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概述

[摘要]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将学习分成八类,将学习结果归为五类,并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八阶段理论,本文通过对其理论的分析,发现这一理论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教学实践意义重大。

[关键词]信息加工理论加涅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的机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认为学习是由习得和使用信息构成的。该理论往往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以及工作模式来解释人脑加工信息的过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信息加工和记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这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让一度被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排除在主流心理学研究之外的记忆、信息加工等课题重新被人们所接受,并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帮助下得到发展。目前,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包括三大类:侧重于数理统计分析的信息论;侧重于计算机模拟的信息加工理论;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而研究者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人类记忆系统的性质;记忆系统中知识表征和贮存的方式。

一、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加涅作为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被公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与认知主义心理学派的折中主义者,他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吸取、融合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及人本主义、格式塔学派的相关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理论。加涅的学习理论主要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模式来解释学习活动,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过程,学习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理论的一大特点是注重实际应用,很好地将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

1.学习层次理论

加涅将学习由简单到复杂分成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连锁、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加涅的这一学习层次理论认为学习新的知识技能都是建立在原有的、已习得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原有知识能力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各种知识能力累积的过程。

2.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将学习结果归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由于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加涅对学习结果的五种分类即教学目标的分类,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是其教学设计观的重要部分,是教学设计

的出发点。

3.学习过程

加涅认为,学习的典型模式是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见图1),外界环境中的刺激通过感受器转变为神经信息到达感觉记录器,进入感觉记录器的信息通过复述、精细加工,部分被感觉登记了的信息进入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里的信息经过编码,信息以编码形式贮存在长时记忆里,当信息需要使用时,通过检索,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信息被提取后,有的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有的又回到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对提取出的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合适的则通向反应发生器,反之,回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再次提取。除此以外,该模型还有两个部分,即执行控制和预期,这两个部分影响着信息加工的整个过程,是信息加工模式中的重要结构,其中执行控制(认知策略)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预期(动机)起着学习定向作用。

从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出,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加涅将学习的过程分为8个阶段(见图2),各阶段设有相对应的教学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内部加工,这种加工是在外部教学指导下的学生内部加工过程。因此,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种外部事件,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来影响学习的内部过程。

加涅依据其学习理论提出了教学设计的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9个部分: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示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引行为、提供反馈、评定行为、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

二、启示

加涅的学习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关于学习的观点以及教学设计的模型对于如何安排教学,意义深远。其理论揭示了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对课堂教学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加涅的学习理论注重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始终将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配合相应的教学事件,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并做出反馈。可见,加涅所提倡的是一种“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50-251.317.

[2]郭斯萍.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J].江西教育.

[3]陆静.加涅的学习理论及其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启示[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2006,21(3):13-17.

[4]邢茜.信息加工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0,16(3):127-130.

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建构生物教学过程的探讨

摘要介绍了信息加工理论,并结合生物教学案例,将其运用于生物教学过程中,设计出生物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从中揭示了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内部过程,让教师明确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生物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科学方法,从而优化生物教学过程。关键词信息加工生物教学过程记忆学习

信息加工理论原本是心理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许多思维过程,使得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不再那么神秘。将信息加工理论运用于生物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教师探究学生学习生物的内部过程,也有助于教师优化生物教学过程。

1 信息加工的基本理论

1.1信息加工学习论

信息加工学习论简称信息加工,是为解释人类在环境中,如何经由感官觉察、注意、辩识、转换、记忆等内在心理活动,以吸收并运用知识的历程。信息加工由四股力量合流产生,即: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电脑发明与应用形成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语言心理学发展充实的认知心理学。

1.2信息加工模式

在阿特金森一希弗林模式(图1)中,将信息加工分成3个彼此分离但又前后交流的阶段来解释。3个阶段代表3种不同形式与性质的记忆。

感官收录(简称SR)指个体凭视、听、嗅、味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外界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在3 s以内)记忆。

短期记忆(简称STM)指感官收录后再经注意而在时间上延续到20 s以内的记忆。通过复述信息,可以防止短期记忆中的记忆痕迹的消退,以便使信息能够按照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保持下来。

长期记忆(简称LTM)指保持信息长期不忘的永久记忆。

2 信息加工理论与生物学教学

运用信息加工理论构建生物教学过程,应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生物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科学方法,促进他们身心及个性全面发展。

2.1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图2)

2.2实施说明

下面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为例,对该教学程序的实施进行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