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施工安全防护手册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一、背景介绍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进行的建筑施工活动。
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施工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应对高原施工中的挑战。
二、1. 健康评估和培训在进行高原施工之前,应对参与施工的工人进行健康评估。
这包括对工人的身体状况、心肺功能、耐寒能力等进行全面检查。
对于身体状况不适合在高原施工的工人,应当进行调整或者安排其他工作。
对于适合高原施工的工人,应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防止高原病高原病是高原地区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气压和氧气含量的降低而引起。
为了预防高原病的发生,施工现场应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设备,以确保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
此外,工人在高原施工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及时就医治疗。
3. 防止低温冻伤高原地区的气温较低,容易导致低温冻伤的发生。
为了预防低温冻伤,施工现场应提供充足的保暖设备,包括保暖服装、手套、帽子等。
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
此外,施工现场应设置暖气设备,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4. 防止高原缺氧高原地区氧气含量较低,容易导致缺氧。
为了预防高原缺氧,施工现场应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设备,以确保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
此外,工人在高原施工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减少体力消耗,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
5. 防止高原辐射高原地区的紫外线辐射较强,容易导致皮肤晒伤和眼睛受损。
为了预防高原辐射,施工现场应提供充足的防护设备,包括太阳镜、防晒霜、遮阳帽等。
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户外作业。
6. 防止山体滑坡和崩塌高原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崩塌。
为了预防山体滑坡和崩塌,施工现场应进行地质勘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加固山体、设置防护网等。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工作时,由于高原环境的特殊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以下是针对高原施工的预防措施的详细介绍:1. 高原环境了解与适应在进行高原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高原地区的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并进行相应的适应训练。
了解高原地区的气候、地质、地形等特点,以及高原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适应高原环境。
2. 高原病预防高原病是在高原地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缺氧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为了预防高原病的发生,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体检,确保身体状况符合高原施工的要求。
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3. 氧气供应由于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较低,施工现场通常需要提供额外的氧气供应设备。
在施工现场设置氧气供应点,保证施工人员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获取氧气,以应对缺氧的情况。
4. 安全防护设备在高原施工中,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因素,施工人员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例如,施工人员应佩戴防滑鞋、安全帽、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5. 通信设备在高原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因素,通信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之间的及时沟通和紧急救援的有效进行,施工现场应配备可靠的通信设备,例如对讲机、卫星电话等。
6. 施工车辆和机械的适应性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时,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因素,施工车辆和机械的适应性很重要。
施工车辆和机械应具备良好的抗高原缺氧、抗寒冷、抗风沙等能力,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7.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高原施工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设置合理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8. 废弃物处理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时,废弃物的处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并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一、背景介绍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进行的建筑施工工作。
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地理环境,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安全隐患和施工要求。
为了确保高原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二、气象预警在高原施工过程中,气象条件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及时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并根据气象预报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
特别是在暴雨、大风、雪灾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应暂停施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高原缺氧防护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较低,施工人员容易出现缺氧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因此,在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氧气供应装置,以确保施工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同时,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应高原环境。
四、防止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指人体在高原环境中由于缺氧等原因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为了预防高原反应,施工人员应在施工前适应高原环境,可以提前到高原地区进行适应性训练。
此外,施工现场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高原反应症状。
五、施工设备保护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温度变化较大,对施工设备的使用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施工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加装防冻设备、保温措施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施工现场安全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复杂,施工现场安全至关重要。
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评估,确保施工地基稳固、无危险隐患。
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七、物资储备由于高原地区交通不便,物资供应困难,为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顺利进行,需要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工作。
在施工前,应根据实际需求,准备足够的建筑材料、生活物资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物资短缺情况。
八、环境保护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为了保护环境,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噪音和粉尘污染、合理处理废弃物等。
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手册
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手册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手册目录一、体检二、应急及自救物资储备三、进入高原作业前的个人准备四、进入高原途中的注意事项五、到达高原后的注意事项六、高原区作业要求七、高原反应特点八、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预防与救治一、体检在选择进入高海拔地区作业的员工时,必须进行健康体检。
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癫痫、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肝、脾、肾、内分泌等疾病、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的人员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区工作。
二、应急及自救物资储备1、进入高海拔地区作业的车辆小车(五座或皮卡)必须配备5吨以上千斤顶2个、加五板(1.2-1.5米长)不少于10块、千斤顶垫木若干、铁锹(2把)、塑料编织袋50条。
大车必须配备8吨以上千斤顶2个、加五板(2.5-3米长)不少于10块、千斤顶垫木若干、铁锹(2把)、塑料编织袋(50条,并根据损耗及时补充)。
2、通讯工具两车为一作业组,配备1部卫星电话,两车配备超短波车载对讲机。
项目驻地配备1部卫星电话。
三、进入高原作业前的个人准备在进入高海拔地区作业之前,员工应进行充分的准备。
包括做好心理准备,掌握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地形和环境等信息,准备好必要的装备和药品。
四、进入高原途中的注意事项员工在进入高海拔地区的途中应注意以下事项: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饮水,避免饱食和饥饿,避免饮酒和吸烟,避免剧烈运动。
五、到达高原后的注意事项员工到达高海拔地区后应注意以下事项:适应高海拔环境,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饮水,避免饱食和饥饿,避免饮酒和吸烟。
六、高原区作业要求在高海拔地区作业时,员工应注意以下要求: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饮水,避免饱食和饥饿,避免饮酒和吸烟,避免剧烈运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
七、高原反应特点高海拔地区的员工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失眠、乏力等症状。
员工应了解高原反应的特点,及时采取措施。
八、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预防与救治员工应了解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预防和救治措施,包括适当的休息、饮食、药物治疗等。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概述: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进行的建筑施工活动。
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和环境条件,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一、气象条件预测和监测:1. 高原地区气象条件复杂多变,需要及时获取气象预报和监测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2. 建立气象监测系统,监测气温、风速、降雨等气象要素,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设备和材料选择:1. 选择适应高原环境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其能在低氧、低温等特殊条件下正常工作。
2. 对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试验,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三、施工人员培训:1. 对施工人员进行高原施工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应对高原环境的能力。
2. 强调高原施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施工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寒服、防滑鞋等。
四、施工现场管理:1. 制定详细的高原施工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和权限。
2.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
3. 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五、应急救援措施:1.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药品,如氧气瓶、急救箱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2. 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协调机制。
六、环境保护:1.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遵守当地环境保护要求。
2. 控制施工现场的噪音、振动和粉尘等污染源,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七、危险源管理:1. 对高原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加强对施工设备、电气设施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可靠。
八、施工质量控制:1. 制定高原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以上是高原施工预防措施的一些基本要点和措施,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和地区特点,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制定和实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工作时,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环境温和候条件,施工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确保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以下是针对高原施工的预防措施的详细说明。
1. 气象条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在高原地区,气候条件往往变化无常,蓦地的天气变化可能会对施工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建立气象条件监测和预警系统非常重要。
通过安装气象监测设备,及时获取气象数据,并根据气象变化情况发布预警信息,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高原病预防高原地区的海拔较高,氧气稀薄,容易导致高原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高原病,施工人员在进行高原施工前应接受相关的健康检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服用高原药物、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等。
3. 安全防护设备高原地区的施工工作可能涉及到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等危(wei)险工种,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例如,对于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网等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对于爆破作业,必须使用防爆器材和防护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4. 应急救援体系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工作时,突发意外事件的发生可能性较高,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非常重要。
施工单位应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并进行定期的急救培训,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进行有效的救援。
5. 施工工艺调整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与平原地区存在差异,施工工艺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高原地区进行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气温和湿度的影响,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可能会延长,因此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施工质量。
6. 施工人员培训高原地区的施工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干胜任工作。
因此,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包括高原环境的认识、高原病的预防、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7. 环境保护措施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工作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引言概述: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进行建筑、工程或其他施工活动。
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和风险。
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高原施工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人的安全。
一、气象条件的分析和应对措施1.1 熟悉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高原地区气温低、气压低、氧气稀薄等特点,需要施工人员了解并适应这些条件。
1.2 预测天气变化:在高原地区,天气变化较为剧烈,突然的气温下降、风暴等都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
施工前需预测天气变化,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1.3 采取防寒保暖措施:高原地区气温低,施工人员需穿戴保暖服装,同时提供加热设备,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
二、地质条件的分析和应对措施2.1 地质勘察: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结构和地质灾害的情况,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2 预防地质灾害:高原地区常常发生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地震等。
施工前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加固山体、设置地震防护设备等。
2.3 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例如,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可以采用爆破法进行拆除工作,以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三、人员安全的保障措施3.1 培训和教育:施工人员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前,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了解高原施工的特殊要求和安全知识。
3.2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施工现场应提供安全帽、防滑鞋、防护眼镜等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3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时,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进行救援和处理。
四、设备和机械的适应性措施4.1 设备的选用: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时,需要选择适应高原环境的设备和机械,如高原型燃气发电机组、高原型起重机等。
4.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高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设备容易受到气候影响而出现故障。
高海拔施工作业注意事项
高海拔施工作业注意事项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高海拔施工作业的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顺利完成工作。
高海拔施工作业具有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身体状况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工作前,必须进行身体状况评估。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心肺功能: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可能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压力。
有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员要慎重考虑参与高海拔施工作业。
- 高原反应:高海拔地区容易引发高原反应,如头痛、呕吐、心慌、失眠等。
作业人员应提前做好适应性训练,以减轻可能的不适。
装备与工具在高海拔地区作业时,需要特别关注以下装备与工具的使用:- 防护装备:穿戴适当的防寒、防风、防滑和防高辐射装备,以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和极端温度的影响。
- 通讯设备:确保与基地和其他作业人员之间有可靠的通讯方式,以便及时报告和接收指令。
- 高原病急救设备:携带必要的高原病急救设备,如氧气瓶和急救药品,以应对紧急情况。
工作安全在高海拔地区作业时,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团队合作:确保作业人员之间相互配合,互相照应,避免单独行动,减少事故风险。
- 监测气象条件:天气在高海拔地区变化多端,随时监测气象条件,注意雷暴、大风和降雪等气象现象,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 作业时间安排:避免在恶劣或极端气候条件下作业,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工作。
- 紧急撤离计划:事先制定紧急撤离计划,并告知所有作业人员。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及时采取撤离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总结高海拔施工作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特别关注身体状况、装备与工具使用和工作安全等方面。
通过遵守相关规定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可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一、背景介绍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进行的建筑施工工作。
高原地区的气候、地形和环境条件与平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保障施工安全和工作效率。
二、气象条件预测在高原地区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气象条件预测。
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较为剧烈,预测气象条件可以帮助施工方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施工。
预测气象条件可以通过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气象预报软件等途径获取。
三、人员培训与健康管理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较低,气象条件复杂,施工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了解高原地区的特殊情况和应对措施。
培训内容包括高原反应的症状、应急处理方法、高原气象的认识等。
同时,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高原施工的要求。
四、供氧设备准备由于高原地区氧气含量较低,施工人员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因此需要准备供氧设备。
供氧设备可以是便携式的氧气瓶,也可以是氧气供应车辆。
供氧设备的准备数量应根据施工人员的人数和施工区域的面积来确定。
五、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 安全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的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标志内容包括高原施工注意事项、危险区域警示等。
2. 安全防护设施: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围栏、警示线、安全网等,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3. 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施工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六、施工材料的选择与储存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时,需要选择适合高原气候环境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抗寒、耐高原气候变化的能力。
同时,施工材料的储存也需要注意防潮、防晒等措施,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七、施工工期安排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施工工期的安排需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标题:高原施工预防措施引言概述:高原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由于高原环境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原施工中的预防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气象条件预防措施:1.1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如大雪、暴雨等。
1.2 定期监测气象变化:及时了解高原气象条件的变化,做好应对措施。
1.3 配备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施工人员在极端气象条件下的安全。
二、高原缺氧预防措施:2.1 定期进行体能训练:提高施工人员的身体素质,增强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能力。
2.2 使用氧气设备:在高原施工现场设置氧气设备,保障施工人员的呼吸顺畅。
2.3 避免过度劳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苦导致缺氧症状加重。
三、地质灾害预防措施:3.1 进行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避免发生地质灾害。
3.2 加强监测预警:设置地质监测设备,及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提前预警。
3.3 设置防护措施: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设置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安全设施预防措施:4.1 安全帽、安全带使用:强制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提高安全意识。
4.2 设置警示标识: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4.3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组织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环境保护预防措施:5.1 合理利用资源:在高原施工中,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2 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减少对高原环境的污染。
5.3 生态恢复工作: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工作,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结论:高原施工的预防措施是保障工程安全和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惟独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才干确保高原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保护好高原环境的生态平衡。
希翼各相关单位在高原施工中能够严格执行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引言概述: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进行的建造施工活动。
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环境温和候条件,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原施工的预防措施。
一、氧气供应1.1 高原地区氧气含量较低,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氧气供应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为工人提供充足的氧气,以防止缺氧导致的身体不适和意外事故。
1.2 施工现场应设立氧气供应站,供工人在需要时随时获取氧气。
供应站应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检查氧气供应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及时维修和更换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1.3 工人在高原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对于有慢性疾病的工人,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以减少高原环境对其身体的影响。
二、防寒保暖2.1 高原地区气温低,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防寒保暖装备,包括保暖服、手套、帽子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防止工人在寒冷环境下受到低温的侵害。
2.2 施工现场应设立歇息区域,供工人在工作间隙歇息。
歇息区域应配备取暖设备,以提供温暖的环境给工人歇息和恢复体力。
2.3 工人在高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体温调节。
避免长期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及时调整穿着,保持身体温暖。
三、防晒措施3.1 高原地区紫外线辐射强烈,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防晒用品,包括防晒霜、太阳镜、帽子等。
这些用品可以有效地防止工人在高原环境下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3.2 施工现场应设立遮阳棚或者搭建遮阳设施,以提供阴凉的工作环境给工人。
遮阳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遮阳效果,避免工人长期暴露在阳光下。
3.3 工人在高原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涂抹防晒霜,避免暴晒导致皮肤烧伤。
同时,应避免在中午时段进行户外作业,以减少紫外线的暴露。
四、防滑措施4.1 高原地区的道路和施工场地容易浮现结冰和积雪,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滑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例如,在施工道路上铺设防滑材料,增加磨擦力,减少滑倒的风险。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引言概述: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
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环境和气候条件,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于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原施工的预防措施,以帮助施工方更好地应对高原环境下的挑战。
一、环境适应性措施1.1 气候条件分析:在高原施工前,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气温、气压、降雨量等因素的测量和记录,以便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提供准确的依据。
1.2 高原气候适应训练:施工人员在进入高原地区之前,需要接受一定的高原气候适应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氧气供应、高原反应的处理方法等,以提高施工人员在高原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1.3 防护设施准备:根据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准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保暖衣物、防寒药品等。
确保施工人员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能够保持身体健康。
二、安全防范措施2.1 安全培训:在高原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包括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等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操作指南,以及应急救援措施等。
2.2 安全设备配备:根据高原施工的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如安全帽、安全绳、防滑鞋等,确保施工人员在高空、陡坡等危险环境下的安全。
2.3 安全监测与预警:在高原施工过程中,安装必要的监测设备,及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
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进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物资保障措施3.1 高原物资采购:在高原施工前,对所需物资进行充分的调查和采购。
由于高原地区交通不便,物资的运输需要提前安排,确保施工过程中物资的及时供应。
3.2 物资质量检验:对于高原施工所使用的物资,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特别是对于具有防护功能的物资,如安全绳、护栏等,要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3.3 物资储备和维护:在高原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储备物资,并进行定期维护。
如对于防护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在高原地区进行施工工作时,由于高原气候特殊和地理环境复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确保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原施工预防措施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高原气候特点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包括气温低、气压低、氧气稀薄等。
这些特点对施工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气温低:在高原地区,气温较低,尤其是夜间温度更是骤降。
施工人员需要做好保暖工作,穿戴保暖服装,携带保暖用品,以防止低温对身体造成伤害。
2. 气压低: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施工人员在高原地区工作时,需要适应高原环境,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以免引起高原反应。
3. 氧气稀薄:高原地区氧气含量较低,容易引起缺氧症状。
施工人员在高原地区工作时,需要加强体力训练,增强体质,以提高身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
二、为了确保高原地区施工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健康检查:施工人员在进入高原地区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适应高原环境。
2. 适应训练:在进入高原地区之前,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一定的适应训练,包括体力训练和高原环境适应训练,以提高身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
3. 防寒保暖:在高原地区施工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穿戴保暖服装,携带保暖用品,以防止低温对身体造成伤害。
4. 防晒措施:在高原地区,紫外线辐射强烈,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防晒工作,涂抹防晒霜,佩戴帽子和太阳镜,以防止日晒对皮肤的伤害。
5. 防缺氧:高原地区氧气含量较低,容易引起缺氧症状。
施工人员在高原地区工作时,需要加强体力训练,增强体质,以提高身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
6. 安全设施:在高原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应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以应对突发状况。
7.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在高原地区施工时,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气温较低的时段进行工作,以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一、背景介绍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进行的建筑施工工作。
由于高原地区的气候、地形和环境等因素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人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二、气象预警在高原地区,天气变化较为剧烈,气象条件对施工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及时获取气象预警信息,并根据预警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当气温骤降或出现暴雨、暴风等恶劣天气时,应暂停施工并撤离施工现场,确保工人的安全。
三、人员培训高原施工需要特殊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工人进行专门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高原环境的特点、高原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急救知识等。
通过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高原病防护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较低,容易引发高原病。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高原病防护措施。
首先,要提前进行体检,确保工人身体状况良好。
其次,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要加强营养补给,增强身体抵抗力。
此外,还可以使用高原药物进行预防,如红景天等。
五、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以保证工人的安全。
首先,要设置围栏和警示标识,标明危险区域和禁止通行区域。
其次,要配备安全帽、安全绳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人的头部和身体安全。
此外,还要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六、施工车辆管理在高原施工中,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要对驾驶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培训,确保其具备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其次,要定期检查施工车辆的技术状况,保证其正常运行。
同时,要制定严格的交通管理规定,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七、应急预案高原施工中,突发情况的发生难以预测,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急处理流程、紧急疏散路线等内容。
同时,还要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工人的应急能力和反应速度。
八、环保措施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一、背景介绍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进行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施工的活动。
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独特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二、气象条件预测与监测1. 气象条件预测:在高原施工前,应及时获取当地的气象预报信息,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这有助于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施工活动。
2. 气象条件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气温、气压、风力等气象参数的变化。
可以利用气象站、气象探测器等设备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三、人员培训与健康管理1. 人员培训:施工人员需要接受高原施工的相关培训,了解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和环境条件,学习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措施。
培训内容包括高原反应的症状、预防措施、急救方法等。
2. 健康管理:在高原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健康管理。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关注人员的体温、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同时,提供充足的饮水、饮食和休息条件,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
四、设备检修与维护1. 设备检修:在高原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所需的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
检查设备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润滑部位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2. 设备维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
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 施工现场布置:在高原施工现场,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布置施工区域和安全通道。
设置警示标志、安全围栏等设施,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 施工现场巡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3. 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应佩戴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对特殊工种的人员,如高空作业人员、电焊工等,应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
六、应急预案与救援措施1. 应急预案制定:在高原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引言概述: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进行的建筑工程施工。
由于高原环境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高原施工的预防措施,包括选址和勘测、人员培训、气象监测、设备调试和应急预案。
一、选址和勘测1.1 环境评估:在选择高原施工地点时,需要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包括气候、地质、水文等方面的调查,以了解施工环境的特点和潜在的风险。
1.2 地质勘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地质构造、地层稳定性等方面的调查,以确定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1.3 水文勘察:进行水文勘察,了解施工地点的水文条件,包括降水情况、水文地质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和防水措施的有效性。
二、人员培训2.1 高原适应性培训:对参与高原施工的人员进行高原适应性培训,包括高原环境的特点、高原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人员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
2.2 安全培训:对参与高原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施工安全规范、紧急救援措施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3 技术培训:对参与高原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包括高原施工技术、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施工效率。
三、气象监测3.1 气象观测站:在高原施工地点设置气象观测站,定期进行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天气预报的发布,以提前做好施工计划和应对突发天气变化。
3.2 风速监测:设置风速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施工地点的风速情况,当风速超过安全限值时,及时采取措施停工或采取防护措施。
3.3 温度监测:设置温度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施工地点的温度情况,当温度过低或过高时,采取相应的保温或降温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四、设备调试4.1 设备适应性测试:在高原施工前,对施工设备进行适应性测试,包括高原环境下的工作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设备在高原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一、背景介绍高原施工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进行的建造施工工作。
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环境温和候条件,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安全风险和健康问题。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二、高原施工预防措施1. 健康检查在高原施工前,所有参预施工的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身体状况、心肺功能、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惟独通过健康检查的人员才干参预高原施工工作。
2. 高原适应训练在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接受高原适应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高原气候和环境的适应、高原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等。
通过训练,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原环境,减少高原病的发生。
3. 高原装备准备在高原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配备适合高原环境的装备。
包括防寒衣物、防滑鞋、防风眼镜、防晒霜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氧气瓶和急救箱等应急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4. 高原施工计划在高原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时间、施工人员配备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考虑天气变化和高原病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5. 高原施工现场管理在高原施工现场,需要加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状况,确保施工质量。
6. 高原施工人员轮换由于高原施工环境的特殊性,施工人员需要定期轮换。
普通来说,每一个人在高原施工的时间不宜超过一定的限制,以免长期暴露在高原环境中导致健康问题。
7. 高原施工应急预案在高原施工中,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预案中应包括突发天气变化、高原病发生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同时,还需要明确应急通讯渠道和救援机构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8. 高原施工培训和宣传在高原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培训内容包括高原施工的注意事项、高原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等。
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高海拔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高海拔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概述高海拔作业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进行的工作活动。
由于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和环境都与低海拔地区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高海拔作业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人员培训在高海拔作业之前,必须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 高海拔环境的特点和影响- 对高海拔作业的适应性评估和身体状况检查- 高海拔作业中常见的风险和危险因素- 高海拔作业的安全操作指南和应急预案氧气供应由于高海拔地区氧气含量较低,我们需要保证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为此,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提供氧气罐或集中供氧系统,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随时获取氧气- 在工作现场设置氧气浓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氧气浓度是否符合安全标准防寒保暖高海拔地区气温低,寒冷天气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我们应采取以下防寒保暖措施:- 提供保暖衣物和防寒装备,如羽绒服、手套和帽子等- 设置临时休息区域,提供供暖设备或帐篷,供工作人员在需要时取暖和休息防晒和防护高海拔地区的紫外线辐射比较强烈,容易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因此,我们应采取以下防晒和防护措施:- 提供防晒霜、太阳镜和帽子等防护用品,确保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地防止紫外线伤害- 定期检查工作人员的皮肤和眼部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紧急治疗和保健建议紧急救援和应急预案高海拔地区的救援和紧急医疗服务可能有限,因此我们需要制定适当的紧急救援和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这包括:- 建立紧急联系方式,并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了解这些联系方式- 提供急救培训和装备,确保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计划和紧急撤离方式总结高海拔作业的安全防护非常重要,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工作环境中能够安全、健康地工作。
通过人员培训、氧气供应、防寒保暖、防晒防护和紧急救援等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高海拔作业带来的风险和危险因素。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原施工预防措施一、风险预测与防范1、由于本工程的特殊地理位臵和环境,高海拔、高寒、高温差是施工的一大难题。
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的作业工人会有较大的高原反应,这是风险之一。
针对此风险,我们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选用有高原施工经验的作业人员;(2)进场前进行高原施工知识教育,使其掌握高原施工应着重注意的事项;(3)现场常备常用的治疗药品和器具(如氧气包等);(4)现场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出现险情时立即启动救援预案。
2、高海拔作业,造成人员、设备的降效预防措施:从进场就着手考虑,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备,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3、随时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进场后对施工沿线进行全面监测,标识出重点监测区段,发生险情,及时调整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二、事故应急预案(一)、应急准备1、组织机构及职责(1)依据现场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应急救援小组,并公示其联系电话。
(2)事故应急处臵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
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
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
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等。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二)、应急响应1、一旦发生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及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由安全员及施工现场人员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其他义务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地区施工安全防护手册一、高原地区主要有害因素高原地区地理特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对机体功能影响很大,如不注意加以防范,往往会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
高原环境性低氧、强紫外线辐射、干燥是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
(一)低氧:低氧是高原损害的根本原因,海拔增高、大气压降低,空气逐渐变的越来越稀薄,氧气的浓度也就相应减少,海拔3000米氧含量为平原的69%,海拔4000米为52%。
人体氧气供给不足而产生低氧血症,出现一系列因环境性缺氧引起的不适症状: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失眠等,称之谓“高原反应”,反应的程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少数反应较重,甚至发生高原肺水肿、高山昏迷、高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等而危及生命。
长期在低氧环境下工作、生活,可能会造成组织器官功能变化,罹患高原性心脏病、高原血压异常、高原红细胞增多病、指甲凹陷症等高原特发性疾病。
(二)强辐射:高原地区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干燥少云、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加,紫外线辐射强度大,特别是对人体损害较大的中波紫外线,在海拔4000米高度,300纳米紫外线是平原地区2.5倍,人体接受辐射量强度更明显,致使暴露部位粘膜、皮肤遭受损伤,发生日光性皮炎、眼球结膜炎等。
(三)干燥:高原大气水分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在海拔3000米高度大气的水分只相当于平原地区的34%,海拔6000米仅为平原的5%。
机体水分含量减少与海拔高度呈正比,干燥、缺氧等使皮肤水分散失,致使呼吸道粘膜和全身皮肤干燥,易促发咽炎、鼻炎、干咳和手足皲裂等。
二、进驻高原的准备(一)学习高原防护知识熟习进驻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特点,了解对身体引起危害的因素,掌握自我防护、自我保健和自我监测的常识。
(二)心理适应性煅炼明确在进驻高原中将可能遇的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作好思想准备,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以平和心态对待困难和不利因素,去主动适应高原、战胜高原。
(三)全面身体检查进驻高原前体格检查应详细、全面,经检查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对能否到高原,怎样去适应高原非常重要,体格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详细询问生活史、既往史、家族史、曾上高原反应史。
2、一般检查:测体重、血压、呼吸、脉搏、肺活量和胸腹、心肺、肝脾、四肢脊柱等全身物理检查。
3、实验室检查:血液、血细胞和生化、肝肾功能、胸部X线、心电图、肺功能、B超等检查。
(五)禁忌或暂缓进驻高原指征高原环境对人体影响涉及到机体各个系统,对呼吸、循环、神经、血液系统影响更甚,一些系统相应生理功能不良或罹患疾病者不宜到高原从事作业,根据身体健康状况可分为禁忌或暂缓到高原者两大类。
1、患有以下疾病禁忌到高原(1)呼吸系统:慢性小气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活动性肺结核及矽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和肺功能障碍。
(2)循环系统:器质性心脏病,显著心率失常或静息心率在90次/分以上,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和曾在高原发生过高原肺水肿、高山昏迷、高原心脏病和症状明显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3)血液系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血液系统疾病。
(4)神经系统:严重神经衰弱和睡眠障碍、癔病、癫痫及对高原高度恐惧。
(5)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期,上消化道出血及肝脏疾病。
(6)泌尿系统:严重肾脏疾病及肾功能不全。
(7)内分泌系统: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疾病及其功能紊乱。
2、有以下情况暂缓进驻高原(1)患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未治愈者。
(2)阵发性心动过速,安静时心率仍在90次/分以上者。
(3)情绪低落、高度紧张、恐惧心理未得很好调整者。
三、进驻高原途中的要求进驻高原的途中已是赴高原的第一步,为了能顺利地、更好更快地适应高原,有利于在高原工作,途中防护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要高度重视。
(一)行程及行进原则1、在行进时应乘坐安全舒适的交通工具,避免人货同行或露天行进。
按时作息,每日行车时间8小时左右为宜,保证有充足休息和睡眠时间恢复体力,防止因赶路引起过度疲劳诱发不良反应。
2、进驻高原要坚持阶梯性上升原则,一般要求进驻3000米的地区时,先在海拔2600~2800米地区留住5~7日,待对高原稍适应后再登高,原则上每次海拔上升高度不超过1000米,并在每个海拔梯度停留2~3日逐步适应。
(二)个体应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不轻易脱减衣服,防止高原气温变化大而着凉感冒。
进食不宜过饱,遵循早吃饱、中吃好、晚吃少的原则。
要注意水分补充,每日饮水3.5升为宜,但又要防止因口渴饮水过多。
忌吸烟饮酒。
2、途中停留时不宜参加剧烈的娱乐活动,根据个体情况可适当服用安定等镇静安眠药物,增进睡眠质量、防止失眠。
3、戴口罩、风镜,用防晒霜等防护用品,减轻面、眼、手等裸露部位遭受强光、强紫外线等损害。
(二)医疗保健要求1、加强视巡,掌握每一个同行人员身体情况及高原反应的程度,尤其要注意易感者的变化。
2、发现有呼吸道感染、较重高原反应或其它异常情况及时处治或停止行进,严重者转送医疗机构诊治,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加强保健知识宣传,讲解医疗保健在高原行进中的重要性,增强行进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医疗保健管理。
四、初到高原注意事项由平原地区或较高海拔地区到更高海拔地区时,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的过程通过心肺、呼吸循环、血液和神经中枢等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来完成。
一般来说需要至少3周时间,高原反应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对低氧环境达到相对地适应,这段时间是机体对缺氧反应最明显、急性重症高原特发病的高发期,也是劳动卫生、劳动保护和健康保障极为重要阶段,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防护:(一)防止体力负荷过重减轻氧耗尽可能防止较重的体力劳动,一些不可避免的、必须的体力劳动,间歇休息时间要长、次数要多,决不可硬拼。
在初到高原数日内不宜从事中等劳动强度以上的作业,如挖运土方、开山运石等。
(二)合理安排作息,保证足够睡眠时间1、进驻高原者睡眠是不可忽视的保健和体力恢复要素之一,要正视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重要性,应安排足够的睡眠时间和采取适合的促进有效睡眠时间的方法,提高睡眠质量。
2、有利于睡眠的方法措施(1)睡眠环境好,室内光线柔和暗淡、安静、噪音低于30分贝,温度16~18℃,空气新鲜流通,气流速度小于0.1米/秒。
(2)睡前2小时不过多进食,饮水(禁用具有使神经兴奋性增加的饮料如茶、咖啡等),睡觉姿势采取右侧卧位,禁止蒙头。
(3)睡前20分钟用热水泡脚或按摩脚部穴位。
(4)入睡困难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镇静、安眠类药物或健脑安神中药调整睡眠。
(三)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方法(1)及时更换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2)使用口罩等减轻冷空气、粉尘对呼吸道刺激。
(3)服用辛辣汤散寒去湿。
(4)不吃生凉食物,禁忌或少吸烟、饮酒。
2、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出现咽痛、咳嗽、发冷发热、浑身酸痛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且不可拖延或自服退热镇痛药物,延误治疗。
(2)上呼吸道感染鉴于高原环境和气候条件应遵循:A、早期足量应用抗菌药物。
B、改善缺氧,适当间断低流量吸氧。
C、补液量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补液量超过1000毫升时适当用利尿剂,采用补利结合的办法,防止体内水分潴留。
D、补充大剂量多种维生素,提高机体抵抗力。
(四)保证热能供给1、进驻高原后无论是在安静状态下,还是在体力负荷条件下,由于高原高寒和为适应低氧环境机体功能活动提高,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均高于平原地区,故能量供给要高于平原标准。
2、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初到高原时高碳水化合物有利于适应机制建立,因此其比例是蛋白质10~15%,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应高于60~70%。
3、由于高原缺氧,消化机能减退,饮食供给以易消化吸收食物为主,有条件者少吃多餐,随饿随吃保持热能供给或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吃少,三餐能量分配早餐占全日总热能供给的30%,中餐40~50%,晚餐20~30%。
4、高原大气压低,水的沸点也相对降低,与海拔升高呈反比。
海拔3000米水沸点为90℃,4000米以上为85℃左右。
因此食物应用高压锅烹调,保证食品能够煮烂熟透。
5、尽量供应一些新鲜蔬菜,科学储存、洗涤和烹调。
维持机体维生素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需要,必要时可采用保健药品及酸甜饮料予以补充。
五、饮水卫生水和氧一样是机体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和生存,一个人只饮水,不吃食物能存活20~30天,如果不饮水仅能存活5~6天,可见水及饮水卫生对维持人的生命、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在高原野外作业时,重视和搞好饮水卫生在进驻高原者健康保障方面具有现实意义,饮水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高原地理结构十分复杂,水的来源方式众多,要认真寻找选择水质好、流量充沛、周围环境干净卫生、远离污染的水源,避免人畜同饮,一般用水和生活用水不能同放共储。
2、重视饮水的净化处理,凡是水质欠清亮,含有害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的水应作净化处理,如明矾混凝沉淀、煮沸和氯化消毒等,保证饮水卫生、防止介水传染病。
六、抗缺氧药物1、国外主要用利尿、肾上腺皮质素和镇静剂、醋氮酰胺等作为抗高原反应治疗药物,效果不理想。
2、我国学者集中在中藏药研究,开发出能提高缺氧耐受能力、抗缺氧能力和加强生理调节能力的中药如人参、党参、红景天、花粉等,可单用或组合使用均有促进低氧适应,防止高原病发生的较好作用。
目前,投入市场的抗缺氧制剂有红景天沙棘,社会比较认同。
3、青海省交通医院与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研院联合研制的黄芪浓缩颗粒冲剂、银杏及银杏叶、党参合剂胶囊等三种抗缺氧中药制剂,动物药效学实验和海拔4600~4700米公路、铁路施工现场验证,对神经、呼吸、循环、内分泌等器官功能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减轻高原反应和提高高原劳动能力效果明显,成本低、经济实用,可供选用。
七、强化医疗保障管理初到高原机体正处在适应性调节生理生化功能变化最剧烈时期,也是对环境反应最明显的时期,强化医疗保障管理应作到:1、加强对进驻人员的医疗巡视,最好早、晚各巡视一次,严密观察高原反应较重的人员和易感者,监测血压、呼吸、脉率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督促和指导进驻人员防寒保暖,供应辛辣汤等预防上呼吸感染、去寒去湿,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防止紫外线、大风、干燥环境造成的损伤。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者和其它疾病(皮炎、结膜炎等)。
4、适当应用致适应药物和吸氧,使用富氧装备等,减轻进驻者对低氧的反应。
八、高原反应自我监测和判断进驻高原前学会自我监测和自我判定,在高原作业防护中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自我监测与判断方法有:1、症状监测和判断:自觉反应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心慌、腹胀、纳差等随进驻时间在减轻或加重,减轻则说明在逐渐适应,反之则说反应在加重或尚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