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的观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隐认知 内隐学习是早期发展起来的一 种能力,大多数婴幼儿的知识 可能都是内隐的,如有关客体 的知识和语言知识 儿童的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能 力几乎和成人一样好,如在系 列反应和残图辨别任务中的成 绩类似成人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测试没有 表现出年龄差异;但外显记忆 和外显学习测试及对思维的理 解测试中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差 异(Ausley等, 1993)。
适应性策略选择模型 (Siegler,1996): 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都有许多 不同的策略,在遇到问题时, 这些策略会互相竞争,有时一 种策略获胜,有时另一种策略 获胜 随年龄和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 复杂的策略更易于获胜 策略的发展并非是抛弃简单的 旧策略,形成复杂的新策略的 过程;旧的策略不会消失,当 复杂的新策略不适用的时候, 旧策略会被重新使用
儿童有关思维的知识 元认知:对自己思维过程的了解,对于高级思维活动 和问题解决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并不能很好的了解思维,如幼儿认为自己能 够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一项研究要求5岁、8岁的儿 童和成人在半分钟内”什么都不想”,大部分成人和8 岁儿童报告难以做到,大部分5岁儿童认为自己能做 到 儿童了解自己的思维以及区别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能力 在整个学龄期逐渐发展(Flavell等, 1999)。
记忆:信息存储与提取
幼儿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记忆策略的发展 事件记忆和自传式记忆的发展
幼儿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幼儿中期和晚期记忆的效果都是无意识记优于有意识记。 到了小学阶段,有意识记才赶上无意识记。 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之间的相互渗 透增强,特别是机械记忆中的意义记忆的成分逐渐增多。
第九章 认知发展:信息加 工的观点
信息加工的观点:将人的认知加工与计算机相类 比
信息加工流程与多重记忆模型
多重记忆模型(Atkinson & Shiffrin, 1968) 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 执行控制过程:人类信息加 工与电脑操作的主要区别; 人类必须主动发起、组织和 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调控注 意,选择策略,组织解决问 题的程序等)
形象记忆为主,语词记忆开始发展。 天津幼师心理组:要求幼儿进行有意识记。实验者对其 中一组呈现10种常见实物或物体模型(如皮球、红领巾、 轮船等);对另一组则由主试口述,将上述常见物体的 名称念出来。结果表明,幼儿的形象记忆正确再现率高 于语词记忆的正确再现率。
记忆策略的发展
记忆策略的数量和有效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任何 年龄阶段的儿童都会使用多种不同的策略。 复述 3岁儿童还不会使用复述策略。 7~10岁的儿童可以有效的使用复述策略,且复述越多, 记忆成绩越好(Flavell等, 1966)。 年长儿童和年幼儿童的复述方式也不一样,如记忆一 组单词,5~8岁的儿童会按照顺序每次复述一个单词, 而12岁的儿童会成组的复述单词(Guttentag等, 1987)。
组织 年幼儿童在回忆时很少对信息进行组织。 直到9、10岁时,儿童对在语义上能进行组织的项目 的记忆成绩才会好于难于分类的项目(Hasselhorn, 199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利于组织策略的形成。 精细加工:对所要记忆的信息增加细节或详细阐述 出现的比较晚,可能直到青春期才会出现(Schneider & Pressley, 1997)。 提取过程 年幼儿童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差,在自由回忆和线索回 忆中表现出很大差异。
儿童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存在明显的发展性 差异。 6、7岁前的儿童偏好记忆完全的信息,而大一点 的儿童更倾向记忆模糊简要的信息。 Brainerd & Gordon(1994):要求学前及2年级儿 童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字问题 情境:农场主布朗养了很多动物,有3条狗、5只 羊、7只鸡、9匹马和11头牛。 问题:农场主布朗有几头牛,11头还是9头?(完 全信息) 农场主布朗拥有的动物哪种多,牛多还是 马多?(简要信息) 解决需要简要信息的问题时,学前儿童的成绩差 于2年级儿童。 年幼儿童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效率差,可能由于 他们经常纠缠在不必要的完全信息的加工上,占 用了有限的认知资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选择性注意:对无关信息的忽视 年幼儿童的选择性注意能力也比较差,容易受到环境中无 关刺激物的干扰。 Miller等(1981): 每个布帘下放置一个不同的动物玩具,每个玩具和一个室 内用品放在一起;分别让7岁、10岁和13岁的儿童记忆动 物玩具的摆放位置(儿童需选择性的注意动物玩具,忽视 其它分心物) 结果:记忆玩具摆放位置时,13岁儿童的成绩优于10岁儿 童,后者优于7岁儿童;测试无关信息的记忆时,13岁儿 童的成绩差于7岁和10岁儿童。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症状: 冲动,不经思考就行动,想到任何事情都会脱口而出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听别人说话,不能集中注意和完成任务 多动,坐立不安,不停的扭动身体,到处走动 发生率:3%~5%的学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适应问题甚至持续到 青少年期和成年 原因: 遗传,同卵双生子的一致性比率高于异卵双生子 环境的影响,如出生前受到酒精、药物和风诊病影响的儿童发生 ADHD的比率更高;严厉和高度控制的教养方式也可能导致或加剧 ADHD问题 治疗:70%的ADHD儿童通过服用兴奋性药物进行治疗,如利他林(可 能带有一些副作用,如抑制食欲、破坏睡眠周期等);行为治疗
另一种观点:模糊—痕迹理论
布雷纳德(Brainerd等, 2001) 记忆内容的表征是一个连续 体,从逐字逐句的完全表征 到模糊的只保留重要内容的 要点表征。 简要表征或模糊痕迹并不比 完全表征效果差;完全痕迹 比模糊痕迹更容易受到干扰, 容易被遗忘;模糊痕迹更容 易实现,使用也更方便。
注意的范围 注意广度,即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数量。 幼儿注意范围较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注意范围逐渐扩 大。 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心理组的研究表明,在1/20秒的时 间内,较大部分(73.5%)的4岁孩子只能辨认2个点子, 大部分(66.6%)6岁幼儿已能辨认4个点子;4岁幼儿根 本不能正确辨认6个点子,6岁幼儿则已有44%的人能辨认 6个点子。
多重策略的使用 儿童在解决问题时通常会有多种不同的策略,他们会自行 选择使用哪些策略 Siegler等(1996):幼儿学习加法时,使用的策略—数数策 略(5+3, 从1数到8)、小数策略(从5开始数)、记忆提取;儿 童在任一阶段都会使用这些策略,每一种策略使用频率会 随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年龄较大的儿童倾向于使用更复 杂的策略
加工速度 加工速度随年龄而提高,且 变化趋势在不同任务中类似, 如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Kail, 1992, 1997) 原因:生理成熟 大脑联合区神经细胞的髓鞘 化直到青春期或成人初期才 完成 干预信息加工效率的多余神 经突触的消除
策略和有关思维的知识
策略的发展 策略: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有意采取的操作活动,如数学 策略、阅读策略、记忆策略等 幼儿有一些策略使用能力,如18~36个月的儿童会使用一 些简单的策略寻找物体(不断的观望物体隐藏的位置来提 醒自己) 不会使用策略的儿童可以通过训练学会使用策略;幼儿能 够使用策略,只是存在策略产生能力缺陷 策略无效使用:儿童使用新策略有时会阻碍成绩;儿童对 新策略的了解和使用的熟悉程度比较低,占用了大量的认 知资源
知识库和记忆发展 回忆成绩的年龄差异既有 可能是策略的使用造成的, 也可能是儿童知识库的增 加造成的(Bjorklund, 1987)。 如一项研究表明对足球知 识的回忆只受到知识量的 影响,而不受智力的影响 (Schneider等, 1996)。
文化与记忆策略 复述、组织和精细加工策略对于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儿童 更适用,由于他们接受的学校教育中包含的大量机械记忆 和序列学习的内容 对于不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非工业化国家的儿童,其主要 的记忆任务可能是回忆在自然情景中的物体的位置或记忆 寓言和故事中所表达的教导意义。 如在记忆自然情景中物体的位置时,澳大利亚土著儿童的 成绩好于英裔澳大利亚儿童(Kearins, 1981);在回忆口头 转述的故事时,非洲儿童的成绩好于美国儿童(Dube, 1982)。 在序列学习任务中,西方儿童更依赖学校中习得的策略, 成绩也好于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非工业化国家的儿童 (Rogoff & Waddell, 1982)。
主要内容
影响儿童信息加工的基本能力的发展 “硬件”:记忆的容量和信息加工的速度 “软件”:策略的使用和对思维的了解
分析认知发展的几个方面 注意 记忆 问题解决 数学能力
记忆广度和加工速度的提高
记忆广度 短时记忆广度随年龄而 增长 理解广度(Cowan等, 1999):没有对信息进行 智力加工而立即注意到 的项目的数量;随年龄 增长而增长
总结:促进学习和记忆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 工作记忆容量 记忆策略 元记忆 知识库
事件记忆和自传式记忆的发展
事件记忆的发生 延迟模仿是事件记忆出现的第一个 标志。大多数9个月的婴儿在24小时 之后仍能回忆和模仿成人的新奇动 作;不到2岁的婴儿能够重现他们8 个月之前所观察到的动作(Bauer, 1997)。 婴儿期记忆缺失:大多数成人对于 他们3岁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一点都回 忆不起来;即使能够回忆,大部分 也是虚构的。 Usher等(1993):向大学生询问早年 的生活经历(如弟弟妹妹的出生、住 院、搬家、家庭成员过世);回答问 题的百分比随着经历事件时年龄的 增长而显著提高;有意义回忆发生 的最早年龄是在2岁时弟弟或妹妹的 出生和住在医院里。
抑制能力的成熟影响认知发展
儿童对自己偏好的或已经建立起来的反应的抑制能力 随年龄而发展,这对认知发展起重要作用(Dempster, 1993)。如婴幼儿在“A非B”任务中的表现 额叶的成熟在抑制能力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 “无效抑制”模型:把与任务无关的信息排除在工作 记忆之外的能力存在年龄差异。年幼儿童难以排除环 境中与任务无关的信息,且无法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思 维活动。大量的无关信息会降低工作记忆的效率,阻 碍其它认知策略的成功执行(Bjorklund等, 1990)。
注意的发展
注意的保持性 幼儿不能长时间的把注意集中到一个活动上,即使是自己 喜欢的事情。年幼儿童的注意容易受到干扰,且很难抑制 与任务无关的思维活动(Dempster, 1993)。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在良好的教育环境 下,小班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中班幼儿能够集中 注意10分钟,大班幼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和自觉性增强, 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15分钟左右。 学龄期和青少年期,儿童保持注意的能力逐渐提高,原因 之一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如网状结构直到青春期才完 全髓鞘化。
元记忆:关于记忆和记忆过程的知识 学前儿童能够意识到记忆较多的项目比记忆较少的项目要困难, 而且学习时间越长,保留的内容可能越多。 学前儿童也会高估自己的记忆能力,认为在短期内能回忆的东西 (如电话号码),经过很长时间后也能回忆起来。 4~12岁之间,元记忆知识逐渐增长。 5岁儿童知道电话号码之类的信息如果不写下来,很快会遗忘。 7~9岁儿童能够认识到复述和分类策略比仅仅观察更有效。 11岁儿童知道组织化策略比复述策略更有效(Justice等, 1997)。 研究表明10岁或更大的儿童的元记忆和记忆之间存在高度相关 (Schneider & Pressley,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