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特质(联系血缘宗法制等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

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特征。

1 .血缘:“家国同构”的基本依托点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出发,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出现的剩余产品逐渐掌握在一部分人手里, 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阶级对立的出现, 标志国家特征的“公共权力”逐渐独立和上移到某个或某几个统治集团, 而这几个集团既是行政组织又是通过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大家族”。

此后虽历经漫长的社会发展, 但血缘关系在政治中仍起着重要作用, 否则无法说明宗法制何以久盛不衰, 也无法理解血亲集团的统治何以朝朝代代因循不败。

同时, 家庭也是建立在血缘纽带基础上的“亲亲”组织, 可见, 血缘是家国同构关系的基本依托点, 肯定家和血缘的重要性是伦理政治的客观需要。

2 .忠孝:“家国同构”在伦理层面的结合抽掉家国同构的外壳形式, 其实质是忠孝一体, 这是儒家学说的一贯主张。

《孝经》直接移忠于孝: “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另外, 孟子将人们的社会关系概括为五伦:“圣人有忧之, 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五伦”首列父子、君臣, 包含着这样的含义: 第一, 父子关系为家庭血缘关系之首, 这是以父权制的存在为基础的;君臣关系为政治关系之道, 这是以政治等级制的存在为基础的。

第二, 封建社会家国是同构关系, 父子君臣也是一种同构关系, 孟子“父子有亲”后紧跟“君臣有义”, 正是这种同构关系的表现。

另外, 说“忠孝一体”是“家国同构”在伦理层面的结合还有其内在逻辑的合理性。

第一, 孝和忠虽然具体内涵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但都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伦理基础, 都属于礼的范畴。

而礼的本质是等级性, 这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两者在等级性上具有相通点。

第二, 两者又都属于道德范畴。

在古代社会, 道德具有统摄一切的宰制性文化权威, 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它的视野包进了政治, 即政治伦理化, 国家变成了伦理单位。

可见, 两者又具有同源性, 即忠虽然作为一种政治关系, 但它也是被包涉在伦理关系中的。

通过以上在伦理层面和逻辑合理性层面的分析可知, “家国同构”关系的实质是忠孝关系, 也即忠孝是“家国同构”在伦理层面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