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合集下载

地方债、政府投资与地方财政空间

 地方债、政府投资与地方财政空间

地方债、政府投资与地方财政空间作者:何代欣刘诗阳滕可心来源:《产业经济评论》2023年第05期摘要: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发展是地方财政平稳运行的关键,财政空间如何变化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的重要依据。

本文采用中国2014-2020 年地级市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财政收支、政府投资等数据,构建含有政府投资、名义利率和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财政反应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债对地方财政空间的影响以及地区异质性表现,并探索了其背后的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地方债规模膨胀会压缩地方财政空间。

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地方基础财政盈余率会减少17.14%。

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影响在土地出让依存度较高、政府固定资产完成额较大的区域表现更为突出。

机制分析发现,地方债可以通过政府投资对地方财政空间产生影响。

本文的结论可能对于理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行为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未来应推动政府公共投资和债务融资方式相分离,提高债务资金的绩效管理和使用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地方债;财政空间;政府投资一、引言地方政府债务是财政政策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发力点和着力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发展是地方财政平稳运行的关键。

自1994 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变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高企,是中国防范化解重大债务风险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宏观层面看,根据财政部每月发布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截至2022 年12 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5.06 万亿元。

按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26.70 万亿元和121 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全国显性政府债务负担率接近50%。

对于隐性债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别报告显示(图1),中国2020 年广义政府债务规模达93.17 万亿元,广义政府杠杆率91.7%。

按此口径计算,中国隐性债务规模为46.62 万亿元,占广义政府债务规模的46.85%。

汪德华和刘立品(2019)重新甄别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核算行业范围,认为2018 年底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在21.39-45.14 万亿元之间。

我国地方政府表外负债的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表外负债的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表外负债的相关问题研究作者:陈红黎锐来源:《商业会计》2015年第13期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加大,再加上西方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我国政府对债务也越来越重视。

表外负债作为地方政府债务中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对于地方债务信息的披露和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鉴于此,本文将基于表外负债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地方政府提出改革意见,以提高地方政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决策有用程度。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 ;表外负债会计信息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日新月异,其间由地方建设的剧增带来的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也大幅度增长,造成了大量的地方政府债务。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财政做到收支平衡,另外,除了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几个地区外,其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政府债券。

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出现行政经费亏空的状况,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不得对外提供担保。

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没有遵循国家制定的再担保和政府贷款的禁令,规避法律约束的后果是形成了大量的地方政府债务,其中还有较大比例的隐性债务。

一般认为,规模适中的地方政府债务,可以提高当地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但是如果规模过大,就会影响其履行行政职能,同时带来财政风险,进而影响国家的财政状况。

2013年12月30日,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78 908.66亿元,比2010年末的数字增长了40%,其中14.9%是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总额,24.25%是政府可能要承担救助责任的债务总额,表外负债占总地方政府债务的比例为39.15%。

这一结果的公布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于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讨论,更有学者提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与房地产泡沫将成为引发我国经济危机的主要推手。

债务置换进度(3篇)

债务置换进度(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其中隐性债务问题尤为突出。

为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高财政可持续性,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债务置换成为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债务置换的背景、政策、进度及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债务置换的背景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逐年攀升。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已超过30万亿元。

其中,隐性债务规模较大,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2. 隐性债务风险凸显隐性债务通常指地方政府通过不规范融资渠道筹集的资金,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城投债等。

这些债务往往缺乏透明度,风险较高,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3. 化解债务风险,提高财政可持续性为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高财政可持续性,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债务置换成为重要手段。

三、债务置换政策1. 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支持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我国政府多次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如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65万亿元;2021年,增加限额3.5万亿元。

2. 推进债务置换工作为推进债务置换工作,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鼓励地方政府发行置换债券、专项债券等,以降低债务成本,优化债务结构。

3. 加强债务监管为加强债务监管,我国政府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风险等级等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债务置换工作顺利进行。

四、债务置换进度1. 债务置换规模不断扩大自2018年债务置换工作启动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规模逐年扩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规模累计超过10万亿元。

2. 债务置换进度加快近年来,我国债务置换进度明显加快。

如2020年,债务置换规模达到3.65万亿元;2021年,债务置换规模达到3.5万亿元。

3. 隐性债务风险逐步化解随着债务置换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隐性债务风险逐步化解。

新鲜出炉▏2024年1-7月全国财政收支和债务数据发布——情况不容乐观

新鲜出炉▏2024年1-7月全国财政收支和债务数据发布——情况不容乐观

新鲜出炉▏2024年1-7月全国财政收支和债务数据发布——情况不容乐观近日,财政部发布了2024年1-7月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和地方政府负债情况,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财政收支不平衡倒挂情况还是比较突出。

一、1-7月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亿元,同比下降2.6%。

分中央和地方看,1-7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745亿元,同比下降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5918亿元,同比增长0.6%。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亿元,同比增长2.5%。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1444亿元,同比增长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019亿元,同比增长1.5%。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295亿元,同比下降18.5%。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86亿元,同比增长7.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0909亿元,同比下降20.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7763亿元,同比下降22.3%。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1228亿元,同比下降16.1%。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1282亿元,同比增长43%;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946亿元,同比下降17.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5098亿元,同比下降8.9%。

二、1-7月地方政府债券发现情况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145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710亿元、专项债券17749亿元。

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20577亿元,其中一般债券8899亿元、专项债券11678亿元。

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4203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2609亿元、专项债券29427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2.3年,其中一般债券8.2年,专项债券14.0年。

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2.42%,其中一般债券2.38%,专项债券2.44%。

三、1-7月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情况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21400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18314亿元、安排财政资金等偿还本金308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7760亿元。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1.06.30•【文号】•【施行日期】2011.06.30•【效力等级】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国务院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国务院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会议结合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对《2010年中央决算(草案)》和中央决算报告进行了审查。

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审查结果的报告》,决定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

会议要求,要切实改进预算编制管理,规范预算执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11年6月27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现在,2010年中央决算已经汇编完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2010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请予审查。

一、2010年中央决算情况2010年,各地区、各部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债务化解效果怎么写范文(3篇)

债务化解效果怎么写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逐渐凸显。

为有效防控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报告旨在对债务化解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债务化解背景1. 国家政策背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旨在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2.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根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其中,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30.4万亿元,债务率(债务余额/地区生产总值)为47.5%。

二、债务化解措施1. 加强债务限额管理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债务限额管理,确保债务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优化债务结构,降低短期债务比例,提高长期债务比例。

2. 规范债务融资行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监管,规范举债程序,禁止违规举债。

对违规举债行为,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推进债务置换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期限结构。

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降低债务风险。

4. 强化债务资金使用监管加强对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对违规使用债务资金的行为,严肃查处。

5. 推动债务重组对难以偿还的债务,积极推动债务重组,降低债务负担。

通过债务展期、债务减免等方式,减轻企业债务压力。

三、债务化解效果评估1. 债务规模控制效果通过加强债务限额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得到有效控制。

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

2. 债务结构优化效果通过推进债务置换,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截至202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中,短期债务占比为27.5%,较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王友叶摘要:随着我国地方性债务进入一个集中还款期,地方债务风险日益凸显,本文根据审计署2013年12月30日《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化解和防范债务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建议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和所属机构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按照国办发明电[2011]6号要求,审计署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第二类是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第三类是地方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综述(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类别结构情况根据《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3年12月30日公告),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78908.66亿元,大约相当于2012年GDP(519322亿元)的34.45%,大约是2012年全国财政支出(125712亿元)的1.42倍、财政收入(117210亿元)的1.53倍。

在178908.66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108859.17亿元,占60.8%;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26655.77亿元,占14.9%;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为43393.72亿元,占24.3%。

(二)各级政府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及结构截至2013年6月底,在地方政府性债务中,省、市、县、乡镇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为51939.75亿元、72902.44亿元、50419.18亿元和3647.29亿元,在全部债务中的占比分别为29.0%、40.8%、28.2%和2.0%,其中,市级债务比重最高,县级和省级在政府性债务中的占比差不多。

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省、市、县、乡镇的占比分别为16.3%、44.5%、36.4%和2.8%,其中,市级债务比重最高,其次是县级债务,省级政府债务占比远低于市级和县级。

2013年全国省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2013年全国省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全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解读观点简述:2014年1月23日起,各省市审计厅陆续公布了各自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1月27日,共30个省级行政单位和3个计划单列市公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债务规模和结构方面,国内省级行政单位债务规模、债务类型和增长速度差异较大,江苏、广东、浙江债务规模较大,甘肃、安徽等部分地区债务增长速度较快。

从债务结构来看,大部分地区债务以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主,但重庆、山西、甘肃等部分地区债务以或有债务为主;从债务层级来看,各省份中市级和县级政府是主要的举债主体,但部分西部不发达地区由于省级政府或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以省级政府债务为主,并且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县域经济强,县级政府债务占比较高。

举债主体方面,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性债务最主要的举债主体,但山西、新疆、云南等中西部地区政府机构是主要举债主体。

资金来源方面,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最主要融资方式,但部分中西部地方政府近年来BT、信托等“影子融资”快速增长,政府债务或有风险较大。

债务投向方面,大部分地区债务以市政建设领域为主,但部分基础设施落后的中西部省份债务以交通行业债务为主。

债务指标方面,各省市地方政府负债率均较低,但重庆、云南已接近国际警戒线,各省自己公布的债务率均低于100%,总债务率超过90%的有北京、重庆、贵州、云南;但是如果考虑全口径政府性债务的话,重庆、云南、湖北、吉林、甘肃等债务指标表现较弱,而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区债务指标表现较好;湖南、云南、内蒙古、陕西、河南、甘肃等中西部地区的政府性债务逾期率较高;浙江、海南、福建、重庆等地的偿债对土地依赖程度很高,偿债资金稳定性较弱。

江苏、浙江、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方政府面临的集中偿付比例较高,但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对到期债务覆盖倍数较高并可利用外部融资进行债务周转,整体上到期债务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

2013年12月30日,国家审计署率先公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然后,各省市陆续开始公布其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4年1月27日,除西藏外,全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单位和3个计划单列市均公布了其政府性债务情况。

全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解读

全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解读

全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解读来源:金融界网站2014-02-11∙分页:∙观点简述:2014年1月23日起,各省市审计厅陆续公布了各自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1月27日,共30个省级行政单位和3个计划单列市公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债务规模和结构方面,国内省级行政单位债务规模、债务类型和增长速度差异较大,江苏、广东、浙江债务规模较大,甘肃、安徽等部分地区债务增长速度较快。

从债务结构来看,大部分地区债务以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主,但重庆、山西、甘肃等部分地区债务以或有债务为主;从债务层级来看,各省份中市级和县级政府是主要的举债主体,但部分西部不发达地区由于省级政府或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以省级政府债务为主,并且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县域经济强,县级政府债务占比较高。

举债主体方面,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性债务最主要的举债主体,但山西、新疆、云南等中西部地区政府机构是主要举债主体。

资金来源方面,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最主要融资方式,但部分中西部地方政府近年来BT、信托等“影子融资”快速增长,政府债务或有风险较大。

债务投向方面,大部分地区债务以市政建设领域为主,但部分基础设施落后的中西部省份债务以交通行业债务为主。

债务指标方面,各省市地方政府负债率均较低,但重庆、云南已接近国际警戒线,各省自己公布的债务率均低于100%,总债务率超过90%的有北京、重庆、贵州、云南;但是如果考虑全口径政府性债务的话,重庆、云南、湖北、吉林、甘肃等债务指标表现较弱,而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区债务指标表现较好;湖南、云南、内蒙古、陕西、河南、甘肃等中西部地区的政府性债务逾期率较高;浙江、海南、福建、重庆等地的偿债对土地依赖程度很高,偿债资金稳定性较弱。

江苏、浙江、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方政府面临的集中偿付比例较高,但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对到期债务覆盖倍数较高并可利用外部融资进行债务周转,整体上到期债务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审计思考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审计思考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审计思考作者:蒋东燕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3期摘要:本文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原因,并提出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审计的有效策略,以供我国政府相关审计部门加以参考借鉴,提高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政府性债务;审计;举债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我国地方政府或是地方政府的构成部门,在经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担保、举借等手段为基础设施建设而形成的债务。

在《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表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存在着众多风险,因此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加强审计,开展审计工作的思考,对于促进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一、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原因分析(一)举债的必然性当前,我国的财政已经从传统的‘国家财政’变革为‘公共财政’,即人们口中常说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市场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非公共品,政府部门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品和准公共产品,站在政府履行职能的角度来讲,政府必须落实让事权和财权充分受到政治体制的制约,而各级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事权、财权不对称的现象,有的政府主张事权大财权小,有的政府主张财权大事权小,正是由于这种不对称现象产生了债务。

(二)举债的不可避免性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具有很强的不可避免性,在当前财政体制下,不是过去那种“有多少钱做多少事”——以收定支的财政模式,已经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转变为“收支互补,收支互动”的模式,当代财政秉持的理念是少花钱,多办事。

在信用经济体制下,政府依靠举债发展经济、政府、社会公众利用举债来经营生活,早已是发达国家十分广泛存在的现象,同时站在资金来源的角度来考虑,一旦税收无法满足政府的支出,融资就成了政府补充资金的必然手段,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债务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审计的作用(一)能够及时发现债务管理中的问题在开展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期间,审计部门具备基于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督权力和独立性,审计部门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开展审计期间,可以避免政府的等机构加以干涉,以保证公平、公正、客观的特点。

国家审计署摸底全国政府性债务3T等举债方式成为拉动地方债务重要推手

国家审计署摸底全国政府性债务3T等举债方式成为拉动地方债务重要推手
— 黜 躐 避 圜 隧


欠资施工 、延期付款等方式形成 的政府性债务也纳 制。政府有能力避免系统性风险 , 2 0 1 3 至2 0 1 4 年不
入 了审计范 围 。该 审计 人员 指 出 : “ 过 去这 些举 债 形 会 出现 系统 性风 险 引发经济 硬着 陆 的情 况 。 式 比较少 , 这 次把 新举 债方 式 纳入 口径 , 规模较大 ,
平台负债。 这些融资平台或 向金融部 门借款 , 或 向社 末算起 ,共有 3 . 4 9 万亿元贷款将在未来三年 内到 会发行企业债或项 目债 ,近年来平台公司通过信托 期 , 占全部平 台贷款余额的 3 7 . 5 %。 考虑到部分地方 等方式融资也屡见不鲜。由于地方政府有些举债方 政府债务资金不能产生满意的回报率,这意味着未
楼, 政府和开发商商定 2 0 年分期付款 , 每年交付一 央政府应该给地方一个债务限额,一是以省一级政 定数额租金, 2 0 年之后楼房产权归政府所有。“ 这次 府为单位限定债务存量, 二是控制增量 , 即控制每年
称 ,通过 对 8 6 9 家 融资 平 台公 司 的财 务报 告 进行 分 东 部发 达地 区值 得关 注 。” 他 指 出。
析 ,估计 2 0 1 2年融资平 台债务总额为人民币 1 9 万
亿, 其中带息债务 1 4 . 3 万亿。 野村证券指出, 其样本
中有 7 3 6家融资平台公布了 2 0 0 9 年至 2 0 1 2 年历年
麓 一 …
……一

_ ■■■■■■_
国家审计署摸底全国政府性债务 B T等举债方式成为拉动地方债务重要推手
从今年 8 月开始 ,国家审计署开始摸底全 国政 与财政收入的比率为 1 0 9 %, 仍高于许多地方政府设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调研报告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调研报告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调研报告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不断增加,给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情况,本次调研采用了审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预警。

二、调研目标1. 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结构;2. 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用途及债务偿还情况;3. 评估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的影响;4. 提出合理建议,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的合理管理。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文件材料,进行分析和比对,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和访谈,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四、调研结果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整体风险可控。

截止调研时间,地方政府债务总额达到X万亿元,但受国家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整体风险相对可控。

2.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结构性问题。

一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填补财政支出缺口,存在过度依赖的情况。

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但也需要警惕债务风险的积累。

3. 地方政府债务偿还情况较好。

截至调研时间,绝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按期偿还,并未出现严重违约情况。

但也需要重视部分地方政府还款能力较弱的问题,避免债务违约风险的逐步增加。

五、调研建议1. 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水平。

加强债务的动态监控和风险评估,规范债务发行和使用,防范债务风险的出现。

2. 加强地方政府财政自律机制。

建立健全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和债务增长速度,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和管理能力。

3.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

增加债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债务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

地方政府债务整体风险可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

2011年第35号: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2011年第35号: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2011年第35号: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时间:2011年06月27日】【来源:审计署办公厅】【字号:大中小】截至2010年底,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和3120家公立医院分别有政府性债务2634.98亿元和977.74亿元。

其中有387所高校和230家医院2010年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50%,当年借新还旧偿债额分别为542.47亿元和95.29亿元。

有95所高校和575家医院存在债务逾期现象,逾期债务分别为27.18亿元和30.42亿元。

一些地方已安排441.38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偿债。

(四)部分政府性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

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尚未支出的金额为11044.47亿元,其中:34个省级、256个市级和942个县级政府所属部分债务单位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至2010年底未支出的债务余额有1319.80亿元,占11.95%,2010年为此由财政资金支付利息67.74亿元。

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并发挥效益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举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资金投向未落实,有的项目准备不充分,还有部分因担心银根紧缩而为项目超前融资等。

(五)部分单位违规取得和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

一些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的举借、管理和使用不够规范,审计共发现违规问题金额1082.53亿元。

主要是:部分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以虚假或不合法的抵(质)押物、高估抵押物价值等方式取得债务资金;一些地方和单位将债务资金违规投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或用于修建楼堂馆所,部分单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将债务资金投向“两高一剩”(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

此外,审计还发现形成损失浪费19.94亿元;涉嫌经济违法违纪案件线索12件,正在依法查处。

(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管理不规范。

一是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

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共设立融资平台公司6576家,其中:省级165家、市级1648家、县级4763家;有3个省级、29个市级、44个县级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均达10家以上。

地方债改革_现状_问题与对策

地方债改革_现状_问题与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与完善地方税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ZDA0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财政体制视角下的房产税改革:理论与实证分析”(项目编号:12YJC790100)的阶段性成果。

同时,本文获得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ETP0993)、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2014年资助项目和中央财经大学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的资助。

[作者简介]李升(1980-),男,福建福鼎人,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

地方债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李升1王冬2(1.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北京100081;2.中国工商银行,北京100030)[摘要]“十二五”时期,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凸显我国地方债的整体改革规划,但由于地方债体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不成熟的做法,使得地方债务问题突出,成了国内学术界和实践界的讨论焦点。

从改革历程、演进变化出发,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进行测度和问题解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改革对策。

[关键词]地方债;改革;风险管理[DOI 编码]10.13962/j.cnki.37-1486/f.2016.01.011[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10(2016)01-0089-09一、地方债改革现状(一)地方债的改革历程主要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地方债改革历程进行梳理,以进一步思考和掌握当前地方债的现状。

1.地方政府发债试点改革地方政府发债试点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代理发行阶段。

代理发行机制是经国务院同意,地方债由中央代理发行,并列入地方预算管理的发行机制。

地方债券到期时,先由财政部代为还本付息,而后地方政府择机向财政部偿还相应款项。

国务院在总结1998-2008年代地方举债的经验基础上,于2009年首次批准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000亿元。

债务化解环境严峻(3篇)

债务化解环境严峻(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逐年攀升,债务风险日益凸显。

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环境严峻,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债务风险现状、原因分析、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债务风险现状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9年度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9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0.37万亿元,同比增长9.4%。

其中,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为16.95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13.42万亿元。

2. 债务结构不合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短期债务占比高。

据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地方政府短期债务占比达到48.8%,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2)隐性债务风险较大。

在地方政府债务中,隐性债务占比较高,主要包括城投债、政府购买服务、土地储备贷款等。

这些债务往往缺乏透明度,风险较大。

(3)地方政府债务与财政支出结构不匹配。

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而非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导致债务使用效率不高。

3. 债务偿还压力增大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债务偿还压力也随之增大。

一方面,债务到期规模逐年上升;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乏力,难以满足债务偿还需求。

二、原因分析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部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债务投资,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财政体制因素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导致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3. 监管政策不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政策尚不完善,部分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违规使用债务资金等问题时有发生。

4. 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风险及对策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风险及对策分析

济师,2013(10).[2]束华琴.坚持支农支小的服务理念不变[J].时代经贸,2013(10).[3]胡东生.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三明市为例[J].福建金融,2012(06).[4]胡宗义.当前银行业机构“支农支小”工作存在的问题[J].今日财富,2009(10).作者简介:洪传尧(1977-),男,海南海口人,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从事货币政策、再贷款管理等业务。

李万业(1980-),男,海南海口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上接第78页)摘要: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风险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政府债务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式及特点2013年12月审计署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0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占10.89万亿元,各级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分别为2.67万亿元和4.34万亿元。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涉及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债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1.1省本级政府及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债务量较大且集中。

省本级的债务涉及的主要部门为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行业和部门,如2012年末S 省省本级的交通运输部门政府三类债务总额达2132.71亿元,占该省全省政府债务总额的近一半。

银行贷款为债务资金的主要来源,且单笔债务的金额较大,2009年该省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向国家开发银行单笔贷款最大金额达到90.4亿元。

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基础设施要求的不断提高。

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本级主动承债成分较大,为了保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如广州市财政局局长袁锦霞介绍截至2012年末,广州市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1738.37亿元,债务率为99.52%,债务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建设。

审计署公布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审计署公布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3年12月30日公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3〕20号)要求,在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审计署于2013年8月至9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391个市(地、州、盟、区)、2778个县(市、区、旗)、33091个乡(镇、苏木)(以下分别简称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

审计内容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以及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债务(以下简称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以下简称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1。

此次共审计62215个政府部门和机构、7170个融资平台公司、68621个1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是指需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属政府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是指由政府提供担保,当某个被担保人无力偿还时,政府需承担连带责任的债务;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是指政府不负有法律偿还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可能需给予一定救助的债务。

后两类债务均应由债务人以自身收入偿还,正常情况下无需政府承担偿债责任,属政府或有债务。

以上三类债务不能简单相加。

经费补助事业单位、2235个公用事业单位和14219个其他单位,涉及730065个项目、2454635笔债务。

对每笔债务,审计人员都依法进行了核实和取证,审计结果分别征求了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意见。

审计结果表明,政府性债务是经过多年形成的,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和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关系看,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部署,国务院决定,由审计署统一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6号)的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财政、发展改革、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和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审计署于2011年3月至5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4.13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及所属市(地、州、盟、区)、县(市、区、旗)三级地方政府(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的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云南省盈江县因地震未进行审计)。

此次审计的范围是:所有涉及债务的25590个政府部门和机构、6576个融资平台公司、42603个经费补助事业单位、2420个公用事业单位、9038个其他单位、373805个项目,共1873683笔债务。

审计的重点内容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同时对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也进行了审计。

为确保审计数据和情况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对每一笔债务,审计人员都依法进行了核实和取证,审计结果分别征求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意见。

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一、地方政府性债务基本情况(一)债务规模。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亿元,占15.58%(见图1)。

在2010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有51.15%共计54816.11亿元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和用于续建2008年以前开工项目的,其中: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31989.04亿元,占29.85%;用于续建以前年度开工项目和偿还以前年度债务本息22827.07亿元,占21.30%。

(二)债务产生发展情况。

我国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最早发生在1979年,有8个县区当年举借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此后,各地开始陆续举债,其中:省级政府(含计划单列市,下同)举借负有偿还责任或担保责任的债务的起始年集中在1981年至1985年,这一期间有28个省级政府开始举债;市级和县级政府举借债务的起始年集中在1986年至1996年,这一期间共有293个市级和2054个县级政府开始举借债务。

至1996年底,全国所有省级政府、392个市级政府中的353个(占90.05%)和2779个县级政府中的2405个(占86.54%)都举借了债务。

至2010年底,全国只有54个县级政府没有举借政府性债务。

全国各地区政府性债务发生的起始年详见表1。

表1 全国各地区政府性债务发生起始年情况表(三)债务规模分年度变化情况。

1997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增长。

1998年和2009年债务余额分别比上年增长48.20%和61.92%。

2010年的债务余额比上年增长18.86%,但增速下降43.06个百分点(详见图2)。

(注:上图2002年增长率为1998年至2002年年均增长率,2007年增长率为2002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率)(四)债务余额结构情况。

一是从政府层级看,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为32111.94亿元、46632.06亿元和28430.91亿元,分别占29.96%、43.51%和26.53%(详见表2和图3)。

表2 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层级分布情况表单位:亿元二是从区域分布看,截至2010年底,东部11个省(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政府性债务余额53208.39亿元,占49.65%;中部8个省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4716.35亿元,占23.06%;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性债务余额29250.17亿元,占27.29%(见图4)。

三是从举借主体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举借的分别为49710.68亿元和24975.59亿元,占比共计69.69%(详见表3和图5)。

表3 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借主体情况表单位:亿元四是从借款来源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银行贷款为84679.99亿元,占79.01%(详见表4)。

表4 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来源情况表单位:亿元五是从债务形态和资金投向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尚未支出仍以货币形态存在的有11044.47亿元,占10.31%;已支出96130.44亿元,占89.69%。

已支出的债务资金中,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土地收储整理、科教文卫及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建设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支出占86.54%(详见表5)。

表5 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已支出投向情况表单位:亿元六是从偿债年度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占24.49%和17.17%,2013年至2015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11.37%、9.28%和7.48%,2016年以后到期偿还的占30.21%(详见表6)。

表6 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未来偿债情况表单位:亿元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加上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债务率为70.45%。

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2010年的逾期债务率分别为 2.23%和1.28%。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从审计情况看,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用于弥补地方财力不足,应对危机和抗击自然灾害,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为应对危机和抗击自然灾害提供资金支持。

在应对1998年和2008年的亚洲、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通过发行国债并转贷地方政府、代地方发行政府债券;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多方筹集资金,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各级政府筹措政府性债务资金558亿元用于灾后重建,推动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实施。

(二)为推动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截至2010年底,地方各级政府投入教育、医疗、科学文化、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建设等民生方面的债务余额达13753.12亿元,投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工业等领域的债务余额达4016.0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推动了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为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打基础。

截至2010年底,地方各级政府已支出的债务余额中,用于交通运输、市政等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59466.89亿元,占61.86%;用于土地收储10208.83亿元,占10.62%。

这些债务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地方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轨道交通、道路桥梁等市政项目建设,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促进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利于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后劲。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缺乏规范。

由于现行规定未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对地方政府业已存在的举债融资行为缺乏规范,各地举债融资渠道和方式不一,且多头举债、举债程序不透明。

从审计情况看,大多数地方政府是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变相举债的,一些是由政府机构违规提供担保来获得债务资金的,有的政府部门和单位甚至直接举借债务。

此次审计发现,有7个省级、40个市级和107个县级政府及所属部门,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下发后,仍以出具承诺函、宽慰函等形式,或以财政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违规为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举借债务提供担保464.75亿元。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债务监管不到位。

除地方政府债券和各种财政转贷外,大部分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和监督,相关管理制度也不健全。

至2010年底,在36个省级政府中,有7个未出台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定,8个未明确债务归口管理部门,14个未建立政府性债务还贷准备金制度,24个未建立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

市级和县级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更为突出,一些地方长期存在债务规模底数不清、偿债责任未落实等问题。

(三)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

一是个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担较重。

2010年底,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

由于偿债能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截至2010年底,有22个市级政府和20个县级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

还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逾期债务,有4个市级政府和23个县级政府逾期债务率超过了10%。

二是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

2010年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

三是部分地区高速公路、普通高校和医院债务规模大、偿债压力较大。

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债务余额为11168.1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754.02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7809.63亿元、其他相关债务2604.46亿元,分别占6.75%、69.93%和23.32%。

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处于建设期和运营初期,其收费收入不足以偿还债务本息,主要依靠举借新债偿还,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的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借新还旧率达54.64%。

截至2010年底,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和3120家公立医院分别有政府性债务2634.98亿元和977.74亿元。

其中有387所高校和230家医院2010年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50%,当年借新还旧偿债额分别为542.47亿元和95.29亿元。

有95所高校和575家医院存在债务逾期现象,逾期债务分别为27.18亿元和30.42亿元。

一些地方已安排441.38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偿债。

(四)部分政府性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

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尚未支出的金额为11044.47亿元,其中:34个省级、256个市级和942个县级政府所属部分债务单位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至2010年底未支出的债务余额有1319.80亿元,占11.95%,2010年为此由财政资金支付利息67.74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