(3)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4)能减少
异臭味——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羟苯酯类;山梨酸,季铵盐类,其他防腐剂。
(2)矫味剂:为掩盖和矫正药物的不良气味而加到药物制剂中去的物质称为矫味剂——
甜味剂(天然的——蔗糖和单糖浆,合成的——糖精钠),芳香剂,胶浆剂,泡腾剂。
(3)着色剂:又称色素和染料——天然色素,人工合成色素。
教后记
布置作业 1、液体制剂常用的溶剂是什么?2、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有哪些?3、常用的防腐剂有哪些?4、 液体制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是什么?

药剂学(第7版1-10章)

药剂学(第7版1-10章)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溶剂
液体制剂中的溶剂是药物的溶媒,它能够溶解药物,使其成 为均匀的溶液。根据溶解度的大小,溶剂可分为极性溶剂和 非极性溶剂。常用的极性溶剂有水、甘油等,常用的非极性 溶剂有植物油、液体石蜡等。
附加剂
为了增加液体制剂的稳定性、口感、外观等,需要添加一些 附加剂。常见的附加剂有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抗氧化 剂等。
目录
• 固体制剂(二) • 半固体制剂与气雾剂 • 经皮给药制剂 • 粘膜给药制剂 • 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01 绪论
01 绪论
药剂学的定义和任务
总结词
药剂学的定义和任务
详细描述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 理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其任务是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质 量可控性,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液体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液体制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易于分剂 量,给药途径多,易于吸收,作用迅速 。但液体制剂易受外界因素(如温度、 光线、空气等)的影响,易发生化学变 化和微生物污染。
VS
分类
液体制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均相液体制剂 和非均相液体制剂。均相液体制剂是指药 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溶剂中,形成 均匀的溶液;非均相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 微粒、小滴或薄膜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 成乳剂、混悬剂等。
06 固体制剂(二)
丸剂
丸剂的定义
丸剂的分类
丸剂是指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 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 的制剂。
根据制备方法和材料的不同,丸剂可分为 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蜡丸和微 丸等类型。
02
其他溶剂
根据药物性质和制备需要,有时会选择乙醇、甘油、丙二醇等作为溶剂。

药剂学(完整版)

药剂学(完整版)
精品课件
• (四)防腐剂 • 液体制剂,特别是以水为溶剂的液体制剂,
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发霉变质,严重影响制 剂质量。药典对此有相关规定。 • 1、防腐措施:(1)防止污染;(2)液体 制剂中添加防腐剂。 • 2、常用的防腐剂 (pH值为碱性不宜于细菌 和真菌生存) • 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 • 甲酯 乙酯 丙酯 丁酯 • 溶解度减小,抑菌作用增强。
精品课件
3 按给药途径分类: •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
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 注射,穴位注射等。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 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 肠,尿道,耳道,鼻腔等。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
精品课件
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药
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如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磁导向制剂,热 敏感制剂,PH敏感制剂。 3﹑中药制剂的研究 4﹑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5﹑药用新辅料的研究开发 6﹑研究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 7﹑医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GCP在生产与研究中的意义。 3 了解药剂学的目的、意义、沿革与发展;药剂学
的分支学科。
精品课件
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
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其 中:

药剂学1Word版

药剂学1Word版

第一章----第七章一、单选1、下列关于剂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分数:100 分)A. 剂型是药物供临床应用的形式B. 同一种原料药可以根据临床的需要制成不同的剂型C. 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其临床应用是不同的D. 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其临床应用是相同的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D2、即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非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分数:100 分)A. 合剂B. 胶囊剂C. 气雾剂D. 溶液剂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D3、关于药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 分)A. 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撰B. 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C. 必须不断修订出版D. 药典的增补本不具法律的约束力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D4、关于处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 分)A. 处方是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配的一种书面文件B. 医师处方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C. 处方可分为法定处方、医师处方和协定处方D. 协定处方是医师与药剂科协商专为某一病人制定的处方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D5、药物的应用形式(分数:100 分)A. 制剂B. 剂型C. 方剂D. 调剂学标准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B6、可用于制备缓、控释片剂的辅料是(分数:100 分)A. 微晶纤维素B. 乙基纤维素C.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D. 硬脂酸镁标准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B7、用于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的填充剂是(分数:100 分)A. 淀粉B. 糖粉C. 可压性淀粉D. 硫酸钙标准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B8、关于粉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 分)A. 粉碎前粒度与粉碎后粒度之比称粉碎度B. 粉碎度相同的不同物料,其粒度一定相同C. 粉碎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D. 粉碎有利于混合均匀标准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B9、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填充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良好崩解作用的辅料是(分数:100 分)A. 糊精B. 甲基纤维素C. 微粉硅胶D. 微晶纤维素标准答案是:D。

药剂学作业1答案

药剂学作业1答案

药剂学作业1答案 (药剂学第1—3章)1.结合工作经验简述药剂学的任务。

解:见书3,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如何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以保证用质量优良、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药剂学的主要任务及发展趋势如下:①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生产技术;②开发新剂型和新制剂;③积极研究和开发药用新辅料;④整理与开发中药剂型;⑤研究和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

(同学们请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加以阐述。

)2.GMP和GLP各指什么?它们对药品生产有何意义?解:见书15,①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全面管理监控的通用准则,是医药工业新建和改造的依据。

② GLP:药品安全试验规范,指试验条件下,进行药理、动物试验的准则,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法规。

3.请分别列举一种溶液剂、溶胶剂、高分子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

每种剂型的定义是什么?它们的质量要求是什么?解:①溶液剂:复方碘溶液。

溶胶剂:碘化钾溶胶。

高分子溶液剂:胃蛋白酶合剂。

混悬剂:复方硫磺洗剂。

乳剂:鱼肝油乳剂。

②质量要求:⑴液体制剂要求剂量准确、稳定、无刺激性,并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⑵制剂所需溶剂应首选水作溶剂。

⑶均相液体制剂应均匀澄明;非均相液体制剂应粒径小且均匀,并伴有良好的再分散性。

⑷液体制剂应口感好,以解决患者的顺应性。

4.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有哪些?请列举两个处方来说明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解:⑴表面活性剂的特性:①物理化学性质:1、形成胶束: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

HLB3-6:W/O型hlb8-18:O/W 型HLB7-9:润湿剂HLB13-18:增溶剂。

3、增溶作用增溶: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cmc后,一些水不溶性或微粒性药物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可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这种现象称增溶。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特征值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过某一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krafft点。

药剂学重点

药剂学重点

第一章一1.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的不同“形态”;2.药剂学:是将原料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即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二1.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没有药理活性、无毒的合成和天然的高分子材料3.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剂型和制剂处方以及制备工艺等提供依据,使制剂产品的生物利用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三药物剂型的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类:口服给药剂型、口腔内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剂型、呼吸道给药剂型、皮肤给药剂型、眼部给药剂型、鼻粘膜给药剂型、直肠给药剂型、阴道给药剂型、耳部给药剂型、透析给药剂型2.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3.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四1.药用辅料系:是指生产药物制剂时使用的赋形剂或附加剂,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含在药物制剂中的所有物质;2.药剂学中使用辅料的目的:使剂型具有形态特征、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部位作用时间或满足生理要求五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二章一1.药用溶剂的种类:水、非水溶剂2.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类、醚类、酰胺类、酯类、植物油类、烃类、亚砜类二 1.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2.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选择:1药物的分子结构;2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3晶型;4溶剂化物;5粒子大小;6温度;7pH与同离子效应;8混合溶剂;9添加物3. 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和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1 固体的粒径和表面积2温度3溶出介质的性质4溶出介质的体积5 扩散系数6、扩散层的厚度三1. 渗透压:如果半透膜的一侧为药物溶液,另一侧为溶剂,则溶剂侧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侧,最后达到渗透平衡,此时两侧所产生的压力差即为溶液的渗透压2.等张溶液:是指溶液的张力与红细胞张力相等,也就是药物溶液与细胞接触时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不发生溶血;3. 黏度:指流体对流动的抵抗能力; 流体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第三章一1.表面活性剂: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着下降的物质;二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一、离子表面活性剂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高级脂肪酸盐:碱金属皂月桂酸、碱土金属皂以Ca2+、Mg2+、Zn2+、Al3+等为主,脂肪酸为C12~C18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常用作W/O型乳化剂、有机胺皂三乙醇胺,常用作O/ W型乳膏剂的乳化剂2.硫酸化物:代表是硫酸化蓖麻油,俗称土耳其红油3.磺酸化物:阿洛索-OT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又称季胺化合物;常用的品种有苯扎氯铵、苯扎溴铵、度米芬作用特点:水溶性好,在酸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和杀菌、防腐作用,与大分子的阴离子药物合用产生结合而失活,甚至产生沉淀;C、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1.软磷脂:如脑磷脂、糖脂、中心脂2.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由胺盐构成者即为氨基酸型,由季铵盐构成即为甜菜碱型;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脂肪酸甘油酯:如单硬脂酸甘油酯B多元醇型:蔗糖脂肪酸酯、脂肪酸山犁坦、聚山梨酯、C聚氧乙烯型: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D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三1.临界胶束浓度:指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2.亲水亲油平衡值:指表面活性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3.表面活性剂的毒性: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溶血作用即毒性: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类;3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第四章一1.分散体系:是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二 1.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微粒粒径的变化、微粒的絮凝、聚结、沉降、乳析和分层等;第五章一1.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微生物稳定性;2.化学稳定性:指药物的化学变化,如水解、氧化、光解等3.物理稳定性:指物理变化,如固体药物的溶出、晶体的变化;溶液的澄清度、色泽的变化;混悬液的沉降、粒度的变化;乳剂的分层、破裂的变化等等;4.微生物稳定性:指微生物学变化,如药物的腐败、霉变等;5.半衰期:通常将反应物降解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6.有效期:对于药物的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称为十分之一衰期,记作t0.9;三1.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水解:酯类药物水解、酰胺类药物的水解、其他药物的水解氧化:酚类药物、烯醇类药物、其他类药物光降解:其他反应:异构化、聚合、脱羧、脱水、与其他药物或辅料的作用2.处方因素中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pH值的影响、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溶剂的影响、离子强度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3.外界因素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温度的影响、光线的影响、空气氧的影响、金属离子的影响、湿度和水分的影响、包装材料的影响4.增加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其他方法:改变药物的结构;制成固体制剂;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制成微囊、微球或包合物四1. 药物制剂的物理稳定性:1溶液剂和糖浆剂2混悬剂3乳液:主要变现为分层、破裂、转型和酸败4片剂5栓剂6其他剂型五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1、影响因素试验: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强光照射试验2、加速试验3、长期试验第六章一1.密度的定义真密度:指粉体质量W与颗粒体积Vt之比颗粒密度:指粉体质量W与颗粒体积Vg之比堆密度:指粉体质量W与该粉体体积V之比2.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应措施:1粒子大小:在制造中造粒是增大粒径,改善流动性的有效方法;2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球形粒子的光滑表面,能减少摩擦力;3密度:在重力流动时,粒子的密度大有利于流动;4含湿量:由于粉体的吸湿作用,粒子表面吸附的水分增加粒子间黏着力,因此适当干燥有利于减弱粒子间作用力;5助流剂的影响:在粉体中加入0.5%~2%滑石粉、微粉硅胶等助流剂可大大改善粉体的流动性;3.接触角:液滴在固液接触边缘的切线与固体平面间的夹角第七章一应力:对固体施加外力,则固体内部存在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内力而使固体保持原状,此时在单位面积上存在的内力称为应力;二1.非牛顿流体根据流体特征可分为: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胀性流体、假黏性流体2.触变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的作用下,黏性减小,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或减少时,体系粘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第八章一1.药物制剂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顺应性2.制剂的给药途径:1口服给药优点:自然、方便、安全、患者的顺应性好2注射给药优点: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3其他给药途径:经皮给药目的:使药物透过表皮层进入皮下毛细血管,通过体循环作用于全身;二处方前研究:首先需要对候选化合物的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学性质等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第九章一液体制剂的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类:1均相液体制剂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澄明溶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统;2非均相液体制剂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系多相分散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二1.极性溶剂:水,甘油,二甲亚砜;半极性溶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状石蜡,乙酸乙酯;2.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1增溶剂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2助溶剂如碘的助溶剂为碘化钾,茶碱的助溶剂为二乙胺,咖啡因为苯甲酸钠;3潜溶剂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4防腐剂: 1.酸碱及其盐类:苯酚,用量一般为0.03%~0.1%;山梨酸及其盐,对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0.02%~0.04%,对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0.8%~1.2%;2.中性化合物类;3.汞化合物类;4.季胺化合物类:苯扎溴铵,适用浓度为0.02%~0.2%;5矫味剂甜味剂和芳香剂,胶浆剂,泡腾剂;(6)着色剂1.天然色素:植物性色素和矿物性色素;2.合成色素(7)其他附加剂抗氧化剂,pH调节剂;三1.低分子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过外用的液体制剂;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甘油剂、酊剂和涂剂等;2.溶液剂的制备方法为溶解法和稀释法;四溶胶剂的性质:1.光学性质由于Tymdall 效应,当强光线通过溶胶剂时从侧面可见到圆锥形光束,这是由于胶粒粒度小于自然光波长而产生的光散射;2. 电学性质溶胶剂由于双电层结构而带电,或带正电,或带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胶粒或分散介质发生移动,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称为界面动电现象;溶胶的电泳现象就是界面动电现象所引起的;3.动力学性质溶胶剂中的胶粒在分散介质中有不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这种运动是由于胶粒受溶剂水分子不规则地撞击产生的;胶粒的扩散速度、沉降速度及分散介质的黏度等都与溶胶的动力学性质有关;4. 稳定性溶胶剂属热力学不稳定和动力学不稳定体系,主要表现为有聚结不蝉卒性和叵茄不稳定性;但由于胶粒表面电荷产生静电斥力,以及胶粒荷电吓形成呷卒化佥丁如防止胶粒发生聚结,增加了溶胶剂的热力学稳定性;由于重力作用胶粒产生沉吐但由于胶粒的布朗运动又使其沉降速度变得极慢,增加了动力学稳定性五1.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2.混悬剂的稳定剂:1.助悬剂低分子助悬剂:甘油、糖浆剂;高分子助悬剂:天然的如琼脂、淀粉浆,合成或半合成的如聚维酮、葡聚糖等2.润湿剂如聚山梨酯类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六1.乳剂的基本组成:由水相W、油相O和乳化剂组成,三者缺一不可;形成水包油O/W或油包水W/O型;2.乳化剂的种类:1表面活性剂2天然乳化剂,可制成O/W型乳剂3固体微粒乳化剂形成乳剂的类型由接触角决定,一般90°易被水润湿,形成O/W 型乳剂;> 90°易被油润湿,形成W/O 型乳剂;O/W 型乳化剂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皂土等;W/O型乳化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等;4辅助乳化剂3.乳化剂的稳定性: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4.乳剂的制备方法:1油中乳化剂法,又称干胶法;2水中乳化剂法,又称湿胶法;3新生皂法4两相交替加入法5机械法6纳米乳的制备7复合乳剂的制备第十章一1.灭菌制剂:系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制剂中所有活的微生物的一类药物制剂;2.无菌制剂:系指在无菌环境中采用无菌操作法或无菌技术制备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一类药物制剂;3.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质量要求:1无菌2无热原3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应符合药典规定4安全性5渗透压:应和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6pH:应和血液或组织具有相等或相近的pH,一般注射剂要求pH4~97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生物稳定性8降压物质二1.中国药典把制药用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2.原水处理技术:1.初滤和精虑;2.电渗析法;3.反渗透法;4.离子交换法;3.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4.热原的性质:1耐热性2过滤性3吸附性4水溶性5不挥发性6其他:热原能被强酸强碱所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氧化;5.去除热原的方法: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6.渗透压的调节方法:冰点降低法,氯化钠等渗当量法;三 1.注射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2.注射剂的分类: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注射用无菌粉末;3.注射剂的特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3适合于不能口服的病人4准确局部定位给药5可产生长效作用6较其他液体制剂耐贮存7依从性较差8价格昂贵9质量要求高4.注射剂的处方主要由主药、溶剂和pH调节剂、抗氧化剂、络合剂等附加剂组成;5.注射剂的主要附加剂:1抗氧化剂:亚硫酸钠2金属螯合剂:EDTA·2Na3缓冲剂:醋酸,乳酸4助悬剂:明胶,果胶5稳定剂:肌酣6增溶剂、润湿剂或乳化剂:聚山梨酯吐温20或40或807抑菌剂:甲酚,苯酚8局麻剂止痛剂:利多卡因9等渗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10填充剂:乳糖,甘露醇11保护剂:乳糖,蔗糖6.注射剂的质量检查1可见异物检查可见异物系指在灯检条件下目觇可观察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50um;2细菌内毒素或热原检查热原检查采用家兔法,细菌内毒素检查采用鲨试剂法;3无菌检查任何注射剂在灭菌操作完成后,均应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无菌试验,以确保制品的灭菌质量;4pH 测定用pH试纸或酸度计;一般允许范围在4.0~9.0之间;5其他检查有的尚需进行有关物质、降压物质检查、异常毒性检查、刺激性、过敏试验及抽针试验;四1.输液的分类: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含药输液;2.输液的质量要求:1输液的pH 应在保证疗效和制品稳定的基础上,力求接近人体血液的PH,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酸碱中毒;2输液的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3输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并在贮存过程中质量稳定;4应无毒副作用,要求不能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异性蛋白及降压物质,输人人体后不会引起血象的异常变化,不损害肝、肾功能等;五1.无菌分装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装量差异物料流动性差是其主要原因;物料含水量和吸潮以及药物的晶态、粒度、比容以及机械设备性能等均会影响流动性,以致影响装量,应根据具体情丛人乙1采聂措施;2 可见异物问题由于药物粉末经过一系列处理,污染机会增加,以致可见异物不合要求;应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及其处理方法和环境,防止污染;3无菌度问题由于产品是通过无菌操作制备的,所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受到污染,而且微生物在固体粉末中的繁殖慢,不易被肉眼所见,危险性更大;为解决此问题,一般都在百级净化条件下分装;4吸潮变质一般认为是由于胶塞透气性和铝盖松动所致;因此,要进行橡胶塞密封性检测,另外铝盖压紧后瓶口应烫蜡,以防水气透人;2.冷冻干燥技术: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预先进行降温,冷冻成冰点以下的固体,在真空条件下使冰直接升华,从而去除水分得到干燥产品的一种技术;3.冻干工艺:预冻是恒压降温的过程;升华干燥恒温减压,在抽气条件下,恒压升温,使固态水升华逸去;再干燥4.冷冻干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含水量偏高:可采用旋转冷冻机及其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2喷瓶:控制预冻温度在共熔点以下10~20°C,同时加热升华,温度不宜超过共熔点;3产品外形不饱满或萎缩:可在处方中加入适量甘露醇、氯化钠等填充剂,并采取反复预冻法,以改善制品的通透性,产品外观即可得到改善;第十一章一制粒的目的:1.改善流动性;2.防止各混合成分的离析;3.防止粉尘飞扬及器壁上的黏附;4.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5.改善片剂生产中的均匀传递等;二1.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2.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物料→粉碎→过筛→加入辅料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散剂3.混合(1)各组分的混合比例较大:此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2)各组分的粒径差或密度差较大(3)药物具有粘附性或带电性:加少量表面活性剂或润滑剂(4)含液体或易吸湿成分:用固体成分或吸收剂来吸附液体成分(5)形成低共熔混合物4.散剂的质量要求1粒度:局部用散剂按单筛分法依法检查,通过七号筛的细粉重量不应低于95% ;在中药散剂中规定,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按单筛分法依法检查,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 ;2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与色斑;3干燥失重:除另有规定外,按照干燥失重测定法测定,茬口05汇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超过2.0%;4水分:按照水分测定法依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9. 0% 中药散剂 ;5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散剂,依法检查,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规定;;6装量:多剂量包装的散剂,按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7无菌:用于烧伤或创伤的局部用散剂,按照无菌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8微生物限度:除另有规定外,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三1.颗粒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粒状制剂;2.根据颗粒剂在水中的状态分类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及泡腾性颗粒剂;3.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物料→粉碎→过筛→加入辅料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分剂量→颗粒剂;4.颗粒剂的质量检查1粒度:按照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检查,不能通过一号筛2000μm 和能通过五号筛180μm 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15% ;2干燥失重:按照干燥失重测定法测定,于105°C干燥至恒重,含糖颗粒应在80°C减压干燥,减失重量不得超过2.0%3水分:按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6.0%中药颗粒剂4溶化性:混悬颗粒或已规定检查溶出或释放度的颗粒剂,可不进行溶化性检查;5装量差异:;6装量:多剂量包装的颗粒剂,按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四1.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片状固体制剂;2.片剂的常用辅料举例1稀释剂:淀粉,蔗糖,糊精,乳糖2润湿剂:蒸馏水,乙醇3黏合剂:淀粉浆,纤维素衍生物明胶,聚乙二醇4崩解剂:干淀粉,羧甲淀粉钠泡腾崩解剂5润滑剂:a.助流剂: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从而改善粉体流动性;b.抗黏剂:防止压片时物料黏附于冲头与冲膜表面,以保证压片操作的顺利进行,并使片剂表面光洁;c.润滑剂:降低物料与膜壁之间的摩擦力;目前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等;3.湿法制粒压片法:主药→粉碎→过筛→加入辅料混合→加入黏合剂湿法制粒→干燥→整粒→加入润/崩剂混合→压片→制成片剂;4.片剂的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1裂片产生裂片的处方因素有:a.物料中细粉太多,压缩时空气不能及时排出而结合力弱;b.物料的塑性差,结合力弱;产生裂片的工艺因素有:a.单冲压片机比旋转压片机易出现裂片;b.圆快速压片比慢速压片易裂片;c.凸面片剂比平面片剂易裂片;d.一次压缩比二次压缩易出现裂片;裂片的防止措施:a.选用弹性小、塑性好的辅料;b.选用适宜的制粒方法;c.选用适宜操作参数等;(2)松片:由于片剂硬度不够,对片剂稍加触动即散碎的现象称松片;主要原因是黏性力差,压缩压力不足等;3粘冲片剂表面被冲头粘去,造成片面粗糙不平或有凹痕的现象称粘冲;若片剂侧边粗糙或有缺痕,则称粘壁;造成粘冲或粘壁的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刻字等;4片重差异超限当片剂的重量差异超出药典规定时,称重量差异超限;产生超限的主要原因有:a.物料的流动性差;b.物料中细粉太多或粒度大小相差悬殊;c.料斗内的物料时多时少;d.刮粉器与模孔吻合性差等;(5)崩裂迟缓片剂超过了药典规定的崩解时限,即称崩解超限或崩解迟缓;影响崩裂的主要原因有:a.压缩力过大,片剂内部的空隙小,影响水分的渗入;b.可溶性成分溶解,堵住毛细孔,影响水分的渗人;c.强塑性物料或黏合剂使片剂的结合力过强;d.崩解剂的吸水膨胀能力差或对结合力的瓦解能力差;6溶出超限影响药物溶出度的主要原因是:片剂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的溶解度差;7含量不均匀片重差异超限,皆可造成药物含量的不均匀;另外,药物的混合度差或可溶性成分在干燥时表面迁移等也会造成含量不均匀;5.片剂的质量检查:1外观性状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2片重差异糖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Array量差异,符合规定后方可包衣泡衣后不再检查广乎差异;薄膜衣片应在包薄膜后检查重量差异;另外,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一般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3硬度和脆碎度一般认为,普通片剂的硬度在50N以上,抗张强度在1.5 ~3.0 MPa之间为好;脆碎度小于1%为合格片剂;4崩解度一般口服片均需做崩解度检查,应符合规定;凡药典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融变变时限或分散均匀性的片剂及口含片、咀嚼片等,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5溶出度或释放度对缓控择制剂一般都要检查释放度,除另有规定外至少取 3 个时间点,即:1.开始0.5 -2 小时的取样时间点,用于考查药物是否有突释;2.中间取样时间点释放约50% ,用于确定释药特性;3.最后取样时间点,用于考查释药是否完全;此 3 点用于表征片剂在体外的药物释放度;6含量均匀度每片标示量不大于25mg 或每片主药含量不大于25%时,均应检查含量均匀度;五1.糖包衣工艺流程:片芯→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糖衣层→打光;2.操作目的1隔离层首先在素片上包不透水的隔离层,以防止在后面的糖包衣过程中水分浸入片芯;2粉衣层为消除片剂的棱角,在隔离层的外面包上-层较厚的粉衣层;3糖衣层粉衣层表面比较粗糙、疏松,因此再包糖衣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4有色糖衣层糖浆中添加了食用色素,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识别与美观;5打光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进行打光;常用材料为川蜡;第十二章一1.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固体制剂;。

药剂学 1~10章 重点总结

药剂学 1~10章 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选择题)#1、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2、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形态。

#3、药物制剂是指药物具体的品种。

#4、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药剂学的基本理论;2)药物制剂的基本剂型;3)新技术与新剂型;4)新型药用辅料;5)中药新剂型;6)生物技术药物制剂;7)制剂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①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②1963年版(第二版)药典分为两部(中药,化学药与生物制剂);③2005年版(第八版)药典分为三部(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三部生物制品;④2010年版药典是第九版(现用),自1985年(1985年版,第四版)起每隔5年修订和补充新内容的《中国药典》出版发行;不定期发行的药典三部1953、1963、1977年版。

#6、1)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2)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临床前(非人体)研究工作的管理规范。

3)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选择题)1、药物溶剂的种类:①水;②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类(醇、丙二醇、聚乙二醇)、醚类、酰胺类(二甲基亚酰胺)、亚砜类(二甲基亚砜万能溶媒)等7种。

2、药物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溶解度,溶剂的极性大小以介电常数和溶解度参数的大小来衡量。

极性大的容剂介电常数、溶解度参数大,反之数值小.数值越相近的溶剂和溶质,越能互溶。

3、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有特性溶解度和平衡溶解度。

药剂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药剂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7.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约15min)
8.药物剂型的分类(约8min)
9.药物传递系统(约10min)
11.药品标准与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约10min)
药典
部颁、局颁药品标准
药品管理法规
《中华人们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记住缩写字母)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13.总结(5min)
作业布置
课后题。
教学反思
刚开始接触一门新课,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较容易带入内容。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记住缩写字母)
知识产权
12、附加:剂型选择的原则(约15min)
(1)根据防治疾病需要选择
(2)根据药物性质选择
(3)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
五方便:便于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
(4)生物有效性参数和生产条件要求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5.药剂学的发展简史(约15min)
《汤液经》: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新修本草》:由政府组织编纂并颁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具有药典的性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可视为中药药剂发展史上的 Nhomakorabea一个里程碑。
6.药剂学的任务(约10min)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制剂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
调剂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

药剂学第9版课件:第一章 绪论

药剂学第9版课件:第一章 绪论
6
一、药剂学的性质
药物制剂: 指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 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Preperations)。 例如银翘片、氯化钠注射液、阿莫西林胶囊
辅料:填充剂 、崩解剂、黏合剂、润滑剂、 增溶剂、助悬剂、乳化剂、pH调节剂、等渗 调节剂、矫味剂、防腐剂。
相关学科:化学学科、物理化学、高分子材 料学、机械原理、高等数学、生理学、解剖 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临床药物治疗学
机、高效包衣锅、 挤出滚圆 制粒机、离心制粒机
18
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物理药剂学
工业药剂学
临床药剂学
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
分子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19
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eutics)是运用物理化学 的原理,研究和解释药物制造和 储存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和规律, 用以指导剂型和制剂设计,推动 具有普遍意义的新剂型和新技术 及其应用。
药剂学 Pharmaceutics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第八章
第二章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第九章 第三章 药物溶解与溶出及释放 第十章
第四章 药物多晶型 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 第六章 微粒分散体系 第七章 流变学基础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药物制剂设计 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液体制剂
7
二、药剂学的重要性
1.可以改变药物作用速度 ---注射剂、气雾剂起效快,片剂、胶囊 起效慢
2.可以降低或消除原料药的毒副作用 - 缓、控释制剂
布洛芬在乙醇、丙酮、 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 在水中几乎不溶;
8
二、药剂学的重要性

药剂学第一、二章

药剂学第一、二章

3.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新辅料是新剂型的基础。 4.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5.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6.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特点:疗效显著、活性强、但分子量大、稳定性 差。 7.药品的调剂和合理使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
四、药剂学常用术语(重点) 1、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 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 的物质。
• 固体分散相和液体分散介质组成的非均匀分散体 系。 • 如:洗剂、混悬剂等。 5、气体分散型药剂 • 分散相在气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 如:气雾剂、粉雾剂等。
分散系统类型
粒子大小


溶液型 低分子溶液/真溶液 胶 体 溶 液 高分子溶液剂
/亲水胶体溶液
﹤1nm 1-100nm 1-100nm ﹥100nm 0.1-10μm ﹥100nm 0.1-10μm
11、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 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 12、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 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 品。 13、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 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 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 全的药品。(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 14、特殊药品: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 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
小分子或离子分散, 均匀,热力学稳定 高分子分散, 均匀,稳定 胶体微粒/分子团分散, 非均匀,不稳定 液滴分散, 非均匀,不稳定 固体微粒分散, 非均匀,不稳定
溶胶剂
/疏水胶体溶液
乳剂 混悬剂
20
第二节 药品标准
一、国家药品标准的概念 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 法所作的技术规定。 • 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 准和其它药品标准,其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 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 • 国家注册标准,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批准给申请人特定药品的标准、生产该药品的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但也是属 于国家药品标准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应用。

2药物剂型是把医药品以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分为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商标剂型,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

一种剂型包括各种制剂。

3药剂学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邀功高分子材料学,药物动力学。

4药物制剂的重要性:不同剂型改变药的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剂泻下,5%注射剂解痛,镇静;不同剂型改变药物作用速度:如注射剂快于丸剂;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氨茶碱成栓剂消除心跳加快的毒副作用;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如微粒结构静脉注射剂;有些剂型影响疗效。

DDS:药物传递系统5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有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是制备过程简便;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6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撰具有法律效率,现行为2005年编7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同于药剂调剂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有法定处方和医师处方。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可自行判断购买的药品(OTC)8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特点:优点: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布于介质中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可内服外用;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能减少某些药物刺激性;生物利用度高。

不足:易产生化学降解,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液体制剂体积大,运输贮存不便;水性制剂易霉变,须加防腐剂;非均匀性液体制剂易产生物理稳定相2低分子溶液剂 <1nm 以分子或离子的澄清溶液稳定溶解法制备(均相)高分子溶液剂 <100nm 以分子或离子的澄清溶液稳定胶溶法制备(均相)溶胶剂 1-100nm 以胶态分散成多相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分散、凝聚法制备(非均相)乳剂 >100nm 以液体微粒分散剂成多相体系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体系分散法制备(非均相)混悬剂 >500nm 以固体微粒分散型成多相体系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体系分散法/凝聚法制备(非均相)3溶剂分类:按介电常数大小分:极性溶剂如水、甘油二甲亚矾;半极性溶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体石蜡,乙酸乙酯。

4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的联系与区别:都增加药物溶解度。

区别:增溶剂为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表面活性;助溶剂为药物形成络合物增加药物溶解度;潜溶剂为能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混合溶剂:为了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容积达到某一比利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最大值。

糖浆剂浓度为85%(g/md/64.7%(g/g)为含药物或芳香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5醑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药物浓度一般为5%-10%,乙醇浓度为60%-90%6酊剂: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含有毒剧药品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

7高分子溶液的性质:高分子的荷电性,高分子的渗透压,高分子溶液的黏度和分子量,高分子溶液的聚结特性,胶凝性。

8高分子溶液:由有限溶胀——无限溶胀有限溶胀:水分子渗入高分子间空隙中,与亲水基团水化膨胀,水分子充满分子间隙。

无限溶胀:由有限溶胀至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于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的过程。

9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因素: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絮凝与反絮凝,结晶微粒的长大,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浓度上稳定性下降,温度下稳定性下)10乳化剂:O/W型:乳白色可用水稀释导电水外相油内相W/O型:近油色可用油稀释几乎不导电油外相水内相11乳化剂的作用:被吸附于乳滴界面,使形成时降低表面张力或表面自由能;使乳剂具一定分散度和稳定性;乳剂制备过程中耗能小。

12乳剂不稳定表现: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13鱼肝油乳剂:鱼肝油(主要油相)、阿拉伯胶(乳化剂)、西黄耆(加草字头)胶:稳定剂、糖精钠、杏仁油(矫味剂)羟苯乙酯为防腐剂。

过程:阿拉伯胶+鱼肝油研匀后一次加入纯化水,沿一个方向研成初乳加入糖精钠水溶液、杏仁油、羟苯乙酯醇溶液,再缓缓加入西黄耆胶胶浆,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注意:乳剂质量评定。

乳剂粒径大小的测定,分层现象的观察,乳滴合并过度的测定,稳定常数的测定。

第三章灭菌与无菌制剂1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

2无菌:系指在任一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防腐: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的手段,亦称抑菌。

3消毒: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病源微生物的手段。

4微波灭菌法的特点:微波能穿透到介质和物料深部,可使介质和物料表里一致的加热,且具有低温、常压、高效、快速、低能耗、无污染、易操作,易维护,产品保质期长等特点。

5灭菌法分类:物理灭菌法(热灭菌法(干热、湿热)、射线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化学药剂灭菌法)无菌操作法)6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耐热耐压次序:芽孢>繁殖体>衰老体,微生物数量越少,所需时间越短)蒸汽性质:热压灭菌应采用饱和蒸汽,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在达到有效灭菌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

其他:介质的PH:一般情况下,中性环境下微生物耐热性最强,碱性环境次之,酸性环境则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和发育。

7注射剂特点:药效快速作用可靠;可用于不宜口服给药患者;用于不宜口服药物;发挥局部定位作用;注射不方便且疼;制造过程复杂,生产费用较大,体格较高。

8一般质量要求:无菌,无热源:特别是共静脉脊椎注射的,9热源体内实验方法有:家兔法,体外实验方法: 试剂实验法。

澄明度,安全性(不能引起对组织的刺激性或发生毒性反应),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大剂量注射剂还要求具有等张性),PH(要求与血液相等或相近(4—9),稳定性(物理、化学稳定性),降压物质(确保安全)。

10主要附加剂:缓冲剂、抑菌剂、麻醉剂、等渗调节剂、抗氧剂、螯合剂、增溶剂、润湿剂、乳化剂、助悬剂、填充剂、稳定剂、保护剂。

11等渗溶液:系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0.9%氯化钠溶液与5%葡萄糖溶液等张溶液:细致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概念。

0.9%氯化钠溶液等张不一定等渗,等渗不一定等张。

12等渗调剂:冰点降低数据法和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冰点降低数据法:w=0.52-a/b w为配置等渗溶液调节剂的百分含量a为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b为用以调节的等渗剂1%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氯化钠等渗当量系指与1g药物呈等渗的氯化钠质量。

热原:注射后能引起人体致热反应的物质,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致热能力最强的的是革兰阴性杆菌和霉菌。

病毒也可。

12热原的性质:耐热性(250℃,30-40min;200℃,60min;180℃,3-4h可破坏)过滤性,水溶性,不挥发性,其他(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及某些表面活性剂破坏)13热原的主要污染途径: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用具、管道与设备,制备过程与生产环境,输液器具。

14热原的去除方法:高温法(250℃,30min以上)酸碱法,吸附法(活性炭)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反渗透法,超滤法,其他(微波,二级以上湿热灭菌及提高灭菌温度时间)滴眼剂:系指供滴眼用的成名溶液或混悬液。

PH5-9 无菌洗眼剂:将药物配成一定浓度的灭菌水溶液供眼部冲洗、清洁用。

如生理盐水,2%硼酸溶液15IDDS:体内植物制剂:三大类:植入泵,高分子聚合物植入系统,可降解型注射式原位IDDS16注射液的配制:浓配法/稀配法,活性炭作用:助虑,吸附杂质,除热原,脱色17注射液过滤:影响因素:操作压力越大,滤速越快;毛细管孔径越小,阻力越大,滤速越慢;过滤速度与过滤器过滤面积成正比;药液的黏度越大,滤速越慢;滤速与毛细管长度成反比。

增加滤速的方法:加压或减压提高压力差;升高滤液温度,降低黏度;先进行预滤,减少滤饼厚度;设法使颗粒变粗以减小滤饼阻力。

18常用助滤剂有:硅藻土,活性炭,滑石粉,纸浆过滤装置:一般漏斗类(玻璃漏斗布什漏斗)重熔玻璃滤器(重熔玻璃漏斗、重熔玻璃滤球、重熔玻璃滤棒)砂滤棒,板框式压滤器。

19按孔径分为1-6号1、2常压过滤,滤除大颗粒沉淀;3、4号减压过滤,滤除细沉淀物,5-6号滤除细菌、做无菌过滤用20微孔滤膜过滤器:优点:A微孔的孔径小,截留能力强,有利于提高注射剂澄明度;B孔径大小均匀,不易出现微粒泄漏现象C在过滤面积截留颗粒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截留速度比其他滤器速率快40倍D滤膜无介质的过程,不影响滤液PH,不滞留药液E滤膜用后弃去,不会造成产品之间的交叉感染。

21混合机理:对流混合,剪切混合,扩散混合。

22混合的影响因素:物料粉体性质的影响,设备的影响,操作条件的影响,各组分的密度,各组分的黏附性与带电性,含液体或易稀释成分的混合,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第四章固体制剂-11吸附路径:口服给药—崩解—溶解—吸收至血液循环2吸收快慢顺序: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3不同给药途径粒度要求不同:口服散剂为细粉(指能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100目150μm)的粉末不少于95%)儿科用及局部用散剂为最细粉,(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120目,125μm)的粉末不少于95%)也可根据用药部位不同另有规定;如眼用散,应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75μm)4分剂量: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5散剂特点: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的覆盖面积打,具收敛保护作用;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制备工艺简单,计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标准筛常用“目”数表示筛孔大小,即以每英寸25.4㎜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孔径大小常用μm表示。

筛分用的药筛分为两种:冲眼筛和编织筛;根据运动方式分为摇动筛和振动筛。

倍散: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剂量0.1-0.01g制成10倍散,0.01-0.001制成100倍散,0.001g以下的制成1000倍散。

用等量递增法配制颗粒剂:制软材(手握成团,轻压即散)—制备湿颗粒—颗粒的干燥—整粒与分级—质量检查与分剂量(105℃干燥至恒重,含糖颗粒应在80℃减压干燥,减湿重量不得超过2%,水分不得超过6%)片剂分类:口服用片剂(片剂,包衣片,泡腾片,咀嚼片,分散片,缓释片,控释片,多层片,口腔速崩片);空腔用片剂(舌下片、含片,口腔贴片)外用片剂(可溶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片剂常用的辅料:1、稀释剂(淀粉、蔗糖,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糖醇类);2、润湿剂和黏合剂(常用的润湿剂为水和乙醇,黏合剂:淀粉浆,纤维素衍生物:a甲基纤维素b羟丙基纤维素c羟丙甲纤维素d羧甲基纤维素钠e乙基纤维素,聚维酮PVP,明胶,聚乙二醇,其他50—70%蔗糖溶液)3、崩解剂(除缓释、口含、咀嚼,舌下片等,一般需要加入崩解剂,如干淀粉,羧甲淀粉钠,L-HP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CCNa交联羧甲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PVPP、泡腾崩解剂)4、润滑剂:助流剂(微粉硅胶)、润滑剂(硬脂酸镁)、抗黏剂(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月桂醇硫酸钠)片剂的制备方法:制粒压片法(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直接压片法(粉末(结晶)直接压片法、半干式(空白)颗粒压片法质量评价;外观性状;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崩解度;溶出度或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糖包衣的工艺流程:片芯—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糖衣层—打光薄膜包衣:片芯——喷包衣液——缓慢干燥——固化——缓慢干燥—薄膜包衣片(2、3数次)第五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膜剂)胶囊壳成分为水溶性明胶,固不可填充药物为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以防囊壁溶化)胶囊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非恒速),控释胶囊(恒速或近恒速),肠溶胶囊(肠溶材料)基质吸附率=基质重量/固体重量受药物粉末形态、大小、密度、含水量影响软胶囊制法:滴制、压制法肠溶胶囊制备:明胶与甲醛作用成甲醛明胶,无游离氨基失去与醛结合力,只在肠溶液中溶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