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聪简介
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
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AB白雪石(1915-) 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白蕉(1907-1969) 上海金山人.著名书画家善画兰擅行、草书。
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陈大羽(1912-)广东潮阳人.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江苏书协副主席。
陈子毅(1919-) 广东新会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广州市文联委员广州市文史馆副馆长. 陈树人(1884--1948)广东番禺人.擅山水花卉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大家. 陈家泠(1937-)浙江永康人.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师从陆俨少中国美协会员. 陈师曾(1876-1923) 江西修水人.著名书画家曾得吴昌硕指授早年任教育部编审. 陈曾寿(1877-1994)湖北蕲水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御史.擅画松兼山水善诗. 陈洪绶(1598-1652)浙江诸暨人.擅画人物、任女造型夸张也工花鸟草虫富有装饰味. 陈鸿寿(1768-1822)浙江钱塘人.擅篆刻诗文书画皆精为西泠八家之一. 曹克家(1906-1979) 北京人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擅画猫.C崔子范(1915-) 山东莱阳人.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D戴鉴山东集宁人.字赋轩.号石坪.清代画家.擅山水.邓芬(1892-1868)广东海南人.诗、书、画、乐无所不精。
邓散木(1898-1963)上海人.著名书画家工四体书亦善墨竹、墨荷。
F方济众(1923-1987)陕西勉县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院长. 丰子恺(1898-1975)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其画设色平涂风格朴素。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喻人.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傅小石(1932-)江西新喻人.傅抱石长子.现为江苏省美术馆画师. 傅二石(1936-)江西新喻人.傅抱石次子兼作山水画和人物画.范曾(1938- )江苏南通人.曾任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 方楚雄(1950-) 中国美协会员.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方增先(1931-)浙江兰溪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浙江美学院教授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方介堪(1901-1987)浙江温州人,著名书画篆刻家,生前为中国书协名誉理事,西冷印社副社长。
“五育”并举视角下小学美术情境创设分析
教育界/ JIAOYUJIE2023年第36期(总第548期)▲育人之道“五育”并举视角下小学美术情境创设分析吴冬梅【摘要】“五育”并举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实现“五育”并举的目标,小学美术教师应突出美术课程的美育功能,并在美术课程中适当渗透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
文章分析了小学教师如何通过情境开展“五育”并举的美术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树立高远的志向。
【关键词】“五育”并举;小学美术;教学情境作者简介:吴冬梅(1975—),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谓“五育”并举,就是指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种教育共同作用,多角度、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五育”中,德育是人全面发展的灵魂,智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体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美育是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五者尽管内容不同,但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在基于“五育”并举的教学目标开展美术教学时,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综合性的学习环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尝试开展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让学生收获思想和精神上的成长。
一、重视文化背景,渗透德育在构建美术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介绍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美术技法的发展历程和画家的人物故事导入教学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丰富审美体验。
在开展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材中《人民和总理》这幅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画家的生平构建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顾恺之因而在人物绘画上提出了以形写神和传神写照的传神论。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了解古代人物画,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物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感受到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目标: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教学难点:现代人物画对古代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检查教具、师生问候。
二、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穿着现代的服装,课余时间可以上上网、打打游戏和看看电影等。
但有没有想过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代人,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而渴盼的心,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新授:老师简介古代人物画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引出古代传神写照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简介其背景(学生课前已预习)。
1、古代人物画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第1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第2组问题: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采用了怎样的构图?第3组问题: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出现了几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第4组问题:画中还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第5组问题:这幅画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2、分组讨论,欣赏古代传神写照人物作品:步辇图---阎立本唐簪花仕女图---周昉唐古代帝王图---阎立本唐太白行吟图---梁楷宋明代画家徐渭像关天培像孔昭靳清结果:学生能够把每幅画的特点基本上说出来,还能把有关历史上有关人物功绩说出,能够把部分画的内容通过动作演示。
她是李可染的弟子,及其短暂的一生,却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深情的一笔
她是李可染的弟子,及其短暂的一生,却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深情的一笔李可染先生说过,造就一个大艺术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天才、勤奋、修养、长寿。
对照这四个条件,他的弟子周思聪前三条都够格,只差长寿。
周思聪于57岁英年早逝,何其短暂的一生,却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深情一笔。
一花一世界1992年作 49*55cm朝雾 1992年作 55*97.5cm碧叶苍烟 55*100cm自在水云乡(四条屏) 1992年作 93.5*200cm雨溟溟 1992年作 48*89cm周思聪最后的荷花,有了一种超越自我心灵,接近绝对平和的静。
这种“静”不是枯燥的、沉闷的,而是生动的、“活泼泼的”,如同弘一法师辞世时写的那四个字:“悲欣交集”。
野塘荷影 1992年作 55*100cm絮语 1992年作 55*92.5cm听雷 1990年作 52*99cm疏影横斜水清浅 1992年作 55*100cm清气自相吹1992年作 55*100cm净碧 1992年作 55*99cm坐对荷花两三朵 1992年作 52*78cm雨来 1990年作 55*84.5cm山雨欲来 1992年作 55*80cm石浅水潺湲 1992年作 50.5*74cm湿云闪雾 1992年作 45*68cm荷花(局部) 68*67.5cm非雾又非烟 1992年作 67.5*51cm处暑 1992年作 66.5*49.5cm彩荷 60*52cm茅屋 54*69cm往事如烟 1992年作 66*50cm荷花(局部) 59.5*56.5cm周思聪的艺术人生周思聪是一个才女。
她的可贵还在于,她是一个才女,却没有才女的矫情;她是一个艺术家,却没有艺术家的造作。
三岁时与姑姑合影少年时代与同学合影初中时期和同学合影周思聪生于1939年,即使活到今天,也才只有76岁。
周思聪生在一个旧式大家庭,少女时代冲破父亲的反对,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并于1958年被中央美院国画系录取,毕业之后,分在北京画院做专职画家。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了解古代人物画,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物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感受到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目标: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教学难点:现代人物画对古代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检查教具、师生问候。
二、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穿着现代的服装,课余时间可以上上网、打打游戏和看看电影等。
但有没有想过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代人,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而渴盼的心,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新授:老师简介古代人物画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引出古代传神写照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简介其背景(学生课前已预习)。
1、古代人物画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第1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第2组问题: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采用了怎样的构图第3组问题: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出现了几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第4组问题:画中还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第5组问题:这幅画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2、分组讨论,欣赏古代传神写照人物作品:步辇图---阎立本唐簪花仕女图---周昉唐古代帝王图---阎立本唐太白行吟图---梁楷宋明代画家徐渭像关天培像孔昭靳清结果:学生能够把每幅画的特点基本上说出来,还能把有关历史上有关人物功绩说出,能够把部分画的内容通过动作演示。
归纳总结:古代人物画特点:传神写照设色富丽用笔精细3、现代人物画家及作品介绍:1、(教师简介现代人物画)通过视频文件展示人物画家蒋兆和及作品2、欣赏蒋兆和传神写照代表作品《一篮春色卖遍人间》3、周思聪代表作品介绍总结归纳:现代人物画特点:传神写照写实性现实性无论古代人物画还是现代人物画都具有传神写照的特点,都有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5篇范例)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5篇范例)第一篇: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
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
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
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
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
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
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
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
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
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
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2家规祖训1、乾坤广大,繁荣新隆;勋业光辉,照耀祖宗;志谋高强,超群达众;邦国丰富,勤亦元玄。
2、宗谱记载,周氏族人恪守祖训,耕读传家,守分睦邻,对于地方义举,莫不踊跃向前。
3周氏字辈河南周姓族谱(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张店镇牛三门村周庄)周氏字牌辈序:机奎濂树炳城锡永松焕培铭源本熙桃钊淮桥照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卢沉的艺术探索对当下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
卢沉的艺术探索对当下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作者:杨旺来源:《收藏与投资》2023年第12期摘要:卢沉(1935—2004年),是我国现代最具革新精神的水墨人物画家之一,也是极具担当的美术教育家,代表作有《机车大夫》《清明》等。
作为一个优秀的传统水墨人物画继承者和冒险的当代水墨探索者,他的成功启发了众多艺术家。
今天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艺术也正与西方当代艺术相互交流碰撞,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水墨画,如何把传统水墨转变为当代水墨,传统水墨画又如何立足民族性去应对西方艺术潮流,是发展水墨画乃至学习传统艺术必须认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以前成功的艺术实践进行深入讨论、借鉴,以求启发,甚至得到答案,卢沉先生无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案例。
关键词:卢沉;中国画;水墨人物中国传统人物画自魏晋开始,经历了无数人物画家的继承与发展,每个时代都出现了象征该时代面貌的佳作。
这些佳作使中国画中的人物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永恒的生命,历久弥新。
在信息更新速度飞快的今日,视觉经验刷新的速度也不同往日,这就要求现代美术创作者不得不付出更坚定的决心,全面思考如何继承传统中国画中的笔墨技法、内涵,并在这一基础上为中国画开拓更新更广的天地,使当代中国画作品有永恒的价值。
卢沉先生是一位在艺术实践和美术教育都已达到极高成就的画家,他将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传统水墨人物画的继承与创新中。
实现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语言及其内涵的现代化转换,不论是在他自己的创作还是美院的教学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正如田黎明在“大爱悲歌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研讨会纪要”中谈到的,“《矿工图》开拓了人物画表现空间的新领域,开拓了主题创作,尤其是大组画的方式和平面結构的新语言、新形式和新笔墨。
卢先生和周先生对中国画的学术思考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画的探索,并奠定了中国画创新的启蒙,引领了中国画学术的深度发展”。
卢沉先生与他爱人周思聪女士在20世纪80年代合作的《矿工图》组画一度为当时面临困境的水墨人物画打开了新局面,为后来的一众当代水墨人物画家(也包括主体性创作画家)指引了新的方向,也为传统水墨人物画发展拓宽了视野。
博宝艺术家史国良简介
博宝艺术家史国良简介
史国良,1956年生,河北大城人,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师从蒋兆和,
黄胄,
周思聪,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
作品《刻经》曾荣获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并因此受到文化部嘉奖。
1989年他移居加拿大,1995年在美国西来寺坡剃出家,现定居北京。
从1979年入藏写生至今,史国良以西藏文化为主题进行了大量的人物画创作。
他数十次赴藏采风,几乎跑遍了藏区各地,他曾目睹西藏的信徒们从四川阿坝徒步叩拜去拉萨朝圣的壮观场面,
曾钻进藏民油渍黑亮的帐篷里与他们同吃同住,曾与牧民策马扬鞭在草原上奔驰。
这期间他被博大精深的藏文化所震撼,被藏民们纯朴,虔诚,执著的精神所感动,与西藏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朝圣者》,《添灯油》,《转经》等一系列作品展现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西部风情,形成了融民族性,
时代性和鲜明个性的人物画风。
其中《转经》以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描绘了十几个转经的藏民。
画家通过藏民从进入圣殿时的茫然,困惑的神态到走出殿堂时心悦,解脱的面目表情,刻画出了藏民在整个礼拜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史国良作品欣赏
【博宝宝珍商城】史国良作品《人物》国画收藏
【博宝宝珍商城】史国良国画人物。
周思聪“彝女系列”(1982—1985 年)人物画的探索轨迹
摘 要:周思聪是新中国早期培养起来的最优秀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家,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女画家。
文章以周思聪1982—1985年的“彝女系列”为中心,揭示画家这一充满困厄、痛苦和表现张力的创作境遇,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价值。
关键词:周思聪;1982—1985年;“彝女系列”;水墨人物画一、1982年“彝女系列”的初步探索(一)彝女题材的创作缘由彝族妇女是周思聪生命最后的十余年间始终坚持并且充满很高创作热情的表现题材,她把这些彝女题材的作品称为“高原风情画”①。
“彝女系列”不是周思聪自己的命名,而是美术史家郎绍君先生为行文方便所使用的名称,他认为1982—1993年的“这批作品无论从形式到意蕴,都自成系统”②。
周思聪与结伴同行的四位画友原打算于1982年9月下旬去贵州写生,但由于那里发生了霍乱,他们只得临时改变计划行程,先到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访问写生。
正是这个意外的决定,使周思聪在那里找寻到最适合自己入画的彝女形象。
她在那里细致观察彝族农民穷苦的生活状况和忧郁的精神感觉,用心收集与彝女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创作素材,画了许多反映彝女真实情态的速写。
周思聪在前往彝族地区写生之前,已于同年的上半年完成《王道乐土》和《人间地狱》的矿工题材创作,她在进行《矿工图》组画创作的两年多时间以来,一直处在孤独紧张和痛苦低落的精神状态下。
她在大凉山所体验到的彝女们苦涩负重和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能与她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这些彝女默默忍受与坚强面对生活的磨难和重压,她们纯净的心灵和乐观满足的人生态度给周思聪带来了无穷的灵感来源和创作力量,以及极大的精神鼓舞。
1982年10月下旬,周思聪去了昭觉和布拖两个县,她下到坝子时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彝族人,她关注的并不是少数民族华丽的服饰和彝族人们庆祝节日的热闹盛况,而是被他们原始落后的文化知识水平、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所震惊。
这种生活境况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太大区别。
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
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AB白雪石(1915-) 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白蕉(1907-1969) 上海金山人.著名书画家,善画兰,擅行、草书。
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陈大羽(1912-)广东潮阳人.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江苏书协副主席。
陈子毅(1919-) 广东新会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广州市文联委员,广州市文史馆副馆长.陈树人(1884--1948)广东番禺人.擅山水花卉,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大家.陈家泠(1937-)浙江永康人.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师从陆俨少,中国美协会员.陈师曾(1876-1923) 江西修水人.著名书画家,曾得吴昌硕指授,早年任教育部编审.陈曾寿(1877-1994)湖北蕲水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御史.擅画松,兼山水,善诗.陈洪绶(1598-1652)浙江诸暨人.擅画人物、任女,造型夸张,也工花鸟草虫,富有装饰味.陈鸿寿(1768-1822)浙江钱塘人.擅篆刻,诗文书画皆精,为西泠八家之一.曹克家(1906-1979) 北京人,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擅画猫.崔子范(1915-) 山东莱阳人.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D戴鉴山东集宁人.字赋轩.号石坪.清代画家.擅山水.邓芬(1892-1868)广东海南人.诗、书、画、乐,无所不精。
邓散木(1898-1963)上海人.著名书画家,工四体书,亦善墨竹、墨荷。
F方济众(1923-1987)陕西勉县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院长.丰子恺(1898-1975)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其画设色平涂,风格朴素。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喻人.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傅小石(1932-)江西新喻人.傅抱石长子.现为江苏省美术馆画师.傅二石(1936-)江西新喻人.傅抱石次子,兼作山水画和人物画.范曾(1938- )江苏南通人.曾任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方楚雄(1950-) 中国美协会员.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方增先(1931-)浙江兰溪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浙江美学院教授,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方介堪(1901-1987)浙江温州人,著名书画篆刻家,生前为中国书协名誉理事,西冷印社副社长。
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简介[1]
人物吴山明,著名国画家,1941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
现为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省人大常委。
代表作有《吴山明画集》、《吴山明画谱》。
刘国辉,男,斋号长乐轩,1940年生于江苏苏州市。
刘国辉先生(4张)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同年分配至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
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受聘苏州大学兼职教授。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何家英,天津美院。
1957年生于天津,河北任丘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文史馆馆员。
享受国家津帖,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文轩画廊推荐画家。
苗再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清华美院客座教授、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西,现任中国美术协会顾问,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陕西省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曾任全国文艺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
刘文西的重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
田黎明,1955年5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
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边角问题浅析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74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边角问题浅析胡眏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100048)摘要: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边角问题实际上是人物画创作构图中的一个重要构图要素,该创作要素涉及比例,开合,呼应,强弱,疏密等艺术创作的形式语言。
边角问题一般很少人去关注,艺术创作者更多的关注点在思想内容和审美情感的表达上,从而忽视边角的处理。
一副成功的艺术创作,我们去分析其边角的处理,可以看出创作者的艺术素养和智慧。
作为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营养和传统。
关键词:创作;形式语言;比例;呼应;开合一、何谓创作中的边角问题在笔者认为所谓边角的艺术处理是在不断变化的,如在文人画的画面处理中,内容的表的要多于形式的呼唤,更多的追求诗书画印,不求形似,哲思成分的家中,是文人画的主要特点。
虽然有边角的艺术处理,但是不可能成为艺术家的一种创作要素或者形式语言的追求。
随时代的发展,艺术品进入展览馆,艺术接受受到这一时代变化的影响,随即艺术创作就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从艺术接受的角度看,当观众进入展览馆,首相收到艺术作品形式语言的视觉冲击,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观众可能最容易受到形式语言强烈的作品的吸引,进而享受其内容的艺术熏陶。
而边角的艺术处理正是在这一审美变化的时代受到艺术创作者的重视。
这一创作要素起到形式结构是否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辅助性的重要作用。
二、经典水墨作品的边角艺术处理的解构在下面这幅周思聪的《母子》作品中,其边角的处理是非常经典的,人物形象的写实和生动传神与背景的抽象笔墨形成鲜明的对比和节奏感,母亲头部的大块墨色和头部背景的明快运笔的淡墨的处理是充 满了智慧的艺术手法。
另外,母亲头顶的弧线和背景的硬边又是一对艺术语言的新明对比。
画面右上角的距离的左上角的距离也是创作者精心构思的艺术效果形成左右变化的形式对比,把观众的视线从母亲向儿子转移形成移动的视线。
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画面左边边沿线浑厚而不失灵动,在统一中寻找变化,在墨中找运笔,形成灵动的笔墨效果的同时给了画面的“合”与右边的“开”形成对比这种大开大合,是中国哲学的追求。
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简介
人物吴山明,著名国画家,1941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
现为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省人大常委。
代表作有《吴山明画集》、《吴山明画谱》。
刘国辉,男,斋号长乐轩,1940年生于江苏苏州市。
刘国辉先生(4张)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同年分配至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
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受聘苏州大学兼职教授。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何家英,天津美院。
1957年生于天津,河北任丘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文史馆馆员。
享受国家津帖,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文轩画廊推荐画家。
苗再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清华美院客座教授、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西,现任中国美术协会顾问,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陕西省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曾任全国文艺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
刘文西的重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
田黎明,1955年5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2篇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high school art appreciation "vivid portrayal -- figure painting"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2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2、篇章2: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篇章1: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了解宋代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华。
3、了解当代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结构:文献记载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同样式举例:历史故事画(如《步辇图》),肖像画中的行乐图(如《幽篁坐啸图》)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重点和难点:结合作品讲授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面对面写生。
揭示今天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回想刚才的一幕,让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老师:讲述郭子仪如何明白唐代两位著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二、鉴赏过程1、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这幅画描写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景。
论周思聪《矿工图》的现实主义精神
论周思聪《矿工图》的现实主义精神
周思聪的小说《矿工图》是一篇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通过讲述一个煤矿工人的故事,揭示了当时中国基层工人的艰辛生活和阶级矛盾。
首先,小说以一个贫苦的矿工家庭为背景,从矿工们的生活细节入手,真实反映了当时煤矿工人的贫困生活和劳动环境。
作家通过对矿工的身体状况、工作强度、补贴待遇等方面的描写,呈现了他们的艰辛生活。
而煤矿工人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是作者揭示社会现实的手段之一。
煤尘、高温、闷气,以及频繁发生的事故和灾难,几乎构成了矿工生活的全部内容。
其次,小说揭示了生产关系中的阶级矛盾。
小说中,矿工们由于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十分艰苦。
作者通过矿工们的措辞、行为和制度来刻画矿工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工人对资本家阶级的反感和对自己阶级地位的认识。
同时,作者通过对资本家的形象塑造,深刻地表现了他们的残忍和贪婪,以及与工人的殊途。
总之,《矿工图》以煤矿工人为代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个体经历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工人阶层的困境。
作品的多层叙事构成、用叙述时间和逻辑的方法来揭示社会现实,成功地表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精神。
解读周思聪《矿工图》及艺术创作
解读周思聪《矿工图》及艺术创作作者:雷洁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第12期摘要:从周思聪所处的社会背景、师从关系,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四个阶段入手,分析其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品,并通过对比分析每个阶段的创作理念与周思聪所追求的艺术语言、艺术思想、艺术风格及笔墨语言的转变,呈现出他对当代现实主义绘画做出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周思聪;艺术创作;《矿工图》周思聪[1]在她的短篇《自传》里写道:“我的经历简单而幸运,说来话短。
”一生淡泊的谦谦君子之风便可昭然,温婉的笑容亦仿佛如在眼前。
果真简单亦或幸运?相对而已。
在历经繁复后说简单,尽弃悲伤后说幸运,无奈也宽容。
周思聪走过了充满烦恼而颇有韵味的生命历程,她留下的,是含着欢乐与苦涩的艺术。
该文写作以《矿工图》为中心,源起于周思聪的笔墨应用,她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女性画家之一。
一、生平及师承关系周思聪,1939年1月(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一个旧式大家庭里。
祖父是一位小学校长,外祖父是一位名医生。
父亲周之楷,极其重视对儿女的教育,为此他举家迁居北平,改变了周思聪兄妹的学习、成长环境。
周思聪的母亲李佩琴是一位中国式母亲的典型代表,她对周思聪的影响很深。
周思聪自幼热爱美术,在小学就发表过作品。
1955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的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习,她曾看过《原爆图》系列作品,此次画展震撼了她的灵魂。
两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有幸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以及其他名师的谆谆教诲。
她在上学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画院。
从此她投入了艺术生活与创作,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生前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
因身体原因,周思聪于1996年在北京逝世,终年57岁。
二、艺术创作的历程周思聪、卢沉二人于1964年相识于北京画院,之后同行之间经常碰面切磋技艺。
1969年5月两人结婚,婚后喜得一儿一女。
俗世奇人人物简介18个人物特点
俗世奇人人物简介18个人物特点俗世奇人人物简介18个人物特点人们常说,世界上芸芸众生,每一个生命都有着独特的风采和魅力,而在这无数的人群里,总有一些人因为其奇思妙想,或是与众不同的品性,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独特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些俗世奇人,看看他们的人物特点。
一、夏达(画家)夏达是近代中国著名画家之一,其作品宏大、古朴、厚重,素有“墨狂”之称。
他的人物特点是旗帜鲜明、坚定理念、艺术才华超凡。
二、李白(诗人)唐代诗人李白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他的人物特点是天马行空、豪迈不羁、独具创意。
三、南怀瑾(书法家)南怀瑾是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文化人。
他的人物特点是入木三分、恬淡宁静、思想深邃。
四、乔布斯(商业巨头)乔布斯是美国著名的商业巨头、苹果公司的发起人及领袖人物。
他的人物特点是目光独到、创新精神、坚持自我。
五、杨绛(作家)著名作家、学者,曾任周恩来总理夫人。
她的人物特点是才情出众、知识渊博、心灵敏锐。
六、马丁-路德-金(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金是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领袖、传道人。
他的人物特点是反歧视、坚定信仰、永不屈服。
七、普京(政治家)俄罗斯现任总统、前首相,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有权势的政治家之一。
他的人物特点是权力思维、精英意识、冷静果敢。
八、戈尔巴乔夫(政治家)苏联前总统、共产党中央领导。
他的人物特点是思想开明、改革先锋、具备改变历史的胆略。
九、李连杰(武术家)李连杰是武术界的传奇人物,他的电影作品和武术技艺著称于世。
他的人物特点是技艺精湛、正义感强、艺术天赋。
十、周思聪(企业家)珠海南方软件创始人,其领导的企业重视创新、关注社会责任。
他的人物特点是卓越领导力、勇于创新、责任担当。
特斯拉公司CEO,他承担着推动人类向未来世界前进的责任。
他的人物特点是宏伟愿景、敢于挑战、舍我其谁。
十二、奥巴马(政治家)美国前总统,他的话语风格和作风备受人们赞赏。
他的人物特点是思想前卫、口才流利、正义感强。
写意人物发展历程
作品展示
蛤 蟆 仙 人 像
铁拐仙人像
戴进
戴进(公元1389—1462),字文进,又字文节,号 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汉族,浙江钱塘(今杭州) 人。早年为制作金银首饰工匠,制作出的钗花、 人物、花鸟,技艺精湛,很有名气。后改工书画, 以卖画为生,年轻时就很有影响。宣德间(公元 1426—1435)被推荐进入宫廷画院,官直仁殿待 诏,当时画院画家如谢廷循、李在、倪端、石锐 等,画技都远逊于戴进,因而遭妒忌排挤。戴进 被放归故里后,回到杭州后以卖画为生,终至穷 途落泊而死。主要艺术活动和影响是在民间。明 朝山水花鸟画首席画师,浙派创始人。
作品展示
《 屈 子 行 吟 图 》 木 刻
无话可说图
黄慎
黄慎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五日(6月14日),乾隆 三十五年(1770年)84岁时尚在,卒年不详,初名盛,字恭寿, 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幼丧父,以卖画为 生,奉养母亲。初随上官周学画,后离家出游,曾多次在扬州卖画。 方十八九岁,寄身萧寺,昼为画,夜无所得烛,从佛光明灯下读书。 其艺既擅,出游豫章,历吴、越,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至扬 州鬻画,人争客之。雍正五年(一七二七)以母垂老,不欲远离, 乃奉居扬州,又三年乃返闽,郑燮赠以诗。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 八)年八十二,尚作花卉册。慎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 仙故事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 雄伟,深入古法,亦偶有笔过伤韵者。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 致。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细,后参以怀素草 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 黄慎祝寿图《鉴宝》节目曾经播出 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 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 十二司月花神图之 二月花神杨玉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思聪简介
1955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58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郭味蕖等诸位名师指点,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周思聪受过严格的艺术训练,擅长水墨人物画,兼及花卉,偶作山水。
造型能力极强,早期作品带有一定的情节性,笔墨清新、洒脱,富有表现力。
自80年代起,她又致力于自身画风的变革与探索,在作品中引入西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对笔墨加以提炼和强化,使之更为精练,并富有意趣。
代表作有《矿工图》组画、《高原风情画》组画、《荷之系列》等。
另外,她还善于油画,多表现人物风情。
出版有《卢沉、周思聪作品集》、《坑夫图——周思聪画集》、《周思聪画人体》、《周思聪水墨画》、《周思聪画集》等。
代表作品中国画《万寿山一角》1959 年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人民和总理》获1979年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
1985年创作《正午》获第6届全国美展铜质奖。